汉语中的新词语

汉语中的新词语
汉语中的新词语

所谓新词语,是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汉语中每年产生的新词有1000个左右,平均每天产生3个,最新出版的《新词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收录1978~2002年共25年产生的新词语两万条。这样计算,平均每年有800条。

当前汉语中的新词语大部分是新造词。比如,手机、网民、扶贫、融资、年薪、听证会、放心肉、筒子楼、减肥茶。也有一部分词语的形式是旧的,但在新时期产生了新义,即所谓“旧瓶装新酒”,使得新产生的意义一时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义项。而旧词产生新义主要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途径,多表现为由某一专业的专用词进入其他的社会生活领域,成为全民词汇:比如“下课”,新义指被解职;“内功”,新义指自身的素质、实力;“变脸”,新义比喻事物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黑马”,新义指在体育比赛或其他竞争中出人意料的优胜者。也有的是旧词新用,即旧词所指意义曾经有,后来所指消失了,再后来又沉渣泛起,旧词也再度复活,如暗娼、嫖客、卖笑,梅毒等。

现代汉语词语一直以双音节词语为主,但在当前产生的新词语中多音节明显增多,打破了汉语词语中双音节占主要地位的局面。比如,打白条、傍大款、蜻蜓干部、未婚妈妈、打摆子政策、青年志愿者等。据曹炜先生对《新词新语词典》(李行健等主编,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的抽样调查,当前新词双音节词语占26.82%,三音节词语占26.82%,四音节占30.42%,五音节占8.19%,六音节以上占7.74%。所以说,新词语中多音节词语增多,实际上已呈现出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并驾齐驱的局面。

缩略就是将一个多音节词语缩成一个音节较少的词语。新词语的缩略最常见的是由多音节(多为四音节)缩略成双音节。因为双音节是汉语词语的主要形式。如,婚姻介绍→婚介,体育彩票→体彩,卫星电视→卫视,维护和平→维和,物资流通→物流,海外归来→海归,研究开发→研发,个人演唱会→个唱,中央电视台→央视,娱乐新闻记者→娱记等。也有多音节缩略成三音节的。如,奥林匹克运动申办委员会→奥申委,世界博览会→世博会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空前频繁,新词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词。当前汉语中的外来词以英、美外来词为主,但也有为数不少的日语外来词。外来词有音译的,如,克隆、镭射、麦当劳、肯德基、摩托罗拉、因特尔、奥克斯等;有音意兼译的,如迷你、伊妹儿、可口可乐、席梦思等;也有夹用外文字母或全部使用外文字母的,如,IC卡,三K党、卡拉OK、BASIC语言、CCTV、SDTV、GDTV等。日语外来词是指源于日本的汉字词。这些词在日语中就是以汉字形式出现,但读音和意义都和汉语不同。这部分外来词一般人不易感受到。如,量贩店(指零售商店)、料理(指菜肴、饮食)、人气(指名气、人望)、写真(指照片)、新干线(指主线)等。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广东、香港等地经济发展迅猛,粤方言伴随着经济浪潮大量进入普通话。普通话吸收的港台语有:纯情、亮丽、层面、宠物、传媒、斥资、个案、转型、廉政、构想、认同、按揭、整合、互动、资深、瓶颈、峰会、写字楼、音乐人、发烧友、靓、派对、的士、搞定、大排档等。其中吸收的不少词语在普通话中已经有了同义表达的词语。由于粤方言中的词语形式比较活泼,用法比较新鲜,并多有个性,这些词语也就逐步从并存共用转到部分替代。如的士、拍拖、巴士、买单、收银台、炒鱿鱼,在普通话中就有等义的出租汽车、谈恋爱、公共汽车、结账、收款处、辞退等。

此外,当前新词语中还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利用某一新兴的“准词缀”形成一批带有该词的新词。例如,“超”:超音速、超短波、超短裙、超负荷、超现实、超高压;“零”:零距离、零首付、零风险、零事故、零缺陷、零接待、零中介、零增长、零投诉、零利率、零口供;“软”:软广告、软环境、软科学、软杀伤、软指标、软着陆、软资源;“迷你”:迷

你裙、迷你电影、迷你花园、迷你汽车;“看”:看好、看旺、看涨、看跌、看淡:“吧”:网吧、影吧、冰吧、布吧、书吧、氧吧、玩吧、果吧、陶吧、水吧。这种准词缀从形式上看和以往的词缀(如子、头等)相似。它固定于词头或词尾,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可以不断地创造新词。但它们意义并未虚化,都还有明显实在的意义,是新词词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虹摘自《书屋》2006年第5期,熊金星文)

谁持新词当空舞

没有谁会否认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功能,倘若没有语言,人与人的交流是不可想象的,最起码无法谈恋爱。黄山谷曾说过:人若三日不读书,则语言乏味,面目可憎,倘若一个人不会表情达意,已不是面目可憎的问题,简直要被开除球籍。正因为胡适之先生提倡白话文写作,我们今天没有在文章里动不动就之乎者也,虽然,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茴”字的四种写法,但,语言越来越丰富,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超女大赛,更像一个新词制造机,“玉米”、“盒饭”、“凉粉”,不一而足。“玉米”者,宇迷也,当然视李宇春为偶像;“盒饭”则非何洁的歌迷莫属了;“凉粉”则是张靓颖的粉丝。同时,超女大赛,还创造了一个雄姿勃发的词:PK。我原以为这是一种新型扑克的简称,后一打听,原意为游戏中playkill的缩写,指的是两个人面对面拼个你死我活。现在,如果你看到了“轮胎”,也别吃惊,此乃周杰伦的歌迷是也。以此类推,“血友”也绝不是白血病的新变种,极有可能是张学友的追捧者,同样的道理,“蒙迷”也许是王蒙的铁杆读者,而蒙牛,当与乳制品无关,是王蒙越来越牛的意思。以此类推,把台湾小说家白先勇先生的崇拜者称为“白粉”,似也没有什么不妥。

而在网络上,诸如此类的语言,更是风起云涌。随便举几个,偶:我;PLMM:漂亮妹妹;稀饭:喜欢;表:不要;虾米:什么;酱紫:这样子;200:ZOO(动物园);9494:就是就是……

某一个时代的语言,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身份证,若干年后,你会从特定的词上,找到那个时代的指纹:卫生、卫红、永革、援朝之类的名字,让人想起刚刚逝去的昨天。新词语、新新词语、新新新……新词语的出现,好比一场词语的盛宴,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粉墨”,而是干脆、直接,甚至是武断。比如“人流”,也并不是与水流相类似意思,也不可以用滚滚来修饰,它已经与人潮、人群没有关系,公交车、报纸、电视上到处是醒目的“可视化无痛人流”广告,看那牛皮吹的,仿佛人流一次,比打一个喷嚏还容易。

也许有人担心,长此以往,汉语有被污染的可能,其实不然,语言这东西,最怕被关禁闭,越是有新的词加入,越是欣欣向荣。语言创新的频率越快,恰恰说明这个社会发展得越爽。然而,任何一种新语汇进入生活系统不难,但,任何一个词语都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与淘洗。新词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库,至于以后会不会万古留名,那要看它自己的生命了,大浪淘沙,与时俱进的,总会留下印迹,没有金刚钻,别揽“词”器活。

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语言不更新,我们今天,在表达方面,会多么费劲,简直有不会说话的可能,像沙发、可乐、咖啡、坦克、卡拉OK、超市、作秀、引咎辞职、民主、自由……等等,都不是本地户口。布票、粮票、贫下中农、阶级斗争、上山下乡等等那个时代的流行话,已成了用完的牙膏,再也挤不出来任何新意,而农转非、万元户、大字报之类的词语也早已式微,接下来,我更希望的是暂住证、农民工、矿难、艾滋、超生、欠薪之类的词语,也晚霞一般地消失。

(双钟摘自《北京晚报》,大卫文)

中日间外来词的双向交流

就粗略的统计来看,日语来源的现代汉语外来词大约有800个左右。刘正?、高名凯的《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收录了来自日语的外来词768个。删去已经不再使用的23个(如加答尔、摄护腺、昆布等),另加上词典中未收入的27个(如赤字、写真、意味等),最后得出772个。这就是日语来源外来词的概貌。

有人要说以下这些常用词都是从日语来的,大家一定会觉得挺奇怪的:革命、参观、储蓄、创作、刺激、代表、动力、对照、发明、法人、概念、规则、反对、会谈、机关、经济、克服、劳动、目的、社会、卫生、细胞、系统、印象、原则、证券、总理、综合等等。“社会”在我国古代是“集会结社”的意思,日本拿它来翻译英语的society,再借到汉语来,成为今天的词义。“劳动”古汉语指“劳驾”(如“多有劳动”),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labour。“经济”古汉语指“经世济民”,和现代汉语的“经济”了不相干。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economy。“知识”古汉语指“相知相识的人”,日语拿它来译英语的knouledge。总之,汉语吸收日语的词汇非常多,但特点是这些词(包括汉字)多半是古汉语原有的词,只不过词义和今天的全然不同罢了。有人管这样的词叫“侨词”,或“回归词”,意思是出去了又回来了。这很像一瓶子酒。回来的时候是旧瓶子装了新酒,面目依旧而内容皆非了。

还有一种是日语用汉字去翻译欧美语言的词,然后,汉语再借过来。比如马铃薯、美化、电力等。

日语里的汉语外来词也是大量的。单说上面提到的就几乎都是汉字构成的词。公元759年的《万叶集》就保存了最早的汉语外来词。如香、功、布施、力士。《竹取物语》有化妆、变化。《士佐日记》有讲师(讲经典的僧)、屠苏等。古代吴音的“京都”,唐音的“南京、馒头”等。现代日语里的汉语外来词也有很多。例如:银耳、鹦哥、亚麻、杏子、乌龙茶、五加皮、干杯、饺子、姑娘、裙子、公司、先生、烧卖、香菜、皮蛋、饼子、槟榔、胡同、黄酒、朋友、木瓜、没法子、面包、羊皮、柚子、喇叭、和尚、云吞、王牌等等。新词汇也有一些,比如电脑(原日语是用英语的电子计算机一词音译)、电视台等。

日语来源的汉语外来词和汉语来源的日语外来词是一种十分复杂而有趣的语言现象。两者应该说是双向的和互动的。“料理”一词,一般认为这是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但我国宋代黄庭坚的诗中已有“睡魔正仰荣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词义是“排遣”。

汉日外来词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使用它们的人当中往往有一种“非外来词”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这两种外来词在民族化方面都是十分彻底的。

汉语中的副词

汉语中的副词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 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 表示处所: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所以,同类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别值得注意: 举例来说,“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例如 “中文(1)(2)(3)(4)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5)班的同学没去。” 这一句的“都”所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中文(1)(2)(3)(4)班的同学”,而“只”所限制的范围是后面的“中文(5)班的同学”。当然,“都”在疑问句里也可限制后面的词语。例如:在美国这么些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都点了哪些莱? 即使同样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情况也很复杂。比如: 这些书我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 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我们”) 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脱离语境是有歧义的,“都”可以同时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也可以只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中的一项。)使用副词须要注意副词的语义指向。语义指向的不同,也常常会引起歧义,须要认真分辨。比如: 小东东最喜欢大熊猫。 副总理分别会见了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 “最”指向“小东东”指的是在所有的小朋友中,指向“大熊猫”指的是在所有

汉语新词

汉语新词与社会文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新兴词语出现。比如“劈腿”、“叫兽”、“砖家”等等。而汉语新词的出现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 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化交汇融合的社会,是一个新事物,新思想涌现的社会,是一个信 息快速传播,网络普及范围更广的社会,这一切都成就今天汉语新词的发展。 总结归纳看来,汉语新词的发展有着六大原则。一、效率原则,二、公平原则,三、颠覆原则,四、庶民原则,五、快乐原则,六、生动原则。本文主要简析前三原则。 效率原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科技的发展促使远程网络沟通的兴起。在无法面对面交谈的情况的下,人们追求快捷,迅速,有效率的交流,在语言上则表现为缩词。“劈腿“一词指的是“背着已有的伴侣找第三者“;”晒“指的是”在网络上发布自 己的东西或者经历,有炫耀成分“;”猪脚“则指的是”主角“。而”猪脚“这一词 更多体现了人们在网络沟通中的输入效率。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zhujue 念成zhujiao,导致人们在输入时经常出错,久而久之”猪脚“渐渐替代了”主角“。 公平原则。虽然称之为公平原则却更体现在不公平事件上。随着网络曝光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不公平事件为人们所知,不公平事件的传播,对不公平事件的嘲讽以及“当事人“的自嘲都催生了社会新词。比如前段时间出现的药家鑫事件使得”药家鑫“一度成为网络热词,甚至出现了”做人不做药家鑫“的句子。”洗脸死“”冲凉死“则嘲讽了看守所内人员的离奇死亡事件。”被代表“则表达了代表人对其他代表的 不满与自嘲。 颠覆原则。颠覆原则多多体现在对社会权威的颠覆,对固有概念的颠覆以及对固有表达方式的颠覆。由于很多社会权威学者不靠谱言论的发布,“叫兽“”砖家“成了 他们的新代名词,表达了人们对社会权威的质疑。”光腚总局“表达了人们对广电总 局对文艺事业的过分干预的不满。”如花“则失去它本有的字面上貌美如花的意思, 成了丑女的代名词。”蛋定“替代了”淡定“,”鸭梨“不再只是一只梨。 当然,以上所列举的词并不是只能为一个原则做例证。“鸭梨“也体现了快乐原则,虽然压力大却换一个更加让人感觉清新的词来表达。而”劈腿“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 劈腿这一体操动作,更与寻找第三者神似,这体现了生动原则。这都体现了现代人们 追求内心纯粹的快乐。也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自由的自 然反应。也是人们逃避日常烦心事的途径之一。 这些汉语新词都体现出我国正从金俗(资本主义精神为主导)社会向法俗(追求法律的公平公正)社会发展,从权威社会向平民社会发展,从物质本位社会向精神本位 社会发展。

近代汉语概论

近代汉语:晚唐古代到清朝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的,以口语为基本的书面语,它是介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一门语言历史学科。 诸家对于近代汉语三点相同的认识:1、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汉语”这个称呼。2、大家都同意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3、诸家对近代汉语上下限的划分有迟早不一的参差情形。 两条原则:1、认识主干部分的原则;2、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 早期著作晚唐五代的敦煌变文,有可能早于晚唐的王梵志文,五代时期成书的禅宗著作《祖堂集》,北宋的二程语录等。 晚期著作,清代中叶的《红楼梦》,中叶以后的《儿女英雄传》、《龙图耳录》,清末的《官场现形记》等作品。 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即长达六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个世纪左右。 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1、产生大量的新的词语;2、古代汉语里的许多词语,在近代汉语里具有了新的意义;3、双音词、多音词的数量大大增加;4、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成语、谚俗语、歇后语、偏义语、隐语、行业语、术语以及外来语等。 近代汉语语法也很有特点,如前缀、后缀的使用比较频繁,常见的前缀有“阿”(阿谁、阿你),兀(兀谁、兀那),老(老哥、老弟),打(打睡、打探),所(所愿、所烦),有(有负、有失),等等。常见的词尾有子,头,地,当,自,来,生,家,行等。在句法方面,近代汉语里出现了许多新的句型,“难道……不成?”“连……也…..”“……著”(表祈使)、“……则个”近代汉语语音也发生民显著的变化。声母方面,如从双唇音里分化出唇齿音,北方话里的全浊声母归并入清代声母,等等。韵母方面,如北方话里的韵尾-p、-t、-k消失了,闭口韵母-m并入-n,等等。声调方面,如北方话里的平声分为阴阳两类,原全浊声母的上声字转化为去声,入声字归并入平、上、去三声,等等。 科举制度状元、榜眼、探花、登科记、乡试、会试、殿试、 唐宋以来说书、戏曲、讲唱艺术的反映。说话”、“诸宫调”、“杂剧”、“戏文”、“弹词”、“道情”、“宝卷”、“生”、“旦”、“净”、“末”、“题目正名”、“得胜头回”等词语是唐宋以来说书、戏曲、讲唱艺术的反映。刻版印刷技术推广以后,又产生出“坊刻”、“家刻”、“版口”、“边阑”、“鱼尾”、“象鼻”等术语名称。许多佛教词语进入近代汉语,反映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诸如“方便”、“因缘”、“投机”、“叫化”、“信心”、“火坑”、“一尘不染”、“五体投地”、“不可思议”、“借花献佛”等等。“把茅盖头”是一把茅草盖在头上,实际上是指禅僧主持寺院。这种词语意义的形成,与禅家传教方式有关。 第一人称复数,至迟从金元时代起,在《董西厢》等作品中,“俺”表排除式,“咱”表包括式。系词“是”置于句尾的特殊判断句。系词既出现在正常的位置上,又重复地出现在句尾,一个判断句竟然使用两个位置不同的系词。元明时代文学作品中的上述特殊判断句式,是受到佛经典籍、佛教文学作品语言的影响的。造成唐、元两朝官话音系的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从西安转移到东部大都。 敦煌变文、禅宗语录、王梵志、寒山、拾得等僧人的通俗诗,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宋儒语录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资料。 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话本、南戏北曲的剧本、明清小说等,《元代白话碑》、《老乞大》和《朴能事》等文献是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使用反切的《切韵》、《广韵》等韵书,分解和拼合声、韵、调的《韵镜》、《切韵指掌图》等韵图,这些语音著作的撰制,推其学术之源,可以上溯到佛经传入我国、汉人受到梵文等拼音文字的启发和影响。 二、文献 (标准)近代汉语文献按照反映口语的程度,分三种类型:1、充分反映,如《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等小说,元代杂剧中的宾白部分,许多禅宗语录等。2、有所反映,但多半是文白相间,如《三国演义》。3、略有反映,如宋代孙光宪所作笔记《北梦琐言》。 文言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大抵有两种原因。1、作者受口语影响,有意无意地将口语词句杂进文言。2、由于记事的需要,不能不使用口语。 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一个特点:口语和文言相间杂。另一个特点是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如敦煌俗文学作品多反映西北地区口语,金代诸宫调反映燕京一带口语,元代杂剧多用北方口语写作,宋、元、明时代的南戏用的多是浙江等地的江南口语,《拍案惊奇》也大致反映浙江口语金瓶梅》和《醒世姻缘传》带有山东方言色彩,等等。 近代汉语的时间跨度约有十个世纪,在文献里的口语也随之发展演变,体现了语言的时间性。 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注意的问题:1、错字。错字原因:形成致讹,音近致讹。2、夺文,衍文。夺文:漏脱了文字;衍文:误添了文字。3、错简,字句的次序颠倒紊乱。4、俗体字,通假字。5、句读,标点。 三、研究方法 常用调查方式有穷尽调查和抽样调查。 穷尽调查常使用于专书语言研究和语言共时研究。评议学界流传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说有易,说无难。穷尽调查让我们全面

现代汉语词典词语汇总讲解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难读难写词语汇总 1-300页【柯老师整理】1. 吖嗪ā qín是含有一个或几个氮原子的不饱和六节杂环化合物的总称。 2. 阿訇āhōng今为由清真寺经堂大学或经学院“穿衣”毕业,具有较高宗教学识的宗教人员的通称。 3. 腌臜ā za是一种地方口语,意为不干净,肮脏的意思。用以形容环境、物件等的杂乱不堪、恶臭不洁净等。后引申可用为形容行为、动作等的龌龊,有悖道德良知的层面;也用于心理不爽快等的形容抒发。 4. 哀矜āijīn哀怜;怜悯 5. 娭毑āi jiě1、祖母;2、尊称老年妇女。 6. 欸乃ǎinǎi1.象声词。摇橹声。2.象声词。棹歌,划船时歌唱之声。 7. 嗳气ài qì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 8. 嗳酸ǎi suān胃酸从胃里涌到嘴里,指吐酸水。9. 僾尼ài ní部分哈尼族 人的自称。主要居住在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 自治州。 10叆叇àidài 指浓云遮 日。 11. 安厝ān cuò停放灵 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正式 安葬。 12氨纶ān lún氨纶是聚 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 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13媕娿ān ē亦作"媕阿 "。亦作"媕妸"。亦作" 媕婀"。不能决定的样 子。 14鹌鹑(ān chún)是雉 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 野生鹌鹑尾短翅长而 尖,上体有黑色和棕色 斑相间杂,具有浅黄色 羽干纹,下体灰白色, 颊和喉部赤褐色,嘴沿 灰色,谢淡黄色。 15鮟鱇ān kāng,俗称结 巴鱼、哈蟆鱼、海哈蟆、 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 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水 域。我国有黄鮟鱇和黑 鮟鱇两种,黄鮟鱇分布于黄渤 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 东海和南海。 16鞍韂ān chàn马鞍子和垫在 马鞍子下面的东西。 17吧嗒bādā象声词,表示一种 双音的声响 18疤瘌bāla也叫疤拉,伤口 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疮 疤。 19拔擢bázhuó:提拔、挑选 人员使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20菝葜bá qiā也称金刚藤,百 合科菝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 攀附植物。 21跋前疐后báqián zhìhòu 跋:踩;疐:被绊倒。本指狼 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 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 倒。比喻进退两难。同“跋胡 疐尾”。 22白垩bái’è(名)石灰岩 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是有古生物的残骸 集聚形成的。白色,质软,分 布很广,用作粉刷材料等。 23白镪bái qiǎng古代当作货币 的银子。 24白鹇bái xián,又名白雉。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参考P232,P7) ?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重点:用具体的语言事实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思考题(1-3) ? 1.对比下面的材料,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 ?(1)a child;two children ?一个小孩;两个小孩 ?(2)S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us. 他随时都在准备帮助我们。 ?We are always ready to help her. 我们随时都在准备帮助他。 ?理解:语法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 2.对比下面的材料,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差异。 ?(1)He criticized my taking risks. 他批评了我的冒险活动。 ?(2)His criticism doesn't worry me. ?他的批评不会使我不安。 (3)I don't like to read his literary criticism. 我不喜欢读他的文学批评。 ?理解:语法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小结:“汉英语语法方面的差异” ?(1)汉语有个体量词,而英语没有。 ?(2)英语这一类的印欧语言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而汉语没有。英语用不同的形态来表示相应的语法意义,比如英语的名词有数的变化(a book:two books),代词有主格宾格的变化(I:me;he:him;she:her),动词有时、体、态的变化(study,studies,studying,studied),等等。 ?思考题 ? 3.观察下面这段文字,体会句子的差异是由什么造成的。 ?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 辣妹子从来辣不怕辣妹子生性不怕辣辣妹子出门怕不辣 体会意义: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类似的例子不怕难难不怕怕不难 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 想吃饭想饭吃饭想吃 ?小结:“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 ?语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可以造成不同的结构。语序在汉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分析方法现代汉语汉语语法特点只有在对比中发现,比如和印欧语对比。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二)语序和虚词是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 ?(三)汉语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四)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 ?(五)汉语里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汉语新词语初探

汉语新词语初探 新词语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反映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本文以风君《网络新新词典》和中国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汉语新词语的选目》为研究语料,分析汉语新词语的特点、来源、产生途径以及原因。 标签:新词语缩略词仿照词外来词字母词网络词一、新词语的界定 关于什么是新词语,汉语语言学界的说法并不一致。如:朱安义在《新词新语浅论》中提出:“所谓新词新语,一般认为是指:最近创造的,代表新概念的词、短语或语句,或旧词的新含义,分别称作词汇性新词和词义性新词。从时间看,一般指1949年建国以后出现的词语。”赵克勤在《论新词语》一文中认为“新词语是指解放以后产生的,也包括解放以前各解放区或根据地产生的新词语,以及全国解放后港、澳、台使用的新词语。” 在我们收集并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新词语的界定,绝大多数学者都赞同以改革开放作为汉语新词语的起点。如:徐波在《新词新语的文化心理透视》中认为:“新词新语指在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词语。”陈建民《口语里的新词新语与社会生活》对口语里的新词新语作了如下界定:“指近十年来在上述三种口语体中流行的新词语新用法,它区别于书面上新造的科技术语和特殊用法。”而如从形式和意义上说,新词语是表新义、新创造、新概念等。代表这个观点的学者有:王铁琨《10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1991)、李建国《新词新语研究与辞书编纂》(1996)等。王铁琨(1991)指出:“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新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赐予。这里的‘新’是个相对概念,有一定的时限性在起作用。其中‘新创造的’既包括代表新事物、新概念的词或短语,也包括不表示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的新构成。”我们赞同王铁琨的观点。 汉语新词的出现非常复杂,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汉语新词都收在研究之列。因此,对所要研究的汉语新词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本文选取了风君《网络新新词典》和中国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汉语新词语的选目》为研究语料。 二、新词语的特点 (一)以名词为主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汉语实词的主要类别,也是语言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三类词。其中名词最多,出现得也最早。现代汉语新词语的出现形势也不例外。在《网络新新词典》和《2006年汉语新词语的选目》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词汇是名词性的,而只有少数词是动词或形容词。如:动词(冲浪、贴、灌水、挖坟、打铁、挖坑、刷屏、扫楼、翻墙、博斗、血拼、偷菜、给力、hold住、萌、替、攻受等;形容词(雷、汗、囧、羡慕嫉妒恨、悲催、傻空、幼齿等);名词(网站、门户、电邮、论坛、博客、贴吧、账号、月经贴、大虾、美眉、青蛙、红楼

浅析现代汉语新生词语的特点

高师函授毕业论文题目浅析现代汉语新生词语的特点 作者肖娟娟 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选题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职称 完成时间 2011年8月3日 太原师范学院成教处

浅析现代汉语新生词语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 现代汉语新词语构词词义社会文化信息 论文摘要: 词汇作为语言的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变化最为突出,其中新词语的产生、运用及变化便是词汇变化的一大表现。现代汉语新生词语主要来源于新造词语、外来词语、方言词语、专门术语、旧词语、数字符号语和缩略语,我们要针对其来源的不同,积极发挥其不同的交际功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词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出现了大量的新生词语。从构词方式、词义及承载的社会文化信息角度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可更清晰地一窥现代汉语新词的特点。 语言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中,词汇是语言最为活跃的因素,与社会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社会的发展在语言中最先反映在词汇中,引起词汇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新词语的大量涌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人们

的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急剧、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语言的应用呈现出丰富、活跃、复杂的状态,其中引人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新生词语的大量涌现。如2003年出版的《新华新词语词典》,收人最近12年的新词语200条,连同相关词语约4000条。什么是新词语?回答似乎可以很简单:新词语就是新出现的词语。然而,简单的回答并不能解决新词语认定上实际存在的问题。早在1984年,吕叔湘先生就发表了《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一文探讨这一语言现象,从而渐渐引起了人们对新词语研究的重视。自198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汉语新词词典》以来,新词词典的编纂出版便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出版20余部,但关于“新词语”的界定却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论: (1)认为新词语一般指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变革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利用已有的构词材料,按照汉语的构成规律新创造出来的词和语。如周永惠的《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认为,新词是新创造的词,它从意义到形式都应该是新的。这是传统词汇学的观点。 (2)认为新词语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往汉语中没有的,新时期里随着新生事物、新观念、新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词语;一种是以往汉语中有的,但是在新时期的语言交际中增加了新的义项,并且该义项以较高的频率被使用的词语。如王铁昆所说,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

近代汉语作业

第1题 (1.0) 分近代汉语中的“告身”是指 ()。 B、做官的凭证 第2题 (1.0) 分请看以下例句:①我早晚许你念经?②卿早晚放朕归去?③多早晚升厅?多早晚退衙?④这天多昝了,你往哪里去呀? 以上“早晚”、“多早晚”、“多昝”几个词语的意义是() D、什么时候 第3题 (1.0) 分反映近代汉语口语最充分的是下列文献中的 ()。 B、水浒传 第4题 (1.0) 分传统的音韵学中所说的“声调”是指 ()。 C、发音时声音高低长短的变化 第5题 (1.0) 分下列词语中属于动宾式的有 ()。 C、点胸 第6题 (1.0) 分若更有疑,任相公所问”,其中的“所”字属于()。 C、词头 第7题 (1.0) 分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在()时期才有所使 用。 C、唐代 第8题 (1.0) 分宋元时代的所谓“书会”是指 ()。 D、说书人、话本作者、艺人、编剧的同行组织

第9题 (1.0) 分“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句中“度”的意思是( )。 B、递交 第10题 (1.0) 分第二人称代词“你”是由古汉语中的()演化来 的。 C、尔 第11题 (1.0) 分“宋太公卧病在床,不能动止”。其中含有()。 A、偏义词语 第12题 (1.0) 分元代以后北方话的四呼与现代汉语的情况是相近的。没有韵头,主要元音不是[i][u][y]的韵母是()。 A、开口呼 第13题 (1.0) 分属于文言短篇小说集的是下列文献中的 ()。 B、聊斋志异 第14题 (1.0) 分“拔短梯”、“乌鸦嘴”、“另起炉灶”等属于()。 B、俗语 第15题 (1.0) 分以下诸例中的“和”相当于后世的 ()。 ①老去和头全换却。 ②此不是,则和前面皆不是。 ③被这一问,和我愁杀。 ④当时闻语,和俺也恓惶。 B、连 第16题人称代词复数的后缀“们”最早写成“弭”和“伟”,这个时间大

15年现代汉语词汇答案

1:[判断题]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参考答案:错误 3:[判断题]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参考答案:错误 4:[判断题] 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参考答案:错误 6:[判断题]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参考答案:错误 7:[判断题]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参考答案:错误 9:[判断题]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错误 10:[判断题]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参考答案:正确 11:[判断题]“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参考答案:正确 12:[判断题]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正确 13:[判断题]“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参考答案:错误 14:[判断题]“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参考答案:错误 15:[判断题]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参考答案:错误 16:[判断题]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参考答案:错误 17:[判断题]“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参考答案:正确 18:[判断题]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 19:[判断题]“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参考答案:正确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一)、语序和虚词为汉语最主要的语法形式汉语的词形没有很丰富的形态变化,无论是作主语还是谓语、宾语,都无词形变化。而英语却是有丰富词形变化的语言,名词有单复数形式,动词有时态变化,等等。更多时候汉语是以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英语中靠词形变化而表达的语法意义。例:这件事他知道了。(英语:has known)我告诉他了。(英语:I) 他告诉我了。(英语:me) 在汉语里,同样的词语组合时,因为语序的不同可表达不同的语法关系,比如“发展缓慢”是主谓关系,“缓慢发展”是偏正关系;“态度端正”是主谓关系,“端正态度”是动宾关系。此外,用不用虚词或者用什么样的虚词,都可以使表达的意思不同,如“经济繁荣”是主谓关系,“经济的繁荣”则是偏正关系;再比如“老师的朋友”是偏正关系,“老师和朋友”则是联合关系。(二)、汉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具有一致性例:年轻意气风发天气不太好。理财选择逃避请讲普通话。以上两组例子,从词的构成到短语构成再到句子构成,都具有一致性,第一组结构关系皆为主谓关系,第二组皆为动宾关系。这种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一致性原则是汉语里的一个特点,因为汉语的双音节词大多是以词根复合法为主构成的复合式合成词。这一特点为我们学习掌握汉语词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带来一定方便,但也为词和短语的区分带来一定困难,有时候一些相同相近的结构可能属于不同的语法单位。如“新房-新车、黑板-黑墙、马路-近路”,这三组词语中的前一个单位“新房、黑板、马路”是词,后一个单位“新车、黑墙、近路”是短语。(三)、汉语实词和句法成分之间无严格的对应性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言里,不同词类的词对应不同的句子成分,这种对应关系比较整齐,如名词作主语、宾语,动词做谓语,形容词作定语,副词做状语等等。汉语则不是,在汉语中一种词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反过来说,一种句子成分可以由多种词类的词充当。例:①这是好事情。②质量特别好。③她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例①中“好”是作定语;例②中“好”是作谓语;例③中“好”是作补语。在三个例句中“好”始终是形容词。而英语的大部分形容词加-ly 可构成副词,用在壮语中,ly是副词词缀。(四)、汉语具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1、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个人、两只猫、一把茶壶”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叫名量词,包括表计量的度量衡单位。表示动作的数量单位叫动量词,包括时量单位。量词的来源很复杂,不同类型的量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是不相同的。总体上说,汉语的量词极为丰富,不同的名词要配以特定的量词才能与数词组合。如:条——鱼、蛇、围巾、绳子根——针、钢管、棍子、油条、绳子、线2、语气词。相比其他语言,汉语的语气词也很丰富,而且汉语语气词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可以表达各种语气和口气,并能表现出其细微的差异。如陈述、疑问、祈使、感叹不同的句类都相对固定的语气词。有的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而一种语气也可以由多个语气词表达。口语中语气词和语调配合使用,可使句子语气更为显赫;书面语中,语气词和标点符号配合使用,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语气词在汉语语法和表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通话里最基本的语气词:的、了、呢、吧、吗、啊。其他有的是因为语气词连用而产生连读合音的结果,例如“啦”是“了啊”的合音,“呀、哇、哪”等是“啊”的音变形式;有些是不太常用的。例:他们会来的。孩子们打算去哪儿呢?这不是我的书吗?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

浑身发麻:不讲“日本汉语”就不能说话? [1108] (2009-02-09) 说起“日货”,通常是指日产的汽车、家电等。而当代汉语中也存在着“日货”,占到了当代中国汉语的70%以上(社会和文科学方面)。 属于外来语的日本汉语,对中国当代文化起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用老祖宗造的字,组成日本独创的词,普遍应用在日常生活里,说明一个事实:“汉语”已经成为汉文化圈共享的历史文明。 这些外来词汇只是现代化的骨架,并不是现代化的灵魂。有了现代化的骨架,却还没有足够的现代化的血肉,骨骼够大,但是营养不良,当代文化的窘境大概就在于此。解决窘境之路,不在于更换“骨架”,而在于锲而不舍地为当下的文化重建,补充现代人文的“营养”。 无处不在的日本汉语 我们看娱乐新闻,有一条说,小沈阳参加春晚之后,人气大涨;还有一条说,田亮拍了南非性感狂野写真。“人气”和“写真”这两个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司空见惯,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两个词是不折不扣的外来词,是源自日本汉语的两个词。 我们再看看下面来自日本汉语的几个词: 1.解读,分析解说某项政策、观点、理论。比如,解读政策,解读谜团,解读**** 2.新锐,在某一领域新出现的有影响力的人、产品,比如,新锐人物,新锐导演,新锐汽车…… 3.职场,工作的场所,比如,职场人生,职场技巧,职场人物……

4.新人类,新人,新出现的人物,比如,常常形容90后的孩子是新人类。 5.视点,评论人的立场和观点,比如,专家视点 6.亲子,父母的孩子,比如,亲子课堂 7.达人,艺术、手艺、学术方面的大师。 8.放送,播放。比如,影视金曲大放送,新歌大放送 9.完败,以大比分,或者以明显劣势而输给对手。比如,北京国安队完败于上海申花队。 10.完胜,以大比分,或者以明显劣势而取胜对手。比如,北京国安队完胜于上海申花队。 11.上位,成熟,上路的意思,比如,他已经上位了。 12.点滴,输液的意思。 13.量贩,大量销售商品。比如,量贩式KTV,量贩式超市。 还有一些常用词汇,都来源于日本汉语,比如: 健康、卫生、衬衣、宠儿、乘客、储蓄、反感、化妆品、接吻、紧张、批评、企业、气氛、人格、肉弹、升华、生产、体育、通货膨胀、通货收缩、同情、统计、文化、文明、文学、时间、劳动、服务、白血病、鼻翼、剥离、大气污染、关节炎、抗体、麻醉药、牵引、弱视、色盲、糖尿病、听力、血压、…… 除了词汇之外,还有一些用法,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表达,比如 1.超……

汉语新词语

汉语新词语 看看这些新词,你知道几个 B [白奴]白领“奴隶”的简称,“奴隶主”可能是房子、汽车、奢侈品,也可能是人情世故、理想抱负。 [白托],对一些“白事先生”的称呼。他们长期游走于丧主和殡葬服务业之间。有些丧主感到痛苦无助,不知道如何办理丧事时,“白托”便从中牟利。,拜托。网络用语。,白白地托付,拜托人家的事情没有结果。 [半糖夫妻]同城分居的婚姻方式,两个人婚后为了保持新鲜感并不生活在一起,仅在周末相聚。 [抱抱团]一个网络自发形成的组织。通过与陌生人的拥抱,传递彼此的温暖,提倡人文关怀,向冷漠的人心说“不”。 [抱抱装]一种能让人感觉到被拥抱的衣服,这种上衣采用高科技布料制成,能模仿拥抱的感觉。被时代杂志评为2006年最有创意的发明之一。 [奔奔族]生于1975-1985这10年间的一代人,也是目前中国社会压力最大、最热爱玩乐却最玩命工作的族群。 [笔替]电影中雇用替身演员拍摄书法场景,该词起源于《满城尽带黄金甲》。[博斗]使用博客作为吵架的渠道。 [博客话剧]网络时代的产物。博客话剧的剧本来源于博客,排演队伍也来自博客群体,同时会将节目在博客门户网站上播出。 C [车奴]和房奴一样,为了车,每月还按揭。拥有汽车却成为车的奴隶。

[成考移民]成人高考时,通过某种手段到录取分数较低的地区报名参加考试以利被录取的人。 [城市依赖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宁可在城里苦熬漂泊,也不愿去乡下或回原籍工作。他们认为,只要在城市里呆过,就不应成为城市的过客,而应成为城市的主人。 [村证房]一些城中村利用本村的集体地土地自行开发的村民福利房,只能销售给本村村民和村民内部转让,不允许作为商品房对外销售。 D [大肚子经济]也就是孕妇经济。由于孕妇是全家最重要的人,于是最舍得为孕妇花钱。由此而衍生出许多需求。 [倒扁]台湾民众推翻陈水扁的系列行动。因为陈水扁的脸皮实在太厚,行动未成功。 [盗版党]起源于瑞典并成为世界性组织,其宗旨是废除对社会有害的过多的版权保护。 [电话门]意大利足球联赛的一个裁判丑闻。丑闻的证据是尤文图斯总经理莫吉与前意大利足协裁判指派员帕雷托的电话通话。 [吊瓶族]本不需要打吊针却坚持要打吊针的患者。引申指那些有小病但却小题大做的病人。 [丁宠家庭]一些年轻“丁克”夫妻不愿养育子女,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养起了宠物,这些家庭被人们称为丁宠家庭。 [冻容]20岁左右的女孩希望冻结青春,早早开始抗老历程。 [独二代]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独一代,独一代的子女,被称为独二代。 [断背]源于李安导演的电影《断背山》。指同性恋。 E [2时歇业令]《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对娱乐场所营业时间的规定,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娱乐场所不得营业。 [二奶专家]那些表面上看似与开发商唱反调,背后却与开发商勾肩搭背的专家学者。

近代汉语自考复习

近代汉语 结论 ⒈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 ⑴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汉语”这个称呼。 ⑵大家都同意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 ⑶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是大家基本上能够同意的近代汉语时期。 ⒉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 ⑴认识主干部分原则;⑵前后阶段可以重叠原则。 ⒊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 近代汉语研究的主干时期是近代汉语诸方面的特点表现得较成熟、较典型、较充分的时期,是南宋、 元代、明代和清代前半期;非主干时期是联系前后两个主干部分的纽带,也是前后两个语言历史阶段相 交替的时期。 ⒋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 主要抄写于晚唐五代的敦煌变文,有可能早于晚唐的王梵志诗,五代时期成书的禅宗著作《祖堂集》, 北宋的二程语录等文献,是近代汉语早期的研究对象。 ⒌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 清代中叶的《红楼梦》《儿女英雄传》《龙图耳录》清末的《官场现形记》,是近代汉语晚期研究的 对象。 ⒍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从汉语史研究的角度着眼,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并无主次之分。 ⒎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上非主干部分总共有多长时间? 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即长达六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个世纪左右。 ⒏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 ⑴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词语。⑵古代汉语里的许多词语,在近代汉语里具有了新的意义。 ⑶从词语的内部结构来看,双音词的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多种具有固定形式和能产性质的多音词 语。⑷还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成语、谚俗语、歇后语、偏义语、隐语、行业语、术语以及外来语等。 ⒐近代汉语在词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 ⑴前缀、后缀的使用比较频繁。⑵出现了许多新的句型。 ⒑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 常见的前缀有:阿、兀、老、打、所、有等等;常见的后缀有:子、儿、头、地、当、自、来、生、 家、行等等。 ⒒近代汉语里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的句型? 在句法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句型。如:难道……不成?连……也…… 动词教补语…… 著,表祈使……则个,表祈使被动词置于动词之后被动式、处置式混合句型。 ⒓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新现代汉语词汇教案

第三节现代汉语词汇 词汇是一切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我们看到中外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开始的,比如说汉语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是要求组词,英语是要求去默写它的单词。实际是看到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一、词的意义 从词的意义的多少来划分: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顾名思义,是指只有一项词义的词。 再根据词的指向范围和对象来分,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专有名词:鲁迅、北京、中国等 b.一般名词:人、自行车、椅子等 c.人称代词、数量词:她、一、二等。 ——专有名词的指示对象是唯一的,而一般名词可以指示的对象范围很广,所揭示的也只是这类事物的一般特征,这是两者的区别。 2.多义词: (1)多义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词义以上的词。 一般来讲,一个语言发展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淀越深厚,它所拥有的一些词的内涵,使用范围也就越广。因此多义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汉语中的大多数词就是多义词。 比如在我们书上80页,说到“脸”,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指人的头的前部,从前额到下巴这一块。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就慢慢发展了“情面、面子”这样一些意义出来了。(关于“打”,打仗、打架、打气、打水、打酱油、打官司)要识别这些多义词的具体含义,需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 (2)多义词各义项的联系 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多义词的各种义项的产生,都是围绕着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意义为核心来进行的。大体来讲是首先有基本意义,然后才产生转义。 ①本义: a.多义词的基本意义是指:一个词最主要、最常见的意义。 ——我们一般学习某一种语言最容易掌握的,也是一个词的最基本意义,而且这个基本意义是不要特别的语境提示,也能清晰地辨别出来的。 例如,以书上80页,“火候”为例,它最基本的词义是: “火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发展到最后才是用来比喻“人的修养程度的深浅”,或者是用来比喻“一个最关键的时刻”。 b.本义与原义的辨析: “原义”:是指原初本义。 ——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多义词的最本的意义,往往是它的原初意义;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可能会偏离它最初的原初意义。 以“兵”为例: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方式研究

第37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月 Vol.37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an. 2015 ────────── 基金项目:安徽三联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4S004) 收稿日期:2014-08-06 作者简介:刘婧(1983-),女,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32-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方式研究 刘 婧 (安徽三联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01) 摘 要:新词语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折射出社会的变迁,浓缩年度的世态民情。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公布的当年产生的新词语作为语料,就近三年新词语(2011—2013)的构词方式进行探析,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新词语的发展,规范新词语的使用。 关键词:新词语;造词方式;《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1-0032-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1.009 The Study on Chinese New Word’s Creation Method in Recent Three Years LIU Jing (Department of Fundamentals, Anhui Sanlian College, Hefei 230001, China) Abstract: New phrases can reflect a vivid feature of times and the vicissitude of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crystallize the yearly customs of society. The word formation ways in recent three years (2011-2013)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newly emerged phrases published in the Report of Life Status of Chinese Language . It aims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hrases and normalize their usage. Key Words: new phrase; word formation approach; Report of Chinese Language Life Situation 一、引言 语言文字是社会发展的显性表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我们可以从随之产生的新词语上全面地了解社会发展的轨迹。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折射出社会的变迁、浓缩年度的世态民情。当然,新词语的鲜活生命力不仅体现于此,我们也能看到词语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对新词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究,这无论对于语言学还是社会学来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本文所研究的新词语语料来源于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统计了上一年度出现的高频新词语,这些高频新词语都是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出现的语料中筛选出来的。本文所研究的最新词语界定为三个方面:新词、新语和新义。如新词、新的固定短语、新的构词单位,或者已有词语产生的新义、新用法都在研究范围内。 二、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及造词方法 《报告》自2006年以来,对于每一年出现的新词语都做了详细的统计。从2006年至2010年,语委公布的新词语的数量分别是:171、254、359、396、500条。到了2011年,共产生594条新词语。2012年,共有585条新词。虽然2013年产生的新词语还尚未公布,但我们已能从网络、媒体和报纸上获知很多。新词语产生的数量逐年递增,而这些新词语的产生主要有哪些途径呢? 从造词方法上着手探究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发现新词语的造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修辞造词 沈孟缨先生曾指出修辞造词是值得重视的一条产生新词语的重要途径[1]。如比喻、借代、夸张、转类、仿拟等方式。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现阶段通过修辞方式的渗入创造的新词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作用是多

近代汉语复习资料[1]

近代汉语自学复习总题 第一章绪论 1、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P2 2、袁滨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P3 3、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P4-5 4、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P5 5、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P5 6、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P6 7、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上非主干时期总共有多长时间?P6 8、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9、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10、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P7 11、近代汉语里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句型?给你句子后能否自己归纳出句型来?P7 12、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P8 13、纯粹的复数标记“们”在唐代写成哪两个字?P10 1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材料?P12 15、哪些词语是伴随科举制度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6、哪些词语是伴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7、印刷术是在什么时代出现的?哪些词语是伴随印刷术而产生的?P13 18、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P14 19、“把茅盖头”的实际意思指的是什么?这个词义的形成与什么文化现象有关?P15 20、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产生了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排除式?哪个是包括式?最初是从什么作品中体现出来的?P16 21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断句和有两个判断词的判断句的出现是受到什么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P17 22、造成唐元两代官话音系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18 23、哪些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P18 24、哪些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所谓宋儒主要以哪几个人为代表?P18 25、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哪些种类?P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