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泵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柱塞继续向上运动时,供油也一直继续着,压油过程持续到柱塞上的螺旋斜边让开柱塞套回油孔时为止,当油孔一被打开,高压油从油室经柱塞上的纵向槽和柱塞套上的回油孔流回泵体内的油道。此时柱塞套油室的油压迅速降低,出油阀在弹簧和高压油管中油压的作用下落回阀座,喷油器立即停止喷油。这时虽然柱塞仍继续上行,但供油已终止。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1、吸油和压油过程
喷油泵的吸油和压油,由柱塞在柱塞套内的往复运动来完成。当柱塞位于下部位置时,柱塞套上的两个油孔被打开,柱塞套内腔与泵体内的油道相通,燃油迅速注满油室。
当凸轮顶到滚轮体的滚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柱塞便升起。从柱塞开始间向上运动到油孔被柱塞上端面挡住前为止。在这一段时间内,由于柱塞的运动,燃油从油室被挤出,流向油道。所以这段升程称为预行程。当柱塞将油孔挡住时,便开始压油过程。柱塞上行,油室内油压急剧升高。当压力超过出油阀的弹簧弹力和上部油压时,就顶开出油阀,燃油压入油管送至喷油器。柱塞套上的进油孔被柱塞上端面完全挡住的时刻称为理论供油始点。
柱塞套上回油孔被柱塞斜边打开的时刻称为理论供油终点。
从上述的吸油和压油过程可见,在柱塞向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只是中间一段行程才是压油过程,这一行程称为柱塞的有效行程。2、油量调节
为了适应柴油机负载的要求,喷油泵的供油量必须能够在最大供油量(全负荷)到零供油量(停车)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供油量的调节是通过齿杆、转动套使喷油泵的全部柱塞同时转动来实现的。当柱塞转动时,供油开始时间不变,而供油终了时间,则由于柱塞斜边对柱塞套回油孔位置的改变而变更了。随着柱塞转动的角度不同,柱塞的有效行程也就不同,因而供油量也随之改变。柱塞对于不供油位1转动的角度越大,则柱塞上端面到打开拄塞套回油孔的斜边距离也越大,供油量也就越大,若柱塞转动的角度较小,则断油开始较早,供油量也较小。当柴油机停车时必须断油,为此,可将柱塞上的纵向槽转到正对着柱塞套上回油孔。此时,在整个柱塞行程中,柱塞套内的燃油一直通过纵向槽、回油孔流回油道,没有压油过程,故供油量等于零。

柱塞式喷油泵结构工作原理基础

柱塞式喷油泵结构工作原理基础

喷油泵是柴油供给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性能和质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被称为柴油机的"心脏"。

喷油泵按其总体结构可分为单体泵和合成泵(整体泵)。

1、单体泵单体泵主要由一个柱塞和柱塞套构成,本身不带凸轮轴,有的甚至不带滚轮传动部件。

由于这种单体泵便于布置在靠近气缸盖的部位,使高压油管大大缩短,目前应用在缸径为200mm以上的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上。

2、合成泵合成泵是在同一泵体安装与气缸数相同的柱塞偶件,每缸一组喷油元件,由泵体凸轮轴的各对应凸轮驱动。

柱塞式喷油泵由泵油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喷油泵体等部分组成。

一.功用、要求、型式功用:提高柴油压力,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且各缸供油压力均等。

要求:(1)泵给的柴油要足够,压力要保证喷射压力和雾化质量。

(2)供油量应符合柴油机工作所需的精确数量。

即喷油泵的供油量应满足柴油机在各种工况下的需要,即负荷大时供油量增多:负荷小时供油量减少。

同时还要保证对各缸的供油量应相等(3)保证按柴油机的工作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准确供油。

(4)供油量和供油时间可调正,并保证各缸供油均匀。

(5)应保证柴油燃烧完全。

(6)根据柴油机的要求,喷油泵要保证各缸的供油开始时刻相同,即各缸供油提前角一致,还应保证供油延续时间相同,而且供油应急速开始,停油要迅速利落,断油干脆,避免滴油现象。

类型: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按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柱塞式喷油泵、喷油泵- 喷油器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三类。

二.柱塞泵的泵油原理柱塞泵的泵油机构包括两套精密偶件:1、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其径向间隙为0.002~0.003mm 。

柱塞头部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径向孔、轴向孔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上体低压油腔相通,柱塞套装入泵上体后,应用定位螺钉定位。

柱塞式喷油泵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解读

柱塞式喷油泵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解读
柱塞式喷油泵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大家都知道,柴油发动机在做功行程是由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高压燃油, 由活塞将可燃混合气压燃,那么喷油器所喷射的高压燃油由谁提供的呢?以及 高压燃油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柱塞式喷油泵的组成及工 作原理。
•喷油泵是柴油供给系中最重要的零件,被称为 柴油机的“心脏”。 •功用:根据柴油发动机的负荷,定时定量地向 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柴油机上最常用的是: 柱塞式喷油泵
压油过程:
当柱塞向上移动 到将进油孔关闭时, 泵油室内的燃油压力 将骤然升高,推开出 油阀,将高压油压入 高压油管。
回油过程: 高压油通过柱 塞上的直槽或中心 油道流回低压油道 时,出油阀在弹簧 预紧力力的作用下 迅速回位,喷油泵 停止供油。
回油过程: 高压油通过柱 塞上的直槽或中心 孔高速流回低压油 室。出油阀在弹簧 和残余压力的作用 下迅速回位,油泵 停止供油。
3、供油量调节机构
种类:拨叉式、齿杆式。 拨叉式组成:调节拉杆、拨叉、柱塞调节臂。 柱 塞 调 齿杆式组成: 节 油量调节齿杆、 臂 调节齿圈、 控制套筒、 拨叉 调 节 拉 杆
调节供油量方法:
拉动调节齿杆— 带动调节齿圈转 动--转动柱塞-改变 hc--改变循 环供油量Δ g 。
柱 塞 套 控 制 套 筒 榫 舌
h h
滚轮
5、喷油提前器 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是指从喷油器喷 油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时所转过的曲轴转角。
过晚喷油,会导致燃烧条件变差、油耗 上升、排气管冒黑烟。
过早喷油,会导致压缩负功增加、油耗 上升、产生敲缸现象。
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的组成:
如图:喷油提前器装于喷油 泵凸轮轴的前端,主要由主 动盘、从动盘组成。主动盘 接受发动机传来的驱动力, 提前器弹簧使主动盘与从动 盘形成弹性连接,能相互转 动顶平面 露出径向油孔 之前。(部分 真空)

喷油泵原理

喷油泵原理

喷油泵原理
喷油泵原理是指一种用于供给燃油到发动机燃烧室的设备,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增压、压力传递和喷油来实现燃油的供给。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引入低压供油系统:燃油从燃油箱通过低压泵引入到喷油泵的供油室内。

2. 增压:喷油泵利用柱塞或活塞作为运动元件,在高压油腔内产生高压燃油。

当柱塞或活塞向前运动时,油腔内的容积减小,燃油被挤压出来并增加了压力。

3. 压力传递:高压燃油通过喷油器高压油管传递到发动机的喷油嘴。

4. 喷油:在适当的时机,喷油嘴会打开,将高压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的燃烧室内。

这个过程通常由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控制,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等参数来确定喷油时机和燃油量。

喷油泵的高压油腔与低压供油室之间通过油门位置开度(或者其他控制元件)的调节来控制燃油的供应量。

当油门开度增大时,喷油泵将增加供油室内的燃油量,从而提高喷油量和燃烧能力;反之,当油门开度减小时,喷油泵供油量减少。

总之,喷油泵原理通过增压、压力传递和喷油等步骤实现燃油的供给,确保发动机正常燃烧并提供足够的动力。

这是现代内燃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ve泵工作原理

ve泵工作原理

ve泵工作原理VE泵工作原理。

VE泵是一种常见的柴油喷油泵,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力变化来实现燃油的喷射,从而实现发动机的燃烧和动力输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VE泵的工作原理。

首先,VE泵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几个重要的部件,包括柱塞、柱塞杆、凸轮轴、调速器和喷油嘴。

在工作时,柱塞在柱塞杆的作用下上下运动,通过凸轮轴的转动来实现柱塞的运动。

调速器可以调节柱塞的运动速度和行程,从而控制燃油的喷射量。

喷油嘴则负责将高压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的燃烧室内。

其次,VE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吸油阶段,当柱塞下降时,柱塞腔内形成负压,燃油从油箱中被吸入柱塞腔内。

接着是压油阶段,当柱塞上升时,柱塞腔内的燃油被压缩,形成高压燃油。

然后是喷油阶段,当柱塞上升到一定位置时,调速器会打开喷油嘴,高压燃油被喷射到发动机的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后燃烧,驱动发动机工作。

最后是排油阶段,当柱塞下降到最低点时,喷油嘴关闭,柱塞腔内的压力释放,燃油再次被吸入,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此外,VE泵的工作原理还受到调速器的控制。

调速器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负载情况来调节柱塞的运动速度和行程,从而实现燃油喷射量的精确控制。

这种精确的燃油喷射控制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排放,提高动力输出。

总的来说,VE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柱塞的上下运动和调速器的控制,实现燃油的精确喷射,从而驱动发动机工作。

这种工作原理在柴油发动机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发动机的高效、节能、环保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VE泵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VE泵的工作原理,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喷油泵工作原理

喷油泵工作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A型喷油泵工作原理A型喷油泵工作原理A型喷油泵泵体为整体式,由铝合金硬模铸造而成。

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

泵体侧面开有窗口,底部用盖板封闭,侧盖和底盖均用螺栓固定,使喷油泵的拆装、调整和维修极为方便。

1.运动过程当喷油泵凸轮轴转动时,若挺柱滚轮在凸轮的基圆面上滚动,则柱塞停在柱塞下止点的位置。

若滚轮滚到凸轮的上升段时,则凸轮推动挺柱,挺柱再推动柱塞上移,同时将柱塞弹簧压缩。

当滚轮滚到凸轮的顶弧上时,柱塞到达柱塞上止点。

随后滚轮在凸轮的下降段滚动,柱塞弹簧则推压柱塞,柱塞又推压挺柱下移,直到滚轮又滚到凸轮的基圆面上,柱塞又回到柱塞下止点为止。

即当喷油泵工作时,随着凸轮轴的转动,挺柱和柱塞在柱塞的上、下止点之间分别在挺柱孔和柱塞套中作往复运动。

2.泵油过程柱塞由其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所经过的距离称作柱塞行程,也就是喷油泵凸轮的最大升程。

由上述泵油过程可知,喷油泵并不是在整个柱塞行程内都供油,只是在柱塞顶面封闭柱塞套油孔到柱塞螺旋槽打开柱塞套油孔这段柱塞行程内供油。

称这段柱塞行程为柱塞有效行程。

显然,柱塞有效行程越大,供油的持续时间越长,喷油泵每一次的泵油量即循环供油量便越多。

欲改变柱塞有效行程,只需转动柱塞即可。

3.供油量的调节当供油量调节机构的调节齿杆拉动柱塞转动时,柱塞上的螺旋槽与柱塞套油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柱塞的有效行程。

当柱塞上的直槽对正柱塞套油孔时,柱塞有效行程为零,这时喷油泵不供油。

利用供油量调节原理,可将多缸喷油泵的各缸供油量调匀。

其操作步骤为:保持调节齿杆不动,拧松调节齿圈紧固螺钉,适当地转动控制套筒,使其带动柱塞在柱塞套内转动,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便可使供油量或增或减,然后拧紧调节齿圈紧固螺钉。

根据需要再拧松另一个调节齿圈的紧固螺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各缸供油量均匀一致为止。

这项工作须在专门的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

(如下左图)4.供油定时的调节供油定时是指喷油泵对柴油机有正确的供油时刻,而供油时刻用供油提前角表示。

柴油机喷油泵原理

柴油机喷油泵原理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一、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发动机是一种压燃式发动机,压燃式发动机吸入气缸的是纯净的空气,并被压缩到很高的温度,柴油经喷射装置以高压喷入气缸并与高温空气混合着火燃烧,对外作功,从而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

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燃油消耗低,较低的有害废气排放。

柴油发动机有四冲程也有二冲程的,汽车使用的柴油机多为四冲程。

柴油机工作循环(四冲程)第一冲程活塞由上死点向下运动,将空气经打开的进气门吸入气缸,故而称之为进气冲程;第二冲程活塞由下死点向上运动,进、排气门关闭,气缸内的空气以14:1—24:1的压缩比被压缩,空气升温至800℃,在压缩行程结束时,喷油器以接近1500巴的压力将柴油喷入气缸。

该冲程称之为压缩冲程。

第三冲程在一定的发火延迟后,雾化的燃油与空气混合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空气压力迅速升高,推动活塞下行对外作功。

该冲程称之为作功冲程。

第四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门打开,燃烧的废气被子排出气缸。

该冲程称之为排气冲程。

二、发动机的构造发动机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组成。

三、燃油喷射系的工作过程 1、功用:按照柴油机的工作顺利及负荷的新变化,将清洁的柴油定时、定量、定压并以一定的空间状态雾化喷入燃烧室。

2、组成:由低压油路与高压油路两大部分组成。

低压油路:由燃油箱、滤清器、输油泵、低压油管等组成;高压油路:由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等组成。

3、燃油供给路线:柴油从燃油箱内被吸出,经油管进入输油泵,输油泵以一定的压力将柴油压送到柴油滤清器,经滤清器过滤后的清洁柴油输入到喷油泵,再经喷油泵增压,由高油管送到喷油器,喷油器将柴油雾化后喷入燃烧室中。

四、喷油泵 1、油泵的功用:按照柴油机不同工况,定时、定量、定压、敏捷地将柴油雾化喷入气缸。

2、油泵的种类:柱塞式喷油泵、分配式喷油泵、泵-喷油器、PT泵、滑套计量。

3、柱塞式喷油泵的工作原理:柱塞式喷油泵是通过与发动机的凸轮轴的旋转推动柱塞向上运动,在柱塞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柱塞向下运动。

电喷柴油泵的工作原理

电喷柴油泵的工作原理

电喷柴油泵的工作原理电喷柴油泵是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喷柴油泵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部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喷柴油泵的基本构成。

电喷柴油泵由高压油泵、喷油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高压油泵负责将燃油从油箱中抽取并增压到高压状态,喷油器则负责将高压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内,ECU和传感器则协同工作以控制喷油时机和喷油量。

电喷柴油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压油泵的工作原理。

高压油泵通过柱塞和凸轮的配合运动,将低压燃油抽入柱塞腔体,然后再将柱塞向外推进,将燃油压缩并喷射到喷油器中。

高压油泵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喷油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第二,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喷油器接收来自高压油泵的高压燃油,并在ECU的控制下按照精确的时机和喷油量进行喷射。

喷油器的工作状态对燃油的雾化和喷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它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

第三,ECU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ECU通过传感器获取发动机转速、负荷、水温、气温等参数,并根据预设的喷油策略控制高压油泵和喷油器的工作状态。

传感器的准确性和ECU的智能化程度决定了电喷柴油泵的工作精度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电喷柴油泵的工作原理是一个高度精密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压油泵、喷油器、ECU和传感器等多个部件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对发动机燃油喷射的精确控制。

只有当这些部件在高速运转时能够保持精准的工作状态,才能够确保发动机的高效、环保和可靠运行。

综上所述,电喷柴油泵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多个部件的协同作用,它的工作状态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和维护电喷柴油泵时,需要特别注意其工作原理,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工作状态的稳定和可靠。

柱塞式喷油泵工作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工作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工作原理柱塞式喷油泵喷油原理喷油泵是柴油供给系中最重要的另件,它的性能和质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被称为柴油机的"心脏"。

一.功用、要求、型式功用:提高柴油压力,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且各缸供油压力均等。

要求:(1)泵油压力要保证喷射压力和雾化质量的要求。

(2)供油量应符合柴油机工作所需的精确数量。

(3)保证按柴油机的工作顺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供油。

(4)供油量和供油时间可调正,并保证各缸供油均匀。

(5)供油规律应保证柴油燃烧完全。

(6)供油开始和结束,动作敏捷,断油干脆,避免滴油。

类型: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按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柱塞式喷油泵、喷油泵- 喷油器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三类。

二.柱塞泵的泵油原理柱塞泵的泵油机构包括两套精密偶件: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其径向间隙为0.002~0.003mm 柱塞头部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径向孔、轴向孔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上体内低压油腔相通,柱塞套装入泵上体后,应用定位螺钉定位。

柱塞头部斜槽的位置不同,改变供油量的方法也不同。

出油阀和出油阀座也是一对精密偶件,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其配合间隙为0.01 。

出油阀是一个单向阀,在弹簧压力作用下,阀上部圆锥面与阀座严密配合,其作用是在停供时,将高压油管与柱塞上端空腔隔绝,防止高压油管内的油倒流入喷油泵内。

出油阀的下部呈十字断面,既能导向,又能通过柴油。

出油阀的锥面下有一个小的圆柱面,称为减压环带,其作用是在供油终了时,使高压油管内的油压迅速下降,避免喷孔处产生滴油现象。

当环带落入阀座内时则使上方容积很快增大,压力迅速减小,停喷迅速。

泵油原理工作时,在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喷油泵构造和工作原理

喷油泵构造和工作原理

02
喷油泵的构造
喷油泵的主要部件
柱塞偶件
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偶件,经配研后两者精 密配合,在喷油泵工作时,一个柱塞套上的柱塞 在凸轮轴驱动下,以与柱塞套数比1的速度作往复 运动,控制油缸内的燃油压出。
喷油器体
喷油器体上加工有高压油道和调压螺钉,调压螺 钉用于调节高压油道的压力。
出油阀偶件
出油阀和阀座也是一对精密偶件,阀座嵌装在阀 体孔内,出油阀位于阀座内腔中,当柱塞套的斜 槽与缸孔相通时,柱塞上行,顶开出油阀,高压 柴油经出油阀进入喷油器。
喷油器体
一般采用铸铁或铝合金材料制造,以 保证其强度和耐压性。
调速器轴和调速器弹簧
一般采用钢或合金钢材料制造,经过 热处理和精密加工,以保证其机械性 能和使用寿命。
03
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喷油泵的工作流程
01
02
03
吸油过程
喷油泵从柴油箱中吸取柴 油,通过进油口进入泵腔。
压油过程
通过柱塞的往复运动,将 燃油加压,通过出油口输 送到高压油管。
喷油泵的市场前景
市场需求增长
01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喷油泵市场需求
呈现增长趋势。
市场竞争格局
02
喷油泵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
以获得竞争优势。
新兴市场机遇
03
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新兴市场对喷油泵的需求增长较快,为相关
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喷油泵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喷油泵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远程监控、 故障诊断和自动调整等功能。
节能环保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减排、低碳的 喷油泵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结构工作原理基础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结构工作原理基础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结构工作原理基础结构: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由柱塞、柱塞杆、柱塞弹簧、分配器、控制回路和高压油管等部件组成。

其中,柱塞是核心部件,起到压缩和喷射燃油的作用。

柱塞杆负责连接柱塞和分配器。

柱塞弹簧用于恢复柱塞的初位置,保证高压油供给的可靠性。

分配器控制柱塞的工作节奏和喷油量。

控制回路根据柴油机的运行工况,向分配器发送控制信号。

高压油管则是将柱塞喷射的高压燃油输送到喷油嘴。

工作原理:1.充油过程: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通过凸轮轴带动分配器的旋转,分配器上的凸轮将柱塞推入柱塞腔中,使柱塞腔与进油道相连通。

此时,高压油泵的高压油从油池通过进油道进入柱塞腔,将柱塞推向上死点。

随着柱塞的上升,柱塞腔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将分配器的凸轮挤出柱塞腔,进入油池。

当柱塞达到上死点时,柱塞腔与进油道断开,充油过程结束。

2.压油过程:在充油过程结束后,分配器的凸轮开始压低柱塞杆,使柱塞移向下。

当柱塞移动到下死点时,柱塞密封面与喷油嘴孔相连通,柱塞腔内的燃油即进入喷油嘴。

此时,柱塞腔内的燃油压力达到最大值,其大小受到柱塞弹簧的压力、凸轮的形状和喷油嘴孔的尺寸等因素的影响。

3.喷油过程:在压油过程结束后,柱塞开始向上移动,将喷油嘴与柱塞密封面分离,喷油嘴停止喷油。

此时,喷油嘴与气缸内空气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相交,燃油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瞬间喷雾化和汽化,形成可燃的燃油空气混合物,从而完成了喷油过程。

以上是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知识。

了解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理解柴油机燃油供给的原理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柱塞式喷油泵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原理

一、柱塞式喷油泵系列由于柴油机的单缸功率变化范围很大,若根据每一种单缸功率所需要的循环供油量来设计和制造喷油泵,那么喷油泵的尺寸规格将不可胜数,给生产和使用都造成诸多不便。

因此,世界各国的喷油泵制造厂都是以几种不同的柱塞行程作为基础,将喷油泵划分成为数不多的几个系列或型号,然后再配以不同尺寸的柱塞偶件,构成若干种循环供油量不等的喷油泵,以满足各种不同功率柴油机的需要。

二、柱塞式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 A型喷油泵结构柱塞式喷油泵由泵油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喷油泵体等部分组成。

1.泵油机构泵油机构包括柱塞套、柱塞、柱塞弹簧、上下柱塞弹簧座和、出油阀、出油阀座、出油阀弹簧和出油阀紧座等零件。

(如下左图)柱塞和柱塞套构成喷油泵中最精密的偶件,称作柱塞偶件。

正是由于柱塞偶件的精密配合及柱塞的高速运动,才得以实现对燃油的增压。

每台喷油泵的柱塞偶件数和与其配套的柴油机气缸数相同。

一般柱塞偶件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过精细加工和配对研磨,使其配合间隙在0.0015~0.0025mm范围内。

间隙过大,容易漏油,导致油压下降;间隙过小,对偶件润滑不利,且容易卡死。

柱塞偶件在使用中不能互换。

(如上中图)出油阀与出油阀座是喷油泵中另一对精密偶件,称出油阀偶件。

出油阀偶件位于柱塞偶件的上方,出油阀座的下端面与柱塞套的上端面接触,通过拧紧出油阀紧座使两者的接触面保持密合。

同时,出油阀弹簧4将出油阀压紧在出油阀座上。

出油阀的密封锥面与出油阀座的接触表面经过精细研磨。

出油阀减压环带与出油阀座孔的配合间隙很小。

减压环带以下的出油阀表面是其在出油阀座孔内往复运动的导向面,导向部分的横截面为十字形。

(如上右图) 2.供油量调节机构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机构的功用是,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通过转动柱塞来改变循环供油量。

供油量调节机构或由驾驶员直接操纵,或由调速器自动控制。

3.驱动机构喷油泵的驱动机构包括凸轮轴和挺柱组件。

凸轮轴的前、后端通过滚动轴承支承在喷油泵体上。

喷油泵油量调节原理

喷油泵油量调节原理

喷油泵油量调节原理
喷油泵油量调节原理是指调节内燃机燃油喷射的量,以实现更好的燃烧效果和更低的尾气排放。

喷油泵通过正时齿轮或凸轮传动,将高压燃油从燃油箱中抽取并供给喷油嘴。

喷油泵的油量调节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喷油泵的供油量和供油时间来实现的。

在喷油泵中有一个供油螺杆,通过旋转这个螺杆来改变燃油供给量。

喷油泵还配有一个调速器,调速器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情况来调整喷油泵供油量,保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供给恒定。

调速器一般采用机械或电子控制方式。

机械控制方式是通过调整调速器上的机械部件来改变供油量。

而电子控制方式是通过传感器测量发动机负荷情况,然后通过电控单元来控制调速器,调整供油量。

另外,喷油泵还可以通过供油时间来调节喷油量。

供油时间是指喷油泵在每个工作循环中供油的时间长度。

通过延长或缩短供油时间,可以改变喷油量,从而实现油量的调节。

总之,喷油泵油量调节原理可以通过调节供油量和供油时间来实现。

这个调节过程可以通过机械或电子控制方式来完成,以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塞式喷油泵——A型喷油泵工作原理
A型喷油泵工作原理
A型喷油泵泵体为整体式,由铝合金硬模铸造而成。

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

泵体侧面开有窗口,底部用盖板封闭,侧盖和底盖均用螺栓固定,使喷油泵的拆装、调整和维修极为方便。

1.运动过程
当喷油泵凸轮轴转动时,若挺柱滚轮在凸轮的基圆面上滚动,则柱塞停在柱塞下止点的位置。

若滚轮滚到凸轮的上升段时,则凸轮推动挺柱,挺柱再推动柱塞上移,同时将柱塞弹簧压缩。

当滚轮滚到凸轮的顶弧上时,柱塞到达柱塞上止点。

随后滚轮在凸轮的下降段滚动,柱塞弹簧则推压柱塞,柱塞又推压挺柱下移,直到滚轮又滚到凸轮的基圆面上,柱塞又回到柱塞下止点为止。

即当喷油泵工作时,随着凸轮轴的转动,挺柱和柱塞在柱塞的上、下止点之间分别在挺柱孔和柱塞套中作往复运动。

2.泵油过程
柱塞由其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所经过的距离称作柱塞行程,也就是喷油泵凸轮的最大升程。

由上述泵油过程可知,喷油泵并不是在整个柱塞行程内都供油,只是在柱塞顶面封闭柱塞套油孔到柱塞螺旋槽打开柱塞套油孔这段柱塞行程内供油。

称这段柱塞行程为柱塞有效行程。

显然,柱塞有效行程越大,供油的持续时间越长,喷油泵每一次的泵油量即循环供油量便越多。

欲改变柱塞有效行程,只需转动柱塞即可。

3.供油量的调节
当供油量调节机构的调节齿杆拉动柱塞转动时,柱塞上的螺旋槽与柱塞套油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柱塞的有效行程。

当柱塞上的直槽对正柱塞套油孔时,柱塞有效行程为零,这时喷油泵不供油。

利用供油量调节原理,可将多缸喷油泵的各缸供油量调匀。

其操作步骤为:保持调节齿杆不动,拧松调节齿圈紧固螺钉,适当地转动控制套筒,使其带动柱塞在柱塞套内转动,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便可使供油量或增或减,然后拧紧调节齿圈紧固螺钉。

根据需要再拧松另一个调节齿圈的紧固螺钉,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各缸供油量均匀一致为止。

这项工作须在专门的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

(如下左图)
4.供油定时的调节
供油定时是指喷油泵对柴油机有正确的供油时刻,而供油时刻用供油提前角表示。

供油提前角是指从柱塞顶面封闭柱塞套油孔起到活塞上止点为止,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已如上述,多缸喷油泵各缸供油提前角或供油间隔角应该相同。

各缸供油间隔角决定于喷油泵凸轮轴上各凸轮的相对位置,但由于加工和装配误差,很难达到一致,因此必须进行调节。

调节的方法是改变供油定时调节螺钉伸出挺柱体外的高度。

旋出调整螺钉,挺柱体的高度-H-增加,柱塞位置升高,柱塞套油孔提前被封闭,供油提前,即供油提前角增大。

拧入调整螺钉,则使供油迟后,供油提前角减小。

对各缸的供油定时调整螺钉逐个调节之后,可以使各缸供油提前角或供油间隔角达到一致。

应该指出,这种调节只是用来补偿加工和装配误差,调节的幅度很小。

欲同时或较大幅度地改变各缸供油提前角,须借助于喷油提前器。

(如上右图)
柱塞式喷油泵的泵油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包括A型泵)的泵油机构主要由柱塞偶件和出油阀偶件组成。

1、柱塞偶件
柱塞偶件由柱塞和柱塞套组成,是精密配合件,配合间隙极小,为0.0015-0.0025mm,是经过精加工之后选配、研磨而成的,在使用、维修时要保证非常清洁,并且不能互换。

柱塞偶件的泵油过程如图5-31所示。

柱塞的头部有一个直槽或螺旋型(直线型)斜槽,直槽将柱塞顶部油腔与斜槽下部的环形油腔相连通。

柱塞套筒上有一个或两个油孔与泵体上的低压油腔相通。

当柱塞下行至其上端面在柱塞套筒的进油孔以下时,低压油腔的柴油充入柱塞顶上的油腔内,如图5-31a所示。

当柱塞自下止点向上运动,且柱塞上端面还没有完全遮住套简上的油孔时,部分柴油被柱塞挤回低压油腔,直至柱塞上端面将油孔完全封闭为止,见图5-31b。

当柱塞上端面完全遮住油孔,切断了柱塞套筒内腔与泵体低压油腔的通道,柱塞继续上升时,套筒内柱塞上部的柴油压力迅速上升,打开出油阀,高压柴油便经高压油管流向喷油器,见图5-31c。

柱塞继续上移,当它的头部下斜面刚刚露出套筒的油孔时,低压油腔与斜槽下部环形油腔相通,柱塞顶上的高压柴油通过直槽迅速流回到低压油腔,使柱塞顶上的油压立刻下降,出油阀关闭,一次供油停止,如图5-31d所示。

此后柱塞仍继续上行,直到上止点为止,但不再泵油。

柱塞从下止点到上止点所经过的实际行程取决于驱动凸轮的升程,是不变的。

但每个循环的供油量取决于柱塞的有效行程??柱塞的上端面完全遮住套筒的油孔到柱塞下斜面刚刚露出油孔这一段柱塞上行的行程。

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如果使柱塞相对于套筒转动一个角度,则改变了柱塞的有效行程,即改变了循环供油量,从而达到了调节柴油机工况的目的。

当柱塞直槽转到与套筒油孔对准时,柱塞上下运动均遮不住油孔,此时,有效行程为零,柱塞顶上的油腔与低压油腔相通而造成停止泵油状态,使柴油机熄火。

柱塞行程(全行程)h,等于预行程h1、增压行程h2、有效行程h3和剩余行程h4之和,如图5-32所示。

预行程h1:柱塞从下止点上升到其上端面将进油孔完全关闭时所移动的距离称为预行程。

它是根据柴油机对供油提前角的要求所决定的。

增压行程h2:指从预行程结束到出油阀开启(减压环带开始离开阀座的导向孔时)时柱塞所上升的距离。

它决定于出油阀上圆柱环带的尺寸。

有效行程h3:指从出油阀开启到柱塞斜槽与油孔相通时柱塞上升的距离。

它决定于匹配柴油机的功率(供油量)和柱塞直径的大小。

剩余行程h4:从有效行程结束到柱塞到达上止点时柱塞上升的距离。

它是柱塞、滚轮体总成从最大运动速度降到零时所上升的距离。

2、出油阀偶件
出油阀偶件由出油阀和出油阀座组成,也是一对精密偶件,见图5-33。

当柱塞上行泵油时,出油阀在柱塞顶部油压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压力和高压油管内的残余压力而上升。

当出油阀的密封锥面离开阀座时,这时,燃油仍被减压环带挡住,不能立即送入高压油管,直至减压环带的下缘也离开座孔时,燃油才能通过铣槽进入高压油管,见图5-33a。

当泵油停止时,出油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下落,减压环带一经进入导向孔(座内),泵腔出口便被切断,于是柴油停止进入高压油管,见图5-33b;减压环带进入导孔后,继续下行至距离h,才使密封锥面贴合,见图5-33c。

由于出油阀本身所让出的容积,使高压管路的压力迅速下降,喷油就可以立即停止。

如果没有减压环带,则在出油阀与阀座的锥面贴合后,高压管路中瞬时内仍存在着很高的余压力,使喷油器发生滴漏现象。

h称为减压行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