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试卷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 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弹性、塑性等;强度的主要判据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强度和塑性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测定;压入法测量方法简便、不破坏试样,并且能综合反映其它性能,在生产中最常用。

3. 铁碳合金在室温下平衡组织组成物的基本相是铁素体和渗碳体,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渗碳体相的相对量增多,铁素体相的相对量却减少。

4. 珠光体是一种复相组织,它由铁素体和渗碳体按一定比例组成。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

5. 铁碳合金中,共析钢的w

c =0.77%,室温平衡组织为珠光体;亚共析钢的w

c

=0.0218%-0.77%,

室温平衡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过共析钢的w

c

=0.77%-2.11%,室温平衡组织为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

6. 铁碳合金结晶过程中,从液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三次渗碳体。

7. 低碳钢的碳质量分数范围是:Wc≤0.25%、中碳钢:Wc=0.25%-0.6%、高碳钢:Wc>0.6%。

8. 金属的晶粒越细,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和附加振动来细化晶粒。

9. 常用金属中,γ-Fe、Al、Cu 等金属具有面心立方晶格,α-Fe具有体心立方晶格。

10. 金属的结晶是在过冷的情况下结晶的,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越大,金属结晶后的晶粒越细小,力学性能越好。

11. 钢的热处理工艺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步骤组成的;热处理基本不改变钢件的(形状和尺寸),只能改变钢件的(结构组织)和(力学性能)。

12. 完全退火适用于(亚共析碳)钢,其加热温度为(Ac3以上30-50°C),冷却速度(缓慢),得到(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

13. 球化退火又称为(均匀化)退火,其加热温度在(Ac1)+20-30℃,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获得(球状珠光体)组织;这种退火常用于高碳工具钢等。

14. 中碳钢淬火后,再经低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经中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托氏体),经高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淬火高温回火后具有(综合力学)性能。

15. 钢的高温回火的温度范围在(500-650°C),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16. 按化学成份分类,就含碳量而言,渗碳钢属低碳钢, 调质钢属中碳钢, 滚动轴承钢属高碳钢。

17. 高速钢W18Cr4V 中合金元素W 的作用是提高钢的红硬性和回火稳定性; Cr 的作用是提高钢的淬透性;V 的作用是与C形成稳定的VC,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高速钢的锻造不仅是为了成型, 而且是为了使莱氏体中呈粗大鱼骨状的共晶合金碳化物均匀分布在基体上。高速钢淬火后需经560℃三次回火,回火后其组织由隐针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及少量残余奥氏体构成,其性能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

18. 按用途分,合金钢可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19. 40Cr钢中铬的平均含量约为(Wcr<0.2%),GCr9钢中铬的平均含量约为(0.9%)。

24. 填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符号:屈服强度σs,洛氏硬度C标尺HRC,冲击韧性a k。(ak)

26. 内部原子杂乱排列的物质叫做非晶体,内部原子规则排列的物质叫晶体,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晶体。

29. 在亚共析碳钢中,钢的力学性能随含碳量的增加其强度提高而塑性下降,这是由于平衡组织中珠光体增多而铁素体减少的缘故。

二、选择题

1.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B)。

A.σ

e B.σ

s

C.σ

b

D.σ

-1

2.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A)。

A.σ

e B.σ

s

C.σ

b

D.σ

-1

3.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A)。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弹性

4. 下面所的列组织中,脆性最大的是(D);塑性最好的是(C)。

(a)F (b)P (c)A (d)Fe

3

C

5. 在Fe-Fe

3

C相图中,钢与铁的分界点的含碳量为(C)。

A.2% B.2.06% C.2.11% D.2.2%

6. 莱氏体是一种(C)。

A.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单相组织金属

7. 在Fe-Fe

3

C相图中,ES线也称为(D)。

A.共晶线 B.共析线 C.A

3

线 D.Acm线

8. 在Fe-Fe

3

C相图中,共析线也称为(D)。

A.A

1

线 B.ECF线 C.Acm线 D.PSK线

9. 珠光体是一种(C)。

A.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单相组织金属

10. 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B)。

A.均匀的基体组织

B.均匀的A体组织

C.均匀的P体组织

D.均匀的M体组织

11.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A)。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D.所有钢种

12. 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C)。

A.P B.S C.B D.M

13.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C)。

A.随炉冷却 B.在油中冷却 C.在空气中冷却 D.在水中冷却

14.经过热成形制成的弹簧,其使用状态的组织是(C)。

A珠光体B回火马氏体C回火屈氏体D索氏体

15.为了改善20钢的切削加工性能,一般应采用(B)。

A、退火

B、正火

C、淬火

16.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确定为(B)以上30℃~50℃。

A、A c

1B、A c

3

C、A c

C m

17. 可用作弹簧的钢是(C)。

A,20 B,9SiCr C,60Si2Mn D,20 CrMnMo

18. 制造板牙常选用(D)钢。

A,5 CrNiMo B,Cr12MoV C,W18 Cr4V D,9 SiCr

19. 20CrMnTi钢根据其组织和机械性能,在工业上主要作为一种(A)使用。

A.合金渗碳钢 B.合金弹簧钢 C.合金调质钢 D.滚动轴承钢

21. 塑性是指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C),强度是指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D)。

a、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b、抵抗破断的能力;

c、产生残余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d、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2. 马氏体是(D),奥氏体是(B)。

a、铁和碳的金属化合物;

b、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

c、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

d、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24. 区别冷变形和热变形的依据是(B)。

a、变形时是否有加热;

b、变形温度的高低;

c、变形后是否有加工硬化组织。

25. 随温度下降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B),

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C)。

a、一次渗碳体;

b、二次渗碳体;

c、三次渗碳体。

26. 常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力学性能是(B)。

a、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b、强度越高,塑性越差;

c、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27. 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渗碳体四者相比,(C)的硬度最高,(D)的硬度最低。

a、马氏体;

b、贝氏体;

c、渗碳体;

d、珠光体。

28. 将相应的牌号填入括号内,灰铸铁(B),高速钢(C),不锈钢(A)。

a、0Cr19Ni9;

b、HT200;

c、W18Cr4V。

29. 金属型铸造适用于(A)生产。

a、大批、大量;b、小批量;

c、成批、大量、也可单件。

三、名词解释

1. 第二类回火脆性:合金钢在450-650°C范围内回火后,缓冷时出现的脆性,是一种可逆的回火脆性。(书中:淬火合金钢在450-650°C回火时出现的回火脆性)

2. 二次硬化:钢中含有Cr、Mo、V、Ti、Ni等碳化物形成元素,经淬火并在500-600°C之间回火时,不仅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到接近淬火钢得高硬度的强化效应。(书中:淬火合金钢在500-600°C温度范围内回火时,硬度升高的现象)

3.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

4. 固溶强化:通过形成固液体使金属强化的现象(书中:当溶质原子融入溶剂晶格,使溶剂晶格发生畸变,导致固溶体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的现象)

5. 时效处理:金属工件经固溶处理,冷塑性变形,经铸造、锻造后,在较高的温度设置成定温,保持其性能、形状、尺寸随时间的变化的热处理工艺

6. 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

7. 淬透性:刚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8. 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冷却速度Vk与C曲线鼻尖相切点

10.铁素体:碳溶解与体心立方晶格α-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11.退火: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12.同素异构转变:高温状态下的晶体,在冷却过程中晶格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

15.淬火:将刚加热到Ac3或Ac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其奥氏体化,再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快速冷却,从而发生马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17.奥氏体:碳溶解于面心立方晶格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18.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量得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四、判断题

1.Ac1表示奥氏体向珠光体平衡转变的临界点。(X)

2.临界淬火冷却速度(VK)越大,钢的淬透性越高。(X)

3. 钢氮化处理后必须经过淬火才能获得高硬度。(X)

4.退火与正火在工艺上的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大于退火。(V)

5.球化退火可使过共析钢中严重连续网状二次渗碳体及片状共析渗碳体得以球状化。(V)

6. 40钢比40Cr钢的淬透性、淬硬性和回火稳定性均低。(X)

7. 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最好。(V)

8、1Cr13钢的含铬量比GCr15钢低。(X)

9、钢的加热温度低于727℃时,其组织不发生变化。(X)

10.用同一钢料制造的截面不同的两个零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淬火,小件比大件的淬硬层深,故钢的淬透性好。(X)

1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电流频率越高,淬硬层越深。(X)

16. 淬火钢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硬度值显著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回火脆性。(X)

17. 灰铸铁通过球化退火可以转变为球墨铸铁。(X)

18. 在室温下进行金属变形加工,称为冷加工。(X)

19. 淬透性好的钢,淬火后硬度一定很高。(X)

20. 将钢件加热到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冷却,称为回火。(X)

21. 珠光体的含碳量是 6.69%。(0.77%)(X)

五、说出下列钢号属于哪一类钢,并说出牌号中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七、问答题

1. 何谓共析反应和共晶反应?试比较这两种反应的异同点。

共析反应:一定温度下,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时析出两种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应

共晶反应:一定温度下,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种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新固相的反应

相同点:共析和共晶转变都会形成两相混合物

不同点:相对于共晶体,共析体的组织较细小且均匀,共析反应母相是固相,而共晶则是液相2. 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碳钢及过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选择?试从获得的组织及性能等方面加以说明。

目的: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性能、硬度和耐磨性

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3+30—50°C,组织为Wc≤0.5%时Mn和均匀而细小的马氏体,Wc>0.5%时为Mn+A

过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1+30—50°C,温度高于Accm,则奥氏体晶粒粗大,含碳量高,淬火后马氏体晶体粗大,A%增大,硬度、耐磨性下降,脆性、变形裂开倾向增加。组织物为M’+Fe3(颗粒+A’,这种组织不仅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

3. 晶粒大小对金属的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哪几种?

常温下,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因而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同时塑性、韧性也好

高温下,晶界呈粘滞状态,在协助作用下易产生滑动,因而细晶粒无益,但晶粒太粗易产生应力集中,因而高温下晶粒过大过小都不好

方法:1:增大过冷度 2:变质处理 3:附加振动

4. 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亚共析钢采用完全(奥氏体化)淬火,过共析钢采用不完全淬火?

1:亚共析钢才用完全淬火是因为如果加热温度过低(

2:过共析钢才用不完全淬火是因为如果加热温度高于Acm,则奥氏体晶粒粗大,含碳量高,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残余奥氏体增多,使刚硬度、耐磨性下降,脆性变形裂开倾向增加5. 为减少钢件的淬火变形、防止开裂,从淬火方法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选择合适的淬火方法可以在获得所要求的淬火组织和性能条件下,尽量减小淬火应力,从而减小工件变形和开裂的倾向

措施:单液淬火法,双液淬火法,分级淬火法,等温淬火法,局部淬火法,冷处理

6. 45钢(Ac1=730℃, Ac3=780℃)分别加热至760℃,830℃,1040℃ 时的组织以及在水中冷却后的组织。

7. . 45(Ac1=730℃, Ac3=780℃)钢制造的连杆,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试确定淬火、回火加热温度及淬火、回火后的组织。

淬火温度:810-830°C 高温回火:500-650°C 淬火组织:M 回火组织:回火索氏体8. 试说明下列合金钢的名称及其主要用途。W18Cr4V、1Cr18Ni9Ti

高速钢,是合金工具钢中的重要钢种

奥氏体不锈钢,用于化工设备和管道

10. 拟用T10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1)试写出各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并指出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指出最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大致硬度;

(3)制定最终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冷却介质)

1:锻造:自由锻热处理:退火,改善切削性能机加工:切削

热处理:淬火,增加硬度及耐磨性,低温回火,细小的马氏体减少淬火应力,防止裂纹磨加工:锉削

2:细小回火马氏体,粒状合金碳化物,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3:温度:Ac1+30-50°C,冷却介质为油(空气、水选一…)

12. 何谓再结晶?它对工件的性能有何影响?

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又重新回到冷却变形前的状态,而且结晶出的经历与变形前完全一样,成为再结晶过程。

影响:强度、硬度降低,塑性、韧性升高,消除了加工硬化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2答案

1、选择题

1、下列晶体缺陷中,属于线缺陷的是(位错)。

A.间隙原子 B.位错 C.晶界 D.晶体表面

2、晶格中原子偏离平衡位置的现象称为(晶格畸变)。

A.晶格畸变 B.位错 C.同素异构转变 D.空位

3、奥氏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 C )。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 B.强度高,塑性好,硬度高

C.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 D.强度低,塑性差,硬度低

4、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金属的强度(越高)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5、相变过程中的过冷和过热是(促进相变的动力)。

A.合金中原子扩散的条件

B.一种热处理缺陷

C.相变的阻力

D.促进相变的动力

6、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时,奥氏体晶核最容易在( A )形成。

A.铁素体渗碳体的相界面 B.渗碳体内 C.铁素体内 D、其它

7、贝氏体转变的相变类型是(半扩散型)。

A.扩散型 B.半扩散型 C.非扩散型 D.其它

8、钢经过淬火加中温回火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回火屈氏体)。

A.珠光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回火马氏体

9、牌号10钢中碳元素的平均百分含量是( 0.1% )。

A.0.01% B.0.1% C.1% D.没有标示出来 10、牌号GCr9钢中合金元素Cr的平均质量分数是( 0.9% )。

A.0.09% B.0.9% C.9% D.没有标示出来 11、退火态20、T8及T13钢的强度排序应为( T8T1320 )。

A.20T8T13 B.T13T820 C.T8T1320 D.T820T13 12、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A1~550℃之间等温转变时所获得组织产物是(珠光体)。 A.珠光体 B.贝氏体 C.马氏体 D.回火马氏体 13、亚共析钢适宜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 D )。

A.Accm+30~50℃ B.Ac1+30~50℃ C.Ac2+30~50℃ D.Ac3+30~50℃

14、对于平衡状态下的亚共析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硬度,强度均升高)。 A.硬度,强度均升高 B.硬度下降,塑性升高 C.强度,韧性均下降 D.强度,塑性均不变 15、铸铁和碳钢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中是否有(莱氏体)

A.渗碳体 B.珠光体 C.铁素体 D.莱氏体 16、同一成分的铁碳合金组织中,硬度最高的是(马氏体)。

A.珠光体 B.索氏体 C.贝氏体 D.马氏体

17、含碳量为1%的碳钢平衡结晶到室温,则在室温下该合金中(珠光体含量为4%)。 A.相组成物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B.组织组成物是铁素体和二次渗碳体 C.珠光体含量为4%D.铁素体总含量为85%

18、合金结构钢40Cr可用作车床主轴材料,其整体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调质处理)。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调质处理 D.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填空题:

1、在铁碳合金的平衡相图中,共晶点C以及共析点S的所对应的含碳量分别为 4.3% 、0.77% 。

2、合金材料的相结构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以及晶体结构特点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固溶体、金属化合物。

3、绝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最典型、最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相对应的代表金属元素分别有α-Fe、W、V、Cr 、γ-Fe、

Al、Ni、Cu 和 Mg、Zn 。

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测试法、洛氏硬度测试法和维氏硬度测试法等。

5、根据共析钢的C曲线,过冷奥氏体在A1线以下发生组织转变,其转变产物分别为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

6、共析钢中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包括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奥氏体的长大、残余Fe3C溶解及奥氏体均匀化。

7、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中,HR表示硬度指标,表示塑性指标。 8、钢淬火+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

9、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10、纯铁在912℃以下时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晶格,在912℃~1394℃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 11、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中,Fe3CII的最大含量为 2.11% 。

12、球化退火是指将钢中的渗碳体球状化的工艺,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钢。判断题:

再结晶过程中金属的晶格类型发生了改变。(×)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E越大,则其塑性越差。(×)

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两金属组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其原子半径大小一定要相等。(×)钢能进行热处理改性工艺的主要原因是钢具有固态相变的特性。(√)

工业应用的铁碳合金无论成分如何,在平衡条件下冷却到室温时,其相组成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钢加热到800℃时,其组织将转变为奥氏体。(×)

金属铸件可以通过再结晶退火来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临界冷却速度Vk的大小可以表征钢材淬火工艺性能的好坏。(×)

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碳质量分数为0.77%的铁碳合金才能发生共析反应。(×)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的形态及晶格结构类型均不相同。(×)本质细晶粒钢加热后的实际晶粒一定比本质粗晶粒钢的细。(×)

在铁碳合金平衡相图中,奥氏体在1148℃时,溶碳能力可达4.3%。(×)同一钢材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总是水冷比油冷的淬透性好。(×)问答题:

1、设计好刚度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材料的弹性模量E越大,则材料的塑性越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弹性模量E。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弹性模量E是衡量刚度的指标,E越大,材料的刚度就越大,抵抗变形的能力就越强,而塑性是指材料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2、在铸造生产中,采取哪种措施控制晶粒大小?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1)金属模浇注和砂模浇注(2)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3)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答:控制晶粒大小的措施:①增大过冷度;②进行变质处理;③附加振动

1.金属模浇注的晶粒小于砂模浇注的晶粒;

2.高温浇注的晶粒大于低温浇注的晶粒;

3.采用振动的晶粒小于不采用振动的晶粒。

3、为什么铸造合金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为什么要进行压力加工的合金常选用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

答: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是在较低且恒定的温度下进行结晶的,同时熔点又最低,故金属液

的流动性好,在结晶时易形成集中缩孔,偏析较小,铸件的致密性好,铸造性能好;通过选择适当的组成元素和适量的组成关系,可以使合金获得较纯金属高得多的强度和硬度,并保持了较高的塑性和韧性,总的来说,就是形成单相固溶体的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4、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

答:晶界是一种面缺陷,能够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使金属强化,晶粒越细,晶界越多也越曲折,强化作用越显著;晶粒越细,金属单位体积中的晶粒数越多,变形可以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各晶粒滑移量的总和增大,故塑性好;同时,由于变形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引起裂纹过早产生和发展的应力集中得到缓和,从而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载荷能力,故韧性好。

5、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钢材在热加工(如锻造)时,为什么不产生加工硬化现象?答:热加工将钢中的气孔焊合,分散缩孔压实,使材料的致密度增加,可将钢中的粗大枝晶和柱状晶破碎,使晶粒细化,可将钢中的各种夹杂物沿着变形方向伸长,但晶粒通过再结晶变成细等轴晶,而夹杂物却保留下来,形成使钢的机械性能有了方向性的纤维组织。由此可见,热加工改变了粗大的铸态组织,使金属组织得到改善,由于组织的改善,提高了金属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塑性、韧性提高得更多;加工硬化是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使晶粒拉长,纤维化,从而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和强度,而热加工是使钢中的各种夹杂物沿变形的方向伸长,晶粒再结晶后夹杂物被保留下来,形成纤维组织,使其在纤维方向上具有较高强度,两种强化的机理不同,因而不能产生加工硬化。

6、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选择?为什么选这个范围?答: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提高钢的机械性能。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是Ac3+30℃~50℃,此时可全部得到奥氏体,淬火后得到马氏体组织,如果加热到Ac1或Ac3之间,这时得到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淬火后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而铁素体则保留下来,因而使钢的硬度和强度达不到要求,如果淬火温度过高,加热后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会得到粗大马氏体组织,这将使钢的机械性能下降,特别是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并且淬火时容易引起零件变形和开裂;过共析钢的淬火温度是Ac1+30℃~50℃,这时得到奥氏体和渗碳体组织,淬火后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而渗碳体则保留下来,获得均匀细小的马氏体和颗粒状渗碳体的混合组织,由于渗碳体的硬度比马氏体还高,所以钢的硬度不但没有降低,而且还可以提高钢的耐磨性,如果将过共析钢加热到Acm以上,这时渗碳体已全部溶入奥氏体中,增加了奥氏体的含碳量,因而钢的Ms点下降,从而使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增多,反而降低了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另外,温度高还将使奥氏体晶粒长大,淬火时易形成粗大的马氏体,使钢的韧性降低。

分析题:

铁碳合金相图综合分析:各特征点温度、成分、含义,各特征线的含义(水平线所代表的相变反应)、各区所对应的相、组织等,杠杠定律的应用。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转变图:不同冷却方式下所对应的热处理名称及组织名称等。

钢号、钢种、含碳量、合金元素含量及其作用,热处理特点及组织等。

Q235AF:屈服强度为235MPa的高级碳素结构钢、沸腾钢。Q345:屈服强度为345MPa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08F、10F、T8、T10A、(15Cr、20、20CrMnTi是渗碳钢)、(40、40Cr、40Mn、40CrNiMo、45、50是调质钢)、(55Si2Mn、60Si2Mn、65、65Mn是弹簧钢)、(GCr9、GCr15、GCr15SiMn是滚动轴承钢)、(ZGMn13是铸钢、耐磨钢)、9SiCr是低合金工具钢、5CrNiMo热锻模钢、Cr12MoV冷作模具钢、W18Cr4V和W6Mo5Cr4V2是高速钢、(1Cr13、3Cr13、0Cr18Ni9、0Cr18Ni9Ti、1Cr18Ni9、1Cr18Ni9Ti都是不锈钢,前面的1、3表示其碳含量在0.1%到1.0%之间,0表示其碳含量在0.03%到0.1%之间)、HT200:最低抗拉强度为200MPa的灰口铸铁。QT600:最低抗拉强度为600MPa的球墨铸铁。(LF21、LF5防锈铝合金)、(LD5可锻铝合金)、(H80、H68含80%和68%铜的黄铜[铜锌合金])

给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中各热处理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

错,马氏体是硬的相,渗碳体才是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

错,马氏体硬度取决于含碳量与冷却速度无关

(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碳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

错,合金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大,但对硬度影响小;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

错,晶粒的大小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本质细晶粒钢只是加热时长大的趋向比本质粗晶粒钢小,但不代表本身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

(5)同种钢材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总是水冷的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的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错,钢的淬透性取决于其临界冷却速度与工件尺寸和冷却介质无关

2、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他们的形成条件、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关系如何?

(1)两种,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2)奥氏体转变后,所产生的 M 的形态取决于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含碳量<0.6%的为板条马氏体;含碳量在 0.6—1.0%之间为板条和针状混合的马氏体;含碳量大于 1.0%的为针状马氏体。低碳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随含碳量增加,逐渐从体心立方向体心正方转变。含碳量较高的钢的晶体结构一般出现体心正方。低碳马氏体强而韧,而高碳马氏体硬而脆。这是因为低碳马氏体中含碳量较低,过饱和度较小,晶格畸变也较小,故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随含碳量增加,马氏体的过饱和度增加,使塑性变形阻力增加,因而引起硬化和强化。当含碳量很高时,尽管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很高,但由于过饱和度太大,引起严重的晶格畸变和较大的内应力,致使高碳马氏体针叶内产生许多微裂纹,因而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3)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增加。

3、说明共析碳钢C曲线各个区、各条线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影响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4、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钢制零件淬硬层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的能力。不同的钢在同样的条件下淬硬层深不同,说明不同的钢淬透性不同,淬硬层较深的钢淬透性较好。淬硬性:是指钢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时,获得的马氏体组织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钢的淬硬性主要决定于马氏体的含碳量,即取决于淬火前奥氏体的含碳量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5、用20钢进行表面淬火和用45钢进行渗碳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

20钢不适合表面淬火,含碳量低会降低硬度和耐磨性;45钢不适合渗碳处理,碳含量足够,渗碳使低碳钢工件表面获得较高碳浓度。

6、一批45钢零件进行热处理时,不慎将淬火件和调质件弄混,如何区分开?为什么?

用锯片试锯,淬火件比调质件难锯,因为淬火后工件硬度提高,二调质会降低硬度。

7、将两个T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回答问题,并说明原因。

(1)哪个温度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

860,温度越高,奥氏体晶粒成长越快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860,温度高,奥氏体含碳量高,转化充分

(3)哪个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

(4)哪个淬火后末溶碳化物量多?

780,溶碳能力较小

(5)哪个淬火适合?为什么?

780,因淬火加热温度以得到均匀细小奥氏体为原则,以便淬火后获得细小马氏体组织,高温下奥氏体易长大形成粗大奥氏体组织,故780加热好。

8、分别用45钢和15钢制造机床齿轮,要求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安排工艺路线,热处理工序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

45:下料,锻造,退火(调整硬度),机加工,调质(得到颗粒状渗碳体),精加工,表面淬火加低温回火(加强强度和韧性),精加工,表层回火马氏体,心部回火索氏体;15:下料,锻造,正火(调整硬度),机加工,渗碳(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淬火加低温回火(加强强度和韧性),磨削,表层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心部回火索氏体。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

1、 B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长轴类零件在热处理后进行冷校直,可能会造成力学性能指标降低,主要是 1 C. : D . H 在零件图样上出现如下几种硬技术条件的标注,其中正确的是( B )。 B )。 A . b : A . HB159 B. 180 ?210H B C. 800HV D . 10?17HR C 3、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的( A .结构相同,性能不同 C .结构与性能都相同 固溶体的性能特点是( 塑性韧性高、强度硬度较低 综合力学性能高 4、 A . D . )。 D )。 .结构不同,性能相同 结构与性能都不同 .塑性韧性低、强度硬度高 .综合力学性能低 5、在发生)(:::L 的共晶反应时,三相的相对成分 (B )。A . 相同 B .确定 C .不定D . 发 生变化 6、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 C ) A .奥氏体的冷却速度 B . 奥氏体的转变温度 C. .奥氏体的碳含 量D .奥氏体的晶粒 7、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钢件进行淬火时, 应选用( A ) A .高淬透性钢 B 中淬透性钢 C. 低 淬透性钢D.碳素钢 8、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 应采用( C ) 。A .水中淬火 B . 油中淬火C . 盐 浴中淬火D .空冷 9、GCr15钢中Cr 的平均含量为( B )。 A . 15% B . 1.5% C . .0.15% D .没有表示出来 10、高速钢二次硬化属于( D )。 A . 固溶强化 B . 细晶强化 C . 位错强化 D . 第二相强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共20分) C. D 1、 A . C. 2、 奥氏体是(BD )。 碳在F e ::中的间隙固溶体 碳在F e ::中的有限固溶体 下列能进行锻造的铁碳合金是 B .碳在 D.碳在 (AB Fe :冲的间隙固溶体 Fe :冲的有限固溶体 A.亚共析钢 B .共析钢 )。 .共晶白口铸铁 D .亚 共晶白口铸铁 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 钢材本身的碳含量 B .钢中奥氏体的碳含量 3、 A . 4、 BD )。 C .钢中碳化物的含量 D. A . C. 5、 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 20号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B . 40Cr 淬火后高温回火 20CrMnTi 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D . ZGMn1水韧处理 下列钢种中,以球化退火作为预备热处理的钢种是( BD )。A . 钢的淬火加热温度 AC )。 40Cr B . T12 C . 16Mn GCr15 、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合金的相结构有 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大类,其中前者具有较好的 后者具有较高的硬度,适宜作强化相。 2、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的组织特征呈 3、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 分解 4、 促进石墨化的元素有 —碳—、—硅 1、 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产物都属于 2、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 3、 共析钢的含碳量为 0.7 7 %。 塑性性能,适宜作基本相; 羽毛状,而下贝氏体则呈 吸附 和 扩散 ,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_ 两相混合物。 再结晶 针 状。 三个阶段。 _硫_、锰 。 、晶粒长大的变 化。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 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 350mmHg 则真空度为395 mmH?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 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2105mmHg _____ 。 2、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 _0 _______,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 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 越薄 3、 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 汽蚀 现象发生。 4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 越强 。 5、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6、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 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7、 Z= (V/K v a. Q ) .(y 1 -丫2 )/ △ Y m 式中:△ Y m 称 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 吸 收质/kmol 惰气;(Y i — Y 2) / △ Y m 称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 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 气相主体摩尔浓度 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_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 是指y A /X A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6、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 ;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越好。 A. 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 -50kPa ,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 100kPa ,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50 B . 150 C .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旁路调节装置 C .改变活塞冲程 ?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使空气温度由20 C 升至80 C,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第五章练习习题及解答

题型:选择题 题目:关于系统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线性系统稳定性与输入无关 B.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C.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D.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有关 分析与提示:线性系统稳定性与输入无关;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有关。 答案:C 习题二 题型:填空题 题目: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为或为具有负实部的复数,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分析与提示: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为负实数或为具有负实部的复数,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答案:负实数、复平面的左半平面 习题三 题型:选择题 题目:一个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A.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系统的输入 C.系统的干扰 D.系统的初始状态 分析与提示: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 答案:A 习题四 题型:填空题 题目:若系统在的影响下,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回到平衡位置,则称该系统是稳定的 分析与提示:若系统在初始状态的影响下(零输入),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向于零(回到平衡位置),则称该系统是稳定的;反之,若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发散,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答案:初始状态 习题五 题型:填空题 题目:系统的稳定决定于的解。 分析与提示:系统的稳定决定于特征方程的解。 答案:特征方程

题型:填空题 题目:胡尔维兹(Hurwitz )判据、劳斯(Routh )判据又称为 判据。 分析与提示:胡尔维兹(Hurwitz )判据、劳斯(Routh )判据,又称为代数稳定性判据。 答案:代数稳定性 习题二 题型:填空题 题目:利用胡尔维兹判据,则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均为 ;各阶子行列式都 。 分析与提示:胡尔维兹判据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均为正;各阶子行列式都大于零。 答案:正、大于零 习题三 题型:计算题 题目: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010532234=++++s s s s 用胡尔维兹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与提示:利用胡尔维兹判据,其各阶系数均大于零,计算子行列式。 答案:(1)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为 10,5,3,1,201234=====a a a a a 均为正值。 (2) 0131>==?a 0714232 4 132<-=-== ?a a a a a a a a 不满足胡尔维兹行列式全部为正的条件,所以系统不稳定 习题四 题型:计算题 题目: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25.011.0++= s s s K s G 利用胡尔维兹判据求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分析与提示:利用胡尔维兹判据,其各阶系数均大于零,计算子行列式,反求出K 的范围。 答案: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0125.011.0=+++K s s s

历年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2年10月自学考试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 ) A.系统已定,输入不确定,求系统的输出 B.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响应) C.系统已定,规定系统的输入 D.系统不定,输入已知,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 2.f(t)如图所示 则L [f(t)]为( ) A.s 1e -2t B. s 2e -2s C. s 1e -2s D. s 1 e -ts 3.已知F(s)=1) s(s 1 ,则L -1 [F(s)]为( )

4.已知F(s)=L [f(t)],若F(s)= 1 2s s 1 2++,则f(t)|t ∞→=?( ) A.21 B.1 C.3 1 D.0 5.下列系统中为线性系统的微分模型为:( ) A.dt ) t (dx )t (x )dt )t (dx ( 12dt )t (x d 16 i 020202=++ B.)t (x )t (x 24dt ) t (dx 12 dt )t (x d 16i 002 02=++ C.)t (x )t (x 24dt ) t (dx 12 )dt )t (x d ( 16i 0022 02=++ D.)t (x )t (x )t ln(24dt ) t (dx 12 e dt )t (x d 16 i 00t 2 02=?+?+ 6.对于定常控制系统来说,( ) A.表达系统的微分方程各项系数不随时间改变 B.微分方程的各阶微分项的幂为1 C.不能用微分方程表示 D.系统总是稳定的 7.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则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A. G(S)H(S) 1 G(S)H(S)+ B. G(S) -1 H(S)G(S)?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三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 奥氏体(A) 2.回复 3.固溶体 4.自然时效 5.加工硬化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 分) 1.石墨为片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______铸铁,石墨为团絮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______铸铁,石墨为球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______铸铁。其中________铸铁的韧性最高,因而可以锻造。 2. 陶瓷材料中的气相是指________,在________程中形成的,它 ________了陶瓷的强度。 3.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6.金属元素在钢中形成的碳化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7.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三、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1分) 1.40钢钢锭在1000℃左右轧制,有时会发生开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温度过低; B.温度过高; C.钢锭含磷量过高; D.钢锭含硫量过高 2.下列碳钢中,淬透性最高的是( ) A.20钢; B.40钢; C.T8钢; D.T12钢 3.Ni在1Cr18Ni9Ti钢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淬透性; B.固溶强化; C.扩大Fe-Fe3C相图中的γ相区; D.细化晶粒; 4.W18Cr4V钢锻造后,在机械加工之前应进行( )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去应力退火; D.再结晶退火 5.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机床床身的是( ) A.40钢; B.T12钢; C.HT300; D.KTH300-06 6.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气轮机叶片的是 A.1Cr13钢; B.1Cr17钢; C.3Cr13钢; D.4Cr13钢 7.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飞机蒙皮的是( ) A.ZAlSi12; B.2A50(旧牌号LD5); C.ZAlMg10; D.2A12(旧牌号LY12) 8.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盛放氢氟酸容器的是( ) A.1Cr17; B.1Cr18Ni9Ti; C.聚四氟乙烯; D.SiO2 9.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汽车板弹簧的是( ) A.60Si2Mn; B.5CrNiMo; C.Cr12MoV; D.GCr15 10.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造汽车火花塞绝缘体的是( ) A.Al2O3; B.聚苯乙烯; C.聚丙烯; D.饱和聚酯 1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 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 A.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12.常用不锈钢有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 ) A.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 B.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 C.莱氏体不锈钢; D.贝氏体不锈钢 13.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 ) A.马口铁; B.白口铸铁; C.麻口铸铁; D.灰铸铁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绝密请勿到处宣扬) 12月25日 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一容器真空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和表压强(以kpa计)分别为:(90kpa)和( -10kpa)。 2. 热传导只发生在固体和(静止)的或(滞)流动的流体中。 3.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填大或小) 4. 蒸发中以(二次蒸汽)是否再利用而分为单效或多效蒸发。 5. 蒸发中的温度差损失主要由溶液中的(不挥发溶质)、液柱的(静压头)和管路(阻力)所引起的沸点升高三部分组成。 6. 一容器压力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以kpa计)为:(90kpa)。 7. 对于同种流体,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时的(小)。(填大或小) 8.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所以黑体的辐射能力比灰体的(大)。(填大或小) 9. 蒸发操作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10. 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用,蒸发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D) A. 操作温度高、压强高; B. 操作温度高、压强低; C. 操作温度低、压强低; D. 操作温度低、压强高 2. 精馏塔内上层塔板液相轻组分浓度较下层塔板(A ),液相温度较下层塔板() A. 高,低; B. 低,高; C. 高,高; D. 低,低 3. (D )是塔内气液两相总体上呈逆流流动,而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流动。 A. 板式塔的传质意图; B. 板式塔的设计过程; C. 板式塔的恒摩尔流要求; D.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 4. 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湿空气在干燥器内的(C)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 A. 温度、焓值、湿度; B. 流速、压强、湿度; C. 流速、温度、湿度; D. 温度、湿度、压强 5. 对于湿物料的湿含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 A. 平衡水一定是自由水; B. 平衡水一定是结合水; C. 自由水一定是结合水; D. 自由水一定是非结合水 6. 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 C)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当相对挥发度为( A )时,可以采用精馏方法

西安交通大学17年3月课程考试《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3月课程考试《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 一个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 A. 右半平面内 B. 上半平面内 C. 左半平面内 D. 下半平面内 正确答案: 2. 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A. 正弦函数 B. 单位阶跃函数 C. 单位脉冲函数 D. 复变函数 正确答案: 3.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A. 当时间常数T较大时有振荡 B. 当时间常数T较小时有振荡 C. 有振荡 D. 无振荡 正确答案: 4. 系统稳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其特征方程的所有的根都必须为() A. 负实数或为具有负实部的复数 B. 正实数 C. 具有正实数的复数 D. 具有负实数的复数 正确答案: 5. 一个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A. 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 系统的输入 C. 系统的干扰 D. 系统的初始状态 正确答案: 6. 关于系统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系统只有一种数据模型 B. 动态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为静态模型 C. 动态模型比静态模型好

D. 静态模型比动态模型好 正确答案: 7. 最小相位系统的定义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的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在s平面的() A. 左半平面 B. 左半平面 C. 上半平面 D. 下半平面 正确答案: 8.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A.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B.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时 C.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D.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正确答案: 9. 系统的传递函数() A. 与外界无关 B. 反映了系统、输出、输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C. 完全反映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D. 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 正确答案: 10.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A. 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 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C. 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正确答案: 11. 某线性定常系统,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A. sY(s) B. s+Y(s) C. s-Y(s) D. ssY(s) 正确答案: 12. 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ζ,等于( ) A. 系统的粘性阻尼系数 B. 临界阻尼系数与系统粘性阻尼系数之比 C. 系统粘性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 D. 系统粘性阻尼系数的倒数 正确答案: 13. 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B. 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C. 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相加 D. 反馈就是输出以不同方式作用于系统 正确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金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 1.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均质成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3.非均质成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4.冷变形: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一定温度进行的塑性变形。 5.热变性:金属加在再结晶温度以上一定温度进行的塑性变形。 6.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7.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 8.纤维组织:在塑性变形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其内部各晶粒的形状将沿受力方向伸长,由等轴晶粒变为扁平形或长条形晶粒。当变形量较大时,晶粒被拉成纤维状,此时的组织称为“纤维组织”。 9.锻造流线:在锻造时,金属的脆性杂质被打碎,顺着金属主要伸长方向呈碎粒状或链状分布;塑性杂质随着金属变形沿主要伸长方向呈带状分布, 这样热锻后的金属组织称为锻造流线。10.同素异构转变:某些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或压力的改变,发生晶体结构的变化,即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变化,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1.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人为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二、单选题 1. 表示金属材料延伸率的符号是( A ) A.δ B.ψ C.σe D.σb 2. 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 A ) A.σe B.σs C.σb D.σ-1 3.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A) A.强度 B.韧性 C.塑性 D.弹性 4. 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C ) A.体缺陷 B.面缺陷 C.线缺陷 D.点缺陷 5. 在晶体缺陷中,属于线缺陷的有( B ) A.间隙原子 B.位错 C.晶界 D.缩孔 6. 变形金属再结晶后,( D ) A.形成等轴晶,强度增大 B.形成柱状晶,塑性下降 C.形成柱状晶,强度增大 D.形成等轴晶,塑性升高 7.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式的空间格子叫做( B ) 晶向D. 晶粒C. 晶格B.晶胞A. 8. 晶格中的最小单元叫做( A ) A.晶胞 B.晶体 C.晶粒 D.晶向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 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A 不必利用输出的反馈信息 B 利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 C 不一定有反馈回路 D 任何时刻输入与输出之间偏差总是零,因此不是用偏差来控制的 2.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 B 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 C 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 D 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 3. 2 22 )]([b s b s t f L ++=,则)(t f A bt b bt cos sin + B bt bt b cos sin + C bt bt cos sin + D bt b bt b cos sin + 4.已知 ) (1 )(a s s s F += ,且0>a ,则 )(∞f A 0 B a 21 C a 1 D 1 5.已知函数)(t f 如右图所示,则 )(s F A s s e s e s --+2211 B s s e s s 213 212+-- C )22121(1332s s s s se e e se s ------+ D )221(1s s s e e s e s ----+ 6.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3)(10() 10()(+++= s s s s G ,其零、极点是 A 零点 10-=s ,3-=s ;极点 10-=s B 零点 10=s ,3=s ;极点 10=s

C 零点 10-=s ;极点 10-=s ,3-=s D 没有零点;极点 3 =s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题 (1)

一、填空题(20分) 1、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有关。 2、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和精确或准确性。 3、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4、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 5、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为负实根或负实部的复数根,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6、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两种特性。 7、系统的性能指标按其类型可分为时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综合性能指标。 8、用频率法研究控制系统时,采用的图示法分为极坐标图示法和对数坐标_图示法。 9、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的全部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 10、对广义系统,按反馈情况可分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

选择题(20分) 1、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 D ) A .正弦函数 B .单位阶跃函数 C .单位脉冲函数 D .复变函数 2、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A ) A. 90° B. -90° C. 0° D. -180° 3、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25 525 2 ++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C ) A.25 B. 5 C. 2 1 D. 1 4、正弦函数sin t ω的拉氏变换是 ( B ) A. ω+s 1 B.2 2s ω+ω C.22s s ω+ D. 2 2s 1ω + 5、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C ) A.90° B.-90° C.0° D.-180° 6、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D ) A.当时间常数T 较大时有振荡 B.当时间常数T 较小时有振荡 C.有振荡 D.无振荡 7、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 C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8、时域分析法研究自动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D ) A .脉冲函数 B .斜坡函数 C .抛物线函数 D .阶跃函数 9、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 B ) A .代数方程 B .特征方程 C .差分方程 D .状态方程 10、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 D ) A .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 .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C .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机械工程材料试卷

一、名词解释 固溶强化、过冷度、变质处理、细晶强化、铁素体、奥氏体 固溶强化:指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T)与实际温度(t)的差值,即过冷度=T-t;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假如某些难容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称为变质处理; 细晶强化:金属强度、硬度越高,同时塑性、韧性越好,称为细晶强化; 铁素体:碳在中的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符号F或表示; 奥氏体:碳在中的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符号A或表示; 二、填空题 1.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_伸长率_和_断面收缩率__两种,其中__断面收缩率__表示塑性更接近材料的真实变形。 2.检验淬火钢成品件的硬度一般用_洛氏__硬度,检测渗氮件和渗金属件的硬度采用_维氏__硬度。 3.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晶胞内的原子数分别为__2___和___4_____,其致密度分别为___0.68_____和__0.74______。 4.实际金属中存在有__点缺陷__、__线缺陷___和__面缺陷___ 3类缺陷。位错是___线___缺陷,晶界是__面___缺陷。金属的晶粒度越小,晶界总面积就越_大__,金属的强度也越__高__。1.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__晶核形成___和 _晶核长大__。 5.金属结晶过程中,细化结晶晶粒的主要方法有_控制过冷度__、_变质处理__和_振动、搅拌__。 6.物质在固态下的晶体结构随温度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_同素异构体转变__。铁的同素异构体转变为。 7.金属在结晶过程中,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_大__,晶粒越_小_,强度和硬度越_高___,塑性越__好__。 8.珠光体的本质是__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_ _。 9.纯铁在912℃发生α-Fe→γ-Fe转变,其体积将_变小__。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二阶系统阻尼比为0,则系统阶跃响应为 A. 发散振荡 B. 单调衰减 C. 衰减振荡 D. 等幅振荡 2. 一阶系统G(s)=1 +Ts K 的时间常数T 越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A .越长 B .越短 C .不变 D .不定 3. 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输入信号 B.初始条件 C.系统的结构参数 D.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 4.惯性环节的相频特性)(ωθ,当∞→ω时,其相位移)(∞θ为 A .-270° B .-180° C .-90° D .0° 5.设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 s 1 ,则其频率特性幅值M(ω)= A. ωK B. 2K ω C. ω1 D. 21ω 6. 有一线性系统,其输入分别为u 1(t)和u 2(t)时,输出分别为y 1(t)和y 2(t)。当输入为a 1u 1(t)+a 2u 2(t)时(a 1,a 2为常数),输出应为 A. a 1y 1(t)+y 2(t) B. a 1y 1(t)+a 2y 2(t) C. a 1y 1(t)-a 2y 2(t) D. y 1(t)+a 2y 2(t) 7.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A .正弦函数 B .单位阶跃函数 C .单位脉冲函数 D .复变函数 8.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减小ζ,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σ将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9.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A .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 .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C .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0.余弦函数cos t ω的拉氏变换是 A.ω+s 1 B.2 2s ω+ω C.22s s ω+ D. 2 2s 1ω + 11. 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A. 90° B. -90° C. 0° D. -180° 12. II 型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低频段斜率为 A. -40(dB/dec) B. -20(dB/dec) C. 0(dB/dec) D. +20(dB/dec) 13.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题完整版(1)

控制基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线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可以应用___叠加__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 2.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输入量和__反馈量__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3.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0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__∞___。 4.当且仅当闭环控制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实部都是__负数__时,系统是稳定的。 5.方框图中环节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和__反馈 _连接。 6.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_ 初始条件为零___时,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7.函数te -at 的拉氏变换为2)(1 a s +。 8.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输入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相位移随频率而变化的函数关系称为__相频特性__。 9.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__-20__dB /dec 。 10.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ξ为 _ 0_ 时,响应曲线为等幅振荡。 11.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Ⅱ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__0__。 12.0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低频段渐近线的斜率为___0___dB/dec ,高度为20lgKp 。

13.单位斜坡函数t 的拉氏变换为 21 s 。 14. 根据系统输入量变化的规律,控制系统可分为__恒值__控制系统、 ___随动___ 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5.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 __快速性__和准确性。 16. 系统的传递函数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与__输入量、扰 动量__的形式无关。 17. 决定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是阻尼系数ξ和_无阻尼 自然振荡频率w n 。 18. 设系统的频率特性G(j ω)=R(ω)+jI(ω),则幅频特性|G(j ω)|=)()(22w I w R +。 19. 分析稳态误差时,将系统分为0型系统、I 型系统、II 型系统…, 这是按开环传递函数的__积分__环节数来分类的。 20.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复平面的___左___部分。 21.ω从0变化到+∞时,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极坐标图在____第四 ____象限,形状为___半___圆。 22. 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正弦函数_。 23.二阶衰减振荡系统的阻尼比ξ的范围为10<<ξ。 24.G(s)=1 +Ts K 的环节称为___惯性__环节。 25.系统输出量的实际值与_输出量的希望值__之间的偏差称为误差。 26.线性控制系统其输出量与输入量间的关系可以用___线性微分__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一、选择题 1.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面不变的物理量是(A)。 A.质量流量 B.体积流量 C.流速 D.静压能 2. 孔板流量计是( C )。 A. 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 B. 变截面流量计,垂直安装。 C. 变压差流量计,水平安装。 D. 变截面流量计,水平安装。 3. 下列几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用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C)。 A.齿轮泵 B. 旋涡泵 C. 离心泵 D. 往复泵 4.下列操作中,容易使离心泵产生气蚀现象的是(B)。 A.增加离心泵的排液高度。 B. 增加离心泵的吸液高度。 C. 启动前,泵内没有充满被输送的液体。 D. 启动前,没有关闭出口阀门。 5.水在规格为Ф38×的圆管中以s的流速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C)。 A.层流 B. 湍流 C. 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 D. 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 6.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D)。 A. 位能 B. 动能 C. 静压能 D. 热能 7.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A)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 A. 逆流 B. 并流 C. 错流 D. 折流 8.当离心泵输送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C)也增大。 A.流量 B.扬程 C.轴功率 D.效率 9.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 A.固定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型管换热器 D.填料函式换热器 10. 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D)。 A. 热传导 B. 对流 C. 热辐射 D.对流传热 11. 流体在管内呈湍流流动时B。 ≥2000 B. Re>4000 C. 2000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_习题集含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编号为09010)共有单选题,计算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 填空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t e 2-的拉氏变换为( )。 A. s 21; B. 15 .0+s ; C. 21+s ; D. 2 1s e 2- 2. )(t f 的拉氏变换为) 2(6 ][+= s s s F ,则)(t f 为( )。 A. t e 23-; B. t e 21--; C. )1(32t e --; D. t e 26- 3. 脉冲函数的拉氏变换为( )。 A. 0 ; B. ∞; C. 常数; D. 变量 4. ()t t f δ5)(=,则=)]([t f L ( )。 A. 5 ; B. 1 ; C. 0 ; D. s 5 5. 已知) 52)(2(3 3)(22+++++=s s s s s s s F ,其原函数的终值=∞→t t f )(( )。 A. ∞ ; B. 0 ; C. 0.6 ; D. 0.3

6. 已知) 45(3 2)(22++++=s s s s s s F ,其原函数的终值=∞→t t f )(( )。 A. 0 ; B. ∞ ; C. 0.75 ; D. 3 7. 已知s n e s a s F τ-= 2 )(其反变换f (t)为( )。 A. )(ττa t n a -?; B. )(τn t a -?; C. τn te a -?; D. )(1 τn t a -? 8. 已知) 1(1 )(+= s s s F ,其反变换f (t)为( )。 A. t e -1; B. t e -+1; C. t e --1; D. 1--t e 9. 已知t e t f t 2sin )(-=的拉氏变换为( )。 A. s e s 224 2-+ ; B. 4)4(22++s ; C. 4)1(2 ++s s ; D. s e s s 22 4 -+ 10. 图示函数的拉氏变换为( )。 a 0 τ t A. )1(12s e s a ττ--; B. )1(12s e s a ττ--; C. )1(1s e s a ττ--;D. )1(12 s e s a ττ- 11. 若)(∞f =0,则][s F 可能是以下( )。 A. 91-s ; B. 9 2+s s ; C. 91+s ; D. 9 1 2+s 12. 开环与闭环结合在一起的系统称为( )。 A.复合控制系统; B.开式控制系统; C.闭和控制系统; D.正反馈控制系统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测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2. 瞬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或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3. 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程的根必须为负实根或负实部的复数根,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4. I 型系统G s K s s ()() = +2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0 ,在单位加速度 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 。 5. 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两种特性。 6. 如果系统受扰动后偏离了原工作状态,扰动消失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系统是(渐进)稳定的系统。 7. 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 8. 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有关。 9. 如果在系统中只有离散信号而没有连续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数字)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常用差分程来描述。 10. 反馈控制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三频段的划分是以ωc (截止频率)附近的区段为中频段,该段着重反映系统阶跃响应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而低频段主要表明系统的稳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快速性 和准确性。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开环控制系统 和 闭环控制系统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微分程 、传递函数等。 4. 稳态误差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控制精度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1t T e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频域性能指标。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输入信号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1/s 。 二.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程,并求出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解答:跟据电压定律得 R u 0 u i L C u 0 u i (a) (b) (c) 00220022 1 1()i i u dt u u RC d u du d u dt RC dt dt RCs G s +=+== ?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试题(附答案) 整理

名词解释: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熔炼、烧结或通过其方法由化学键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同素异晶转变:在固态下,同一种元素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铁素体:碳溶解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其组织和性能都恢复到变形前的软化状态的过程。淬透性:一种热处理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奥氏体:C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A或γ表示,是一种硬度较低而塑性较高的固溶体。 固溶体:组成合金的组元,在固态时相互溶解,所形成的单一均匀的物质。 自然时效:自然时效是指经过冷、热加工或热处理的金属材料,于室温下发生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加工硬化:金属材料随着冷塑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 调质:对钢材作淬火+高温回火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碳素钢:含碳量≤2.11%的铁碳合金。 SPCD: 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13237)优质碳素结构钢。 填空题: 1.石墨为片状的灰口铸铁称为铸铁,石墨为团絮状的灰口铸铁称为__ 铸铁,石墨为球状的灰口铸铁称为铸铁。其中铸铁的韧性最高,因而可以锻造。 2. 陶瓷材料中的气相是指,在程中形成的,它了陶瓷的强度。 3.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6.金属元素在钢中形成的碳化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7.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1、普通灰口;可锻;球墨; 2、气孔;烧结;降低。 3、固体渗碳气体渗碳 4、不锈钢耐热钢耐磨刚 5、延性断裂 6、合金渗碳体特殊碳化物 7、体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