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新媒体与生俱来的即时性、交互性和便捷性等特点,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在这一背景下,市县(区)各级媒体亟需加快融合转型,努力营造媒体齐动的宣传新格局。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全市媒介融合的总体情况,为下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打牢基础,我们于今年9月末,先后深入市县两级媒体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现状

(一)**市县(区)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发展情况

**日报社拥有两大报纸:党报《**日报》和都市类报纸《**日报?晨讯》。《**日报》为对开8版,每周五期,设置有要闻、经济、环球视野、综合报道等常规类新闻版面,常规类新闻版面每日刊发。此外设置有公安周刊、健康?养生、旧闻/旅游、文化周刊、文艺副刊、国学趣页、时尚、观点/理论、百姓生活、读书周刊、家居、综合/民生、新农村、休闲等专刊类版面。报社拥有要闻记者部、政教记者部、摄影记者部、要闻编辑部和生活周刊编辑部等14个编采部门,

1 / 12

共有记者25人,编辑28人。《**日报?晨讯》为四开16版,每周周一到周五发行,拥有编辑部、记者一部、记者二部、专刊部四个采编部门,共有记者23人,编辑6人。

**广播电视台拥有12档电视节目和4个广播频率。其中,新闻中心有《**新闻》、《深度十分钟》和广播《**新闻》3档新闻节目;电视直播中心主要负责《直播**》,首播时间为一套每天18点10分,有主持人3名,编辑记者28人;电视综合频道共有4档节目:《**》、《**》、《**》、《**》;电视公共频道主要有《**》、《**》、《**》、《德润**》和《**》5档节目;广播新闻综合频率拥有《读书时间》、《田野风》、《美味新生活》、《成长》等8个广播节目;广播交通文艺频率主要有《交广早班车》、《今日说交通》、《银行之声》、《我爱我车》、《**》和《快乐秀》等13个节目;广播评书娱乐频率拥有《dj领唱团》、《爱上老情歌》和《越活越精神》等11个音乐娱乐节目;广播大众生活频率主要有7个节目,包括《**》、《挑战私家车》、《私家车顾问团》和《私家车下班路上》等。

**区有报纸《**周刊》,每周四刊发,编辑兼记者共5人;电视节目《今日

**》在**电视台一台播出,记者5人,主持人1人。

**市广播电视台拥有《**新闻》、《**人》和《一周新闻集锦》3档电视节目和《听众点播》广播节目。

2 / 12

**县广播电视台共有广播自办节目8个,其中汉语节目5个:《**新闻》、《信息专递》、《流年如歌》、《妙语说天下》、《草原夜色美》;**节目3个:《**新闻》、《来自东三省和**市**广播新闻(简称:协作体新闻)》、《**综艺》。电视自办节目10个,其中汉语节目8个:《**新闻》、《一周新闻集锦》、《三农四季》、《寻迹》、《健康有约》、《都市生活》、《你准备好了吗》、《浪漫之约》;**节目2 个:《****新闻》、《原上行》。

**县广播电视台现有2个频道:综合和影视频道,共有栏目8个,其中自办栏目4个。在职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59%,35—49岁之间人数占比66 %,2013年年度总收入达525万元。

**县广播电视台拥有《**新闻》、《**在线》和《每周关注》3档电视节目,共有编辑记者16人,主持人6人,此外拥有四个广播节目,分别是《综艺节目》、《**新闻》、《**在线》和《每周关注》。

(二)**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情况

**日报社开办的**新闻网(**)于2014年1月上线运营,编采一体,目前有3

名编采人员。网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新闻立网、人才兴网、转制活网、经营强网”的思路,积极主动引导网上舆论,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百姓心声和利益诉求,为网民提供便捷的交流平台,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3 / 12

网站设置有新闻、专题、视频、数字报等二级栏目,设置有今日头条、政务要闻、社会新闻、文化教育、民生新闻、经济消费、图片、德润**、民营经济、圆梦**、平安**、**评论、民声与反馈、公示公告、生活信息等三级固定栏目,今年还开设有群众路线、十八届四中全会、首届网络文化节等专题栏目。目前网站内录入信息超过8000条。依托报社记者,市里重大新闻实现当天交稿当天刊发。目前日点击率在500次左右。网站资金投入全部由报社自筹,累计在网站开发、编采设备投入、数字报开发、人员工资等方面总投入已经超过50万元。

**网(**)由**广播电视台主办,2013年1月正式上线运营。**网开设**新闻、房产频道、健康生活、广播电视等十个一级栏目,二十九个二级栏目,新闻每日更新,栏目每周更新,网站日点击率达到上千人次。网站现有人员14人,主要负责采编上传网络新闻和自办栏目。每周召开策划会,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进行选题,针

对每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难点、热点问题,开设专栏深度报道。除了转载**广播电视节目,**网也开办了**新闻栏目,有4名网络记者独立自采和编辑。目前网站投入资金40万元,运营情况良好。

当前,**市新闻宣传工作涉面广、任务重,市直媒体能顺势而行,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自身,率先实现跨媒体、跨平台的运作模式,为**市现实媒体融合宣传新局面作

4 / 12

出重要贡献。然而,市直媒体融合发展刚刚起步,观念亟待更新,理论尚不成熟,技术人才短缺,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政策引导,尚需资金扶持。截至目前,**区、**市、**县、**县和**县传统媒体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与市直各大媒体相比,县(区)媒体融合尚处于萌芽阶段。不断推动媒体融合,积极开拓媒体发展领域,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传统媒体亟须转变观念,认清形势,抓住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区传统媒体发展的路径,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这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共建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

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平台拓展、内容创新,而且需要对组织架构、管理体制等进行革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管理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

(一)做强传统媒体,树立主流权威,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虽然新媒体发展迅猛,但从我市新闻宣传的实际情况看,传统媒体不可能被新媒体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传统媒体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品牌优势,以达到引领带动

5 / 12

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媒体影响力辐射新媒体的目的。

一是变革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会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媒体,不断适应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用户被动接受的方式,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二是传统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用户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拓宽视角,扩大自身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做大做强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从而提高新媒体在用户心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时代走向,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观念转变,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动作为,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

首先,各级宣传部门要以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新媒体。加强对新媒体的正确引导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也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宣传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党政干部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新媒体,促使党政干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互联网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传统媒体要转换思维,促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各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主流媒体

6 / 12

融合发展的经验,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长期规划,逐步实现媒介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传统媒体要善于分析和运用互联网模式,不断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通过融合发展创品牌、出精品、促发展。

第一,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快网站建设,整合媒体资源,弥补传统媒体内容不易保存、检索不便等缺点,不断推动媒介内容向网络延伸。

第二,加强内容建设。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以权威报道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二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在传播中抢占先机;三是塑造融合新闻,在“全”“深”“广”上狠下工夫,以传统媒体的内容为核心,通过跨媒体联动推助优势互补,通过专题策划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新闻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题血肉丰满,更富感染力和渗透力。

第三,立足大数据运用,创新采编流程。各级新闻媒体应致力于建立统一指挥调度、高效整合采编资源、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适应多介质新闻生产的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采编平台,实现新闻一次采集、新闻产品多种生成。加快建立**市媒体数据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辐射县区的基础性海量信息资源池,集数据存储、整合、备份为一体,实现数据共享。

第四,要重视在服务和互动上出特色。优化信息服务,强

7 / 12

化用户理念,注重分析用户特点,准确把握用户个性化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明确网站定位,将政策宣传与用户需求有机结合,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新媒体的“快”和“准”,在即时视频播报上求实效。与时俱进,把握媒体发展脉搏,积极主动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有条件时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平台,不断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第五,凸显个性促发展,打造新媒体品牌效应。各级媒体要在网页设计、图文制作、内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显媒体气质,增强竞争力。

最后,增强用户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加大各级新闻网站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网上投票和有奖问答等形式,引导用户积极参与互动、发表评论,不断提高网站活跃度。只有既满足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提高用户的参与和贡

献,才能促使网站赢得良好口碑,从而聚集人气,不断提高广大用户对本地网站的关注度。

(三)完善技术手段,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需要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一是积极利用新技术,充分发挥4g等新一代网络的技术优势,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发展网络视听服务,将优质内容推送到互联网电视、智能手

8 / 12

机、平板电脑等多屏幕多终端,推动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对接,广泛吸引用户,不断提升影响力;二是不断探索新应用,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和手机报等应用,借力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建设公共账号,抢占舆论高地,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三是加强信息传播技术应用研发,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和互动化趋势,努力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打牢发展根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复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通过业务培训和参观学习,提高编采人员综合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集采、编、摄、播于一体,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科技手段的多媒体记者队伍;二是要大力引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为新媒体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三是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加大新兴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统一调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探索媒体融合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径。

(五)增强政策支撑,拓宽资金渠道,助推新媒体良性发

9 / 12

利用好新技术,推进新媒体产业化发展,不仅需要广大运营商和主流媒体发挥好主体作用,也需要各有关部门主动跟进、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适时出台支持媒体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网站,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要不断拓宽新媒体发展的资金渠道,提高新闻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待遇,完善技术设备,吸引人才主动投身新媒体建设。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为新媒体平稳有序发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体要通过提高点击率吸引广告商,加大新媒体广告的投放比例。要改变以往集中轰炸式的广告宣传与投放模式,转而建立在实证数据采集分析基础上的精准投放。与传统的广告更注重内容、创意、覆盖面相比,新媒体广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标用户到达率。通过广告赞助等形式筹集资金,是当前维持新媒体运营的主要渠道。

(六)强化全局意识,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各级媒体协同共为

推动媒体融合要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市(县、区)发展全局,深刻剖析各地传统媒体特点及媒介融合的现状,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推动**市各级传统媒体协同发展,合力共为,开拓**市新闻宣传工作新格局。

10 / 12

一是以市直媒体转型发展经验为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推动县区媒体融合发展。市直传统媒体要明确自身责任,加大新媒体发展力度,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大做强新闻传媒业,真正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在整合资源上下工夫、在做强主业上下工夫、在做大产业上下工夫、在体制创新上下工夫,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和人员借调学习等方式,为县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道路。二是组建全市新媒体发展协调中心,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整体规划。要明确一个牵头单

位,建立“新媒体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新媒体发展的统筹和协调,促进新媒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整合新媒体资源,形成合力。

(七)加强有效监管,做好舆情防控,规范新媒体传播行为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融合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完善媒体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认真研究新媒体管理的科学方法,严格规范传播行为,加快实现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一是加大网络监管支持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互联网管理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将网络知识作为公务员培训的必修内容。同时,以政府购买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专业人才参与互联网管理,扩大网评员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二是改进网络舆情监测系

11 / 12

统。通过公开监看、数据分析、技术侦察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网络状态,获取网络情报信息。三是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各市县(区)有关部门要设立专职或兼职的网络发言人,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务信息,回复网民诉求,制止网络谣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12 /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