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二章自测题

物理化学第二章自测题
物理化学第二章自测题

第二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

1.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该气体的下列物理量中,其值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的是()。

(a) p(b) V(c) T, U(d) T, p

2.有一真空绝热瓶子,通过阀门和大气相隔。当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理想气体)进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3.公式?H=Q p适用于下列过程中的()。

(a) 理想气体从1013.25kPa反抗恒定的外压101.325kPa膨胀

(b) 273K,101.325kPa下冰融化成水

(c) 298K,101.325kPa下电解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状态Ⅰ等温可逆变化到状态Ⅱ

4.可逆机的效率为η,冷冻机的冷冻系数为β,则β和η的数值满足()。

(a) η<1,β <1 (b) η≤1,β≤1

(c) η<1,β>1 (d) η<1,β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1

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有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1)对外做功且放出热量

(2)恒容绝热升温、无非膨胀功除非是化学变化,PVT变化不可能(3)恒压绝热膨胀

(4)恒温绝热膨胀

(a) (1),(4) (b) (2),(3)

(c) (3),(4) (d) (1),(2)

6.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 )。

(a) Q <0, ?H =0, ?p <0 (b) Q =0, ?H =0, ?T <0

(c) Q =0, ?H <0, ?p <0 (d) Q =0, ?H =0, ?p <0

7.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RT +bp (b 为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的温度将(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不确定

8.根据定义等压膨胀系数p T V V ??? ????=

1α,等容压力系数V T p p ??? ????=1β,等温压缩系数T

p V V ???? ????-=1κ。α,β,κ 三者间的关系为( )。 (a) α·β = p ·κ (b) α·β ·κ =1

(c) α·κ =β / p (d) α = p ·β·κ

9.van der Waals 气体经Joule 实验后(绝热向真空膨胀),气体的温度将( )。动能转化为势能,原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 ,所以分子间为吸引力。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

10.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该容器中同时放入锌粒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以锌粒和盐酸为系统,则( )。

(a) Q <0, W <0, ?U <0 (b) Q <0, W =0, ?U >0

(c) Q =0, W <0, ?U <0 (d) Q =0, W <0, ?U =0

11.1mol, 373K, 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达到373K,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水汽:(1)等温可逆蒸发,(2)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

(a) W 1 < W 2 , Q 1 > Q 2 (b) W 1 < W 2 , Q 1 < Q 2

(c) W 1 = W 2 , Q 1 = Q 2 (d) W 1 > W 2 , Q 1 < Q 2

12.1mol 液体苯在298K 时置于弹式热量计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放热3264kJ ·mol -1,则其等压燃烧焓为( )。 还有氧气

(a) 3268kJ ·mol -1 (b) -3265kJ ·mol -1

(c) 3264kJ ·mol -1 (d) -3268kJ ·mol -1

13.标准大气压下,C (石墨)+ O 2(g)== CO 2(g)的反应热为θ?m r H ,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θ?m r H 就是CO 2(g)的生成焓θ?m f H

(b) θ?m r H 是C (石墨)的燃烧焓

(c) θ?m r H =θ?m r U

(d) θ?m r H >θ?m r U

14.在等压下,无论用什么过程进行一个A + B == C 的反应,若

m r H ?>0,则该反应一定为( )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视反应过程而定 (d) 无热量变化

15.已知298K,101.325kPa 下,甲烷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74.8 kJ ·mol -1,固态石墨的原子化焓(即稳定单质变为单个气态原子的焓

变)为717 kJ·mol-1,氢气的原子化焓为218 kJ·mol-1,则C-H键的键焓为()。

(a) 208kJ·mol-1(b) 416kJ·mol-1

(c) 624kJ·mol-1(d) 832kJ·mol-1

二、填空题

1.1molHCl(g)在298K,标准大气压力下,溶于水中,Q___0, W ___0, ?H___0。

2.给自行车打气时,把气筒内的空气作为系统,设气筒、橡皮管和轮胎均不导热,则该过程中Q___0, W___0。

3.在一封闭的铝锅内装半锅水,放在炉子上加热,以水和蒸汽为系统,则Q___0, W___0, ?U___0, ?H___0。盖子不动4.273K,标准大气压力下,1mol固体冰融化为水,其Q___0, W ___0, ?U___0, ?H___0。

5.在一个绝热箱内装有浓硫酸和水,开始中间用隔膜分开,然后弄破隔膜,使水和浓硫酸混合。以水和硫酸为系统,则Q___0, W___0, ?U___0。

6.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273K,标准大气压力,经下列过程:a恒容升温1K;b恒温压缩至体积缩减一半;c恒压升温10K;d绝热可逆压缩至体积减一半。上述四过程中,终态压力最大的是过程___,最小的是过程___;终态温度最高的是过程___,最低的是过程___。

7.理想气体从相同始态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到达相同的终态压力,则终态的温度T 可逆 ___T 不可逆,终态的体积V 可逆 ___V 不可逆,过程的焓变?H 可逆 ___?H 不可逆。

8.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 ,2标准大气压力下经pT =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至压力增加一倍的终态,则该过程的?U 为___。

三、证明题

1.对于理想气体:R pC V U m V p

,=??? ???? 2.设Joule-Thomson 系数μ J-T 和C p 皆是常数,证明:

H =C p T - μ J-T C p p +常数

四、计算题

1.在一个带有活塞的绝热装置中,盛有298K,100g 的氮气,活塞上的压力为3.03975×105Pa ,突然将活塞上的压力降至1.01325×105Pa ,气体膨胀,计算氮气在该过程中的?U 和?H 。已知氮气的C V ,m =20.71 J ·mol -1·K -1。

2.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273K,202.65kPa 沿着p /V =常数的可逆途径变化到压力加倍的终态。试求:

(1)通过该过程后体系的?U ,?H 和过程的Q , W 。

(2)该途径的热容C 。

3.某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 ??-+=RT a b RT pV m ,常数b >0,在Boyle

温度T B 时,B m RT pV =,现有该气体从始态p 1,T B 进行节流膨胀,试问终态的温度如何变化?

4.298.15K 时草酸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251.9 kJ ·mol -1,根据下面表值数据计算:

(1)298.15K 时的草酸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318.15K 时的草酸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3)298.15K 时的草酸的燃烧标准热力学能变化θ?m c U 。

五、附加题 空气在323K ,100标准大气压力下,Joule-Thomson 系数μ J-T 为

1.263×10-6 K ·Pa -1,在348K ,100标准大气压力下,Joule-Thomson 系数μ J-T 为 1.056×10-6 K ·Pa -1,气体热容在323K 时为33.10 J ·mol -1·K -1,在348K 时为3

2.59 J ·mol -1·K -1,假定μ J-T 和热容与温度有线性关系,试计算323K 时热容随压力的改变率T p p C )/(??(实验观测值为

3.014×10-7 J ·mol -1·K -1·Pa -1)。

参考答案:

一、

dabda;dadba;addcb

二、

1.<,>,<;2.=,>;3.>,=,>,>;4.>,>,>,>;

5.=,=,=;6.d ,c ,d ,b ;7.<,<,<;8.-1702J 四、

1.?U =-4220J ,?H =-5908J ,

2.(1)?U =10214J ,?H =17023J ,W =-3404.6J ,Q =13619J

(2)C =C v +1/2nR =2nR =16.63 J ·K -1

3.终态温度下降(提示:证明Joule-Thomson 系数μ J-T =b /C p >0)

4.(1)θ?m f H {(COOH)2,298.15K}=-821.0kJ ·mol -1

(2)θ?m f H {(COOH)2,318.15K}=-821.1kJ ·mol -1

(3)m c U ?{(COOH)2,298.15K}=-255.6kJ ·mol -1

五、

T p p C )/(??=2.998×10-7 J ·mol -1·K -1·Pa -1,

[提示:T p p C ???? ????=T p T H p ????????????? ??????=p T p H T ?????????????? ??????=p T J p C T ??????-??-)(μ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8)--单元测试卷

第十章 电化学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电池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放电,则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为 。 A :m r Δ H ; B :r m ΔG ; C :m r ΔS T 2. 适用于恒温恒压下电化学过程的可逆性判据为 。 A :W G ′≥?; B :0≤?G ; C :W G ′≤? 3. 关于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电势较高的电极称为正极,反之为负极; B :在阴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反之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C :正极就是阳极,负极就是阴极 4. 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是 。 A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大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B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小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C :反应中吉氏函数的变化值等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电功 5. 已知H 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285.85kJ mol ???,标准摩尔生成吉氏函数为 1237.14kJ mol ???。若采用电解的方法使1molH 2O 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且反应进度?ξ =1mol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理论上输入的电功至多为237.14 kJ ; B :理论上输入的电功至少为237.14 kJ ; C :理论上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285.85 kJ 6. 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为o o 222H ()0.5O ()H O(l)p p +→,在298K 时o 1.229V E =,则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o K 为 。 A :1.0; B :1.44×1020; C :3.71×1041 7. 若o 2{Fe |Fe}E a +=,o 23{Fe ,Fe |Pt}E b ++=,则o 3{Fe |Fe}E += 。 A :(2a -b )/3; B :(2a +b )/3; C :(a +b )/2 8. 电池反应2-20.5Cu 0.5Cl 0.5Cu Cl +++的标准电势为o 1E ,2-2Cu Cl Cu 2Cl ++=+的标准电 势为o 2E ,则o 1E o 2E 。 A :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9. 若将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写为222H (g)0.5O (g)H O(l)+→,或写为 2222H (g)O (g)2H O(l)+→。相应电池反应的电势和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分别为12E E 、和o o 12K K 、。则它们间的关系为 。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2.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3.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4.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 5.恒定压力下,根据相律得出某一系统的f = l,则该系统的温度就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 6.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7.根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8.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畅时两相的相对的量。 9.杠杆规则只适用于T~x图的两相平衡区。。 10.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11.二元液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12.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13.若A、B两液体完全不互溶,那么当有B存在时,A的蒸气压与系统中A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14.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15.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个相。 二、单选题: 1.H2O、K+、Na+、Cl- 、I- 体系的组分数是: (A) K = 3 ;(B) K = 5 ;(C) K = 4 ;(D) K = 2 。 2.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 (A) 大于临界温度;(B) 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

(C) 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D) 小于沸点温度。 3.单组分固-液两相平衡的p~T曲线如图所示,则: (A) V m(l) = V m(s) ;(B) V m(l)>V m(s) ; (C) V m(l)<V m(s) ;(D) 无法确定。 4.蒸汽冷凝为液体时所放出的潜热,可用来: (A) 可使体系对环境做有用功;(B) 可使环境对体系做有用功; (C) 不能做有用功;(D) 不能判定。 5.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熔点将如何变化: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一定。 6.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在p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A) 1 种;(B) 2 种;(C) 3 种;(D) 0 种。7.在101325Pa的压力下,I2在液态水与CCl4中的溶解已达到平衡(无固体I2存在),此体 系的自由度为: (A) 1 ;(B) 2 ;(C) 3 ;(D) 0 。 8.NaCl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该体系的自由度数是: (A) f = 1 ;(B) f = 2 ;(C) f = 3 ;(D) f = 4 。 9.对于下列平衡系统:①高温下水被分解;②同①,同时通入一些H2(g) 和O2(g);③H2和O2同时溶于水中,其组元数K和自由度数f的值完全正确的是: (A) ①K = 1,f = 1 ②K = 2,f = 2 ③K = 3,f = 3 ; (B) ①K = 2,f = 2 ②K = 3,f = 3 ③K = 1,f = 1 ; (C) ①K = 3,f = 3 ②K = 1,f = 1 ③K = 2,f = 2 ; (D) ①K = 1,f = 2 ②K = 2,f = 3 ③K = 3,f = 3 。 10.在下列体系中自由度f = 2的体系是: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化学上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上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5题30分) 1. 0090 下述说法中, 哪一个错误? ( ) (A) 体系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环境吸收的热量 (B) 体系温度的降低值一定等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 (C) 热力学平衡时体系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相等 (D) 若体系1与体系2分别与环境达成热平衡,则此两体系的温度相同 2. 0119 下述说法哪一个错误? ( ) (A) 封闭体系的状态与其状态图上的点一一对应 (B) 封闭体系的状态即是其平衡态 (C) 封闭体系的任一变化与其状态图上的实线一一对应 (D) 封闭体系的任一可逆变化途径都可在其状态图上表示为实线 3. 0304 某理想气体的γ =C p/C V =1.40, 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气体? ( ) (A) 单原子分子气体(B) 双原子分子气体 (C) 三原子分子气体(D) 四原子分子气体 4. 0459 石墨(C)和金刚石(C)在25℃, 101 325 Pa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 kJ·mol-1和-395.3 kJ·mol-1,则$(金刚石, 298 K)为:( ) 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f H m (A) -393.4 kJ·mol-1(B) -395.3 kJ·mol-1 (C) -1.9 kJ·mol-1(D) 1.9 kJ·mol-1 5. 0757 理想气体的atto 循环由下面四个可逆步骤构成: (A) 气体绝热可逆压缩(B) 恒容升温,气体从环境吸热 (C) 气体经绝热膨胀作功(D) 恒容降温回到原态 该循环过程的T-S图为:( )

6. 0939 在300℃时,2 mol某理想气体的吉布斯自由能G与赫姆霍兹自由能A的差值为:( ) (A) G –A = 1.247 kJ (B) G –A = 2.494 kJ (C) G –A = 4.988 kJ (D) G –A = 9.977 kJ 7. 1027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 RT +αp,其中α为大于零的常数,该气体经恒温膨胀,其内能: (A) 不变(B) 增大 (C) 减少(D) 不能确定 8. 1218 在下列五个物理量中: (1) (?V/?n B)T,p n c b≠(2) (?μB/?n B)T,p n c b≠ (3) (?H/?n B)s,p, n c b≠ (4) (?A/?n B)T,p, n c b≠ (5) (?G/?n B)T,p, n c b≠ (A) (1)、(4)、(5) 是偏摩尔量;(1)、(3) 是化学势 (B) (1)、(4)、(5)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 (C) (1)、(4)、(5) 是偏摩尔量;(2)、(3) 是化学势 (D) (1)、(2)、(4)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9. 1223恒温下,单一组分的过冷液体的化学势比其固体的化学势:( ) (A) 高(B) 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 10. 2396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 (A) 3 种(B) 2 种 (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11. 2394 FeCl3和H2O 能形成FeCl3·6H2O,2FeCl3·7H2O,2FeCl3·5H2O,FeCl3·2H2O 四种水合物,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的相数Φ分别为: ( ) (A) C= 3,Φ = 4 (B) C= 2,Φ = 4 (C) C= 2,Φ = 3 (D) C= 3,Φ = 5 12. 2484 下列四个图中, 可作为水的示意相图的是:( )

生物化学第五章生物氧化随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本科)第五章生物氧化 随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一节生物氧化的方式及二氧化碳的生成第二节ATP的生成与储备第三节氧化磷酸化体系第四节其他氧化体系与生物转化 1. (单选题)关于生物氧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氧化是在正常体温,pH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B.生物氧化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并逐步氧化,逐步释放能量 C.其具体表现为消耗氧和生成 CO2 D,最终产物是H2O、CO2、能量 E.所产生的能量均以 ADP磷酸化为 ATP形式生成和利用参考答案:E 2. (单选题)研究呼吸链证明 A. 两条呼吸链的会合点是 Cytc B. 呼吸链都含有复合体Ⅱ C. 解偶联后,呼吸链就不能传递电子了

D. 通过呼吸链传递 1 个氢原子都可生成 3 分子的ATP E. 辅酶 Q 是递氢体 参考答案:E 3. (单选题)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A.Cyt b→c1→c→aa3→O2 B.Cyt b→c→c1→aa3→O2 C.Cyt b→c1→aa3→c→O2 D.Cyt c1 →c→b→aa3→O2 E.Cyt c →c1→b→aa3→O2 参考答案:A 4. (单选题)决定氧化磷酸化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ADP浓度 B.AMP浓度 C.FMN D.FAD E.NADP+ 参考答案:A

5. (单选题)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 A.ATP B.GTP C.磷酸肌酸 D.CTP E.UTP 参考答案:C 6. (单选题)在呼吸链中,既可作为NADH脱氢酶的受氢体,又可作为琥珀酸脱氢酶的受氢体的是 A.Cyt c B.Cyt b C.CoQ D.FAD E.铁硫蛋白 参考答案:C 7. (单选题)呼吸链各成分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各成分的结构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 物理化学 》练习题4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容(特别是姓名和班内编号)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 本试卷共 三 大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 ( ) (A )一定量理想气体自由膨胀后,其?U = 0 (B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U ≠0 (C )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U = 0 (D )非理想气体自由膨胀,气体温度略有变化 2. 水在 100℃、101325Pa 下沸腾时,下列各量何者增加? (A) 系统熵 (B) 汽化焓 (C) Gibbs 函数 (D) 蒸气压 3. 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之后,将会引起( ) (A) 凝固点升高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升高 (D) 总是放出热量 4. 对于理想气体之间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影响标准平衡常数K 的因素是( ) (A) 浓度 (B) 压力 (C) 温度 (D) 催化剂 5. 固体Fe ,FeO ,Fe 3O 4与气体CO ,CO 2达到平衡时其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分别为( )。 (A) C = 2, F = 0 (B) C = 1, F = 0 (C) C = 3, F = 1 (D) C = 4, F = 2 6.科尔劳施从实验中总结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 m m ΛΛ∞ =-,这一规律适用于( )

(A) 弱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在一定范围的溶液 7.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为dln K /d T = ?r H m /RT2,则( ) (A) K 必随温度升高而加大(B) K 必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K 必随温度升高而改变(D) 随温度升高,K 可增大、减少或不变 8. 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在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 ) (A) 表面能(B) 表面张力(C) 比表面(D)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9.某零级反应A = B+ C开始时反应物浓度为0.2 mol·dm-3,其速率常数k为1.25×10?5 mol·dm-3·s-1,则其反应完成所耗时间t为 (A) 8000 s (B) 12000 s (C) 16000 s (D) 18000 s 10.在一个绝热的刚性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升高和压力增大,则有 (A) Q>0,W<0,?U < 0 (B) Q=0,W=0,?U = 0 (C) Q=0,W<0,?U < 0 (D) Q>0,W=0,?U > 0 二、计算题(6题,共60分) 1. 298 K,101.3 kPa下,Zn 和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做出电功200 kJ,放热6 kJ,求该反应的Δr U,Δr H,Δr S,Δr A,Δr G(设反应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10分)

物理化学第五章自测题

第五章 相平衡 一、选择题 1.在p θ下,用水蒸气蒸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体系的沸点: ( ) (a) 必高于 373.15 K (b) 必低于 373.15 K (c) 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 (d) 取决于有机物的分子量大小 2.在含有C(s),H 2O(g),CO(g),CO 2(g),H 2(g)五个物种的平衡系统中,独立组分数C 为( )。 (a)3 (b)2 (c)1 (d)4 3.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系统的自由度f 为( )。 (a)0 (b)1 (c)2 (d)3 4.298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系统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为( )。 (a) C =2, Φ =2, f * =1 (b) C =2, Φ =2, f * =2 (c) C =2, Φ =1, f * =2 (d) C =2, Φ =1, f * =3 5.FeCl 3和H 2O 能形成FeCl 3?6H 2O ,2FeCl 3?7H 2O ,2FeCl 3?5H 2O ,FeCl 3?2H 2O 四种水合物,该系统的独 立组分数C 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相数Φ分别为( )。 (a) C =3, Φ =4 (b) C =2, Φ =4 (c) C =2, Φ =3 (d) C =2, Φ =5 6.对于恒沸混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具有确定组成 (b)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组成相同 (c)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d)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组成 7.单组分系统的固液平衡线的斜率d p /d T 的值( )。 (a)大于零 (b) 等于零 (c)小于零 (d) 不确定二氧化碳 8.A,B 两液体混合物在T -x 图上出现最高点,则该混合物对Raoult 定律产生( )。 (a)正偏差 (b) 负偏差 (c) 没偏差 (d) 无规则 9.下列过程中能适用方程2ln RT H dT p d ?=的是( )。 (a) I 2(s) ? I 2(g) (b) C(石墨) ? C(金刚石) (c) Hg 2Cl 2(s) ? 2HgCl(g) (d) N 2(g ,T 1,p 1) ? N 2(g ,T 2,p 2) 10.某一固体在25℃和101325Pa 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 )。 (a) 固体比液体密度大 (b) 三相点压力大于101325Pa (c) 三相点温度小于25℃ (d) 三相点压力小于101325Pa 二、填空题 1.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并到达平衡(温度在900-1200K 范围内): CaCO 3(s)? CaO(s)+ CO 2(g) CO 2(g)+H 2(g)? CO(g)+ H 2O(g)

物理化学复习题目(含答案)

物 理 化 学 总 复 习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答案:D (A)单纯状态变化 (B)相变化 (C)化学变化 (D)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 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则其焓变H ?约为: 4157J 3. 关于热与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答案:B (A)功与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与环境的界面上 (B)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与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功与热不就是能量,而就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 (D)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与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 4.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答案:D (A)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就是:答案:D (A)不可逆循环过程 (B)可逆循环过程 (C)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就是不正确的?答案:A (A)0)T U (V =?? (B) 0)V U (T =?? (C) 0)P U (T =?? (D) 0)P H (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就是正确的?答案:A (A) Q = 0 ;H ? =0;P ?< 0 (B) Q = 0 ;H ? = 0;P ?> 0 (C) Q > 0 ;H ? =0;P ?< 0 (D) Q < 0 ;H ? = 0;P ?< 0 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 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对于这一过程的Q= 3741J 、W= -3741 J 、U ?= 0 、H ?= 0 。 9.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 1升高到T 2,压力从p 1升 高到p 2,则:Q = 0 ;W = 0 :U ? = 0。 10.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答案:D (A) 焓总就是不变 (B) 内能总就是增加 (C) 总就是增加 (D) 内能总就是减少 11. 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致冷的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就是:答案:B (A)H )P T (??=μ <0 (B)H )P T (??=μ>0 (C)H )P T (??=μ=0 (D)不必考虑μ的数值 1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压力p 1可逆膨胀到压力为p 2,则等温膨胀的终态体积与绝 热膨胀的终态体积之间的关系就是:答案:A (A)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二者没有关系 (D)二者相等 13.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 及 200kPa 的初态,经pT =C(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 400kPa 的终态,则该过程的U ?= -1702J 。 14.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温度为300K 绝热压缩到500K 时,其焓变H ?为 4157J 。 15. 从定义 U H pV =-出发,推断下列关系中的不正确者:答案:C (A) p p U H ( )()p V V ??=-?? (B) p p p U T ()C ()p V V ??=-?? (C) p p p U H T ()()()T V T V ???=-??? (D) p p p U H T ()()()p V T V ???=-??? 16. 盖斯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答案:D (A)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三定律 (B)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的基本性质 (C)热力学第三定律与热的基本性质 (D)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状态函数的基本特性 17. 当某化学反应的0C m .P r π?时,则该过程的)T (H m r ?随温度的升高而 答案:A (A)下降 (B)升高 (C)不变 (D) 无一定规律 18. 氢气与氧气以2:1的比例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水,在该过程中 答案:D

物理化学第十章自测题

第十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 1.当发生极化作用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的变化为( )。 (a)?阳变大,?阴变小 (b)?阳变小,?阴变大 (c)两者都变大 (d)两者都变小 2.用铜电极电解CuCl 2的水溶液,不考虑超电势,在阳极上将会发生的反应为(已知 V Cu Cu 337.02=+ θ?,V O H O 23.122=θ ?,V Cl Cl 360.12 =- θ?)( )。 (a)析出氧气 (b)析出氢气 (c)析出铜 (d)铜电极氧化 3.已知V Fe Fe 440.02-=+ θ ?,V Cd Cd 402.02-=+ θ ?,将Fe(s)与Cd(s)的粉末投入含Fe 2+(0、10 mol ?kg -1)与含Cd 2+(0、001 mol ?kg -1)的溶液中,Fe(s)与Cd(s)粉将( )。 (a)都溶解 (b)Fe(s)不溶,Cd(s)溶解 (c)都不溶解 (d)Fe(s)溶解,Cd(s) 不溶 4.298K 时,在0、10 mol ?kg -1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可逆电势约为-0、06V ,当用铜电极电解此溶液,氢在Cu 电极上的析出电势应( )。 (a)大于-0、06V (b)等于-0、06V (c)小于-0、06V (d)无法判定 5.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为( )。 (a)电化学极化电极 (b)浓差极化电极 (c)理想可逆电极 (d)难极化电极 6.以石墨为阴极,电解0、01 mol ?kg -1NaCl 溶液,已知 V Cl Cl 36.12 =- θ?,02=Cl η,V O H H O 229.122 ,=+θ ?,V O 8.02=η,则在阳极上首先析出的就是 ( )。 (a)Cl 2(g) (b)O 2(g) (c)Cl 2与O 2混合气 (d)无气体析出 7.298K 时,以1A 电流电解CuSO 4溶液时,析出0、1molCu(s)所需时间约为( )。 (a)20、2h (b)5、4h (c)2、7h (d)1、5h 8.电解时,在电极上首先发生氧化反应的就是( )。 (a)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b)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c)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极电势最大者 (d)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极电势最小者 9.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 2+, Ca 2+, Zn 2+ 与Cu 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V Fe Fe 440.02-=+ θ?,V Ca Ca 866.22-=+θ?,V Zn Zn 763.02-=+ θ?,V Cu Cu 337.02=+θ ?,设H 2因有超电势而不析出,则这些金属在阴极析出的次序为( )。 (a) Ca → Zn → Fe → Cu (b) Ca → Fe → Zn → Cu (c) Cu → Fe → Zn → Ca

物理化学第六章自测题

第六章 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在温度T ,压力p 时,理想气体反应C 2H 6H 2(g)+C 2H 4(g)的平衡常数K c /K x 比值为( )。 (a)RT (b)1/RT (c)RT /p (d)p /RT 2.气相反应A+B==2C+D 在298K ,恒定容器内进行,A 和B 的初始分压分别为101.325kPa ,当反应达平衡后,A 和B 的平衡分压均为1/3?101.325kPa ,起始时容器内不含C 和D ,则该反应在298K 时的K c /(mol ?dm -3)为( )。 (a)4.31?10-3 (b)8 (c)10.67 (d)16 3.标准态的选择对某些物理量有影响的是下述几组物理量中的( )。 (a)f ,μ,θ?m r G (b)m ,μθ,A ? (c) a , μθ,θ?m r G (d) a ,μ,0)/(,,=??f W p T G ξ 4.某实际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用逸度表示为θf K ,则θf K 与下述物理量中有关的 是( )。 (a)系统的总压力 (b)催化剂 (c)温度 (d)惰性气体的数量 5.反应CO(g)+H 2O(g)CO 2(g)+H 2(g)在873K ,100kPa 下达化学平衡,当压力增至5000kPa 时,各气体的逸度因子为2CO γ=1.90,2H γ=1.10,CO γ=1.23,O H 2 γ=0.77,则平衡点将( )。 (a)向右移动 (b)不移动 (c)向左移动 (d)无法确定 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D(g)+E(g)F(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7.在温度为1000K 时的理想气体反应2SO 3(g)==2SO 2(g)+O 2(g)的平衡常数 K p =29.0kPa ,则该反应的θ?m r G 为( ) (a)28kJ ?mol -1 (b)10.3kJ ?mol -1 (c)-10.3kJ ?mol -1 (d)-28kJ ?mol -1 8.已知FeO(s)+C(s)==CO(g)+Fe(s),反应的θ?m r H 为正,θ?m r S 为正(设θ?m r H 和 θ?m r S 不随温度而变化),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一定( )。 (a)高温有利 (b)低温有利 (c)与温度无关 (d)与压力有关 二、填空题 1.在298K 时,反应N 2O 4(g)2NO 2(g)的θp K =0.1132,当kPa p p NO O N 1242==, 反应将向 移动。当kPa p O N 1042=,kPa p NO 12=时,反应将向 移动。

物理化学第十章自测题

第十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 1.当发生极化作用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的变化为( )。 (a )?阳变大,?阴变小 (b )?阳变小,?阴变大 (c )两者都变大 (d )两者都变小 2.用铜电极电解CuCl 2的水溶液,不考虑超电势,在阳极上将会发生的反应为(已知V Cu Cu 337.02=+θ?,V O H O 23.122=θ?,V Cl Cl 360.12=-θ?)( )。 (a )析出氧气 (b )析出氢气 (c )析出铜 (d )铜电极氧化 3.已知V Fe Fe 440.02-=+θ?,V Cd Cd 402.02-=+θ?,将Fe(s)和Cd(s)的粉末投入含Fe 2+(0.10 mol ?kg -1)和含Cd 2+(0.001 mol ?kg -1)的溶液中,Fe(s)和Cd(s)粉将( )。 (a )都溶解 (b )Fe(s)不溶,Cd(s)溶解 (c )都不溶解 (d )Fe(s)溶解,Cd(s) 不溶 4.298K 时,在0.10 mol ?kg -1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可逆电势约为-0.06V ,当用铜电极电解此溶液,氢在Cu 电极上的析出电势应( )。 (a )大于-0.06V (b )等于-0.06V (c )小于-0.06V (d )无法判定 5.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为( )。 (a )电化学极化电极 (b )浓差极化电极 (c )理想可逆电极 (d )难极化电极 6.以石墨为阴极,电解0.01 mol ?kg -1NaCl 溶液,已知V Cl Cl 36.12=-θ?,02=Cl η,V O H H O 229.122,=+θ?,V O 8.02=η,则在阳极上首先析出的是( )。 (a )Cl 2(g) (b )O 2(g) (c )Cl 2与O 2混合气 (d )无气体析出 7.298K 时,以1A 电流电解CuSO 4溶液时,析出0.1molCu(s)所需时间约为( )。 (a )20.2h (b )5.4h (c )2.7h (d )1.5h 8.电解时,在电极上首先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c )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极电势最大者 (d )考虑极化后实际析出电极电势最小者 9.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 2+, Ca 2+, Zn 2+ 和Cu 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V Fe Fe 440.02-=+θ?,V Ca Ca 866.22-=+θ?,V Zn Zn 763.02-=+θ?,V Cu Cu 337.02=+θ?,设H 2因有超电势而不析出,则这些金属在阴极析出的次序为( )。 (a) Ca → Zn → Fe → Cu (b) Ca → Fe → Zn → Cu (c) Cu → Fe → Zn → Ca

物理化学第十章模拟试卷A

物理化学第十章模拟试卷A 物理化学第十章模拟试卷A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 1. 2 分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2. 2 分 将铅蓄电池在10.0 A电流下充电 1.5 h,则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B) (A) 0.1696 kg (B) 0.0848 kg (C) 0.3392 kg (D) 0.3564 kg 3. 2 分 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 Zn的腐蚀速度较Fe为小, 其原因是:( ) (A) φ(Zn2+/ Zn)(平) < φ(Fe2+/ Fe)(平) (B) φ(Zn2+/ Zn) < φ(Fe2+/ Fe) (C) φ(H+/ H2)(平, Zn) < φ(H+/ H2)(平, Fe) (D) φ(H+/ H2)(Zn) < φ(H+/ H2)(Fe) 4. 2 分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 V,φ? (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 Zn2+(a=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A) (A) pH > 2.06 (B) pH > 2.72 (C) pH > 7.10 (见P91 课本) (D) pH > 8.02 5. 2 分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6. 2 分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φ? (Na+/ Na) < φ? (H+/ H2) (B) η(Na) < η(H2) (C) φ(Na+/ Na) < φ(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Na+/ Na) > φ(H+/ H2) 7. 2 分 1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 (A) 4 (B) 0.5 (C) 2 K (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 298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 K $p= 0.1132,则: (1) 当 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 B )_____; (2) 当 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 A )____ 。

物理化学第十章

第十章复习题 1、按润湿程度的深浅或润湿性能的优劣一般可将润湿分为三类:()、()和()。 2、物理吸附的作用力是();化学吸附的作用力是()。 3、液态系统产生过冷、过热及过饱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从分子结构的观点看,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中都同时含有()基团和()基团。 5、常见的亚稳状态有()、()、()以及 ()等。 6、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D)。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 (答案提示:D。 2 p r ο ?=对于平面,r→∞。) 7、表面张力是物质的表面性质,其值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是它与下列因素无关 (A) 温度(B) 压力(C) 组成(D) 表面积。 8、某温度压力下,有大小相同的水滴、水泡和气泡,其气相部分组成相同,见图。它们三者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大小为()。 A、Ga = Gc < G b; B、Ga = G b = Gc; C、Ga < G b < Gc; D、Ga = Gc> G b。 9、微小固体颗粒在水中的溶解度应( C )。 A 与颗粒大小成正比; B 与颗粒大小无关; C随表面张力增大而增大;D 与固体密度成正比 10、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B )。h=2γcosθ/rρg A、相同; B、25℃水中高于75℃水中; C 、75℃水中高于25℃水中;D、无法确定。 11、在一密闭容器内,放有大小不等的圆球形小水滴,经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 现的现象是( C )。 A 小水滴变大,大水滴变小,直至大小水滴半径相等;

物理化学自测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把一杯水放在刚性绝热箱内,若以箱内热水及空气为系统,则该系统为()。 A.敞开系统 B.封闭系统 C.孤立系统 D.绝热系统 2.有关状态函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状态确定,状态函数的值都确定 B.从一始态经任一循环再回到同一始态,状态函数的值不变 C.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D.所有状态函数的绝对值都无法确定 4.当系统向环境传递热量时,系统的热力学能将(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一定规律 5.一封闭系统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A态,则下列()的值为零。 A. Q B.W C.Q +W D.Q-W 6.热力学第一定律以下式表达时d U =δQ-p d V,其适用条件为()。 A.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无非体积功的封闭系统的可逆过程或恒压过程 C.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D.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 7.有关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直接结果 B.它的内容表明化学反应的Q p 或Q V 是状态函数 C.用它进行热化学计算必须具有恒容或恒压、无非体积功条件 D.用它使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线性组合,可以计算某些无法测定的反应热 8.在绝热刚弹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则()。 A.Q > 0,W > 0,ΔU > 0 B.Q = 0,W = 0,ΔU > 0 C.Q = 0,W = 0,ΔU = 0 D.Q < 0,W > 0,ΔU < 0 9.将某气体分装在一汽缸的两个气室内,两气室之间有隔板相隔开,左室的气体为0.02dm3、273K、p,右室中气体为0.03dm3、363K、3p,现将隔板抽掉,以整个汽缸中气体为系统,则此过程的功为()。

物理化学习题与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5.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7.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10.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3.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18.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20.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因Q = 0,W = 0,所以ΔU = 0,气体温度不变。28.对于同一始态出发的理想气体的绝热变化过程,W R= ΔU= n C V,mΔT,W Ir= ΔU= n C V,mΔT,所以W R= W Ir。 1.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0。4.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5.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7.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8.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10.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 变化。12.错,在升温过程中有相变化。13.错,H = f(T,p)只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成立。16.错,无限小过程不是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18.对。 20.错,一般的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不仅只是温度的函数。28.错,两个过程的ΔT不同。 二、单选题:2.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A) T,p,V,Q ; (B) m,V m,C p,?V;(C) T,p,V,n; (D) T,p,U,W。 8.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12.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热容C不是状态函数; (B)热容C与途径无关; (C)恒压热容C p不是状态函数; (D) 恒容热容C V不是状态函数。 18.1 mol H2(为理气)由始态298K、p被绝热可逆地压缩5dm3,那么终态温度T2 与内能变化?U分别是:(A)562K,0 kJ ; (B)275K,-5.49 kJ ;(C)275K,5.49kJ ;(D) 562K,5.49 kJ 。 21.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T)、绝热可逆压缩(i)到终态体积为V2时,环境对体系所做功的绝对值比较:(A) W T > W i;(B)W T < W i;(C) W T = W i; (D) 无确定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5.为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H、?S、?A、?G中何者为零?⑴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⑵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⑶理想气体由(p1,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T2)状态;⑷ H2和Cl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⑸ 0℃、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⑹理想气体卡诺循环。1.对。 4 正确。5.错,系统由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可能到达相同的终态。6 错,环境的熵变应加在一起考虑。 8.错。14.错。未计算环境的熵变;15.错,条件 16.错,必须在等温等压,W’= 0的条件下才有此结论。24.(1) ΔU = ΔH = 0;(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5) ΔG = 0;6) ΔU、ΔH、ΔS、ΔA、ΔG都为 0。 二、单选题: 2.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A) 跑的最快;(B)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12.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 = 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1)为: (A) -5.76 ; (B) 331 ; (C) 5.76 ; (D) 11.52 。 13.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A) 图⑴; (B) 图⑵;(C)图⑶; (D) 图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