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学习指南

电气工程基础学习指南
电气工程基础学习指南

电气工程基础学习指南

1 重点:

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及各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原则

难点

2 重点

负荷曲线的类型以及各类负荷曲线的作用;最大负荷利用时间的物理意义以及负荷特性难点

各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原则;负荷特性;

3 重点

双绕组变压器参数的计算方法及Γ型等值电路;架空线路参数的物理意义、影响因素及等值电路;开关电弧的产生和熄灭原理;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灭弧室的灭弧原理和性能;电磁式高压互感器的工作特点和接线方式;单母接线及其倒闸操作;双母接线及其倒闸操作;难点

三绕组变压器参数的计算及等值电路;六氟化硫断路器旋弧式灭弧装置;真空电弧、真空断路器触头;高压互感器的误差分析;单母接线、双母接线的倒闸操作步骤;

4 重点

桥形接线的特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点;

难点

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及单相接地故障等值电路的确定;

5 重点

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等基本概念;线路和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的计算;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一次调频、二次调频的过程及特点;各种无功电源及其特点;中枢点调压方式及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各种无功补偿和调压措施的原理以及调压的计算方法;网损率的概念;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火电厂间经济功率分布的等耗量微增率原则;难点

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简单闭式网和电磁环网的潮流计算方法;一次调频、二次调频的过程及特点;各种无功补偿和调压措施的原理以及调压的计算方法;

6 重点

标幺值的定义、基准值的选择以及电力系统各元件标幺值的近似计算公式和运用;恒定电势源电路突然三相短路的分析、短路电流各分量的计算;输入阻抗、转移阻抗、电流分布系数和计算电抗的物理概念以及计算曲线和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难点

基准值的选择以及电力系统各元件标幺值的近似计算公式;恒定电势源电路短路电流各分量的计算;输入阻抗、转移阻抗、电流分布系数的计算;计算曲线和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7 重点

序阻抗的概念;变压器的零序参数及其等值电路;各序网以及复合序网的制定方法;

难点

变压器的零序参数及其等值电路;输电线路的序阻抗、序电纳的分析计算及等值电路;电力系统零序网络的制定;

8 重点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方法;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各序电流、电压的计算方法以及正序等效定则;不对称短路时各序电流、电压在网络中的分布规律;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

难点

各种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序量边界条件分析以及短路点各序电流、电压的计算;各序电流、电压在网络中的分布计算;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

9 重点

功角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特性;静态稳定、暂态稳定的基本概念以及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难点

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特性;静态、暂态稳定的分析及基本概念;

10 重点

空长线的电容效应及并联电抗器的补偿作用;

难点

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

11 重点

几种操作过电压的形成过程;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基本性;

难点

断线谐振过电压简化等值电路的分析;

12 重点

输电线路防雷的两个重要指标、架空输电线路雷害过程和防雷措施;变电站防雷的基本接线方式中各元件的作用;

难点

输电线路雷害过程、进线段保护;

13 重点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包括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限的整定,灵敏度的校验等);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接地短路的特点及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特点;

难点

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分析;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14 重点

一次系统、二次系统、二次回路、二次接线图的基本概念;低压断路器和接触器的基本原理;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高压隔离开关的电动操作与闭锁回路;

难点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高压隔离开关的电动操作与闭锁回路;

15重点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及特点;数字调制(包括数字调幅、数字调频和数字调相)与解调;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的传输特性;微波中继通信的频率范围及其传播特性;射频频率配置原则;变频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远动的基本概念;

难点

数字调制(包括数字调幅、数字调频和数字调相)与解调;光纤的传输特性;微波射频频率配置原则;变频的基本原理;

16重点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组织、任务;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自同期、准同期的基本概念;准同期并列装置的原理及构成;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的原理。

难点

准同期并列条件的分析;准同期并列装置的原理;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的原理。

电气工程基础(下)试卷A(答案)说课讲解

武汉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电气工程基础(下)》试卷(A ) 学号 姓名 院(系) 分数 (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判断正误(10分,每小题1分) (1)在对远距离交流输电线路进行分析计算时,应采用分布参数和波动方程。(√) (2)在三段式过电流保护中,一段与二段合起来称作主保护。(√) (3)纵差动保护是由比较被保护元件两侧的电流的相位构成。(×) (4)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饱和过电压只发生在系统轻载运行的情况下。(×) (5)切除有负载的变压器比切除空载变压器更容易产生过电压。(×) (6)在方向继电器中,规定的功率正方向是功率从母线流向线路。(√) (7)控制回路不属于二次回路。(×) (8)低频减负荷时,特殊级动作,基本级一定动作。(√) (9)同步发电机以自同期方式并列时,冲击电流较大,会对系统有较大扰动。(√) (10)在电力系统的正常状态下,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2 名词解释(10分,第(1),(2)题3分,第(3)题4分) (1) 自然功率 c Z U P 21n ,称为自然功率,在传输功率等于自然功率条件下,线路任意点的电压均与首、末端电压相等。 (2) 潜供电流 在具有单相重合闸的线路中,当故障相被切除以后,通过健全相对故障相的静电和电磁耦合,在接地电弧通道中仍将流过不大的感应电流,称为潜供电流。 (3) 操作电源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对开关电器的远距离操作、信号设备、测量设备、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事故照明、直流油泵及交流不停电装置等用电,都需有专门的供电电源,这种电源称为操作电源。 3 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 什么是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常用的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是指电流保护中电流继电器线圈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目前常用的有两种:三相星形接线和两相星形接线。当小电流接地电网中发生不同地点的两点接地短路时,若为并行线路上的两点接地,若采用两相星形接线,则保护有2/3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电力工程基础(期末试题与答案详解)

学年第一一学期考试A卷**大学20201010~20201111学年第 课程名称考试日期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或类别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累分人 题分2318102524100 签名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备注:答案页码请参考《电气工程基础》温步瀛 一、填空题(共23分)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之分,当后备保护不是由本线路 得分评卷人 上的保护实现,称为远后备保护,当后备保护是由本线路的另一套保护 实现,称为近后备保护。(P16) 2、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源主要有同步发电机、调相机、线路充电功率、 静止无功补偿器、电容器(列举四种)等。(P120) 3、对线路进行送电操作,应先合母线隔离开关、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合断路器。(P30) 4、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接地,按其接地的目的不同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三类。(P253) 5、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主要有利用发电机励磁调压、无功补偿、利用变压器分接头调压和改变线路参数;试利用变压器分接头调压原理选择变压器分接头:某企业由一台10/0.4kV变压器供电,变压器高压侧有三个分接头分别为:0%、+5%、-5%,当接于0%分接头时,该变压器的低压侧电压为410V,该变压器分接头应接在+5%(2分)时才能保证低压侧的电压质量。(P126)

6、按照结构,高压配电线路可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两大类。(P42) 7、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有:放射式接线、树干式接线及混合式、 链式 。(P54) 8、防雷装置有:避雷针 、避雷线 、 避雷器 。(P260) 二、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供电系统短路故障中,一般危害最大的短路类型为(A )。(P131) A、三相短路 B、两相短路 C、两相接地短路 D、单相接地短路 2、高峰负荷时升高电压至N U 05.1,低谷负荷时降低电压至N U 的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为(B )。(P125) A、顺调压 B、逆调压 C、常调压 D、有载调压 3、配电线路中应装设短路保护电器,下列不具备短路保护功能的电器是(D )。 A、断路器 B、熔断器 C、漏电开关 D、隔离开关 4、以下接线方式中,有汇流母线的是( D )(P34)A、四角形接线 B、单元接线 C、内桥接线 D、2/3断路器接线 5、下面讲解正确的是(D )(P156) A、硬母线的校验时母线在按发热条件选择后,不需校验其短路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B、电缆的校验时需要校验其短路的动稳定,但不需要校验热稳定。 C、硬母线的校验时母线在按发热条件选择后,只要校验其短路的动稳定。 D、电缆的校验时不需要校验其短路的动稳定,但需要校验热稳定。6、导致人体触电死亡的重要的直接因素有(B )(P255)A、人体的电阻和电源的频率B、电流的大小和流通的时间C、通流的途径和电压的高低 D、接触电压的高低和人体电阻 7、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线路的绝缘是按照(B )进行设计。(P254) A、相电压 B、线电压 C、零序电压 D、雷电过电压 得分 评卷人

专升本《电气工程基础》试卷

[试题分类]:专升本《电气工程基础》_08188450 [题型]:单选 [分数]:2 1.额定电压在一下的发电机,其额定电压一般()相应的系统额定电压。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确定 答案:A 2.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不能()。 A.开路 B.短路 C.无所谓 答案:A 3.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优点不包括()。 A.检修母线可以不停电 B.检修母联断路器可以不停电 C.检修出线断路器可以不停电 D.任意一段母线故障可以不停电 答案:D 4.冲击电流是指()。 A.每次短路电流的最大短路电流有效值

B.每次短路电流的最大短路电流瞬时值 C.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有效值 D.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瞬时值 答案:D 5.在220kV电力系统中,并联静电电容器一般装设在变压器的()。 A.低压侧 B.中压侧 C.高压侧 D.低压侧或中压侧 答案:A 6.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特点不包括()。 A.铁芯未饱和时感抗大于容抗 B.产生谐振时出现“翻相”现象 C.谐振状态可能自保持 D.电感-电容效应 答案:D 7.测量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额定值一般为()。 答案:D 8.对降低供电网电能损耗的效果最差的是()。 A.采用并联电容就地补偿

B.在向供电网供电的变电站内采用调相机补偿 C.改造供电网络,缩短供电路径 D.将供电网络的电压提高到接近上限运行 答案:B 9.在超高压或特高压系统中主要由内过电压决定系统的绝缘水平,请问主要是如下哪种电压决定? A.操作过电压 B.谐振过电压 C.工频过电压 D.由上述三种电压共同决定 答案:A 10.为了提高线路耐雷性能、降低雷击跳闸率、保证安全供电,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 A.架设避雷线 B.增加杆塔接地电阻 C.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D.安装线路避雷器 答案:B 11.启停速度最快的发电机组是()。 A.凝汽式汽轮机组 B.水轮机组 C.供热式背压机组 D.燃气轮机组 答案:B 网络中有A,B两台变压器,已知SNA=,UkA%=UKB%,则变压器的电抗()。 >XB =XB

电气工程基础实验指导

电气工程基础实验指导 李丽 实验一:电度表接线方式实验 说明:三相电度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三相三线式和三相四线式。 本实验使用三相四线式。选用型号为DTS237电子式电度表。参考电压为3*220/380V ;参比频率为50Hz ; 同时可以看到试验台线路装置中,有三相电流互感器TA301和电压互感器TV101。当使用电度表测量时,三相电度表有两种接线方式,一种是三相四线直接接入式;一种是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 注:通常规格为A )20(53?、A )40(103?、A )60(153?、A )80(203?,采用直接接入式接线方式。而A )6(5.13?采用经互感式接线方式。本实验台模拟10KV 、35KV 电压,而实际接的电压为380V ,实际负载为一个1.5KW 的小电机。所以该3*1.5(6)A 规格的电度表,在该实验过程中两种接线测量均可以用,实用倍率为B L =1。 实验注意事项:当不使用电度表测量时,面板显示的35KV 侧A 、B 、C 、N 应左右两侧短接起来。TA301的三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也要短接起来。 1、 电度表三相四线直接接入式实验: 附图1:三相四线电度表直接接线原理图:

步骤:实验前,查阅电能计量的相关知识,自学机械式和电子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试验中,按图接线,测量负载电能。最后注意观察脉冲。接线中即1、2、3为一组;4、5、6 为一组;7、8、9 为一组。 2、三相四线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实验: 附图2:三相四线电度表经电流互感器接线原理图: 实验注意事项及步骤: 1)、实验前,查阅电能计量的相关知识,自学机械式和电子式电能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2)、试验中,断电,按图接线。注意的是各电流测量取样必须与其电压取样保持同相,特别注意的是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测量取样必须与其电压取样保持同相,即1、2、3为一组;4、5、6 为一组;7、8、9 为一组。实验2经电流互感器接入时,注意,其中1、4、7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1端,即电流进线端;3、6、9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S2端,即电流出线端;2、5、8分别接三相电源;10、11是接零端。同时注意:为了安全,应将电流互感器S2端连接后接地。 3)、按图接线完成,经老师检查无误,方可接通电源。步骤为首先合上“电源开关”和“控制开关”,保护装置上电,旋转“转换开关”,检查10kv进线电压是否正常。然后按下启动按钮,依次合上QS101、QF101、QS102、QF102、QS103, 旋

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由生产、输送、分配与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2、输送与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或电力网络,包括升、降压变压器与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电力网 + 发电机 = 电力系统 (输送,分配) 动力系统:包括所有,把水轮机也包进去 3、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电阻一定时,导线损耗也相应减小。理论上,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4、国家从设备设计制造角度考虑,为保证生产的系列性,就规定了一系列的标准的电压等级,又称额定电压。3/6/10/35/110/220/330/500 5、 同一个电压等级下(同一行中),各种设备的额定电压并不完全相等。 6、电压等级越高,传输功率随传输距离增大下降得越快。 7、我国规定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简称工频或基频。 频率:50Hz 允许偏移:±0、2~±0、5Hz 与有功功率有关 电压:35kV 及以上的允许偏差为±5% 10kV 及以下的允许偏差为±7% 与系统的无功功率有关 波形:6~10kV 供电电压的波形畸变率不超过4% 0、38kV 供电电压的波形畸变率不超过5% 8、每一个负荷都只能沿唯一的路径取得电能的网络,称为开式网络。 有备用接线的网络中,每一个负荷点至少通过两条线路从不同的方向取得电能,统称为闭式网络。 第二章 jX R V S +=2e &&

1、 电力线路包括:输电线路与配电线路。 从结构上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2、 架空线路由导线、避雷线(即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与金具等主要部件组成。 3、 导线型号后的数字代表主要载流部分(非整根导线)额定截面积的平方毫米数 4、绝缘子片数越多,电压等级越高 5、 在220kV 及以上的超高压架空线路上,为了减小电晕放电与单位长度电抗,普遍采用分裂导线。 6、 分裂导线由数根相同的钢芯铝绞线并联构成,每相导线分裂成若干根,各根导线之间每隔一定长度用金具支撑,以固定尺寸。所用的导线根数称分裂数,常用的有2、3与4分裂。 7、 普通的分裂导线的分裂根数一般不超过4,而且就是布置在正多边形的顶点上。正多边形的边长d 称为分裂间距,一般取40cm 左右。 8、 ∵d>>Ds,∴Dsb>Ds,∴L 分裂>r,∴req>r,∴C 分裂>C 单。电容C 随分裂数增大而增大。 11、电纳B 也随分裂数增大而增大。 12、 例2-2 有一330kV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离8m,每相采用2×LGJQ-300分裂导线,分裂间距为400mm,计算直径为23、5mm,试求线路参数。r =31、5om·mm2/km 13、 (1) 当架空线路>1000km,电缆线路>300km 时,需要用金耐黎系数进行修正;(2) 当架空线路<300km,电缆线路<50~100km 时,各修正系数均可取 线路,不计并联导纳。等值电路只有一个串联阻抗Z;(4) 工程计算中,当线路>300km,用若干个串级联接的p 型等值电路来模拟,每一个p 型等值电路代替长度为200km~300km 的一段线路。采用修正系数时,一个p 型电路可以代替500km~600km 长的线路。(5) 以 s eq D D L ln 20πμ=610lg 0241.0-?=r D C eq

专升本《电气工程基础》

一、单选(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实现配电网故障隔离的方法一般是() A.利用电流保护中电流定值选择性配合实现故障隔离 B.线路首端断路器跳闸实现故障隔离 C.利用电流保护时间阶梯原则实现故障隔离 D.在线路首端断路器跳闸后,利用自动化系统或自动化设备实现故障隔离 2.二次设备不包括() A.远动装置 B.继电保护装置 C.电流互感器 D.监视与测量仪表 3.不需要同时校验动稳定和热稳定的电气设备是() A.电压互感器 B.电抗器 C.断路器 D.隔离开关 4.下列发电机组中,启动速度最快的发电机组是() A.背压式热电机组 B.核电机组 C.水电机组 D.凝汽式火电机组 5.下列发电机组中,有功功率应该尽可能在额定功率附近运行的发电机组是() A.背压式热电机组 B.凝汽式火电机组 C.水电机组 D.核电机组 ?? 6.对于Y0/接的变压器,变压器Y0侧输电线路上发生两相短路故障,绕组侧输电线路中() A.肯定产生零序电流 B.肯定产生零序电压 C.可能产生零序电压 D.肯定产生负序电压 7.计量用电压互感器的准确级是() A.0.2级 B.1级 C.0.1级 D.0.5级 8.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用于校验电气设备的() A.动稳定 B.机械强度 C.热稳定 D.开断能力 9.在下列措施中,对降低电能损耗效果最明显的是() A.在线路首端并联电容器 B.调整分接头提高运行电压 C.提高发电机的端电压 D.在用户端并联电容器,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 10.在下列保护中,保护范围最短的保护是() A.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B.无时限电流电压连锁速断保护 C.定实限过电流保护 D.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11.关于调压的地点,正确的是() A.仅仅只在中枢点调压 B.先在负荷点调压,再对电压不合格的中枢点调压 C.仅仅只在负荷点调压 D.先在中枢点调压,再对电压不合格的负荷点调压

电气工程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安装接线图包括、和。 2、电力系统相间短路的形式有短路和短路。 3、电力系统接地短路的形式有接地短路和接地短路。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5 、 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通常由元件、元件、元件和元件。 6、变压器轻瓦斯保护动作于,重瓦斯保护动作于。 7 、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和中性点不接地。 & 在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采用 。 ,6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采用9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 10、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一般有和。 11、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防雷保护装置有、、、。 12、电力线路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是指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 保护、__________ 过电流保护。 13、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14、电力市场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15、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的电力市场。 16、电力网通常按电压等级的高低、供电范围的大小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 17、电能具有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等优点。 18、自动重合闸作用在线路上发生暂时性故障时,迅速恢复供电,从而可提高供电的 。 19、衡量电压的质量指标通常包括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 。 20、通常,要求电力系统供电电压(或电流)的波形为_____________ 。 21、谐波电压是谐波电流在系统__________ 上的压降。 22、电气设备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 。 23、电力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有三种补偿方式,即__________ 、_________ 。 24、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础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25、能源按获得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 、 _________ 。 26、能源按被利用的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 。 27、能源按本身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 、 _________ 。 28、火力发电厂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 ~~__ ―。 29、凝汽式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 30、核电厂的系统和设备有两大部分组成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31、海洋能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等。 32、输变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33、输电线路按电力线路的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 。 34、无汇流母线接线形式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35、保护接地按电源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三种。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林俊杰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06班 学号:4 指导教师:罗毅

目录 变电站电气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2、设计内容 3、设计要求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3、待建变电站负荷 三、主变压器与主接线设计 1、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载及类型 2、主变压器的选择 四、短路电流计算 1、基准值的选择 2、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1)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培养和分析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只作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主变压器选择:根据负荷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等。 (2)电气主接线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3)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侧按无限大容量系统供电处理; 用于设备选择时,按变电所最终规模考虑;用于保护整定计算时,按本期工程考虑;举例列出某点短路电流的详细计算过程,列表给出各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结果S k 、I”、I ∞ 、I sh 、T eq (其余点的详细计算过程在附录中列出)。 (4)选择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及支撑绝缘子、限流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消弧线圈。每类设备举例列出一种设备的详细选择过程,列表对比给出选出的所有设备的参数及使用条件。 (5)编写“××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绘制电气主接线图(#2图纸)3、设计要求 (1)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 (2)短路电流计算; (3)主变压器选择; (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5)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 (6)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 (7)完成上述设计的最低要求; (8)选择电压互感器; (9)选择电流互感器; (10)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 (11)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12)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 (13)选择避雷器。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⑴变电站类型: 110 kV降压变电站 ⑵三个电压等级: 110 kV、 35 kV、 10 kV ⑶ 110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 3回 35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4 回

《电气工程基础》考试复习题.doc

《电气工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走进电厂、走进变电站、走进直流换流站(陶永红) 1)什么是电力系统?什么是发电厂? 电力系统是既包括将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一次系统,又包括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继电保护、白动控制、调度H动化和通信等辅助系统。 发电厂:将一次能源变为电能的工厂,称为发电厂。 2)火电厂的电能牛产过程? 3)水电厂的定义,分类? 定义:水力发电厂是利用通过筑坝将位于高处的水流向低处的位能转换为动能,此时位于低处的水轮机受到水流的推动而转动,将水轮机与发电机连接,带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分类:堤坝式水电厂、河床式水电厂、引水式水电厂、混合式水电厂、径流式水电厂、梯级水电厂、抽水蓄能式水电厂。 4)变电站的定义,分类?它的基本组成? 定义:变电站是电力系统屮连接用户和发电厂的屮间环节,具有汇集和分配电能、变换电压和交换功率等功能。 分类:a、根据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枢纽变电所、屮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 B、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分为:户外变电所、户内变电所、半户外变电所、地下变电所、箱式变电所。 基木组成: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接地装置、以及各种无功补偿装置等。 5)什么是一次设备、二次设备? 一次设备:通常把肓接承担生产、输送、分配、消耗电能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在电力系统屮对一次设备、其他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和控制保护的设备称为电气二次设备。 6)主接线方式有哪些? 常用的主接线方式有: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双母线分段接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内桥接线、外桥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单元接线和角形接线等。 7)什么是箱式变电站?它的组成部分? 箱式变压器就是一?种把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线路方案排列成一?体的预制型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 组成部分:高压配电设备、变压器及低压配电设备 8)直流输电系统基本组成?直流输电的特点? 基本组成:主要由换流站、直流线路、交流侧和直流侧的电力滤波器、无功补偿装置、换 流变压器、直流电抗器以及保护、控制装置等构成。 特点: 优点:a.线路造价低、年运行费用省。B、没有运行稳定性问题。C、能限制短路电流。 D、调节速度快。 缺点:a、换流站造价高。B、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C、产牛谐波。D、缺乏直流断路 器。 二同步发电机.电网规划(负荷预测)?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方勇) 1)同步发电机原始方程

电气控制实验柜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电气控制实验柜的安装 学院名称核技术及其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设计(论文)成绩 2014年 12 月 3 日

电气控制实验柜的安装及验收 一、设备概述 采用柜式结构(附图1),内部安装一块不锈钢网板(附图2),在柜体和网板上安装各种电器,整体结构和技术规范与工业现场的电气控制柜相同。可在柜内进行控制线路的连接和试验。该设备用于工矿企业和职业技术院校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装配、调试、实验、维修、维护等技能培训;也可用于高等院校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二、技术规范 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符合:GB7251.1-2(对母线干线系统的特殊要求) 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符合:GB14048.2-5(2003年执行的新标准) 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符合:GB50055(针对电机的选用) 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符合:GB50150 三、整体结构 柜体尺寸:800×500×2000(长×宽×高,单位:mm)。柜体外形尺寸见附图1所示。柜体正面柜门分为三段,均可独立开关柜门。柜体背面一个柜门。正面和背面柜门打开角度可达180度,柜门在180度处可固定。 柜内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部位为仪表和转换开关安装区域,仪表和转换开关直接安装在柜门上。中段部位为低压电器安装区域。柜门上安装按钮和指示灯。其他电器则安装在柜内网板上。网板大小为1300×780(长×宽,单位:mm),网板外形尺寸见附图2所示。下段部位为电机安装区域,电机安装在带有滚轮的托盘上,便于整体抽出。控制柜右侧面安装电源总开关,该开关带漏电保护功能。控制柜底安装4个脚轮,其中2个为带刹车制动装置的脚轮,以便柜体移动和固定。 四、电气控制实验柜的制作材料及加工要求 1、柜体 柜体采用2mm厚冷轧钢板制作,内部采用角钢及其他加强筋,来增强柜体的强度和满足相应的功能。柜体在表面涂覆前,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要求,进行除油、除锈、酸洗磷化等表面处理,保证涂覆材料在柜体上的附着力达到标准的规定值。柜体内外表面涂覆采用喷塑工艺,要求涂覆层厚度均匀、附着牢固、色度一致。喷塑颜色由用户选定。 仪表安装孔尺寸,指示灯和按钮均按照电器的标准尺寸开孔。根据订货方提供的开孔数量和要求,进行具体的设计。要求布局美观、符合规范、操作方便。安装开孔位置须经订货方确认后,才能实施。

华中科大电气工程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章 26、电气一次接线: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1分),按其功能和输配电流程,连接而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称电气一次接线或一次系统(2分)。 27、正序等效定则:在简单不对称短路的情况下,短路点的正序分量电流,与在短路点每一相中接入 附加电抗而发生三相短路的电流相等。 28、近后备保护:在保护安装处的主保护拒动时动作的保护称为近后备保护。 29、工频电压升高: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可能出现幅值超过最大工作相电压、频率为工频或接近工频的电压升高,称为工频电压升高。 30、落雷密度:每平方千米每雷暴日的地面受到的平均落雷次数。 31、某变电站采用双母线接线,有2条进线,4条出线,画出其电气主接线,并说明不停电检修工作母线的操作步骤?(正常运行时,一组母线工作,另一组母线备用) 31答:(1)图(2.5分)。 (2)闭合母联两侧的隔离开关、,合QF向备用母线充电(0.5);若备用母线带电后一切正常,下一步则先接通(一条或全部)回路接于备用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然后断开(该条或全部)回路接于工作母线上的隔离开关,(1分);待全部回路操作完成后,断开母联断路器及其两侧的隔离开关。(1分) 32、简述降低电网电能损耗的措施。 32答:(1)提高电力网负荷的功率因数,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①合理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容量及运行方式;②实现无功功率就地补偿,限制无功功率在电网中传送。(2.5分) (2)合理组织电力网的运行方式:①电力网运行于重负荷状态时,应尽量提高运行电压水平,以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②合理组织并联变压器的运行,减少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2.5分) 33、以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例,说明保护配置时应该如何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33答:以各级线路动作值和动作时间相互配合来保证选择性(2分) 电流I段按躲开本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动作时间为0s;(1分) 电流II段整定值与下一条线路的I段(或II段)整定值配合,动作时间相应提高Dt;(1分) 电流III段整定电流躲开正常工作电流,定值较小,因此采用动作时间来保证选择性。电流III段动作时间按照阶梯原则整定,即前一级线路比后一级线路动作时间相应提高Dt;并且电流III段动作时间长于电流I、II段动作时间。(1分) 34、如图所示回路是如何区分手动跳闸与自动跳闸的?

电气工程基础作业二答案

作业二 1、有几个参数反映架空输电线路?它们具体反映线路的什么特性? 答: 电阻 R线路通过电流时产生的有功功率的损耗效应 电感 L:载体导流的磁场效应 电导 G:线路通电时绝缘介质产生的泄露电流以及导体附近空气游离而产生的有功功率损耗 电容 C:带电导体周围产生的磁场效应 2、一条 LGJQ-3×500 的分裂导线的输电线路,按等间距排列,间距为12m,每相分裂间距为400mm,导体直径为30.2mm。求该线路每公里电抗和电纳。 3、一台 SFL-15000/110 型双绕组变压器,额定容量为15MVA,额定变比为 110/11kV,其试验参数为Pk=133kW,P0=50kW,Uk﹪=10.5,I0﹪=3.5,试计算归算到高压侧的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4、与普通变压器相比,自耦变压器有哪些优缺点?自耦变压器运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在大型超高压电力系统中,多数采用由自耦变压器来联接两个电压级的电力网,自耦变压器具有消耗材料少、投资低、损耗小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由于通常自耦变压器变比接近于1,导致短路电压百分数要比普通变压器小得多,所以在系统发生短路时,自耦变压器的情况将更为严重。

2)、自耦变压器除了与一般变压器运行特性相同之外,还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是: a,由于自耦变压器一、二次侧有直接的电的联系,为了防止高压侧单相接地故障而引起低压侧过电压,其中性点必须牢靠接地; b,自耦变压器两侧都需安装避雷器,以防止过电压; c,自耦变压器短路电压比普通变压器小得多,因此短路电流较普通双绕组变压器大,必要时,必须采取限制短路电流措施。 5、在开关电器断开的过程中,间隙的自由电子是如何产生的?试说明电弧的形成和熄灭过程。 解: 切断电路瞬间,由于动静触头间的介质迅速游离,存在着一定浓度的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通过强电场发射、碰撞游离、热游离、热电子发射等过程,弧隙中带电质点不断增多,产生电弧电流。 电弧中存在的游离与去游离这两个性质相反过程的强弱对比决定了电弧的最终发展趋势,即当游离强于去游离时,电弧就会发生并燃烧剧烈;若去游离与游离过程达到平衡,电弧就会稳定燃烧;而去游离占优势时,电弧的燃烧即将减弱并最终熄灭。 6、什么叫介质强度恢复过程和电压恢复过程?它们与哪些因素有关?交流电弧电流有何特点?熄灭交流电弧的条件是什么? 解: 弧隙中介质强度的恢复过程与电弧电流的大小有关,但主要决定于断路器灭弧装置的结构和灭弧介质的性质、电弧的冷却条件等因素,描述的是弧隙介质绝缘能力由电弧电流过零的水平恢复至正常状态的过程。 恢复电压的变化过程是指施加于弧隙上的电压由弧隙电压过渡到电源电压的过程,以开关电器触头间电压描述,交流电弧恢复电压的变化过程与线路结构、参数、负荷性质有关。 交流电弧特点: 1)交流电弧存在自然暂时熄弧点,与交流电流特性一样,交流电弧电流每半周期也要过零一次。电流过零时,电弧自然暂时熄灭,与电弧中去游离程度有关。

电力工程基础习题答案(王锡凡)第二章

第二章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与计算 2-9为什么求解潮流方程时要将系统的节点分类?各类节点有何特点? 答: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己知运行条件往往不是节点的注入电流而是发电机和负荷的功率。因此不能用节点电压方程来进行潮流计算。必须在已知节点导纳矩阵的情况下,用己知的节点功率来代替未知的节点注入电流,再求得各节点电压,进而求得整个系统的潮流分布。 把功率方程展开成实数形式,在n 个节点的系统中可得到2n 个实数的方程: 电力系统的每个节点上有4个变量:节点注入有功功率;节点注入无功功率;节点电压实部;节点电压虚部。也就是说在n 个母线系统中有4n 个变量,用以上2n 个方程是解不出4n 个变量的,为了使潮流计算有确定的解,必须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给定2n 个变量,来求其余2n 个变量。这就是系统节点分类的问题。在潮流计算小常把节点分成三类: 1)PQ 节点:已知节点的有功功率Pi 和无功功率Qi ,求节点的电压幅值和角度。这种节点对应于实际系统中的负荷节点和给定发电机有功和无功出力的发电机节点。 2)PV 节点:已知节点的有功功率Pi ,和需要维持的电比幅值Ui ,待求的是节点的无功功率Qi 和电压角度δi 。这种节点对应于给定发电机有功出力并控制发电机母线电压的发电厂母线及装有无功补偿装置的变电站母线。 3)平衡节点:这种节点用来平衡全系统的功率。由于电网中的有劝和无功损耗均为各母线电压的函数,在各母线电压未计算出来时是未知的,因而不能确定电网中所有发电机所发功率,必须有—台容量较大的机组来担负平衡全网功率的任务,这个发电机节点称为平衡节点。在平衡节点上,电压幅值取U=1,δ=0,一般一个系统中只设一个平衡节点。 2-12用简单电力系统说明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有哪些方式,并说明各方式的优缺点。 答:k1、k2分别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变比R Σ和X Σ为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和线路的总阻抗。忽略变压器励磁支路和线路的并联支路,以及网络的功率损耗。负荷点的电压为 由上式可见,为调整用户端电压U 有如下的措施 ①改变发电机端电压UG ; ②改变变压器的变比k1,k 2; ③改变网络中流动的无功功率Q ; ④在高压网中一般满足R Σ<X Σ,因此改变输电线路的电抗X Σ也是有效的调压措施。 2-13何谓一次调频?一次调频如何完成?能否做到无差调节?为什么? 由调速器自动调整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核称之为频率的一次调整。 现代电力系统户所有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组都装有调速器,当系统负荷变化时,有可调容量机组的调速器均将自动反应系统频率的变化,按着各自纳静特性及时调节各发电机的出力,使有功功率重新达到平衡以保持频率的偏移在一定范围之内。 2-14何谓二次调频?二次调频如何完成?能否做到无差调节,为什么? 频率的二次调整是通过发电机组调速器的转速整定元件,也称为调频器来实现的。 频率的二次调整就是操作调频器,使发电机组的频率特性平行地上、F 移动,从而使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可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2-15 解 m r r 3621091610150--?=→?=.π Ω=?==→Ω===81680210210150 5 3100....L R R km S R ρ

电气工程基础复习题

1.电力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2.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电流将___增大________。 3.发电机横差保护是反映____一相绕组匝间短路_______________故障。 4.距离保护1段和距离保护2段共同构成本线路的_主_保护。 5.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电流速断保护的选择性是靠动作电流来实现的;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则是靠__延时__来实现的。 6.电流I段保护的缺点是不能___所保护线路全长 __。 7.三段式电流保护广泛用于__35KV__及以下电网。 8.电流保护的灵敏度的定义是__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反映的故障量的计算值与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之比。 9.在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方向元件的保护称为_方向性电流 保护__。 1.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电流将___短路电流________。 2.使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___返回电流_____。 3.距离保护1段和距离保护2段共同构成本线路的_主___保护。 4.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当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与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___有关。 5.按90o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若U k=U cb,则I k=__A相电流_____。 6.发电机定子绕组中性点处单相接地短路时在机端的零序电压为__最大_ 。 7高频相差保护的操作元件是由操作滤过器和___收发信机____组成。 8. 利用供电元件保护切除母线故障,不能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和__灵敏性___。 1 接地故障区别于正常运行过负荷系统振荡及相间短路的基本特征是出现负序分量。(错) 2 零序过电流保护与相间过电流保护相比,灵敏度低。(错) 3 在运行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允许短路。(对) 4 变压器综差保护的不平衡电流比发电机综差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大小相同。 (错) 5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对) 1.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采用阶梯原则,目的是为了保证( A ) A.选择性;B.速动性; C.灵敏性;D.可靠性。 2.相差高频保护的核心元件是( B )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例

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例 徐懂理韩笑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1167) 摘要: 广大企业的用人需求决定了电气工程专业继电保护专业方向的“应用型”特色,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也决定了我国当前急需是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本文通过《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器》这一实践创新项目的教学实例,给出了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师科研、学生创新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效融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力图让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让教师实现由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向实验室项目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工程;应用;改革;实践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on skills examples BY XuDongli and HanXiao (nanjing engineering college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1167) Pick to: vast enterprise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needs determines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relay protection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the application-type characteristics, strong and intelligent network development also determines the for urgent i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practical talent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economic operation controller of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project teaching examples are given, and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students' innovation etc. Several effectiv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a kind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tries to make students realize from the passive study to active learning to change, make teachers achieved by classroomtheoretical teaching primarily to laboratory project teaching primarily education mode of the shift. Keyword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form; practice 1引言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和毕业设计。但多数实践课程存在以下问题:实验课程的内容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方式呆板,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接线图依葫芦画瓢,照章办事,就能得到实验结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从而对实践课程兴趣不足;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差,无法应用专业软件进行辅助分析,计算和设计;动手能力差,主动学习能力差,团队协作能力差。多种问题的存在,与我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相悖。于是提出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室项目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综合考虑之下,提出《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器》的课题研究,作为本次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项目实例。

探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探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6-07-11T14:57:35.7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6期作者:闭锦才[导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在诸多电气领域发挥着经济建设与保证生产的关键作用。 摘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在诸多电气领域发挥着经济建设与保证生产的关键作用。随着新时期科技技术的发展,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也提出了新的创新与技术需求。本文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历史发展为切入点,分析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各领域的具体实践应用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发展 伴随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各学科领域的理论技术也一直在不断进步提升,其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就是当前被应用于社会各方面生产生活的关键技术学科。它囊括计算机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以控制与电网理论发展出对电能与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广泛应用在小到电灯电话大到航空航天的社会各个电气利用领域,推动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因此,笔者以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技术发展为出发点,探讨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各工业领域的实践利用与发展的技术方向。 一、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概论与发展历程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学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它是创造生产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综合,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创造、改善与维护空间环境的科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涵盖电能电气的转换、利用与研究三大方面。电气自动化理论研究与发展电力网的控制智能度,提高电气工程的工业效率与节能效果,达到经济与环保的目的。 人们对现有系统科学认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的格雷与杜飞对电的静电现象的发现与研究,富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对电存在的证明也为今后电学发展铸造了基础。在19世纪法拉第等科学家相继发现电流磁效应与电磁感应定律推动了电学知识的发展后,由麦克斯维尔集成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电气工程的相关理论,正式奠定电气工程基础。随后各国开始设立电气工程专业,我国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始于1908年的南洋大学堂,新中国成立后也陆续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机电学院,1958年北京电力学院开设“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高电压技术专业”,这是后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身所在。其后国家为发展电气工程也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作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带动我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学科研究。 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实践应用(一)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厂电力系统中的实践电厂电力系统环节多,系统复杂,危险度高,若没有稳定有效的电力控制系统,其安全隐患对员工、电厂与环境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目前电力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正逐渐成为主要的发展与运用方法,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智能控制能有效、安全地输送电力保障电厂生产活动。 1、在电厂发电设备中的实践要保障电厂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首先就要对发电设备予以精确合理地控制与调度。伴随科学技术发展,电厂的发电设备日趋复杂与增多,为维护电力设备的有效运行,电厂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科研成本。这不仅增加企业负担,同时过多的维护与运行人员也给变电站的运行效率与安全带来影响。因此,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用于发电站的控制系统,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员成本与安全隐患。具体来说,一是将常规的电磁设备更换为全微机化设备,二是用计算机光缆替换电力信号电缆,发电设备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才能为电厂输送稳定可靠的电源。此外就是对变电站电气设备加入智能监控系统,以维护发电设备频率与模式的自动化调控。 2、在电厂电网调度中的实践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除了发电外,对电力的调度也是一项重要技术运作。过去电厂仅依靠继电器进行电气保护与调度,随时代发展已不能完全应对现在复杂的电力调配情形。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电力调度带来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使其步入调度自动化时代。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负荷情况、设备运行自动化与电力调度进行监控,对各项数据信息予以分析处理,自动调整设施运行与电力分配。同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结合,智能电网系统也开始推进电力调度的智能化。智能电网通过网络通信,以对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控,构建出一个电站内部的信息局域网,自动对站内设施实现随时的控制与调整,提高通讯的快捷与工作的效率。同时,电站与电站之间建立起智能电网联络,互相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电力调配网,为各站之间的电力调度提供讯息连接,提升调度效率与智能化程度。(二)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其他方向的实践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其他领域最大的实践应用就是建筑设备电气的自动化。就建筑设备而言,电气工程自动化将楼层建筑的电气电力运用计算机、传感器等装置构成的智能控制系统予以监控,以建筑内外的各个电灯、电梯、空调等电气设备作为控制点,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一个大的信息数据控制库,由中央监控系统智能控制,合理有效地调度各个建筑设备的电气使用与开关。同时避免过去老式电气开关对设备的分散式控制,提高建筑电力的使用流畅,保障设施及建筑内居民的生活工作高效率。 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一)加深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联系结合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过去带动着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而未来也将继续为技术进步提供支持。三者互相影响与作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为控制智能化与集成式控制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电气工程自动化则为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提供设备与产业上的应用与实践。完善二者理论,推动技术创新。目前广泛应用的微机技术就是三者在技术上有机结合的成果,它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所组成的微型电子计算机,被大量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它对信息的处理与控制有效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与时间成本,推动现代社会的生产工作自动与智能化。因而加深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联系融合,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一大发展方向。(二)开关设备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