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1、内含: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从发展目标看,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要求多目标综合决策;

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看,要求运用生态系统理论与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科学方法,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建立生态优化的农业体系;

从技术特点看,它不仅要求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并注意吸收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要求整个农业技术体系进行生态优化;通过一系列典型生态工程模式将技术集成,从而发挥技术综合的优势;

从生产结构体系看,特别强调农林牧副渔大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接口”强化;

从生产管理特点看,它要求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农户微观经营、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2、特点:

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二、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有:多种多收的时间结构优化模式(一年四季将粮食和经济作物进行多层次间作套种,利用各作物之间的生长时间差及对养分的要求差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各种作物互不影响而生长良好),达到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目的;多层高效的空间结构模式(农田作物按地形划带立体种植与同一块田内多种作物多层立体种植;利用池塘养鱼、繁殖蚌珠、圈鸭、鹅,塘边种植牵蔓性葡萄、瓜类,向水面延伸向空间发展,并在葡萄和瓜架下圈养鸡);稻田动、植共生模式(利用稻田养萍、鱼、蛙、蟹、虾);农林间作或混林间作模式(如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桐粮间作等);基塘结合模式(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稻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等);生物能多层循环再生模式(鸡、猪、沼、鱼模式);多样性、有序性增强抗灾力模式(立体农业为丰富天敌种群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自然而然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使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多系统、多种群结合提高整体效应模式(通过调整各个亚系统及各亚系统内各个组分来达到大系统的协调发展,而发挥整体效应的目的。整体效应的优化模式主要由各种生产结构优化来体现)。典型的模式有:(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1、基本概念:它是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生产模式。

2、具体形式:在一个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是:1、圈舍的温度在冬天提高了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使猪的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解决了北方地区在寒冷冬季的产气技术难题;3、猪呼出大量的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产量可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1、基本概念: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2、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3、经济效益:

(1)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2)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要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多米,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

(3)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砍柴工150个。

(三)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

1、基本概念:“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模式。它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

2、具体形式:每户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实行人厕、沼气、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内上层还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池产沼气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3、好处:

“一净、二少、三增”,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每(四)“稻鸭共育”模式

1、基本概念:是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

2、技术要求:由于稻鸭共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操作上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技术:一是雏鸭要圈养15天左右放养较好,放养后半个月左右打好防疫针,选用中型个体的温岭麻鸭;二是要求秧苗插后10天或抛后15天将鸭放入稻田,放鸭前2天做好第一代螟虫防治,稻鸭共育期间不进行病虫害防治;三是稻鸭共育田四周要拦上围网,防止鸭外逃和黄鼠锒等天敌侵害,田边要搭凉棚或小屋,供鸭休息和喂食;四是水稻抽穗后,要结束稻鸭共育,将鸭圈养或放养其他地方,以免鸭喙食稻谷;五是每公顷放养鸭150-225只为宜,过多田间食料少,影响鸭的生长发育,过少经济效益低,田间杂草吃不完,达不到稻鸭共育的目的。

3、优点:一免除——就是稻田免除了化学除草;两减少——就是一减少了化肥施肥量和农药防治病虫次数,二减少了鸭的喂食量,稻鸭共育期间鸭饲料比圈养的节省40.9%;三提高——就是一提高了水稻产量、效益和品质,二提高了鸭的品质和售价,三提高了水田经济效益。

稻鸭共育是一种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市场风险较小的生态型立体式种养结合模式,特别适宜在种粮大户中推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水田经济效益。 三、生态农业与高考的链接

1、阅读以下资料和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部正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重点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_________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_____(气体);猪和人的粪尿进入沼气池,产生___________(气体),为农户提供__________,还产出_______________,为蔬菜提供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是: 。 2、右图是我国农村采用的一种沼气池的剖面示意图。使用时由进料口放进农作物的废弃物如秸秆、杂草、树叶等以及人、畜、家禽的排泄物,然后加满水到一定位置以留下贮气 空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便有沼气产生。 (1)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有一种微生物 具有除臭的作用,这种微生物是什么?是如何除 臭的? 。 (2)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进行着非常复杂 的微生物代谢活动。其呼吸类型有:好氧型、厌 氧型和兼气型(如酵母菌)三种。试分析这三类微 生物的数量和沼气池中的消长规律:

。 (3)在对醋酸盐进行的甲烷发酵研究中,曾做过如下同位素示踪实验:

在同样反应条件下,请预测下列反应产物:

(4)下面是由乙醇经奥氏甲烷杆菌及一种硫微生物等作用下生产甲烷的方程式

合并以上两步反应并写出一个方程式 。3、人工种植蘑菇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项有实用价值的农业技术。请回答: (1)在培养基中要加入大量的有机物质,原因是_______。

(2)培养基在接种之前要灭菌处理,否则易出现霉菌感染。霉菌与蘑菇的关系是_______。 (3)接种蘑菇的菌种是亲代通过________生殖产生的________。 (4)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中,蘑菇属于__________。

(5)野生毒蘑菇往往具有鲜艳的色彩,这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是___ __的结果。 4、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以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元土栽培蔬菜,请回答下 列问题:

(1)春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矿质元素的需求外,应采取的措 施是______。

(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__________ ,以降低蔬菜的____________ 。 (3)向培养液中泵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4)营养液中的矿质元素有一定配比,这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 ①______ _ ②___ ____。

(5)如温室栽培叶菜类,营养液中应适当增加_____________。

5、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99上42题) Ca(NO3)2……………………1.0克 MgSO4……………………… 0.25克 KH2PO4………………………0.25克 KCl…………………………0.12克 FeC13………………………0.005克 H20…………………………1000毫升

(1)用此培养液培育某高等植物时,往往要给培养液中通人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用以促进____ __ ,以利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要使该植物生长良好,根据光合作用所必须的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__ ____ 和___ __ 。

(2)植物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矿质离子时,主要是通过__ ___方式进行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03-较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___ _有关。 (3)若除去该培养液中的MgS04,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_____ 的合成。

(4)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矿质元素是______ ,微量元素是______ 。 6、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了“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全面 丰收。右图是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 __________ 等生物作为_____ __ 。

(4)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____________ 率。

(5)该生态系统是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建立的。

7、假设你流落在不毛孤岛上,只有少量玉米和鸡可食用,那你使自己活得长些的办法是 A .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B .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C .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 .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8、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 (2)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 。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在农田管理措施中,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

(4)请你为西部某个农村设计一个具有能量和物质多级利用的生态农业流程图,用箭头完成流程图。(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

9、为了解决能源危机,人类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各类能源。生物质包括农、林、畜牧业的废弃物、藻类等,蕴藏着相当惊人的能量。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将太阳能转变为 贮于 和NADPH 中。通过暗反应阶段最终将能量贮藏在 中。利用生物质能还可以极大地减少CO 2的排放,有利

于解决能源消耗带来的 效应问题。

10、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 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11、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棉铃虫会严重危害蔬菜。为了达到既减轻棉铃虫的危害,又生产无公害棉花的目的,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提出解决棉铃虫问题的三种有效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 ,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 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 _____。

12、为改善上海的生态环境,市政府在外环线道路外侧建设一条宽度至少为500米;环绕整个上海市区的大绿化带。环城绿带一期工程已初具规模,如图为某林带的照片。为使建成的该林带生态结构趋于合理,功能趋于

善,你有什么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 13、下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一定范围内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消除水

B 人们可以通过围湖造田来开发利用湿地

C 沼泽和沿海滩涂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D 我国东南沿海的红树林有防风消浪、护岸固堤的作用 14、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

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 处理水 (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池塘生态系统:____ _,草原生态系统:___ ___。

(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体内分布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 (3)出现这种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所给出的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在上述所给出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

(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 ) A. 水 B.牛乳 C.食盐水 D.糖浆

15、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含氮化合物,这些过量的含氮化合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和人类的健康。脱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示意图。

(1)在1级反应池内,有机物在细菌、原生动物等作用下会大量减少。从同化和异化方式看,这些生物的代谢类型主要是 ,这些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

(2)在2级反应池内,PH 值为8.0~8.4时,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它们能将NH 3氧化成NO 2-

和NO 3-

,并利用这一硝化过程所释放的 合成 ,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实践发现,当2级反应池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时,硝化细菌难以大量繁殖起来,原因是 。

(4)在3级反应池内加入适量的有机物(如甲醇),并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繁殖起来,通过无氧呼吸把NO -2

和NO -

3还原成N 2,无氧呼吸除释放能量外,还为还原反应提供了 。

16、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它维系着世界上半数以上人口的生存.请就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我们国家目前广泛种植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具有分蘖能力强、抗性强、产量高等特点。从杂交

水稻获得的方式上看,它是一种_____ ____生殖,此类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的特点是___ ______。

(2)假如水稻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杆抗稻瘟病的亲本水稻和矮杆易感稻瘟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下图所示:(此两对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由上图可知F1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 __,亲本中高杆抗稻瘟病水稻的基因型是__ __。

18、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栽培植物的实验温室,温室中的各种条件可以通过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试完成下列问题;

(1)以高纯度二氧化碳(气肥)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为例,试把图下方的设备符号①、②、③填人图2中 的合适位置。

(2)请将下列序号按正确的工作顺序排列。 a .给出信息指令,打开CO 2贮气罐阀门 b .信息反馈给微机

c .CO 2气体释放,直到温室中CO 2浓度达到微机所设定的浓度。

d ,微机将温室中CO 2浓度与所设定的浓度进行比较

e .传感器检测温室中CO 2的浓度

f ,如果温室中CO 2浓度过低,微机发生指令

(3)把控制室和温室中的设备符号用单线联接起来以表明其工作情况。 (4)若提供的CO 2气体中含有少量SO 2,如何去除? (5)按照微机处理问题的过程,完成该控制过程方法的 流程图。要求:①画出所缺少的流线。②填写图形中符号的 说明文字。

A ;

B ;

C 。

19、通过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把空气中游离的氮素固定转变为含氮化合物,这一过程就是一种

生物固氮作用。为确定固氮的最终产物,做了如下两个实验:(1)把固氮菌培养在含15N2的空气中,细胞迅速固定氮素,短期内细菌的谷氨酸中出现大量的15N。(2)如果把细菌培养在含有15NH3的培养基中,固氮能力立刻停止,但吸入氨态氮迅速转入谷氨酸中。由此可以推断,该微生物固氮最终产物是

A.NH3

B.NO2

C.

3

NO D.谷氨酸

20、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为了做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的实验,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密闭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这是一个占地1.3万平方米的钢架结构的玻璃建筑,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温室。透过玻璃往里看去,温室内有麦田、草地、鱼塘和微型“海洋”等;室内还放养猪、牛羊和其他家禽。从1993年1月,8位科学家入住以后,科学家门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两年内,只为他们提供包括种子在内的物品,其余的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去解决。能源,取自太阳能;氧气,由自己种植的植物制造;粮食,全靠自己种植收获;肉类和蛋白质,取自自己养的鸡、鸭、猪、羊;甚至包括里面的气候,也由自己控制,并且尽可能模拟地球气候。总之,他们必须设法保证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一年多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与建筑“生物圈2号”所用的混凝土中的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生物圈2号的氧气含量从21%降到14%。加之没有调节好内部气候,致使粮食欠收,科学家们还不得不靠吃种子勉强度日。最后,科学家们提前撤出实验室。更另人意外的是,“生物圈2号”运行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大幅度增加,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的能力减弱,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⑴“生物圈1号”应该是__________。

⑵试比较美国的生物圈2号内的生态系统与地球上的农田生态系统的不同。

⑶设想科学家们如何维持“生物圈2号”的生态平衡。

⑷导致这场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⑸试述美国的“生物圈2号”的实验意义。

21、2001年2月中旬,我国科考队在茫茫沙漠中发现了小河墓地遗址,在墓地周围有许多树龄在数百年以上的圆木,旁边还有干涸的河床。幸免于战争和地震等灾害的楼兰民族神秘消亡之谜,因此得到初步的揭示。2001年4月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增加了沙尘暴天气预报,4月21日,《焦点访谈》栏目又率先提出了“生态安全”的概念。我国政府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时,特别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此外,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白色污染等已成为人们等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⑴据推测,楼兰民族很可能是自取灭亡,对此的最合理解释是________ ____。

⑵为预防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出现,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________ 。

⑶当前严重威胁生态安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列举出一个简单的生态农业模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⑸简释什么叫生态旅游?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原产地以外定居、生长、繁育的生物种被称为“外来种”或“侵入种”。近年来,人们对物种入侵的后果及对策格外关注。请回答:

(1)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引进的大米草、水葫芦等外来种急剧生长,甚至取代了当地的优势物种,这一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请依据生态学原理回答:①外来种对侵入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是和。②外来种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

(2)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

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参考答案:

1、(1)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沼气(或甲烷)燃料(能源)沼肥(沼渣、沼液)有机肥料(2)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2、(1)硝化细菌;它能将NH3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

(2)沼气发酵的开始阶段好氧型和兼气型微生物大量活动和繁殖。但随着水中氧含量的下降,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而兼气型和厌氧微生物活动加强,最终好氧型微生物

大量死亡而厌氧型微生物和兼气型微生物大量繁殖。

(3)CH3D+C02

(4)2CH3CH2OH+CO2→2CH3COOH+CH4

3、(1)蘑菇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型,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2)竞争(3)无性(或孢子)孢子(4)分解者(5)警戒色自然选择

4、(1)补充CO2,作大气施肥

(2)适当降低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

(3)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

(4)作原生质的组成成分参与酶的活动,调节生命活动

(5)氮元素

5、(1)根的有氧呼吸光照二氧化碳(2)主动转运选择透过性

(3)叶绿素(4)NPKCaMgS Fe Cl

6、(1)阳光

(2)桑和稻(回答不完整不给分)

(3)细菌、真菌(只答—个不给分) 分解者

(4)物质的利用

(5)生态平衡

7、A

8、(1)水(2)生物的多样性(3)使能量尽可能多流向人所需要的地方

(4)

9、化学能 ATP 糖类等有机物温室

10、D

11、方法一:喷洒蜕皮激素(2分)利用激素对昆虫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方法二:引进天敌(2分)利用生物种间关系(捕食)

方法三:将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2分)利用基因工程

12、生物多样性(或垂直分层)(2分)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或生态平衡)(2分)

13、ACD

14、(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草→鼠→猫头鹰→秃鹰(2)越到食物链的顶端,

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3)生物体不能将进入体内的重金属元素排出,从而累积起来(4)浮游

植物鼠、猫头鹰、秃鹰(5)重金属盐能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B

15、(1)异养需氧型、分解(2)能量、有机物(3)异养生物大量繁殖,抑制硝化细菌生长

繁殖(4)氢

16、有性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更大的变异性 (2)DdRr ddRr DdRR

18、(1)如4图所示。(2)(e)一(b)一(d)一(f)一(a)一(c)(3)连线如图4所示。(4)将气体通过

足量的NaHCO3溶液。(5)①如图5。②A:当前CO2浓度小于设定的浓度吗?B:发出关闭贮气阀门的指

令;C:发出打开贮气阀门的指令

19、A

20、⑴地球⑵模拟的生态系统毕竟不是自然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各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简单,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的复杂程度比农田生态系统差,需要人为调节而不是自然调节。因此,

模拟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农田生态系统差得多。⑶绿色植物不能过多,否则二氧化碳和肥力不

足,动物饲养不能太多,否则氧气消耗会增加,科学家要维持气候,大气成分,生物种类和数量平

衡。创造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⑷大气成分的变化,内部气候没有调节好,粮食欠收等导致实

验失败。⑸说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与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

环境。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应当努力保护它,而不是破坏它。

21、⑴大量砍伐乔木,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异常恶

劣,人类无法生存。⑵退耕还林、

还草、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治理沙漠,建

立自然保护区。⑶耕地退化,土地沙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水土流失,

环境污染,水资源减少。⑷桑基鱼塘:(如

图)⑸生态旅游:既无污染旅游,旅游时不

制造人为的环境污染。

22、(1)①环境条件适宜(或非生物因素适宜) 没有捕食者(或没有天敌) ②破坏原有生态系

统的平衡(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产生上述差异主要因为:温带冬季寒冷,水葫芦不再

生长,亚热带的热量条件优于温带,水葫芦一年四季均可生长。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具体形式:在一个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的技术特点是:1、圈舍的温度在冬天提高了3-5度,为猪等禽畜提供了适宜的生产条件,使猪的生长期从10-12个月下降到5-6个月。由于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猪舍下的沼气池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能而增温,解决了北方地区在寒冷冬季的产气技术难题;3、猪呼出大量的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产量可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经济效益:1、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平米可增产2-5公斤,增收5-6元,年节

省化肥开支约200元;2、温室育猪可提前150天出栏,降低成本40-50元;3、沼气点等年节电60元,节煤130元。4、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人大麻将,女人玩纸牌,邻里吵架和打骂”的陈陋风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农村庭院面貌整齐、清洁、卫生,完全改变了“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旧面貌。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二)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经济效益:1、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2、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要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多米,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3、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砍柴工150个。现有规模: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三)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

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

观光旅游的乐园生态农业科技的实习报告

观光旅游的乐园生态农业科技的实习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观光旅游的乐园—关于生态农业科技的实习报告 观光旅游的乐园—关于生态农业科技的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盘龙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于XX年开工建设,投资规模1100万元,经过三年的建设,已成为我省一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美、观光休闲配套齐全,集农业科技、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示范、商业贸易“六位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生态展示园。 历时三年的盘龙区农业科技展示园建设于2012年10月27日全面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盘龙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又多了一个亮点。这并不是一个企业的开始,更是一个地区经济的将来,有了这一企业就会带动更多的发展。 盘龙区委、区政府前瞻性的提出了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双龙旅游小镇发展的思路。明确区农业局通过招商引资,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土地流转的模式。盘龙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是盘龙区农业局和锦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由云南新犁温室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盘龙区农业生态观光园。该项目由昆明市盘龙区政府及昆明市锦庄农业科技公司联合投资,建筑总面积为6172平方米,它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又一亮点之一。该园区集种植,观赏,餐饮,娱乐于一体,体现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为市民的出游、亲和自然提供了新的场所。展示园占地35亩,分为采摘园区、示范观赏园区和休闲娱乐园区以及绿色超市四大功能。建园以来,大棚面积达17000平方米,已种植绿化苗木2万余株,50余个品种;观赏食用瓜果品种41个,特色蔬菜和野生蔬菜品种20个。今年引进了五彩番茄、迷你黄瓜、紫色苣菊、红珊瑚、火焰菜、苦苣等15个新品种。目前,已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130人,有力地推动了双龙旅游小镇建设工作。三年来,在建园

生态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调控为保障,以政策为引导,科技驱动,应用生态系统的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工模拟本地区的顶极生态系统,选择多种在生态上和经济上都有优势的生物,采用一套套生态农艺流程,按食物链关系和其他生态关系将这些物种的裁培、饲养和养殖组成一条条生产线,并将这些生产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多层次地配置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去,使之既获得持续最大(或最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又获得一个良好的、协调的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规划的原则 规划必须把长远利益与近期设想统一起来,把种植业、养殖业、工商业和农田、村镇、能源等项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因此,进行生态农业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工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制定规划时要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为指导,用系统、整体观念,进行全面规划,做好总体布局。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协调农业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 2、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对资源不仅要合理利用,还要积极的保护,对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与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只有这样,方不致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超过资源再生速度,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3、因地制宜的原则。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各地区的农业生态工程设计和配套技术,生态农业的建设不可能是相同的,必须根据当地具体生态环境特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农民群众关心、见效快的项目。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制定规划,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类型和模式。 4、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原则。根据生态学原理合理设计食物链,利用农业有机物质,包括“废弃物”(指死体、残体、排泄物)等实行多次利用、多级得益、循环利用和深加工等。 5、扩大绿色植被原则。绿色植物是转化太阳能,实现第一性生产的重要机器,是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措施,应充分考虑将一切土地和部分水面绿化起来。 6、多业结合、集约经营原则。生态农业必须是多业结合,包括农业内部的横向联系和农业外部的横向联系,实行集约经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7、实现“三大效益”原则。生态农业建设措施必须达到生态上适宜,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态农业规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一)前期工作 是规划工作的起步阶段,为规划工作做好物质、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一个由政府领导人挂帅,由试点承担单位会同农业、环保、林业、规划、能源、水利、乡镇企业等部门组成的规划领导小组; 2、建立一支有权威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多学科的有开拓精神和热心此项工作的规划工作队伍; 3、搞好规划人员培训,特别是技术方法的培训; 4、筹措资金,建立保障系统;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汇编)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学家A.Howard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4],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5] 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1]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1]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为保护从事生态农业农户的利益,德国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自然产品”销售系统,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出售无化学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价格高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售价的1/3-1倍。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方国家都纷纷发展起生态

生态创意农场项目策划书

生态创意农场项目策划书 1.对创业前景的宏观分析世界经济的动荡,促使中国政府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不得不未雨绸缪,改变以前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随着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七大新兴产业呼之欲出,产业结构调整有序进行,“促消费、保民生、扩就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点。提倡科技之路,鼓励创新创业为广大有创业梦想的中国搭建了一个无比宽阔的历史舞台。同时也为我提供了有力的创业成功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整天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对大自然的山水风景,农村的田园风光情有独钟--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喜欢跑到农村去“拥抱大自然”。周末节假日走出喧嚣的城市,到最贴近大自然的农村去领略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秀丽怡人的风景,丰富多彩的农家绿色食品……这些无疑给近年萧条的农村经济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而到目前为止,处于我省生态旅游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农家乐正处在萌芽时期,还不具备一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为了大力扶持这一新型的产业,从省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最新资料表明,我省目前的生态农家乐虽然不少,但大多是以家庭模式经营,其规模之不言而喻,且大部分农家乐产品重复,经营项目雷同,特色不鲜明,缺乏科学规划,消费层次低,功能单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省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不仅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亲绿色”一族的人们的需求。鉴于以上现象,我省迫切需要建立一些高层次,特色鲜明,功能齐全,集休闲娱乐,农村风情于一体的全新的农家创意休闲农场。因此我们应该尽快营造一个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农家娱乐天地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我们的农场将在这样的背景孕育而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志为家乡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以下就是我们成立绿色生态休闲农场作为大学生创业的构想。 2.创意农场的规划进程: 2.1项目准备及运作模式新创公司应该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准确地介入市场。同时,也应该对市场的风险作充分的估计和准备,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和发展措施。制定出长期战略、中期目标、短期计划。面对几万亩的大山资源,我们可以想象创意农场市场的庞大,这使我们有足够的项目可以选择去做。特禽养殖、特色种植、休闲农场将是我们创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我们将会以养殖特禽为切入点、特色种植为辅助、创意休闲农场为亮点,逐渐形成养殖、种植、休闲劳动、采摘、垂钓、餐饮、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消费型创意农场。 2.2规划项目,第一阶段规划:第1年年初---第2年年末,共2年(项目目标,成本、盈利预测及可行性分析): 2.2.1 第一个半年建三栋鸡舍,每栋鸡舍能容纳1500只小型鸡左右,大型鸡1000只左右,每栋造价10万元,现已存在一栋,还需要投入20万元。理由:A养三种不同的鸡,须建三个完全分开的鸡舍,预防疾病相互传染 B三种鸡是一个完美的组合,有大型鸡、小型鸡,营养价值高的,口感好的,价格高低的都有,特禽和地方鸡都有,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利于销售。 2.2.2 建特色而简单的餐厅,餐厅能容纳100人左右,桌椅凳都以竹子为主要材料。还需建一个厨房和卫生间,这些设施农场已基本具备,只需再投4万元加以完善。理由:农场最基本的招待能力要解决(吃喝拉撒等),这是一个销售鸡的主攻点。 2.2.3 后一年半养三批鸡,计划每批火鸡1000只,珍珠鸡1500只,三黄鸡1500只。各种鸡的成本:先锋生态农场山林放养火鸡A:火鸡鸡苗14元/只,饲料:每只平均0.3元/天,平均出栏时间为7个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饲料成本为0.3*30*7=63元/只,兽药费:1元/只,车油费、话费、包装袋费共3元/只。火鸡单只成本(除人工、广告宣传费外)为14+63+1+3=81元/只。平均重量:8斤/只,出售价格25元/斤,销售收入:25*8=200元/只,销售利润:200-81=119元/只,毛利率:119/200=59.5%,成活率按90%计算,1000只鸡的销售收益:1000*90%*200=180000元 3批鸡的销售收益540000元。1000只鸡的成本(鸡后面产蛋收入冲抵鸡中途死亡的10%的损耗):1000*90%*81=72900元,3批火鸡成本:72900*3=218700元,1000只火鸡的销售利润:1000*90%*119=107100元。3批火鸡利润:107100*3=321300元B:珍珠鸡鸡苗:

关于生态农业科技实习感受

关于生态农业科技实习感受 一、实习目的: 通过观光旅游方面的实习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在生活当 中的应用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起来,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水平与分析水平,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实习时间: 200XX年1月5日——200XX年4月5日 三、实习单位:云南昆明市盘龙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 四、实习地点:昆明市盘龙区金殿麦冲村 五、实习内容和过程: 盘龙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于XX年开工建设,投资规模1100万元, 经过三年的建设,已成为我省一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美、观光休闲配套齐全,集农业科技、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科普示范、商业贸易“六位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生态展示园。 盘龙区农业科技展示园于XX年10月27日全面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园区建筑总面积为6172平方米。建有1600平方米的标准薄膜展销温 室1栋,1548平方米的pc板瓜果园温室1栋,3024平方米的pc板生 态餐厅1栋。园区集种植,观赏,餐饮,娱乐于一体,体现了现代农 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为市民的出游、亲和自然提供了新的场所。园 区的展示园占地35亩,分为采摘园区、示范观赏园区和休闲娱乐园 区以及绿色超市四大功能。建园以来,大棚面积达17000平方米,已 种植绿化苗木2万余株,50余个品种;观赏食用瓜果品种41个,特色蔬菜和野生蔬菜品种20个。今年引进了五彩番茄、迷你黄瓜、紫色苣菊、红珊瑚、火焰菜、苦苣等15个新品种。当前,已解决农村劳动力 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130人,有力地推动了双龙旅游小镇建设工作。盘龙区农业科技展示园的建成,为盘龙区贯彻落实昆明市发展都市战 略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也为双龙片区旅游小镇的发展开创了。

国家立体生态农业工程方略

国家立体生态农业工程方略 【提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的解决,在我们国家首当其冲。在将来的岁月,粮食危机也将是人类世界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整体科学角度观察和应用逻辑推理之下,可以肯定,现成自然科学主导的强调人力单极发展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是最终万劫不复的死路一条。无论如何,我们这里一个坚定不移的新观点是,真正要彻底解决我们国家“三农”和世界人类的粮食问题,首先必须反现成科学技术倾向其道而行之,建立一个以整体科学的科学理念为基础的“立体生态农业工程”,并把其推为我们国家今后国民经济事业建设的第一方略。 【关键词】农业、粮食、新能量原理、立体生态农业工程、 当今世界,随着走反自然道路的现成自然科学及其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包括继续的工业化,土壤沙漠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在日益恶化;而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就要大量退耕还林还草,所有这些,都会使原来保障人类粮食生产的耕地日益减少。同时,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之下,粮食产量又要下降,让全球粮食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可以预见,在将来的岁月,粮食危机将是人类世界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它仍然会带来世界的动荡,乃至最终要毁灭人类。 有人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类只能从科技中找到出路。不发展科技,人类就无法进步,人类社会就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在新科技面前,如果因为它不确定的负面影响而不前进,科技就不会发展。转基因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谁抓住时机,谁就能抢占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谁就能成为将来社会的主人。

但是,这个貌似先进的正确的观点却是绝对的谬误。因为,从整体科学角度观察,那强调人力单极发展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是最终万劫不复的死路一条。而我们这里一个坚定不移的新观点是,真正要彻底解决我们国家和世界人类的粮食问题,首先必须反现成科学技术倾向其道而行之,建立一个以整体科学的科学理念为基础的“立体生态农业工程”。 事情仍然得从人类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上寻求转机。我们知道,现成自然科学目前的真正困境是,“我们几乎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家已经吃光了手里的面包(由牛顿和麦克斯韦所发现的力学和物理学的主要定律,量子力学的发展),现在,是用牙齿啃留在手中的面包皮”,“有没有可以想象得到的摆脱这一局面的办法?我对此的观点可能带点过于悲观的色彩。我的观点是,除非一个新的能量原理的突然发现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前景,否则人类将继续停留在地球的表面,或多或少地约束在几公里厚可供呼吸的空气层中,渴望不使它受到不可逆转的污染。”(勒内·托姆:“什么是多学科综合研究,它能解决什么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集:《科学知识新水平》,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88页) 那么,到底有没有可以想象得到的摆脱这一局面的办法?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对此观点完全持乐观的态度。我们相信问题的最终解决的有效办法,完全在人类自己手里;人类未来的前途命运,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客观世界本质的彻底认识,取决于人类对自己本质的彻底认识,包括取决于人类一种为人们社会整体利益着想的公共道德和智慧的存在和发展。 而本人“自然统一论”的六大全新自然领域的开拓和发现,其中有一个自然界物质自然运动的本质和源泉的本来辩证法的揭示,如“动力是二物相互作用的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出现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并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1993年,在总结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财政部、林业局(原林业部)、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等七个部委,联合在全国组织开展了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针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剧问题,力争通过改造坡耕地,推广垅沟栽培等技术,把坡耕地逐步建成高产稳产农田。同时,大力推广“粮农-林果-草牧”型生态农业模式,发展了一大批农牧型、农果型生态户;推广农膜回收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农药化肥等技术。通过实施“沃土计划”,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25度以上的陡坡地实行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推广草灌乔结合,提高植被覆盖率。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重要批示以后,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并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1998年,农业部在三峡库区启动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把生态农业建设与三峡移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农业成为三峡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和能致富的有效途径。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试点县三级生态农业管理和推广体系,初步建立起生态农业的理论体系,颁布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生态农业建设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生态农业建设的深入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范围日益扩大,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达到20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l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 %左右。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已有七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据对35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的不完全统计,通过近五年建设,粮食总产年均增长8.42%,总产值年均增长7.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4%。同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普遍提高,草坡得到保护,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与1990年相比,示范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9%,土壤沙化面积减少了21%,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在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中,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典型。如延安市宝塔区原来是“三年二旱,十种九难收”,经过十几年的生态农业建设,目前,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林草覆盖率达到50%,人均有2亩基本农田,人均纯收入比1990年增长了2.2倍,全区已有254个村达到小康,并涌现出168个生态百强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 今后,我国的农业要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农业是由资源浪费的粗放经营向资源节约的集约经营的成功模式,是由破坏生态环境的掠夺式经营走向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农业项目计划书

一、创业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每个人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如何妥善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2013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一号文件,都把粮食安全放在首列。特别是我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紧抓食品安全刻不容缓。我们所吃的食品安全了,才能更好的提振农产品市场信心,有了好的市场环境,才能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定,通过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相互依存和同步发展,来从本质上稳定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收益。农合论坛权威预测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粮食安全依然是奏响民生、发展经济的主旋律。 二、创业项目 我们公司创业项目生态农业及主要开发的项目:目前以农副产品种植及销售、、畜禽及水产品养殖、加工及购销为主、陆续会开发以下项目农业技术研发、农林开发及中草药种植、农业基地开发、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设计、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及配件、预包装食品销售等。我们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现代农业技术实施。 三、产品服务 公司计划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的形式进行推广种植,建设标准化生产厂房(无菌车间)、技培中心,新建仓库及冷库,。建成后,将形成地方特色型产业,带动和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公司在贵州省石阡县现拥有3000亩的农产品植基地。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水网密布,适合各

种植物生长。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安徽**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时刻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带领村民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一、企业概况 (一)企业概述分析 企业名称:绿意人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企业地点:重庆市永川县,目前永川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四个三”发展战略,把“城镇建设带动”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动力,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革 命老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的品牌优势, 以争创“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加快城镇建设 和管理步伐,把打造“公园县、疗养县、旅游县”作为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创业时间:预计2020年上半年 经营面积:100平方米左右 内部设计: 办公桌,生态农产品展示台 资金投入:30万元 员工人数:8人(包括创业团队人员) (二)企业开发创意 在大学期间我们的团队成员就先后参加了“微、小型企业创业培训班”、“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一系列创业意识培养活动,都具有创业梦想。2012年11月份,部分成员曾参与参加学校老师的种植、养殖方面的基地学习项目的起步及后期发展管理与经营。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1.生态农业的基本介绍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 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

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的特点 a.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b.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c.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d.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生态农业项目计划书

生态农业项目计划书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生态农业营销计划书摘要 一、项目规划 公司创业项目生态农业及主要开发的项目:目前以农副产品种植及销售、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为主、陆续会开发以下项目农业技术研发、畜禽及水产品养殖、加工及购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开发、加工、销售、农资销售、农林开发及中草药种植、农业基地开发、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设计、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及配件、工程机械、预包装食品销售等。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开发、培育、管理服务的投资企业。 二、产品服务 公司计划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的形式进行推广种植,建设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生产设备和技培中心,新建仓库及冷库,建立一个标准温室和一个标准实验室,用于对产品实进行深度研究和开发。建成后,将形成地方特色型产业,带动和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公司在成都现拥有XXXX亩的农产品植基地。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时刻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带领村民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三、市场定位 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喜欢绿色环保无公害产品。而我们公司正是本着这种

创业理念:生态农业以绿色农业为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社)”的形式进行推广种植,不仅带动农户收入的经济,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纯天然绿色产品,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竞争优势 针对我们的创业条件和消费群体定位,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创业项目,分别满足部分和我们公司签订项目的农户及希望食用生态农产品的人们需要。同时我们将推出以农副产品种植、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为主、陆续会开发以下项目农业技术研发、畜禽及水产品养殖、加工及购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开发、加工、销售、农资销售、农林开发及中草药种植、农业基地开发、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设计、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及配件、工程机械、预包装食品销售等,通过广告等方式让更多人群了解并认可“成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此增加本公司的产品知名度,从而提高销售业绩。与其他专业生态农业公司相比我们更具有优势,无论是从自身公司的经营理念及生产销售模式,到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充分争取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以科研单位和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以大型粮食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为产业依托,以及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这一切都将使我们“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更加具有生存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概况 (一)企业概述分析 企业名称:成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地点:XXXXXXXXXXXXXX 经营面积:

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

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径 万 方数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第,,卷 这些现象给农业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 全社会要提高集约化农业对农业 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的认识,加速农业环境治理法制化进程,加 强对农业开发建设项目 的环境评价,制定环境友好的技术经济政策,加速集约化农业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整 治工作, 特别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弱优势 珊优势 ,生态农业模式及其特点 ,, , ,, 云南 一,( ,,, 一, ,, , “ 江苏
b5E2RGbCAP
,, 一, , ,, 新疆 弱优势 生态农业是,,世纪,,年代提出攀一辫雾奏奏茎塑,,;殛鐾,璧蠹 酒嚣鬻薹爨矍霸蚕镬望蘸震蠢雾釜錾 p1EanqFDPw 浙江, 弱优势 ,, 安徽 一, , ,, 劣势 嚣囊藩爨囊囊莲嚣蘩奠巍零蠹錾。荦养揲徭,,募 劐矗。戥勘州,彭列驯莹乳:萎,蓼霉铲笔籀弓丑躞珀蠼壤 DXDiTa9E3d 强嵯增每哩~潲增算递增,,域嚆蟮离笺:,,王戚岔暴计贡献率已达潜疆,(,强,葫一旧搿 傅障掉,薪抽蚤 ,, 湖北,(, ,, 弱优势 ,, 宁夏 一, , ,, 劣势 净柏降碉谨碑,由肆聃糙揄 禹篓霹羹塞萧篡嚣。』鲤辔,霎冶搓型限椭粥鲥, ,, RTCrpUDGiT ,, ,, ,, ,, ,, 广西, ,, , 弱优势 ,, 捌南,—, ,,, 劣势 劣势 劣势 劣势 甘肃, ,, , 弱优势 ,, ,, ,,

陕西 海南 西藏 一,( ,,, 一, , , ,, ,, , 河北, ,, , 山西,(, ,, 弱优势 弱优势 羁优势 弱优势 内蒙古 青海 一, ,,, 一, ,,, ,(,生态环境 整体竞争力分析 由评价要素层, ,,,、毛、,,、毛的主成分构造各省区生 态环境整体竞争力的指数,,前,个主成分累 计贡献率已达, ,,,可选,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生态环境整体竞争力评价模型为: 5PCzVD7HxA ,,,(,,, ,,,,(,,,,,,,(,,,,, (,) 由表,可知,就 整体而言,东部生态环境竞争力明显优于中西部。东部在经济快速发展 的同时很好地兼 顾了环境保护与 生态建设,值得中西部借鉴。处于弱优势的省区应进一步 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生态建设步 伐,尽快向强优 势转变。而西藏、新疆等省区生态环境竞 争力之所以处于劣势,除区域自然因素外,更主要 的是环保意识较 弱、污染加重、掠夺式 开发、资源利用率低及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这些地区应及时 转变观念,树立 环保 意识,利用市场机制,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水平和利用率,严格执法,从根本上
jLBHrnAILg
扭转现阶段的劣 势。 表,我国部分省 医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 , 名瑰 ,,,,, , , , ,;, ,, ,,, ,,,,, ,, ,;,,,,,,,,,,,,,,, 态 ;,,,,,,,,, ,,,,, ,, ,,,, ,,,,,,;,, ,, ,,,,, 得分 ,;,,, 地区 ,,,,,, 得分 ,;,,, ,,,, ,,, 势 名次 ,,,,,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生态家园建设是一项开发式扶贫项目 类型:示范建设 【打印】【关闭】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是多年来我国农村能源建设、特别是沼气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是一项以民为本的工程,对于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态家园是我国近千个贫困县脱贫的最佳选择 我国约有1000个县位于中西部的山区和丘陵区。它们集生活、文化、生态贫困和县级财政贫困于一身。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现行体制的九龙治水,单项治理,是这些县久治不愈的关键所在。我以为,生态家园建设内容丰富,具有综合效益,应是这类地区脱贫的切入点。以此入手,先使群众摆脱贫困,群众有有了信心,各项建设副业就能逐步进行,这正是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时代意义所在。 生态家园是接口工程,应与多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实施对封山育林工作,小流域治理和开发工作,解决山区居民饮水工作、扶贫工作,发展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工作,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农村卫生工作,山区建设工作等都有推动作用。广大山区居民的生态家园建设好了,上述各项工作自然也就好解决了。 如果各方面的人财物力能有计划地协调起来,分工合作,生态家园建设就能加速进行。比如,我国许多城市都在郊区建设了奶牛场、猪场 和鸡场等,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但大量粪便成了污染源,如果与建设沼气池结合起来,既得沼气又得有机肥,不仅可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而且还是一项重大的农村卫生建设工程。又比如,水利部门为缺水山区居民建设饮水工程,如果在此基础上,帮助建设生态家园,使他们富裕起来,不就更完美了吗。林业部门年年在山区造林和封山育林,另一方面山区居民则年年毁林开荒和砍伐树木作燃料,一个沼气池一年相当于减少3亩森林砍伐量,封山育林的成果也就保得住了。我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接口工程,可以和许多工程接轨、配套,使许多工程更加富民和便民。 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届届政府接着干 要在十几年内在广大山区完成这件大事,除国家支持和保证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把这批县领导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 从县领导讲,生态家园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千载良机。从实际存在的问题来看,必须为他们解决几个实际问题,一是县级领导应相对稳定,最好一干就是五年;二是县领导应协调和组织县级各部门的人财物力;三是应制定一个科学的综合发展规划,在一定时期内,各届班子必须执行,不得另搞自己的“政绩工程”。这些正是我国生态农业县的建设经验,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 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 版权所有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宣传语

生态农业科技公司xx 广告语,生态农业科技公司xx 1、石斗实意,粮铸奇迹。 2、农业先锋,石斗出众。 3、xx粮,斗斗健康。 4、粮心石斗量,农丰富健康。 5、xxxx,食安于xx。 6、石斗农业平台,科技共赢未来。 7、良心石斗,厚道可见。 8、一次相遇,一生相伴。 9、粮载未来,诚商情怀。 10、道法自然,食以粮安。 11、农业无止境,xx有担当。 12、自然有大道,生活靠石斗。 13、创富先锋,美味专家。 14、一石粮心米,十斗健康情。 15、石斗生态,健康xx。 16、仁商行道,石斗粮膳。 17、石售粮心米,斗量健康情。 18、品质石斗,膳传xx。 19、石斗,让生活回归自然。

20、天然味道,石斗智造。 21、粮心石石,膳君斗斗。 22、石斗智米,美味无比。 23、石斗粮,品优良——石斗农业。 24、品质是我们做粮食唯一的态度——石斗农业。 25、石事求是,斗载品质。 26、石斗为膳,食安天下。27、天地粮心,石斗情真。 28、厚德之商,“粮”心之选。 29、石斗农机耐用,食品味道出众。 30、诚立石,斗有品,行致远。 31、石斗农情,粮心匠传。 32、舌尖上的xxxx,石斗科技祝健康。 33、粮心以道,石斗珍膳。 34、有良心,更放心。 35、牵手石斗,xx享生活。 36、以道为生,以诚为本。 37、生态好品质,石斗好品味。 38、食为先,粮心斗——石斗农业。 39、xx之米,弄情无限。 40、粮里关爱,诚商情怀。 41、古朴有方,诚信有道。

42、天地“粮”心,尽“膳”尽xx。 43、石斗农业科技,品质昂然自得。 44、石斗,让科技与美味同步。 45、一石粮,一斗米,皆良心。 46、心服务,芯科技,xx农业,星生活。 47、粮心石斗丰,农富国库盈。 48、农业航向,石斗点亮。 49、舌尖农业,石斗xx。 50、现代农业经典,石斗科技首选。 51、健康xx梦,xx在行动。 52、石斗聚福,六粮文化。 53、农机新榜样,绿色新食尚。 54、石斗相约,富农兴业。 55、石粮有道,斗米天然。56、以道传粮心,石斗珍膳食。 57、石斗,只为最初的味道。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_李文华

第32卷第6期2010年6月 2010,32(6):1015-1021 Resources Science Vol.32,No.6Jun., 2010 收稿日期:2010-04-20;修订日期:2010-05-30 基金项目:GEF 项目“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GCP/GLO/212/GEF )。作者简介:李文华,男,山东广饶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从事生态学与资源科学的研究工作。E-mail :liwh@https://www.360docs.net/doc/8e1613811.html, 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6-1015-07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 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20世纪后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一系列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知识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多功能农业;高品质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文化遗产 1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历了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个体农业到现代化农业,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人类社会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也带来了一些严重弊端,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1]。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农业的发展方向与道路成为思索的焦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农业的目标不仅要提高产量,还须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不仅要提高土地产出率、获得经济利益,还应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并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农业知识。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特色农业模式提供了基础,丰富的传统知识为今天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2]。但同时,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并不是很好,人多地少、人多水少、森林资源匮乏、草地退化严重、农业污染加剧等问题 依然严重,已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一批富有远见的科学 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将传统农业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逐渐发展了生态农业这一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与实践方式,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模式和相应的配套技术[4]。 中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并被认为是对国际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运动的一大贡献[5]。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有了很大改变,生态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具有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定位,对于深入挖掘传统农业的精华、进一步推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6]。然而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