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检测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

光电检测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
光电检测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

光电检测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

陈广新1,杨华军1,吴志海2,王江2

1、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成都(610054)

2、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41)

E-mail:zhgx1981@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785863.html,

摘要:光电检测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噪声。降低前置放大器的噪声,一直是提高光电检测灵敏度的主要任务。本文以噪声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实例介绍了在工程中应用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过程并给出了实验分析。

关键词:噪声,前置放大器,光电检测

中图分类号:TP212.14

1.引言

在激光微弱信号检测中,光电检测器件所接收的光信号十分微弱,输出的信号往往被深埋在噪声之中,要有效地利用这种信号就必须通过前置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处理。一款合格地前置放大器一方面要克服外界干扰把有用信号从噪声地掩盖中加以恢复,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降低自身地噪声,减少对被测信号地污染。所以前置放大器的低噪声设计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

2.放大器的噪声

噪声是扰乱或干扰有用信号的某种不期望的扰动。在放大器电路中有两类噪声。第一类噪声称为“干扰”这是指与实际电路无关的源产生的噪声(如:电磁干扰、工频干扰等)。这种外部噪声通常可以采取各种办法加以抑制和消除。第二类噪声是电路本身固有的噪声,它是由电路内部元器件产生的,不能被全部消除只能减到最低程度。

放大器的内部噪声主要有[1]:

(1)散粒噪声:在半导体器件中,各个载流子携带一个离散的电荷流动并产生一个小的电流脉冲,所有电流脉冲之和形成某一方向的平均电流流动并伴随不规则的起伏,这种起伏叫做散粒噪声。

(2)热噪声:处于热力学温度零度以上的导体中,由于自由电子的随机热运动不断的与震动着的离子碰撞,形成能量的不断变化。这种由于导体中载流子随机热运动所产生的随机噪声叫热噪声。

(3)闪烁噪声:闪烁噪声是一种重要的噪声源。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它与材料的表面状态和漏电流有关。

(4)典型的放大器噪声频谱曲线如图1所示。在低频区,闪烁噪声为主;在中频区,具有平坦频谱的白噪声即热噪声和散粒噪声占统治地位;在高频区,由于增益减小,信噪比相对降低,噪声系数增大。图中f1、f2分别是带宽的下限和上限。带宽BW=f2-f1,如果f2>>f1,则BW=f2。

图1 典型放大噪声频谱曲线

3.电路设计与分析

3. 1 输入级的选择

一般发现,集成电路的管子比分立的晶体管固有噪声高。在要求噪声电平特别低的电路中,第一级往往采用低噪声半导体三极管或场效应管。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提高,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是掺杂(也叫调制掺杂)的异质结结构场效应管。较之普通的场效应管具有高频、高跨导、低功耗和低噪声等特性[2]。我们所使用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噪声系数在12GHZ 时低至0.45dB,跨导可以达到50ms 。

3. 2 电路组态选择

场效应管可以接成三种组态:共源极(CS )、共漏极(CD )和共栅极(CG )。根据级联放大器的总噪声系数公式[3]

321112121

111............n n F F F F F G G G G G G ????=+++++ (1) 可知当输入级的功率增益1G 足够大,且噪声系数1F 足够小时,多级串连放大器的噪声系数F 才会较小,第一级以后的各级对噪声系数的影响才可以忽略。由于共源组态的功率增益最大,所以输入级选用共源组态。

3. 3 反馈选择

为了获得所需的频率响应和增益,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实现电流到电压的转换还必须加上电压并联负反馈。对于反馈电阻的选择既不能选的太大,也不能选的太小,太大虽然提高了增益但是会使反馈电阻的热噪声变大,前置放大器的带宽变窄;太小虽然减小了电阻的热噪声但往往会使前置放大器的增益变小,甚至出现过冲现象造成信号振荡。所以在选择反馈电阻时要兼顾增益、带宽和噪声的要求。

3. 4 噪声特性分析

根据上述的功能设计,具体的前置放大器电路原理图如图2。

图2 前置放大器电原理图

该前置放大器采用共源-共基对加上反馈电阻构成,第一级采用场效应管,并接成共源模式;第二级采用共基极晶体管,R2、R3组成偏置电路,C1是旁路电容。Rf 是反馈电阻提供直流电平。为了与后继电路阻抗相匹配,增加了两级射极跟随器,R4、R5、R6是偏置电阻。由于第二级的输入电阻低,所以第一级的电压增益小,但是Cgd (栅极-漏极间电容)产生的密勒效应小[4]。因此第一级的输入电容远小于一般的共源极电路,从而该电路在高频中获得了应用。对于场效应管来说,噪声电压与跨导成反比,要降低噪声,必须把场效应管运用在跨导大的地方。由场效应管的特性不难发现,静态漏极电流大时,跨导值大。通常在漏极饱和电流附近跨导最大,漏极饱和电流是栅-源偏压为零时的漏极电流值。所以本前置放大器场效应管栅-源偏压值取为零伏。

该前置放大器与探测器连接时的噪声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光电检测电路噪声模型

其中s I 为回波信号电流,ns I 为光电二极管散粒噪声其值为2

2ns s I qI f =?,3q f dB ?式中为电子电荷,为信号的带宽;d R 为光电二极管的内阻;d C 为光电二极管的结电容;nd I 为内阻产生的热噪声电流其值为4nd d kT f I R ?=,k T f ?-玻尔兹曼常数,-绝对温度,-带宽;0C 为电路的布线电容。N E 、N I 分别为放大器等效输入噪声电压和等效输入噪声电流;i r 为放大器的输入电阻;nf E 为反馈电阻f R 产生的热噪声电压,0r 为放大器的输出电阻,一般有f R r <<0,在噪声计算中可略去不计。

经计算可知总的等效噪声电流为:

2222222222442(//)(//)N N ni ns nd N nf

ns N d f d f

d f E E KT f KT f I I I I I qI f I R R R R R R ??=++++=?++++ (2) 信噪比为: 12222

1111[24()()]s s ni ns N N d f d f I I S N I qI f KT f I E R R R R ==?++?+++ (3)

通过信噪比计算公式(3),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放大器的噪声对系统信噪比的影响很大,低噪声的前置放大器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图4是该前置放大器的电压和电流等效噪声曲线,有图可以看出在我们需要的带宽内,噪声电压低于

50nV,噪声电流低于1pA 。

图4 电压和电流噪声等效曲线

4.仿真实验分析

图4是该前置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由图可知频率曲线相当平坦,增益可达到100dB,-3dB 带宽40M ,完全满足我们的实际需要。图5是给前放输入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为10ns ,脉宽为

1ns 的脉冲时的输出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有微小的反冲现象,但是信号波形还是得到了很好的复原。

图5 前置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

图6 脉冲输出波形

5.结论

有以上的设计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步骤是:首先着重考虑噪声特性。先考虑输入级器件是分立的还是集成的,是双极晶体管还是场效应管,并为它们选择适当的工作点,以便获得要求的噪声性能;然后选择电路组态,确定后级电路,进行整体噪声分析。最后加上负反馈,以获得所需得阻抗、频率响应和增益。整个设计过程是围绕噪声的分析、电路的综合,再回到噪声分析,最后取得各项指标均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美]Donald A.Neamen著.赵桂钦译.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陈俊.GaAs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及低噪声单片放大器的研究[A].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2000.

[3] 王清正著.光电探测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4] [美]C.D.Motchenbacher著.尤忠淇译.低噪声电子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7.

Design and analysis of low noise preamplifier for

photoelectric measure

Chen Guangxin1,Wu Zhihai2,Yang Huajun1,Wang Jia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lectronics of UESTC,Chengdu(610054),China

2、Southwest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all kinds of noises in photoelectric measure system. Reducing noise is always the primary task of increasing the active distance of system.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ssential theory of noise, An example of design procedures for low noise preamplifier applied in engineering is introduced and experiment analysis is given.

Keywords:noise,preamplifier,photoelectric measure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一、干涉的基本原理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 由一般光源获得一组相干光波的办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光学装置(干涉装置)将一个光源发出的光波(源波)分为若干个波。由于这些波来自同一源波,所以,当源波的初位相改变时,各成员波的初位相都随之作相同的改变,从而它们之间的位相差保持不变。同时,各成员波的偏振方向亦与源波一致,因而在考察点它们的偏振方向也大体相同。一般的干涉装置又可使各成员波的振幅不太悬殊。于是,当光源发出单一频率的光时,上述四个条件皆能满足,从而出现干涉现象。当光源发出许多频率成分时,每一单频成分(对应于一定的颜色)会产生相应的一组条纹,这些条纹交叠起来就呈现彩色条纹。 1、劈尖的等厚干涉测细丝直径 见图7.2.1-2,两片叠在一起的玻璃片,在它们的一端夹一直径待测的细丝,于是两玻璃片之间形成一空气劈尖。当用单色光垂直照射时,如前所述,会产生干涉现象。因为程差相等的地方是平行于两玻璃片交线的直线,所以等厚干涉条纹是一组明暗相间、平行于交线的直线。 设入射光波为λ,则第m级暗纹处空气劈尖的厚度 由上式可知,m=0时,d=0,即在两玻璃片交线处,为零级暗条纹。如果在细丝处呈现m=N级条纹,则待测细丝直径 具体测量时,常用劈尖盒,盒内装有两片叠在一起玻璃片,在它们的一端夹一细丝,于是两玻璃片之间形成一空气劈尖,见图7.2.1-2。使用时木盒切勿倒置或将玻璃片倒出,以免细丝位置变动,给测量带来误差。

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光学准直系统

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光电准直系统

一、引言 准直系统是利用光学自准原理,利用小角度测量或可转化位小角度测量的一种常用技术测试仪器。所谓光电准直系统就是光学准直系统与光电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具有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在精密,超精密定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小角度测量有多种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平面反射镜的光学杠杆原理,在探测光斑移动时使用CCD来经行图像的采集。 关键字:光学杠杆光学准直系统望远镜系统照明系统 CCD 二、基本原理: (一)光学准直系统的基本原理 这部分系统,通常是由光源,位于物镜焦平面上的分划板和物镜三部分组成,望远镜实际上是准直装置的你应用,它是将入射的平行光在其焦平面上,然后再用目镜直接观察光斑的变化。 图2.1 准直系统原理 图2.2 望远镜系统工作原理 一个准直管和一个望远镜组合,两个装置的光轴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将看到从发光点F发出的光线通过准直管的物镜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进入望远镜的物镜之后在汇聚到F点;同样发自焦平面上另一点F1的光线射出准直管后变成方向平行与光轴的光束,它在进入望远镜后汇聚于其焦平面的F1点。因此,线位移之比等于两系统焦距之比。由于平行光束成像的位置位移的由他的方向所确定,而不受平行光束在进入透镜前所走过的距离的影响,所以与发光点F及F1相关的像F及F的位置不依赖于准直管和望远镜之间的距离。 在准直管的前面放置一个全反射镜,准直管发出的平行光束再由它本身来接受,就相当与集准直管与望远镜一体,这就是准直的原理。 将一个刻度线的图像以平行光束(准直光)的形式投射到反射镜上,该反射镜将其光束反射回准直系统。如果反射镜与光轴垂直则光束将返回其自身。如果反射镜倾斜一个角度α,则其反射光将于2α反射回来。根据反射光的倾斜程度,自准图像将会以更大的角度发生位移。通过测量自准直图像在X轴Y轴上的唯一可以测量得反射镜的角度变化。自准直已为平行光。其测量结果不受距离的影响。 图2.3 准直管简易图 2.1.2 高斯系统 为了使目镜不受光源遮挡,高斯系统的自准直仪光路在其光轴上加有析光镜。测微平行光管具有类似的光学系统,只是用立方棱镜代替了析光镜,立方棱镜由两个直角镜胶合而成,其中一棱镜的胶合面镀有析光膜。这种光学系统有一个盲区,当这自准直像与原中心十字丝靠得很近或有重叠部分时便无法使双刻线瞄准,因而也就测不出相应的反射镜偏转角。 图2.4 高斯自准(1) l、光源2、聚光镜3、分光镜4、分划板5、准直镜 6、反射镜7、目镜组8、目镜焦平面 下图是高斯系统的另一种光路安排,其特点是把析光镜(立方棱镜)放在物镜组的焦平面之前,这样由于其分光作用物镜就有两个共轭的焦平面。一个焦平面放置十字线分划板l并被光源照明,另一焦平面放置双刻线分划板5。这种安排能使自准直象与原分划板分开(在视场中不再直接看到原分划板1),从而避

光电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光电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光电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1、光电器件的基本参数特性有哪些? (响应特性噪声特性量子效率线性度工作温度) @响应特性分为电压响应度电流响应度光谱响应度积分响应度响应时间频率响应 @噪声分类:热噪声散粒噪声产生-复合噪声 1/f噪声信噪比S/N 噪声等效功率NEP 2、光电信息技术是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主体,研究和发展光电信息的形成、传输、接收、变换、处理和应用。 (光电子学光电子器件) 3、光电检测系统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 (光学变换光电变换电路处理) 4、光电效应包括哪些 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物体受光照后向外发射电子——多发生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内光电效应:物体受到光照后所产生的光电子只在物质内部而不会逸出物体外部——多发生在半导体。 内光电效应又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导效应:半导体受光照后,内部产生光生载流子,使半导体中载流子数显著增加而电阻减少的现象。 光生伏特效应:光照在半导体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面上时,会在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的两侧产生光生电动势。 5、光电池是根据什么效应制成的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种? (光生伏特效应太阳能光电池和测量光电池) 6、激光的定义,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有什么? ( 定义:激光是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粒子数反转光泵谐振腔) 7、热释电器件必须在什么样的信号的作用下才会有电信号输出? (交变辐射) 8、 CCD是一种电荷耦合器件,CCD的突出特点是以什么作为信号,CCD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电荷 CCD的基本功能是电荷的存储和电荷的转移。) 9根据检查原理,光电检测的方法有哪四种。 (直接作用法差动测量法补偿测量法脉冲测量法) 10、光热效应应包括哪三种。 (热释电效应辐射热计效应温差电效应) 11、一般PSD分为两类,一维PSD和二维PSD,他们各自用途是什么?

光电检测方法研究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以及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爆炸事故日益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在煤炭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甲烷(CH4)及一氧化碳(CO)等易燃易爆气体,带来了煤矿安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煤矿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高灵敏度检测变得十分重要。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光源及各种光纤器件性能更加完善。因此,在各种气体传感器中光纤气体传感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光纤气体传感器因其敏感元件与检测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实现了完全的电隔离,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本文基于差分检测原理,设计了用于气体传感中微弱信号测量的增益可调的便携式双光路光电检测和采集系统。系统采用以AD795 为核心的低噪声、高灵敏度前置放大器,通过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实现了微弱信号的高精度低噪声检测,并配以具有极强抗噪性能的24bitsΣ-△模数转换芯片AD7794,完成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通过AVR 单片机控制实现电路增益的自动调节,解决了差分检测中存在的小信号放大,大信号饱和的问题。 关键词:气体传感;光电检测;微弱信号测量;可调增益;数据采集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natural gas industry,the coal mine exploding accident increased everyday.China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maximal coal yield and consumption,and also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using coal as the most energy sources. Many kinds of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gases such as methane(CH4)and carbon monoxide(CO)coexisting in the process caused a series of problem like the safety problem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so on.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tect more sensitive the harmful gases engendering in the coal mine.

光电检测课程设计-激光测厚度

《光电检测课程设计》 2016 年 12 月

目录 摘要 (3) 1绪论 (4)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4) 1.2国内外现状 (4) 2视觉测量系统 (5) 2.1直射型激光三角法测位移原理 (5) 2.2双光路激光三角法测厚原理 (6) 2.3测厚原理及特点 (6) 2.4光路系统特点 (8) 3图像处理部分 (9) 3.1图像预处理 (9) 3.2阈值的确定 (10) 3.3厚度的确定 (10) 4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摘要:精确测量薄板类材料的厚度,讨论了激光器光束轴心线与成像透镜光轴夹角与系统分辨率的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了光斑距离与被测物厚度的函数关系式,最后通过标定实验对系统精度进行了实验论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消除了双光路激光三角法上下测量系统难以同步的问题,分辨率高,精度控制在 10μm,良好地满足了工业测量的需求。 关键词:激光三角法最小二乘法薄板厚度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测试计量技术水平的提高,材料厚度的检测对仪器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由在线测量逐步取代离线机械式测量。冷轧钢板作为汽车制造、机械加工、船舶制造、土木建筑和轻工业等领域的原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热镀锌工艺常用来进行钢板的防锈处理,据统计,全球每年产锌量大约一半被用在于钢板防锈处理上,因而,镀锌板厚度的高精度检测关系到镀锌工艺的优化和锌层用量的合理规划。针对镀锌板厚度高精度在线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单镜头双光路激光三角测厚模型,该模型相对传统双光路激光三角测厚法而言,通过改进光路设计将分置于上下两条光路中的光电探测器合二为一,避免了两条独立光路中图像探测器难以同步工作的问题,使得测量结果不受被测物抖动的影响. 激光测厚的优势在于不接触被测物且测量精度高,可解决一些以往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广泛青睐.激光三角法在线厚度测量通常都在C型机架上进行,而C型机架在大震动环境里自身难以避免震动,这导致上、下两组测量探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产生测量误差.目前消除震动的方法有:震动隔离、震动补偿[1]等,其中震动隔离方法硬件设计较复杂,且不能消除C型机架自身震动[1];传统的震动补偿法不能满足上、下探头测量数据与C型机架微位移变化厚度补偿数据的同步性.因此,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在线动态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1.2国内外现状 现在,世界上激光三角法薄板在线测厚过程存在两个典型的问题:(1)被测工件在工件传输线上向前运动时伴有沿着激光束方向的前后轻微跳动;(2)C型机架在大震动环境里自身震动,这些问题会引起测量误差.对此,提出了三同步激光三角法厚度测量方法.该法利用CCD同步驱动技术[2],在同一时刻采集3组测量探头数据,其中,上、下两组测量探头对被测物体厚度进行测量;

光电式报警器

郑州科技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光电式报警器 学生姓名尚垚 专业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四班 学号201031108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袁玉霞 完成时间2013年3月8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2)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2) 4.1 系统组成 (2) 4.2 工作原理 (3) 5 单元电路的设计 (3) 5.1 光电转换 (3) 5.2 数字显示 (5) 5.3 声光报警 (9) 6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12) 7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电路总体原理图 (16)

附录2:元器件清单 (18)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报警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触摸式、开关式报警器等,虽然具有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但是也具有应用范围窄等缺点,而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光电报警就很好的改善了这点。如今,光电报警器已经广泛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自动化仪表、医疗电子设备等领域。本实验的设计借助于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设计变得简单、方便、灵活性强。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工作稳定,因此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设计的光电报警器是光电二极管和报警器的灵活结合,它可以运用到各种生产线上,如博物馆里的防盗系统,并提示物品被盗地点,安全性能高,节约了人力资源,并且不易出错;还能运用到其它人力不能监测的环境。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采用双光路结构,当任一光路被遮挡时,报警器发出间歇式声光报警; 2、采用数码管显示被遮挡的路数,无报警显0,1 路报警显1,2 路报警显2,同时遮挡报警显3;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思考题及其答案 习题01 一、填空题 1、通常把对应于真空中波长在(0.38m μ)范围内的电磁辐 μ)到(0.78m 射称为光辐射。 2、在光学中,用来定量地描述辐射能强度的量有两类,一类是(辐射度学量),另一类是(光度学量)。 3、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又是(光子流)。光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但当光与物质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时就突出地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二、概念题 1、视见函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对许多人的大量观察结果,用平均值的方法,确定了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平均相对灵敏度,称为“标准光度观察者”的光谱光视效率V(λ),或称视见函数。 2、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是辐射能的时间变化率,单位为瓦(1W=1J/s),是单位时间内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 3、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定向发射的的辐射强度,除于该面元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平方米) 。 4、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定义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在单位时间内、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所辐射出的能量,单位为W/sr(瓦每球面度)。 三、简答题 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单位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描述辐射接

收面所接收的辐射特性,而后者则为描述扩展辐射源向外发射的辐射特性。 四、计算及证明题 证明点光源照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两个相距10倍的相同探测器上的照度相差多少倍?答: 2 22 4444R I R I dA d E R dA d E R I I ===∴=ππφπφφπφ=的球面上的辐射照度为半径为又=的总辐射通量为在理想情况下,点光源设点光源的辐射强度为ΘΘ ()1 2222222221 122 12 11001001010E E L I E L I L I L I E R I E L L L L =∴====∴= =ΘΘ又的距离为第二个探测器到点光源, 源的距离为设第一个探测器到点光 习题02 一、填空题 1、物体按导电能力分(绝缘体)(半导体)(导体)。 2、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它跃迁到新的能级上的条件是(具有能向电子提供能量的外力作用)、(电子跃入的那个能级必须是空的)。 3、热平衡时半导体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与两个参数有关:一是在能带中(能态的分布),二是这些能态中(每一个能态可能被电子占据的概率)。 4、半导体对光的吸收有(本征吸收)(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晶格吸收)。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本征吸收)。 二、概念题 1、禁带、导带、价带:

课程设计 光电脉搏检测电路设计报告

光电脉搏检测电路设计报告 脉搏波的概述 1.脉搏波的定义 脉搏波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源, 通过血管系的传导而产生的容积变化和振动现象。当心脏收缩时, 有相当数量的血液进入原已充满血液的主动脉内, 使得该处的弹性管壁被撑开,此时心脏推动血液所作的功转化为血管的弹性势能; 心脏停止收缩时, 扩张了的那部分血管也跟着收缩, 驱使血液向前流动, 结果又使前面血管的管壁跟着扩张, 如此类推。这种过程和波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有些类似, 因此称为脉搏波(pulse wave) 。 2.脉搏信息 血液在人体内循环流动过程中,经历过心脏的舒张、内脏流量的涨落、血管各端点的阻滞、血管内波的折一反射以及血管壁的黏弹等过程。脉搏波不仅受到心脏状况的影响,同时要受到内环境调控功能器官(脏器) 状态所需血液参数以及系统状态参数等的影响。所以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富含有关心脏、内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动态信息,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 3.脉搏测量的意义 脉搏是临床检查和生理研究中常见的生理现象,包含了反映心脏和血管状态的重要生理信息。人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态、病变等信息将以某种方式显现在脉搏中即在脉象中。人体脉象中富含有关心脏、内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动态信息。通过对脉搏波检测得到的脉波图含有出许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可以用来预测人体某些器脏结构和功能的变换趋势,如:血管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质的变异会引起脉搏波波形和波速等性质的改变,而脉搏的病理生理性改变常引发各种心血管事件,脉搏生理性能的改变可以先于疾病临床症状出现,通过对脉搏的检测可以对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引起的血管病变进行评估。同时脉搏测量还为血压测量,血流测量及其他某些生理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理参考信号。 设计目的与意义 ?目的 应用光电式传感器、放大滤波电路组成的脉搏测量电路 通过示波器显示人体指端动脉脉搏信息 ?意义 通过观测到的脉搏的次数、跳动的波形为临床提供部分 诊断价值的信息,为人体某些器脏结构和功能的变换趋势提供生理参考信号 系统设计 1.测量信号的特征

光电报警器电路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课程光电检测技术 题目光电报警器电路设计 院系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07-2班 学生姓名xxx 学生学号xxx 指导教师 2007年 3 月 11 日 2011年3 月10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光电检测技术 题目光电报警器电路设计 专业应用物理07-2 姓名xxx学号xxx 主要内容: 通过报警器和光耦结合的小小的结合来设计一个光电报警器,并分析该报警器各个模块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基本要求: 1、设计光电报警器电路功能框图。 2、设计光嗲报警器的光电转换电路、报警控制电路、译码输出以及显示。 3、调试安装。 4、完成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庞振泰、王采斐、屈宗明(译).光电接口器件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完成期限2011年3月10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1年3 月10日

目录 第1章概述 (2) 1.1 课题作用、实用价值 (2) 1.2 光电报警器的发展前景 (2) 第2章基本原理与总体设计 (4) 2.1 光电报警器的总体设计 (4) 2.2 光电报警器原理介绍 (4) 第3章光电报警器电路设计 (6) 3.1 光电转换模块设计 (6) 3.2 报警模块设计 (7) 3.3 数字显示模块设计 (9) 3.4 蜂鸣器的结构设计 (10) 第4章电路的安装调试 (11) 4.1 元器件的焊接 (11) 4.2 电路的调试 (11) 第5章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第1章概述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报警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汽车、摩托车报警器,仓库大门,以及家庭保安系统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报警器电路。人们对报警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报警器通常采用触摸式、开关报警器等。这类报警器具有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但是也具有应用范围窄等缺点。而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光电报警就很好的改善了这点。如今,光电报警器已经广泛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自动化仪表、医疗电子设备等领域本实验的设计借助于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设计变得简单、方便、灵活性强。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工作稳定,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课题作用、实用价值 本次设计的光电报警器是报警器和光耦结合的小小的结合,但它可以运用到各种生产线上,如纺纱工业的监测各个丝线的有无断点,并加以提示,也可以稍加改进,让其能够计数,记录生产进度,安全性能高,节约了人力资源,并且不易出错,还能运用到人力不能监测的环境。可见光电报警器的运用能延伸到各个行业。 1.2光电报警器的发展前景 光电技术光电科技是一门结合光学、电子与电机之尖端技术,早期由于技术门槛高,偏重国防与航天领域之发展,并以雷射相关应用为主。近十余年来,光电相关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其应用更是无远弗届,层面扩及通讯、信息、生化、医疗、工业、能源、民生等领域。展望光电报警器的未来,在轻量化、便携性、低耗能、高效益、整合强的特性下,将更深入各产业应用范围中。 光电产品因应用广泛已成为众所瞩目之焦点,近来无论在通讯网路、多媒体信息化社会等炙手可热的应用领域上,光电产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许多专业人士都预见到二十一世纪将是属于「光」的世纪。为此,无论日、美、欧

光电检测技术期末试卷试题大全

1、光电器件的基本参数特性有哪些? (响应特性噪声特性量子效率线性度工作温度) 响应特性分为电压响应度电流响应度光谱响应度积分响应度响应时间频率响应 噪声分类:热噪声散粒噪声产生-复合噪声1/f噪声信噪比S/N 噪声等效功率NEP 2、光电信息技术是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主体,研究和发展光电信息的 形成、传输、接收、变换、处理和应用。 (光电子学光电子器件) 3、光电检测系统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 (光学变换光电变换电路处理) 4、光电效应包括哪些 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物体受光照后向外发射电子——多发生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内光电效应:物体受到光照后所产生的光电子只在物质内部而不会逸出物体外部——多发生在半导体。 内光电效应又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导效应:半导体受光照后,内部产生光生载流子,使半导体中载流子数显著增加而电阻减少的现象。 光生伏特效应:光照在半导体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面上时,会在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的两侧产生光生电动势。 5、光电池是根据什么效应制成的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按用途可分为 哪几种? (光生伏特效应太阳能光电池和测量光电池) 6、激光的定义,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有什么? (定义:激光是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粒子数反转光泵谐振腔) 7、热释电器件必须在什么样的信号的作用下才会有电信号输出? (交变辐射) 8、CCD是一种电荷耦合器件,CCD的突出特点是以什么作为信号,CCD的 基本功能是什么? (电荷CCD的基本功能是电荷的存储和电荷的转移。) 9根据检查原理,光电检测的方法有哪四种。 (直接作用法差动测量法补偿测量法脉冲测量法) 10、光热效应应包括哪三种。 (热释电效应辐射热计效应温差电效应) 11、一般PSD分为两类,一维PSD和二维PSD,他们各自用途是什么? (一维PSD主要用来测量光点在一维方向的位置;二维PSD用来测定光点在平面上的坐标。) 12、真空光电器件是基于什么效应的光电探测器,它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真空管,其他元件都在真空管中,真空光电器件包括哪两类。 (外光电效应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二、名词解释 1、响应度 (响应度(或称灵敏度):是光电检测器输出信号与输入光功率之间关系的度量。)2、信噪比 (是负载电阻上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光电课程设计报告2012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名称:《光电技术》课程设计学生姓名:邓跃斌、付炜、黑阳超、林松系别:物理与电子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雷立云 2012年11月29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3) 1、课题 (3) 2、目的 (3) 3、设计要求 (3) 二、实验仪器 (3) 三、设计框图及整体概述 (4)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 (4) N E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作调制电源 (5) 1、用555 N E电路结构 (5) (1)555 N E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5) (2)由555 (3)发射端电路 (6) L F放大器构成接收放大电路 (7) 2、用353 (1)光放大器 (7) (2)光比较放大器 (7) 五、调试过程及结果 (8) 1、调试的过程及体会 (8) 2、调试结果 (8) 六、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 (9) 七、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 (9) 八、参考文献 (10) 九、附录 (10) 1、整体电路图 (10) 2、课程设计实物图 (10) 3、元器件清单 (11)

一、设计任务书 1、课题 光电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2、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巩固电子技术、光电技术、感测技术以及传感器原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系统角度出发,培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个人收集资料,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等环节,初步掌握光电系统设计方法和研发流程,逐步熟悉开展工程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3、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用555 N E构成占空比为0.5多谐振荡器作发光二极管的调制电源,并对参数选择进行分析说明;选用324 L M构成比较放大器进行报警电路设计;画出所做实验的全部电路图,并注明参数;记录调试完成后示波器输出的各测量点电压波形。 (2)扩展要求(选做) 分析影响作用距离的因素,提出提高作用距离的措施;设想光电报警系统的应用场合,并根据不同应用提出相应电路的设计方案。如需要闪烁报警,电路如何设计? 二、实验仪器 多功能面包板………………………………………………………………1块T D S.60M H z.1Gs s双通道数字存储波示器………………………1台1002 YB A A直流稳压电源…………………………………………………1台17333 万用表………………………………………………………………………1台

光电报警器课程设计

一绪论 (2) 二设计要求 (2) 四设计原理及电路图 (4) 4.1报警电路原理图 (4) 4.2数码管显示原理图 (4) 4.3光电转换设计原理图 (5) 五器件清单及简单介绍 (5) 5.1光耦 (5) 5.2 555芯片 (6) 5.2.1 555芯片连线图 (6) 5.2.2 555芯片工作表 (7) 5.3 74LS32译码器 (7) 5.3.1 ;74LS32译码器译码表 (7) 5.3.2 ;74LS32引脚接线图 (7) 5.4 74LS48译码器 (8) 5.4.1电路接线图 (8) 5.4.2 74LS48引脚图 (8) 5.4.3 74LS48译码表 (8) 六控制系统实现 (9) 七proteus仿真电路图 (10) 7.1无光遮挡的情况下数码管显示状态 (10) 7.2当通道1被遮挡时,数码管的显示状态 (10) 7.3当通道2被遮挡时,数码管的显示状态 (11) 7.4当通道全部被遮挡时,数码管的显示状态 (11) 八设计心得 (12) 九参考资料 (12)

一绪论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报警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报警器通常采用触摸式、开关报警器等。这类报警器具有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但是也具有应用范围窄等缺点。而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光电报警就很好的改善了这点。如今,光电报警器已经广泛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自动化仪表、医疗电子设备等领域本实验的设计借助于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设计变得简单、方便、灵活性强。电路简单容易实现,工作稳定,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设计了一种光电式报警器,该报警器通过感光器件组成的光电转换电路,可以探测出光线是否被阻挡的信息,并通过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把这种信息传递至后面的数码显示电路以及声光报警电路以实现控制数码管显示与报警器报警的功能。其中声光报警部分通过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来控制蜂鸣器发出鸣叫声和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亮来代替报警效果。整个设计利用了部分数字逻辑电路,能实现在报警过程中同时显示对应路数的功能。且该报警器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即:光电转换模块、报警模块和显示模块。各单元电路功能结构相对独立,可扩充性强,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二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光电传感器,采用光耦电阻,当有物体遮挡光电传感器所设置的通道时,报警器会自动发出声音,数码管并显示相应遮挡的通道位置(设通道代码分别为1,2,3),当所设计的光电传感器通道一被遮挡时,报警器发出响声,数码管显示1,当所设计的光电传感器通道二被遮挡时,报警器发出声响,同时数码管显示2,当通道三被遮挡时也一样,当光电传感器没有物体遮挡所设计的通道时,报警器不发出声响,数码管不显示。 2设计主要材料 光耦,555芯片,74LS32译码器,74LS48译码器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思考题及其答案 习题01 一、填空题 1、通常把对应于真空中波长在(0.38m μ)范围内的电磁辐 μ)到(0.78m 射称为光辐射。 2、在光学中,用来定量地描述辐射能强度的量有两类,一类是(辐射度学量),另一类是(光度学量)。 3、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又是(光子流)。光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但当光与物质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时就突出地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二、概念题 1、视见函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对许多人的大量观察结果,用平均值的方法,确定了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平均相对灵敏度,称为“标准光度观察者”的光谱光视效率V(λ),或称视见函数。 2、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是辐射能的时间变化率,单位为瓦(1W=1J/s),是单位时间内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 3、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定向发射的的辐射强度,除于该面元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平方米) 。 4、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定义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在单位时间内、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所辐射出的能量,单位为W/sr(瓦每球面度)。 三、简答题 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单位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描述辐射接

收面所接收的辐射特性,而后者则为描述扩展辐射源向外发射的辐射特性。 四、计算及证明题 证明点光源照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两个相距10倍的相同探测器上的照度相差多少倍?答: 2 22 4444R I R I dA d E R dA d E R I I ===∴=ππφπφφπφ=的球面上的辐射照度为半径为又=的总辐射通量为在理想情况下,点光源设点光源的辐射强度为ΘΘ ()1 2222222221 122 12 11001001010E E L I E L I L I L I E R I E L L L L =∴====∴= =ΘΘ又的距离为第二个探测器到点光源, 源的距离为设第一个探测器到点光 习题02 一、填空题 1、物体按导电能力分(绝缘体)(半导体)(导体)。 2、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它跃迁到新的能级上的条件是(具有能向电子提供能量的外力作用)、(电子跃入的那个能级必须是空的)。 3、热平衡时半导体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与两个参数有关:一是在能带中(能态的分布),二是这些能态中(每一个能态可能被电子占据的概率)。 4、半导体对光的吸收有(本征吸收)(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晶格吸收)。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本征吸收)。 二、概念题 1、禁带、导带、价带:

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系统设计讲解

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 光电传感器的转速测量设计 院系: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10月8---2012年10月19

一.课程设计描述 采用单片机、uln2003为主要器件,设计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实现电机速度开环可调。 二.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1、通过按键选择速度; 2、转速测量显示范围为0~9999转/秒。 3、检测并显示各档速度。 三.主要元器件 实验板(中号) 1个步进电机 1个 STC89C52 1个电容(30pF、10uF)各1个 数码管(共阳、四位一体)1个晶振(12MHz) 1个 小按键 4个 ULN2003 1个 电阻若干发光二极管 1个 三极管(NPN) 4个排阻 1个 四.原理阐述 4.1系统简述 按照题给要求,我们最终设计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用户通过键盘键入控制指令(开关),微控制器在收到指令后改变输出的PWM 波,最终在ULN2003的驱动下电机转速发生改变。通过ST151传感器测量电机扇叶的旋转情况,将转速显示在数码管上。 在程序主循环中实现按键扫描与转速显示,将定时器0作为计数器,计数ST151产生的下降沿,可算出转速,并送至数码管显示。 设计思路: (1)利用光电开关管做电机转速的信号拾取元件,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一个圆盘,在圆盘上挖1小洞,小洞上下分别对应着光发射和光接受开关,圆盘转动一圈即光电管导通1次,利用此信号做为脉冲计数所需。 (2)对光电开关信号整流放大。 (3)脉冲经过单片机内部的计数器和定时器进行计数和定时。 (4)显示电路采用单片机动态显示。

4.2转速测量原理 在此采用频率测量法,其测量原理为,在固定的测量时间内,计取转速传感器产生的脉冲个数,从而算出实际转速。设固定的测量时间为Tc(min),计数器计取的脉冲个数m,假定脉冲发生器每转输出p个脉冲,对应被测转速为N (r/min),则f=pN/60Hz;另在测量时间Tc内,计取转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个数m应为 m=Tcf ,所以,当测得m值时,就可算出实际转速值[1]: N=60m/pTc (r/min) (1) 4.3转速测量系统组成框图 系统由信号预处理电路、单片机STC 89C51、系统化LED显示模块、串口数据存储电路和系统软件组成。其中信号预处理电路包含信号放大、波形变换和波形整形。对待测信号进行放大的目的是降低对待测信号的幅度要求;波形变换和波形整形电路则用来将放大的信号转换成可与单片机匹配的TTL信号;通过对单片机的编程设置可使内部定时器T0对输入脉冲进行计数,这样就能精确地算出加到T0引脚的单位时间内检测到的脉冲数;设计中转速显示部分采用价格低廉且使用方便的LED模块,通过相关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转速通过I2C总线放到E2PROM存储,既节省了所需单片机的口线和外围器件,同时也简化了显示部分的软件编程。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的原理框图 五.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系统硬件部分包含输入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测速模块等。在硬件搭建前,先通过Proteus Pro 7.5进行硬件仿真实现。 5.1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光电报警系统设计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2013 学 专 院: 业: 学年第 一 学期
信息商务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 号: 光电报警系统设计 12 月 31 日~ 1 月 18 日 中北大学 王伟 程耀瑜 09050141X13
学 生 姓 名: 郝金风 课程设计题目: 起 迄 日 期: 课程设计地点: 指 导 教 师: 系 主 任: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12 月 31 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1.设计目的:
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主要在电子仪器、微机综合设计与实践、单 片机与 A/D 和 D/A 和光、计、电综合应用等几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培 养动手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
1、了解红外发光二极管与光电二极管的具体应用。 2、了解主动式光电报警系统设计原理,了解锁相环的原理及应用。 3、利用锁相环设计光电报警系统实验 4、 对影响光电探测性能的各种参数进行探讨, 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探测能力。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 实物样品等〕 :
1) 设计说明书符合要求; 2) 相应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 系统工作原理图; 4) 参考文献原文不少于 3 篇。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4.主要参考文献:
? 要求按国标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例: 1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5篇以上)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设计说明书及相关电路图
6.工作计划及进度:
2012201312 月 31 日 ~1 月 3 日 了解设计题目及熟悉资料 1月 4日 ~1月 7 日 确定各题目要求计算相关参数,确定具体设计方案
1 月 8 日 ~ 1 月 14 日 结合要求具体设计与仿真 1 月 15 日 ~ 1 月 18 日 整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答辩或成绩考核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停电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停电报警器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 2012 级 姓名:燕 指导教师:黎松奇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4年 12月 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燕学号 20128094 开题日期: 2014年 11月10 日完成日期:2014 年 12 月 19日题目:停电报警器 一、设计的目的 在一些场合,必须保证不间断地供电,或停电后必须通知操作者,使其知道已经停电,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需要一个停电报警器,当市电220v正常供电时,报警处于监测状态,当市电220v停电时,马上发出响亮的报警声,提醒人们注意,现在已经停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停电报警器也可以应用于安防工作,现在,许多不法分子在行不法之事之前都会先切断电源。在一些重要场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路与停电报警器电路相结合就形成了双重保障,巩固了安防系统。 二、设计的容及要求 本次设计主要是用51单片机来实现,使其在停电能实现报警功能。此次设计 给出停电报警器电路的各个模块电路的设计和所需主要器件的主要参数,并 介绍硬件实现的详细方案,给出本次设计的硬件原理电路图,并分点描述各 模块功能;并给出软件实现的程序流程图,并介绍各模块所要实现的功能。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月日

一、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根据系统拟达到的总体功能,将其划分为以下功能模块:主副电源电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路、停电报警器警铃电路和自动报警器 图1 系统组成图框图 一旦有人入侵、或电源被切断时,与之相应的报警探测器立即向用户端自动报警主机发出报警信号,接到警情事件后,自动报警主机立即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进行事件的现场声(蜂鸣器)报警。 二、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 2.1感应器技术 应器技术是信息采集技术的第一步,感应器是将能够感受到的及按规定被测量的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感应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输入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感应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的或响应的感应量转换成适于传输和(或)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 1. 感应器的作用 A、信息的收集。对某种特定要求,需检测目标物的存在状态,把某状态信息转换为数据,对系统或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B、信息数据的交换。把以文字、符号、代码、图形等多种形式记录在纸或胶片上的信nS数据转换成计算机、传真机等易处理的信号数据,或者读出记录

传感器课程设计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脉搏信息检测系统设计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脉搏信息检测系统设计 系别自动化学院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脉搏信息检测系统设计 系别自动化学院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F430 任务下达时间: 起止日期: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脉搏信息检测系统设计 1 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1 设计目的: (1)了解脉搏检测相关背景知识以及电工电子学、单片机、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2)初步掌握常用常用脉搏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选择恰当方法应用于本设计。 (3)通过学习,具体掌握所选择脉搏测量传感器的使用特点、测量电路和使用方法。 1.2 基本要求 (1)要求设计相关的硬件电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MCU和显示系统。 (2)设计恰当的测量电路,包括信号的放大、滤波及抗干扰设计等。 (3)设计异常心跳的报警电路。 1.3 发挥部分 自由发挥 2 设计过程及论文的基本要求: 2.1 设计过程的基本要求 (1)基本部分必须完成,发挥部分可任选; (2)符合设计要求的报告一份,其中包括总体设计框图、电路原理图各一份; (3)报告的电子档需全班统一存盘上交。 2.2 课程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参照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打印,包括附录中的图纸。项目齐全、不许涂改,不少于3000字。图纸为A4,所有插图不允许复印。 (2)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设计思路、设计框图、各部分电路及相应的详细的功能分析和重要的参数计算、工作过程分析、元器件清单、主要器件介绍)、小结、参考文献、附录(总体设计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3 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阶段日期计划完成内容备注 1 2016.1.4 讲解主要设计内容,安排学生查阅资料打分 2 2016.1.5 检查任务框图的设计情况打分 3 2016.1.6 检查整个设计理论方面的准备情况打分 4 2016.1.7 指导学生进行传感器的选择打分 5 2016.1.8 进程传感器及测量电路的硬件电路设计打分 6 2016.1.11 讲解原理图的绘制要求打分 7 2016.1.12 检查原理图完成情况,讲解及纠正错误打分 8 2016.1.13 检查流程图的绘制及报告的书写要求打分 9 2016.1.14 布置答辩打分 10 2016.1.15 答辩、写报告打分 201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