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刀俎.(zǔ) 戮.力(lù) 杯杓.(sháo) 美姬.(jī)

B.玉玦.(kuài) 瞋.目(chēn) 崤.山(xiáo) 彘.肩(zhì)

C.燕.国(yān)拜谒.(a)匕.首(bì)变徵.(zhī)

D.震慑.(sha)箕.踞(jī)督亢.(kàng)偏袒.(tǎn)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秦王方还柱走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又欲肆其西.封

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D我得兄.事之

4.下列有关“以”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①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②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④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大王来何操

B 吾属今为之虏矣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夺项王天下者,沛公也亚父者,范增也。

D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二、填空(共8分,每空1分)

6.文学常识及名句填空。

(1)《战国策》是汉代整理编辑的一部重要的体历史著作。全书共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共245年。

(2)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不仁;;不知;,不武。

(4)大行不顾细谨,。

三、阅读题(共31分)

(一)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7.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唯君图之/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

9.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

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二)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

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女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也。’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襄王立,田单相.之相:辅助

B.不早图,恐后.之后:落在后面

C.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劳:慰问

D.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嘉:赞扬

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因.人之力而敝之

C.乃.赐单牛酒,嘉其行乃.为装遣荆轲

D.出不能行,坐于.沙中苛政猛于.虎也

13.下列各组句子分编为四组,全能表现齐襄王善听意见的一组是()

(3分)

①襄王为太子征②襄王立,田单相之③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④女以为何若⑤乃赐单牛酒,嘉其行⑥贯珠者复见王曰

A.①⑤⑥B.④⑤⑥C.③④⑤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

A.田单守即墨之城并破燕兵,显出了卓越的才华,是襄王后来猜忌他的根本原因。

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说明君臣关系进一步出现危机。

C.贯珠者的一席话使君臣危机化解,说明贯珠者是一位有智慧的隐者。

D.齐襄王能够听进贯珠者的见解,并化解了与田单的矛盾,说明齐襄王还是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1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3分)

答:。(2)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2分)

答:。(3)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2分)

答:。四、应用题(共6分,每小题1分)

16、将下列各句中的黑体字,用成语代替。

(1)电影《父子威龙》中,黑社会老大请卧底公安吃饭,他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借公安的儿子小巩揭穿他的卧底身份。

(2)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这年头在打工不容易,得看老板的脸色,哎,走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7、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沛公不胜杯杓。(3)秋毫不敢有所近。

五、作文。(40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根据寓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00字。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

(《鷧鸟中计》)

【参考答案】1、A(B玦ju?C谒ya D袒.tǎn) 2.D(A说—悦B蚤—早C还—环)3.B(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CD名词作状语。)4.B(①②连词,表目的。③④分别是“因为”和“按照”。)5、A(A前者为普通疑问句,后者宾语前置,B被动句C判断句D定语后置句)

二、6.(1)刘向、编年体、33。(2)风萧萧兮易水寒。(3)因人之力而敝人,失其所与,以乱易整。(4)大礼不辞小让。

三、(一)7.B渡河 8.C 9.DA定语后置句B判断句C判断句10.C(二)

11.B(后:来不及。)12.C(A前者“助词,的”,后者“取独”;B前者“趁机”,后者“依靠”;C都是“副词,于是”;D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表比较”。)13.B14.A(根源在于“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15.(1)田单看见老者身体寒冷,就让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裘送给老者穿。(2)田单既有这些优点,而大王又赞扬他,要知道赞扬田单的优点,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圣德。(3)然后下令调查饥寒交迫的百姓,给以赈济。

四、16.(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秋毫无犯(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17、(1)暗喻(2)委婉(3)借代

五、略。

【参考译文】

燕军攻齐,临淄被攻破,齐闵王逃到莒地,为淖齿所杀。田单死守即墨,后来反击,大败燕军,并且收复了国都临淄,迎回躲在民间的太

子襄王。齐军破燕,议立国君,田单对立襄王为国君犹豫不绝,齐国的老百姓都怀疑田单会自立为王。后来田单立太子为襄王,自居相位。有一天,田单路过淄水,看见一位老者赤足渡河冻坏了,无法再走,僵坐在岸边的沙土上。田单看见老者身体寒冷,就让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裘送给老者穿。齐襄王内心很是憎恶田单这种收买人心的行为,他自言自语说:“田单这样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莫非图谋我的王权富贵?如果不先发制人,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说完,他猛然从自言自语中惊醒,警惕地左右察看,没什么人,只是岩石下有个采珠人,襄王把他叫唤过来问道:“你听到我说什么了吗?”采珠者坦白承认:“都听到了。”襄王杀意顿生,却故意问道:“你认为我该怎么做?”那人说:“大王不如顺水推舟,把它变成自己的善行。您可以发布诏令嘉奖田单的行为,并说:‘寡人担心百姓子民挨饿受冻,相国就分赐他们衣食;寡人关心百姓,相国也满腹忧心。相国这样做,正合寡人心意。’田单既有这些优点,而大王又赞扬他,要知道赞扬田单的优点,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圣德。”襄王叹道:“好主意!”于是以牛酒犒劳田单,表扬了他给贫民送衣的行为。

过了几天,采珠人又去拜见襄王,进言说:“来日百官上朝,大王应该特地召见田单,并在朝堂上加倍礼让尊敬,亲自表示慰问,然后下令调查饥寒交迫的百姓,给以赈济。”襄王一一照办后,又派人到街头里巷打探民众的态度,听见老百姓都在谈论说:“田单很爱护百姓,哎呀!这全是大王教导得好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高考检测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 2.安徽)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 B.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C.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2.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这说明( )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3.[2014?山东卷]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4.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批评的是( ) 5.A.人民主权的虚假 B.直接民主的泛滥 C.行政官员的腐败 D.轮番而治的弊端 6.5.“部落和村社的划分不取决于血缘关系,而是由地域决定,因此不论在宗教或政治领域,基于出身的特权被毁灭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代替了氏族社会。”于是,雅典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基本上被铲除了,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这次改革的历史意义是( ) 7.A.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B.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 8.C.促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D.动摇了雅典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 9.6.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执政雅典时期,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他所实施的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 ) 10.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 11.C.制定“公职津贴”制度 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12.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就公民的活动和权利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发现雅典公民( ) 13.①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国家的所有官职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和表决③担任公职,参加国家政治活动,可以领取“津贴”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扩大到妇女和奴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复习题---2015.12.21 1、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概述为( ) A .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B .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C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D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3、对甲、乙两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细胞都处于四分体时期 B .甲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没有染色体组 C .乙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不含染色单体 D .乙两细胞一定来源于雄性个体 4、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 窄叶为显性。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断Ⅱ上还是片断Ⅲ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②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 .Ⅱ;Ⅱ B .Ⅲ或Ⅱ;Ⅱ C .Ⅲ;Ⅱ D .Ⅲ;Ⅲ 5、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④⑤⑥ 6、科学家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筛选出抗冻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烟草(假定抗 冻蛋白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烟草的体细胞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整合情况有图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抗冻蛋白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的烟草自交,后代抗冻烟草和 普通烟草(不含抗冻蛋白基因)的比值分别是( ) A .1∶0 3∶1 15∶1 B .3∶1 3∶1 9∶6∶1 C .1∶0 1∶1 9∶6∶1 D .1∶1 3∶1 15∶1 7、基因型为XXY 的人发育成男性,但基因型为XXY 的果蝇却发育成雌果蝇,由此推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 A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而果蝇取决于Y 染色体数目 B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X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C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而果蝇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 D .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 染色体 8、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2N =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 位于Z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所示),D +控制灰红色,D 控制蓝色,d 控制巧克力色,D +对D 和d 为显性,D 对d 为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 .该鸟种群中共有6种基因型 B .蓝色个体间交配,F 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 C .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 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1/2 D .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 9、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 10、将雌性蝗虫某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 链都用32P 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32 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B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有两种且两两相同 C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D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2 P 的染色体数目将都相同 11、如图为某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仅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中的现象是什么?若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参与受精,会发生何种情况( ) A .交叉互换 囊性纤维病 B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先天性愚型 C .基因突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性腺发育不良 12、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 、b 表示。图中1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bb B .Bb C .X b Y D .X B Y 13、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试卷

高二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文言选择题。(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 ..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B.穷睇眄于中天 C.零丁孤苦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 ..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阮籍猖狂 ..不许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C.腹犹果然 ..蓬蒿之间 ..D.翱翔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是是() A.当敛裳宵.逝B.俊采星.驰 C.宾主尽东南之美.D.则刘病日.笃 4.下列各句中“之”字意义与用法不同 ..于.其他三项的是() 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B.悦亲戚之.情话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齐谐》者,志怪者也。③彼且奚适也④杨意不逢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⑥问征夫以前路⑦今臣亡国贱俘⑧而莫之夭阏者 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C.①⑥/②⑦/③④⑧/⑤D.①⑥/②⑦⑧/③④/⑤ 二、按课文内容默写。(26分) (1),知来者之可追。(8),物换星移几度秋。(2),鸟倦飞而知还。(9),命途多舛。(3),抚孤松而盘桓。(10)穷且益坚,。(4)登东皋以舒啸,。(11),桑榆非晚。(5)木欣欣以向荣,。(1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6),彩彻区明。(13),形影相吊。(7),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文言文阅读题。(共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6—9题。(20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2单元 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 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⑥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乎遑欲何之为故)2()1( B.?? ?????辞不赴命供养无主以臣遂见用于小邑余贫苦以家叔,)2(,)1( C.?? ?????亦若此矣其自视也征一国者而控于地而已矣而时则不至,,)2(,)1( D.?? ?????已是汤之问棘也而昨非是觉今实迷途其未远)2(,)1( 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二单元 检测试题

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 解析:D材料强调“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显然这是“独立自治”之意,D项正确。 2.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 A.全体雅典人民 B.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雅典贵族 解析:B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是雅典的公民,并不是所有雅典人民,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故

B项正确;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属于外邦人,不具有公民权,故C项错误;“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不只是雅典贵族,也可能是拥有公民权的平民,故D项错误。 3.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 B.法律至上 C.轮番而治 D.间接民主 解析:A本题考查知识点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读取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信息“人民统治”“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等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故选A项。 4.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451年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给费2个奥勃,后来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陪审员的收入 B.鼓励公民参加国家事务 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保证司法独立与公正 解析:B分析题干可知伯利克里给参加陪审员的公民发放津贴。其目的是鼓励公民参政,使广大贫苦公民不致为生活所迫放弃参政权,故B 项正确。 5.伯利克里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单元质量检测(二) (B卷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阅读鉴赏(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所以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语文必修 1 第二单元文言文测试卷 制卷人李文琼 (时间:150 分钟分数:150 分) 一、基础知识(6 小题,共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目眩(xuàn)濡染(rú)箕踞(jī)召之即来(zhāo) B.蜡烛(zhǔ)阙疑(quē)逢孙(pánɡ) 日薄西ft(bó) C.骨髓(suǐ)忤视(wǔ)变徵(zhǐ)切齿拊心(fǔ) D.参乘(shènɡ)纪信(jì)杯杓(sháo)以飨读者(xiǎ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瑕疵名闻暇迩掠夺攻城略地 B.亢奋机能抗进弊病民生凋敝 C.犹豫怨天尤人振兴震聋发聩 D.坐落座无虚席灼热远见卓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西单女孩任月丽从在地铁卖唱,到走红网络,到走红星光大道,到走红 2011 年春晚,一路走来,一发不可收拾,这其中固然有大众的草根明星情结,但与其深厚的歌唱功力也密不可分。 B.一个时期以来,信用卡诈骗猖狂至极,在我警方的全力打击下,一个个罪犯图穷匕见,被绳之以法,受到应有的惩罚。 C.韩国《韩鲜日报》报道,目前朝鲜正准备进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同时认为,如果朝鲜继续坚持他的核进程,那么他势必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因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世人的共同愿景。 D.进入 2011 年,世界经济复苏的状态仍不容乐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目前形势下,就不能只顾自己,打压别国,做亡郑陪邻的事,而应具有全方位的战略眼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遣将守关者 B.沛公起如厕 杀人如不能举 C.失其所与,不知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 D.若入前为寿 若属皆且为所虏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试题

河朔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周测语文试卷 考查范围:必修一第二单元和必修二第二单元 出题人:杜泽魁本试卷共四大题,31道小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失,差错。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 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路:又叫戎车,高大的战车。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雨水。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替:替换。 B.怨灵修之浩荡 ..兮浩荡:荒唐。 C.长太息 ..以掩涕兮太息:叹气,叹息。 D.忍尤.而攘诟尤:指责,责骂。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2)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3)然而,我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更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可爱。 B.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成婚:定好婚期。 C.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来信:捎来的书信。 D.生人 ..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生人:活着的人。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B.同心而.离居因人之力而.敝之 C.但.为君故卿但.暂还家D.枉用相.存嬉戏莫相.忘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苟余情其信芳 / 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 /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 采之欲遗谁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Ⅲ. 单项选择,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完成句子 1. Mr Smith our English teacher when she was sick. A. took the place of B. took place C. took his place D. in place of 2. The hotel has a restaurant for the guests’. A. comfort B. benefit C. convenience D. appreciation 3. Her health under the pressure of work. The doctor advised her to have a good rest. A. broke up B. broke down C. broke off D. broke away 4. The boy looked at me with a ______ expression. Maybe the explanation was quite . A. puzzled; puzzling B. puzzled; puzzled C. puzzling; puzzling D. puzzling; puzzled 5. When considering what to take, he an important factor: the weather. A. left over B. left out C. left behind D. left alone 6. The best solution to this task is to unite as many people as we can. A. undertaking B. performing C. accomplishing D. conducting 7. The main of this town is its beautiful springs. A. construction B. collection C. attraction D. building 8. The teacher our class four groups before we started the discussion. A. divided; up B. divided; into C. separated; into D. separated; from 9. Entering the classroom, I found Mary at the table and a composition. A. seated; writing B. seated; write C. seating; writing D. seating; written 10. It was a pity that the great artist died with his works . A. leaving unfinished B. left unfinishing C. leaving unfinishing D. left unfinished 11. They need to have my house thoroughly before they move in. A. clean B. to clean C. cleaned D. cleaning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迁徙.(xǐ)草芥.(jiè)泠.然(lǐng)覆.水难收(fù) B险衅.(pàn)日笃.(dǔ)盘桓.(huán)北冥.神功(míng) C希冀.(jì)拔擢.(zhuó)晦朔.(shuò)五尺之僮.(tóng) D万仞.(rèn)舂.粮(chōng)陨.首(yǔn)太子洗.马(x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此小大之辩也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祖母今年九十有六D愿陛下矜悯愚诚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水.击三千里D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野马者,尘埃也,生物 .. ..之以息相吹也B蟪蛄不知春秋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则将徙于南冥 ..D海运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奉养无主 C以五百岁为.春不足为.外人道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皆出于此乎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A奚以知其然也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 D《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 二、精段精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1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与生活在海水中的鲨鱼,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A.大体相同B.区别较大 C.很难确定D.没有一定的标准 2.占肝细胞干重50%以上的有机物是( ) A.水B.蛋白质C.脂质D.核酸 3.生命的基本元素包括() A.C、H、O、N B.K、Ca、Na、Mg C.C、S、P、N D.Cu、I、Mn、Co 4.人体生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无机盐B.脂质 C.水D.蛋白质 5.在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A.C、O、C B.C、H、O C.C、O、O D.C、O、N 6.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B.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C.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体的组成离不开无机物C.生物体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8.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9.下列哪个实验用到显微镜() A.还原糖的鉴定B.蛋白质的鉴定 C.检测脂肪D.检测淀粉 10.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A.马铃薯块茎B.浸软的蓖麻种子 C.蛋清液D.苹果 11.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正确的操作是() A.2mL蛋白稀释液先加mL的NaOH溶液1mL,再加3~4滴的mL CuSO4溶液B.2mL蛋白稀释液先加3~4滴的mL CuSO4溶液,再加mL的NaOH溶液1mL C.2mL蛋白稀释液,同时加入mL的NaOH溶液1mL和mL CuSO4混合液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 12.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B.苏丹Ⅳ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D.碘液鉴定淀粉时 1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4,4 B.5,4 C.4,5 D.5,5 14.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 ) A.n个B.m个C.(m+n)个D.(m-n)个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A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6.19 世纪 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 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7.1882 年 9 月《申报》记载: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 开,群情若骛, 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 说明了 专题二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 25题,每题 2分,共 50 分) 1.“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 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从 16 世纪开始到 18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口蔗糖、香料、烟草、茶、咖啡、棉花及其他种植 园产品, 19 世纪,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 A .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 .生活改善人口大量增长 C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D .工业革命原料需求增大 3. 16 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 到 16 世 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 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 ”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C .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 4.卡尔·波拉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 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 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以及一打羹匙。 B .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 ”下列关于 “我们时代”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 5.图 1 数据来源于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 1843~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 根本原因是 图 1 1838 ~ 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 一、基础知识 (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熟稔.(niǎn) 拔擢.(zhuó) 陨.首(yǔn) 茕茕孑.立(jié) B.自诩.(xǔ) 矜.育(jīn) 洗.马(xǐ) 决.起而飞(xuè) C.桨棹 ..(zhào) 干涸.(hé) 逋.慢(bū) 恶.乎待哉(wū) D.赊.(shē) 笏.板(hù) 胜饯.(zhàn) 猥.以微贱(wě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遐观孤鹜暇日天高地迥 B.宵逝南溟北冥云消雨霁 C.盘桓耸萃荟翠德合一君 D.绣闼侥幸扶摇鱼舟唱晚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愿陛下矜悯愚诚。 D.汤之问棘也是已。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D.奚惆怅 ..而独悲? 5.下列骈偶句的读法,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龙光/射/牛斗之墟。 B.落霞与/孤鹜/齐飞。 C.接/孟氏/之芳邻。 D.天柱高/而/北辰远。 6.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臣具以表闻。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阅读欣赏 (28分) (一) 阅读选段,完成7~14题。 (16分,每题2分)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

最新语文必修五测试题

精品文档 第2单元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 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而止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⑥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下列各句中 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故为乎遑欲何之???A.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B. ?(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 ?(2)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D. ?(2)汤之问 棘也是已???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 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 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 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 社会理想。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或有所议论,也用于臣 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6.《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 语的减缩。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 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题(二)

高一地理第二单元检测题(二)下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下渗 C.降水 D.径流 2.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生长参与了玄武岩的形成过程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重力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下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蒸发 C.水汽输送 D.降水 4.大量砍伐树木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A.水力发电量增加 B.三角洲面积萎缩 C.河流水位变化减小 D.地下径流量减少 下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①环节的是 A.长江东流 B.海水倒灌 C.台风登陆 D.黄河凌汛 6.⑥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A.洪涝灾害 B.海平面上升 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 7.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使海平面上升 C.不断更新陆地水 D.加速冰川融化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8.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原因是 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 下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a、b、c、d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B.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C.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下渗 11.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A.提高入海污水量比例 B.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C.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D.加强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下为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降雨后流量过程线图。据此完成12~13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题 1、下列各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其黄而陨(yǔn)渐(jīān)车帷裳纤(xiān)细剽(biāo)悍 B、相形见绌(chù)饮鸩(zhèn)止渴溘(kè)然纨(wán)素 C、望风披靡 (mǐ) 白头偕(xiē)老巷(xiàng)道镂(lòu)空 D、夙(sù)兴夜寐酾(shī)酒临江垣(yuán )墙鹄舫(fāng) 2、下列各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踯躅(zhú)葳蕤(ruí)匪我愆(qiān)期沐猴而冠(guān) B、弥(mí)望细腻( nì) 浑身解(xiè)数敷衍(yān)塞责 C、渐(jiān)染便(pián)言弄巧成拙(zhuó)王事靡盬(gǔ) D、阴晦(huì)果脯(fǔ)涸(hé)辙之鲋咥(xì)其笑矣 3、下列各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执着赍钱一张一弛青青子衿 B、恪守磐石是非屈直何时可掇 C、帐簿羁縻怨声载道前倨后恭 D、伶俜聘请虎视眈眈篷筚生辉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推诿装潢直截了当信口开河B.喋血烂漫留连忘返浑水摸鱼 C.盘据内讧义无反顾小题大做D.斑驳车厢按捺不住必恭必敬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 B. 国事何况名誉 C.国是何况名誉 D. 国事况且荣誉 6、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 ...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B、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 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 C、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 ....的魅力,淳朴的苗家风情及浓郁民族风格的歌舞更增添了人文情趣。 D、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 ....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 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而视 ....。 B、美国洛杉机级攻击核潜艇性能之先进,攻击能力之强大,世界其他各国的潜艇都难以望其项背 ....。 C、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 ....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 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一、基础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瞻衡(通“横” )宇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B.逮(及,至)奉圣朝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夙遭闵凶(不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 D.彩(色彩)彻区明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此小大之辩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引壶觞以自酌控蛮荆而引瓯越 B.请息交以绝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D.门虽设而常关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问征夫以前路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 A.遂见用于小邑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乐琴书以消忧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目吴会于云间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7、对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谨拜表以闻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⑤以八千岁为春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⑦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⑧耕植不足以自给⑨诸侯以惠爱为德⑩倚南窗以寄傲 A.①② / ③⑥ / ④⑦⑩ / ⑤⑨ / ⑧ B. ①④ / ②③ / ⑤⑦⑩ / ⑥⑧ / ⑨ C.①④ / ②⑥ / ③⑦⑩ / ⑤⑨ / ⑧ D. ①⑥ / ②④ / ③⑦⑩ / ⑤⑧ / ⑨ 8、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 诗人归隐的原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收拾,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 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B.“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 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C.《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其中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集中概括了滕王阁所处的雄伟 地势。 D.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之境,则应“无所待”,这反映了道家消极避世 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既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反映。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焉”的理解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有鱼焉,其广数千 .. 里,未有知其修者 C、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D、复驾言兮焉求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而”的理解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