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数控专业毕业论文

大专数控专业毕业论文
大专数控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飞轮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学生

学号

工作单位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时间

飞轮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

摘要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是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是使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

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飞轮是一个惯性储能零件,拿四冲程发动机来说,进气,压缩,爆燃,排气,这是个冲程之间只有爆燃冲程是对外做正功的,其他三个冲程都是为了这个爆燃冲程所做的准备工作,这三个冲程的能量就是飞轮提供的,飞轮的能量是爆燃冲程积攒下来的,当然这是少部分能量,大部分都变成动力对外输出了。

飞轮是发动机中有重要作用但结构形状相对简单的零件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某发动机飞轮的数控加工工艺,从零件图纸的分析到工艺的制定,再到程序的编制,最终完成该零件的加工。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过急,文中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加以指点。关键词:零件图工艺规程数控刀具程序设计

目录

1飞轮的作用 (4)

2 零件图分析 (5)

2.1 零件图 (5)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6)

3、工艺规程设计 (6)

3.1、毛坯的制造形式 (6)

3.2、基准面的选择 (7)

3.2.1、粗基准的选择 (7)

3.2.2、精基准的选择 (7)

3.3、制定工艺路线 (7)

4、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8)

4.1、数控加工容 (8)

4.2、数控机床的选择 (8)

4.2.1、数控车床参数 (8)

4.2.2、数控插床参数 (9)

4.2.3、数控铣床参数 (11)

4.3、夹具的选择 (11)

4.3.1、数控车床夹具 (12)

4.3.2、数控插床夹具 (12)

4.3.3、数控铣床夹具 (12)

4.4、数控刀具的选择 (12)

4.4.1、刀具的材料和性能 (12)

4.4.2、刀具的选择 (13)

4.5、切削用量的选择 (14)

5、工艺卡片 (15)

5.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5)

5.2、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 (16)

6、数控加工程序清单 (17)

6.1、数控车床程序 (17)

6.2、数控铣床程序 (21)

总结 (22)

致 (23)

参考文献 (24)

飞轮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

前言飞轮是一个惯性储能零件,拿四冲程发动机来说,进气,压缩,爆燃,排气,这是个冲程之间只有爆燃冲程是对外做正功的,其他三个冲程都是为了这个爆燃冲程所做的准备工作,这三个冲程的能量就是飞轮提供的,飞轮的能量是爆燃冲程积攒下来的,当然这是少部分能量,大部分都变成动力对外输出了。

至于冷却水箱,它是作为发动机散热的一个液体回路,吸收缸体的热量,防止发电机过热.由于水的比热容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热导率也相当高,所以发动机的热量通过冷却水这个液体回路,利用水作为载热体,再通过大面积的散热片传递给空气,效率会比较高。而且冷却效果更均匀(相对直接空气冷却)。

1 飞轮的作用

柴油机上的飞轮看上去就是一块笨重的铸铁圆盘,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1)使机械运转均匀飞轮高速旋转,由于惯性作用可贮藏能量,也可放出能量,克服运动阻力,使发动机运转平稳。当超速运转时,它能把能量贮藏起来,使其缓慢提速,避免猛然高速运转,造成来不及操纵而失去控制;当低速运转时,它能把能量释放出来,使其慢慢降速,避免猛然低速导致停车。因此可使机械运转均匀,旋转平稳。

(2)协助启动柴油机是压缩点火的,启动时,首先必须快速摇转飞轮,使其具有启动惯性,帮助活塞越过压缩上止点,达到启动目的。同时,在使用中,可使曲轴连杆机构越过不作功的进气、压缩、排气三个辅助行程,使曲轴能平稳旋转。

(3)方便校正供油提前角各种型号的柴油机,都有不同的供油提前角,如190A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是在上止点前35度~39度;S195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是在上止点前16度~20度。供油提前角过大,就会使喷入的柴油提前燃烧,工作粗暴,气缸有敲击声,柴油机功率下降,启动摇车时易发生反转;供油提前角过小,就会启动困难,燃烧不完全,机温过高,油耗增大,排气管冒黑烟和功率下降。但活塞是装在机体面的,怎样才知道供油提前角是多大呢?所以,为了准确调整供油提前角,就在飞轮边缘上刻有供油提前角的记号,校正供油提前角时,看准飞轮边缘上的刻度去校正就行了。

(4)方便调整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过小,零件受热膨胀伸长时,引起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燃烧不完全,烧坏气门与气门座,还有可能发生活塞顶部与气门相撞的现象;气门间隙过大,会使气门迟开早关,开启延续时间缩短,气门开度减小,引起进气不足,废气排不干净,加剧气门与摇臂的撞击,增加其磨损。总之,不管是过大还是过小,都会使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在飞轮边缘上打有“0”号的上止点刻线,在校正气门间隙时,把飞轮转向压缩行程上止点,即“0”刻线,对准机体上的标志,使气门都处在关闭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气门间隙的调整。

(5)降低柴油机温度190A型柴油机的飞轮前端铸有许多叶片,成为柴油机的冷却风扇。柴油机工作时,飞轮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作用,使飞轮室中心处的空气加速流动,降低柴油机、冷却水的温度。

2 零件图分析

2.1 零件图

图2.1 零件图

从零件图2.1中可以看出该零件属于盘形零件,该零件主要由圆柱面、孔、

键槽等特征组成。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飞轮的零件图规定了一些技术要求,如图2.1所示。

Ф200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a3.2um;Ф200外圆右端面粗糙度为Ra12.5um;这些尺寸要求均不高,而图中中间的Ф38mm孔的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均有要求,在车削中,应重点保证,以及孔中的键槽精度要求也较高。由于Ф200外圆表面对基准面A有同轴度要求,因此该两部位需要在一道工序完成。该零件中的技术要求,在数控车削中能够将其保证,适合在数控车削中加工,对于键槽也可在插床中得以保证,在插削时,应该设计好工装夹具。

3、工艺规程设计

3.1、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为HT200,考虑到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采用铸造。由于年产量为1000件以上,属于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铸造成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确定该零件的毛坯零件图如图3.1所示。

图3.1 毛坯图

3.2、基准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常进行。

3.2.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按照有关的粗基准选择原则(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时,选该表面为粗基准。若工件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了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本设计选择轴的ф100的外圆面作为粗基准。

3.2.2、精基准的选择

按照有关的精基准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可靠方便原则),对于本零件可以采用ф200外圆作为精基准。

3.3、制定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考虑采用普通机床以及部分高效专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多用通用刀具,万能量具。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专一量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

工序1 铸造毛坯,如图3.1所示。

工序2 清砂。

工序3 热处理,对零件进行人工时效。

工序4 细清砂。

工序5 喷漆,在非加工表面上涂上一层防锈漆。

工序6 装夹Ф100外圆表面,车削加工,容包括:车右端面,控制右端面至孔底的深度为22.5;车外圆Ф200至图样尺寸;钻车孔38mm至尺寸要求;

倒角2×45°。

工序7 掉头装夹Ф200外圆表面,容包括:车左端面,保证尺寸110mm;车Ф100外圆表面,保证尺寸95mm。

工序8 划线,在Ф100端面上划10±0.018mm键槽线。

工序9 在插床上插削键槽。

工序10 以200的外圆及其一端面定位,用键槽定向,钻4-Ф20的孔。

工序11 零件静平衡检查。

工序12 按照图纸要求,检查各部分尺寸要求。

工序14 入库。

4、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1、数控加工容

①数控车削包括端面、外轮廓面、成形表面、螺纹、切断等工序的切削加工;

②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

③车削中心上可以实现车削和铣削的复合加工;

④数控车削工艺灵活多变,其丰富的循环功能指令、各类刀具的选择,是学习的重点容。

⑤在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上加工的零件,一般采用手工编程,对具有复杂外轮廓的回转体零件可以采用自动编程。

4.2、数控机床的选择

从该零件的图纸分析可以得出,该零件精度要求一般,选用数控机床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劳动,从而也能更有效的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根据现场的设备。

4.2.1、数控车床参数

车床选择的机床是CKA340A,其技术参数如下所示:

全自动变频调速主轴系统型号CK340A 。

数控系统最大工件回转直径340mm 。

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刀架上最大回转直径180mm 。

手动脉冲最大加工长度350mm 。

变频电机自动刀架工位数 4 。

四工位电动刀架主轴转速围50-2000r/min变频调速。

精密滚珠丝杠付。

手动卡盘主轴通孔φ42。

自动润滑系统主轴孔锥度MT6# 。

冷却系统尾座套筒行程110mm 。

手动尾座尾座套筒锥度MT4# 。

半封闭防护罩导轨硬度HRC52 。

主电机功率4KW 。

驱动电机伺服步进。

X-4N X-8N 。

Z-6N Z-12N 。

快速移动速度X-8m/min X-6m/min 。

Z-8m/min Z-6m/min 。

刀架重复定位精度≤0.005mm。

X轴重复定位精度≤0.010mm。

Z轴重复定位精度≤0.010mm。

自动润没间歇时间12min/time 。

外形尺寸1650×950×1400。

机床重量1500KG 。

4.2.2、数控插床参数

参数如下:

型号:SKB5050A

主电机功率:7500(kw)

工件尺寸围:1000*660*1000mm

技术参数

4.2.3、数控铣床参数

根据现场的设备,选择XK714床身式数控铣床,具体参数如下:FANUC-Oi系统型号XK714 规格 400*800

技术参数:

4.3、夹具的选择

4.3.1、数控车床夹具

本题中的零件为回转型零件,切同轴度要求不高。可直接选用机床的自带的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即可。

三爪卡盘是最常用的车床也是数控车床的通用卡具。三爪卡盘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自动定心。它的夹持围大,但定心精度不高,不适合于零件同轴度要求高时的二次装夹。

三爪卡盘常见的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液压卡盘装夹迅速、方便,但夹持围小,尺寸变化大时需重新调整卡爪位置。数控车床经常采用液压卡盘,液压卡盘特别适用于批量加工。

4.3.2、数控插床夹具

由于键槽部位的精度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其精度要求,并提高生产效率,在插削时选用专用夹具进行装夹,夹具名称为B5020,此夹具为组合夹具。夹具如图4.1所示。

图4.2 夹具三视图

4.3.3、数控铣床夹具

在铣床上主要是用来钻孔,目的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夹具选用钻床的夹具进行装夹,即选用Z525专用钻模进行装夹。

4.4、数控刀具的选择

4.4.1、刀具的材料和性能

刀具材料的发展对切削技术的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切削中所使用的刀具材料有金刚石、聚晶立方氮化硼、瓷、硬质合金、高速钢等。刀具损坏机理是刀具材料合理选用的理论基础,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的性能匹配合理是切削刀具材料选择的关键依据,要根据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选择刀具材料,才能获得良好的切削效果。

(1)高速钢是一种加入了较多的钨、钼、铬、钒等合金元素的高合金工具

钢。高速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并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适合各类刀具的要求。高速钢刀具制造工艺简单,容易磨成锋利切削刃,因此尽管各种新型刀具材料不断出现,高速钢刀具在金属切削中仍占较大的比例。可以加工有色金属和高温合金。由于高速钢具有以上性能,活塞加工中的铣浇冒口、铣横槽及铣膨胀槽用铣刀、钻油孔用钻头等刀具都为高速钢材料。

(2)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碳化物(如WC、TiC、TaC、NbC等)和金属粘结剂(如Co、Ni等)粉末经粉末冶金的方法制成。

由于硬质合金中都含有大量的金属碳化物,这些碳化物都有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好、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硬质合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都很高。常用硬质合金的硬度为89~93HRA,比高速钢的硬度(83~86.6HRA)高,在800~1000℃时尚能进行切削。在540℃时,硬质合金的硬度为82~87HRA,在760℃时,硬度仍能保持77~85HRA。因此,硬质合金的切削性能比高速钢高得多,刀具耐用度可提高几倍到几十倍,在耐用度相同时,切削速度可提高4~10倍。

4.4.2、刀具的选择

根据刀具材料的性能以及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要求,可确定该零件的刀具材料可选择YT15、YW1、YW2。根据现场的刀具情况,决定选择YT15进行车削。具体的刀具请参见表4.1。

表4.1 数控加工刀具卡

图4.3

4.5、切削用量的选择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及进给速度,并常被称为切削三要素。其确定原则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影响切削用量的因素很多,工件的材料和硬度、加工精度的要求、刀具的材料和耐用度,是否使用切削液等都是直接影响到切削用量的大小。在数控程序中,决定用量的参数是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它们两者的选择与在普通机床加工时的值相似,可以通过查表和计算得到,也可以查阅金属切削工艺手册根据经验数值给定。

本文在这里主要讲述车削用量的选择。

(1)主轴转速

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来选择。其计算公式为:n=1000v/πD

式中

v----切削速度,单位为m/min,由刀具的耐用度决定;

n-- -主轴转速,单位为 r/min;

D----工件直径或刀具直径,单位为mm。

综合公式、机床说明书及加工经验,加工粗车主轴转速S=600r/min,精车外表面S=1200r/min,精车轮廓S=800r/min。

(2)进给速度

进给速度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与零件的材料性质来选取。当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高时,进给量应选择的小些。最大进给量受机床刚性和进给系统的性能影响,并与数控系统脉冲当量的大小有关。

车削加工时,进给量F与进给速度之间关系为:f=v/n

本加工中粗车F=0.2~0.25mm/r;精车F=0.15~0.2mm/r,部分圆角、倒角

F=0.1mm/r。

(3)背吃刀量

背吃刀量根据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可留少量精加工余量,一般0.2~0.5mm。本加工中粗车背吃刀量为1.5mm,精车被吃刀量为0.5mm。

此外,车削加工中,切削三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在粗加工中,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较大背吃刀量,此时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相对较小;而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一般采用较大切削速度、较小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以获得加工质量。

总之,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用类比方法确定。同时,使主轴转速、切削深度及进给速度三者能相互适应,以形成最佳切削用量。

5、工艺卡片

5.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5.2、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

6、数控加工程序清单6.1、数控车床程序(1)第一次装夹程序

O0001

T0101(端面车刀)

M03 S600

M08

G00 X212 Z7

G94 X200 Z0 F0.2

X190

X180

X170

X160

X150

X140

X130

X120

X110

X100

X90

X80

X70

X60

X50

X40

X30

X20

X10

X0

G00 X212 Z0 S1200

G01 X0 F0.15

G00 Z2

X300 Z150

T0202(外圆车刀)

M03 S600

G00 X212 Z2

G90 X208 Z-98 F0.2

X206

X204

X202

X200.5

X200 S1200

G00 X196

G01 Z0 F0.2

G01 X200 Z-2 F0.15(倒角) G00 X300 Z150

T0303(麻花钻)

M03 S300

G00 X0 Z5

G01 Z-125 F0.2

Z5 F0.5

G00 X300 Z150

T0404(镗刀)

M03 S600

G00 X28 Z2

G90 X32 Z-125 F0.15

X34

X36

X38 F0.05 S800 G00 X42

G01 Z0 F0.15

X38 Z-2 F0.05

G00 X30

Z150

X300

M30

(2)第二次装夹程序

O0002

T0101

M03 S600

M08

G00 X102 Z7

G94 X90 Z0 F0.2

X80

X70

X60

X50

X40

X38

G00 Z0

G01 X0 F0.1 S1200 G00 Z2

X202

Z-8 S600

G94 X190 Z-15 F0.2

X180

X160

X150

X140

X130

X120

X110

X100

G00 Z-15

G01 X100 F0.1 S1200 Z2 F0.1

G00 Z150

X300

T0202(外圆车刀)

M03 S800

G00 X202 Z-15

G01 X196 F0.2

X200 Z-17 F0.1 (倒角) G00 X300

Z150

T0404(镗刀)

M03 S800

G00 X42 Z2

G01 Z0 F0.2

X38 Z-2 F0.1(倒角)

G00 X36

Z150

X300

M30

数控专业_毕业论文

数控论文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完成此任务,首先必须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从总体战略和技术路线两个层次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数控整机等几个具体方面探讨了新世纪的发展途径。 1 总体战略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对21世纪我国数控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数控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对我国数控领域存在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商品化为主干,以管理和营销为重点,以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后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数控技术和产业的总体战略。

1.1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中国数控技术和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到拥有自己独立的自主版权,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在数控领域的进步主要还是按国外一些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真正创新的成分不多。这种局面在发展初期的起步阶段,是无可非议的。但到了世界数控强手如林的今天和知识经济即将登上舞台的新世纪,这一常规途径就很难行通了。例如,在国外模拟伺服快过时时,我们开始搞模拟伺服,还没等我们占稳市场,技术上就已经落后了;在国外将脉冲驱动的数字式伺服打入我国市场时,我们就跟着搞这类所谓的数字伺服,但至今没形成大的市场规模;近来国外将数字式伺服发展到用网络(通过光缆等)与数控装置连接时,我们又跟着发展此类系统,前途仍不乐观。这种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按国外已有控制和驱动模式来开发国产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难免要滞后,再加上国外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研究所和生产厂,实行就地开发、就地生产和就地销售,使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价格比上已越来越无多大优势,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难度自然就很大了。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大力加强数控领域的科技创新,努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的先进数控技术,逐步建立自己独立的、先进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控产品,从而形成从数控系统、数控功能部件到种类齐全的数控机床整机的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样,才不会被国外牵着鼻子,永远受别人的制约,才有可能用先进、

大专数控毕业论文题目(导师推荐180个)

大专数控毕业论文题目(导师推荐180个) 题目是毕业论文的总纲,是写作的要点与重难点,写好了论文题目,能让导师和读者轻松窥见全篇论文的实质和精华,对论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大专数控毕业论文题目怎么拟定呢?如此确定一个高质量的、规范的论文题目呢?本文汇总了180个优质的“数控论文题目”,希望能解决大家选题难的问题。 大专数控毕业论文题目推荐一: 1、数控机床基于元动作的FMEA分析技术研究 2、储能型动态电压恢复装置在数控机床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3、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4、数控机床薄壁零件的加工研究 5、FANUCiD系统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研究 6、数控机床中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运用探讨 7、提高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率的方法探究 8、数控机床维修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设计 9、浅析数控加工生产效率的提升 10、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及误差补偿主要技术分析 11、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PLC设计 12、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桁架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3、数控机床切削加工过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研究 14、数控机床排屑机构的人性化改造与设计 15、PLC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方面的应用研究

16、基于灰色理论的数控机床故障预测的研究 17、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热源发热率辨识与热误差预测 18、基于PLC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分析吴继兴 19、数控机床改造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研究 20、基于MK教学型数控铣床设计 21、基于模态柔度的数控机床齿面磨损计算方法 22、数控机床误差检测及补偿技术研究进展 23、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应用发展动态及展望 24、数控机床装调与机床维修分析 25、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基本处理及研究 26、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元素建模研究 27、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中的运用研究 28、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中BP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 29、数控机床测头功能的开发和应用 30、基于PLC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31、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及处理 32、PLC应用技术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中的运用分析 33、数控机床装配线生产效率改善研究 34、基于NB-IOT物联网的数控机床电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35、数控机床位置伺服系统模糊滑模控制策略研究 36、基于改进PID控制的数控机床油温控制系统研究 37、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诊断和维护探讨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铣床加工零件与编程 学生姓名曹骏 学生学号 专业方向数控技术 年级班级 10级数控1 班 指导教师向杰 指导单位四川托普学院 2012年 10月 31 日 摘要 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加工技术的整个过程也是目前许多制造人员的要掌握较为重要的知识。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心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控制的技术。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数控机床是集高、精、尖技术于一体,集机、电、光、液于一身的高技术产物。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灵活性好等众多优点,在各个行业受到广泛欢迎,在使用方面,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它是集强、弱电于一体,数字技术控制机械制造的一体化设备,一旦系统的某些部分出现故障,就势必使机床停

机,影响生产,所以如何正确维护设备和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抢修就是保障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本论文通过数控工艺分析、数控手动编程基础介绍、CAD/CAM软件自动编程、软件后处理文件制作、数控软件仿真、数控机床加工等一般步骤与方法。运用机械制造的相关知识进行严格的工艺分析与加工方式的制定,经过成本核算,该方案具有可行性。有效的利用CAD/CAM软件通过最合适的造型方式设计出零件模型,根据我们之前的工艺分析使用软件做出最佳的加工方式,采用铣削手工编程基础于FANUD oim 数控系统进行了程序后处理文件的编写,并在数控仿真软件和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具体验证,最终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实体。经具体检验符合图纸标准。 关键词:工艺分析、CAD/CAM编程、后处理文件、软件仿真、机床加工 Abstract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CNC machine tool in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shows its in the national basic industry in the modern strategic role, and has become a traditional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mo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automation, flexibility, integration production of an important means and sign, nc machining technology of the whole process is at present a lot of manufacturing staff to grasp more important knowledge. At present, the advanced

机械系毕业论文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 题目2013级毕业设计(论文)副标题2013级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姓名陈成 学号034 专业机械制造 教学站广西机电技师学院教学站 班级柳职院13级机械制造1班 指导教师罗莹艳 日期2013年8月6日 目录 一、自我介绍及专业学习介绍 (3) 1.1 学生自我介绍 (3) 1.2 主要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情况 (3) 1.3 主要技能水平以及方法能力 (4) 1.4 社会能力的自我评价 (4) 二、综合实践的过程与目的 (5) 2.1 综合实践的目的 (7) 2.2 实习岗位所具备的技术 (5) 2.3 实习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 (5) 2.4 实习的岗位介绍 (8) 2.5 实习岗位技术工作的工艺分析 (6) 2.6 实习岗位技术工作的工艺规程 (7)

三、技能等级考过程 (8) 3.1 等级考试工件图纸分析包括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 (8) 3.2 工件加工所需的工具、量具、设备等以及使用方法 (8) 3.3 加工工艺步骤 (9) 3.4 工件的检测 (9) 3.5 等级考试小结(自我评价) (9) 四、总结: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9) 五、致谢 (9) 六、参考文献 (10)

一、自我介绍及专业学习介绍 1.1 自我介绍 我叫陈成,出生于风景优美江水围绕的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我所学的专业为机械制造,毕业于国内示范性高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我是一个乐观自信的男孩,平时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我最大的特点是执着,只要是我选择好了的道路,再艰苦我也会走下去,直到到达我所想要的高度。我喜欢挑战不一样的自我,挖掘自己的潜力,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缺点改正优点精益求精。 在大学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刻苦学习书本内容,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很好的利用了图书馆庞大的教学资源来充实自己的课外知识,专业课我学习了企业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文化课程和机械基础、工程力学、等理论课程,还进行了调漆、喷漆、打磨等的实心,我现在拥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各科成绩良好。 通过在校的学习,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定位,并有足够的信心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一步步迈向我所要的工作职位,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企业,为国家做出微小的贡献。现在我的就像一只羽翼未丰满的小邹鸟,希望通过未来的不断的实践来充实自己,逐渐的变为展翅的雄鹰。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一直都在努力,一小步一小步的迈向我的目标,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学院领导老师的认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将会身心力行去做好自己的本职。 现即将毕业,为了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真正的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我现在正在进行毕业实习。 未来等我,现在我在努力。 1.2 主要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情况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改造,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科学。机械设计涉及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一台新的设备从提出设计任务到制造出来投入正常使用,一般要经过市场调查、收集同类产品信息、研究、设计、制造、运行考核等各个阶段。在设计阶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数控机床基本应用 姓名庄承明教育层次专科学号 081604 专业数控技术教师指导分校直属分校

摘要 世界制造业转移,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厂。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高技术密集时代与微电子时代,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正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已经过了发展初期,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中期。 未来10年将是中国机械行业发展最佳时期。美国、德国的重化工业发展期延续了18年以上,美国、德国、韩国四国重化工业发展期平均延续了12年,我们估计中国的重化工业发展期将至少延续10年,直到2015年。因此,在未来10年中,随着中国重化工业进程的推进,中国企业规模、产品技术、质量等都将得到大幅提升,国产机械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逐步替代进口,并加速出口。目前,机械行业中部分子行业如船舶、铁路、集装箱及集装箱起重机制造等已经受益于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并将持续受益;电站设备、工程机械、床等将受益于产业转移,加快出口进程 关键词: 数控;工业化发展;刀具;机床

目录 第一章数控机床的产生 (1) 第二章数控机床的发展 (2) 2.1 数控系统的发展 (2) 2.2 机床的发展趋势 (2) 第三章数控机床的分类 (3) 3.1 按加工工艺方法分类 (3) 3.1.1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 (3) 3.2 按控制运动轨迹分类 (3) 3.3 按驱动装置的特点分类 (4) 第四章数控车的工艺与工装削 (6) 4.1.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6) 4.2 合理选择刀具 (6) 4.3 合理选择夹具 (6) 4.4 确定加工路线 (6) 4.5 加工路线与加工余量的联系 (6) 4.6 夹具安装要点 (7) 第五章程序首句妙用与控制尺寸精度的技巧 (8) 5.1 程序首句妙用G00的技巧 (8) 5.2 控制尺寸精度的技巧 (8) 第六章数控技术 (11) 6.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述 (11) 6.2 数控机床运动坐标的电气控制 (12) 结语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 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及其研究 摘要 讨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绿色化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改变整个机械制造业面貌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说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技术,分布式控制系统、开放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交流传动技术在钢铁中的应用以及趋势。

第1章绪论 概述 进入80年代以来,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可以说,从军事到经济、从生产到生活、从简单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到复杂的社会生产和管理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几乎达到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地步。然而,“什么是机电一体化?”,‘呼机电一体化技术都包括那些特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应用领域中的发展状况如何?”等问题却很难令人回答,这一方面是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不断向深度持续发展,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无法通过定义来界定其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向户度持续发展,也无法通过定义来界定其应用范围。 第二章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控制、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数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智能化 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 N 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技术分析 2、对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分析及研究 3、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车床工作台进给系统的结构分析 5、电脑外壳塑料模具设计 6、自车飞轮模具设计 7、简易立车自动回转刀架的设计 8、管内爬行机器人驱动机构设计 9、液压电梯闭式回路电液控制系统设计 10、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系统设计 11、气压传动机械手设计 12、零件的数控编程加工工艺流程 13、铣削组合机床及其主轴组件设计 14、数控机床的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 15、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设计分析 16、数控车床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17、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 18、数控机床控制及故障诊断系统分析与实现 19、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改进方法研究 20、数控机床维修的具体措施分析 21、数控机床维修改造中的问题与对策 22、试论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23、浅谈数控维修维修人才的培养 24、基于工艺特征的数控编程方法研究 25、数控机床变频器故障维修及解决方案 26、数控机床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研究 27、数控机床中高速切削加工运用分析

28、浅析数控加工生产效率的运用 29、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PLC设计 30、数控机床排屑机构的改造与设计 31、PLC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方面的应用 32、数控机床改造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 33、数控机床机床维修及保养 34、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的基本处理及研究 35、基于PLC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36、PLC应用技术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具体运用 37、基于PLC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38、加工中心数控系统改造及维护应用 39、FANUC数控故障维修与保养 40、数控机床主轴系统实用案例分析 41、基于机器人数控技术的机械制造行业研究 42、机械模具数控加工制造技术分析 43、现代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数控技术应用 44、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技术中的探讨 45、数控机床中的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及维护方法 46、数控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47、数控刀具对数控加工工艺的影响分析 48、机械零件数控加工精度的方法 49、数控机械加工效率优化措施分析 50、UG软件对工程制图课及数控加工教学中的帮助运用 52、浅析数控加工生产效率的改进 53、一种数控加工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 54、人工智能在数控加工中的具体应用 55、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策略 56、基于UG带槽组合体的数控铣削加工研究 57、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模具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摘要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数控技术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已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介绍数控机定义,数控机床初学者要求,机床加工前准备工作, 数控机床程序指令,数控机床对刀操作方法,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加工特点,机床加工几何精度要求, 数控机床的优点和缺点,数控机床与计算机实现自动技术,机床维修和生产安全要求。关键词:数控技术概念;加工方法;分类;刀具补偿;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一、数控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1) 二、数控机床加工前的准备要求 (3) 2.1数控机床的初学者要求 (5) 2.2数控技术常用术语大全 (6) 2.3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和结构简介 (9) 2.4 数控机床加工特点 (10) 2.5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13) 2.6 数控车床是怎样操作的 (18) 三、数控机床产生几何误差的因素 (22) 3.1 普遍认为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 (22) 3.2几何误差补偿技术 (23) 四、计算机数控系统 (24) 五、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 (26) 5.1数控机床分类 (26) 5.2数控机床发展 (27) 六、数控机床维修中应注意的事项 (28) 七、数控加工安全规则 (29) 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例范本)

实用标准文档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动机200702班 姓名杨国志 学号200703011211 指导教师李杰老师

目录 第1章、总述 (5) 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5) 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6) 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6) 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7) 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7) 二、电动机的选择 (8)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0)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0) 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2) 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5) 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6) 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6) 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9) 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2) 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2)

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3) 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4) 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4) 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6) 第7章、润滑的选择 (27) 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9) 一、联轴器的选择 (29) 二、轴承盖的选择 (29) 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30) 一、减速器箱体: (30) 二、附件设计: (32)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7)

摘要 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

大专数控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 姓名: 学号: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及职称: 年月日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 (2) 一、数控机床的简介: (3) 1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3) 1.2 数控系统的组成 (3) 二、数控机床的应用 (4) 2.1 数控加工的概念 (4) 2.2 数控机床的特点 (4) 2.3 数控车床编程中的坐标系 (5) 2.3.1 机床坐标系 (5) 2.3.2 参考点 (5) 2.3.3 工件坐标系 (5) 2.4 切削用量三要素 (5) 2.5.1 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6) 2.5.2 表面粗糙度好的回转体 (7) 三、设计图及数控程序 (7) 3.1分析零件图样 (7)

3.2加工工艺 (7) 3.3数值计算 (8) 3.4零件加工刀具卡 (9) 3.5零件加工工序卡 (10) 3.6零件加工程序单 (11) 3.7仿真加工出的零件截图 (15) 结语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7)

摘要及关键词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机械加工业大量采用数控机床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进行机械加工,普通机械逐渐被数控机械所代替。数控机床综合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电机与拖动,电子和电力、精密测量、气液压及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数控机床的心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决定了今后发展数控机床是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工厂自动化的基础。数控机床在各个机械制造企业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 机床数控系统,即计算机数字控制(cnc)系统是在传统的硬件数控(n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通过系统控制软件与硬件的配合,完成对进给坐标控制、主轴控制、刀具控制、辅助功能控制等。cnc系统利用计算机来实现零件程序编辑、坐标系偏移、刀具补偿、插补运算、公英制变换、图形显示和固定循环等。使数控机床按照操作设计要求,加工出需要的零件。 【关键词】 机械加工制造自动化计算机数字控制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与设计题目列表 1、(XH745)卧式加工中心的分度工作台的设计 2、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3、 4层学生宿舍楼的设计 4、 80T起闭机大齿轮工艺设计与制造的设计 5、 BSG宽带砂光机的设计 6、 C7620车床主传动及液压系统的设计 7、 JL型锻压操作机底盘与运行机构的设计 8、 JL型锻压操作机机身与手笔控制的设计 9、 JL型锻压操作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10、 LZ2型保健床的设计 11、 SQL数据库酒店管理系统的设计 12、 Vfp现在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设计 13、 X5032型立式铣床的设计 14、 X6132型万能卧式升降台铣床的设计 15、 Z3040型摇臂钻床的设计 16、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17、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的设计(文本) 18、泵叶轮注射模具的设计 19、基于Ansys8.0的永磁直线电机的有限元分析及计算 20、变频器控制原理图的设计 21、宾馆客房管理系统 22、并联式井下旋流分离装置的设计 23、茶树修剪机的设计 24、车备胎支架设计与制造 25、车用柴油机总体及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 26、成绩管理系统 27、齿轮套注塑模具及注塑模腔三维造型CAD CAM 28、冲压模论文 29、大豆螺杆挤压膨化试验装置总体设计 30、带式输送机减速器的设计 31、单立柱巷道堆垛机的设计 32、冰箱、洗衣机修理翻转架的设计 33、电火花切割机床的设计 34、电机转速与温升检测装置的设计 35、动力差速式转向机构的设计 36、多功能切菜机的设计 37、多房间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38、二级减速器的设计 39、复摆颚式破碎机的设计 40、某油缸设计图纸 41、高温火焰电视监测系统的设计 42、工业机械手的设计 43、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设计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设计论文.doc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班级:通风 1 3 1 班 姓名:王羽 指导老师:胡娟 定稿时间:2016 - 06 – 13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及其研究 摘要 讨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绿色化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改变整个机制造业面貌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说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技术,分布式控制系统、开放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交流传动技术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概述 进入80年代以来,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可以说,从军事到经济、从生产到生活、从简单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到复杂的社会生产和管理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几乎达到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地步。然而,“什么是机电一体化?”,‘呼机电一体化技术都包括那些特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应用领域中的发展状况如何?”等问题却很难令人回答,这一方面是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不断向深度持续发展,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无法通过定义来界定其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向户度持续发展,也无法通过定义来界定其应用范围。 第二章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

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2.1 数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2.2 智能化 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2.3 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他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1 任务准备 1.1.1 机床结构 1.2 工作原理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2.1 数控车床概述 2.1.1数控车床的组成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2.1.3数控系统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3.1 零件图样分析 3.2 工艺分析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3.4 解决排屑问题 3.5 加工方法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结束语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一章绪论1.1 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由于现代数控都采用了计算机进行控制,因此,也可以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CNC)。为了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数字化信息控制,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用来实现数字化信息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成为数控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数控系统的核心是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ler)。采用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NC 机床)。它是一种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和机床设计等先进技术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控制机床也是数控技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领域,因此,数控机床的水平代表了当前数控技术的性能、水平和发展方向。数控机床种类繁多,有钻铣镗床类、车削类、磨削类、电加工类、锻压类、激光加工类和其他特殊用途的专用数控机床等等,凡是采用了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统称为NC 机床。带有自动换刀装置ATC(Automatic Tool Changer—ATC)的数控机床(带有回转刀架的数控车床除外)称为加工中心(Machine Center—MC)。它通过刀具的自动交换,工件可以一次装、夹完成多工序的加工,实现了工序集中和工艺的复合,从而缩短了辅助加工时间,提高了机床的效率;减少了工件安装、定位次数,提高了加工精度。加工中心是目前数控机床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多工作台(托盘)自动交换装置(Auto Pallet Changer—APC)以及其他相关装置,组成的加工单元称为柔性加工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FMC 不仅是现了工序的集中和工艺的复合,而且通过工作台(托盘)的自动交换和较完善的自动监测、监控功能,可以进行一定时间的无人化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效率。FMC 既是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的基础,又可以作为独立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使用,因此其发展速度较快。在FMC 和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物流系统、工业机器人以及相关设备,并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集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现代设计方法; 2.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思想,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熟悉有关技术文件,运用国家标准、手册、资料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独立工作能力。 二、毕业论文课题类型 1.工程设计类课题 工程设计是工程设计人员,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实现工程预定功能,进行构思、规划及表达。机械产品设计类型依据特点分为开发型、改进型、技术引进等三种类型。机械产品设计要求具有有效性、经济性、工艺性和外观质量。 2. 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 包含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其中,以应用研究为主,应用研究是以技术为目标,探讨知识应用的可能性,并运用基础研究成果,探索应用的新途径,它着重研究如何将自然科学的理论与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使自然科学理论与社会相衔接。开发研究是运用研究及经验性的知识,为开发新产品、新装置和新方法,或对现有产品、装置、流程、方法进行重大改进而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3. 软件工程类课题 软件工程类课题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在本专业领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培养和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因时间限制通常只进行小规模软件开发。 三、选题 1.自主选题 根据学生本人实践实习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从生产实际中取材,进行自拟题目设计。

2.根椐下列课题进行选题 工程设计类: 工程设计类课题的选题内容有: 1)机械产品或机械电子产品的功能设计; 2)机械产品或机械电子产品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3)机械产品的动力与传动设计;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5)机械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6)机械工艺装备设计(包括刀具、夹具、量具、模具等); 7)专用机床和专业设备设计; 8)机械电子产品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和监控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 题目示例: (1)无轨运行运输小车的设计 小车总体设计及行走机构、升降机构设计。 (2)生产线转位装置设计 机械加工生产线中随行夹具转位装置总成、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及零件设计。 (3)生产线步伐式输送装置设计 机械加工生产线中随行夹具或工件步伐式输送装置总成、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及零件设计。 (4)回转体零件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回转体零件车削或磨削加工工艺设计与夹具设计。 (5)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与专机设计 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专用机床设计或组合机床设计。 (6)基于A VR单片机的移动式机器人设计 移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仿真,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 (7)60吨压力机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设计 压力机机械结构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 (8)清扫机器人结构及驱动控制系统 清扫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

高校2018年数控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高校2018年数控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数控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带来了数控专业设备的升级更新,数控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在此小编提供一些数控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机床多目标优选法研究 2、基于CBR技术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3、面向PDC钻头的三轴数控机床改进模块研究 4、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数控机床控制算法设计 5、数控机床在切割时稳定性研究 6、数控机床机械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 7、重型汽车纵梁数控冲孔机控制系统技改研究与应用 8、基于数字化编码-播放体系结构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 9、数控系统小线段平滑过渡算法的半硬件仿真与验证 10、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设计分析 11、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12、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 13、数控机床系统稳定性研究 14、数控机床专家诊断系统浅析 15、双枪纵缝数控焊接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16、数控机床控制及故障诊断系统分析与实现 17、数控加工中心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探讨 18、巧用综合编程方式提高数控铣加工效率初探 19、数控加工质量控制技术 20、数控车床薄壁零件的加工 21、浅谈数控铣加工要素及编制 22、数控超精密加工精度控制研究 23、现代机械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使用分析 24、数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分析与增长研究 25、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编程策略 26、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改进方法研究 27、关于数控加工工艺标准化的探讨 28、提高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水平的有效策略 29、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30、数控张拉技术在预应力梁预制工程中的应用 31、《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2、数控机床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3、浅谈互联网技术在数控机床管理与维修中的应用 34、数控机床在线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35、普通机床改造数控机床的技术要点 36、模具制造的数控加工技术探讨 37、谈便捷化学习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38、提高数控编程加工效率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格式) 课题名称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 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 2.1 零件图 2.2 零件图分析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2.4 确定加工方法 2.5 确定加工方案 第3章工件的装夹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4.4 确定切削用量 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 第6章数控加工程序 第6章结束语 第7章致谢词 参考文献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17027054

航空工业管理大学 毕业设计 题目紫铜垫片倒装复合模设计 系别机电系 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电0805班 111 学号 222 指导教师 333 日期 2010年12月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紫铜垫片倒装复合模设计设计要求 1.选择合理的冲裁工艺。 2.确定正确的冲裁方案。 3.计算相关的零件尺寸。 4.完成合理的装配方案及冲压调试。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搜集模具相关资料及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周模具基本类型与工作部分零件尺寸计算 第三周模具整体设计和绘制装配图 第四周模具主要零件图的绘制 第五周毕业论文的校核、修改 第六周打印装订,准备答辩 第七周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原有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然而有些商品的制造必须依靠模具才能够生产加工出来。因此,模具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利用模具加工各种的工件,以便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模具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因此这次我们的毕业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模具以便检验自己所学模具有关方面的知识是否牢固。由于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不同,生产用的设备也各异,模具种类繁多,但用的最为广泛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冷冲压模、塑料成型模、锻造模、精密铸造模、粉末冶金模、橡胶成型模、玻璃成型模、窑业制品模、食品糖果模、建材用模等。其中以冷冲压模、塑料模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较高。 在这次设计中根据所给题目的要求,我首先对冲压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得出用一般精度的模具即可满足零件精度的要求,再从零件的形状、尺寸标注及生产批量等情况看,选择了冲孔落料的方案。 根据对零件的综合分析,在本人这次设计中我设计的模具是倒装冲孔落料复合模,主要介绍的是模具的冲孔落料,冲压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工序之一。由于材料和厚度的原因,我采用的加工方法为:采用复合工序冲孔落料模进行加工。 关键词:紫铜垫片、冲孔、落料、复合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