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一)古汉语中有哪些判断方式?

(二)古代不同的判断句内涵是否相同?

(三)古代的判断句句子成分如何分析?

(四)判断词“是”字溯源。

(一)古汉语中有哪些判断方式?

A类:“……者,……也”及其变式【主语——判断谓语】

(1)南溟者,天池也。《庄子》

(2)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3)楚,大国也。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5)虎者,戾虫。

(6)天下者,高祖天下。

(7)荀卿,赵人。

(8)刘备,天下枭雄。

B类:〖用副词表判断〗【主语——状语——判断谓语】

(9)吾乃梁人也。(辩白语气)

(10)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同上)

(11)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肯定判断语气)

(1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13)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也是)

(14)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突出肯定)

(15)然则今之鲍函车匠皆君子也。《墨子》(强调范围)

C类:用动词“为”表判断。【主语——谓语——宾语】

(17)项燕为楚将。《史记》

(18)是当为河伯妇。《史记》

(19)以后典籍皆为版本。

(20)夫执御者为谁?《论语》

(四)“是”字溯源:先秦“是”字主要用为指示代词,少量作判断词使用。(1)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用之,是寡人之过也。《战国策》

(3)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4)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

(5)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五)判断句的几种特殊格式

(1)持其踵而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

(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耳。《史记》

【以上解释原因】

(4)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战国策》

(5)夫战,勇气也。《左传》

(6)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

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韩非子》

【以上压缩判断】

(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8)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以上比喻判断】

(六)古汉语否定判断句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庄子》

(2)鬼非人也。《墨子》

(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一、被动句是指含有被动意义的句子。特点是: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而是接受者。现代汉语常用?被、叫、让、或‘被……所’?,古代形式多样。第一、动+于+主动者

1、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山传》

2、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3、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第二、见+动;见+动+于+宾

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5、虽欲强聒终不蒙见察。

6、吾方见笑于大方之家。

第三、为+名+动;为+动;为+名+所+动;为+所+动

8、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人俎豆于贵家。

9、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0、厚者为戳,薄者见疑。《韩非子》

11、吴广索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2、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

13、其印为予群众所得。14、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15、不者,若属皆为所虏。16、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第四、被+动;被+动+于+名词宾语;

17、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1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9、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

20、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第五、意念上的被动句

21、樯倾楫摧。22、左骖殪兮右刃伤。

23、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24、兵挫地削。

25、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语序

一、谓语前置

一是用于感叹句,突出感叹的中心

1、富哉!言乎!《论语》

2、大哉,尧之为君也!

3、甚矣,汝之不惠。二是用于疑问句,突出疑问的中心。

4、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食裳口中食。

5、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5、谁与?哭者?

6、子邪,言伐莒者?《吕氏春秋》

三是用于祈使句,提出并强调

7、王若曰:?格(来)汝众!《尚书〃盘庚》8、勖哉夫子!

四是用于陈述句,描写情态

9、若崩,厥角稽首。10、必我行也,为汉患者。

五是用于诗词,为押韵、对仗、平仄

11、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1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二、宾语前置

第一、疑问句作宾语前置(条件---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代性---上古是定式;包括作介词的宾语)

1、沛公安在?

2、吾谁欺,欺天乎?

3、吾谁敢怨?

4、何以战?

5、许子奚为不自织?

6、何为不去也?

7、学恶乎始?恶乎终?

8、客胡为若此?9、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先秦已有后置的萌芽。

10、子夏云何?《论语》11、所谓伊人,于焉逍遥?《诗经》

12、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史记》

13、武帝问:?言何??《汉书》

第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1、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4、毋吾以也。《论语》

5、狼未之知也。《中山狼传》

6、时人莫之许也。

7、三岁贯女,莫我肯顾。8、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

9、莫之能御也。《孟子》10、楚君之惠,莫之敢忘。《左传》

11、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庄子》

12、自古及今,未之尝有也。《墨子》

但是,否定句代词宾语在先秦也不十分严格,也有置后的。例如:

1、晋不我救。-----谁不如我。《左传》

2、福祸之至不是过也。------君与大夫不善是也。《左传》

3、二三子莫之如也。--------吉莫如之。《左传》

4、骄而不亡,未之有也。------公怒归之,未绝之也。《左传》

5、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左传》

6、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魏风》-----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7、匈妈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汉书〃李广传》------ 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

第三、有?是?、?之?等为标志复指:

【宾语+之】

1、宋何罪之有?

2、何不可之有?

3、《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4、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

5、其虞虢之谓与?

【宾语+是】6、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宾语+之为】7、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

【宾语+为】8、汝为人臣子,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9、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10、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求。

11、唯余马首是瞻。12、唯弈秋之为听。13、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第四、无条件前置

1、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

2、民献有十夫予翼。《尚书》

3、其一二父兄惧坠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

4、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

5、沛公北向侍,张良西向侍。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7、君子屡盟,怨是用长。8、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9、使之西面事秦。10、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

11、卿不书,匮盟也。12、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13、蔡候许男不书,乘楚车也,谓之失位。

1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定语后置(有三类)

第一、数量词定语后置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

2、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

3、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

4、吾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国策》

5、吏皆送奉钱三。《史记》

第二、形容词定语后置

6、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

7、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8、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兮,受物之汶汶者乎。

9、复为羽声慷慨。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三、?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11、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1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13、韩信至国,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

14、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省略

一、省谓语

1、上医医国,其次(医)疾人。《国语》

2、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议)于市。《左传》

3、好言自口(出),莠言自口(出)。《诗经》

4、陛下每引灾自厚(责),不责臣司。《汉书》

再如:

5、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之交乃相欺)乎?

6、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同群)而谁与(同群)?《论语》

7、卻子至,请伐齐,晋侯费许,请以其私属(伐齐)又弗许。(左传)

8、子为长者虑,而不及(为)子思(虑)。

(5—8例承前省)

9、虽微晋而已,天下其孰能当之?《礼记》孔疏:?虽非晋之强亦不能当之(‘之’指宋国),岂仅此而已,天下其孰能当之。?

10、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谁杨子之竖追之。《列子》

(9—10蒙后省)

二、主语(兼语)省略

1、或以其酒,不以其浆。《诗〃毛传》:?或醉于酒,(或)不得浆。?

2、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左传》

3、吾视其辙,(辙)乱;望其旗,(旗)靡,故逐之。

4、射其左,(左)越于车下,射其右,(右)毙于车中。

5、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而送之。《左传》

6、子曰:?隐者也。?(子)使子路往见之。(子路)至,则(隐者)行矣。

7、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九月(蟋蟀)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8、(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已皆得楚乎??

9、召孟明,西乞,白乙,使(之)出师东门之外。《左传》

10、试使(之)斗,而才,因责(其)常供。《促织》

11、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之)为相。《战国策》

三、省介词及宾语

1、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国策》

2、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3、杀鼠如丘,弃之(于)隐处,臭数月乃已。《三戒》

4、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非心服也。

5、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成,将以(之)攻宋。

6、否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7、唉!竖子不足与(之)谋!

四、其他省略

1、扬之水,不流束楚?《诗〃毛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省语气词)

2、我生不有命在天?《书〃西伯戡黎》《史记》转录时加一?乎?字。(省语气词)

3、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曰):?居,吾语女。?(二人之词省?曰?字)

4、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曰):?女安,则为之。?(二人之词省?曰?字)

5、人君唯毋听寝兵,(如果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管子》(省分句)

6、上既闻廉颇、李牧时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将,(如果得之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史记》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一。什么是判断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肯定判断)或不是什么(否定判断)的句子。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以及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古汉语判断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出现判断动词(也称判断动词)“是”字。那么,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又是作什么的呢?得从不同时期来分析: (一)在先秦,那个“是”是指示代词,在句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或者谓语。例如:(1)作主语 1.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 2.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 4.是乃仁术也。 5.是非君子之道也。 (2)作谓语: 1.取之而燕民悦,而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3.夫虞之有虢也,如车之有辅。辅依车,车亦依辅。虞虢之势正是也。(韩非) 4.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韩非) (二)两汉以后: “是”字作为判断词可能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出现,并逐渐在书面语中有所使用,但始终没成为文言判断句的主流。 1.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韩非) 2.陈侯喜猎,淫猎于蔡,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谷梁传) 3.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4.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汉墓帛书) 5.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东汉王充《论衡》) 6.问今是何世。(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比较∶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三。古汉语判断句的各种结构形式 1·用“也”字煞句 ①制,岩邑也。(左传) ②虢,虞之表也。(左传) ③余,尔所嫁妇人之父也。(左传) ④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汉书) ⑤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 ⑥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同上) 2·用“……者,……也”式 ①南冥者,天池也。(庄子) ②伍子胥者,楚人也。(史记) ③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④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 ⑤兵者,凶器也。(《韩非子·存韩》)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漢語通論(七) 判斷句,也字 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词组為謂語,表示判斷的。在現代漢語裏,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但是在秦漢以前, 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例如:制,巖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有時候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例如: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戰國策·趙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 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 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 在先秦時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誤解為係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例如: 是吾師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論語·季氏) 在這兩個例子裏,“是”字用作主語,“吾師”“社稷之臣”是謂語。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今天就是這樣。) 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1] (莊子·逍遙遊)“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語氣詞。 在這三個例子裏,“是”字用作謂語,“今日”“武王”“湯之問棘”是主語。 在判斷句中,人們所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字或“此”字複指,使意義更為明確。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莊子·逍遙遊) 在第一個例句裏,“是”字複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情,其餘由此類推。 但是,在古代漢語裏,這種用來複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這樣,好像不是判斷句,其實仍是判斷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是)君之惠也。(左傳成公三年) 在第一個例子裏,“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語,“寡君之願也”是謂語,其餘由此類推。 有些判斷句由於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經在上文出現,所以省略主語,這種情況一般出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其类型有四: 1.事物——成为该事物: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 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 2.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 从左右,皆肘之。(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 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 3.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候雁北。《吕氏春秋》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泣。《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战国策·赵策三》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司马迁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橐:盛物的袋子)《战国策·秦策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臣:指田延年。)《汉书·霍光传》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译:没有表扬奖赏的勉励,没有刑法的威严震慑,抛开权势、放弃法治,让尧、舜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辨析道理,那么他们连三家人也治理不了。)《韩非子·难势》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渠县职业中专学校张吉轩 摘要:古代汉语判断句是文言文中的常用句式之一,判断句的谓语(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 性词组作谓语)主要用来判断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的 句子,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在内容上有很多相同点,但在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判断句;古代汉语判断句;等同关系;类属关系;判断句的活用;语气助词。 一、句子的分类 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它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句子具有表述性的特点。表,指的是表达客观现实;述,指的是陈述主观意图。 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常按一定的标准对句子进行分类。句子的分类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标准分出的句子的种类是不同的。 1、根据句子的语气可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如: ①他正在开会。(陈述句)②他在干什么?(疑问句) ③你别再赌了。(祈使句)④你真棒!(感叹句) 2、根据表示肯定还是否定可将句子分成肯定句和否定句。肯定形式有的用“是”,有的不用“是”,有的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否定句一般要用否定副词“不”、“没”、“没有”、“非”等。如: 肯定句: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②你想干什么?③你应该爱惜身体。 否定句:①秋天没有夏天热。②你不想干什么?③我并非借题发挥。 3、根据句子结构的繁简可以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单句的下位句型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如: ①他兴高采烈地说着话。(主谓句)②不准说话!(非主谓句) 复句的下位类型有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如: ①我们是教师,又是学生。(联合复句) ②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灰心丧气。(偏正复句) 4、在句子的多种分类方法中,按谓语性质的分类是基本的,着眼于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把句子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和判断句。 叙述句的谓语主要用来叙述主语的动作、行为或变化;描写句的谓语主要用来描写主语的性质和状态;判断句的谓语主要用来判断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如: ①满天黑云顿时消失了。(叙述句) ②人民的生活富裕得很。(描写句) ③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判断句)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且相如素.贱人。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亦.妄人也已矣。 2.因果判断句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或“……的原因是……”例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橘柚生于江南,而民(各地的人)皆甘之于口,味同也.(是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相同)。 从表现的形式看,可分三种类型:“一般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和“特殊判断句”。 1.一般判断句指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以上例子都是有判断标志的句子,不另举例。 2.简略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包括两类,一类是无任何上述标志的判断句,一类是省略主语的判断句。例如: 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古代汉语判断句

判断句 【背景知识】句子的分类 按不同分类标准,句子种类不同: 谓语表示的语法意义: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谓语成分: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 语气表达: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 句子繁简:单句、复句 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一、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今京不度,非制也。(同上)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 延边大学是211重点大学。他不是延吉人。 ▲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由判断动词“是”作述语(不用的频率很低)。 ▲古汉语判断句常直接用名词谓语构成判断,上古汉语不用判断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古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格式 A.肯定形式 1.主语+者,谓语+也。 ⑴蔺相如者,赵人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⑶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⑷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2.主语,谓语+也。 (1)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2)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3)封建非圣人意也。(柳宗元《封建论》) (4)蔡叔,康叔之兄也。(《左传·定公四年》) 3.主语+者,谓语。 (1)虎者,戾虫。(《战国策·齐策》) (2)杜周者,南阳杜衍人。(《史记·酷吏列传》) (3)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河南南召一中翟杰(邮编474650) 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一课时 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状谓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例如:壮丽山河 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几种类型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几种类型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 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幺、属于什幺的句式。 1判断句的类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4.刘备天下枭雄。(……,……)(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沛公之参乘樊哙 者也。(……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1判断句常见用法文言文判断句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 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 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题目:论古代汉语中的“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比较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摘要:“者”“所”是古代汉语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词语,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是与其它成分结合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充当各种句法成分。“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它们在词性、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本文不能全部列出,仅选取其中一些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本文从语法功能、结构的构成特点以及结构的性质三个方面尝试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者”字结构“所”字结构语法功能构成特点构成性质 一、从语法功能上看 从语法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中“者”和“所”字都是特别的指示代词,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法功能,即指代作用;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即不能独立进入句子,充当句子成分。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者”字的作用都是“指”指别而“代”代替 ,因此,“者”字的后面不会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所”字一般是“指”而“代”,但有时是指”而不“代”。指而代时,所字结构后面不

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指而不代时,所字结构后面另外出现名词。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此二句的“者”,王力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此二句中的“者”,王力认为是语气词。 君子所贵于道者三。(论语·泰伯)这一句中的“者”,王力认为仍是指示代词,但指示作用由“所”承担,“者”主要表称代。 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史记·匈奴列传)中“所”为指而不代。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两个“所”恰好说明“所”字不仅可以指而代,有时也可以指而不代,前一个“所”是指而不代 ,后面另外出现“室 ,以示指别之对象 ,后一个“所”是指而代。正因为所字有指而不代的情况 ,因此可以出现“所……者”的结构,这时, “所”是指别, “者”是代替。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礼记·大学) 拱把之桐梓 ,人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上) 二、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 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跟“者”、“所”结合的通常是谓词性成分。其中,“所”一般只跟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其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所+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二)所+动词+者,例如: 狄人之所欲者, 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所+介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者字结构则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或动词性短语加“者”构成。例如: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者不惧。(论语·宪间) (3)此五者, 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4)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齐策四) 在固定结构里,“者”字放在组合词之后,所字放在组合词之前,这种词序、语序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共同的指代功能 ,恰恰相反,由于“所”的虚化较“者”更强,“所”在实施指代功能并使整个结构名词化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往往求助于“者”构成“所…者”结构,从而巩固和加强其语法意义。 三、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都是名词性结构。者字结构表示的是具有某种特征意义的实体,如动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动态特征的实体,形容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特征的实体。 (1)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公孙丑上) (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 (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4)治国能使贫者富。(商君书·去强) 以上四例,(1)、(2)例为动词(短语)加“者”,分别表示具有“为此诗”、

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句子根据谓语表示的语法意义,分为描写句、叙述句、判断句。 描写句,一般指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指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判断句,一般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判断句,古今有明显的变化。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如: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古代汉语常见的判断格式有: 1. ……者,……也 语气词“者”表停顿,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者,…… 语气词“者”表停顿,谓语后不加“也”。 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二》)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第31章) 3. ……,……也 谓语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战国策〃齐策一》)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4. ……,…… 今秦,万乘之国。(《战国策〃赵策》)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 注意:语义上不表示判断,即不能说明是什么、不是什么的句子,不是判断句。如: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docx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常用句式。其特点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也就是说,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主体结构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主语,后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翻译时一般译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不是什么”。判断的标准是翻译中是否有判断词“是”或“不是”。 一、判断句常用形式 1.用“者”或“也”表示肯定的判断。例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陈轸者,游说之士。 该句是用“……者,……”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轸,是游说的人。” ③此晋国之宝也。 该句是用“……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这是晋国的宝物。”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余本非文人画士。 该句是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可译为:“我原本不是文人画士。” 3.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该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翻译时,可根据语意的需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直接补出“是”作判断,可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二、判断句常见错误 1.“者”或“也”的形式虽为判断句常见的形式,但并非一用“者”“也”就是判断句。例如: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①句中的“者”可译为“……的人”,②句中的“者”可译为“……的原因”。 2.副词“乃”“则”“即”“皆”等有时也表判断,但这种情况一般较少见。如果是判断句,句中有“者”或“也”,则“者”“也”表判断;如果句中没有“者”或“也”,而翻译时又必须译出“是”或“不是”,则用副词来表判断。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该句是判断句,但表判断的是句末的“也”,句中的“则”是为了加强语气,可译为“就”。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该句不是判断句,“乃入见”可译为“于是入朝拜见”,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③贱即买,贵即卖。 该句不是判断句,可译为“发现价格低了就买,发现价格高了就卖”,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该句是判断句,可译为“应当立为大王的人是公子扶苏”,其中“乃”表判断,译为“就是”或“是”。 3.有些动词“为”“是”也表判断,但一般不常见。其中“是”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为”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动词的“为”的区别。例如: ①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 该句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可译为“作为”。

2013.古代汉语研究论文《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1)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定稿) 古代汉语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常用句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今人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常用现代汉语去套用古代汉语,这固然是正确的,但仍然存在问题,毕竟古代汉语与今天的现代汉语是有差异的,这一点不容臵疑,可以这么说,古代汉语是源,现代汉语是流。作为古代汉语常用句式之一的判断句,是今人阅读文言文最易忽视甚至发生理解偏差的句式之一。因此,笔者在此就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一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之定义 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定义常见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二是“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表示判断的,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和主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三是“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句子”,四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表示的人或物进行断定的句子”,五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这五种解释都有合理之处,其中第二三四种定义大同小异,都是从语法来定义的,第五种是从事理的角度定义,第一种采用描述的方法来定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定义是较易于理解的。 那么,究竟如何给古代汉语判断句下定义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从形式上看,像“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他不是北京人”“马明宇是足球运动员”一类句子就是判断句,用判断词“是”来连接主语和宾语,若要表示否定判断,要在“是”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从语法来看,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什么,常用名词或代词表示,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用“是”来表示。人们常把现代汉语判断句的理解停留在“A是B”的这一表层上,未进一步去探求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地推导出古代汉语 1

古代汉语语法(二)

第三章语法(周,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古今汉语语法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掌握古汉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从而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了解词类活用的特点,并能区别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二、掌握宾语前置的主要格式,能正确辨认; 三、了解判断句古今的不同,掌握其特征和格式; 四、了解被动句的类型和具体句式; 五、了解各类虚词的分类、特点和用法。 教学难点: 一、能准确地辨认具体语境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二、熟练掌握宾语前置的规律; 三、正确辨认判断句; 四、熟练掌握被动句的不同格式; 五、重点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 知识教学与文选教学穿插进行,讲练结合,重视实践。 作业布置: 一、每部分知识点讲完后有随堂练习,当堂解决; 二、分两周布置一篇白话文的标点、翻译练习; 三、继续整理常用词; 四、教材上第二——第六单元的练习; 五、以上练习不定期抽查次作为平时成绩。

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是最快的,而语音变化得慢一些,语法则最具有稳固性。如古人说:“饭蔬食”,今人说:“吃粗粮”。经过几千年,虽然所用的词语都变了,但动宾关系的语法结构并没有变化。 关于语法的系统知识:语言单位、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句子的结构分析、复句等,我们在现代汉语课里已系统地学习了,古代汉语课没有必要去重复。古汉语的语法部分要讲的,主要是古今差别较大的语法现象:实词的活用、宾语前置、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古汉语的判断句、古汉语虚词等。 古汉语语法的学习,要求大家死记一些规则,同时记一些例子,做到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同时注意活学活用,在阅读文选时能准确地辨认出特殊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词类活用(周,学时)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汉语中,一个词一般地都固定地归属在某个词类中,并具有这类词的语法特点和作用,如“运气”是一个名词,因此,它在句中常作主语、宾语,并且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但是,有时,有些词可以临时改变自己原来的词性而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形式如下: 一、肯定形式: 1、不用判断词,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也) 例如:王,人君也;斶chu51四声,人臣也。《战国策·齐策四》严斶面折齐宣王 2、在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者,——也。) 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冥:古义黑,五行中以黑代水,故本义水。)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3、有时候“也”字可不用(——者) 如: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4、“者”“也”都不用。 如: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二、否定形式: 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非——也) 例: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 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韩非子》(官:职责。 败:社会的败坏风气。韩非子引孔子讲学) 三、省略形式:“也”字必不可少 判断句的主语句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应承上文而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句末的“也”字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例: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论语》 四、附加形式: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和“即”或语气词“维”和“惟” 例如:是乃狼也。《左传》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我马维骐。《诗经》 尔惟旧人。《尚书》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 问题:乃、即、和维、惟的异同 同:1、都不是判断词2、都可以加在谓语前面3、还常常和副词非结合起来使用 异:1、经常出现的时间不同:加乃、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用的较多。 加维、惟的先秦常见,后代不多见。 2、词性不同:乃、即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出现了判断动词是以后,它们可以加在是前面,构成乃是、即是,作用和“非”相近都是加在判断句谓语前的副词。 维、惟是放在句中的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 判断句的妙用 判断句不是判断。它们的主语和谓语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 1表示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2表示复杂内容。百乘,显使也战国策 3表示因果关系复句中,用带也的判断句放在结果的分句之后说明原因。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一)古汉语中有哪些判断方式? (二)古代不同的判断句内涵是否相同? (三)古代的判断句句子成分如何分析? (四)判断词“是”字溯源。 (一)古汉语中有哪些判断方式? A类:“……者,……也”及其变式【主语——判断谓语】 (1)南溟者,天池也。《庄子》 (2)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3)楚,大国也。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5)虎者,戾虫。 (6)天下者,高祖天下。 (7)荀卿,赵人。 (8)刘备,天下枭雄。 B类:〖用副词表判断〗【主语——状语——判断谓语】 (9)吾乃梁人也。(辩白语气) (10)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同上) (11)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肯定判断语气) (1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13)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也是) (14)衣必文采,食必粱肉。(突出肯定) (15)然则今之鲍函车匠皆君子也。《墨子》(强调范围) C类:用动词“为”表判断。【主语——谓语——宾语】 (17)项燕为楚将。《史记》 (18)是当为河伯妇。《史记》 (19)以后典籍皆为版本。 (20)夫执御者为谁?《论语》 (四)“是”字溯源:先秦“是”字主要用为指示代词,少量作判断词使用。(1)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用之,是寡人之过也。《战国策》 (3)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4)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 (5)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五)判断句的几种特殊格式 (1)持其踵而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 (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耳。《史记》 【以上解释原因】 (4)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战国策》 (5)夫战,勇气也。《左传》 (6)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 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韩非子》 【以上压缩判断】 (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8)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以上比喻判断】 (六)古汉语否定判断句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庄子》 (2)鬼非人也。《墨子》 (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第四章古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来联系,并帮助表示判断,否定判断就在是的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尤其是秦汉以前,它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如: 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有时候,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者”字复指,引出谓语,这也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另一常见形式。如: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起义》 这种句中用“也”字煞尾,并且“者”与“也”前后照应,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有时候,可以不用“也”字。如: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有时“者”“也”都不用。如: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两例的主语和谓语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结构,这是判断句最核心的部分。 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如: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论语·宪问》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 这种用法的“非”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便它本身并不是判断词,而是否定副词,它是来否定谓语的,而不是用来否定判断词的,所以不是“不”与“是”的结合。 判断句的主语也可以根据语言环境省掉,多数出现在对话。如: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论语·先进》 下面谈一谈与判断词有关的几个词。 1、“是” 古汉语中“是”的出现频率很高,但它并不就是判断词,尤其在先秦的时候,一般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两句中的“是”都是作句子的主语的,“是”后的部分作句子的谓语。“是”换成“此”意思和作用不变。有时候,“是”在句中的地位很像判断词,但一经仔细分析,会发现它仍是指示代词。如: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是何故也”似乎可以理解为“是什么缘故呢?”,“是”好像是判断词。其实,“是”仍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是何故也”即“此何故也”,在同一篇文章中,下文有“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语法结构和上面的例句完全相同,只是“是”换成了“此”,“此”不可能是判断词,可见这里的“是”等于“此”,也不是判断词。又如: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这里的“是”所处的地位也很像是判断词,但它实际是用来复指“日月星辰瑞历”的。文章下面还有“繁启藩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是又”等于“此又”,这里的“是”用在副词“又”之前,显然

古代汉语语法简要归纳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

所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 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 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 孰:指事,指人 何:何事。敢问何谓也(指的是什么) 安:指地方。沛公安在(在哪) 回答问题步骤:解释加点字 1)词性;2)功能(用法)3)今译 例:之:助词。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以:介词,宾语省略,可译成“把”。 (2)都有介词用法的虚词 以以介词用法为主:以五十步笑百步(以:助词,译作“凭借”。和“五十步”组成介宾

第七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第七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古汉语判断句问题,要让学生了解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掌握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理解“者”、“也”、“是”、“为”、“唯”、“乃”、“即”在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性质与作用,提高其理解、翻译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能力。 【基本概念】 判断句 【基本理论】 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有何不同? 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什么性质的词?起什么作用?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是从哪里来的? 古汉语有专职的判断词吗?“为”、“唯”、“乃”、“即”、“非”在古汉语判断句中都起什么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活用可以表示哪些内容? 【重点难点】 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者”、“也”、“是”、“为”、“唯”、“乃”、“即”在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性质与作用 【教学方法】 讨论总结法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判断:表示某类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它表示的是逻辑学上所说的种属关系。一般用陈述句表示,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判断句。 任务一:根据下面的语句讨论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有何不同。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者”、“也”是否等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 我们是中国人。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他[不]是山东人。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提问后进行如下总结: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联系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表示判断。 古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将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表示断定。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古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非”。 由于古汉语判断句不用系词,区别于其他陈述句的要点是:抓住主、谓语之间具有种属关系——主语和谓语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比较: 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