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标准概述

一、都市环境卫生治理标准

1 清扫保洁

1.1 作业时刻

1.1.1 普扫

一类街道:每日晨7:00时前完成。

二类街道:每日晨7:30时前完成。

1.1.2 保洁

5月至10月:每日晨7:00时至晚22:00时。

11月至次年4月:每日晨7:00时至21:00时。

1.2 作业频次

1.2.1 普扫

每日大扫及用降尘软扫帚清理人行道积尘各1次。

1.2.2 保洁

按作业时刻全方位、全时段巡回保洁

1.3 作业人员

清扫保洁人员统一着装(工作服上印有所在公司中文标识)、佩带工作牌,按规定上岗作业。

1.4 作业工具

扫地车、大扫把、降尘软扫帚、密闭式撮箕、保洁桶。1.5 作业标准

一类街道(含商业繁华街道):路面无堆积物、无砖瓦土石、无果皮纸屑塑料袋、无烟蒂痰迹、无积泥积尘、无污水、无灰带(包括隔离栏、隔离礅、花盆底部周边)。

二类街道:路面无堆积物、无果皮纸屑塑料袋、无烟蒂痰迹、无积泥、积尘、污水和灰带。

立交桥、高架桥、车行隧道、人行天桥:桥面无堆积物、无砖瓦土石、无果皮纸屑塑料袋、无烟蒂痰迹、无积泥积尘、无污水、无灰带(包括隔离栏、隔离墩底部、周边),桥栏杆整洁且无乱贴、乱画,隧道两壁无明显污渍,桥面及车行隧道路面保洁质量与所连接的道路保洁质量标准相同。

公交站台:整洁,其保洁质量与所在道路保洁质量标准相同。

路旁绿地、绿化隔离带、街道树穴:无烟蒂、纸屑、无积存垃圾和人畜粪便。

机械化清扫作业:一类街道每日机扫不低于2次。

1·6 标准要求

一类街道:每1000平方米果皮数、纸屑及塑膜数、烟蒂数

分很多于4个(片)、痰迹数少于4处且无污水和其它废弃物。

二类街道:每1000平方米果皮数少于5片、纸屑及塑膜数少于6片、烟蒂数少于8个、痰迹数少于8处、污水面积小于0.5平方米、其它废弃物少于2处。

按作业定额配备清扫保洁人员:专门繁华重点地带清扫保洁作业人员不得少于1.5人/1000平方米,一类街道1.5人/2800平方米,二类街道1.5人/3000平方米。

2 冲洗除尘

2.1 道路冲洗

2.1.1 作业时刻

每日凌晨2:30时至凌晨7:00时。

2.1.2 作业频次

每日1次。

2.1.3 作业范围

中心城区三环路(含三环路)一类街道、重点区域、出入城通道。

2.1.4 作业标准

洒水车辆作业时行驶速度不超过20公里/小时;冲洗除尘后的路段无积灰积泥。

2.2 道路洒水除尘

2.2.1 作业时刻

每日9:00时至17:00时。

2.1.2 作业频次

每日不低于2次。

2.2.3 作业范围

中心城区要紧街道。

2.2.4 作业标准

洒水车辆作业时行驶速度不超过30公里/小时;洒水除尘后的路段无明显扬尘。

2.3 路沿石清洗

2.3.1 作业时刻

每日9:00时至17:00时。

2.3.2 作业频次

每周隔日清洗1次。

2.3.3 作业范围

中心城区三环路(含三环路)以内道路。

2.3.4 作业标准

采纳人工清洗或洒水车冲洗,清洗后的路沿石无积灰积泥和灰带。

2.4 人行道地砖清洗

2.4.1 作业频次

每周清洗1次。

2.4.2 作业范围

中心城区三环路以内人行道。

2·4·3 作业标准

采纳人工或机械清洗至无积尘、无油渍、污垢。

2·5 标准要求

车行道路及两侧路边沟、路沿石无灰带、积泥、积尘;人行道方块砖无明显积尘、油渍、污垢。

3 垃圾收集运输

3.1 袋装化区域

3.1.1 作业时刻:

集中收运时段为每日晨5:00时至7:30时,巡回收运至晚23:00时。

3.1.2 作业工具

人力三轮车、后装式垃圾压缩转运车、可卸式垃圾转运车、

中小型垃圾机动转运车及压缩站配套转运车。

3.1.3 作业频次

每日集中收运许多于2次或依照需要,适当增加巡回收运次数。

3.1.4 收集作业标准

收集点整洁,无乱堆乱放,无撒漏垃圾,收运后立即进行冲洗消毒;收集容器整洁、无破损。

3.1.5 运输作业标准

无散装垃圾,无垃圾落地、撒漏、滴漏,无翻拣垃圾现象。3.2 非袋装化区域

3·2·1 作业标准

桶点周边环境卫生,洁净、整洁,无乱堆乱放,无撒漏垃圾;垃圾收集及时,无垃圾外溢和翻拣垃圾现象。收集容器整洁、无破损;蝇、蚊孳生季节应每天定时喷洒消毒、灭蚊蝇药物。3·2·2 标准要求

按照作业时刻实行定人、定时段、全覆盖收运,垃圾收运次数及作业人员配备满足垃圾产量需要,保证道路两侧无积存垃圾和散装垃圾,无垃圾撒漏,严禁翻拣垃圾,对各垃圾收运点定期清洗、消毒。

4 环卫设施

4.1 公共厕所

4.1.1 设施标准:

附属设施完好、整洁,标志牌清洁、不歪斜;自来水通、照明电路通、排污管道通;公共厕所指示牌指示准确、明显,有中英文标识,建(构)筑物整洁、无破损、无乱写乱画、无张贴物。

4.1.2 作业标准

每日清洗便槽及地面各2次并见脏及时清洗。每周全面清洗、消毒、除尘1次。

4·1·3 标准要求:

标志牌明显、规范;公厕治理制度上墙,免费开放公厕标识明显,收费公厕《公厕收费许可证》、收费标准公示。治理人员佩证上岗,服装整齐、整洁,文明服务。

特级、一级公厕(旅游三星级以上公厕):无烟蒂纸屑、无堵塞、无尿垢、无积尘蛛网、无积水、无蛆蝇、无恶臭;门窗、隔板、蹲位、便池、地面、周围环境(含治理用房)洁净。

二级公厕(旅游二星级以上公厕):无堵塞、尿垢、无积尘蛛网、无积水、无蛆蝇;墙壁、门窗、隔板、蹲位、便池、除粪

口、室外环境卫生“五净”。

三级公厕(旅游一星级公厕):无堵塞、无尿垢、无积尘蛛网、无积水;墙壁、门窗、蹲位、便池、除粪口、室外环境卫生“四净”。

4.2 垃圾压缩站

4·2·1 作业标准

站内外场地整洁,无撒落垃圾和堆积杂物,无积留污水。室内通风良好,无恶臭,墙壁、窗户无积尘、蛛网,站内建筑外墙清洁,无积灰、污渍。操作平台有防尘防污染扩散及污水处理等设施,无积尘,无撒漏垃圾。垃圾容器周边无撒漏垃圾。蚊蝇孳生季节喷药灭蚊蝇每周1次。

4.3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运输车

4.3.1 三轮车作业标准

洁净、整洁、完好无破损、无油漆脱落。

4.3.2 机动车作业标准

外观整洁,密闭良好,无破损、无油漆脱落,运输过程中无撒漏、滴漏。

4.3.3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准

车箱密闭,无破损,车容车貌整洁、机械性能良好。建筑渣

土运输车辆专用证、建筑渣土处置许可证两证齐全;装载建筑垃圾车辆出工地必须冲洗除尘;严禁超装超载,运输途中无撒漏。4.4 垃圾收集容器

4·1·1 作业标准

定位设置,摆放整齐。设置点及周围2-3平方米内整洁,无散落、存留垃圾和污水。容器无残缺、破损、封闭性好,外体整洁、无油漆脱落。垃圾定时转运,无满溢和散落。收集作业完成后,及时清理场地。蝇、蚊孳生季节定时喷洒消毒和灭蚊蝇药物。4.5 果屑箱

4·5·1 作业标准

无破损、无油漆脱落,外观整洁。周围地面无抛撒存留垃圾。箱内垃圾及时清除、无满溢和散落。每日清洗箱体1次。。4·5·2 标准要求

环卫设施设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有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带工作牌。每日进行清洗、消毒,定期维护,整洁、无破损。运输车辆外观整洁,密闭良好,无破损,车辆按技术规定及时维护保养。

5 生活垃圾填埋处置

生活垃圾处置要紧分为填埋处置和焚烧处置。

5·1 进场垃圾操纵范围

生活垃圾填埋场严禁接收和填埋工业垃圾及医疗、危险、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物和来源不清的垃圾。

5·2 填埋作业治理

5·2·1 检验计量

垃圾进场需进行检验,称重计量后方可入场处置。

5·2·2 分单元填埋

填埋库区实行分区、分单元作业,分层填埋处置垃圾。5·2·3 摊铺压实

垃圾进入填埋库区后,使用推土机进行推移、摊铺,然后进行消杀灭蝇,逐层碾压密实。

5·2·4 每日覆盖

对进入库区的垃圾逐层碾压密实后,用素土进行覆盖,覆盖土层厚度为30厘米左右。

5·2·5 堆体操纵

按要求对垃圾堆体进行放坡,边坡坡度小于1:3,及时用素土对边坡进行覆盖。

5·3 填埋机械设备治理

填埋机械设备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使用,建立设备

台帐、运行记录、使用率和完好率档案等制度。

5·4 填埋场环境治理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对大气、渗滤液、地下水、地表水、噪声、沼气、苍蝇密度等监测项目的要紧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建立完整的监测资料档案;生活垃圾填埋场要依照季节变化和苍蝇生殖规律,定期进行消洒灭蝇。

5·5 填埋安全运行治理

生活垃圾填埋场生产过程安全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执行并建立各种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和防火、防爆、防讯、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

5·5·1 生产安全

各岗位操作人员须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并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填埋区夜间作业须有照明设施,现场作业人员穿反光背心或其它具有明显警示作用的工作服。

填埋堆体边坡不大于1:3,每一单元的高度最高不得超过6米。

填埋堆体上不准搭建封闭型建、构筑物。

夜间垃圾车入场倾倒和使用机械推方作业时,坚持不靠边行

驶,不违章涉险作业。

5·5·2 防火防爆安全

生活垃圾填埋场各明显位置应配有禁烟和防火标志并配备各种消防设施设备。

生产操纵室、填埋区等生产作业区不同意出现明火、不同意吸烟。

在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应配备便携式气体成分测量分析仪,在垃圾填埋作业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测。

定期对填埋堆体产生的填埋气体进行导排,操纵甲烷气体浓度,防止爆炸。

5·5·3 交通安全

场区道路应畅通,交通标志清晰规范,场区内运输治理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场区道路明显位置应设置限速标志,填埋区应设置现场指挥人员。

进场车辆要严格按照指示路线到指定区域倾倒垃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