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说课稿)

《将进酒》(教案+说课稿)
《将进酒》(教案+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白沙中学蔡成建

一、说教材

1、本诗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点:

本课是语文版高二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中第七单元的第一首诗。这本选修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词,并且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技巧方法,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并且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本册书分12单元,前7单元主要收录唐宋诗,后5单元是唐宋词。本单元是唐宋诗部分最后一专题:人生感慨。里面第一首就是李白的《将进酒》。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创作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

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蕴涵其中的开阔与旷达打动人心而又引人思考。无论是从提高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讲,还是从备战高考的角度来说,李白的诗都是很好的例子。

2、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个诗歌单元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鉴赏诗歌已初窥门径,但是却疏于朗读,读起来也没有激情,因为本诗是抒情诗,李白的诗又多豪气、感情充沛,因此我想通过这首诗的学习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由于诗词存在含蓄性和跳跃性,学生对欣赏诗词还有很多的胆怯之处,所以先打消学生这种畏惧心理,鼓励他们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及潜在的郁怒情绪。

B:体会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B: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4、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整体,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学难点: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朗读成诵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也主要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这些方式使学生动口动脑。

教学手段:三位一体

课时:二课时。

说明: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经验与教师不同,所以他们对诗文的理解也和教师存在着差距。而对诗歌的欣赏,并不是说要教师把他们从诗歌中领悟到的思想感情、诗歌的艺术特色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如何去欣赏。是要学生主动去思考的,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本首诗中,琅琅上口的句子、名句非常多,学生一般都有各自所欣赏的句子。多读能加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而让他们边读边欣赏,而且要自己来讲明原因,必然就需要仔细深入去思考,比如这句诗句好在哪里,体现了怎么样的感情,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等等。这样就能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学习加上教师的引导,既可以理解整首诗的内容、特色、思想,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欣赏能力。

三、说学法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因此本节诗歌教学也十分注重学法的渗透。

1:通过强调朗读加强学生读的意识,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

2:李白其人及其诗歌学生略知一二,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和对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说明:选择导语时,我比较青睐优美的文字,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又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也为学生做个榜样,不论是平时说话还是作文,都应善用优美的语言。

2、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李白哪些诗?你最喜欢哪一种首并吟诵。

说明: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很多关于李白的诗,对他的生平事迹也比较了解,此问题是为让学生复习以前知识,并检验掌握情况,也为本诗讲解做准备。

3、自由朗读,并自己看课下注释及相关链接,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进行圈点、勾画。

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及知识辨认能力,而且各学生基础不同,这样放手让他们自己学,正是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可能比老师强制记一些知识点效果好。

4、背景介绍

5、要求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诵。

说明: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新课标也非常重视朗读和背诵。朗读录音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并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6、请选出最喜欢的一节有激情的吟诵,并说明其喜欢原因。

说明:现代语文观念中提倡语文教育要多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特别是对一些散文、诗歌类的课文。可见在学习古代诗文过程中,诵读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此题可以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观点,锻炼其思维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7、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说明:本题的设计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想象,各抒己见,通过创设情境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8、请学生找出本文的情感脉络

9、李白为什么经常狂喝痛饮?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

说明: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体会。

10、拓展交流

高考作文中往往会引用李白的诗句,提到李白的精神气质,请你也就你喜欢的话题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五、教学反思

本课讲授时比较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参与的过程多,内容量也较大,所以在有的班级可以进行顺利正好完成任务,有的班级却不能,由此可见学生平时的训练很重要。我们每个老师都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开拓学生的思路,但是这绝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几节课就能培养的,应该从平时的每一节课抓起,只有平时的功课做足,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走的更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