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pep人教版)

Unit Five Let’s eat!

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主题为Let’s eat!(让我们吃吧!)。主情景图通过孩子们野餐的情景来引出本单元的重点话题:表达想吃的食物及其应答。

A部分共三页,分三课时。第一课时为情景对话和练习部分。Let’s talk 部分中Mike和妈妈在吃早餐。Mike向妈妈表示自己想喝果汁。妈妈把果汁给他并向他提供了面包,Mike则向妈妈表示了感谢。玩一玩部分中,学生进行了累加食物的游戏。第二课时为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呈现,这次是Sarah在向她妈妈说自己饿了,通过他们的对话引出动物类三会词汇:juice, egg, milk, bread以及重点句式:I’m hungry! Have some ... Let’s do是个与食物相关的指令性活动。学生通过听指令做动作或发出指令来操练本课的重点单词。第三课时为语音学习,通过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听一听、圈一圈,听一听、写一写三个活动,学习字母OPQRST六个字母的字形、书写及其在单词里的发音。

B部分共四页,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仍然呈现情景对话和练习。在Let’s talk 中,Wu Yifan,John和Chen Jie在进行野炊。Wu Yifan在向John表达自己想要喝的东西。引出重点句式:Can I have some... Please? Here you are.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Let’s play是个游戏活动。学生两人一组,运用食物类卡片来进行对话练习。第二课时以孩子们在Zoom和Zip的餐厅点餐的场景呈现三会词汇:cake, water, fish, rice 以及重点句式:Can I have some ... please? Here

you are. 并通过一个TPR动作反应活动Let’s do,来练习这些重点词汇。之后的阅读练习、听音判断、连线以及歌曲都用来巩固练习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句型,与C部分合为一个课时。

C部分的故事中,Zoom在餐厅里点餐。结果他还没有吃到,他点的鱼就被一只猫偷偷吃掉了。故事内容简单而有趣,学生通过这样的小故事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复习已知的知识,并扩展自己的表达,为他们之后深入的文本阅读奠定了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词汇:学生能够听、说、认读单词:bread, juice, egg, milk, water, cake, fish, rice

2. 句型结构:能够听懂、会说句型:I’m hungry. Have some... I’d like some ... Here you are. You’re welcome.

3. 字母与语音:能够正确听、说、读、写字母Oo, Pp, Qq, Rr, Ss, Tt并知道其在单词中的发音

能力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I’d like some... Can I have some ... ? 表达想吃的食物以及用Here you are. Have some ... 为别人提供食物或请别人吃东西

2. 能够在情境中运用句型Thank you/ Thanks. 表达感谢及用You’re welcome. 作答

3. 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

1. 能够比较中西方早餐的异同,了解中西方餐具和菜谱的不同

2. 能够建立单词音、义、形之间的联系,整体学习单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够听、说、认读单词:bread, juice, egg, milk, water, cake, fish, rice

2. 能够听懂、会说句型I’m hungry. Have some... I’d like some ... Here you are. You’re welcome.

3. 能够正确听、说、读、写字母Oo, Pp, Qq, Rr, Ss, Tt并知道其在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难点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I’d like some... Can I have some ... ? 表达想吃的食物以及用Here you are. Have some ... 为别人提供食物或请别人吃东西

Thank you/ Thanks. 表达感谢及用You’re welcome. 作答

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TPR(全身运动反应法)、简笔画、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

本单元教学用时两周,建议使用六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A. Let’s talk. Let’s play.

第二课时:A. Let’s learn. Let’s do.

第三课时:A. Letters and sounds

第四课时:B. Let’s talk. Let’s play.

第五课时:B. Let’s learn. Let’s do.

第六课时:C. Story time. B. Start to read. Let’s check. Let’s sing.

知识视窗

美式早餐

美式早餐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下列5种:

1. 水果或果汁,果汁分为罐装果汁(canned juice)和新鲜果汁(fresh juice),

2. 谷类(Cereals)一般为玉米、燕麦等制成的谷类食品,如玉米片(corn flakes),脆爆米(rice crispies),脆麦(rye crispies),泡芙(puff rice),小麦干(wheaties),保健麦片(cheerios),通常加砂糖及冰牛奶,有时再加香蕉切片、草莓或葡萄干等。还有麦片粥(oatmeal)或者玉米粥(cornmeal)。

3.蛋类,随烹饪方法不同可分为煎蛋fried eggs(只煎一面的荷包蛋称为sunny-side up, 两面煎半熟叫over easy, 两面全熟的叫over hard或over

well-done )boiled eggs带壳水煮蛋(煮三分钟熟的叫soft boiled, 煮五分钟熟的叫hard boiled) Poached eggs去壳水煮蛋(将蛋去壳,滑进锅内特制的铁环中,在将沸的水中或水面上煮至所要求的熟度。) scrambled eggs 炒蛋omelet 蛋卷等。

4. 吐司和面包。吐司通常烤成焦黄状,但toast with butter和buttered

toast是不同的。Toast with butter是指端给客人时,吐司和牛油是分开的。Buttered toast是指把牛油涂在吐司上面之后,再端给客人,美国的coffee shop 大都提供这种buttered toast。

此外,还有各种糕饼,以供客人变换口味。注意吃的时候不可以用叉子叉,要用手拿,抹上牛油、草莓酱(strawberry jam)或橘皮(marmalade),咬着吃。

5. 饮料(Beverages),指咖啡或茶等不含酒精的饮料。所谓white coffee 是指加奶精(cream)的咖啡。不加奶精的咖啡就称为black coffee。

在国外,tea(茶)一般是指红茶而言。如果要绿茶则须指明green tea。早餐的咖啡和红茶都是无限制供应。

欧陆式早餐比美式早餐简单,内容大致相同,但不供应蛋类,客人想点叫蛋类食品时,得另外付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我们的课余生活汇编

第一单元我们的课余生活 单元教学目标:1、体验康健、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欢乐,感受与同学生活的欢乐。2、初步认识规则纪律的作用,有礼貌,守秩序。尝试制定计划,学习合理的安排个人的课余生活。 3、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学习合理消费。 4、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能有观察、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主题一多彩的课间生活 你说我说“十分钟” 活动目标:1、知道选择合适的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并乐于参加课间活动。 2、知道课间先处理上厕所、喝水等事情,在去活动。 3、学习用讨论、做统计的方法研究问题。 4、能在小组活动中分工、合作。 活动准备:1、教师应进行学生情况分析,了解目前本班学生课间休息的基本情况,使活动有的放矢。2、教师准备歌曲《课间十分钟》录音带和有关课间活动游戏的录像资料。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我的十分钟1、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演唱歌曲《课间十分钟》。 2、教师引导:歌中的课间十分钟是这么丰富多彩,这么受同学们喜爱,你们大凡怎样安排你们的课间活动呢?(说一说,做一做) 3、学生介绍自己的课间活动。 4、师:看来同学们在课间的活动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教室里休息;一种是到操场上活动,哪种方法更好呢? 二、我们的十分钟 1、请学生在组内讨论一下。 2、在班级看个小小辩论会,两种意见都要说清晰自己的理由。 3、通过辩论做个小统计:户外和室内活动各自的好处。

优点室内活动 不受天气影响,活动量小,不会使人 太困乏……户外活动 空气新鲜,空间大,游戏内容多,消除久坐带来的困乏…… 4、教师小结:室内外活动各有好处,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但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提倡做户外活动。 三、十分钟里注意的问题 结合自身经验,给同学们提个醒,课间应注意什么。(先上厕所,注意安全,不能迟到…… 四、欣赏资料,拓展视野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课间玩的游戏,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其他地方小朋友爱玩的游戏的资料,我们一起看看。(欣赏图片或影响资料。) 五、做调查的前期准备1、其他班的同学也和我们一样,喜欢在课间玩各种游戏,他们都玩了什么,怎么玩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2、在调查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分组、明确任务、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3、在调查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有礼貌、尽量打扰别人游戏、做好记录。)4、下次活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看看那个小组的收获最到。

(完整版)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一) 时间:2010-12-22 09:49:02 来源:蓬莱南王中心小学作者:包晓晴 小学英语第五册(外研版) Module 8 School Unit 1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蓬莱市南王中心小学包晓晴 一、教材分析 Module 8 Book 5 的主题是“School”,“ Unit 1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的语言功能是描述学校生活;学习任务为“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求知欲增强。因此,在新知识传授的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充足的语言“习得”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大胆发言,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并认读下列单词:exercise, before, playground, skip, coffee, tea. 2、能听懂、会说并认读下列句子: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My school starts at 9 o’clock.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二)能力目标 能口头运用“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这类语句询问发生的时间,并能口头运用“My school starts at 9 o’clock.”这类语句回答。 (三)情感目标 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开口说英语,并了解西方小学学校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要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单词:exercise, before, playground, skip, coffee, tea 的认读。 2.运用“What time … ?”来询问事情发生的时间。 (二)教学难点 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正确运用“What time … ?”询问事情发生的时间。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单词卡片、跳绳。 六、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1. Chant:《I like coffee, I like tea.》(第二册中M3 U2 4) 教师一手拿coffee 一手拿tea的英语单词卡片示意学生一起拍手说Chant,并教授单词:coffee, tea。(教授单词时尽量提供一些学过的词汇,鼓励学生自己读出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ading-in. (1)课件出示学校的图片介绍说:This is our school. Do you read a book in your classroom? (2)课件出示学校学生跳绳和做操的照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全册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1 水墨游戏教学目标学习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并培养作画的基本功。教学重点:笔墨造型中的笔情墨趣 教学难点:用笔用墨的方法和效果教具:国画工具、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现在生宣纸上,用大笔以浓淡不同,相互重叠渗化的点线面笔墨,信手表现几种不同的造型。以无声的语言,加上笔随意转的举动,把学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机提问,"老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出来的你们画过这种画吗有什么体会" (二)用笔用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1、用笔法(结合欣赏、演示与学生尝试) ①笔锋运用练习:中锋、侧锋②笔触练习:点、线、面2、用墨法:(结合欣赏、演示与练习)①墨色:浓、淡、干、湿②墨法:笔、墨、色、水相互交融的趣味教师当堂演示用笔蘸墨、蘸色、色墨混合效果的试验以及在造型中的具体应用,树干、树枝及不同用笔形成的点线效果,采用随堂讲练结合的办法。墨法主要包括: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手法,势如泼出,有的先以重墨落纸后,接着以水笔晕开找出形象再加点景;破墨法:应用广泛,但不论浓破淡还是淡破浓,均应把握趁湿接画;积墨法:主要是依据形象由浅到深层层积点,但要干后再接画第二遍,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更具特点。三、作业要求:1、墨色的浓淡与水分把握的关系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 第一点作随堂练习,第二点是学生做练习的重点,并可作为本课的主要任务。当堂作业的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查试笔纸和衬纸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1周1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

《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 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校园安全(一)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校园安全 第一课时校园安全警示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2、了解校园的安全隐患的种类以及具体内容。 3、观察校园,记录下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开展“看一看”、“答一答”、“拍一拍”这三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了解校园安全隐患的具体内容,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听一听 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们宜兴某学校的真实故事,主人公化名叫李小毛。2002 年9 月的一天午后,二年级的李小毛同学跟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上学。就在离学校大门只有几十米远的地方,他碰到了几位坐在小汽车里的陌生人。他们假惺惺地向李小毛问路,热情而天真的李小毛没有多加思索,就跨上了陌生人的汽车。可谁知,他这一上车,就再也没有回来,他被歹徒绑架勒索了,最后被残忍地杀害了。他的父母因此悲痛欲绝,几乎发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同学们,这件事向我们再一次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5 课《校园安全警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真实的故事娓娓导入,让学生的心灵在受到强烈的震撼的同时,初设计意图] 步明白确立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二)、看一看 1、过渡:这件绑架勒索案发生以后,我们宜兴市各个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引起了足够重视,如今,同学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但百密还有一疏的时候,不信,同学们请看课本第24 页的“观察在线”,请你也观察一下这些现象,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对于这些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学生观察图后自由发言) 2、归纳:你知道吗,校园安全隐患有20多种,请看大屏幕。

2017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2017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基本情况: 三年级学生大部分热爱音乐,喜爱唱歌,但由于学生的不同基础,一小部分学生视唱,识谱,听辨不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要求。因此,影响了整个班级,所以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1.在识谱能力的教学上,让学生掌握拍号,听音,换气记号,渐强渐弱记号等基本音乐符号。通过训练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特点,内容不同的歌曲。能通过学习灵活运用换气符号,并在歌唱时,体现出二拍子,三拍子的不同特点。 2.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掌握简易的知识,通过对学生引导,让他们自己识唱简易的歌曲。 3.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动物,热爱人民,培养学生的爱心,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在

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并有理解和表现歌曲的能力。 4.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并熟悉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欣赏的习惯,发展听觉,记忆力,想象力,并了解祖国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美感。 四.教材分析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除对原有教学内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因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 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2 演奏: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秋季改版最新教案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 全册教案 教案说明: 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8年月日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 时 【 课时目 标】 1. 有感情 地朗读 课文,了 解大青 树下的 小学学 生幸福 的学习 生活,体 会课文 表达的 自豪和 赞美之 情,并受 到民族 团结的 教育。 2. 抄写描 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最新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教版)

三年《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不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也不能自觉,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1课时。 三、教学目的: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四、具体措施: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五、教学进度表

小学英语说课稿(中文版)

小学英语说课稿(中文版) 教学内容:小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二册Module 7 Unit 1 I like football.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重点围绕学生对几种体育运动是否喜爱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句型I like …\I like …,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它是整个模块的重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后两个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单词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学习运用句型I like …don't like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勤于体育锻炼。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语调,为英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听说单词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运用句型I like …\I like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句型I like …\I don't like …。确立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4.教材处理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其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最后通过做游戏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二、说教法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全身发应法、情景假设法、直观演示法、交际法、游戏法相结合的方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英语更注重趣味教学,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全身发应法、游戏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由兴趣发展到产生要学好它的志趣。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到了体育课堂,鼓励学生多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奇,同时又很好动,所以我把重点单词和句型编成韵律诗,它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味”。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我采用了游戏法,让全班参与其中,形成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三、说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得到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英语运用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四、说程序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学生的认识状况及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热身运动热身是课堂教学重要的形式之一。首先,我以一首“Stand up"热身,轻松的歌曲可以缓减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再次Do the action:happy.happy.happy; cry.cry.cry; angry.angry.angry. 有节奏地吟诵,加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为接下来的课堂营造了浓烈氛围。第二环节:师生问候师生间亲切的问候,建立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因此我采用唱歌的形式:T:how are you? S:I'm fine ,I'm fine ,and hello to you. 第三环节:启发诱导,教学新知1.新课导入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特地穿上运动装,引出运动主题;接着课件展示李铁、姚明、王楠、熊猫盼盼,引出本课重点词汇。同时,渗透情感教育:热爱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 2.教授新知首先词汇教学我运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模仿等直观法教学单词。教读时,配上相应的动作或表情,采用全身反应法,让学生动起来,融入动脑、动口、动手的英语学习中。之后,我还设计了找卡片、变脸两个游戏,用老师教得轻松。其次句型教学我根据本课单词的特点和所准备的实物和图片,采用了情景假设法:我们正在上体育课,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详案199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所有课时详案共199页) 第1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小学英语教学常规完整版

小学英语教学常规 为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加强教学的预见性、针对性,发挥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力,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保证。备课是教学环节中的初始一环,是保证接续各环节质量的前提。 1、备课标: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准确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总体要求。 2、备教材:把握全套、整本教材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以及它在整个小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搞清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编写及体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英语基础,制订学期授课计划。认真钻研教材,明确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注意单元间知识点的互相衔接与渗透、教学内容的滚动和复现;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材,可对多种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明确教材重、难点、疑点和关键点。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小学阶段的三到六年级的8本书,老师都应看到并熟悉,要分析词句、语法,四会、三会的单词、短语以及各种句式等等都要分析到。 3、备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知识

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学习方法以及班风和学风,“双基”掌握情况等,根据学情设计和实施教学。应分析学生语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4、备教法和学法:突出改革创新,体现灵活多样,立足因人而异,做到注重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潜能,让学生学会、会学、爱学、乐学,具体的教法。有交际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动作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自然拼读法、全身动作反应法、合作学习法和功能意念法。 5、备板书:板书力求简洁明了、提纲挈领;呈现知识体系,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的板书设计要动脑筋,对于学生来说要有吸引力,并且一节课的重难点要在板书中能体现出来。要图文并茂。有些老师的教案上没能体现出来,随意性很强。板书的词和句子要打四线格,给生以良好的示范,如果高年段学生已掌握好规范的书写技能教师可以不用打四线格。 在书面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要呈现的说唱、表演、视听、读写等作品提前进行聆听和实战演练,尤其应多听读模仿教学录音,自身正音,尽可能呈现给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使教学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上课: 1 、课堂是小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发展实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养成学生敢于开口、乐于表演的良好习惯;善于观察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 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 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经典教案】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校园安全一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一课校园安全 第一课时校园安全警示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2、了解校园的安全隐患的种类以及具体内容。 3、观察校园,记录下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开展“看一看”、“答一答”、“拍一拍”这三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了解校园安全隐患的具体内容,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听一听 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们宜兴某学校的真实故事,主人公化名叫李小毛。2002 年9 月的一天午后,二年级的李小毛同学跟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上学。就在离学校大门只有几十米远的地方,他碰到了几位坐在小汽车里的陌生人。他们假惺惺地向李小毛问路,热情而天真的李小毛没有多加思索,就跨上了陌生人的汽车。可谁知,他这一上车,就再也没有回来,他被歹徒绑架勒索了,最后被残忍地杀害了。他的父母因此悲痛欲绝,几乎发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同学们,这件

事向我们再一次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 课《校园安全警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真实的故事娓娓导入,让学生的心灵在受到强烈的震撼的同时,初设计意图] 步明白确立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二)、看一看 1、过渡:这件绑架勒索案发生以后,我们宜兴市各个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引起了足够重视,如今,同学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但百密还有一疏的时候,不信,同学们请看课本第24 页的“观察在线”,请你也观察一下这些现象,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对于这些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学生观察图后自由发言) 2、归纳:你知道吗,校园安全隐患有20多种,请看大屏幕。 校园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不走人行横道、闯红灯、骑车不走非机动车道…… ●饮食卫生安全:喝生水、吃腐败变质的食物、暴饮暴食…… ●运动安全:摔伤、擦伤、不做准备运动而造成的拉伤韧带、扭伤脚踝(huái)…… ●用电、用气安全:随意触摸开关、不拧紧煤气筏门…… ●网络安全:上网随便交友…… ●游泳安全:溺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自由讨论,归纳总结,得到了对校园安全隐患种设计意图] 类以及内容的感性认识。3、观察校园,看看有哪些安全隐患,记录下来,向校方提出建议。(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完整版)小学英语水果教学教案

小学英语水果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五个有关水果的单词:apple,orange,banana, grape,pear,并能正确运用;注意单词banana、grape的复数形式。 (2)能够运用句型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进行对话,注意单词在名词前a/an的变化。2、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单词,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 (2)通过创设情景,综合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和对语言的应变能力。 3、情感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英语学习,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单词apple、pear 、banana 、orange 、grape 的正确读音以及句型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的学习。注意单词在名词前a/an的变化和单词的复数形式。 (2)难点:注意单词在名词前a/an的变化和单词banana、grape的复数形式;能正确运用句型What is this/that? It is a/an…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对话。 三、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利用带有颜色单词的卡片,进行抽查和全班齐读形式让学生回忆red、yellow、orange等单词。 2、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所要学习的水果的谜语,要求学生猜谜语。“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几个谜语,想让同学们猜猜,快看大屏幕:红红脸,圆又圆,咬一口,脆又甜。”(剩下的4种水果也用猜谜形式引出) “同学们真聪明,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水果用英语怎么说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三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 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 b. 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c. 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 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d. 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e. 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同学传色,师生共同做这补色游戏。在玩申学,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4、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三、课堂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我们的课余生活

找教案https://www.360docs.net/doc/8f16625031.html, 第一单元我们的课余生活 单元教学目标:1、体验健康、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乐趣,感受与同学生活的乐趣。2、初步认识规则纪律的作用,有礼貌,守秩序。尝试制定计划,学习合理的安排个人的课余生活。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合理消费。 4、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能有观察、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主题一多彩的课间生活 你说我说“十分钟” 活动目标:1、知道选择适当的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并乐于参加课间活动。2、知道课间先处理上厕所、喝水等事情,在去活动。3、学习用讨论、做统计的方法研究问题。4、能在小组活动中分工、合作。 活动准备:1、教师应进行学生情况分析,了解目前本班学生课间休息的基本情况,使活动有的放矢。2、教师准备歌曲《课间十分钟》录音带和有关课间活动游戏的录像资料。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我的十分钟1、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演唱歌曲《课间十分钟》。2、教师引导:歌中的课间十分钟是这么丰富多彩,这么受同学们喜爱,你们一般怎样安排你们的课间活动呢?(说一说,做一做)3、学生介绍自己的课间活动。4、师:看来同学们在课间的活动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教室里休息;一种是到操场上活动,哪种方法更好呢? 二、我们的十分钟 1、请学生在组内讨论一下。 2、在班级看个小小辩论会,两种意见都要说清楚自己的理由。 下,提倡做户外活动。 三、十分钟里注意的问题 结合自身经验,给同学们提个醒,课间应注意什么。(先上厕所,注意安全,不能迟到…… 四、欣赏资料,拓展视野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课间玩的游戏,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其他地方小朋友爱玩的游戏的资料,我们一起看看。(欣赏图片或影响资料。) 五、做调查的前期准备1、其他班的同学也和我们一样,喜欢在课间玩各种游戏,他们都玩了什么,怎么玩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2、在调查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分组、明确任务、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3、在调查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有礼貌、尽量打扰别人游戏、做好记录。)4、下次活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看看那个小组的收获最到。

(完整版)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教案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教案 NO.807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英语三年级Unit 6 Happy birthday.第三课时英语字母教学,本课主要学习6个英语字母u、v、w、x、y、z,通过听、说、认读,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 二、学生分析 1.学生是××小学三年级学生。 2.学生年龄为9岁左右,非常好动、好奇、好表扬、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学习英语的兴趣较浓。 3.学生已经能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和教学指令。 4.学生已经学习除Uu、Vv、Ww、Xx、Yy、Zz、以外的20个英语字母。 5.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 ⑴能够正确听、说、读、写6个英语字母Uu、Vv、Ww、Xx、 Yy、Zz,并且知道其在简单单词中的发音。 ⑵能够唱歌曲《字母歌》。 2.语言技能 ⑴能够听懂、认读出生活中的英语字母。

3.学习策略 ⑴能够通过英语儿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⑵能够通过师生说,两两说,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掌握英语听说的基本方法。 4.情感态度 ⑴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⑵了解外国的文化知识。 5.文化意识 ⑴了解外国的文化知识,培养外国文化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Letters and sounds 本部分学习字母Uu、Vv、Ww、Xx、Yy、Zz,要求学生能听、 说、读、写,并在学习字母音、形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含有 其的简单单词。 2.Start to read (Find and say) 本部分是字母认读活动,要求学生找出图片上出现的字母, 并且能够准确地数出字母的个数。 五、教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