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关电源维护注意事项

第四章 开关电源维护注意事项
第四章 开关电源维护注意事项

第四章开关电源

第一节直流电源发展概述

通信网上运行的直流电源主要包括三种:相控电源、线性电源、开关电源。

一、相控电源

传统的相控电源,是将市电直接经过整流滤波提供直流,由改变晶闸管的导通相位角,来控制整流器的输出电压。相控电源所用的变压器是工频变压器,体积庞大。所以,相控电源体积大、效率低、功率因数低,严重污染电网,已逐渐被淘汰。

二、线性电源

线性稳压电源通过串联调整管可以连续控制,线性电源的功率调整管总是工作在放大区,流过的电流是连续的。由于调整管上损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较大功率调整管并装有体积很大的散热器,发热严重,效率很低,一般只用作小功率电源,如设备内部电路的辅助电源。

线性稳压电源通常包括:调整管、比较放大部分(误差放大器)、反馈采样部分以及基准电压部分。调整管与负载串联分压(分担输入电压Ui),因此只要将它们之间的分压比随时调节到适当值,就能保证输出电压不变。这个调节过程是通过一个反馈控制过程来实现的。反馈采样部分监测输出电压,然后通过比较放大器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判断:输出电压是偏高了还是偏低了,偏差多少?再把这个偏差量放大去控制调整管,如果输出电压偏高,则将调整管上的压降调高,使负载的分压减小;如果输出电压偏低,则将调整管上的压降调低,使负载的分压增大,从而实现输出稳压。

图4-1 线性串联稳压电源原理框图

线性稳压电源的线路简单、干扰小,对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的响应非常快,稳压性能非常好。

但是,线性稳压电源功率调整管始终工作在线性放大区,调整管上功率损耗

很大,导致线性稳压电源效率较低,只有20%~40%,发热损耗严重,所需的散热器体积大,重量重,因而功率体积系数只有20~30W/dm3;另外线性电源对电网电压大范围变化的适应性较差,输出电压保持时间仅有5ms。因此线性电源主要用在小功率、对稳压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如:一些为通信设备内部的集成电路供电的辅助电源等。

三、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的功率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有体积小、效率高、重量轻的优点,可以模块化设计,通常按N+1备份(而相控电源需要1+1备份),组成的系统可靠性高。正是这些优点,开关电源已在通信网中大量取代了相控电源,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从开关电源的发展看,它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当时美国研制出了20kHz的DC/DC变换器,这为开关电源的发明创造了条件。七十年代,出现了用高频变换技术的整流器,它不需要50Hz的工频变压器,直接将交流电整流,再逆变为高频交流,再整流滤波变为所需直流电压。八十年代初,英国科学家根据以上的条件和原理,制造出了第一套实用的48V开关电源(Switch Mode Rectifier),被命名作SMR电源。

随着器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功率高压场效应管,它的关断速度大大加快,电荷存储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大大提高了开关管的开关频率。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各方面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各方面的技术进步中,对于开关电源在通信电源中形成主导地位有决定性意义的技术突破有以下四项:

(一)均流技术使开关电源可以通过多模块并联组成前所未有的大电流系统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二)开关线路的发展使开关电源的频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效率亦提高,并且使每个模块的变换功率也不断增大;

(三)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在这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时代,这是它形成主导地位的关键;

(四)智能化给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维护质量,使它倍受人们的青睐。

线性稳压电源的动态响应非常快,稳压性能好,只可惜功率转换效率太低。要提高效率,就必须使功率调整器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电路相应地稍加变化即成为开关型稳压电源。

图4-2 降压型开关电源原理图

调整管作为开关而言,导通时(压降小)几乎不消耗能量,关断时漏电流很小,也几乎不消耗能量,从而大大提高了转换效率,其功率转换效率可达80%以上。波动的直流电压Ui输入高频变换器(即为开关管Q和二极管D),经高频变换器转变为高频(≥20kHz)脉冲方波电压,该脉冲方波电压通过滤波器(电感L和电容C)变成平滑的直流电压供给负载。高频变换器和输出滤波器一起构成主回路,完成能量处理任务。而稳定输出电压的任务是靠控制回路对主回路的控制作用来实现的。控制回路包括采样部分、基准电压部分、比较放大器(误差放大器)、脉冲/电压转换器等。

开关电源稳定输出电压的原理可以直观理解为是通过控制滤波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来实现的。具体的稳压过程如下:

当开关稳压电源的负载电流增大或输入电压Ui降低时,输出电压Uo轻微下降,控制回路就使高频变换器输出的脉冲方波的宽度变宽,即给电容多充点电(充电时间加长),少放点电(放电时间减短),从而使电容C上的电压(即输出电压)回升,起到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反之,当外界因素引起输出电压偏高时,控制电路使高频变换器输出脉冲方波的宽度变窄,即给电容少充点电,从而使电容C上的电压回落,稳定输出电压。

四、相控电源、线性电源、开关电源比较

开关电源的线路复杂,这种电路问世之初,其控制线路都是由分立元件或运算放大器等集成电路组成。由于元件多,线路复杂以及随之而来的可靠性差的原因,严重影响了开关电源的广泛应用。

开关电源的发展依赖于元器件和磁性材料的发展。70年代后期,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高度发展,高反压快速功率开关管使无工频变压器的开关稳压电源迅速实用化。而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为开关稳压电源控制电路的集成化奠定了基础。陆续涌现出的开关稳压电源专用的脉冲调制电路如SG3526和TL494等为开关稳压电源提供了成本低、性能优良可靠、使用方便的集成控制电路芯片,从而使得开关电源的电路由复杂变为简单。目前,开关稳压电源的输出纹波已可达100mV

以下,射频干扰和电磁干扰也被抑制到很低的水平上。总之,随着电技术的发展,开关稳压电源的缺点正逐步被克服,其优点也得以充分发挥。尤其在当前能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开关稳压电源的高效率能够在节能上做出很大的贡献。正因为开关电源具有这些优点,它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开关电源和相控稳压电源相比,不需要工频变压器,工作频率高,所需的滤波电容、电感小,因而体积小,重量轻,动态响应速度快。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都在20kHz以上,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没有令人心烦的噪声。开关电源可以采用有效的功率因数较正技术,使功率因数达0.9以上,高的甚至达到0.99。这些使得开关电源的性能几乎全面超过相控电源,在通信电源领域已大量取代相控电源。

开关电源和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功率转换效率高,可达65%~90%,发热少,体积小、重量轻,功率体积系数可达60~100W/dm3,对电网电压大范围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电压、负载稳定度高,输出电压保持时间长达20ms。但是线路复杂,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大。

项目开关稳压电源线性稳压电源

功率转换效率65%~95% 20%~40%

发热(损耗)小大

体积小大

功率体积系数60~100W/dm320~30W/dm3

重量轻重

功率重量系数60~150W/kg 22~30W/kg

对电网变化的适应性强弱

输出电压保持时间长(20ms)短(5ms)

电路复杂简单

射频干扰和电磁干扰

大小

(RFI和EMI)

纹波大(10mV)P-P 小(5mV)P-P

动态响应稍差(2ms)好(100ls)

电压、负载稳定度高低

目前,开关还在不断改电源进和完善之中,目前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解决高频化与噪声的矛盾问题。提高工作频率能使动态响应更快,这对于配合高速微处理器工作是必须的,也是减小体积的重要途径。但是过高的工作频率不但使得损耗增加,同时增加了更多的高频噪声,这些噪声既对整流器自身工作会带来影响,也会使得其他电子设备受到干扰。

(二)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功率密度。当整流器工作频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过多的损耗和噪声。一方面,损耗的增加制约了整机效率的

提高;另一方面,额外的噪声也必须增加更多的噪声抑止电路,也就加大了整流器的复杂性和体积,使得整流器的可靠性和功率密度下降。

(三)开发高性能的功率器件、电感、电容和变压器,提高整机的可靠性。新型高速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开发一直是开关电源技术发展进步的先锋,目前正在研究的高性能碳化硅半导体器件,一旦普及应用,将使开关电源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此外,新型高频变压器、高频磁性元件和大容量高寿命的电容器的开发,将大大提升整流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五、开关电源的分类

DC/AC逆变电路是开关电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高频开关整流器可分为PWM型和谐振型两类。

PWM型高频开关整流器具有控制简单,稳态直流增益与负载无关等优点,整流器中的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强迫关断和强迫导通方式下,在开关截止和导通期间有一定的开关损耗,而且开关损耗随开关频率的提高而增加,故限制了整流器开关工作频率进一步提高。

谐振型高频开关整流器则可以使其工作在更高频率下工作而开关损耗很小,它又可分为串联谐振型、并联谐振型和准谐振型几种,目前应用较为普通的是准谐振型高频开关整流器。

第二节高频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一、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

通信电源的功率较大,所采用的开关电源一般都是他激式的,这里只介绍他激式开关电源的结构和原理。开关电源的基本电路框图如下所示。

图4-3 开关电源基本电路原理框图

开关电源的基本电路包括两部分。一是主电路,是指从交流电网输入到直流输出的全过程,它完成功率转换任务。二是控制电路,通过为主电路变换器提供的激励信号控制主电路工作,实现稳压。

(一)主电路

交流输入滤波器:其作用是将电网中的尖峰等杂波过滤,给本机提供良好的交流电,另一方面了也防止本机产生的尖峰等杂音回馈到公共电网中。

整流滤波:将电网交流电源直接整流为较平滑的直流电,以供下一级变换。

逆变: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尽量提高频率,以利于用较小的电容、电感滤波(减小体积、提高稳压精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动态响应速度。频率最终受到元器件、干扰、功耗以及成本的限制。

输出整流滤波:是根据负载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

其中逆变将直流变成高频交流,输出整流滤波再将交流变成所希望的直流,从而完成从一种直流电压到另一种直流电压的转换,因此也可以将这两个部分合称DC-DC变换(直流—直流变换)。

(二)控制电路

从输出端采样,经与设定标准(基准电源的电压)进行比较,然后去控制逆变器,改变其脉宽或频率,从而控制滤波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最终达到输出稳定的目的。

另外,开关电源还有检测电路,用于除了提供保护电路中正在运行中各种参数外,还提供各种显示仪表数据供值班人员观察、记录。开关电源也有辅助电源用于提供开关整流器本身所有电路工作所需的各种不同要求的电源(交直流各种等级的电压电源)。

二、开关电源系统

目前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一般做成模块的形式,由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和监控模块组成开关电源系统。

图4-4 开关电源系统示意图

图中,交流配电单元负责将输入三相交流电分配给多个整流模块(一般用单相交流电居多)。交流输入采用三相五线制,即a、b、c三根相线和一根零线N、一根地线E。首先接有MOA避雷器(其原理将在以后章节中讲解),保护后面的电器遭受高电压的冲击,再接有三个空气开关控制三相交流电的输入与否。

整流模块完成将交流转换成符合通信要求的直流电。这里所指的符合通信要求的内容有:输出的直流电压要稳定、输出的直流电压所含交流杂音小、输出电压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以满足其后并接的蓄电池充电电压的要求。同时,由于一个开关电源系统具有多个整流模块,所以多个整流模块工作时有一个相互协调的问题,包括多个整流模块工作时合理分配负载电流(即均流功能),其中某个整流模块出现输出高压时该模块能正常退出而不影响其他模块的工作(即选择性过电压停机功能)等。

一个开关电源系统根据情况配有一组或两组蓄电池,其接入系统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在整流模块输出后,属于直流配电单元。除了串有相应的保护熔丝以外,我们注意到还串有接触器的常开触点K,称之为蓄电池组的低压脱离(Low

V oltage Disconnectted,LVD)装置。当系统输出电压在正常范围内时,该常开触点K是动作闭合的,也就是说蓄电池组是并入开关电源系统参与工作的;当整流模块停机,由蓄电池组单独对外界负载放电时,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电池的输出电压会越来越低,当电池电压达到一个事先设定的保护电压值时,为了保护电池组不至于过放电而损坏,常开触点K释放打开,从而断开了电池组与系统的连线,此时系统供电中断(事实上如此低的输出电压对其后的通信负载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情况将造成重大的通信事故,所以我们应加强日常维护工作,避免蓄电池组长时间放电。

直流配电单元负责将蓄电池组接入系统与整流模块输出并联,再将一路不间断直流电分成多路分配给各种容量的直流通信负载。其中在相应线路中接有熔丝保护和测量线路电流的分流器。

监控单元是整个开关电源系统的“总指挥”,起着监控各个模块的工作情况,协调各模块正常工作的作用。监控单元主电路以CPU为核心,采用EPRAM、RAM、EEPRAM等以实现分别存储各种数据的目的。为实现多个下级设备的连接,具有串口电路。为实现人机对话,具有I/O接口电路,以连接键盘、LCD模块和输出告警的干接点。此外,为了保证监控单元的高可靠性工作,具有看门狗电路。监控单元软件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监控单元主要实现对开关电源系统的信息查询、参数设置、系统控制、告警处理、电池管理和后台通信等功能。

从监控对象的角度我们将监控模块分为交流配电单元监控单元、整流模块监控单元、蓄电池组监控单元、直流配电单元监控单元、自诊断单元和通信单元6个功能单元。下面简单分析各功能单元分别完成哪些具体功能。

(一)交流配电单元监控单元

监测三相交流输入电压值(是否过高、过低,有无缺相、停电),频率值,电流值以及MOA避雷器是否保护损坏等情况。能显示它们的值以及状态,当不符合事先设定的值时,发出声光告警,记录相关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以备维护人员查询。

(二)整流模块监控单元

监测整流模块的输出直流电压、各模块电流及总输出电流,各模块开关机状态、故障与否、浮充或均充状态以及限流与否。控制整流模块的开关机、浮充或均充。显示相关信息以及记录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

注:蓄电池组日常充电一般有两种电压:浮充电压和均充电压,一般以浮充为主,当浮充较长时间或电池放电后转入更高电压的均充。整流模块一般工作在稳压状态,当负载电流太大时,整流模块自动进入“稳流状态”,直到负载电流减小到正常范围以内后重新进入正常的稳压状态。这种“稳流状态”使得整流模

块的输出电流一直稳定在我们事先设定的一个极限值,不会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我们称之为限流。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作详细分析。

(三)蓄电池组监控单元

监测蓄电池组总电压、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记录放电时间以及放电容量、电池温度等。

控制蓄电池组LVD脱离保护和复位恢复(根据事先设定的脱离保护电压和恢复电压);蓄电池组均充周期的控制、均充时间的控制和蓄电池温度补偿的控制等。

注:蓄电池组周期均充指根据蓄电池厂家的建议,一般在“一定时间”浮充之后,要进行数小时的均充,这个“一定时间”即均充的周期。蓄电池温度补偿是指蓄电池充电的最佳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监控单元能根据温度的变化控制整流模块动态地调整输出电压以满足电池最佳充电电压的要求。

(四)直流配电单元监控单元

监测系统总输出电压、总输出电流、各负载分路电流以及各负载分路熔丝和开关情况。

(五)自诊断单元

监测监控单元本身各部件和功能单元工作情况。

(六)通信单元

设置与远端计算机连接的通信参数(包括通信速率、通信端口地址),负责与远端计算机的实时通信。

第三节开关电源的使用和维护

一、开关电源基本操作

监控单元在开关电源系统中负责协调系统其他模块单元的正常工作,日常对开关电源系统的操作一般也集中在对监控单元的操作上。对监控单元的日常操作也就是对其菜单的操作。下面对监控单元典型的监控单元菜单的形式加以介绍(其中列举的具体数据以输出直流48V系统为例)。

(一)监控单元的首页

一般在监控单元的首页会显示:系统输出电压、系统输出电流、交流输入电压、环境温度和系统状态等常规内容。例如,某开关电源系统监控单元正常时显示屏显示:

系统输出电压:54V

系统输出电流:400A

交流输入电压:220V

环境温度:25℃

系统状态:浮充

同时,首页一般还会提示有无告警信息以及进入下级子菜单的途径。常见的子菜单有:

资料:包括蓄电池容量情况、下次均充时间等;系统输入交流情况、输出直流电情况等;各整流模块状态(告警、限流、关机、正常等)、地址配置(与监控单元通信所分配的地址)等;系统时间以及该监控单元软件版本信息等。

参数:包括告警参数的设定、整流模块功能的设定、电池功能的设定、系统时间和语言选择的设定等。

记录:记录系统工作时发生的事件,并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历史事件记录以备查询。

告警:记录显示历史及当前告警事件的内容、时间和告警级别等。

(二)参数子菜单的设定内容

监控单元操作中,参数子菜单的设定内容是最多的,而且要求有足够的开关电源系统专业知识才能够准确地操作设定相关参数(有些开关电源系统要进入参数的设定必须要具有一定权限的密码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下面较详细地介绍常见参数的设定内容。

1、告警参数的设定

(1)直流高压告警电压设定

事先设定直流高压告警电压为58V,则当系统输出直流电压上升至58V时,

系统将会发出声光告警,显示系统输出高压告警。

(2)直流过压停机电压设定

事先设定直流过压停机电压为59V,则当系统输出直流电压上升至59V时,整流模块停机并发出声光告警,显示系统输出过压停机告警。

(3)直流低压告警电压设定

事先设定直流低压告警电压为47V,则当系统输出直流电压下降至47V时,系统将会发出声光告警,显示系统输出低压告警(一般是在电池单独放电的情况下发生)。

(4)交流高压告警电压设定

事先设定交流高压告警电压为242V,则当系统输入交流电压上升至242V 时,系统将会发出声光告警,显示系统输入交流高压告警。

(5)交流低压告警电压设定

事先设定交流低压告警电压为187V,则当系统输入交流电压下降至187V 时,系统将会发出声光告警,显示系统输入交流低压告警。

(6)蓄电池组温度过高告警设定

事先设定蓄电池组温度过高告警为40℃,则当系统检测到电池表面温度上升至40℃时,发出声光告警,显示电池高温告警,同时如果电池处于均充则自动转回浮充状态。

2、整流模块功能的设定

(1)均充功能设定

设定均充功能:开启/关闭

如果设为开启,则应进一步设定周期均充参数,包括开启/关闭、周期和均充持续时间。例如典型值:周期均充开启、周期1个月、均充持续时间10小时。

(2)限流模式设定

整流模块输出限流值设定:比如设为110%整流模块输出额定电流,表示当整流模块输出电流到达该值后,将不再增加电流(进入稳流状态),起到保护整流模块的作用。

蓄电池组充电限流值设定:比如设为额定容量/10(A),表示当对电池的充电电流到达该值后,电流将不再上升,起到保护蓄电池组的作用。

(3)市电中断均充参数设定

当发生交流输入中断后,由蓄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监控单元同时开始累计蓄电池放电容量,以决定交流复电后是否向蓄电池实行较高电压的均充(快速补充电池能量)。如果累计蓄电池放电容量大于设定值,则在交流复电后转入均充,均充结束条件是:均充充电电流小于事先设定值;均充时间达到事先设定值;蓄电池组表面温度过高。只要满足条件之一,结束均充返回浮充状态。

比如放电容量衡量系数:15%;均充返回电流:10%I10;均充持续时间:10小时。表示当交流输入中断后,如果累计放电容量超过电池额定容量的15%,则交流复电后转入均充,当均充电流小于10%I10或均充时间达到10小时,返回浮充。(I10指电池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一般为额定容量/10,在本书蓄电池章节将作详细讲解。)

注:根据不同开关电源系统对蓄电池组的维护策略,有些开关电源系统交流复电均充结束条件有所不同,如累计均充容量达到电池放出容量乘以回充百分数后,返回浮充。又如,回充百分数设为120%,表示当均充容量达到120%放出容量后,返回浮充。

(4)设定充电状态

当均充功能设为开启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当前充电状态为均充或浮充。

(5)浮充、均充电压设定

设定浮充电压:比如54V。

设定均充电压:比如56.4V。

3、电池功能的设定

(1)电池容量设定

根据系统配置的蓄电池组容量,写入监控单元,作为监控单元对电池组管理的依据。

(2)温度补偿功能设定

设定温度补偿功能:开启/关闭

如果温度补偿功能设为开启,则应进一步设定温度补偿参数:温度补偿斜率。

(3)电池测试功能设定

当设定电池测试功能为开启时,系统整流模块自动停机,蓄电池组进入放电状态,以测试蓄电池组容量情况。为保护蓄电池组不至于过多放电而影响系统和电池本身安全性,事先应对电池测试功能的一些参数进行设定:最长测试时间和测试结束电压,比如分别为5小时和47V,表示在进行电池放电测试时,当放电测试时间达到5小时或蓄电池组电压下降到47V时,系统自动结束放电测试,整流模块自动开机,以保证系统和电池组的安全。

(4)低压脱离参数设定

设定低压脱离参数:低压脱离动作电压、低压脱离复位电压。

比如分别设为44V、47V,表示当系统电压下降到44V时,蓄电池组自动与系统脱离,当系统电压回升到47V时,蓄电池组自动与系统连接(即低压脱离复位)。之所以复位电压高于脱离动作电压的原因主要是防止低压脱离装置频繁动作(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4、系统时间和语言选择的设定

设定系统时间,为监控单元记录事件提供时间依据。同时,系统一般可提供多种操作语言可供选择(比如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等)。

二、开关电源维护一般要求

开关电源维护一般要求如下:

(一)输入电压的变化范围应在允许工作电压变动范围之内。工作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各种自动、告警和保护功能均应正常。

(二)宜在稳压并机均分负荷的方式下运行。

(三)要保持布线整齐,各种开关、熔断器、插接件、接线端子等部位应接触良好、无电蚀。

(四)机壳应有良好的接地。

(五)备用电路板、备用模块应每年试验一次,保持性能良好。

开关电源维护周期表

周期交换局及其他局(站)

月1.检查告警指示、显示功能。

2.接地保护检查。

3.测量直流熔断器压降或温升。

4.检查继电器、断路器、风扇是否正常。

5.负载均分性能。

6.清洁设备。

年测试谐波电流、功率因数。

开关电源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

开关电源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 1、布局: 【1】脉冲电压连线尽可能短; 【2】其中输入开关管到变压器连线,输出变压器到整流管连接线.脉冲电流环路尽可能小;【3】如输入滤波电容正到变压器到开关管返回电容负.输出部分变压器出端到整流管到输出电感到输出电容返回变压器; 【4】电路中X电容要尽量接近开关电源输入端; 【6】输入线应避免与其他电路平行,应避开。Y电容应放置在机壳接地端子或FG连接端;【7】共摸电感应与变压器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磁偶合,如不好处理可在共摸电感与变压器间加一屏蔽,以上几项对开关电源的EMC性能影响较大; 【8】输出电容一般可采用两只一只靠近整流管另一只应靠近输出端子,可影响电源输出纹波指标; 【9】两只小容量电容并联效果应优于用一只大容量电容. 发热器件要和电解电容保持一定距离,以延长整机寿命,电解电容是开关电源寿命的瓶劲,如变压器、功率管、大功率电阻要和电解保持距离,电解之间也须留出散热空间,条件允许可将其放置在进风口;【10】控制部分要注意:高阻抗弱信号电路连线要尽量短如取样反馈环路,在处理时要尽量避免其受干扰、电流取样信号电路,特别是电流控制型电路,处理不好易出现一些想不到的意外,其中有一些技巧,现以3843电路举例见图(1)图一效果要好于图二,图二在满载时用示波器观测电流波形上明显叠加尖刺,由于干扰限流点比设计值偏低,图一则没有这种现象、还有开关管驱动信号电路; 【11】开关管驱动电阻要靠近开关管,可提高开关管工作可靠性,这和功率MOSFET高直流阻抗电压驱动特性有关; 【12】关于反激电源的占空比,原则上反激电源的最大占空比应该小于0.5,否则环路不容易补偿。 3、线间距:随着印制线路板制造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一般加工厂制造出线间距等于甚至小于0.1mm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场合。考虑到开关电源所采用的元器件及生产工艺,一般双面板最小线间距设为0.3mm,单面板最小线间距设为0.5mm,焊盘与焊盘、焊盘与过孔或过孔与过孔,最小间距设为0.5mm,可避免在焊接操作过程中出现“桥接”现象,这样大多数制板厂都能够很轻松满足生产要求,并可以把成品率控制得非常高,亦可实现合理的布线密度及有一个较经济的成本。

高频开关电源的特点及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高频开关电源的特点及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摘要:高频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及综合效率高、噪音低等特点,目前,电力系统已逐步采用这种电源系统。高频开关整流器与原始直流设备的性能比较。 关键词:高频开关电源;特点;性能比较;应用 一、前言 在电力系统中,直流电源作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控制操作回路、灯光音响信号及事故照明等电源之用,是发电厂和变电站比较重要的设备。因直流电源故障而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对直流电源的可靠性、稳定性具有很高要求。传统的直流电源多数采用可控硅整流型。近几年来,许多直流电源厂家推出智能化的高频开关电源,这种电源系统具有许多优点: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更小的体积和重量、综合效率高以及噪音低等,适应电网发展的需要,值得推广使用。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采用的直流电源也正由传统的相控电源逐步向模块化的高频开关电源转变。高频开关电源整流器的工作原理:交流电源接入整流模块,经滤波及三相全波整流器后变成直流,再接入高频逆变回路,将直流转换为高频交流,最后经高频变压器、整流桥、滤波器后输出平稳直流。这种高频开关电源主要由高频开关充电模块、集中监控器和蓄电池组等组成,其中充电模块和集中监控器具有内置微处理器,智能化程度高。高频开关电源系统正常

运行时,充电机的输出与蓄电池组并联运行,给经常性负荷供电。 二、高频开关电源的原理和特性 (一)高频电源系统方框图 高频开关整流器一般是先将交流电直接经二极管整流、滤波成直流电,再经过开关电源变换成高频交流电,通过高频变压器变压隔离后,由快速恢复二极管高频整流、电感电容滤波后输出。 (二)采用高频化有较高技术经济指标 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电器产品的体积重量与其供电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当我们把频率从工频50hz提高到20khz时,用电设备的体积重量大体上降至工频设计的(5~10)%。这正是开关电源实现变频带来明显效益的基本原因。逆变或整流焊机、通讯电源用浮充电源的开关式整流器,都是基于这一原理。 那么,以同样的原理对传统的电镀、电解、电加工、浮充、电力合闸等各种直流电源加以类似的改造,使之更新换代为“开关变换类电源”,其主要材料可以节约90%或更高,还可节电30%或更多。由于功率电子器件工作频率上限的逐步提高,促使许多原来采用电子管的传统高频设备固态化,既可带来显著节能、节材的经济效益,更可体现技术含量的价值。 (三)设计模块化——自由组合扩容互为备用提高安全系数 模块化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功率器件的模块化,其二是指电源单元的模块化。实际上,由于频率的不断提高,致使引线寄生

北京动力源DUM-48-50B开关电源系统说明书解读

第一章目录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安装 1.安装环境检查及通风和防尘要求 2.交流容量及连线要求 3.直流容量及连线要求 4.电池连线要求 5.接地 6.其它电缆连线 7.调试 第三章:电源系统 第四章:控制系统 第五章:交直流配电 第六章:操作 第七章:机械性能

第二章概述 一.简介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型通讯设备的迭出,对通讯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UM-48/50B智能开关通信电源是采用新型元器件设计、生产的新一代高频开关电源。具有容量大、可靠性高、智能化程度高、电网适应范围宽、维护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邮电通信、移动通信基站、水利电力、公安、铁路、计算中心等需要大功率直流电源的场所。 二.系统特点 1.DUM-48/50B智能开关通信电源交流输入电压适应范围宽: 三相供电266V~494V 2.DUM-48/50B智能开关电源整流器交流输入为三相无零线供电方式,彻底解决零线电流问题。 3.整流器具有缺相检测、保护电路。可以保证在有一相相电压失效的情况下(例如:一相断路),整流器仍能在一定范围内正常工作。整流器的输出电流不超过25A, 整流器不受输入端缺相的影响,继续工作。倘若,因为整流器输出端负载的变化, 一旦输出电流超过了25A,此时整流器输出电流会自动限流于25A处。 4.DUM-48/50B智能开关通信电源整流器采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功率因数≥0.92。 5.整流器逆变整流部分采用先进可靠的全桥PWM相移谐振ZVZCS拓扑结构, 与其他拓扑结构相比,它有效地提高了整流器的效率(达到91%以上)。 6.DUM-48/50B智能开关通信电源采用民主均流技术,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减少了设备日常维护工作。 7.DUM-48/50B智能开关通信电源采用微机控制、汉字显示、键盘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掌握使用。实现了系统的自动测试、自动诊断、自动控制,又 可实现系统的遥信、遥测和遥控。 8.系统控制器对设置的参数具有掉电保护功能。 9.整流器采用智能风冷技术,当整流器温升到启动值时,风扇自动开启,大大提高了风扇使用寿命。 10.电池维护功能齐全,具有自动和手动维护功能,系统可对电池自动维护,有关电池的均充电压、浮充电压、充电限流值等参数可根据电池性能通过控制器或遥控系统 连续设置。在启动、均充过程中系统电压逐步增长,对电池和电网均无冲击。 11.系统具有完备的防雷措施。能防止各种能量级的直击雷和感应雷的侵入。保

介绍一下开关电源布板注意事项

介绍一下开关电源布板注意事项 来源:开关电源时间:2016-05-20 09:27 浏览:163 次

作为PCB工程师,在Lay PCB,应重点注意那些事项? 1、电源进来之后,先到滤波电容,从滤波电容出来之后,才送给后面的设备。因为PCB上面的走线,不是理想的导线,存在着电阻以及分布电感,如果从滤波电容前面取电,纹波就会比较大,滤波效果就不好了。 2、线条有讲究:有条件做宽的线决不做细,不得有尖锐的倒角,拐弯也不得采用直角。地线应尽量宽,最好使用大面积敷铜,这对接地点问题有相当大的改善。 3、电容是为开关器件(门电路)或其它需要滤波/退耦的部件而设置的,布置这些电容就应尽量靠近这些元部件,离得太远就没有作用了。 Lay PCB(电源板)时,结合安规要求,重点注意那些事项? 1、交流电源进线,保险丝之前两线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6MM,两线与机壳或机内接地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8MM。 2、保险丝后的走线要求:零、火线最小爬电距离不小于3MM。 3、高压区与低压区的最小爬电距离不小于8MM,不足8MM或等于8MM的。须开2MM的安全槽。 4、高压区须有高压示警标识的丝印,即有感叹号在内的三角形符号;高压区须用丝印框住,框条丝印须不小于3MM 5、高压整流滤波的正负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2MM 简述设计、开发流程。 1、根据设计制作原理图 2、在原理图编译通过后,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网络表了 3、制作物理边框(Keepout Layer) 4、元件和网络的引入 5、元件的布局 元件的布局与走线对产品的寿命、稳定性、电磁兼容都有很大的影响,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一般来说应该有以下一些原则:⑴放置顺序先放置与结构有关的固定位置的元器件,如电源插座、指示灯、开关、连接件之类,这些器件放置好后用软件的LOCK功能将其锁定,使之以后不会被误移动。再放置线路上的特殊元件和大的元器件,如发热元件、变压器、IC等。最后放置小器件。⑵注意散热元件布局还要特别注意散热问题。对于大功率电路,应该将那些发热元件

开关电源的维修-通俗易懂篇很实用

开关电源维修 开关电源在工业自动化时代,已经被用于到所有行业,其精密电路板和对电流电源的严格要求,使得开关电源电路板维修成为PCB维修行业中难度比较大的一中常见故障设备。 在开关电源维修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电源先将高电压交流电通过全桥二极管整流以后成为高电压的波动直流电,再经过电容滤波以后成为较为平滑的高压直流电。这时,控制电路控制大功率开关管将高压直流电按照一定的高频频率分批送到高频变压器的初级。接着,把从次级线圈输出的降压后的高频低压交流电通过整流滤波转换为能使负载工作的低电压强电流的直流电。其中,控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能有效的监控输出端的电压值,并向功率开关管发出信号控制电压上下调整的幅度。在开关电源中,由于电源输入部分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状态下,故障率最高;其次输出直流部分的整流二极管、保护二极管、大功率开关三极管较易损坏,再就是脉宽调制器的反馈和保护部分。 一、在断电情况下 首先,在开关电源没通电前,先用万用表测一下高压电容两端的电压先。如果是开关电源不起振或开关管开路引起的故障,则大多数情况下,高压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未泄放掉,此电压有300多伏,如果不小心被阁下玉手摸到,一定让你留下难忘的记忆! 由于检修电源要接触到220V高压电,人体一旦接触36V以上的电压就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先检查一下在断电状态下有无明显的短路、元器件损坏故障。首先,打开电源的外壳,检查保险丝是否熔断,再观察电源的内部情况,如果发现电源的

PCB板上元件破裂,则应重点检查此元件,一般来讲这是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闻一下电源内部是否有糊味,检查是否有烧焦的元器件;问一下电源损坏的经过,是否对电源进行违规的操作,这一点对于维修任何设备都是必须的。在初步检查以后,还要对电源进行更深入地检测。 用万用表测量AC电源线两端的正反向电阻及电容器充电情况,如果电阻值过低,说明电源内部存在短路,正常时其阻值应能达到100千欧以上;电容器应能够充放电,如果损坏,则表现为AC电源线两端阻值低,呈短路状态,否则可能是开关管击穿。然后检查直流输出部分脱开负载,分别测量各组输出端的对地电阻,正常时,表针应有电容器充放电摆动,最后指示的应为该路的泄放电阻的阻值。否则多数是整流二极管反向击穿所致。 二、加电检测 在通过以上检测后,就可以进行加电测试。这时候才是关键所在,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电子基础及维修技巧。一般来讲应重点检查一下电源的输入端,开关三极管,电源保护电路以及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等。如果电源启动一下就停止,则该电源处于保护状态下,可直接测量PWM芯片保护输入脚的电压,如果电压超出规定值,则说明电源的处于保护状态下,应重点检查产生保护的原因。由于接触到高电压,建议没有电子基础的朋友需要小心操作。 三、常见故障 1.保险丝熔断 一般情况下,保险丝熔断说明电源的内部线路有问题。由于电源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说明书

AC-DC4810/05系列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技术手册

目录 第一章概述。。。。。。。。。。。。。。。。。。。。。。。。。。。。。。。。。。。。。。。。。。。。。。。。。。。。。。。。。。。。。。。。。。。。。。。。。。。。。。。。。。。。。。。。。。2 第二章产品性能命名方法。。。。。。。。。。。。。。。。。。。。。。。。。。。。。。。。。。。。。。。。。。。。。。。。。。。。。。。。。。。。。。。。。。。。。。。。。。。3 第三章主要特点。。。。。。。。。。。。。。。。。。。。。。。。。。。。。。。。。。。。。。。。。。。。。。。。。。。。。。。。。。。。。。。。。。。。。。。。。。。。。。。。。。。。。。3 第四章操作规程及一般维护。。。。。。。。。。。。。。。。。。。。。。。。。。。。。。。。。。。。。。。。。。。。。。。。。。。。。。。。。。。。。。。。。。。。。。。。3 第五章注意事项。。。。。。。。。。。。。。。。。。。。。。。。。。。。。。。。。。。。。。。。。。。。。。。。。。。。。。。。。。。。。。。。。。。。。。。。。。。。。。。。。。。。。。4 第六章主要技术参数。。。。。。。。。。。。。。。。。。。。。。。。。。。。。。。。。。。。。。。。。。。。。。。。。。。。。。。。。。。。。。。。。。。。。。。。。。。。。。。。。4

AC-DC4810/05高频开关电源使用说明 一、概述 小型通讯设备广泛采用通讯标准48V/24V 电压等级,一般电流较小,但供电设备 亦要求管理功能完备,方便使用,具有后备供电功能。 AC-DC4810/05系列一体化电源模块及电源柜即是针对此产品设计而成,其中一体化电源内部设有如下部分,交流/直流整流器电源,充电管理电路,放电保护电路,3-5个分路负载管理单元,电池接口,总输出接口,分路负载接口,系统原理图如下: -OUT 5A -OUT1 3A -OUT2 2A -OUT3 1A -OUT4 1A 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当有市电工作时,整流器电源利用市电交流220V ,变换成直 流电源输出,一方面向负载提供供电电流,另一方面由充电管理单元向电池提供充电,电池容量可选12AH ,24AH ,38AH ,50AH ,其中充电管理单元设有降压限流充电管理电路,恒压浮充管理电路,保证电池能够快速可靠地完成充电功能。 当市电停电后,系统会由电池通过放电保护单元不间断的向负载连续提供供电,供电时间由选取电池容量及设备此时工作电流决定。 负载用电池容量 12AH 24AH 38AH 设备用电:3A 3小时 6小时 10小时 设备用电:5A 2.4小时 3.6小时 6小时 在电池放电时间较长时,电池继续放电可能导致过放电,故电源内设有电池过放 电保护电路,当发生过放电时,切断电池与输出之间的连线通路,不再向外输出,等待市电来电。 电源直流输出一般采用通讯负电源标示方法,即GND ,-OUT 。并且为方便用户使用,设有一个主输出,4个分路输出。各输出分路并设有负载分配管理单元,当负载大于额定电流2倍以上时,负载分配管理单元会停止向此负载输出其他分路功能正常工作,当负载恢复到正常额定值内时,该分路会继续提供输出。 市电 整流器电源 供电 充电管理单元 电池 放电保护单元 分路负载管理单元 分路负载管理单元 分路负载管理单元 分路负载管理单元

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电源柜使用说明书-艾默生

GZDW微机型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柜 操 作 使 用 说 明 无锡市凯杰电器有限公司编制

第一部分、系统 一、系统概述 GZD(W)微机型高频直流电源,是专为电力系统设计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直流电源系统。其主要功用是为电力系统变电所的高低压开关设备提供必要的操作电源,为继电保护或微机保护装置提供工作电源以及作为事故照明、应急电源和他直流用电设备电源。由于本直流电源系统采用了新型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和微机监控单元,电源的质量和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有显著提高,并可实现蓄电池的充、放电智的智能化管理和在线检测、直流电源系统数据的适时监控、报警及远程控制,因此,它广泛的用于现代的无人职守变电所、发电厂,也同样适用于通信部门、计算机房、医院、宾馆以及高层建筑的供电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二、系统构成 GZD(W)微机型直流电源系统主要由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监控微机单元、蓄电池组及馈出线路等部分组成。 1、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本公司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统一采用艾默生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为本直流电源系统核心部件。其功用如下: a、为蓄电池组提供均充、浮充电电流; b、为电站所有直流用电设备提供正常负荷电流。 2、蓄电池组 蓄电池组在本系统中作为电能储备装置,在交流电源中断或高频充电模块不能正常工作时向负载提供电能。情况如下: a、正常情况下蓄电池组处于受电工作状态,即接受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提供的浮充或均 充电电流,确保满容量; b、在事故或大功率冲击性用电负载工作时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3、微机监控单元 a、监控蓄电池均、浮充电的智能化管理; b、监视直流电源系统并在系统出现异常时发出告警信息。 监视的模拟量如:合闸母线电压、蓄电池组电压/电流/、控制母线电压/电流等 监视的开关量如:直流开关状态、熔断器状态、绝缘状态、模块状态等; c、和上位机通讯联系,实现遥信、遥测上传。 4、馈出线路 将直流电源分配和输送到各用电负荷。包括直流断路器和出线。

开关电源布线注意事项

上期我们谈到了布局方面的注意事项,对于layout 工程师来说电源模块布局完成时,布线也就基本已经规划好,布局做好,布线自然水到渠成。 如下图1所示原理图: 图1 从原理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主电流通道(红色)b:地的区别(电源地、信号地、其他信号地)c:反馈通道(蓝色)d:续流回路。 对于上述开关电源的布线的处理时,我们还是有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开关管部分: 尽量粗短,一般用铺铜实现,考虑大电流通道。 输入输出滤波:注意到电源平面的过孔数目和位置,在滤波电容之后。 输入输出的地:用大铜皮连接到一起,多打地孔到平面(开关管特殊要求除外)。

控制电路的地:模拟地,与大电流地分开,单点接地。 控制电路的采样:模拟信号,采样点在输出滤波之后,如果有电流采样和电压采样,布成差分线的紧耦合形式,采样线尽量短,减小受干扰的空间。 控制电路的调制输出:模拟信号,不要在开关管下走长线,远离大电流的电源和地等区域。 下面我们还是借用芯片的datasheet图例来一起看一下开关电源布线的一些注意事项,如下图2所示: 图2:某电源芯片layout guide 从datasheet要求来看主要需要我们注意: 1.输入输出回路尽量小满足载流且满足共地。 2.模拟地与大电流地分开,单点接地。 3.反馈信号处理以及芯片散热等。 在我们的实际设计应用中对于上述开关电源电路可能会进行优化调整如图3所示原理图,其主要核心部分还是一致,如图3所示是该模块原理图和布线展示的示例:

图3.1:SCH 图3.2:布线展示 我们可以从布线展示图中可以看到基本按照layout guide设计,但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细节:大电流通道滤波电路孔的位置和数量;输入输出地的铺铜共地连接;采样电路避免受干扰;芯片模拟地与大电流地的区分与单点相连,以及芯片的散热! 接着上期的“IPC”PCB设计大赛的开关电源,如下图4原理图和布线展示: 图4-1:原理图

【三圈两地】开关电源PCB布板要领

三圈两地,开关电源PCB布板要领 Ref 【作者nc965】 有人说关电源的布板反正很麻烦,我同意,因为它是开关电源,不是其他 题目是讲“要领”,因此不讲细节,也不是教材,与教材或者他人的理解相左、我也不做过多解释 有人说否!细节很重要,决定成败, 我说,要领最重要,基本的东西最重要,关键的地方没整对,大方向都错了,谈何细节? 因此只捡最重要的讲,其余的自己去琢磨了。 要领就6个字:布局,地线,间距。 其实前4各字基本上是一层意思,后两个字是另外一层意思,这些是要领,其余的都是细节了。 优化图示 第一的好与不好,是电容及电感的位置不一样,“C-L-C”π型滤波器 不好好(大电流开窗)

第二背面的好与不好,就是回路有分割与没分割的区别! 不好好(电感后电容开口) 第一张图的π型滤波器的电容在电感之后, 第二张图的电容管脚铜皮开缺口(保证电流尽量通过电感上方的电容)。滤波效果差异 其实在图中已经标注出来了的; 【nc965】仔细看图,没有说输入输出电流流过电容,正因为输入输出是直流,不能流过电容,那么高频开关电路的高频脉冲交流就只能走电容了,因此电容上的脉冲电流特别大。 恩,这个图例子举的不错,一要遵循电流的流向,二要出线尽量从电容的根部出来。

输出电容一般可采用两只一只靠近整流管另一只应靠近输出端子,可影响电源输出纹波指标,两只小容量电容并联效果应优于用一只大容量电容。发热器件要和电解电容保持一定距离,以延长整机寿命,电解电容是开关电源寿命的瓶劲,如变压器、功率管、大功率电阻要和电解保持距离,电解之间也须留出散热空间,条件允许可将其放置在进风口 其他讨论 是不是太宽了也容易被干扰到,最近做一个案子,把IC地线加粗后低压高温烧机时会出现工作不正常。 比如说有些动点(电感与开关管之间)就不宜布的过大 【lclbf】 看看我画的这个板子,怎么优化自己感觉IT回来面积太大,有没有想到其他好的方法,还有接地和其他回路有没有问题。

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实现资料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高频开关稳压电源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春季学期 起止时间:2016年6月25日至2016年6月27日

设计任务书11 高频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一、设计任务 根据电源参数要求设计一个高频直流开关稳压电源。 二、设计条件与指标 1.电源:电压额定值220±10%,频率:50Hz; 2. 输出:稳压电源功率Po=1000W,电压Uo=50V; 开关频率:100KHz 3.电源输出保持时间td=10ms(电压从280V下降到250V); 三、设计要求 1.分析题目要求,提出2~3种电路结构,比较并确定主电路 结构和控制方案; 2.设计主电路原理图、触发电路的原理框图,并设置必要的 保护电路; 3.参数计算,选择主电路及保护电路元件参数; 4.利用PSPICE、PSIM或MATLAB等进行电路仿真优化;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参考文献 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林渭勋等,《电力电子设备设计和应用手册》; 3.张占松、蔡宣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电子工业 出版社。

目录 一、总体设计 0 1.主电路的选型(方案设计) 0 2.控制电路设计 (3) 3.总体实现框架 (3) 二、主要参数及电路设计 (4) 1.主电路参数设计 (4) 2.控制电路参数设计 (6) 3.保护电路的设计以及参数整定 (7) 4.过压和欠压保护 (7) 三、仿真验证(设计测试方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 1、主电路测试 (8) 2、驱动电路测试 (9) 3、保护电路测试 (9) 四、小结 (10) 参考文献 (10)

高频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分析

高频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分析 开关电源微介绍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一系列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然而,由于控制电路复杂,输出纹波电压高,开关电源的应用也受到限制。它 电源小型化的关键是电源的小型化,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电源电路的损耗。当开关电源工作在开关状态时,开关电源的开关损耗不可避免地存在,损耗随着开关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另一方面,开关电源中的变压器和电抗器等磁性元件和电容元件的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它 在目前市场上,开关电源中的功率晶体管大多是双极型晶体管,开关频率可以达到几十kHz,MOSFET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可以达到几百kHz。必须使用高速开关器件来提高开关频率。对于开关频率高于MHz的电源,可以使用谐振电路,这被称为谐振开关模式。它可以大大提高开关速度。原则上,开关损耗为零,噪声非常小。这是一种提高开关电源工作频率的方法。采用谐振开关模式的兆赫变换器。开关电源可以通过高频开关模式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高频开关电源而言,AC输入电压可以在进入变压器之前升压(升压前一般是50-60 KHz)。随着输入电压的升高,变压器以及电容等元器件的个头就不用像线性电源那么的大。这种高频开关电源正是我们的个人PC以及像VCR录像机这样的设备所需要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开关电源其实是高频开关电源的缩写形式,和电源本身的关闭和开启式没有任何关系的。 开关电源分类介绍开关电源具有多种电路结构:(1)根据驱动方式,存在自激和自激。它2)根据DC/DC变换器的工作方式:(1)单端正激和反激、推挽式、半桥式、全桥式等;2)降压式、升压式和升压式。它 (3)根据电路的组成,有谐振和非谐振。它 (4)根据控制方式分为:脉宽调制(PWM)、脉冲频率调制(PFM)、PWM和PFM混合。(5)根据电源隔离和反馈控制信号耦合方式,存在隔离、非隔离和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等问题。这些组合可以形成各种开关模式电源。因此,设计者需要根据各种模式的特点,

开关电源选型注意事项有哪些

开关电源选型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器电路模块设计或给新产品定型时,有时极少认真考虑配套开关电源的选择,直到发现问题出在开关电源部分,才重新评估这个问题。 一、选择开关电源的基本依据 电压和电流范围,这是两个最容易确定的指标,只要根据电路的功耗计算出即可。也应考虑测试高、低供电电压极值。 大多数固定电源允许输出电压±10%的范围内变化,如果这还不能满足电路要求,可选用输出可调的或允许更大变化范围的电源。 如果用该电源给组合式装置供电,则装置所需最大的电流的75%到90%由一个电源提供,不够部分可并接两个或更多电源。 二、开关电源的扩展和安全性 1、并联或串联工作 当一个电源不能满足所需的电压或电流范围时,可将两个或多个电源(或将同一电源的不同输出)并联或串联起来使用。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各电源模块间的稳压和控制电路之间的联系仍然存在,只不过一个电源作为主控方另一个电源作为受控方使用。 2、过载保护 因为一个电源要供给不同的电路使用,这些电路的电流的流量可能是未知的,为了避免对电源的损坏,需设置保护电路的范围。 几乎所有的电源都具有以下特点:在超出输出范围时,要么输出保持在最大输出值,要么就自行关闭电源。某些程控电源除可用程序

设定输出范围外,还能自动设置电源稳定输出的类型。也就是说,当外电路需要的电压或电流超过设置极限时,电源可自动地由恒压源变成恒流源或由值流源变成恒压源。 为电源加上保护二极管可以防止误接外接电源的极性造成的损坏。热传感器也可用于防止由于电源持续工作在过载状态或冷却无效而烧坏电源。 三、开关电源内部潜在的造成损害的根源 1、脉动与噪声 理想的直流电源应提供纯净的直流,然而总有一些干扰存在,比如在开关电源输出端口叠加的脉动电流和高频振荡。这两种干扰再加上电源本身产生的尖峰噪声使电源出现断续和随意的漂移。 2、稳定度 当线电压或负载电流变化肘,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也会有所起伏。稳压程度由稳压电路的参数决定,参数是指滤波电容的容量和能量释放的速率。 如果给电源供电的一个相对恒定的电源,那么只需基本的负载稳压。稳定度的大小一般定义为空载或满载时输出电压的百分比,或电压的变化值。 3、内部阻抗 相对较大的电源内阻对负载来讲有两点不利,首先是不利于负载稳压电路工作,更为不利的是负载电流的任何变化都会导致直流电源输出的起伏,这种起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脉冲与噪声对测试结果造

开关电源PCB设计流程及布线技巧

开关电源PCB设计流程及布线技巧在任何开关电源设计中,PCB板的物理设计都是最后一个环节,如果设计方法不当,PCB可能会辐射过多的电磁干扰,造成电源工作不稳定,以下针对各个步骤中所需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 一、从原理图到PCB的设计流程 建立元件参数-》输入原理网表-》设计参数设置-》手工布局-》手工布线-》验证设计-》复查-》cam输出。 二、参数设置 相邻导线间距必须能满足电气安全要求,而且为了便于操作和生产,间距也应尽量宽些。最小间距至少要能适合承受的电压,在布线密度较低时,信号线的间距可适当地加大,对高、低电平悬殊的信号线应尽可能地短且加大间距,一般情况下将走线间距设为8mil。焊盘内孔边缘到印制板边的距离要大于1mm,这样可以避免加工时导致焊盘缺损。当与焊盘连接的走线较细时,要将焊盘与走线之间的连接设计成水滴状,这样的好处是焊盘不容易起皮,而是走线与焊盘不易断开。 如图:

三、元器件布局 实践证明,即使电路原理图设计正确,印制电路板设计不当,也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如果印制板两条细平行线靠得很近,则会形成信号波形的延迟,在传输线的终端形成反射噪声;由于电源、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因此,在设计印制电路板的时候,应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每一个开关电源都有四个电流回路: (1)电源开关交流回路 (2)输出整流交流回路 (3)输入信号源电流回路 (4)输出负载电流回路输入回路 通过一个近似直流的电流对输入电容充电,滤波电容主要起到一个宽带储能作用;类似地,输出滤波电容也用来储存来自输出整流器的高频能量,同时消除输出负载回路的直流能量。所以,输入和输出滤波电容的接线端十分重要,输入及输出电流回路应分别只从滤波电容的接线端连接到电源;如果在输入/输出回

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

目录 1绪论 (1) 1.1高频开关电源概述 (1) 1.2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2) 2高频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3) 2.1 高频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 (3) 2.2 高频开关变换器 (5) 2.2.1 单端反激型开关电源变换器 (5) 2.2.2 多端式变换器 (6) 2.3 控制电路 (8) 3高频开关电源主电路的设计 (9) 3.1 PWM开关变换器的设计 (9) 3.2 变换器工作原理 (10) 3.3 变换器中的开关元件及其驱动电路 (11) 3.3.1 开关器件 (11) 3.3.2 MOSFET的驱动 (11) 3.4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13) 3.4.1 概述 (13) 3.4.2 变压器的设计步骤 (13) 3.4.3 变压器电磁干扰的抑制 (15) 3.5 整流滤波电路 (15) 3.5.1 整流电路 (15) 3.5.2 滤波电路 (16) 4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1.1高频开关电源概述 八十年代,国内高频开关电源只在个人计算机、电视机等若干设备上得到应用。由于开关电源在重量、体积、用铜用铁及能耗等方面都比线性电源和相控电源有显著减少,而且对整机多相指标有良好影响,因此它的应用得到了推广。近年来许多领域,例如电力系统、邮电通信、军事装备、交通设施、仪器仪表、工业设备、家用电器等都越来越多应用开关电源,取得了显著效益。究其原因,是新的电子元器件、新电磁材料、新变换技术、新控制理论及新的软件(简称五新)不断地出现并应用到开关电源的缘故。五新使开关电源更上一层搂,达到了频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功率因数高、可靠性高(简称五高)。有了五高,开关电源就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应用也更为扩大,反过来又遇到更多问题和更实际的要求。这些问题和要求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l)能否全面贯彻电磁兼容各项标准? (2)能否大规模稳定生产或快捷单件特殊生产? (3)能否组建大容量电源? (4)电气额定值能否更高(如功率因数)或更低(如输出电压)? (5)能否使外形更加小型化、外形适应使用场所要求? 这五个问题是开关电源能否在更广泛领域应用的关键,是五个挑战。(简称五挑战)把挑战看成开关电源发展的动力和机遇,一向是电源科技工作者的态度。以功率因数为例,AC-DC开关电源或其他电子仪器输入端产生功率因数下降问题,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毫无疑问,利用开关电源本身的工作原理来解决开关电源应用中产生的问题是最积极的态度。实践中,用DC-DC开关电源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开关电源,(成本比单机增加20%):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又进一步发展成单级有功率因数校正的开关电源,(成本只增加5%);在三相升压式单开关整流器中减少谐波方法,有人采用注入六次谐波调脉宽控制,抑制住输入电流的五次谐波,解决了电流谐波畸变率小于100k的要求。

(完整版)高频开关电源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引言......................................................... 1本文概述 ................................................. 1.1选题背景............................................................................................................................ 1.2本课题主要特点和设计目标 ........................................................................................... 1.3课题设计思路.................................................................................................................... 2SABER软件................................................ 2.1SABER简介 ..................................................................................................................... 2.2SABER仿真流程 ............................................................................................................. 2.3本章小结............................................................................................................................ 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器的设计.................................. 3.1工作原理............................................................................................................................ 3.1.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特点 ..................................................................................... 3.2保护电路............................................................................................................................ 3.2.1 过电压产生的原因.......................................................................................................... 3.2.2 过压保护 (1) 3.2.3 过电流产生的原因 (1) 3.2.4 过流保护 (1) 3.3SABER仿真 (1) 3.3.1 设计规范 (1) 3.3.2 建立模型 (1)

开关电源操作规程

开关电源操作规程 一、开机方法: 1、启动前,将面板开关置"待机/时控关"位置,输出调节旋钮逆时针旋 到最小;稳压/稳流"开关根据用户所需功能置稳压或稳流档。 2、合上空气开关,此时面板上数显表显示.将"待机"开关置"工作"状 态,然后顺时针转动输出调节旋钮.电压和电流显示出相应的数字. 二、开关功能: 1、本机具有稳压和稳流功能.当用户置"稳压"档时,输出电压在机器额定 电流范围内不会有变化,电流会根据负载大小做相应的显示.当用户置"稳流"档时输出电流在机器额定电压范围内不会有任何变化,电压表会根据负载大小做出相应显示。 2、当开关置“时控关”“工作”状态时,顺时针旋转输出调节旋钮,电压和电流 有相应的显示,此时电源输出:“+”标识为阳极,“—”标识为阴极。 3、当开关置“时控开”“工作”状态时,时间继电器工作。第一时间段为待机时 间,此时输出电压电流为零,第一段时间设定值需大于2S,第一段时间到,第二段时间开始工作;第二段时间为反向工作时间,此时输出“+”标识为阴 极,“—”标识为阳极,第二段时间到,第三段时间开始工作;第三时间为 待机时间,此时输出电压电流为零,第三段时间设定值需大于2S,第三段时间到,第四段时间开始工作;第四段时间为正向工作时间,此时输出“+” 标识为阳极,“—”标识为阴极;第四段时间到报警,输出电压电流为零。 4、将“工作/待机”开关置“待机”后再置“工作”,时间继电器复位;但时间继电 器工作时,“工作/待机”开关起暂停作用。 三、时间继电器设定步骤

1、将开关置“时控开”“待机” J0= J1+J2+J3+J4(J0为总时间,J1、J2、J3、J4为分段时间) 2、按二下设置键LOCK指示灯熄灭进入设置状态,程序代码显示0按增 加键减少键设置1至4路总延时时间数值,再按启动键选择时基M或S (见表一)。 3、按一下设置键程序代码显示1按增加键减少键设置第1路延时时间, 再按启动键选择时基M,S,(见表一),同样步骤在按设置键分别 设定2 3 4 路延时时间。(注:第四路无接点输出,数值设置(0000)) 4、设置完毕再按一下设置键储存新设定,将开关置“工作”档。 表一: M: 1分--------9999分 S: 1秒--------9999秒 :秒秒 (程序代码0无此时基) 四、注意事项 1、当时间继电器工作时勿将“工作/待机”开关置“待机”后再置“工作”,此动作 会造成时间继电器暂停,机器无输出或不换向。将时控开关置“时控关”后 再置“时控开”即可,但会影响电镀效果。 2、保护指示灯亮时: ①、检查输入220V交流是否缺相,电压是否高于440V或低于200V; ②、检查风扇是否完好,痛风是否良好; ③、检查正负极是否短路; ④、长时间没用机器时,打开面板,用热吹风吹干(控制板)或把主机放在 烘箱烘干(温度≤80℃即可); 3、当检查一切正常时,关机后重新开机,保护指示灯再次亮时,必须与厂方 联系。 4、发现电流很大,电压很低时,检查输出铜牌与槽子之间有无短路现象,若

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动态测试

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动态测试 (JP2581B+JP619B材料功耗测量系统应用笔记之一) 1 引言 目前,对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电磁参数‘测试’大约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LCR表测量一些基本电磁参数,例如,开关电源变压器初次级电感、漏感、分布电容、绕组直流电阻以及匝比、相位等,我们称这种测试方法为’静态’测试;一种是将开关电源变压器放到主机上考核其工作情况,对已经定型生产的开关电源变压器,为考核外购磁芯质量,通过测量变压器工作温升判断磁芯的损耗比较直观简便。前一种方法因在弱场、低频低磁感应强度(例如Bm<0.25mT、f=1kHz)下测量,由于磁性材料特性的非线性、不可逆和对温度敏感,其在强场下工作与在弱场情况下工作电磁特性有很大不同。弱场下测量结果不能反映磁性器件工作在强场下的情况;后一种方法虽随主机在强场下应用,但不能得到被测器件电磁参数。磁芯损耗需要专用仪器才能测量。 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上述测试分析现状影响了此类器件的开发和生产。 需要开发一种仪器或测试系统,这种测试系统能够模拟实际工作条件,完成对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主要电磁参数分析,例如,各种负载(包括满载和空载)情况下变压器初级复数阻抗z、有效初级电感L,通过功率Pth、功率损耗PT、传输效率η以及在指定频率下磁芯的传输功率密度等,我们称这种模拟实际工作条件的测试为‘动态’测试。作为磁性器件综合测试系统,还要求具有对磁芯材料功率损耗分析功能。在电磁机器进一步小型化、高频化和采用高密度组装情况下对器件进行‘动态’分析,对加速象高频开关电源之类的电磁器件开发、提高器件质量显得特别重要。 2 测试系统简介 JP2581B+JP619B材料功耗及器件功率测量系统是一种交流电压、电流和功率精密测量装置。其主要测量功能、指标和测量精度非常适用于磁性材料和磁性器件(例如,开关电源变压器)研究开发和磁芯产品快速检测。该系统配套完整,自成体系,无需用户增加额外投资,系统主要测试功能如下: 1、软磁材料及器件交流功率损耗(总功耗PL , 质量比功耗 Pcm , 体积比功耗 Pcv)测量; 2、磁性材料振幅磁导率μa测量; 3、磁芯(有效)振幅磁导率(μa)e测量; 磁芯因素(AL)e.测量 以上测量均符合IEC367--1(或GB9632--88)标准中推荐的测量方法。 4、电感、电容及组成器件(例如,开关电源变压器)等效电磁参数的动态测量和分析; 5、由测量结果分析器件下列参数: z |z| Ls Rs Lp Rp C Q D。 测试系统具有如下使用、操作特点:

高频开关电源设计与应用

电源网讯传统的工频交流整流电路,因为整流桥后面有一个大的电解电容来稳定输出电压,所以使电网的电流波形变成了尖脉冲,滤波电容越大,输入电流的脉宽就越窄,峰值越高,有效值就越大。这种畸变的电流波形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无功功率增加、电网谐波超标造成干扰等。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目的,就是使电源的输入电流波形按照输入电压的变化成比例的变化。使电源的工作特性就像一个电阻一样,而不在是容性的。 目前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最常用的就是由BOOST变换器构成的主电路。而按照输入电流的连续与否,又分为DCM、CRM、CCM模式。DCM模式,因为控制简单,但输入电流不连续,峰值较高,所以常用在小功率场合。C CM模式则相反,输入电流连续,电流纹波小,适合于大功率场合应用。介于DCM和CCM之间的CRM称为电流临界连续模式,这种模式通常采用变频率的控制方式,采集升压电感的电流过零信号,当电流过零了,才开通MO S管。这种类型的控制方式,在小功率PFC电路中非常常见。 今天我们主要谈适合大功率场合的CCM模式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 要设计一个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首先我们要给出我们的一些设计指标,我们按照一个输出500W左右的APFC电路来举例: 已知参数: 交流电源的频率fac——50Hz 最低交流电压有效值Umin——85Vac 最高交流电压有效值Umax——265Vac 输出直流电压Udc——400VDC 输出功率Pout——600W 最差状况下满载效率η——92% 开关频率fs——65KHz 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Voutp-p——10V 那么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1,输出电流Iout=Pout/Udc=600/400=1.5A 2,最大输入功率Pin=Pout/η=600/0.92=652W 3,输入电流最大有效值Iinrmsmax=Pin/Umin=652/85=7.67A 4,那么输入电流有效值峰值为Iinrmsmax*1.414=10.85A 5,高频纹波电流取输入电流峰值的20%,那么Ihf=0.2*Iinrmsmax=0.2*10.85=2.17A 6,那么输入电感电流最大峰值为:ILpk=Iinrmsmax+0.5*Ihf=10.85+0.5*2.17=11.94A 7,那么升压电感最小值为Lmin=(0.25*Uout)/(Ihf*fs)=(0.25*400)/(2.17*65KHz)=709uH 8,输出电容最小值为:Cmin=Iout/(3.14*2*fac*Voutp-p)=1.5/(3.14*2*50*10)=477.7uF,实际电路中还要考虑hold up时间,所以电容容量可能需要重新按照hold up的时间要求来重新计算。实际的电路中,我用了1320uF,4只330uF的并联。 有了电感量、有了输入电流,我们就可以设计升压电感了! PFC电路的升压电感的磁芯,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磁粉芯、铁氧体磁芯、开了气隙的非晶/微晶合金磁芯。这几种磁芯是各有优缺点,听我一一道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