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博弈定价模型)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博弈定价模型)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博弈定价模型)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

第15章 博弈定价模型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Fudenberg 和Tirole 于1992年在Rousseau 最初工作基础上发展了捕猎博弈。在此博弈中两位局中人要么相互协作,要么每个人单独行动。该博弈的支付矩阵为:

(1)描述该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2)假定B 认为A 将会采用混合策略来选择如何打猎。B 的最优策略选择如何依赖于A 选择捕捉野兔的概率?

(3)假定此博弈可以扩展至n 个局中人的博弈(该博弈是由Rousseau 所想到的),为了捕获一只雄鹿,所有的人都要相互协作。假定某一特定的局中人(例如B )的收益保持不变,而其他1n -个人决定采用混合策略,则B 的最优策略如何取决于其他人选择捕捉雄鹿的概率?解释为什么在此扩展的博弈中协作显得更不可能。

解:(1)该博弈的纳什均衡为:(雄鹿,雄鹿),(野兔,野兔)。先考虑局中人B 的策略,局中人A 选择捕猎雄鹿,则局中人B 的最优策略为雄鹿;若局中人A 选择捕猎野兔,则局中人B 的最优策略为捕猎野兔。反之,若局中人B 选择捕猎雄鹿,则局中人A 的最优策略为雄鹿;若局中人B 选择捕猎野兔,则局中人A 的最优策略为捕猎野兔。因此策略组合(雄鹿,雄鹿),(野兔,野兔)为纳什均衡。

(2)令p 为参与人A 选择捕捉雄鹿的概率,因而如果B 选择捕捉雄鹿,则其期望收益为:()2012p p p +?-=;如果B 选择捕捉野兔,则其期望收益为:()11p p +-=。

因此,如果21p >,即0.5p >,B 将选择捕捉雄鹿;反之,则捕捉野兔。 (3)其他人都选择捕捉雄鹿的概率为:1n p -。

如果B 选择捕捉雄鹿,他的期望收益为:()1112012n n n p p p ---+?-=; 如果B 选择捕捉野兔,他的期望收益为:()1111n n p p --+-=。

因此,如果121n p ->,即10.5n p ->,B 将选择捕捉雄鹿;反之,则捕捉野兔。

由于01p <<,在多人参与下10.5n p ->更不容易得到满足。

2.局中人A 与B 在路边行走时捡到100美元,他们讨论如何来分这些钱。一位路人提出了如下的博弈:“你们两人申报你们各自所期望获得的金额(A d ,B d )。如果100A B d d +≤,你们可以获得你们各自所要的钱,我将拿走剩下的钱。如果100A B d d +>,我将拿走这100美元。”在此博弈的连续策略中,是否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

答:此博弈不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其理由如下: 如果100A B d d +<,则收益为A d ,B d ; 如果100A B d d +>,则收益为0。

所以使得100A B d d +=的策略都是纳什均衡,因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的博弈下,没有局中人有激励去改变其策略。

3.假定收益矩阵为:

其中,1K ≥。说明该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如何依赖于K 的值。

解:假设参与人A 以概率r 去爬山,B 以概率s 去爬山,则A 的期望效用为:

()()111A E U s r K s =-++-????

B 的期望效用为:

()()()11B E U K r s K r K =-++-????

因而可得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为:

()1/1s K =+,()/1r K K =+

4.在《一篇关于家庭的论文》(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81)一书中,G.Becker 提出了有名的“堕落的孩子”定理,作为一个(潜在的坏)孩子A 与他(她)的父母B 之间的博弈。A 首先行动,选择影响行动r ,r 将一方面影响其自身收入()A Y r (0A Y '>),另一

方面影响其父母收入()B Y r (0B Y '<)。在第二阶段,父母将留给孩子一笔遗产L 。孩子仅关心自己的效用()A A U Y L +,但是父母却最大化()B B A U Y L U λ-+,其中0λ>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利他主义行为。证明:尽管孩子没有利他主义倾向,但是他(她)仍将选择使A B Y Y +最大化的r 值。(提示:你必须首先找出父母的最优遗产,接下来在给定父母这一行为的情况

下求解孩子的最优决策)

解:父母关于L 的最大化问题的一阶条件为:

0B A U U λ''-+= ①

孩子关于r 的最优选择为:()d /d 0A

A U Y L r ''+=,从而有:d /d 0A Y L r '+= ② ①式两端关于r 求导数可得:()()d /d d /d 0B

B A A U Y L r U Y L r λ''''''--++= ③ 由②、③两式可得:

()d /d 0B

B U Y L r '''--= 从而有:d /d B L r Y '= ④

再由②、④两式可得:0A

B Y Y ''+=,这恰好是使得总收入A B Y Y +最大化的r 所需满足的表达式。

5.“小鸡”博弈是由两个强壮的小伙子参与的博弈,他们在一个单行道上笔直加速前行。第一个转向的人被视为小鸡,而不掉头的那一位就赢得同伴们的尊敬。当然,两个人可以都不转向,此时两个人都将死于车祸。小鸡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表所示。

(1)该博弈是否存在纳什均衡?

(2)没有任何人临阵脱逃的威胁是否是可信的? (3)一个局中人严格采用“不做小鸡”(例如,扔掉方向盘)对于该局中人而言是否是合意的?

(4)如果你看过电影《美丽心灵》,你如何将酒吧中的场景解释为一个小鸡博弈?你能勾画出纳什的深刻理解是什么?

答:(1)该博弈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小鸡,不做小鸡)、(不做小鸡,小鸡)。 (2)相对于某人的对手承诺“不做小鸡”而言,某人威胁“不做小鸡”,这是一个不可信的威胁。因为若两人都不临阵脱逃,都不愿做小鸡,则两人都将死于车祸,双方的支付都为0,因此没有任何人临阵脱逃的威胁并不可信。

(3)假定对手没有做出如此的承诺,则该承诺将会达到一个合意的结果。

(4)该影片描述的是一群男人决定相约一位迷人的女孩。如果他们同时这样做,他们都将被拒绝,但是每个人都先行一步则会得到一个纳什均衡。因而,该博弈需要在某种博弈前的决策过程中选择先行者。

6.考虑如下一个关于罕有的垒球卡的暗标拍卖。局中人A 对其评价为600美元,局中人B 对其评价为500美元,即将提交密封报价的局中人都知道这些评价。出价最高的人将赢得垒球卡。如果两人出价相同,则拍卖者将掷硬币决定谁是赢家。每个局中人现决定如何来出价。

(1)你如何对此博弈中的策略进行分类?是否一些策略占优于另一些策略? (2)该博弈有无纳什均衡?是否唯一?

(3)如果两个局中人都不知道彼此对垒球卡的评价,则该博弈将如何改变? 答:(1)在该博弈中,由于策略是连续的,因而500A ε=+(ε为任意小的正数)将占优于任何比A 出价更高的策略。500B =也将占优于任何比B 出价更高的策略。任何其他策

略都不是占优的。

(2)该博弈有纳什均衡,例如,500.01A =,500B =或500.001A =,500B =都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并不唯一。

(3)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该博弈将变成一个贝叶斯博弈。

7.假设厂商A 与厂商B 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是常数,10A MC =,8B MC =,对厂商产出的需求函数是

50020D Q p =-

(1)如果厂商进行伯特兰竞争,在纳什均衡下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2)每个厂商的利润分别为多少? (3)这个均衡是帕累托最优吗? 解:(1)如果厂商进行伯特兰竞争,纳什均衡下的市场价格是10B P ε=-,10A P =。理由如下:

假设均衡时厂商A 和B 对产品的定价分别为A P 和B P ,那么必有10A P ≥,8B P ≥,即厂商的价格一定要高于产品的平均成本,否则就会亏损。其次,达到均衡时,A P 和B P 都不会严格大于10。否则,价格高的厂商只需要把自己的价格降得比对手略低,它就可以获得整个市场,从而提高自己的利润。所以均衡价格一定满足10A P ≤,10B P ≤。但是由于A P 的下限也是10,所以均衡时10A P =。给定10A P =,厂商B 的最优选择是令10B P ε=-,这里ε是一个介于0到2之间的正数,这时厂商B 可以获得整个市场的消费者。综上可知,均衡时的价格为10A P =,10B P ε=-。

(2)由于厂商A 的价格严格高于厂商B 的价格,所以厂商A 的销售量为零,从而利润也是零。下面来确定厂商B 的销售量,此时厂商B 是市场上的垄断者,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max Pq cq ε≥- ①

其中10P ε=-,()5002010q ε=-?-,把这两个式子代入①式中,得到:

()()0

max 1085002010εεε>---?-????

解得0ε=,由于ε必须严格大于零,这就意味着ε可以取一个任意小的正数,所以厂商

B 的利润为:

()()50020102εε-?--????

(3)这个结果不是帕累最优的。因为厂商B 的产品的价格高于它的边际成本,所以如

果厂商B 和消费者可以为额外1单位的产品协商一个介于8到10ε-之间的价格,那么厂商B 和消费者的剩余就都可以得到提高,同时又不损害厂商A 的剩余(因为A 的利润还是零)。

8.两个厂商(A 与B )考虑健康雪茄的竞争品牌。厂商报酬如下表所示(A 的利润首先给定)。

(1)这个对策有纳什均衡吗?

(2)这个对策对于厂商A或者厂商B有先动优势吗?

(3)厂商B欺骗厂商A以把它赶出市场对B厂商有利吗?

答:(1)该博弈存在纳什均衡,均衡的策略组合为:(生产,不生产),(不生产,生产)。

(2)如果厂商A先行动(如图15-1所示),根据反向归纳法,这个动态博弈的均衡为(生产,不生产);如果厂商B先行动(如图15-2所示),根据反向归纳法,这个动态博弈的均衡为(不生产,生产)。可见每个厂商选择先行动都比选择后行动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厂商A和厂商B都有先动优势。

图15-1 厂商A先行动的博弈的反向归纳

图15-2 厂商B先行动的博弈的反向归纳

(3)厂商B不能把厂商A赶出市场,这是因为无论厂商B实行什么策略,厂商A总是可以获得正的利润。

9.假定世界上氪的总供给由20个人控制,每一个人拥有这种强有力的矿物10000克。世界对氪的需求是:100001000

=-,其中P是每克的价格。

Q P

(1)如果所有拥有者合谋控制氪的价格,他们设置的价格是多少?他们能够卖出的量是多少?

(2)为什么(1)中计算的价格是不稳定的?

(3)通过改变要求保持市场价格的产出,在没有厂商能够获利的情况下存在一个稳定的均衡时,氪的价格是多少?

解:(1)合谋控制价格等价于垄断,由需求曲线知:

=-

MR P

100002000

又因为0

MC=,由垄断定价的MR MC

=规则,得到价格为5,总供给量为5000克,每个厂商的供应量为500020250

÷=克。

(2)对于第一个人而言,给定其他19个人的供应量都为250克,则他面临的需求曲线为:152501000q P =-,那么他的利润函数为:

1

152501000

q q π-=

根据一阶条件解得:12625q =。

可见在其他人的供应量为250克的条件下,第一个人增加供应量会提高自己的利润。类似的结论对市场上的其他人也成立,所以合谋是不稳定的。

(3)题目要求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结果。令P MC =,得到氪的价格为零。市场上的总供给量为10000,每个人的出售量为500克。

10.假定例15.5中对钢条的需求随着商业周期而波动。在扩张时期需求为:

7000100Q P =-

在衰退时期需求为:

3000100Q P =-

同时假定经济扩张和衰退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并且厂商在其设定价格时知道经济状况。 (1)使得在衰退和扩张时期都能维持相应垄断价格的触发价格策略的δ的最小值是什么?

(2)如果δ略微小于(1)中计算所得的值,则触发价格策略应该如何调整才能使暗地勾结有利可图?

解:(1)在扩张时期,由7000100Q P =-可得:700.01P Q =-,因而边际收益为:

700.02MR Q =-

又因为边际成本为10MC =,因而由MR MC =可得:700.0210Q -=,

从而解得,扩张时期的垄断产量为:3000Q =,垄断价格为:703040P =-=; 垄断利润为:()4010300090000e π=-?=。

同理可得,在衰退时期,垄断产量为:1000Q =,垄断价格为:20P =,垄断利润为:

()2010100040000r π=-?=

因而,来自触发价格策略的长期期望收益为每时期都是:0.5900000.51000050000?+?=。 该策略的可维持性要求在扩张时期欺骗变得无利可图,即有:

500001

9000021

δ

- 从而可以解得:0.72δ>。

(2)较低的δ将使暗地勾结可维持下去,只要扩张时期的利润(e π)满足如下条件: ()

0.510000121e e

ππδ

+

-

对于0.7δ=,50000e π<,这要求在衰退时索要与扩张时期相同的价格(20P =)。

11.假定在例15.8中所描述的贝叶斯-古诺模型中,厂商有相同的边际成本(10),但是关于需求的信息是非对称的。特别地,厂商A 知道需求函数(方15.37:100A B P q q =--),但是厂商B 认为需求可能为:120A B P q q =--或80A B P q q =--,每一种情况的概率为0.5。假定厂商必须同时宣布其产量,则此时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什么?

解:(1)首先最好从分析B 的情形开始,在两种情况下,厂商B 可能的利润为:

()1110B A B B q q q π=--

()270B A B B q q q π=--

在两种情况下,厂商B 的反应函数分别为:

()1110/2B A q q *=- ①

()*

270/2B A q q =- ②

厂商A 的利润为:

()()()12120.5900.590900.50.5A A B A A B A A B B A q q q q q q q q q q π=--+--=---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12d 900.50.50d A

A B B A A

q q q q q π=----=,从而可以解得厂商A 的反应函数为:

()*

12900.50.5

/2A B B q q q =-- ③ 由①、②、③三式可得,贝叶斯—古诺均衡为:*30A q =,*140B q =,*

220B q =。

12.在例15.9中,我们已经证明在一级密封价格拍卖中纳什均衡为每一个参与人采取报价策略:()()1b v n n v =-????。

卖者从拍卖中预期得到的总收益为:()1/n n v *-????,其中v *

是n 个拍卖参与人中最高评

价的期望值。

(1)证明:如果评价服从[]0,1上的期望值,则v *的期望值为/1n n +。因而从拍卖中所得的期望收益为()()1/1n n -+。

提示:最高报价的期望值为:

()()1

0E v vf v dv *=?

其中,()f v 是任何特定的使得在n 个报价者中最大的v 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此处,

()1n f v nv -=。

(2)在威廉·维克利1961年的一片很有名的文章中(“Counter speculation ,Auctions ,and Competitive Sealed Tenders,”Journal of Finance,March 1961,PP .8-37),他考察了二级价格密封拍卖。在这些拍卖中,出价最高的人将会支付出价次高的人所报价格。证明对于任何参与人而言,此时他最优的出价策略是()b v v =,即报价等于他的真实评价。

(3)证明:二级价格密封拍卖与(1)中一级价格密封拍卖所带来的期望收益是相同的(这是维克利的“收益等价定理”)。

提示:任何既定的评价是n 个出价人中次高的概率为()()()211n g v n v nv -=--。也就是说,该概率等于(1n -)个出价人中任何一个拥有较高评价的概率()()11n n v --????乘以n 个出价

人中拥有的评价高于其他(2n -)个人的概率2n nv -????。

证明:(1)提示成立是因为一个竞标者出价低于v 的概率为v (因为v 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因而1n -个竞标者出价都低于v 的概率为1n v -,而这对于任何n 个竞标人而言都是可能发生的,所以()1n f v nv -=。

因而v *的期望值:

()1

110011

|n n n n

E v nv v v n n *+==

=

++?d 从拍卖中所获得的期望收益为:

1111

n n n n n n --?=

++。 (2)维克利拍卖属于“说真话”的机制,因为每个竞价者都有激励去按照其真实评价出价。按真实评价出价是一个弱占优策略。证明如下(反证法):

假设欲证结论不成立。假定出价人报价i i b v >,则如果其他人报价高于i b ,出价人i 的境况和他报价i v 时一样好。如果所有其他人报价都低于i v ,则出价人i 获得物品,并按次高的出价对拍卖人进行支付。如果次高出价j i b v <,则出价人i 支付数额与其出价i v 是一样多。但是如果次高报价j i b v >时,则出价人i 报价i b 将赢得物品,但是获得一个负的收益。如果出价人i 报价i v ,他将失去物品,而获得零收益。因此,报价策略i i b v >被i v 弱占优。

假设出价人i 报价i i b v <,则如果所有其他人报价都低于i b ,则出价人i 的境况将和他报价i v 时一样好。他将赢得物品,同时按次高报价支付。如果某些人的报价高于i v ,则报价人i 无论是出价i b 还是i v ,他都将无法赢得物品。然而假设没有人报价高于i v ,其他人中出价最高的为j b ,且i j i b b v <<,则出价人i 出价i b 将无法赢得物品,从而获得收益为零。如果他出价i v ,他将赢得物品,支付j i b v <,从而获得净收益0i j v b ->。因此,出价i i b v <被i v 弱占优。

综上所述,出价i v 是出价人i 的一个弱占优策略,而且这是出价人i 唯一的弱占优策略。

(3)根据提示,有:

()()()()()()()11

111

00011d 11111111111||n n n v v E v n n v v v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

=--=--??+????-??

=--=-= ? ? ?+++????

?

因而期望收益是相等的。两者的差异不在于收益,而在于:维克利拍卖是说真话的,而

一级拍卖不是说真话的。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课后作业完成题库1、4、7、8、9、10、12、25题

课后作业:完成题库1、4、7、8、9、10、12、25题 01利润的概述 02所得税费用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利润的构成 ①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减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其他收益 ②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③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习题解惑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影响当期营业利润的是()。 A.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 B.自然灾害导致原材料净损失 C.支付委托代销商品的手续费 D.溢价发行股票支付的发行费用 【答案】C 【解析】选项A计入营业外收支,选项B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D冲减资本公积。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既影响营业利润又影响利润总额的业务有()。 A.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 B.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C.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D.转让股票所得收益计入投资收益 【答案】ACD 【解析】选项B,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影响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 (一)营业外收入账务处理 1.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处置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其账户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2.确认盘盈利得、捐赠利得 盘盈利得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将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净收益8000元转作营业外收入 写出会计分录。 【答案】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8000 习题解惑 【例题?计算题】某企业在现金清查中盘盈200元,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收入。写出下列情况时的会计录: ①发现盘盈时: ②经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时: 【答案】 ①发现盘盈时: 借:库存现金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②经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 贷:营业外收入200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有()。 A.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净收益 B.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C.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 D.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净收益 【答案】BC 【解析】选项A,计入投资收益;选项D,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 A.债务重组利得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C.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盈 D.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答案】C 【解析】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所得税费用 (一)所得税费用的构成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

工程光学课后答案(12 13 15章)

1λ十二 十三 十五 第十二章 习题及答案 1。双缝间距为1mm ,离观察屏1m ,用钠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 =589.0nm 和2λ=589.6nm ,问两种单色光的第10级这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 解:由杨氏双缝干涉公式,亮条纹时: d D m λα= (m=0, ±1, ±2···) m=10时, nm x 89.51 1000105891061=???=-, nm x 896.511000106.5891062=???=- m x x x μ612=-=? 2。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 ,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 ,当用一 片折射率 1.58的透明薄片帖住其中一个小孔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cm ,试决定试件厚度。 2 1r r l n =+??2 2212? ?? ???-+=x d D r 2 2 2 2 2? ? ? ???++=x d D r x d x d x d r r r r ??=?? ? ???--??? ???+= +-222))((2 2 1212mm r r d x r r 22112105005 12-=?≈+??= -∴ , mm l mm l 2 210724.110)158.1(--?=?∴=?- 3.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 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λ=656.28nm,空气折射率为000276 .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0008229.10005469.0000276.130 1028.6562525)(6 00=+=??= -=-?-n n n n n l λ 4。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透射光经透镜会聚到焦点上。玻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解:将通过玻璃板左右两部分的光强设为0 I ,当没有突 变d 时, 00004cos 2)(,0I k I I I I p I =???++==? 当有突变d 时d n )1('-=? ) 2 1()1(2)412( 1) 2,1,0(,2 )1(20'cos )(2 1 )(''cos 22'cos 2)('000000+-=+-= ±±=+ =-=?∴=?+=?++=m n m n d m m d n k p I p I k I I k I I I I p I λλ π πλ π ΛΘ 6。若光波的波长为λ,波长宽度为λ?,相应的频率和频率宽度记为γ和γ?, 证明:λλ νν ?=?,对于λ=632.8nm 氦氖激光,波长宽度nm 8102-?=?λ,求 频率宽度和相干 长度。 解: γ γ λ λ γγγγγ λλ?= ?∴???? ???-=???? ???-=?==C C D C CT 2 ,/Θ 当λ=632.8nm 时

数据库安全技术测验题6

第6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大数据的核心就是()。 A、告知与许可 B、预测 C、匿名化 D、规模化 参考答案:B 2、大数据不是要教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相反,它是()。 A、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B、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 C、被视为一种机器学习 D、预测与惩罚 参考答案:A 3、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A)的方法。 A、所有数据 B、绝大部分数据 C、适量数据 D、少量数据 参考答案:A 4、大数据的简单算法与小数据的复杂算法相比()。 A、更有效 B、相当 C、不具备可比性 D、无效 参考答案:A 5、相比依赖于小数据和精确性的时代,大数据因为更强调数据的(),帮助我们进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 A、安全性

B、完整性 C、混杂性 D、完整性和混杂性 参考答案:D 6、大数据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变革的重点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 A、信息 B、数字 C、文字 D、方位 参考答案:A 7、大数据时代,我们是要让数据自己“发声”,没必要知道为什么,只需要知道()。 A、原因 B、是什么 C、关联物 D、预测的关键 参考答案:B 8、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 A、基础 B、前提 C、核心 D、条件 参考答案: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价值的数据是附属于企业经营核心业务的一部分数据; B、数据挖掘它的主要价值后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分析了; C、所有数据都是有价值的; D、在大数据时代,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非常简单; 参考答案:C

10、在大数据时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收集数据很简单 B、数据是最核心的部分 C、对数据的分析技术和技能是最重要的 D、数据非常重要,一定要很好的保护起来,防止泄露 参考答案:B 11、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设立一个不一样的隐私保护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更着重于()为其行为承担责任。 A、数据使用者 B、数据提供者 C、个人许可 D、数据分析者 参考答案:A 12、对大数据使用进行正规评测及正确引导,可以为数据使用者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 A、他们无须再取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就可以对个人数据进行二次利用。 B、数据使用者不需要为敷衍了事的评测和不达标准的保护措施承担法律责任。 C、数据使用者的责任不需要强制力规范就能确保履行到位。 D、所有项目,管理者必须设立规章,规定数据使用者应如何评估风险、如何规避或减轻潜在伤害。 参考答案:A 13、促进隐私保护的一种创新途径是():故意将数据模糊处理,促使对大数据库的查询不能显示精确的结果。 A、匿名化 B、信息模糊化 C、个人隐私保护 D、差别隐私 参考答案:D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课后习题及答案

1 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3)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2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 (1)为计算机系统建立和采取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 (2)防止其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使系统遭到破坏,数据遭到更改或泄露等。 3. 自主存取控制缺点 (1)可能存在数据的“无意泄露” (2)原因:这种机制仅仅通过对数据的存取权限来进行安全控制,而数据本身并无安全性标记 (3)解决:对系统控制下的所有主客体实施强制存取控制策略 4.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数据项、数据结构 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加工过程。 5. 一条完整性规则可以用一个五元组(D,O,A,C,P)来形式化地表示。 对于“学号不能为空”的这条完整性约束用五元组描述 D:代表约束作用的数据对象为SNO属性; O(operation):当用户插入或修改数据时需要检查该完整性规则; A(assertion):SNO不能为空; C(condition):A可作用于所有记录的SNO属性; P(procdure):拒绝执行用户请求。 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①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 一层数据管理软件,②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 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 向对象型DBMS。 7.关系模型:①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②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 型。 8.联接查询:①查询时先对表进行笛卡尔积操作,②然后再做等值联接、选择、投影等操作。 联接查询的效率比嵌套查询低。 9. 数据库设计:①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②提供一个确定最优数据模 型与处理模式的逻辑设计,以及一个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的物理设计,建立起 既能反映现实世界信息和信息联系,满足用户数据要求和加工要求,又能被某个数据库管 理系统所接受,同时能实现系统目标,并有效存取数据的数据库。 10.事务的特征有哪些 事务概念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11.已知3个域: D1=商品集合=电脑,打印机 D3=生产厂=联想,惠普 求D1,D2,D3的卡尔积为: 12.数据库的恢复技术有哪些 数据转储和和登录日志文件是数据库恢复的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1.什么是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 【参考答案】 名义汇率是两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用e 表示。名义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一种是直接标价法,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外货币的价格,另一种是间接标价法,用国外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或地区)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加以调整后的汇率,用ε表示。与名义汇率相比,实际汇率更能说明一国(或地区)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如果本国产品的价格用本币表示为P ,某一国外产品的价格用外币表示为f P ,国内居民持有本国货币要购买国外商品,在国外生产商只接受外币来交换其商品的条件下,本国居民应该先用本币以名义汇率e 购买该外币,然后用该外币以f P 的价格购买国外产品,这样,一单位国外商品用本币单位数量来表示就等于f eP 。由此可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f P e P ε=。 2.实际汇率与净出口关系如何表达? 【参考答案】 实际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净出口。一般来说,影响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进出口的商品相对价格、关税、进出口商品量限额等因素。由于实际汇率是本国商品和服务相对于国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出口和进口。对于进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国外商品和服务就变得相对便宜,故进口正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对于出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本国出口商品会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抑制了出口,故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汇率变动。 由于净出口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从总体上来看,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用图形表示:

3.在固定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以下我们用图形具体分析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首先,分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在资本完全流动下,BP 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当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比如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减少税收,那么将引起总需求的扩大,结果导致IS 曲线向右移动,见下图。IS 曲线由1IS 移至2IS ,IS 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名义汇率面临上升的压力,此时,中央 银行为了维持汇率不变,增加本币供给,使得LM 曲线右移,即由1LM 移至2LM 降低均衡汇率,直至均衡汇率降低到固定汇率水平*e 。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使得小国经济的汇率水平固定在所承诺的水平上,但产出水平提高,即从1Y 增加到2Y 的水平。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

第九章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 1.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2.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的情况,试述TDI/TCSEC标准的基本内容。 答:各个国家在计算机安全技术方面都建立了一套可信标准。目前各国引用或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国防部(DoD)正式颁布的《DoD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简称 TCSEC,又称桔皮书)。(详细介绍参见《概论》9.1.2)。 TDI/TCSEC标准是将TCSEC扩展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即《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关于可信数据库系统的解释》(Trusted Database Interpretation 简称TDI, 又称紫皮书)。在TDI中定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需满足和用以进行安全性级别评估的标准。 TDI与TCSEC一样,从安全策略、责任、保证和文档四个方面来描述安全性级别划分的指标。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参见《概论》9.1.2。 4.试述TCSEC(TDI)将系统安全级别划分为4组7个等级的基本内容。 答:根据计算机系统对安全性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TCSEC(TDI)将系统划分为四组(division)7个等级,依次是D、C(C1,C2)、B(B1,B2,B3)、A(A1),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 这些安全级别之间具有一种偏序向下兼容的关系,即较高安全性级别提供的安全保护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要求,同时提供更多或更完善的保护能力。各个等级的基本内容为:D级 D级是最低级别。一切不符合更高标准的系统,统统归于D组。 C1级只提供了非常初级的自主安全保护。能够实现对用户和数据的分离,进行自主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5章p区元素

P区元素(1) 1.试用分子轨道理论描述下列各物种中的键、键级和磁性(顺磁性、逆磁性)和相对稳定 性。 (1)O2+(二氧基阳离子) (2)O2 (3)O2-(超氧离子) (4)O22-(过氧离子) 解:见下表 物 种 分子轨道键键级磁性相对稳定性 O2+ KK(σ2s)2(σ2s*) 2(σ2p)2(П2p)4 (П2py*)11( П2pz*)0一个σ键 一个二电子П键, 一个三电子П键 2.5 顺依次减小 O2KK(σ2s)2(σ2s*)2(σ2p)2(П2p)4 (П2py*)1( П2pz*)1一个σ键 二个三电子П键 2 顺 O2-KK(σ2s)2(σ2s*)2(σ2p)2(П2p)4 (П2py*)1( П2pz*)1一个σ键 一个三电子П键 1.5 顺 O22-KK(σ2s)2(σ2s*) 2(σ2p)2(П2p)4 (П2py*)1( П2pz*)2 一个σ键 1 逆 2. 重水和重氧水有何差别?写出它们的分子式。它们有何用途?如何制备? 答:重水:D2O;重氧水: ;重水是核能工业常用的中子减速剂,重氧水是研究化学反应特别是水解反应机理的示踪剂。 3. 解释为什么O2分子具有顺磁性,O3具有反磁性? 答:根据O2分子的分子轨道式KK(σ2s)2(σ2s*)2(σ2p)2(П2p) 4(П2py*)1( П2pz*)1

分子中两个П2p反键轨道各有一单电子,因此它具有顺磁性。 在O3分子中,每个氧原子各用一个P轨道组成一个成键П轨道,一个反键П轨道,一个非键П轨道,其中4各P电子,两个进入成键П轨道,两个进入非键П轨道,П键键级为一,分子没有成单电子,所以分子具有反磁性。 4.在实验室怎样制备O3?它有什么重要性? 5.答:在实验室里制备臭氧主要靠紫外光(<185nm)照射氧或使氧通过静电放电装置而获得 臭氧与氧的混合物,含臭氧可达10%。臭氧发生器的示意图见图13-10。它是两根玻璃套管所组成的,中间玻璃管内壁镶有锡锚,外管外壁绕有铜线,当锡箔与铜线间接上高电压时,两管的管壁之间发生无声放电(没有火花的放电),02就部分转变成了03 6. 7.油画放置久后为什么会发暗、发黑?为什么可用H2O2来处理?写出反应方程式。 8.答:油画放置久后会变黑,发暗,原因是油画中的白色颜料中含PbSO4,遇到空气中的 H2S会生成PbS造成的。PbSO4+H2S=PbS(黑)+H2SO4 用H2O2处理又重新变白,是因为发生以下反应H2O2=PbSO4+H2O2 6. 比较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氢化物在酸性、还原性、热稳定性方面的递变性规律。 答:氧族元素的氢化物有H20,H2S,H2Se,H2Te 卤族元素的氢化物有HF,HCl,HBr,HI (1)酸性 H20H2S>H2Se>H2Te HF>HCl>HBr>HI

第15章习题解答

第15章思考题及习题15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在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中,只要软件能做到且能满足性能要求,就不用硬件。硬件多了不但增加,而且系统也会提高。以软件代硬件的实质,就是以,这种替代带来的问题是下降。 答:成本,故障率,时间换空间,实时性下降 2.AT89S52单片机扩展的外围芯片较多时,需加总线驱动器,P2口应加驱动器,P0口应加驱动器。 答:单向,双向 3.单片机开发工具的性能优劣,主要取决于的性能优劣。 答:在线仿真器 二、判断对错 1.AT89S52单片机P0~P3口的驱动能力是相同的。错 2.AT89S52单片机P0~P3口口线输出为低电平的驱动能力要比输出高电平的驱动能力强。对三、简答 1.为什么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调试离不开仿真开发系统? 答:没有对用户样机中的程序进行检错调试的手段,也无法发现程序运行中的设计硬件的问题,也无法进行软件的开发(如编辑、汇编、调试程序等),因此,必须借助仿真开发工具所提供的开发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 2.仿真开发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目前国内大多使用通用机的仿真开发系统。主要由PC机、在线仿真器组成,有的还包含有用于程序烧录的编程器,在加上与上述配套的编辑软件、仿真调试软件,程序烧录软件等。 此外还有独立型仿真器。该类仿真器采用模块化结构,配有不同外设,如外存板、打印机、键盘/显示器等,可根据需要选用。尤其在工业现场的程序仿真调试时,往往没有PC机的支持,这时使用独立型仿真器也可进行仿真调试工作,只不过要输入机器码,稍显麻烦一些。 至于软件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软件是一种完全用软件手段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仿真开发的。软件仿真开发工具与用户样机在硬件上无任何联系。不能进行用户样机硬件部分的诊断与实时在线仿真。

数据库安全性练习试题和答案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 存取控制技术 B. 视图技术 C. 审计技术 D. 出入机房登记和加锁 2.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隔离性 D. 安全性 3.SQL语言的GRANT和REVOKE语句主要是用来维护数据库的()。 A. 完整性 B. 可靠性 C. 安全性 D. 一致性 4. 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中,授权的数据对象的(),授权子系统就越灵活。 A. 范围越小 B. 约束越细致 C. 范围越大 D. 约束范围大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 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例如C2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DAC),B1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课后题

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常用通信设备有(ABD) A集线器 B交换机 C调制解调器 D路由器 线缆标准化工作主要由哪一儿歌协会制定?(C) A OSI B ITU-T C EIA D IEEE 802协议族是由以下面那一个组织定义?(C) A OSI B EIA C IEEE D ANSI 衡量网络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为(AC) A带宽 B可信度 C延迟 D距离 局域网区别其他网络主要体现在以下(ABCD)方面。 A网络所覆盖的物理范围 B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 C网络的拓扑结构 D带宽 会产生单点故障的是下列(ABC)拓扑结构 A总线型 B环型 C网状结构 D星型 数据交换技术包括(ABC)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文件交换 (B)拓扑结构会受到网络中信号反射的影响? A网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星型 OSI参考模型按照顺序有哪些层?(C) C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OSI七层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有(B) A确保数据的传送正确无误

B确定数据包如何转发与路由 C在信道上传比特流 D纠错与流控 在OSI七层模型中,(B)哪一层的实现对数据加密。 A传输层 B表示层 C应用层 D网络层 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叫做(B) A比特 B包 C段 D帧 TCP/IP协议栈中传输层协议有(AC) A TCP B ICMP C UDP D IP 数据从上到下封装的格式为(B) A比特包帧段数据 B数据段包帧比特 C比特帧包段数据 D数据包段帧比特 物理层定义了物理接口的哪些特性?(ABCD) A机JIE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接口特性 细同轴电缆(10Base2)传输距离约达(A)粗同轴电缆(10Base5)的传输距离为(B) A 200米 B 500米 C 150米 D 485米 通常在网吧里,LAN采用的拓扑结构和网线类型为(C) A总线型和STP B总心型和UTP C形型和UTP D环型和STP 双绞线电缆为什么能代替网络中的细同轴电缆。(D) A双绞线电缆可靠性高 B双绞线电缆抗噪性更好 C细同轴电缆更廉价 D双绞线电缆更便于安装 在布线时,细缆和粗缆通常应用在(D)拓扑结构中。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学习资料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 答和解析

第九章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 1.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2.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的情况,试述TDI/TCSEC标准的基本内容。 答:各个国家在计算机安全技术方面都建立了一套可信标准。目前各国引用或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国防部(DoD)正式颁布的《DoD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简称 TCSEC,又称桔皮书)。(详细介绍参见《概论》9.1.2)。 TDI/TCSEC标准是将TCSEC扩展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即《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关于可信数据库系统的解释》(Trusted Database Interpretation 简称TDI, 又称紫皮书)。在TDI中定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需满足和用以进行安全性级别评估的标准。 TDI与TCSEC一样,从安全策略、责任、保证和文档四个方面来描述安全性级别划分的指标。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参见《概论》9.1.2。 4.试述TCSEC(TDI)将系统安全级别划分为4组7个等级的基本内容。 答:根据计算机系统对安全性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TCSEC(TDI)将系统划分为四组(division)7个等级,依次是D、C(C1,C2)、B(B1,B2,B3)、A(A1),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

近代史课后题答案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