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报告

矿山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报告
矿山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报告

矿山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报告

————————————————————————————————作者:————————————————————————————————日期:

#################公司矿山######安全生产

目录

矿山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组人员 (5)

一、#############石灰石矿安全生产主要概况 (6)

二、石灰石矿开采工艺及主要设备管理 (6)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工作顺序 (6)

四、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范围。 (7)

五危险源的辨识 (7)

六、危险源监控和管理 (13)

七、风险评价方法 (16)

八、风险评价准则 (17)

九、附件、安全检查表评价(5-5) (19)

十、评价结果 (24)

矿山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组人员

根据########号文件和#######号文件要求,为了推行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搞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公司成立非煤矿山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组。

一、矿山风险评价组、

二、工作职责

、制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

、按照危险源辨识依据进行分析、筛选、评定、查找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触发条件,提出危险源监控措施以及产生事故的应急措施,填写《危险源登记表》。、负责制定风险评价计划,对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价;

、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

、根据评价结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确立重大隐患,建立档案;

、确定风险,对所属员工进行风险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防范风险的能力。

、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回顾。

三、工作要求

矿山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的工作。评价组成员要高度负责,积极开展工作,分步骤的抓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能按时按量完成。

一、#############石灰石矿安全生产主要概况

1.1#########概况

1.2安全生产管理概况

二、石灰石矿开采工艺及主要设备管理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工作顺序

3.1建立风险评价组织

3.2明确工作职责

(1)负责危险源的辨识和监管工作,根据工艺、设备、作业岗位的安全状况,结合以往事故频率,按照开采的整个过程进行危险源的辨识;

(2)、负责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风险评价;

(3)、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

(4)、根据评价结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5)、确立重大隐患,建立档案;

(6)、确定重大危险源,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培训。

3.3收集整理风险评价所需的资料

3.4辨识、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危险性、危害因素。

3.5确定评价方法

3.6整改不合格

3.7整理、归纳风险评价报告

3.8编制评价报告

四、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范围。

此次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范围:

矿山主要设施及设备、采装运输、穿孔爆破、露天边坡、矿山防排水、工业场地、周围环境、职业危害和矿山安全管理等。

五危险源的辨识

5.1危险源的概念

危险源即危险之根源,是指企业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这些设备、场所、作业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部位。

5.2辨识的依据

根据矿山的生产实际和伤亡事故的分析情况来看,危险源的辨识大致从以下场所、设备和作业岗位来进行,有发生燃烧爆炸危险地场所;有车辆伤害的场所;有高空坠落危险地场所;有触电伤害危险地场所;有中毒和窒息的场所;有落物、飞溅、滑坡、坍塌、压埋等危险地场所;有被物体辗、绞、挂、夹、刺和撞击的场所;其他容易致人伤害的场所。

5.3危险源评价

1、定性评价

矿山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的后果严重性的程度,把危险源分为A、B、C三级。

2、定性分析

采用“三因素”评价法,即:危险性=L*E*C,式中,L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三因素”的取值参见表 1.计算得出危险性数值后,对照表2,就可以确定危险源的级别。

表1“三因素”参考取值

三因素内容取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预测10 相当可能 6 可能,但不经常 3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 极不可能0.2 实际不可能0.1 连续暴露10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6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3 每月一次暴露 2 每年几次暴露 1 非常罕见的暴露0.5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许多人死亡,设备、设施被毁,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 数人死亡,设备、设施完全损坏,经济损失20-50万元40 一人死亡,设备、设施严重损坏,经济损失5-20万元15 严重损坏,设备、设施部分损坏,经济损失2-5万元7 致残,设备、设施局部损坏,经济损失0.5-2万元 3 轻伤,设备、设施损坏,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 1

表2 危险性数值与危险源级别

危险性分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5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4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5.4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5.4.1生产工艺过程危险分析

(1)噪音

在正常生产作业过程中,钻机、空压机、挖机、自卸运输以及爆破作业均会产生一定量的噪音,对操作工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2)粉尘

在正常生产作业过程中,钻机穿孔、挖掘机装车、车辆运输、卸矿以及爆破作业均会产生一些粉尘,对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3)爆破危害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可能产生的危害主要有爆破飞石、爆破地震波、爆破冲击波、炮烟中毒等危害,对周围的建筑、人员有一定的危害。

(4)车辆事故危害

矿山生产主要依靠车辆运输,因车辆的性能、操作人员的违章驾驶,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对设备人员有一定的危害。

(6)对环境地址的影响

矿山生产时炸药的残留物被大气降水淋虑、溶解,随之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5.4.2共性危害分析

(1)触电危害

矿山设备中有电气、电动等设备,若发生电气设备事故或电气安装不规范,会发生触电事故。因电线、电缆绝缘老化或操作人员没能按规定戴绝缘手套,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2)静电、雷电危害

矿山爆破物品在使用、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因静电发生爆炸,对设备、人员都有一定的危害。矿山是野外作业,人员、设备大部分时间是在露天,没有防雷措施,突遇雷雨天气,可能对人员、设备造成危害。

(3)高空坠落危害

在矿山的架头边缘、潜空钻的大架上作业时,因防护不到位或违章作业,可能造成高空坠落危害。

(4)机械伤害

在生产设备中有电机、传动装置、滑轮等生产连续、高速、自动化,存在机械伤害危险。

(5)高低温危害

在露天作业的人员因高、低温,可能引发中暑、肌肉工作能力降低等身体技能的下降和危害,有导致工伤事故的危险。

(6)火灾危害

矿山设备、车辆、物料、油料可能因设备老化、防火意识不强、违章操作等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人员财产的危害。

(7)自然危害

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地震、水灾、滑坡等灾难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危害。

5.5危险源登记表

矿山危险源辨识、评价登记表

序号存在的部位或

设备

伤害方式

造成事故的触发条

可能造成的后果

等级

1 矿山边坡、高架

头、高处作业等

高处坠落违章、野蛮作业轻伤、重伤、死亡 C

2 电气设备、照明

设备、雷电等

触电伤害

违章作业、电气设备

老化

轻伤、重伤、死亡 C

3 边坡、架头边

缘、建筑物

掩埋、砸

天气因素监管不严轻伤、重伤、死亡 C

4 运行设备、车

辆、机械

打击伤害违章作业、性能差轻伤、重伤、死亡 B

5 各种起重、提升

设备、卷扬机

物体下

落、倾覆

违章作业、设备性能

轻伤、重伤、死亡 C

6 矿山各类车辆撞伤、压

天气、道路、操作、

违章等

轻伤、重伤、死亡 B

7 空压机、储气

罐、气瓶

碎片撞击

伤害

违章作业、设备性能

轻伤、重伤、死亡 C

8 空压机、潜孔

钻、爆破作业等

噪音、次

声波

没有防护或防护不

听力受损、功能紊

C

9 露天作业场所高、低温

伤害

防护不当、天气因素人体伤害 C

10 油料、仓库、电

气火灾

烧伤违章作业、违反规定轻伤、重伤、死亡 C

12 爆破作业现场、

爆破物品使用

环节

爆炸伤害违章作业、天气因素轻伤、重伤、死亡 A

13 爆破作业现场炮烟中毒违章作业轻伤、重伤、死亡 C 5.6矿山职业危害清单

矿山职业危害清单

序号危害因

暴露时间危害分析防范措施

1 噪音14

人每天5小

损伤听力、影响生产中

的交流、分散作业人员

的精力

降低声源噪音、降低

专递途中的噪音、坚

强个体防护

2 粉尘10

人每天7小

引发各种职业病、缩短

设备使用寿命

湿式作业、坚强监测

和个体防护

3 有害气2每天0.1可引发各种疾病爆破后按规定时间进

体人小时入爆破现场

4 爆破危

害2

每天2小

造成人员、设备的伤害严格各项爆破规程、

执行各项爆破安全管

理制度

5 机械伤

害14

每天5小

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

的安全性能不好、工作

环境不良

严格各项爆破规程、

保证设备的良好安全

性能、保证作业环境

的良好、坚强设备的

维护保养

6 高低温

伤害14

每天4小

引发中暑、冻伤伤害人

加强个体防护、后勤

保障

7 触电危

害1

每天2小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毁

加强电气安全的组织

工作、保证电气良好

的安全性能、使用合

格的电气保护装置

8 登高危

害14

每天0.5

小时

造成人员伤亡加强劳保穿戴、坚强

作业中的监测

六、危险源监控和管理

危险源监控和管理是矿山分厂整个危险源工作的核心和重点,要充分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6.1建立危险源管理档案

危险源经确认后,建立档案,档案中明确危险源等级、状况、发布地点、责任人和监管措施。

6.2设立醒目标志

按照矿山危险源的统一编号,在危险源附近设立醒目的标志,级别不同,标志牌的颜色应有明显的区别。标志牌设有危险源名称、级别、影响范围、责任人员、监控要点等内容,以便在生产中引起重视,增强责任感,有利监控措施的落实。

6.3危险源的检查

矿山应定期进行危险源的情况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的动态变化,以便查找和消除事故隐患。

6.4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表

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表

序号危险源等

分布地点状

监控管理措施责

1 边坡坍塌、滑坡 C 矿体各边坡受

控定点、定期监测张

2 边坡、架头浮石 C 各边坡、架头受

控加强检查、及时清理张

3 潜孔钻移作业 C 各作业平台、道

路受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监

4 潜孔作业登高

危害C 各钻机大架受

严格劳保防护、加强监

5 潜孔作业绞伤

危害C 钻机各转动部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防

护设施检查

6 潜孔作业触电

危害C 钻机各电气、电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绝

缘检查

7 潜孔钻火灾危

害C 机舱、电气、电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火

灾隐患检查

8 潜孔作业撞击

危害C 钻机换杆系统受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劳

动防护

9 民爆物品运、卸

风险C 山上爆破作业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监

10 民爆物品领、用

过程风险C 山上爆破作业

严格管理制度、加强防

护和检查

11 手风钻作业 C 采场点受

控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劳

动防护

12 二次爆破作业 B 山上爆破作业

点受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警

戒和安全防护

13 中爆破作业 B 山上爆破作业

点受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警

戒和安全防护

14 爆破地震波危

害C 山上爆破作业

优化爆破方案、控制药

量、坚强警戒

15 爆破冲击波危

害C 山上爆破作业

优化爆破方案、控制药

量、坚强警戒

16 爆破飞石危害 C 山上爆破作业

点受

优化爆破方案、控制药

量、坚强警戒

17 铲装作业危害 C 采场爆堆受

控严格操作规程、加强监护、提高技能

18 运输作业危害 C 矿区道路受

控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设

备检查、提高技能

19 移动箱式变电

站危害C 山上125平台受

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设

备检查

20 仓库火灾危害 C 矿山大院受

控加强火灾隐患检查、规

范易燃物品存放

21 修理间火灾危

害C 矿山大院受

加强火灾隐患检查、清

理易燃物品

22 各车库火灾危

害C 矿山大院受

加强设备检查、清理易

燃物品

23 休息室火灾危

害C 矿山大院受

规范用电管理、清理易

燃物品

24 噪音危害 C 各产生噪音点受

控技术降低、加强防护魏

25 粉尘危害 C 各产生粉尘点受

控使用收尘设施、湿式降尘、加强防护

26 有害气体危害 C 各爆破点受

控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劳

动防护

27 机械危害 C 各接触机械点受

控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劳

动防护

28 高、低温伤害 C 各露天作业点受

控加强劳动监护、后勤卫

生保障

29 触电伤害 C 各电器设备受

控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劳

动防护

30 等高危害 C 各高等作业受

控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

全防护和安全监护

31 自然灾害 C 矿山矿区非

控制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

七、风险评价方法

1、风险评价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资源法》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2、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安全标志》GB2894—1996

《劳动防护用品规则》GB11651—8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7.1.3其他依据

八、风险评价准则

矿山在制定评价准则时充分考虑:第一事件发生地可能性;第二后果的严重性;第三风险度。并依据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风险的定义: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

8.1事件发生地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级标准

5 作业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没有检测系统,

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发现,或是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和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做过任何监测,

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能有效控制执行或控制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保护措施,或没有严格执行操

作规程,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或曾经做过检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和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检测,或现场有方法控制措

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地防范、控制、检测、保护措施,或职工安全卫生意

识较高,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8.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标准

等级法律法规及

其他要求人财产损失/

万元

停工公司现象

5 违反法律法

规标准死亡>50 影响生产造成重大影

4 潜在违反法

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力>25 影响生产行业影响

3 不符合上级

或安全生产

方针、制度、

规定等部分丧失劳

动力

>10 影响生产地区影响

2 不符合安全

操作规定轻微受伤<10 部分影响生

公司内影响

1 安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不影响生产没有影响

8.3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

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前,不

能继续作业,对改

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

低风险,建立应急

控制程序,定期检

查、测量机评估

立即或近期完成

9-12 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

建立操作规程加

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4-8 可接受可考虑建立操作

规程,作业指导书

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4 轻微或可忽略的

风险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九、附件、安全检查表评价(5-5)

9.1人力资源单元检测表表5-1

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备注

安全管理人员1、机构、人员配置是

否合理。

查阅资料机构、人员配置基本合

理。

2、是否具有安全管理

经验,主要管理人是否

持有安全资格证。

查阅资料主要管理人是否持有

安全资格证,具有安全

管理经验。

技术人员是否配置所需的各专

业人才。技术力量是否

足够

查阅资料配置了所需的各种专

业人才,技术力量较

强。

特种作业人员1、是否持有特种人员

操作证。

查阅资料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

上岗。

2、是否知晓本岗位的

职责。

查阅资料

进行现场

提问

各操作人员能熟知本

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操

作规程。

9.2 生产设备单元检查表表5-2 9.3 物料单元检测表表5-3

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备注

爆破器材查阅资料查

看现场爆破器材实行配送,质量合格,在使用前,由爆破工进行检查,确保正常后方可使用。未发生拒爆事故。

柴油查阅资料查

看现场从正规加油站采购,质量可靠,未发生柴油质量事故。

劳保用品查阅资料查

看现场正规渠道进货,有合格证,安全帽、安全绳等强度达到安全要求。

警戒器材查阅资料查

看现场采用卧式电动报警器发出声响,警戒范围内均能听见,符合安全要求。

消防器材查阅资料查

看现场

在有效期内,种类和数量符合安全要求。

9.4 开采方法单元检查表表5-4

9.5 开采环境单元表5-5

安全生产管理1.是否建

立健全企

业主要负

责人、职

能机构各

种岗位人

员安全生

产责任制

查阅资料责任制健全

目分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备注

管理环境技术

资料

1.是否有开

采设计或开

采方案。

查阅资料

2.是否又能

够反映企业

情况,能够

指导生产并

及时填绘的

图纸。

查看图纸

查看现场

有开采工程平面图纸和

新测的现状图,图纸能

够反应实际情况。

是否有安全

生产管理机

构或配备专

职安全人员

查看资料

查看现场

有安全机构和专职安全

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