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现代女性悲剧根源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现代女性悲剧根源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现代女性悲剧根源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关于中国现代女性悲剧根源研究

自“五四”以来,关于描绘“女性悲剧命运”的作品不可胜数,在无数作品中也展现出不少“悲剧女性”的典型代表。如鲁迅《伤逝》中的“子君”、曹禺《雷雨》中“繁漪”与《日出》中“陈白露”等,是从男性作者的角度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趁着文坛大刮“对人性探索”之风,王安忆、铁凝两位女作家率先把目光转向对女性的探索。以《长恨歌》与《玫瑰门》为代表,她们尝试着从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出发,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解读“王琦瑶”与“司猗纹”可悲可叹的命运流转,揭示女性悲剧的根源。从“五四”到九十年代初,一系列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品体现的是一条百年来中国女性的抗争之路,觉醒之路。近十年来有关造成中国现代女性悲剧根源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关的文章大量涌现。本文仅就论文研究情况作概述,以期对中国女性意识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一、经济决定论

不少研究认为无论是被婚姻束缚或是被爱情牵绊的女子,她们的悲剧命运归结起来说是因为经济上无法独立。从经济层面来解读女性悲剧的人生,指出子君、王琦瑶等一系列中国女性的悲剧是因为经济上缺乏主体性,女性无奈,面对生活不得不依靠男性。

如史琼在《两个叛逆女性的爱情命运——比较安娜与子君》中,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与“安娜”的对比,把“子君”的悲剧定位于“由于经济拮据”涓生收钱屈膝投降,一张“毋庸到局办事”的油纸条便动摇了他的心。[1]这篇文章是典型的“经济决定论”,对子君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分析太过主观,过分看重大环境,尤其片面性。

杨军在《从反抗绝望到精神救赎——曹禺戏剧中女性悲剧命运新探》中也同样说到繁漪的悲剧源自于“生活与生命方面的压抑”,[2]文章指出在周家这“一口残酷的井”中,繁漪的性格受到极端压抑,濒临窒息,但迫于生活的压力,却无法逃离,认为这才是造成繁漪最终变态地把生存的欲望和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周萍身上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是导火索。该文从环境对性格的影响上做分析,既结合环境因素,又结合主人公自身因素,这样的分析还是比较恰当的。

任茹文认为陈白露的悲剧亦是如此,在《创作者生命力的三个镜像——从一个方面论曹禺剧中三个女性形象》中同样用比较分析的办法,指出露“既爱生活又厌恶生活”,她与诗

人的悲剧在于她习惯城市的喧嚣,当爱情遭遇现实困境,她“没有决心像诗人那样有绝对的力量为理想而斗争”。[3]

而对“王琦瑶”的研究,经济决定论似乎是主流,占据主导的位置,有不少研究都是支持这一观点的。如白晓华在《论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悲剧命运》中,将王琦瑶的悲剧原因之一归结为“生存选择的悲剧” ,[4]王琦瑶的不幸始于她对自身价值的凸显和未来生存问题的处心积虑考虑后自愿自觉的选择。“对自我认定中,一半是对权势的服从,另一半流露的是对世俗化生活的向往”。

以上文献对于人物悲剧形成原因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把缺乏经济独立当作是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最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这样的研究难免有失偏颇。

二、爱情缺乏附丽论

的研究中,我们也看到,不少学者认定子君、王琦瑶甚至包括前期的司猗纹都曾义无反顾地追求爱情而不顾世俗的眼光。同样的,正是因为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爱情的孤注一掷,把她们引向不幸的深渊。尽管评论家们都纷纷采用各种理论,但实际上都是从爱情角度为切入点进行的新一轮深入挖掘,以下评论是建立在“爱情缺乏附丽”这一基础上的批评研究,其中也不乏精辟之作。

如刘丽华在《追求与幻灭——试析子君与安娜的共同命运》中通过对子君“私奔”前后行为差异的深入分析,并横向与“安娜”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子君的悲剧在于“放心地享受着凝固的幸福与安宁”,“以琐碎的辛劳表达对涓生的爱意”。[5]而蒋凤清在《人格与爱情:子君与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中也提到,子君的爱,孤注一掷,“失却了自我”,[6]更多地表现出被动与不知所措。文章指出子君的身上“带有中国女性的历史烙印”,对爱情有过多的依附心理。

王琦瑶的悲剧又存在对爱情的过分依附因素。白晓华《论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悲剧命运》同样提到,“在世界上,最具悲剧性格的是爱”,[4]爱把王琦瑶推向不幸的深渊,她认为王琦瑶对爱情的盲目甚至隐忍到了为康明逊做什么都肯”的地步。

而司猗纹虽然不同于子君等女性死于爱情,但不少研究者认为,她的悲剧同样是源于爱情,源于她与华致远的露水情缘。刘微的《“性反抗”与文化悲剧——司猗纹、水秀、田小鹅悲剧命运的透视》中写到,司猗纹的悲剧命运始于庄绍俭的不忠,而庄绍俭的不忠是因为其“深受顽强的残存的封建思想的影响”,[7]无法接受妻子婚前与别的男子有过情缘这一事实。同样黄轶《一株妩媚而狰狞的罂粟花——谈<玫瑰门>中的司猗纹》[8]中也谈到司猗纹的

悲剧根源在于她对华致远的爱恋。这种说法自然有一定道理,但认为这是主要原因或是根本原因来分析司猗纹的悲剧,这未免有失偏颇

三、女性意识觉醒

梁云《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从子君、陈白露现象看女性解放价值观》一文提到子君与陈白露,两个女性解放失败的典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女性生存情结问题——一直被某种道德观念若隐若现的束缚中”。该文章从女性价值观念切入分析女性解放论,文章用大篇幅从女性生存情结入手为陈白露正名。文章指出陈白露拒绝从良,“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去过丧失女性人格的人身依附生活”,[9]文章跳出女性传统的贞节价值观,对陈白露选择自杀的行为大做解释,未免有大家赞赏之意,也有为陈白露的堕落推卸自身责任之意,虽然观点新颖,但缺乏全面的考虑。

李志艳的《盛开的罂粟花——<玫瑰门>的女性主义解读》,采用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小说主角的反抗。文章肯定了司猗纹的反抗精神,“她以积极的向男权传统靠拢的方式保护着自己,既与封建家长进行着抗争,又与外面的政治运动进行着抗争”,[10]这段话可以说是对“司猗纹”性格及悲剧根源的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

四、其他角度

除以上角度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从其他角度对中国现代女性悲剧命运进行了解剖。

个人欲望说的:白晓华《论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悲剧命运》将王琦瑶的悲剧归结为“需求与欲望的不和谐”,[4]认为王琦瑶“选择做李主任情妇那一刻起,中国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对他的束缚就不复存在了。”金燕玉在《20世纪90年代华文女作家的写作姿态》从作者的写作姿态与写作意图入手,认为王安忆在塑造王琦瑶的悲剧时,着重在“女性欲望与城市欲望的纠缠交织”。[11]

精神分析说:杜霞的《从娜拉到子君:精神分析视野中的女性命运》力图突破前人的说法,大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讨子君悲剧产生的原因。该文章从子君的身世说起,认为子君人格上属于卑谦顺从型,“对于情感和认同有着强烈的需求与期待,渴望在爱和归属中获得自身的完满,借助更强大的外力来谋求支撑并解除焦虑”。[12]性格决定悲剧命运,该文章对子君与涓生同居后反差巨大的行为有一定的说服力,却与子君大胆地“私奔”行为自相矛盾。又如陈谦红在《佛洛伊德理论在<玫瑰门>中的体现——司猗纹性心理的探讨》一文,将司猗纹“对掏耳朵的渴求,支配欲,窥视欲,离奇瘫痪”都归结为性压抑的另类释放。文章认为一系列行为都是“性的满足的替代物”,[13]文章切入点新颖,却有生搬硬套之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分析大致为:经济决定论;爱情缺乏附丽论,女性意识觉醒论,个人欲望论,精神分析论等,当然还有一些新的声音,此处不再例举。分析女性的悲剧命运,仅仅从单一方面入手会显得过分苍白,只有将大的宏观环境与人物自身性格结合,从人物自身的纵向比较入手,才能真正把原因归结全面、细致。

注释:

[1]史琼.《两个叛逆女性的爱情命运——比较安娜与子君》春之卷 2001.(4)

[2]杨军.《从反抗绝望到精神救赎——曹禺戏剧中女性悲剧命运新探》.陕西师范大学

学报.2004.(10)

[3]任茹文.《创作者生命力的三个镜像——从一个方面论曹禺剧中三个女性形象》.文

艺争鸣.史论.2008(3)

[4]白晓华.《论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悲剧命运》.小说评论.2010(5)

[5]刘丽华.《追求与幻灭——试析子君与安娜的共同命运》.中国知

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f18657120.html,

[6]蒋凤清.《人格与爱情:子君与安娜的爱情悲剧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7]刘微.《“性反抗”与文化悲剧——司猗纹、水秀、田小鹅悲剧命运的透视》.郑州

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8]黄轶.《一株妩媚而狰狞的罂粟花——谈<玫瑰门>中的司猗纹》.郑州大学学

报.Vol.31 No.2

[9]梁云.《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从子君、陈白露现象看女性解放价值观》.

社会科学辑刊.1999(03)

[10]李志艳.《盛开的罂粟花——<玫瑰门>的女性主义解读》.作家杂志.2009(1)

[11]金燕玉.《20世纪90年代华文女作家的写作姿态》.江海学刊.南京.2002(3)

[12]杜霞.《从娜拉到子君:精神分析视野中的女性命运》.鲁迅研究月刊.2009(5)

[13]陈谦红.《佛洛伊德理论在<玫瑰门>中的体现——司猗纹性心理的探讨》.思想战

线.人文科学专辑.2008(34)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章瑶指导教师陈颖 二级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班级08市场营销C1班学号 0803240137 2009年10月30日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要更加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字:品牌;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资产;品牌传播 一、关于企业品牌的研究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著作中,对于品牌的解释基本与下述说法相类似,都是从最直观、最外在的品牌识别功能出发,将品牌视作一种特殊符号,并没有揭示品牌的完整内涵。比如: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2009)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大卫·奥格威(2009)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因为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乔春洋(2005)指出,品牌是多种元素与信息的结合体,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及专有性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保证。而品牌的强弱、价值、竞争力、影响力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

茶社设计文献综述

论茶社装修装饰设计的文献综述 前言 吃茶品茗始于中国,中国茶社之多,严格地说来,冠于天下。茶社文化丰富,是中华茶文化的首要构成部分。茶社,别名茶肆、茶坊、茶店、茶铺、茶馆等,是以吃茶品茗为中间的综合性活动场合。茶社是跟着吃茶品茗的昌隆而呈现的,是跟着城镇经济、市民文化的发展而昌隆起来的、从古到今,茶社经历了上千的演变,不但具有各个时期的烙印,也具有较着的地区特点,似的茶社由纯真谋划差说的功效,衍生出了诸多别的功效。现代随着人民生活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更多的希望有一个宁静、幽香,没有喧哗的地方让我们静静的品一杯清茶,洗去一身的烦躁。 一、茶社设计的本土化发展 (一)茶社店面设计的重要性 如果说在西方大都市,咖啡馆是一座座文化驿站的话,中国各大城市的茶社就是中国都市文化的代表,喝茶、品茶、闻茶、聊茶,在中国人看来极其稀松平常。作为茶馆业,曾被成为“绿色产业”,它的性质是直接为顾客提供以品茶为主,集休闲娱乐等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没有人因为口渴而去茶社饮茶,他们去茶社往往是为了休闲放松和突出自己的文化品位。故此,茶社的设计应该是一种美的文化表现形式。 (二)茶社设计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已经形成一种模式的咖啡文化相比,中国的茶社虽然发展了一千多年,却始终按照休闲茶社、文化茶社的套路经营着,一直没有打的突破。在品牌塑造上,没有品牌意识,缺乏茶社价值的塑造;在文化层次上,虽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但未真正理解茶文化的真谛;在装修风格上,极近相似,主题不鲜明,环境不突出。茶社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饮茶环境,它往往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对茶社进行装饰,甚至食品也与主题相配合,为顾客营造出一种或轻松或愉悦的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汇编)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学家A.Howard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4],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5] 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1]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1]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为保护从事生态农业农户的利益,德国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自然产品”销售系统,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出售无化学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价格高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售价的1/3-1倍。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方国家都纷纷发展起生态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8657120.html,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6期.朱云.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 [8].湖南外国文学研究三十五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吴正锋. [9].苏曼殊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袁荻涌. [10].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 《海外英语(上)》.2015年8期.邱佳. 二、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作者:王俊虎.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被引次数:11 作者:张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3]“撒种在荆棘”——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作者:杨世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中小学语文中外同题材文本比较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军飒.学科教学(语文)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外“小城”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叙事模式初探.被引次数:1 作者:王骁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方贤绪.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2003(学位年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近现代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近现代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史学界对于近现代农业问题的研究基本上经历了曲折 发展和蓬勃发展两个阶段。研究领域侧重于近现代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等方面。 今后学界应当将中国农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对全球化背景下近现代农 业与农村变迁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农业;综述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考察 过去的100多年中,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部 分内容来进行的。本文主要以中国大陆相关研究为基础,回顾建国60年以来史 学界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农业问题的研究状况,勾勒出近现代农业问题研究的基 本轮廓,为当前深入研究近现代三农问题提供一些学术背景资料。 一、近现代农业问题研究的状况 (一)曲折发展时期(1949-1990) 建国初期,史学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掀起了对中国社会形态、社会性 质等问题讨论的热潮,深入探讨中国古史分期、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封建土地 制度、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农民战争史等问题。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 农业问题研究较少,成果主要有严中平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李 文治、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3辑)等资料集;关于晚清民国时 期农业的专著和论文比较少。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史范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关于 历史研究多样化的基本精神被忽视了,近现代农业问题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978-1990年,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全面展开,史学界对于近现代的农业问题研究呈现出发展的态势。史学界有部分学者开始就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 与不发展展开研究和讨论。论文主要有:《中国近代的农业危机》和《近代农业 的困境及其根源》,分别论述近代农田单产下降、农业不发展及原因。《中国近 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认为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有所发展,生产方法也有所改变,发展很慢但基本上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还有部分学者对近代农业改良进行探讨,并肯定了近代农业的发展。论文主要有:《从清末到民国的农业推广》、 《新中国成立前半个多世纪我国作物育种事业概述》、《我国近代稻作育种事业 述评》、《近代小麦良种选育》,分别对中国近代农作物推广,良种选育进行论述。《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和《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国农业近 代化》对近代农业教育进行了梳理。这一时期的专著有:郑庆平、岳琛的《中国 近代农业经济史概论》,桑润生的《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这些著作对民国时 期农业改良和农事试验机构的情况有所涉及。郭文韬、曹隆恭的《中国近代农业 科技史》对民国时期的农业教育、农业试验场、农作物改良、农具改良、农田水 利和农业推广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这一时期地方性的农业史专著主要有:《广西农业经济史稿》和《广西农业 经济史》。 (二)蓬勃发展时期(1990-2009年) 90年代以来,史学界对近现代中国农业问题普遍关注,近20年的时间内出 版的相关的著作超过60种,公开发表的论文更是数量丰富。有关注全国范围的 宏观农业情况,也有重视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的微观农业情况。一批关于农业政策、农业近代化、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改良和推广的学术成果陆续问世。近现代

中国茶文化文献综述

中国茶文化文献综述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的滥觞期。 中国茶文化的漫长足迹,印进了中国先秦典籍的字里行间。虽然对于这些零星记载,由于时代的变迁,用词的变更,认识的不同,也在学术界引起争议。但专家学者们一致推崇,并在世界茶史上具有不可动摇地位的唐代陆羽《茶经》,对先秦的茶事则是首肯的。南北朝之后,关于茶事的记载逐渐增多,特别是有关南北饮茶习俗的不同,时人饮茶追求的轶事,有了更多的文化意味和价值。 气度恢弘、舞台壮阔的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的定型期。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唐诗,也融汇了更多的茶文化内容,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画面。不仅陆羽、皎然、卢仝等终身许茶者有颇多茶诗,连文坛大诗人李白、白居易、皮日休等也有茶诗名篇传世。这种流风遗韵,影响到其后。 宋辽金元和明、清时代,都是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的发展期。 在这跨越几个朝代的950来年中,茶文化典籍文献的进展和风貌又是各不相同的。宋代近30种茶书,记载了这一时代茶业生产的兴盛和品饮艺术的探索。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记载了程序繁复、要求严格、技巧细腻的宋代斗茶;丁谓的《i匕苑茶录》,记载北苑园焙之数和图绘器具,以及叙述采制入贡法式;蔡襄的《茶录》记载斗茶时色香味的不同要求,提出斗茶胜负的评判标准,追求整合技巧和审美内涵的统一,都是当时有影响的茶书。明代50多部茶书相继问世,成为中国古代茶书数量最多的时期。朱权《茶谱》论"清饮之说",把品茗作为表达志向和修身养性的方式,贯穿着求真、求美、求自然的追求,其所持之说,被称为"朱权茶道",并予日本茶道以影响。明代茶书关于茶具艺术和烹茶技艺的载录,更多地表现出创新精神。而清代虽然饮茶更为平民化、更为普及,200多年间仅有茶书10多种,与明代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1)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古籍中有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经常要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决中国农业的起源问题,仅凭古史传说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考古学和民族学的丰硕成果。近半世纪以来我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原始农业的基本面貌,而近几十年来的民族学研究,又使这个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动。 一.农业的发明 农业是在采集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终于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从而发明了农业。当农业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时,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曾在山西省朔县峙峪和沁水县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石刀、石锯镰、石磨盘、石磨棒等采集野生谷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世晚期,当时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气候干冷,狩猎不易,植物减少,人们的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处于间冰期,气候转为较温暖湿润,草本作物生长较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们更易于采集到野生谷物,也会更加珍惜这些野生谷物。人们先是注意加以保护,然后尝试进行种植。一旦尝试成功,就会加以推广。农业也就诞生了。 因此最初的农业生产是完全模仿野生谷物的生长过程,将采集的野生谷物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到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民族学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云南的独龙族就是将野生稻的种子撒在草地上,然后把草拔下来,既清除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杂草,又可利用带起来的泥土掩埋种子。农作物长大后,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挡阳光,则把这些树枝和杂草折断,让作物在阳光下生长。(2)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江西省万年县吊桶环遗址和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的1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稻作遗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属于这一阶段。玉蟾岩遗址发现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属栽培古稻,其年代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环遗址的植硅石鉴定结果,表明12000年前人们已采集野生稻为食物。大约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经出现。牛栏洞遗址的植硅石年代为距今11000—8000年。(3)这3处遗址都没有发现典型的农业工具,可见当时的种植水稻的方式是与上述云南独龙族类似。

第5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提要 第1节农业的起源 第2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第3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 第4节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思考题 内容提要 本章首先详尽论述了农业的起源,包括农业起源的理论和农业起源的地点;明确总结了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类型,以此为基础分析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以及农业对人类文明出现的重要意义;其次本章系统分析了世界粮食生产、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与畜牧业生产的布局规律,并对农业景观,即农田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和观光农业景观作了比较条理的介绍,最后引用了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提供农业生产布局区位差别的理论依据。 第1节农业的起源 所谓传统的农业基础理论,大体包括七个方面。即:1、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来源;2、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3、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4、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5、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6、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7、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国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农业出版社) 西方:鲁姆配利·罗恩的“天才理论”、柴尔德(Childe)的“绿洲说(接近论)”、布雷德·伍德(Braid Wood)的“核心地带(原生地)说”、宾福德(Binford)的“边缘区域理论”贝廷杰(R.L.Bettinger)的“最佳觅食模式”论以及海登(B.Hayden)的“新气候变化说”、博赛洛普(E.Boserllp)的“人口压力论”等等。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C.O.索尔的推论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完整版)3农业起源.doc

今天,地球的面貌因人类而改变,在城市在乡村,人类的活动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大地 艺术画卷,而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开始迈出改造世界的第一步,远古社会从蛮荒通向文明 时代的起点又在哪里?这要从一颗小小的种子说起。 在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里,茂密的丛林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们在丛林中采集野果,猎食野生动物。然而在距今大约一万年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丛林,种植农 作物和定居,渐渐地放弃了他们擅长的采集和捕猎活动,最终,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生 产者。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来源。但是,人类在向大自然的索取过程中,也伴随着生死之争,在生存的博弈中,人类不仅仅是受益者,也是大型食肉动物的被猎食者,除了丛林中的危险外,让我们祖先走出森林的另一个原因是 来自气候的变化。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地球遭遇了一次冰川运动,随着冰期的结束,人类主要的猎物,食草性动物逐渐减少,到最后除了野猪等动物几乎没有合适的大型哺乳动物可 捕杀。史前先民迫切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食源的方法,一万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风轻轻吹过,果实和种子随风飘落在地,我们的祖先经过观察,或许已经联想到,每年过冬后新长出来的草和食物就跟这些飘落的籽粒有关,这些籽粒中,一种生长在南方的野草叫做野生稻, 生在中国北方的野草,做狗尾巴草和野糜子。经过若干年的栽培,它们分别被我们祖先驯 化成水稻和谷子,这也许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农业起源。 赵志军:农业起源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转变意义非常重大,在农业出现之前,我们人类对自然而言是被动适应,就是自然给我们提供什么,我们就 获取什么,对我们生活基本需求来说。但是农业出现之后,我们人类就拥有了主动改造与改良 自然的能力从而能够从自然中获取到更多的人类基本的生活所需。 1993 年,一位美国老人在留美博士赵志军的陪同下来到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他 们的目的是寻找水稻的起源之地,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农业起源研究专家马尼士博士,老人曾经在墨西哥找到世界上最早的玉米遗存,他认为最早的农业应该是在人类的洞穴居住时 期出现的,来到空旷幽深的仙人洞,经验丰富的马尼士有种直觉,水稻起源地应该就在中国。 赵志军:他认为要想寻找最早的农业起源的证据应该在洞穴遗址,因为人类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过程呢往往伴随着一个洞穴遗址向平底遗址转变的这么一个过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仙人洞我们已经发掘过,证明了仙人洞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年代在距今 一万年前后,恰恰是世界农业起源共同的一个时期,因此马尼士博士就下意识地认为他应该 能够在仙人洞遗址找到有关稻作农业起源的证据。 两年后,马尼士博士参与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再次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他们终于在一处堆积层中有了惊世发现。中美联合考古队没有找到稻子,但是找到水稻腐烂后的植物硅酸体水稻的稻叶上面有一种特殊形态的硅酸体,这种隐藏在土壤里面的硅酸体 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得出来,国内外专家通过植硅体研究分析方法认定这是当时已知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距今约一万两千年。这一结论让专家倍感兴奋,然而同时,他们心中又萌发出更强烈的期望,能否找到万年之前,世界上最早实物栽培稻种子呢?2004 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终于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 5 科实物稻子,这几个稻子,既像野生稻, 又像栽培稻,是一种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栽培稻类型,断代测年显示这些稻的种子距今大约一万两千年。今天,我们的大脑已经开始探索宇宙的起源,然而在一万年前,原始先民要理解一颗植物的生长方式却并非易事,人类在何时拥有了联想的能力,这是未解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知识概述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一、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代《本草拾遗》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商周时期: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

中国通史 第03集 农业起源

中国通史 第三集农业起源 在人类最初的数百万年里,茂密的丛林为我们祖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们在丛林中采集野果,猎食野生动物,然而,在距今大约一万年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走出丛林,种植农作物和定居,渐渐地放弃了他们擅长的采集、捕猎活动,最终由食物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生产者。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衣食来源,但是,人类在向大自然的索取过程中也伴随着生死之争。在生存的博弈中,人类不仅仅是狩猎者,也是大型食肉动物的被猎食者。除了丛林中的危险外,让我们祖先走出森林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气候的变化。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地球遭遇了一次冰川运动,随着冰期的结束,人类主要的猎物,食草性动物逐渐减少,到最后除了野猪等动物,几乎没有合适的大型哺乳动物可捕杀,史前先民迫切需要能够提供稳定食源的方法。 一万年前一种生在中国南方的野草叫做野生稻,生在中国北方的野草,叫做狗尾巴草和野糜子,经过若干年的栽培,它们分别被我们祖先驯化成水稻和谷子,这也许就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起源。在农业出现之前,我们人类对自然而言是被动适应,就是自然给我们提供什么我们就获取什么,对我们生活基本需求来说,但是农业出现之后,我们人类就拥有了主动地改造与改良自然的能力,从而能够从自然中获取到更多的我们人类的基本生活所需品。 仙人洞遗址江西省万年县。要想寻找最早的农业起源的证据,应该是在洞穴遗址,我们人类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过程呢,往往伴随着一个从洞穴遗址向平地遗址转变的这么一个过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仙人洞遗址我们已经发掘过,证明了仙人洞遗址的文化堆积的年代在距今一万年前后,而距今一万年前后恰恰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一个共同的一个时期。 国内外专家通过植硅体研究分析方法认定这是当时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距今约一万两千年。这一结论让专家倍感兴趣。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终于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了5颗实物稻子,这几粒稻子既像野生稻又像栽培稻,是一种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栽培稻类型,断代测年显示,这些稻的种子距今大约一万两千年。 随着第一颗人工种植的农作物结出粮食,第一头野猪被人工驯养,改变地球命运的农业文明在新石器时代伊始正式拉开帷幕。先农坛北京,位于老北京中轴线南端的先农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先农诸神举行籍田典礼的场所,每年的仲春亥日,皇帝都要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民以食为天,这是历代统治者的金科玉律,直到今天,农业依然是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这里是宁绍平原,土地肥沃,降水充足,是今天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六千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稻作农业。2001年在浙江省余姚市三七镇相岙村,距河姆渡遗址仅7公里的地方,一个六千五百年前的隐秘空间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把现在的大米跟长江下游以南河姆渡文化时期,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大米放在一起做比较的话,可以明显看出它的形态有比较大的变化,如果用数据来描述的话,在田螺山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1)

(一)农业的起源 1.农业起源理论农业的起源是农业考古学的重点研究课题,西方的学术界对农业起源问题异常重视,早在18世纪就开始接触这个问题,19世纪就有一些学者从人类学史的角度进行探索。到了20世纪,由于考古学的发展,特别是在近东发现了许多早期农耕遗址,从而使农业起源问题引起更多学者的重视,纷纷提出各种假说,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农业起源问题上,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的贡献很突出。他首先将农业的产生作为区分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标准,而不是传统的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主要标志,并将农业的诞生称之为新石器革命,认为其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与近代的产业革命相比而毫不逊色。从而使考古界对农业起源问题更加重视,在考古发掘中更加主动自觉地搜集有关农业起源的信息,并对起源的原因进行各种探索。西方有关农业起源问题主要有下列几种假说: (1)绿洲说柴尔德本人就以提出农业起源于绿洲的假说而闻名。柴尔德认为在冰河末期,湿润而寒冷的近东气候变得温暖而干燥,植物只在河边及绿洲生长,动物栖息在水源近处,人类也不得不居住在水源附近,因而得以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于是逐渐将植物进行栽培,将动物进行驯化。农业就这样产生了。 (2)原生地说美国考古学家布雷德伍德则认为近东过去l2000年间气候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否定了以冰河后期气候变化为前提的绿洲说。布雷德伍德认为在冰河后期的近东,曾有野生谷物和野生动物共生的原生地带。洪积世末期,人类采集食物的能力已相当高,可供食用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定居的时问逐渐变长,与周围动植物关系更加密切,认识也更为加深。人们反复试验谷物的收割和种植、动物的捕获与饲养,从而出现了农业的曙光。 (3)新气候变化说后来出现了新资料,通过花粉分析的结果得知,洪积世末期的近东气候是由寒冷干燥转向温暖湿润,于是气候变化引起的农业发生说又从新的角度被重新提出来。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的洪积世末期,气候变得温暖湿润,野生谷物的生长地扩展,人们为了更方便采集食物,离开了原来居住的洞穴,逐渐在平原上生活下来。由于得到更多的日光照射,一些被人类无意中遗弃的种子容易在住处的周围发芽生长,使人们掌握了野生谷物的生长规律,开始种植谷物。居住地周围的空地又给狩猎者饲养动物提供了机会。农业便在这种良好的条件下发展起来了。 (4)人口压力说另一派学说认为人口的压力是农业起源的主要动力。洪积世末期近东温暖的气候使植物繁盛,人口也随之增加。而人口增加又需要供应更多的食物,光靠采集野生植物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就开始尝试种植野生的草本谷物。食物的增多促使人口增加,但人口增加到一定的限度时,又需要改进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农业就是在这周期性的过程中产生的。 (5)周缘地带说美国学者宾福德认为在一定环境区域内,由于人口的增加,原来的生活地区难以供给足够的食物,于是出现了两个集团,多出的人口成为移居集团,向适于生存的周围地区转移,而原有的集团留在原来的核心地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食物来源的是移居人口增加的周缘地带,而不是核心地带。弗朗内立进一步发展宾福德的假说,认为栽培作物开始并不是在野生植物生存地带,而是在其周围那些条件稍恶劣的地方发生的[1] (6)宴享说加拿大学者海登1992年提出了一种动植物驯化的竞争宴享理论。他认为在农业开始初期,在驯化的动植物数量有限和收获不稳定的条件下,它们在当时人类的食谱结构上不可能占很大比重。而有的驯化植物与充饥完全无关。因此,一些动植物的驯化可能是在食物资源比较充裕的条件下,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添美食种类的结果。例如谷物适于酿酒,有些植物纯粹是香料和调味品,一些葫芦科植物的驯化可能是用作宴饮的器皿,而狗除了狩猎外也是一种美食[2]。

(完整版)奈雪的茶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甘霖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策略》一文中提出,把握消费 者的购买动机、购买决策及行为已经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企业 在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细分不足和盈利能力不足,要想树立快速消费 品品牌需要做到提升营销效率、推陈出新、执行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 张明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吴裕泰茶叶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包装可以 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刺激消费,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应该采用类似包装策略,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要实行差别包装策略。 李清泽,杜维春,李建兵在《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中提出高附 加值快速消费品在构建分销渠道需要有别于大众快速消费品,要强调―目标市场‖渗透而不仅仅是市场铺货率,提倡―精准终端‖的理念,鼓励公司的销售 人员主导终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渠道终端为品牌宣传服务,文章强 调建立一个与品牌策略相匹配的顺畅分销渠道将最大化地帮助产品实现价值。 黄婷婷《福建茶叶营销对策分析》中提出产品定位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两个 是针对性原则和竞争差异化原则,在目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通过一 个产品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必须运用三个针对,即针对终端、 针对竞争对手和针对消费者;而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原料差异化、特 性和功能差异化、价格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包装差异化、品牌形象与文化差 异化等。 王丽惜,朱东红《关于茶叶物流模式的探讨———以安溪为例》中认为我 国茶叶营销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明显具有产品观念,该 阶段成功的因素主要在与产品的原料;第二阶段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功能,企业经营依靠的是单一的推销战略而不是整合营销战略;第三阶段是指 2001 年至今,顾客的需求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整合营销和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渐 加强。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二 是营销观念仍然落后。 罗永昌《网上销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阐述了知识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只关心销售额和利润,更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 值引导消费者产生对新产品的现实需求,在知识营销策略中提出两个重要方面:

中国茶文化英文介绍(1)

中国茶文化英文介绍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ir drinking of tea, place much significance on the act of "savoring." "Savoring tea" is not only a way to discern good tea from mediocre tea, but also how people take delight in their reverie and in tea-drinking itself. Snatching a bit of leisure from a busy schedule, making a kettle of strong tea, securing a serene space, and serving and drinking tea by yourself can help banish fatigue and frustration, improve your thinking ability and inspire you with enthusiasm. You may also imbibe it slowly in small sips to appreciate the subtle allure of tea-drinking, until your spirits soar up and up into a sublime aesthetic realm. Buildings, gardens, ornaments and tea sets are the elements that form the ambience for savoring tea. A tranquil, refreshing, comfortable and neat locale is certainly desirable for drinking tea. Chinese gardens are well known in the world and beautiful Chinese landscapes are too numerous to count. Teahouses tucked away in gardens and nestled beside the natural beauty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are enchanting places of repose for people to rest and recreate themselves.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time-honored civilization and a land of ceremony and decorum. Whenever guests visi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d serve tea to them. Before serving tea, you may ask them for their preferences as to what kind of tea they fancy and serve them the tea in the most appropriate teacups. In the course of serving tea, the host should take careful note of how much water is remaining in the cups and in the kettle. Usually, if the tea is made in a teacup, boiling water should be added after half of the cup has been consumed; and thus the cup is kept filled so that the tea retains the same bouquet and remains pleasantly warm throughout the entire course of tea-drinking. Snacks, sweets and other dishes may be served at tea time to complement the fragrance of the tea and to allay one’s hunger. 参考译文: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综述-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综述 高军 目次 一、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史 二、中国稻作起源地研究的学说争鸣 三、判断稻作农业起源地的标准 四、稻作起源的原因分析 五、普通野生稻进化为栽培稻的历程 六、中国稻作起源的阶段 一、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史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作为中国农业起源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的展开而开始,故而,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史可以参照中国农业起源的研究史。 中国农业起源的研究比世界农业起源研究晚了将近六十多年。一般认为1866年在瑞士湖上居住遗址发现粟等农作物遗存后,西方的学者就开始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而中国对农业起源的探究则与考古学被介绍入中国属于同时期。中国考古学家对农业起源的探索始于对殷墟遗址的发掘。在对殷墟发掘后,徐中舒著名的长篇论文《末耜考》,胡厚宣在20世纪30年代也撰写了《甲骨文所见的商代农业》1,对当时的农业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发掘技术发面的影响,早期考古学家对于农业起源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考古资料的初步解释,特别是将考古材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应证的所谓“二重证据法”的阶段,所探讨的也主要是中国农业起源的大致时代和农业起源后的几个发展阶段。稻作农业起源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未从农业起源的研究中作为独立的研究方向出现。这是中国稻作起源的萌芽阶段。 到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做到稻作农业起源研究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稻作起源研究在以著名农学家丁颖为代表一批学者的努力下,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丁颖先生1926年于广州东郊犀牛尾的沼泽地发现野生稻。1933年发表《广东野生1胡效月,安成邦:《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综述》,《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设计专业 文献综述

xxx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第1页 文献综述 在选此次课题前,曾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不仅搜集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而且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对其进行了反复翻阅和学习,从中收益很大。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思想必须时刻进行更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名设计者来说,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不断去接触新的事物,活跃自己的思想,并且引领人们去适应新事物,借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餐饮行业作为商业空间,具有一定的利益关系。正如《商业空间设计》一书中所描述的,商业空间设计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如商场、餐饮、专卖店、美容美发店等商业建筑的内部空间。商业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课程中具有明确功能要求,同时也要求有不同风格和特色变化的室内设计。除了包含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功能要求外,商业空间设计还包含了更多的功能要求和市场特色。在掌握了室内设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本课程要求学生更深入地研究商业空间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空间的功能性质,设计具有各种现代风格特色,并能满足不同用途的商业内部空间。课程涉及到总体设计、平面布局、道具装置、灯光设置、陈设等所有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内容,并涉及到构造、尺度、技术、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的设计。现代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主要体现在光环境、色彩、声与材质上。 正如《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一书中所描述的,就人的视觉来说,没有光就没有一切。空间通过光得以体现,没有光则无空间。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光不仅是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物体、空间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光环境是由光(照度和布置)与(色调、饱和度及显色性)在室内空间中建立的与空间形状有关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对我来说,光是有情感的,它产生可与人合一的领域,将人与永恒联系在一起。他可以创造一种形,这种形是用一般造型手段无法获得的。”他在一九六六年设计的克拜尔博物馆,选择了螺旋线作为剖面的形式,这样有利于降低空间高度并提高采光的均匀度。

茶叶包装设计的应用与发展文献综述论文

文献综述论文 茶叶包装的应用与发展 姓名: 学号: 班级:2006级包装工程1班 指导老师:周家华教授 日期:2009年5月

摘要 茶叶自从成为世界贸易重要一部分之后,对于其包装的设计定位、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应用方面有着明显严格的要求,因而,近年来,茶叶包装的应用发展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商家的深入研究。本文针对茶叶包装中涉及的定位、文化、包装形式、设计可预见问题、多功能多用途设计、发展趋势、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找到最佳切合点,使得茶叶包装的应用发展得到改善,促进茶叶贸易的发展。 茶叶是具有中国典型文化意义和文化形象的的传统产品,可谓源远流长,而茶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从茶文化、设计定位和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研究茶叶包装的方法,不但可以增加茶叶视觉效果和商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弘扬茶文化,并给茶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首先,回顾古代的茶叶包装,以古鉴今,研究茶文化的特性、内涵和艺术体现。其次,研究茶的包装形式方法分析和技术要求,目的是为包装奠定理学基础。再次为茶叶包装做设计定位,分析可预见的问题,展开多功能多用途设计的思考,最后就茶叶包装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茶叶包装的去向,由此探索出茶叶包装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茶叶茶文化茶叶包装设计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包装多样化

目录 1 前言 (1) 2 茶叶包装的文化性 (1) 2.1 文字的应用 (1) 2.2 图案的应用 (2) 2.3 色彩的应用 (3) 3 茶叶包装形式 (3) 3.1 茶叶分类及特性 (3) 3.2 茶叶包装形式 (4) 3.2.1 纸包装 (4) 3.2.2 竹包装、木盒包装 (5) 3.2.3 陶瓷包装 (5) 3.2.4 金属容器包装 (6) 3.2.5 塑料袋包装 (6) 4 茶叶包装设计定位 (6) 4.1 设计创意定位 (6) 4.2 视觉表现 (7) 4.3 结构材料 (7) 5 多功能多用途茶叶包装 (7) 6 茶叶包装注意可预见的问题 (8) 6.1 产业包装设计中考虑文化因素 (8) 6.2 茶叶包装设计对茶叶信息传达要正确 (8) 7 茶叶包装的存在问题 (9) 8 浅析茶叶包装的应用发展趋势 (10) 8.1 茶叶包装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设计绿色化、人性化和品牌化是未来茶 叶包装之路 (10) 8.2 快速发展茶叶的深加工产品包装 (10) 8.3 发展旅游系列的茶叶包装 (10) 8 小结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