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

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
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

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李彬

第一节何谓全球化

全球化是某种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所谓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全球化(如西方政治制度及其价值体系的全球化)和生活方式全球化(如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消费文化的全球化)。其中经济全球化居于核心地位。

无论事实判断还是就价值判断而言,在全球化问题上始终存在两种主要的认识与态度,一是把全球化实为人类历史的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属于一种不可阻挡、不可逆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它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削弱而相互间的倚赖加强,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为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得到优化配置,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空前活跃以及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

以上认识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全球经济与市场一体化是推动整个人类进步的先驱或动力,因为通过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最终都将获得比较长远的利益。其中,特别强调信息及其共享的意义。

另一种认识与态度是批判性的,把全球化看做“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亦即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性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其中体现的实际上不过是资本有无止境的欲望和横绝人寰的逻辑。所以全球化在历史观上属于西方中心论,在价值观上属于西方中心主义。

以上认识以新马克思主义或左翼为代表。全球化现实着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暂时胜利,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两级分化,而国家和政治往往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代理人”。这种新帝国主义的危害远远超过“旧帝国”,发展中国家重新沦为帝国主义臣民的前景已经昭然若揭。

关于全球化的起源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看法,无一不是从西方中心论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角度着眼的。第一种把1500年作为全球化的源头,标志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仿佛人类所有的文化都以百川归海之势奔向文艺复兴的欧洲,然后由此获得新生再向世界展开向全球蔓延。第二种是把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现象是为全球化的开端,是以苏东解体以及冷战结束位标志的20世纪90年代更被当做真正全球化时代的起点。

批判性学术研究及理论思考,基本上围绕这类时间坐标展开,比如对应第一种的依附理论,对应第二种的后现代理论和全球混乱理论。

公认从科学理论上而不是从形而上学上最早触及全球化现象并解释全球化本质的思想家是马克思,阐发“世界历史”的思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冲破了地域的壁垒,把各个民族都推向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交往之中。

马克思认为,这种全新的、迥异于以往所有历史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为共产主义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与历史的可能。他的著名阐发属《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为解析全球化问题,不仅提供了一套通透的思想如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以及科学的方法及历史的、全面的、有机联系的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还在于现实了一种道德力量与价值取向。尤其一些具有批判意识的理论与学说,其中可大致分为三种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流派,意识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二是侧重于文化批判的“后学思潮”,三是着眼于全球混乱的各种现实思考。

第二节“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第一套系统化的全球化批判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及其全球扩张不仅将整个世界联为一体,而且导致全球范围的不平衡状态,在近代历史上造成一种“中心—边缘”的发展格局,而中心部分的发达与边缘部分的不发达或欠发达密切相关,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边缘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并非是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对各国都有益无害的过程,二是由资本主义核心地区的资本积累所限定的一种依附性关系。

依附理论的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加萨米尔·阿明。早在1957年的博士论文里,他就形成了依附理论的基本思想框架,为20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衣服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流派看来,资本的积累依附一种全球分工,而这种分工的本质是不等价交换和剥削,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进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就日渐形成一种“中心”与“边缘”的格局,而边缘地区的生产发展都是依附于中心区的。不发达国家想要获得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摆脱依附性的地位。

依附理论在解释或解读全球化方面不失为一种科学、系统而深刻的思想,但对于如何打破这种两极化格局则又不免显得无力与无奈。

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世界体系”学说,标志是这个全球化理论的奠基人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的出版。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并作同一个全球化学说及学派。

按照世界体系理论,资本主义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出现的,它由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个组成部分连为一体。三个区域分别承担不同的经济角色,这种角色是由不同的“劳动分工”决定的。

沃勒斯坦认为看待世界不应该再用民族国家为“分析单位”,而应该用整个“世界体系”作为“分析单位”。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荣耀”,二是一种文化上的“耻辱”,大多数文明一直在阻止资本主义的发展。

阿明和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分析都是从马克思关于全球市场与世界历史的视角切入的,他们的理论旨归都在于一方面揭露和批判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及其成因,另一方面力图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理论。

贡德·弗兰克的《依附性积累与欠发达》、阿明代表作《世界范围的积累》和沃勒斯坦代表作《现代世界体系》同为这个全球化学派的扛鼎之作,标志着战后以中国革命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对全球历史资本主义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依附性积累与欠发达》里,资本积累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重商主义阶段(1500~1770)、工业资本主义阶段(1779~1870)和帝国主义阶段呢(1870~1930)。通过对每个阶段历史的分析,说明由于依附关系而导致的一种普遍的欠发达状态。“欠发达”,既非“未发达”,亦非“不发达”,而是由于依附性关系导致的畸形发达。现代资本资本主义基于自身发展逻辑而系统地、彻底地摧毁了殖民地原有的生产体系和社会文化结构,是指按照宗主国的需要形成一整套依附性的关系。

《白银资本》不仅涤荡了西方中心论与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比较系统地清算了所谓现代与全球化的历史旧账,为审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意义提供了一

种新的思考角度,由此看到的的确是不同于过去习以为常的世界性和全球化图景。第三节“东方学”

后学思潮,从批判性的全球化视野看,其中可以包括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

如果说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擅长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那么后学思潮里后浪推前浪的诸般言说则大多侧重于“文化批判”的理论视角。

“晚期资本主义”,出自内斯特·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古典资本主义或市场资本主义,第二个阶段是列宁论述的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第三阶段是他所说的“晚期”或“当下”资本主义(基本特征在于工业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渗透,从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包括的工业化状况”)。

詹明信把后现代主义视为发达资本主义即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发展”,市场资本主义阶段的文化主宰是现实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文化形态是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或他说的“跨国资本主义”阶段,后现代主义则为一种普遍的“文化逻辑”。即“现代”是资本主义在“自然”层面的征服,“后现代”则是资本主义在“文化”层面的扩张,后现代社会中,现代化事业已经大功告成,“自然”已经一去不返地消失,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完全人文化的世界,于是“文化”就变成实实在在的“第二自然”。

作为一种文化视角和批判理论,后现代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各种话语的五色杂陈。利奥塔说,我们可以把后现代视为“对元叙事的怀疑”。

就全球化而言,后现代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后殖民主义所解构的“元叙事”,可以归结为一整套或明或显的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话语谱系以及文化霸权意识,正如依附理论针对的是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霸权一样。

萨义德代表作《东方学》成为后学思潮特别是后殖民理论的一部经典。以东方学为标志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不仅依赖于政治、经济与军事方面的“运力”,同时也借助于文化、思想与学术方面的“运思”,不仅表现为现实层面的开疆拓土,同时也表现为意识层面的重组一切话语的冲动——一方面在摧毁其他文化,另一方面侧对“非我族类”的社会形态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理解进行意义解说、话语构建和理论重塑。

后殖民理论认为,这种文化层面的帝国主义扩张,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文本化”的过程,旨在让西方之外的其他文化能够成为一种可供西方观看、理解和掌控的东西。通过这个文本化过程而形成的一整套话语谱系,自然无不体现着一定的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随着西方的全球化进程,在知识生产与权力控制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

萨义德分析,东方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而是经由“将东方东方化”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一大堆主观想像。而东方学则可以说是从这类想像中衍生的一大堆话语,从而有效地建构一整套由西方主宰的、名正言顺的现代化\全球化的意识形态。

东方学的生成并非通过暴力形式,而是借助于“文化霸权”。葛兰西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是区分了两种控制力,一种是由国家及其如军队、警察和政府等承担的硬性“强权”,另一种就是有市民社会如学校、家庭、民间社团等在自觉自愿且不知不觉中普及的软性“霸权”。正式经过文化霸权的潜移默化功能,直接

间接地导源于西方全球扩张的东方学话语,也就成为一般民众了解东方以及世界的世界观。一方面剥夺了“他者”的话语权或自我表达权,在文化层面的全球化过程中使其他民族陷入“失语”状态;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妖魔化“他者”,使东方以及其他一切非西方的存在构成一种稀奇古怪的玩意,从而理所当然地附属于和从属于“文明”的西方。

除了西方自己操持类似东方学的话语君临东方打量世界,甚至就连东方以及整个非西方世界也都跟着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这套话语看待自身,特别是其中的精英阶层越来越习惯于模仿西方的口吻来解读自身的历史,解构自己的文化。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进程不仅表现为现实层面上重组政治经济格局,而且也体现在思想文化层面上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看待世界(包括西方与东方)的话语体系,亦即人类中心主义和欧中中心主义相结合的意识形态,从而使全球人类能够自觉自愿地按照这套理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萨义德以及其他秉持反本质主义的后学理论,则力图消解这类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格局,解构这种文化上的宏大叙事,从而真正建立多元文化共生互动的全球关系。

国际传播理论

杨泊叙认为,跨国公司的介入是我们经历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变迁,跨国公司主导的是全球传播,他认为跨国公司的介入导致了传播结构的变化,从而是我们进入全球传播中去。

全球传播以因特网为媒介,要传递的信息和文化其实是跨国公司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国家或民族的信息和文化。

国际传播关注的包括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大众媒体系统。强调的是一些国家(如美国)对另一些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根本问题是国与国的问题。更具体的说,国际传播的基本分析单位(basic unit of analysis)是国家,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文化的商品化,媒介帝国主义等。后来的争论就自然导致了NWICON.

但杨泊叙认为国际传播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加剧的当今现实了。

当今世界信息流动已经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变化,最根本的问题越来越不是国际传播的问题,而是全球传播的问题。全球传播问题指的是跨国公司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化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

全球传播的特点:

1、互联网是全球传播的媒介

2、消费文化是全球传播的基础

3、全球传播是跨国公司主宰的网众传播,对应的概念是大众,网众的匿名,主

动性使得他们在虚拟空间的活动可以忽略公民、民族和性别等结构型社会因素。

因此,全球传播的核心是唤起和满足满足人类普遍存在的本能欲望。目的是为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宣传理论

现代国际传播的起源于二战时期对宣传的研究,因此,宣传理论就成为早期的国际传播功能范式,突出国际传播的效果。

宣传理论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个体系,可以分为战争时期和非战争时期。

战争时期

战争时期的宣传理论主要以拉斯维尔出版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中的理论框架为主。他对战争中的各种国际宣传的策略和手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分析,建立了一个国际宣传成功的精准理论,因此被称为“宣传研究之父”。他对一战时期宣传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的,研究的媒体包括报纸,宣传手册,电影等。而在二战时,他首创内容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认为战时宣传在动员对敌人的仇恨,保持和同盟国关系,瓦解敌人斗志等方面的效果是明显的。

拉式认为宣传是指以谣言,消息,报道,图片等符号通过适当的新闻传播方式来控制意见的做法,具有强大的效果,并把国际宣传视为现代政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非战争时期

主要以美国学者爱德华赫尔曼Edward Herman和乔姆斯基Chomsky1988年出版的《制造共识》manufacturing consent一书中提出的宣传模式为主。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民主的社会条件下,主流大众煤介受到所有权、管理方式、广告商的利益和政府的权威信息源等外在因素的限制。这些外在因素作为新闻传播的“过滤器”(filters),有效地抑制了大众煤介独立于其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由此导致新闻生产在没有明显外力压迫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审查”(seir一censorship),从而彻底熔入社会的制度化体系之中,成为构建和强化社会“共识”,制造出民主认同的表象,并在普通民众心中制造了混淆、误解和冷漠,推动精英意志与政策的有力工具。

乔姆斯基和赫尔曼提出美国媒体实际上遵循着一种特殊的宣传模式,认为某一事件在被确定为值得报道之前,它必须通过五大新闻过滤器(filters):

第一个过滤器是指大众媒介的集中化,所有权和赢利趋向。媒介集团是上市公司,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第二个过滤器是广告。对广告的依附越来越高。

第三种过滤器是新闻源。新闻来源于政府,商界和他们认定的“专家”。

第四个过滤器是炮轰和强制执行。炮轰是指对媒体节目或评论的负面回应。这种回应可能是书信、电报、电话、请愿或是国会议案以及其它形式的投诉、威胁与惩罚等,这些炮轰来自中央或地方,也可能来自个人。对媒体而言,如果遭到的炮轰规模很大,那么媒体就会耗费大量资源应对,广告商会撤回赞助,个人和小型媒体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

第五种过滤器是把的反共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控制机制,乔姆斯基称之为美国的国教。

(在911之后,反恐暂时替代了反共,但是更多情况是反恐与反共同时进行,中国成为最大的共产主义敌对势力国家)

通过这五个过滤器,精英阶层的观点顺利地在主流媒体中传播,而持不同政见者的观点则被有效地清除了。这一切没有粗暴的干预,发生得非常自然,以致于大部分人包括新闻工作者自身都认为媒体对新闻的取舍和解释是客观公正的,实际上这些因素已内在化到记者和编辑的头脑之中。美国媒体运行的这种“深层结构”,在根本上为“制造共识”和思想控制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

现代化理论

冷战时期形成,现代化理论认为信息传播在使西方获益的同时,也应该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认为大众传媒能够帮助改造传统社会,把西方的经验借用到第三世界国家中去,帮助他们完成现代化。代表学者有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等。

他们通过调查,发现:

传媒能推动一些长期发展项目,如农村发展,及教育科学卫生事业的社会变革。传播会催生民主理念

电信技术如电话,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缺陷:

1,将现代化和传统割裂起来,认为社会必须要按照西方的模式来改造。

2,把从西方向第三世界国家的单项的国际信息传播视为解决这些国家问题的灵丹妙药。

3,产生与冷战时期,与其说是为了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倒不如说是为西方国家扩大政治势力和跨国公司产品扩张提供理论依据。

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

依附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提出来的,用于解释第三世界国家不发展或沦为西方附庸的原因。依附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是对立的,现代化理论的衰退主要来自于依附理论对其的批判。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白银资本),巴西社会学家卡多所等人。依附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中心---边陲”经济体系,西方发达国家是中心国家,发展中国家是边陲国家。理论认为,欠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和未能实现现代化,是由于中心国家利用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对边陲国家的控制和剥削造成的,使他们不得不依附于中心国家。

沃勒斯坦发展和改善了依附理论,使其发展为世界体系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是相互依附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世界体系的主导国家也在不断的变化。他将世界划分为三个地带,核心地带,半边缘地带和边缘地带,认为世界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兴起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他们的发达是由于边缘国家的供养和依附。

媒介依附理论

更倾向于从跨国传媒集团来考察国际传播。认为,目前世界各国的信息传媒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源于“中心—边陲”的循环体系。即边陲国家的传媒体系之所以不发达是由于对发达国家的媒介体系的依附造成,这些中心国家掌握着国际传播的多数资源,并一直主导着国际传播过程。

媒介依附理论主要表现为:

媒介体系的依附

资金的依附

传媒内容的依附

广告的依附

新传播科技设备的依附。

缺陷:夸大了跨国公司的作用,贬低了民族国家在摆脱依附过程中的作用。

文化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也可以说是依附理论在文化层面的延伸,是依附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该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席勒Herbert Schiller1976年在其《传播和文化支配》一书中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的讨论。

他的定义:

文化帝国主义是许多过程的总和。经过这些过程,某个社会被吸纳进入现代世界体系之内,而该社会的主控阶层被吸引、胁迫、强制,有时候是被贿赂了,以至于他们塑造出的社会机构制度符应于,甚至是促进了世界体系之中位居核心位置而且占据支配地位之国家的种种价值观与结构。

席勒以沃勒斯坦、弗兰克等人的“依附理论”为据,着重探讨了他所说的“军界—企业界联合体”,分析了由政府、军界和民间企业一同构成的这个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如何促成美国大众传播势力的凌驾全球,又如何导致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文化主权的丧失。该理论认为跨国媒体集团对文化的形成有巨大的作用,媒介产品主要是从中心国家流向边陲国家;这些西方国家并不中立,而是具有侵略性的,对当地文化会产生负面影响。

80年代之后,随着各种新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席勒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各种天花乱坠的时髦理论包括全球化。因为,这些理论无不宣称,新传播技术将为全球人类带来更民主、更多元的文化。而席勒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互联网迅速扩张之时,由跨国公司和市场逻辑所支配的权力关系不仅丝毫没有改变,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原已极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秩序,包括信息与传播秩序,如山似海的网络信息里充斥了西方的各种话语,如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

席勒还对美国经验学派的传播研究大张挞伐。他认为,40年代以来,美国的传播研究大抵属于“行政管理研究”(administration research)。这类研究基本上都立足于既定的传播体制,视之为天经地义无可置疑,然后在此前提下为其出谋划策。所以,各种各样定量的、实证主义的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遵循的都是广告主、广告商或政府机构的意志,不仅缺乏权力关系的思考和批判现状的意识,而且实际上支持了现存的政治经济体制。

信息自由流动的新秩序----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见郭书

后殖民主义----东方学postcolonialism---Orientalism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端于西方国家,80年代趋于兴盛,继而在90年代获得广泛的世界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以文化多元主义观点审视了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以来的东西方关系及其演进轨迹,并通过揭示作为西方话语系统的东方学的东方主义实质,在根本上否定了西方控制东方的合理性,从而对西方的东方主义文化思维模式及其蕴涵的西方中心主义提出了挑战。

代表学者:萨义德Edward Said 《东方学》

认为西方在以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形式进行的全球性殖民扩张中,不断遭遇和认识着一个非西方的东方世界,由此衍生出一个关于东方的话语系统,其中包容着西方人关于东方的见闻、感受、思考、言说和写作等,这种话语系统经过逻辑和实践的建构,便形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

在后殖民主义的奠基之作《东方学》一书中,爱德华·赛义德对东方学赋予了三重涵义。

第一,东方学是关于东方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从事东方研究的人就是东方学家。第二,东方学是一种以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区分为基础”

[1]的思维方式,它把“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区分作为认识东方的基点

第三,东方学是西方用以控制和重建东方的一种方式,西方借此“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和统治”等,欧洲文化正是通过东方学并以政治的、社会的、军事的、意识形态的、科学的和想象的方式来处理甚至创造东方的。

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野中,西方的东方学虽然是以一种“学”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但它在实质上却是一种主义即东方主义,是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系统。西方对东方的认识和观照是以西方思维方式为媒介、以西方文化为基础、以西方价值理念为标准的,因此,西方的东方学只能是西方对东方的言说、书写和编造。东方学所认知和描述的东方,仅仅是呈现在西方人视野中的东方,是用西方的话语扭曲和遮蔽了的东方,而不是真实的东方。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东方学的实质是东方主义,其核心理念是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主义是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系统,东方主义语境中的东方是西方所制造出来的一个神话。东方主义是一种权力认识论,它试图用东方与西方二元区分的概念模式塑造一种有利于西方的东西方关系,从而为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张和控制进行合理性论证。东方主义是西方试图控制东方的一种思维模式,其中浸透着强烈的种族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倾向。

后殖民主义对东方学及其蕴涵的东方主义的批判,实际上也是对西方中心论的颠覆和消解,它把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和反基础主义理念演绎为关于东西方关系的一种文化理论游戏,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关系问题上的后现代主义。

论国际化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论国际化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的一种世界潮流,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道路,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发展前进的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在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国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国强民之路,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在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党应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主动的精神,积极把握新机遇,沉着应对新挑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国际化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重要态势 (一)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的一种世界潮流,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 从超越国家界限而相互来说,国际化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全球化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更侧重于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超越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和地理分割,趋于形成紧密、相互制约的共同体。每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和适应全球化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参与和适应的过程反过来又会推进国际化进程,这是一种现实和循序渐进的选择。在全球化中推进国际化,在国际化中参与全球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日益紧密的过程。可以说,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变动和浪潮之中,就其态势来说,是无法阻挡和躲避的。 (二)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之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这种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离不开”的程度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更加紧密地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大家庭中,外部因素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也明显增大。突出地表现为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中国过去15年间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极大地拓展了正规金融覆盖面,其中包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代理模式(中国称为助农取款服务点模式)。中国同样也是金融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技术驱动的服务提供商正在改变中国消费者支付、借贷、储蓄、保险以及投资行为。 中国的账户拥有率(普惠金融的基本衡量指标)显著增长,已经与其他G20国家大致相当。 报告对中国过去15年间普惠金融发展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报告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与其他相近经济体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经验的关键进展和要素。报告也指出了中国普惠金融仍然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可供其他国家政策制定者借鉴的经验。该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撰写。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明显转变。从21世纪初起,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就将拓展基础金融服务列为优先发展目标,举措包括加强信用和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面向农村消费者的物理服务点以及支持建立新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等。 2015年,中国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正在向更加协调的方式推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同样也为数字金融创新预留了空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为数以亿计的金融服务不足群体提供一系列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它们通过运用基于网络的线上商业模式将金融服务嵌入了已有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中。 中国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也促使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积极探索数字驱动的商业模式。 报告指出中国在实现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挑战,需要向更为市场导向、更具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和工具来有效管理数字金融风险。鉴于很多消费者的数字和金融知识有限,且数字金融可加剧数据风险,金融消费者保护需格外重视并加以解决。

李彬《传播学引论》笔记、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与大众传播 12.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何谓全球化 1.全球化的概念 按照流行观念亦即西方的观念,全球化俨然就是某种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生活方式全球化,其中经济全球化又居于核心地位,所以在许多情形中全球化往往等同于经济全球化。

2.主要的认识与态度 (1)把全球化视为人类历史一个晚近的发展时期和一种普适的进化过程,属于一种不可阻挡、不可逆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这种认识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代表。 (2)另一种认识与态度是批判性的,它把全球化看做“西方文明”/“现代文明”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亦即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全球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性不平衡与不平等格局,所以全球化在历史观上属于西方中心论,在价值观上属于西方中心主义。这种认识以新马克思主义或新左翼为代表。 二、“依附理论” 1.依附理论——第一套系统化的全球化批判理论 依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及其全球扩张不仅将整个世界联为一体,而且导致全球范围的不平衡状态,在近代历史上造成一种“中心—边缘”的发展格局,而中心部分的发达与边缘部分的不发达或欠发达密切相关,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因此,边缘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并非像李嘉图说的是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对各国都有益无害的过程,而是由资本主义核心地区的资本积累所限定的一种依附性关系。 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 依附理论在解释或解读全球化方面不失为一种科学、系统而深刻的思想,但对于如何打破这种两极化格局则又不免显得无力与无奈。 2.世界体系 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具有密切而内在的思想亲缘,他们不仅立论一致,观点相似,思考的角度与思想的色彩颇多共通与共鸣,而且两派代表人物也经常彼此交叉,比如依附理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2012年

第一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的传统,一个是()的传统。 2.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也不单单是(),而是作为两者之统一的信息。 3.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的有机整体。 4.从传播所运用的符号看可分为()和()。 5.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分,传播可分为()、组织传播和()。 6.以传播层次划分,传播可分为()、两人传播、小群体传播、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 7.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应该以19世纪30年代()的出现为标志。 8.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指的是()、()、()、()。 9.传播学的奠基人是()。 10.批判学派中的流派主要有()、()、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11、批判学派中的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累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和()。12.批判学派中的政治经济学派学者主要从()和()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选择题 1.美国社会学家()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专门讨论传播。并为传播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 A库利B皮尔士C索绪尔D巴尔特 2.美国学者()在1911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设了一个题为《传播》的短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即使传播最简单的观念也必须用像。” A库利B皮尔士C索绪尔D巴尔特 3.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 A英国B美国C德国 D日本 4.关心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初级群体”和“镜中我”概念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是()。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5.1922年,对美国外语报刊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内容分析,发表了题为《移民报刊及其控制》的论文并提出“新闻是社会上个人间讨论之基础素材”观点的是美国学者()。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6.()提出的“主我”和“客我”理论,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7.写出《舆论学》并提出了“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和“刻板成见”(stereotype)概念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是()。 A库利B帕克C米德D李普曼 6.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社会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7.在传播学的先驱与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 C.霍夫兰D.施拉姆 8.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的是()。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D.卢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20世纪的一场信息革命,原来被禁止收听敌台的内容在网上已经是一览无余。因特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大量新知识和信息, 同时也夹杂着西方的政治观点、文化思潮和文化垃圾, 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另外, 境外反动刊物在地摊出现, 黄色书刊、光盘通过非法途径严 重泛滥, 丑恶现象卷土重来, 吸毒贩毒, 暴力凶杀, 都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困难。 4、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也使其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面临挑战 实践证明, 与国际隔离、排斥全球化潮流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而中国要发展, 必须推动其经济融入世界全球化浪潮中。为此, 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经济上,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极为艰巨复杂,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的困境与失范, 一时难以与全球化浪潮的统一规范相适应, 从而降低在国际经济贸易组织中的地位。政治上, 由于中国受苏联单一模式的影响, 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比较缓慢, 政治民主化、制度

化、法制水平不高, 因而缺乏足够的政治权威和政治整合能力。另外,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使部分人产生不满情绪, 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这些改革发展中的现象, 如不认真对待, 必然影响中国全球化的进程, 影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 近期以来, 理论界对全球化问题比较关注, 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不管我们接受不接受、承认不承认, 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扑面而来,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 必须去面对它并及时地掌握其现实特征和发展趋势, 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课题。 一、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机遇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 为我国利用世界资源, 发挥后发优势#, 加速发展自己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全球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

《大众传播学》主编:李彬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适用的教材: 文字教材为:《大众传播学》主编:李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复习要求: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其他了解 第一章:绪论 1、人类传播活动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2、信息、传播、社会传播、信息社会及传播学等概念。 3、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 4、传播的两大学派及其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符号的概念和功能。 2、符号与象征符的概念及其二者的区别。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及功能。 4、意义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三章:传播的过程与类型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2、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的主要内容。 3、施拉姆的传播模式的主要内容。 4、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 5、人内传播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6、人际传播的概念 7、群体与群体传播的概念。 8、组织传播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第四章: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概念及其特点。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着重掌握几种主要的代表性的观点)。 3、信息环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第五章:大众传播媒介 1、大众传播媒介的概念。 2、新媒介的发展趋势。 3、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及作用。 4、媒介控制的概念及主要环节或因素。 5、集权注意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内容。 6、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的重要内容。 7、我国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1、大众的概念。 2、受众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3、“受众即市场”观点的意义和局限。 4、受众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基本权利。 5、受众的需求与满足的主要内容。 6、受众媒介观念的主要内容及我国受众接触媒介的情况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摘要】如今全球化己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在文化全球化的洪流中,中国应保持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即在充分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以其文化大国的身份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经济日益向文化渗透,文化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介入到政治和经济生活。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冲突和矛盾。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因此,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与世界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充分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文化开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单一走向多样。 1.由封闭走向开放 从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中国文化仅限于总结先前文化,文化发展基本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但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不可能永远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对内,随着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接触不断增多,国际上的一些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等也随之不断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对外,汉语逐渐为世界人民所青睐,中国的孔子学院遍布全球,目前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孔子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全球化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海关变革与发展 ——以实施《WCO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 ◆王军 全球化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特征,而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是导致人类政治生活从统治走向治理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随着国际货运与人员交流的巨大增长、有组织国际犯罪的剧增以及全球恐怖主义威胁的不断增长,国际贸易的安全与便利问题,已成为全球化治理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世界海关组织(WC0)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行动,其中一个重大举措是制定了《WC0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在2005年世界海关组织理事会年会上获得通过。本文以全球化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基本工具,对《框架》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治理要素做一简要介绍,在分析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有利治理条件及现实治理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关实施《框架》的治理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海关在全球化治理的背景下在实现自身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一份可供思考与借鉴的材料。 一、全球化治理与《框架》治理要素的介绍 关于全球治理的要素,有学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全球治理的价值、全球治理的规制、全球治理的主体或基本单元、全球治理的对象或客体,以及全球治理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全球治理是一个包含着价值基础、规制保证和治理操作三类主要指标的复杂治理体系,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全球治理的价值、规制以及结果是全球治理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从这一分析工具出发,《框架》的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框架》的目标与原则——全球治理的价值 全球治理的价值,就是全球治理的倡导者们在全球范围内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而且从这些倡导者的眼光看来,这些价值应当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从《框架》的名称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框架》全球治理的价值基础就在于世界海关组织成员对于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所达成的价值共识。具体而言,《框架》制定的目标价值共识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制定全球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标准,促进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形成适用所有运输方式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增强海关应对2l世纪挑战和机遇的作用、职能和能力;加强成员海关之间的合作,提高甄别高风险货物的能力;加强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促进货物在安全的国际贸易供应链无缝流动。与此相联系,《框架》的技术价值体现为以下四个核心要素:第一,《框架》统一了对进口、出口和转运货物提前递交货物电子信息的要求。这是《框架》力图超越各国海关的现行做法与措施并建立一套统一的国际海关标准的制度规范价值基础;第二,加入《框架》的成员承诺采用统一的风险管理方法来对付货物安全方面的威胁。这是《框架》为形成标准统一性的管理范式价值基础;第三,《框架》要求根据进口国的合理请求,出口国海关应基于可比的风险识别方法,对出口的高风险集装箱和货物进行查验,最好使用非侵入式查验设备。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之间合作的最低价值标准;第四,《框架》规定了成员海关要向达到最基本的供应链安全标准并采纳最佳做法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便利。这是《框架》要达到的加强成员海关与

拓展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拓展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记中福会托儿所第一届论坛2006年4月14日,中福会托儿所召开了第一届的教育论坛,定名为“走近国际班”。在论坛中,国际部的四位教师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国际教育的芳华,让我们了解到,在这片我们都曾经非常陌生的异域土壤中,鲜艳的花朵如何吐露芬芳。 董峰老师,现任国际大班班主任,是一位和蔼可亲、深受孩子喜爱的、有着18年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教师。她为我们带来的是《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她的报告让我们感受到国际教育中教师与幼儿的完全平等、完全信任的关系,让我们实实在在地体味到了外籍教师对孩子充分、完全的尊重 与信任。 董峰老师将自己在国际班两年的感受与我们共同分享! 第二位登台的是我们国际班里最年轻的一位……张懿老师,作为第一个入主国际班的保育员,张老师接受了很多的挑战与考验,今天,她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为我们介绍她在国际班中看到、听到、感受到点点滴滴,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形式丰富的国际班主题活动花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异域教学所呈现出的别样的光华。 张懿老师向我们展示国际班主题活动的花絮与材料国际中班的钱兰华老师与朱耀梅老师与我们共同分享了外教老师“寓教育于生活中”的教育点滴。“生活即教育”,这句名言曾经如雷灌耳,根植于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心中。但是说说容易,真的要全面实行可真不简单。钱老师和朱老师的这四个小故事让我们找到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索,也准备着进行一点实践,尝试一些突破。

钱老师与朱老师携手合作,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教学活动录像最后,陈磊所长为我们做了大会总结,对论坛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也对论坛的成功表示祝贺。国际部的两位外籍老师Mr.Reid 和Miss York也上台为我们发言,他们对这两年与中国教师和睦融洽的合作表示欣慰,全体参加会议的中国教师大声地对她们说:“We all love you!”,使老外感动不已。 陈磊所长和外籍教师对论坛的成功表示祝贺 国际班的这次异域之旅为我们拉开了一扇窗,打开了一扇门,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去掉了我们原先的思维枷锁。我们共同努力着为孩子创造一种更加平等、和谐、独立、自信的教育环境,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由我们培养出的孩子能够自信出色地舞出她们精彩的人生舞步。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导言 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 1、悲观主义态度 (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 (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 2、乐观主义态度 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 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 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 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 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大众文化与媒介 第一节、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 一、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大众媒介生产、表演和传 播的文化。 二、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一至第三章

一些重要参考书: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 大卫·E·莫里森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柯惠新王宁译新华出版社200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此外还有这二年重庆大学出版出版的系列方法方面的书可以参考。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导论 一、科学的方法 1、知识的几种来源 ?传统——历史形成的观念 ?常识——众人的经验积累 ?经验——个人经历的积累 ?权威——众人公认的依据 ?科学——符合逻辑的经验总结 2、科学的特征 ?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 ?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 ?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 ?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 ?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 ?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 ?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份的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1、社会研究的定义 ?研究——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传播研究——? 2、社会研究的特征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 ?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 ?现象的复杂性——一果多因、一因多果 ?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确保了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特别是在这这次金融危机中,虽然中国也遭受了损失,但仍然以的增长率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一道强心剂。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年的一篇经济发展报告指出,通过激进的贸易和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经济融合的鼎盛时期。这一股新的全球化浪潮对所有的收入阶层以及各地区居民的经济福祉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备受争议。 如今各国之间交流日益加深,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中国应该准确的自我定位,做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要展示自己的大国形象,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世界经济的交流中。然而正当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时,却屡屡受到西方国家的阻难。面对这样的重重阻挠,中国经济又该如何发展呢?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楼市 一说起中国的楼市,大家都是有说不完的话,中国的房价自从年开始就是一路飙升,现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经很难找到万元一平米以下的房子,深圳的高档楼盘的房价只用半年时间就涨了倍,从均价的万元涨到了万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显然是非常的不合理,也是非常的不正常的,这不仅有大量的国际游资的涌入,也就是海外的热钱冲入到中国的楼市中,引起房价的不正常上涨。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操控造成了中国楼市当前的局面,政府批地卖地,再加上政策上不允许老百姓自己建房,所以造成房地产行业一场火爆,但是很危险的是,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泡沫,如果这个泡沫一旦破裂的话,那对中国的经济将是灾难性打击。 根据郎教授的观点,中国房价暴涨的真正原因就来自于制造业的资金,也就是说制造业在它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之下,他除了炒股之外,就只有炒楼那么年开始到年,为什么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会开始恶化,简单的讲就是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国际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上升,《劳动合同法》的推出以及宏观调控误判等问题,使得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急速恶化。而这个恶化的结果,使得大量资金从制造业流出,然后冲击楼市,造成房价飞涨。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认为中国政府首先应该予以正确的政策引导,将那些大量的本该投入到制造业的资金从楼市里面给引导出来,消除一部分的楼市泡沫,另外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楼市的监管,土地的买卖,以及首付,银行利率的调控,这样慢慢把楼市的温度降下来。楼市,这个最坚硬的泡沫,虽然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楼市仍然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但是楼市的泡沫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国家不加以正确的宏观调控,一旦这个泡沫破裂,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学生要有国际化的成长视野

大学生要有国际化的成长视野--转自伯乐谷 很多学生给我打电话咨询说,我考了一个破学校,学了一个破专业,我该怎么办?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很多学生因为分数的原因,最终的选择与自己的志愿相差甚远。这种志愿的选择是很多失误造成的。但在失误形成之后,大学生朋友会怎样做?通过我们的接触和了解,更多的人选择了堕落,选择了懈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去思考如何改变,以求自身的成长,谋取更大的发展前途。 这种错误的选择有不理性、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因素在起作用,但也有心态的因素。与其在不满、内心的不平衡中度过这美好的大学时光,不如利用这几年好好学习,储备自己。 也许你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个破学校连一个好的图书馆都没有,而且很多用来学习的资源都没有,就算我有学习的欲望,我想学习,可却没有学习的条件,我如何去发展自己? 这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此问题就出在学生的视野太窄,眼界只停留在所在的学校,而没有扩展至学校以外的地方,学校所在的城市,全国,乃至世界。也就是说,我们的视野是可以国际化、全球化的。就算你身在一个“破学校”,但你仍然可以使自己的视野国际化。如何理解?你只要利用好了可以国际化的工具,你就掌握了使自己国际化的方法。图书馆和互联网就是让自己视野国际化的工具 如果你不小心进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学校,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很多硬件软件设施都非常落后。不管怎样,图书馆里总该有书吧,只是书的数量少,书的日期旧,但总有让你能学到的知识,就看你如何去利用,怎样去看书。大学四年,你去图书馆的次数在一只手之内,甚至为零,不管你有什么借口,你浪费了图书馆的资源。 互联网也是一个可以让你的视野国际化的工具,互联网联通全世界,包罗万象的内容,你一辈子也学不完。但如果大学四年中,你上网的次数不计其数,但唯一的印象是打游戏、聊天、看电影,从来没有利用互联网干些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你又丧失了让自己的视野国际化的机会。 其实,不论你身在怎样条件的学校,关键是自己。条件不好,自己可以创造条件。如果你不想一直局限于这样的窄环境,你想拥有开阔的视野,想干出一番成就,没有任何人和环境可以阻挠得了你。 国际化的视野能够让我们每个人学到很多技能和知识。希望每一位大学生,不论是名牌大学的,还是不知名的大学的,都要保持一颗永远向上的心,不要抱怨,更不要让自己的眼界闭塞,利用好身边的资源,给自己创造国际化的视野,让自己的未来发展走上康庄大道。

2019年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自序

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上卷)自序1 我的研究方法多不源自国际流行的理论,而是依据被人们称之为“常识”的经验事实,特别是最简单、最平常、人们天天要重复的像衣食住行这样的经验事实。理论毕竟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小时候给人帮忙,人家留下吃顿饭。开始只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后来悟出“干活吃饭”是一种在尽责后应有的民主权利;而尊重别人的劳动,则是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这用于观察国际事务,我们发现,现在中国成长了,还进了WTO,给世界干了不少活,但结果我们得到的回报却远不足以补偿我们的劳动和资源支出。我们用自己已十分稀少的资源和辛勤劳动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庞大的市场,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听到西方人表扬中国人“勤劳勇敢”;但当我们的国内资源已使我们的发展难以为继,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进口的

时候,西方人就说“中国威胁”。这就不公平了。干活吃饭,这是天下最民主的道理。可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放到中国人身上就不行了,西方人的“自由贸易”理论就不见“普世性”了。 其实,中国也不是受到这种不公正待遇的唯一国家,当年英国就是这么对待美国的。正是英国压迫才造成早期美国那么多有生命力的国际政治理论。现在美国人又学着当年英国人的样子不公正地对待中国人,教训中国人。说千道万,意思无非是让中国尽量多地在外边干活而尽量少地在外边 吃饭或不吃饭,他们说这样对中国最“安全”。这也是很不讲道理的。因此,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学者就应当为中国说话。为中国说话,就是为公平正义说话。 寻求公平正义是需要手段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与早年美国的经验一样,当代中国也意识到,为了国家统一,为了能保证稳定的能源进口,中国迫切需要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练习题 1.为什么说全球化与现代化是一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球化引起的文化焦虑指的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里?文化焦虑折射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同危机指的是什么?如何看待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危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高中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论高中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一提到国际化视野,许多高中生会认为这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是一个遥远的名词,因此主动放弃了解和具备(培养)。其实不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除了文凭,技术等硬实力以外的软实力,这些软实力就包含国际化视野,以及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因此我们务必需要培养国际化视野,以适应现在社会的新形势,以及越加激烈的竞争,以便能够在未来进入社会后占据比较主动的地位,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认清形势,对培养国际化视野足够重视。 高中生们普遍存在着“我又不出国,国际化与我何干”的错误想法。早在清末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对“国际化”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前人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艰难的探索,才有了我们现在的”we are the world”。一百多年前况且如此,现在的我们怎么能不重视呢? 在中国2003年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区别,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刺激和对外开放的国策吸引,早已觊觎中国市场已久的外企们蜂拥而入,因此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可以是看作是较小范围的国际竞争,一个不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材生在这样的格局之下

一定是举步维艰。 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现在就必须对注意培养国际视野足够重视。 二、学习他国,借鉴教育模式。 在培养学生国际化教育的方式上,西方国家都有着不错教育模式和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这些国家针对培养高中生的国际化视野主要实施一下几点措施:(1)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活跃对国际社会的地区研究,开展本国传统教育和国际素养教育,培养对外国风俗、 礼仪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及互相尊重的态度,使学生成 为能够主动适应国际环境,并且具有本国传统性及国 际普遍性的合格人才。 (2)加强外语教育。将外语教学从以语法为中心改为以会话为中心;在对学校的评估和大学升学考试中要提高 外语会话能力的评分比重;设立对外国语教育专用的 电视网络频道,以期使学生们从小就具备对外交流以 及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语言能力和基本常识。 (3)提高课堂上的外国元素。提高对教师的国际化要求,鼓励教师全外语授课,倡导本国与外国学生混班上 课;定期对学生进行国际素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 国际化视野。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13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1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1、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的概念 在传播学中,一个国家社会系统内部的传播称为国内传播;不同国家社会系统间的传播称为国际传播;将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融为一体,以整个世界为范围的传播称为全球传播 (1)国际传播 1、功能: 1 对内报道。不断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传达给本国社会 2 对外报道,担负宣传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外方针和立场的重要任务 2、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此外还包括: 1 国际机构:以国家为单位建立的政府间常设机构 2 超国家机构:其决策在某种程度或一定范围内对成员国家政府拥有约束力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欧盟 3 同盟与地区集团:制度化不如前两者高,主要以条约或共同声明形式结成2的、具有期限性的联盟组织 4 跨国组织或运动:非政府的跨国组织或团体,如教会 5 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 6 个人:尤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拥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学者或舆论领袖 3、政治性: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因为它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相连。在历史上,国际传播一直是国家进行外交决策和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但在大众传播普及的情况下,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职业外交家和政治家,而要广泛动员本国和外国的公众舆论的支持 (2)全球传播 1、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紧密相关 2、在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传播主体主要是国家社会及其代表,以及各种政府间机构;在全球传播中,国家和政府间机构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传播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 3、全球传播主要媒介是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大众媒介,互联网正在成为全球传播的大平台 4、在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全球传播中,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 5、全球传播同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占据核心地

大众传播学第三章复习题.docx

第三章大众传播者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对于大众传播来说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大众传播机构)。 2.目前在网络世界里最积极、最活跃、最有力量的传播主体依然是那些大规模的媒介组织, 包括(专业的新闻网站)和提供新闻传播和大众信息服务的(大型商业网站)。 3.“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4.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并不只有一个:(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素材应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稿应该专题刊播;编辑审和总编是把关人, 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 5.1644年英国思想家、诗人(约翰?密尔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并认为这是一切自由屮最重要的自由。 6.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了新闻自由的四条标准是(自由采访)、(自由通讯)、自由出版报纸和自由批评。 7.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控制较为宽松,一般采用(私有企业制度);对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介的控制比较严格。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有制是(公有制)。 8.《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提到的四种理论是(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9.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岀,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一一(“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10.除了弥尔顿以外,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还有19世纪英国的哲学家(约翰?密尔)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吋期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人。 11.社会责任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12.在民主参与理论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学者J. A.巴隆的(《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和B. H.巴格辿坎的(《传播媒介的垄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13.列宁指出: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二、选择题 1.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D ) A.内容分析 B.议题设置 C.媒介研究 D.控制研究 2.“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C )提出的。A.巴斯B.怀特C.库尔特?卢因D.麦克内利 3.1950年,传播学者(B )将“把关人”的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A.巴斯 B.怀特 C.库尔特?卢因 D.麦克内利 3.(A)理论的内容包括: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4.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的思想来源为1644年(B)的《论出版白由》。 A.洛克 B.弥尔顿 C.密尔 D.杰弗逊 5.美国政治家(C)是新闻自由的“至上论”者,他曾说过:“如果无报纸而有政府与无政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既带来了一些机遇, 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 我国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就必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注意把握好一些重要原则, 并采取有效措施 一.全球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战 全球化固然为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但同时,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战据主导地位, 这无疑给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1、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提出挑战 我们知道, 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发达国家自己建立和制定的, 当然代表和反映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因为它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在这个秩序中受到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不可能避免这种损失: 对外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向发达国家支付的外债利息、为取得知识产权而付出的高价、人才外流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构成威胁。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利益构成威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 概念被拓展, 它不仅仅指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 还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环境安全等新的内容。尤其是经济安全, 已成为更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力量逐渐取代政治和军事力量而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经济利益的争夺成为各个国家利益竞争的核心。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发达国家借助市场力量不仅维护了本国的经济安全, 而且往往为了求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从主观上忽视甚至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 更是加以歧视, 主要限制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售高科技产品, 在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上搞摩擦。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致使其经济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很低, 处于劣势地位, 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爆发于1997年7月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典型例证。在我国, 受安全影响的对象包括国内产业、市场、资源、环境、科技、体制和政策等等。而首当其冲的是民族产业, 这是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 因此研究我国经济安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国民族产业的安全问题。因为在我国民族产业是构成我国经济的主体, 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挑战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的挑战表现为: 第一,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提出了挑战。《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概括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 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 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因此, 要加快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第二,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全球化要求世界各国融为一体, 遵守世界通用的经济规则, 这就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法制化、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法律来规范我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 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3、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接触, 也带来西方文化思潮和黄、赌、毒垃圾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污染。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和互联网的接通是20世纪的一场信息革命,原来被禁止收听敌台的内容在网上已经是一览无余。因特网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大量新知识和信息, 同时也夹杂着西方的政治观点、文化思潮和文化垃圾, 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挑战。另外, 境外反动刊物在地摊出现, 黄色书刊、光盘通过非法途径严 重泛滥, 丑恶现象卷土重来, 吸毒贩毒, 暴力凶杀, 都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困难。 4、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也使其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面临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