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人格理论

六大人格理论
六大人格理论

六大人格理论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一、精神层次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或痛苦的感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1] 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则是前意识,如同冰山与水面起伏接触的地方,需要通过某些特定的事件或行为才能被唤醒。

二、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三、性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

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伤害。

四、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欲望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五、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抑

——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认

——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投射

——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行

——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离

——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消

——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化

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偿

——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

——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华

——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默

——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反向形式

——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六、相关评价

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

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二大流派:特质学流派

特质心理学家假定,人格特征具有在时间上和跨情境的稳定性。“特质研究者通常没兴趣预测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相反,他们想要预测那些得分处在特质连续体上某一范围内的人有什么样的典型行为表现”。特质研究者通常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重要的特质理论家有高尔顿?奥尔波特、莫雷和卡特尔。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1897 -1967)的人格特质论(trait theory),是鉴于对弗洛伊德主义过于强调人的潜意识的怀疑和不满,以及心理学中的实验化倾向而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系以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人格结构看法。他认为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

一、分类

奥尔波特的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

首要特质

所谓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中心特质

所谓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

所谓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二、内容

1、奥尔波特对人格的界定

奥尔波特考证了人格的这个词的词源,开始把它与意指面具的希腊语perxona相联系。他对50种有关人格的定义进行考证,并针对当时认为人格不存在和人格就是个人所不知的心灵阴暗的隐蔽处这两种主要理论。

人格的特质论,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37)一书中,得出了获得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推崇的他自己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嗣后,在其《人格的模式与成长》(1961)一书中,又把上述定义中的“动力组织”指人格是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他认为人格往往具有组织性,同时又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没有已成的,一切者在变成中”的思想,认为要格从杰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变成的东西。虽然一个人从一种经验到另一种经验保持同一性的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相似性,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面对特殊的经验时绝非一模一样。“生理心理系统”,是指这个动力组织需要身心共同操作,它们被不可分割地融合为一种个人统一体。人格既非纯属于心理方面,又非纯属于神经方面,两者无法分开。“决定”,是指个人行为的产生全在于他的人格结构本身。人格不是抽象或一种随便的虚构,人也决非仅是环境的消极反应者。人格确实存在。适合的刺激激发了人格的倾向性,人的真实本性就在行动中显示出来。“行为思想的独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这些行为思想乃是人的全部行为和思想,不论它是否与顺应环境、满足生物性需要有关;二是指人的全部行为和思想的个体性。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的两种陈述都强调了人格的独立性。注重研究个体而不注重研究制约人类的规律是贯穿于奥尔波特研究活动始终的主题。他三番五次地重申,决有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了解某个特殊个体的唯一途径是研究这个特殊的人。

2、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奥尔波特认为完备的人格理论必须具有能够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这种单元就是特质。他对特质进一步分析道:特质是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是真实存在的。它具有指挥个体行为的能力,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起严反应上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即不同刺激能导致相似的行为。例如,“谦虚”这一特质,使个体对不同种类的刺激作出相似的反应。一般说特质和习惯都有决定倾向的意义,但特质比习惯更富于一般性,

概括水平更高,它往往是在适应过程中整合特殊习惯的结果。从广义上说,特质和态度也有同样的意义,如果对事物的特定态度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得到表现,也可称之为特质。但特质又有同于态度,它并不明显地指向于某种对象,也无评价意义,不用于表态。特质也不同于道德品质,相对说来,道德品质比特质更具社会性。

分类

奥尔波特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从共同特质看,个体间的差异,只不过是指个人所具备这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己。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的14种共同特质,如:支配-顺从,外向-内向,自信-自卑,合群-孤独,理论兴趣高-理论兴趣低等等。

2.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才能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他指出:“严格地说,只有个人特质是真实的特质。因为第一,特质是个人的而不是地区社会的;第二,特质是以个人经验独特方式发展起来的动力倾向,所以共同特质不是真正的特质。”在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特质是完全相同的,即使两个人在共同特质上是相似的,但他们行为上所表现的,仍各具独特性。有两个人的攻击性特质(共同特质)可能相似,但两人对人或对物作攻击表现时,仍有差异。所以个人特质不能在个人间彼此比较。奥尔波特主张心理学家应该集中力量研究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认为个人所具有的个人特质并不是对一个人的人格起相同的影响和作用的。他进而把个人特质按其对人格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区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重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a.首要特质,它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整个人格,往往只有一个。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具有极大的弥散性和渗透性,影响到个人行为的所有方面。不过,这种首要特质,未必每个人都具有。有些人因具有单个首要特质而成为著名人物。例如,创造是爱迪生的首要特质,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

b.重要特质,它是人格的构件。每个人都有几个彼此相联系的重要特质构成其独特的人格。它虽然不如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明显的支配作用,但本身还相当概括,对人格有一般意义的倾向。例如,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时,所考虑到代表某个学生人格的那些特质(如:准时、整洁、勤奋、诚恳等等),即属于其个人的重要特质。奥尔波特认为每个人所具有的重要特质,一般在5~10种之间。由此可见,每个人的重要特征并不多。

c.次要特质顾名思义,次要特质不是决定人格的主要特质。它最不明显,渗透性极小,对个体行为影响小。与首要特质和重要特质相比,次要特质是从更为狭窄的各种刺激来说的,它包括一个人独特的偏爱(如对某些食物、衣着的偏爱)、一些片面的看法和由情境所制约(如某人有恐高症)的特质等等。

动机的机能自主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说明人的特点,也说明人的待业的策动的。人格是策动的、增长的的系统。他认为一种人格理论有它分析动机性质的中心。他提出了理想的动机理论的四个要求:

(1)必须承认动机的现实性。反对S·弗洛伊德主义认为儿童时期的动机决定人一生行为的观点,主张动机是现在的动机,过去的动机只有现在还存在才能解释行为;

(2)必须承认几种动机的同时存在。反对把动机归纳为一种类型,如:“性”、“自我实现”“自卑”等等。他在其《人格的模式与成长》一书中指出:“动机的种类是如此的广泛,以致难于发现普遍的构同特性”;

(3)必须承认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与前人不同,他强调动机与认知过程的密切联系。认为不了解一个人的计划、意愿、价值观等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的动机;

(4)必须承认每一个人具有独特的动机模式。正如两相人不会具有相同的特质结构一样,两个人也不会具有相同的动机结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动机模式。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漫画

奥尔波特采用了一个他认为能满足以上四个要求的动机性质的要领这就是“机能自主”(全称为“动机的机能自主”)。所谓“机能自主”简要地说就是一个人现在进行这一行为的原因与原来进行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即过去的动机与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机能是自主的,它独立于过去。例如,一个大学生刚学习一门课程时,很可能是因为这门课程是必修的,或因为家庭需要,或由于时间宽绰而选学,但也许在最后,他会完全被它吸引,甚至终身迷恋这门学科。这里原发性动机也许丧失殆尽,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却变成了目的。他认为,当动机成为自我统一体的一部分时,对这些动机的追求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缘故,而再也不是为着外部的鼓励或奖赏。他区分了两类机能自主:(1)持续的机能自主。它是指个人盲目从事的重复性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曾一度为实现某个目的起过作用,但现在已不再发生作用了。这种活动的发生独立于奖赏和过境经验之

外,是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低水准的活动。例如一个人在退休后仍然每天早晨七时起床就是一个例子。

(2)自我统一的机能自主。它包括个人的兴趣、价值观、目标、态度和情操等引起,但认为由机能自主的动机控制的行为,才是人类行为的特征。因此机能自主的动机应该是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中心问题。

统我和健康人格

奥尔波特还论述了统我的形成过程和健康的人格。他把人格定义为一种“动力组织”,并把这种人格组织在其《生成: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看法》(1955)一书中命名为“统我”(即“自我统一体”),有别于古代及后来人们称之谓“灵魂”和“自我”的晦涩用语。统我的人格统一的根源,是人格特质的统帅。他把统我定义为:“包括人格中有利于内心统一的所有面。”完善的统我机能只有从出生到成年经过躯体自我感觉(1岁)、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自我意象的感觉(4~6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八个阶段的发展才能达成。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体系是面向健康人的。他反对弗洛伊德主义所持的精神病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不同的观点,认为精神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根本没有机能上的类似性。精神病患者与健康人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动机存在于过去而后者的动机存在于未来。他强烈主张健康成人的人格原则,不能由动物园、儿童、过去或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引申而来。他提出了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要求十分相似的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1)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

(2)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康成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密的,富有同情心,无占有感和嫉妒心,能宽容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偏偏上的差异。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还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

(4)体现知觉的现实性。健康成人看竺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事物。他们在评价一种形势和决定顺应这种形势时扔为明白。

(5)体现自我客观化。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理解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6)体现定向一致的人生观。健康成人表现出定向一致,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这种定向一般来说是属于宗教的,但不一定就是宗教。

三、研究方法

奥尔波特在人格研究方法方面,曾和其同事一起制定了测量支配-顺从关系的调查表,即A-S反应研究;设计了测量兴趣的相对强度的调查表,即价值研究。前者于是1928年编制,采用多重选择形式,用以测量个体在日常关系中支配或服从的行为倾向。后者首先发表于1931年,采用重叠选择方法,以测定个体生活中所重社的价值方面(理论的、经济的、艺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来评估个体的人格倾向。

四、社会影响

奥尔波特是人格心理学的先驱。他重视人格的个体性,他的特质理论直接从个体本身行为的特点出发探讨人格问题,这就使心理学家有可能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于操作程序之中,解决了心理学中长期以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这种探讨使他运用客观观察、主观问卷等方法,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上,直接从量上了解和研究个体本身的行为特点,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他用纸-笔测验对支配-顺从和价值类型的测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他还创立了动机功能的独立理论,并率先摆脱精神分析论者病态取向而企图建立常态人格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也遭到了不少批评。这常常被人指责为不科学。一切科学都有必须寻求普遍规律,用一般概括的方法,而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则强调具体的个体研究,探讨个别例子。它又不易于进行实证性研究。它还被批评为割裂了人类与动物、儿童与成人、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的联系。还被指责为以损失潜意识心理为代价而过分注重有意识的心理,以损失外部原因为代价而过分注重行为的内部原因。它受到抨击最激烈的要领是“机能性自主”。“机能性自主”否认早期经验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认为动机只与现实有关而与过去无关。这样的说法未免言过其实。还有人批评该人格理论总的来看,未能对人格的动态作出具体的说明,只对人格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2、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

雷蒙德·卡特尔(R.B.Cattell)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简称16PF。根据一项研究,1971—1978年间被研究文献引用最多的测验中,16PF仅次于MMPI排居第二。在一项关于心理测验在临床上应用的调查中,16PF 排第五。卡特尔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人格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要介绍16PF,不能不提到特质理论,因为16PF是伴随着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而发展的,二者可谓“相辅相成”。

一、理论模型

表面和根源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体质和环境

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动力、能力和气质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

(16PF)。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这16种人格特质是:

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二、作者简介

Raymond B.Cattell:卡特尔(1905-1998),美国心理学家,最早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对心理测验的研究,对个体差异的测量,以及对应用心理学的倡导,有力地推进了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运动。他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应用十分广泛。

雷蒙德.卡特尔1905年出生于英格兰斯塔福郡。

1921年进入伦敦大学,主修物理和化学,3年后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伦敦大学研究生院主修文学和哲学,并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28—1931年,在英格兰埃克塞特大学任讲师;

1932—1937年,创办并主持了英格兰莱斯特市心理诊所。

1937年应美国著名心理生学家E·桑代克邀请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工作一年,之后分别在克拉克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

1944年以后长期供职于伊利诺斯大学。

卡特尔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应用于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卡特尔一共找到了16种根源特质,并编制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aire,简称16PF)。这份问卷也可以称《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或《卡特尔十六项个性因素测验》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个性测验方法,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的个性特征的研究,对人才选拔和培养也很有参考价值。

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表面特质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根源特质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是那些稳定的,做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根源特质需要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

三、个人研究

雷蒙德·卡特尔是在英国成长的美国伊利诺大学心理学教授,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特质的著名代表。他同意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的看法,认为人格中有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但认为奥尔波特列举的特质太多、太繁,于是把1万多个形容人格特质的词归类为171个,然后用统计方法归并为35个特质群,卡特尔称之表面特质。

表面特质是可直接观察的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不是人格的本质。为探究人格的基本特质,卡特尔运用因素分析法对35个表面特质进—步加以分析,获得16个根源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是有层次的,前者是表面的,可直接观察的,后者是内蕴的、本质的、隐藏在表面特质后面和人格结构的内层,只能通过表面特质去推知和发现,为此卡特尔设计了—种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用以测量16个根源特质。

四、16PF测验

目的

人格是稳定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人格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渗透到管理者的所有行为活动中,影响管

理者的活动方式、风格和绩效。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一些样式的人格类型和管理活动有着特定的关系,它们对团体的贡献不同,所适宜的管理环境也不同。利用成熟的人格测验方法对管理者或应聘人员的人格类型进行诊断,可为人事安置、调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建议。这正是本测验的使用目的所在。16PF广泛用于人员的选拔和评定。

功能

从乐群、聪慧、自律、独立、敏感、冒险、怀疑等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绘,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

特点

本测验是卡特尔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的。卡特尔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为了测量这些根源特质,他首先从各种字典和有关心理学、精神病学的文献中找出约4,500个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词汇,从中选定171项特质名称,让大学生应用这些名称对同学进行行为评定,因素分析后最终得到16种人格特质。卡特尔认为这16种特质代表着人格组织的基本构成。

适用对象

本测验是评估16岁以上,且具有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个体的人格特征的最普遍使用的工具,广泛适用于各类人员,对对象的职业、级别、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均无限制。

构成

16PF测验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卡氏采用系统观察法、科学实验法以及因素分析统计法,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确定十六种人格特质,并据此编制了测验量表。16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每一种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极小。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性。测验由187道题组成。每一人格因素由10-13个测题组成的量表来测量,共16个分量表。16种因素的测题采取按序轮流排列,以便于计分,并保持受试者做答时的兴趣。每一测题有三个备选答案。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这一测验能以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测量出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

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该测验已于1979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

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量都能使被试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格的十六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作出综合性的了解,从而全面评价其整个人格。

十六种人格因素以及八种次级因素的含义如下:

因素A-乐群性:低分特征:缄默,孤独,冷漠。高分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因素B-聪慧性:低分特征: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高分特征: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

因素C-稳定性:低分特征: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高分特征: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因素E-恃强性:低分特征: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高分特征: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因素F-兴奋性:低分特征:严肃,审慎,冷静,寡言。高分特征: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因素G-有恒性:低分特征: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高分特征: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因素H-敢为性:低分特征: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高分特征: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因素I-敏感性:低分特征: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高分特征:敏感,感情用事。

因素L-怀疑性:低分特征: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高分特征:怀疑,刚愎,固执己见。

因素M-幻想性:低分特征: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高分特征:幻想的,狂放不羁。

因素N-世故性:低分特征:坦白,直率,天真。高分特征:精明能干,世故。

因素O-忧虑性:低分特征: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高分特征:忧虑抑郁,烦恼自扰。

因素Q1--实验性:低分特征: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高分特征: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因素Q2--独立性:低分特征:依赖,随群附众。高分特征: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因素Q3--自律性:低分特征: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高分特征:知己知彼,自律谨严。

因素Q4--紧张性:低分特征:心平气和,闲散宁静。高分特征:紧张困扰,激动挣扎。

适应与焦虑型X1:低分特征: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也可能对困难的工作缺乏毅力,有事事知难而退,不肯奋斗努力的倾向。高分特征: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不满意。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身体健康。

内向与外向型X2:低分特征:内倾,趋于胆小,自足,在与别人接触中采取克制态度,有利于从事精细工作。高分特征:外倾,开朗,善于交际,不受拘束,有利于从事贸易工作。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X4:低分特征:情感丰富而感到困扰不安,它可能是缺乏信心,颓丧的类型,对生活中的细节较为含蓄敏感,性格温和,讲究生活艺术,采取行动前再三思考,顾虑太多。高分特征:富有事业心,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行动迅速,但常忽视生活上的细节,只对明显的事物注意,有时会考虑不周,不计后果,贸然行事。

怯懦与果断型X4:低分特征:怯懦,顺从,依赖别人,纯洁,个性被动,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为获取别人的欢心会事事迁就。高分特征:果断,独立,露锋芒,有气魄,有攻击性的倾向,通常会主动地寻找可以施展这种行为的环境或机会,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独创能力,并从中取得利益。

心理健康因素Y1:低于12分者仅占人数分配的10% ,情绪不稳定的程度颇为显著。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平均分为55,67以上者应有其成就。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Y3:标准分高于 7者属于创造力强者的范围,应有其成就。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Y4:平均值为22分,不足17分者仅占分配人数的10%左右,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25分以上者,则有成功的希望

3、大五人格理论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Goldberg(1992)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大五人格(OCEAN),也被称之为人格的海洋,可以通过NEO-PI-R评定。

一、人格理论

·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penness):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宜人性 (agreea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二、发现和历史

初始模型的提出者是雷蒙德(于1961年),但未能达到学术的高度。1990年,他的五因素模型得到最高水平的组织接受(歌德堡,1993)。大五类人格特征被认为是具有心理学量表基本结构的个性特征。这五种因素提供了丰富的概念架构,且整合所有的研究成果和人格心理学理论。大五类特点也被叫作“五因素模型”(或FFM科斯塔和McCrae,1992年),以及全球因素(罗素和Karol人格,1994)。

至少有四套研究人员各自独立研究这个模型的数据,现已鉴定出同样的五大因素:首先Tupes和Cristal,其次是歌德堡在俄勒冈州研究所、美国伊利诺大学的McCrae科斯塔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这四套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五个特点,不过每一组的5个因素有所不同的名字和定义。然而,所有研究的总体因素类型是一致的。

三、人格特质

疑问

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或特质有多少?

它们是什么?如何解释它们

这些特质是否是普适性的,是否对每一个人都适用?

这些因素以什么方式构成个人的人格?

回答

回答疑问1:普遍认同的是5因素的人格特质:只要对人进行描述的题目足够广泛,具有代表性,无论是用他人评定法还是自我报告法,均可证实存在5个强健因素构成人格总体。

回答疑问2:被普遍认同的5个因素分别反映了人格的一般心理倾向 (内外倾向性),人际关系性倾向(社交性),对规则认同与遵循倾向(责任感),情绪反应性(情绪稳定性)和智能性倾向(开放性或智能)。

回答疑问3:众多研究认为这5个广义的人格特质是普适存在的,不以语言、文化、种族等的不同而不同。

回答疑问4 :各个特质的分数组合形态众多,各种分数组合形态的意义和心理机制尚未被有效地揭示出来。

四、详细解释

神经质

神经质反映个体情感调节过程,反映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高神经质个体倾向于有心理压力,不现实的想法、过多的要求和冲动,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应对能力比较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比较差。相反,神经质维度得分低的人较少烦恼,较少情绪化,比较平静。神经质有六个子维度,对于每个子维度都有一些说明性的形容词。

N1 焦虑(ANXIETY)

焦虑的个体忧虑、恐惧、容易担忧、紧张、神经过敏。得高分的人更可能有自由浮动的焦虑和恐惧。低分的人则是平静的、放松的。他们不会总是担心事情可能会出问题。

高分特点:焦虑,容易感觉到危险和威胁,容易紧张、恐惧、担忧、不安。

低分特点:心态平静,放松,不容易感到害怕,不会总是担心事情可能会出问题,情绪平静、放松、稳定。

N2 愤怒和敌意(ANGRY HOSTILITY)

反映的是体验愤怒以及有关状态(如挫折、痛苦)的倾向,测量个体体验愤怒的容易程度。

高分特点:容易发火,在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会充满怨恨,暴躁的、愤怒的和受挫的。

低分特点:不容易生气、发火,友好的、脾气随和,不易动怒。

N3 抑郁(DEPRESSION)

测量正常个体在体验抑郁情感时的不同倾向。高分者容易感到内疚、悲伤、失望和孤独。他们容易受打击,经常情绪低落。低分者很少有这种情绪体验。

高分特点:绝望的、内疚的、郁闷的、沮丧的。容易感到悲伤、被遗弃、灰心丧气。容易感到内疚、悲伤、失望和孤独。他们容易受打击,经常情绪低落。

低分特点:不容易感到悲伤、很少被遗弃感。

N4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

核心部分是害羞和尴尬情绪体验。这样的个体在人群中会感到不舒服、对嘲弄敏感、容易产生自卑感。自我意识类似于害羞和社交焦虑。低分者不一定有优雅良好的社会技能,他们只是较少被一些难堪的社会情景所扰乱。

高分特点:太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害怕别人嘲笑自己,在社交场合容易感到害羞、焦虑、、自卑、易尴尬。

低分特点:在社交场合镇定、自信,不容易感到紧张、害羞。

N5 冲动性(IMPULSIVENESS)

指个体对冲动和渴望的控制。个体对欲望的觉察太强烈(如对食物、香烟和财产)以致不能抗拒,虽然事后他们也会为他们的行为后悔。低分者更易抵挡这些诱惑,对挫折有更高的容忍力。

高分特点:在感受到强烈的诱惑时,不容易抑制,容易追求短时的满足而不考虑长期的后果。不能抵抗渴望的、草率的、爱挖苦人的、自我中心的。

低分者特点:自我控制的、能抵挡诱惑的。

N6 脆弱性(VULNERABILITY)

指在遭受压力时的脆弱性。高分者应付压力能力差,遇到紧急情况时变得依赖、失去希望、惊慌失措。低分者认为他们自己能正确处理困难情况。

高分特点:压力下,容易感到惊慌、混乱、无助,不能应付压力。

低分特点:压力下,感到平静、自信。适应力强的、头脑清醒的、勇敢的

外向性

外向性来表示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这个维度将社会性的、主动的、个人定向的个体和沉默的、严肃的、腼腆的、安静的人作对比。这个方面可由两个品质加以衡量:人际的卷入水平和活力水平。前者评估个体喜欢他人陪伴的程度,而后者反映了个体个人的节奏和活力水平。

外向的人喜欢与人接触,充满活力,经常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他们热情,喜欢运动,喜欢刺激冒险。在一个群体当中,他们非常健谈,自信,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

内向的人比较安静,谨慎,不喜欢与外界过多接触。他们不喜欢与人接触不能被解释为害羞或者抑郁,这仅仅是因为比起外向的人,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刺激,因此喜欢一个人独处。内向人的这种特点有时会被人误认为是傲慢或者不友好,其实一旦和他接触你经常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和善的人。

外向可以分为以下六个子维度。

E1 热情(WARMTH)

它和人际亲密问题最相关。热情的人富有感情、友好。他们真心地喜欢他人,并很容易和别人形成亲密的关系。低分者并不是怀有敌意或一定缺少同情心,而是更正式、沉默、在行为举止上比高分者冷淡。

高分特点:热情的人喜欢周围的人,经常会向他们表达积极友好的情绪。他们善于交朋友,容易和别人形成亲密的关系。好交际的、健谈的、富有情感的。

低分特点:虽然并不意味着冷淡、不友好,但通常会被别人是对人疏远的

E2乐群性(GREGARIOUSNESS)

指偏爱有他人的陪伴。合群的人喜欢他人的陪同,人越多他就越开心。低分者往往是孤独者,他不寻求甚至主动避免社会刺激。

高分特点:喜欢与人相处,喜欢人多热闹的场合。开朗的、有许多朋友的、寻求社会联系的

低分特点:避免人群,感觉太闹。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独处,有自己的个人空间。避开人群的、喜欢独处的。

E3 独断性(ASSERTIVENESS)

高分者有支配性、有说服力、在社会上有支配力的。他们说话毫不犹豫,通常成为群体的领导。低分者宁愿躲在幕后,让他人谈论。

高分特点:喜欢在人群中处于支配地位,指挥别人,影响别人的行为。支配的、有说服力的自信的、果断的。

低分特点:在人群中话很少,让别人处于主导支配地位。谦逊的、腼腆的、沉默寡言的。

E4 活力(ACTIVITY)

在这项上得高分被视为快节奏和激烈的运动,有活力感,有保持忙碌的需要,忙碌的人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低分者更悠闲和放松,但不一定懒惰或行动迟缓。

高分特点:在生活工作中快节奏,忙碌。显得充满精力,喜欢参与很多事情。精力充沛的、快节奏的、充满活力的。

低分特点:在生活工作中慢节奏,悠闲的。不着急的、缓慢的、从容不迫的。

E5 寻求刺激(EXCITEMENT SEEEKING)

高分者渴望得到兴奋和刺激,喜欢鲜亮的(bright color)、喧闹的环境。寻求刺激类似于寻找感觉的一些方面。低分者几乎对兴奋没有什么需要,喜欢那种被高分者看来是枯燥的生活。

高分特点:在缺乏刺激的情况下容易感到厌烦,喜欢喧嚣吵闹,喜欢冒险,寻求刺激。浮华的(flashy)、寻求强烈刺激的、喜欢冒险的。

低分特点:避免喧嚣和吵闹,讨厌冒险。谨慎的、沉静的(staid)、对刺激不感兴趣的。

E6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

表示体验积极情绪(如喜悦、快乐、爱和兴奋)的倾向。

高分特点:容易感受到各种积极的情绪,如快乐、乐观、兴奋等。快乐的情绪高涨的、愉悦的、乐观的

低分特点:不容易感受到各种积极的情绪,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受到各种负面情绪。低分者只是不那么容易兴奋起来。不热情的、平静的、严肃的。

开放性

开放性描述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对经验的开放性被定义为:为了自身的缘故对经验的前摄(proactive)寻求和对的理解,以及对陌生情境的容忍和探索。这个维度将那些好奇的、新颖的、非传统的以及有创造性的个体与那些传统的、无艺术兴趣的、无分析能力的个体做比较。开放性的人偏爱抽象思维,兴趣广泛。封闭性的人讲求实际,偏爱常规,比较传统和保守。开放性的人适合教授等职业,封闭性的人适合警察、销售、服务性职业等。

开放性可以分为六个小的方面:

O1 想象力(FANTASY)

对想象开放的人有生动的想象和活跃的幻想生活。他们的白日梦不仅仅只是一种逃避,而更是一种创造有趣的内心世界的方式。他们详尽描述和展开他们的幻想,并相信想象对丰富多彩的、有创造性的生活功不可没。低分者更单调乏味,喜欢把注意力放在手头的任务上。

高分特点:对于他们来说,现实世界太平淡了。喜欢充满幻想,创造一个更有趣、丰富的世界。想象力丰富的、爱做白日梦的。

低分特点:理性的、现实的。实干的、更喜欢现实思考的。

O2 审美(AESTHETICS)

高分者对艺术和美有很深刻的理解。他们被诗歌感动、陶醉于音乐之中,为艺术所触动。他们不一定有艺术的天赋,甚至不必和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有高品位,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 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 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也包含许多谬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 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 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儿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涉及范围极广。本文拟从以下儿方面对弗洛伊德 的人格理论作以介绍,并略作评价,供读者分析研究。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 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山意识、询意识和潜意识 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

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 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 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 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 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 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 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 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 称:“精神 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 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注:,奥,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页)

各种人格理论大汇总

评述重要的人格理论(05华南师范大学) 抛砖引玉,给大家出一个人格理论的题目。希望对现在复习懵懵懂懂的同学一个警醒。 五月不学习,六月徒伤悲;六月不学习,暑假徒伤悲;暑假不学习,明年徒伤悲。想要更多、更专业、更全面的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和系统总结,是学员才有的福利哦。孩子们赶紧来小时老师加入qinsi 吧,QQersanjiusanwuliubasiling TELL一三三八一四八九六六九。 人格是研究个体心理差异的领域,有着异常复杂的结构。关于人格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特质理论、类型理论和整合理论。 (1)特质理论 该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个体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主要的特质理论有: ①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成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者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根据其在社会上的作用,分为三种:首要特质,这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个方面行为;中心特质,这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次要特质,这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②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可分为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环境特质和气质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特质。它们是人格特质中最重要的一层。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他认为每个人身上均有这16种特质,人格差异主要体现在量的差异上,可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 在根源特质中又可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环境特质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位于模型的最底层,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具体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情操。能力特征是表现在知觉与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③三因素模型 埃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三因素指: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负面人格特征上。埃森克编制了埃森克人格问卷,这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20 世纪40― 50 年代,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代替并系统地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其突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E. Erikson )。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由此,艾里克森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以区别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 性发展 阶段。 艾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会产生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 (1)婴儿前期(0―2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这一阶段是一个生命来到世界时候无助阶段,婴儿需要积极的爱和关怀。此时的婴儿得到母亲有规律地照顾,对世界将会有充分的信任。这样的孩子在孩童其充满着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反之孩子将会出现退缩和对世界的不信任。当然这种对孩子的基本信任也不是无限制地给予,因为一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信任一切人和一切的事情对孩子是危险的。一定的不信任是必要的,也是健康的,对生存有帮助。 这阶段没有得到充分关照的孩子,他们不敢希望未来(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是行动的动力),这样的孩子总是喜欢在父母的身边而不敢四处活动,这是对外界世界不信任的表现。一个得到信任的儿童,他们不怕失败,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2)婴儿后期(2―4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这一阶段的孩子掌握大量的技能(如谈话,爬,走等),孩子也有自己的“小主意”决定做某是或不做某事。这时儿童的意愿与父母的意愿会产生冲突。此时作为父母应该既宽容,应该坚持确立儿童的良好习惯,做到宽严相济。如果父母过分纵容保护,或惩罚严厉不公正、儿童就会怀疑并感到害羞。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豪感来源于未失去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怀疑与害羞来源于外部的过分控制和自我控制力受损害。这阶段的儿童的自主性多于害羞与怀疑,则儿童就形成意志品质,其表现出自我意志和自我选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3)幼儿期(4―7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这个阶段中,儿童的活动更加精细,灵活,语言更加简练,更富于想象。这些能力的发展使儿童更能自主性地思维,行为,幻想和对未来提出计划。这阶段的孩子对性别差异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有很大的求知欲。这时候的儿童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进一步思考他们可能,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了更多的社会意识,他们探索什么

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

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 1959年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其理论观点在于: 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 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1)现实型: 人格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职业类型: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农业工作;通常需要一定体力,需要运用工具或操作机械。 主要职业:工程师、技术员;机械操作、维修安装工人、木工、电工、鞋匠等;司机;测绘员、描图员;农民、牧民、渔民等。 实际型(Realistic):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具有这种类型人格的人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技能性职业(如一般劳工、技工、修理工、农民等)和技术性职业(如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 (2)研究型: 抽象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筋,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职业类型:主要指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 主要职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专家;化学、冶金、电子、无线电、电视、飞机等方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飞行驾驶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 研究型(Investigative):具有聪明、理性、好奇、精确、批评等人格特征,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 (3)艺术型:

发展心理学作业——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在每一个阶段中,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特点性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诞生了许多自成体系的心理发展理论,最为传统和经典的理论有,心理动力学观点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行为观点的学习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等)、认知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演化观点的习性学和现代进化理论(以洛伦兹、廷伯格、鲍比尔等为代表人物)、生态观点的生态系统理论(以布朗芬布伦为代表人物),这些理论的研究,不只是局限于儿童心理发展,随着研究的进展,更加着眼于毕生发展。每一种理论或观点强调了发展的不同方面,而发展现象本身也可同时由多种理论或观点进行考察。 总结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

下面,我们把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述如下: 一、口唇期:从出生~1.5岁左右 这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感兴趣于从吮吸、吐出、咀嚼、吞咽、咬等口唇活动中获得快感与满足。口欲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饥饿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口腔粘膜的刺激。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前口腔期是指婴儿从出生到满八个月,唇和舌是主要的动欲区。快感主要来自于吮吸和吞咽活动。后口腔期大约是婴儿出生后第八个月到一周岁,力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快感主要来自于吞咽、咀嚼和吞食活动。 这一时期现实感的获得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 如果这个时期口欲的满足不当,这时就会发生滞留现象,又称作口欲滞留,即人虽然继续成长或到了成年,但仍希望得到和早期阶段相同的满足。 二、肛门期:约1~3岁 在这一阶段,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期也分为前肛门期和后肛门期。 前期力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来解除内部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后期力比多以保持粪便来产生性刺激 在这个阶段,随着儿童主动控制自己,应付环境能力的增强,言语和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自我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这一阶段,父母开始训练子女的排便习惯,儿童在父母的要求下,须学会控制自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20世纪40―50年代,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代替并系统地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其突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E. Erikson)。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由此,艾里克森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以区别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性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会产生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分别是: (1)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不同的人格类型以及各种人格的特点差异

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它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在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 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1959年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 霍兰德观点 1959年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其理论观点在于: 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 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 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 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 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 现实型 人格特点 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职业类型 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农业工作;通常需要一定体力,需要运用工具或操作机械。主要职业:工程师、技术员;机械操作、维修安装工人、木工、电工、鞋匠等;司机;测绘员、描图员;农民、牧民、渔民等。 实际型(Realistic) 基本的人格倾向是,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具有这种类型人格的人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技能性职业(如一般劳工、技工、修理工、农民等)和技术性职业(如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他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一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个体每一阶段危机的解决方式对其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影响。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前一阶段(或前几阶段)冲突的解决,而早期冲突也可能推迟到后期发展阶段中得到完全解决。如果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危机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就会影响个体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人格发展理论揭示了人格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别是埃里克森的理论从个体出生到青春期、成年期直至晚年,体

现了人的全程发展观,对转变教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适当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发展危机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发展,不适当的教育则会阻碍个体的发展,因而,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人格发展不同阶段的独特性。特别是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最为重要的第四、第五、第六阶段,更需要教师在了解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与危机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大量的问题情景,在活动和交往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好每个阶段的问题,顺利渡过危机,以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障碍或者迟滞。 四、性别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指性别的心理差异,即男女学生在个性、智能和成就等方面的差异。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 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一)智力的性别差异一是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女性智商分布较均匀,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二是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三是男女智力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所不同。一般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即一方面,它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的意图,另一方面,它必须正视外部现实世界的条件,区分主观心理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是以“自我理想”和“良心”为尺度,它追求理想原则。

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

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 Holland)创立的人格类型理论对人才测评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人格和职业的关系方面,霍兰德提出了一系列假设: ①在现实的文化中,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 ②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 ③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 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上述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式,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1)现实型: 人格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职业类型: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农业工作;通常需要一定体力,需要运用工具或操作机械。主要职业:工程师、技术员;机械操作、维修安装工人、木工、电工、鞋匠等;司机;测绘员、描图员;农民、牧民、渔民等。 (2)研究型: 人格特点:抽象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筋,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职业类型:主要指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主要职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专家;化学、冶金、电子、无线电、电视、飞机等方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飞行驾驶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 (3)艺术型: 人格特点: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具有特殊艺术才能和个性;乐于创造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艺术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种艺术创造工作。主要职业: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演员、艺术家编导、教师;文学、艺术方面的评论员;广播节目的主持人、编辑、作者;绘图、书法、摄影家;艺术、家具、珠宝、房屋装饰等行业的设计师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与学前儿童相关。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阶段、自主对害羞和怀疑的阶段、主动对内疚的阶段。这些阶段依次出现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个体能否顺利度过每个阶段,形成相应的良好品质则是由环境决定的,其中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度过人生的前三个阶段,形成良好的基本人格特征,成人应重视早期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在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独立做事机会、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让孩子体验成功中培养其自信、独立的心理品质,通过创设适宜的家庭环境和家园共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具有乐观、协作、独立、自信等健全人格特征的儿童,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传统弗洛伊德主义相区别,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家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动物本能和生物因素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其代表便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它对我们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信作出了回答。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生发展"和"终生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

等待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以便去适应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了的社会任务。在他的理论中,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儿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心理健康的问题,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在儿童期,埃里克森这样描绘儿童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 ⑴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婴儿期):这个阶段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者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父母拒绝他们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得到信任的儿童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缺乏信任的儿童则不可能怀有希望。 ⑵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幼儿期):由于社会要求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因此儿童迅速形成许多技能,这些活动使他们增强了自我欣赏感,减少了自我怀疑感,但同时也使儿童从此便介入了自我与父母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如果父母具有的忍耐精神,保证儿童发展其社会许可的行为,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

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摘要:精神分析人格结构由弗洛伊德创立,而后其追随者的发展,使其结构理论逐步完善。本文简要介绍了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论观,和其追随者在此理论上的发展。并简单进行了个人的总结思考。 精神分析是科学心理学史上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弗洛伊德以潜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和其追随者建立的体系中的人格结构的理论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早期弗洛伊德主张潜意识为核心的结构观,在后期,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分人格结构说。特别强调人格结构的动力性质。在此基础上,其追随者又发展和延伸了此理论,使此理论更丰富和具有科学性。 一、古典精神分析创立的人格结构论。早期弗洛伊德主张潜意识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观。认为意识即人格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部分,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组成。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是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潜意识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后期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其本我概念与潜意识概念接近,但不完全等同。本我即人的动物性,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自我派生于本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自我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有两个方面,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现实

条件的可能性,还要受到超我的制约,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其追求的是完美,使个人成为道德高尚的个体。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中,自我既要顺从本我的要求,又不敢违抗超我的命令,不敢与外部世界的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相对抗。如果过分地压抑本我的要求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如果违抗了超我的命令又会引起良心的谴责;而与外部世界相对抗则会受到外界的惩罚。自我面对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一仆三主,而这三“主”的要求在本质上就是水火不容的。当自我无法对三者进行有效的协调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病。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其潜意识概念是其人格结构理论乃至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奠基石。而其提出的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协调被大多数的追随者所认同和发展。 二、精神分析人格结构在概念上的发展。 (一)在潜意识概念上的发展。 1、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整合人格结构理论。荣格把人格称为心灵。认为人格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了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其作用就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其适应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整体的人格,由三个不同的层次所构成,即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荣格看来,心理学是一门关于意识的科学,而意识,恰好是潜意识心理的产物。潜意识比意识似乎更值得重视。因为潜意识统辖的领域较意识广大得多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知道的那个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个性化的发展。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是一个经验的储存库,容纳了所有与意识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id)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永存的部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存在于无意识的深处,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其中性本能(libido)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本我遵循“唯乐原则”。追求直接的、绝对的和立即的满足,如果受阻抑,就会出现焦虑。显然这是一种儿童的思想、行为模式,新生儿的人格结构主要是本我。 2.自我(ego)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是人格意识结构的部分。它是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通过后天的学习,由本我发展来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 一方面,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即为了满足各种本能的冲动和欲望而行动;另一方面,它又在超我的要求下,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的安全。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principle)。在人格结构中,“自我”在本我和超我间起着中介作用。它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采取社会所容许的方式方法,以满足本我的需要而维持个体的生存,管制不被超我所容许的冲动,使两者保持平衡。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不能调节的程度,就会以病理的形式,如焦虑、恐惧等表现出来。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是成人的思考模式。

3.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最高层次,是人格中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结构部分。 它是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具有通常意义上良心、良知、理性等含义。它大部分属于意识的,小部分是无意识的。它用良心和罪恶感去指导自我行为,限制本我冲动,从而对个体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管制。 超我遵循“至善原则”(principleofideal)。诱导自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使个体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凡不符合超我要求的活动都将引起良心的不安、内疚甚至罪恶感。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形成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一旦超我形成以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这样,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可以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弗洛伊德还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所占据的意识水平是不同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人的复杂的人格动力结构,一个人要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就必须维持这三种力量的平衡。 https://www.360docs.net/doc/8f6934239.html,/news.php?id=1759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互相重叠地渐进,在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初期和后期都包含着前后相邻阶段的特点,发展中任何新的一步都是和以前的发展水平整合在一起的。à连续性 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 特征。à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发展顺序是不可逆的,每一发展阶段也不可逾越,个体都必须以同样的顺序,从低向高地发展每个阶段。 3.不平衡性 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心理各组成成分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虽然任何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曲线都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但决不会完全重合。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1.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四个概念来解释这一过程。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抓握反射、吸吮反射等。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 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通过顺应,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个体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人-职匹配理论 人- 职匹配理论即关于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个体 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就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对于组织和个体来说,进行恰当的人职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进行人-职匹配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对人的个体的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人才测评是了解个体特征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人-职匹配理论是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特性-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 1、特性-因素论 特性-因素论(Trait-Factor Theory)的渊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建立在帕森斯(F.Parsons)关于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之上,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 G. Wil lianson)发展而形成。 特性-因素论认为个别差异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个人心理与行为中,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而某种能力模式及人格模式又与某些特定职业存在着相关。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人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人的特性又是可以客观测量的。帕森斯提出职业指导由三步(要素)组成。 第一步是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性)。通过心理测量及其它测评手段,获得有关求职者的身体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方面的个人资料,并通过会谈、调查等方法获得有关求职者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工作经历等情况,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价。 第二步是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包括①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②求职的最低条件,诸如学历要求、所需的专业训练、身体要求、年龄、各种能力以及其它心理特点的要求;③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课程计划,以及提供这种训练的教育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和费用等;④就业机会。 第三步是人-职匹配。指导人员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能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职业。 特性-因素强调个人的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因素)之间的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特性-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性-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职匹配的思想。故这一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