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2013—2014学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2013—2014学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2013——2014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第4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1、今年是2014年,全年共有( )天,现在是( )月,这月有 ( )天。 2、小明迎着太阳去上学,他的前面是( )面,后面是 ( )面,左面是( )面,右面是( )面。 3、一台彩电售价2199元,买4台大约要花( )元。 4、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6.5 6.05 6.65 6.56 _________________ 6、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学校的占地面积为5000( ) (2) 小青的身高132( ) (3) 一块橡皮一个面的面积为4( ) (4)黑板的面积为4( ) 7、1公顷=( )平方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1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元8角=( )元

4.5元=( )元( )角

8、要使□64÷5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大能填( )。

---------------------------------------

------------------------------------------------

----------------------------------------------------线

----------------------------------------

9、一个数除以8,商是36,余数是5,这个数是()。

10、数学小组有12人,音乐小组26人,其中有8人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音乐小组,这两个小组一共()人。

11、爸爸身高176厘米,妈妈身高155厘米,我身高134厘米,我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厘米。

12、一列火车上午7:30从合肥出发,当天15:30到达杭州,途中用去()小时。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5分)

1、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2、张亮的叔叔8月31日从上海回来了。()

3、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5、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2分)

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1

B、2

C、3

D、4

2、某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年级有42人都报名参加,其中27人参加书法,24人参加剪纸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人

A、7

B、8

C、9

D、10

3.下面的面积单位中,最大的面积单位是(),最小的是()。

A、平方千米

B、平方米

C、公顷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共3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如果 53 2x =,那么x 的值是 A .15 2 B .215 C .103 D . 310 2.在Rt △ABC 中,∠C =90°,1 sin 3 A =,则 B cos 等于 A .13 B .2 3 C . D .3 3.把只有颜色不同的1个白球和2个红球装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搅匀,从中随机 地摸出1个球后放回搅匀,再次随机地摸出1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A . 12 B .13 C .19 D .4 9 4.已知点(1,)A m 与点B (3,)n 都在反比例函数x y 3 =(0)x >的图象上,则m 与n 的关系是 A .m n > B .m n < C .m n = D .不能确定 5.如图,⊙C 过原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D 两点.已知∠OBA =30°,点D 的坐标为(0,2),则⊙C 半径是

A . 433 B .23 3 C .43 D .2 6.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 ①因为a >0,所以函数y 有最大值; ②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 ③当2x =-时,函数y 的值等于0; ④当31x x =-=或时,函数y 的值都等于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7.如图,∠1=∠2=∠3,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 8.如图,直线4+-=x y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边长为2的正方形OCEF 沿着x 轴的正方向移动,设平 移的距离为 (04)a a ≤≤,正方形OCEF 与△AOB 重叠 部分的面积为S .则表示S 与a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 B . C . D . 第Ⅱ卷(共8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第8题 3 2 1 E D C B A y x -3 1 -2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x C 1 A O B y E F a O S 244 2a O S 24 2a O S 4 2 a O S 24 4 2

小学六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请注意书写规范、美观。(3分) jiǎnyēdǐngkésòubiān 二、用“√”画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听到这个噩耗,小刘颤(zhànchàn)栗,小陈颤(zhànchàn)抖。 2.我狼吞虎咽(yānyànyè)地把食物吞进咽(yānyànyè)喉,咽 (yānyànyè)得说不出话来。 三、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恍然大悟德高望重可见一斑狂风怒号 B.囫囵吞枣流连忘反张冠李戴抑扬顿挫 C.排山倒海无影无踪滔滔不决不解之缘 D.窃窃私语自做自受兴高采烈悬崖峭壁 四、根据下列提示,给对联加上不同的标点表示不同的意思。(3分) 一个人总是挨官司。过年时,他家人说:“今年谁都不能打官司。”并且贴了一幅对联,上面写着“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只是没加标点。结果小儿子来探亲时读出了这幅对联,让全家人十分惊讶。 家人应该是这样读的: 小儿子应该是这样读的: 五、根据“生气”这个词语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3分) 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指生命力或活力: 六、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七、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并完成填空。(6分) 大漠沙如雪轻烟老树寒鸦李贺 孤村落日残霞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白朴 粉骨碎身全不怕燕山月似钩皮日休 1.当看到兄弟不和,骨肉相残的现象时,我们常会想起曹植《七步诗》中的名句“。”(2分) 2.我们做事情应该一气呵成,正如《左传》中所说的:“”(2分) 八、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近义词是“本末倒置”。() 2.《白雪公主》《拇指姑娘》《丑小鸭》这三篇童话都是安徒生写的。() 3.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中国第一位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男运动员是李宁。()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期末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1、填空: ⑴太阳的直径约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写作( )千米,写成以“万”作单位 的数是( )万千米。 ⑵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5吨=( )千克 ⑶() 8=2:5=( )÷60=( )% ⑷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是绳长的( ),每段长( )米。 ⑸在51、0.16和6 1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⑹把3.07扩大( )倍是3070,把38缩小1000倍是( )。 ⑺把0.5:3 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⑻比a 的3倍多1.8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当a=2.4时,这个式子的 值是( )。 ⑼甲乙两地相距26千米,在地图上的距离是5.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⑽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少( )。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的“√”,错的打“×”) 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与高成反比例。 ( ) ⑵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 ( ) ⑶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9棵没活,成活率是91%。 ( ) ⑷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 ) ⑸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表面积就扩大16倍。 ( )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a c 是一个最简分数,a 和c 一定是( ) A 、质数 B 、合数 C 、互质数 ⑵下面的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132 B 、2117 C 、16 5 ⑶20XX 年上半年有( )天 A 、181 B 、182 C 、183 ⑷用一张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 A 、3.14 B 、12.56 C 、6.28 ⑸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完整版)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篇一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直观形象、图文并茂、题目类型比较丰富,涵盖的知识点范围较广,抓住了本册的重难点内容,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一、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对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学习效果较好,但有些知识面学生掌握的还不够透彻。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一大题我会填中的5小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9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一队一共有()人,共有10人丢分。这道题也经过反复的练习,可能学生根本没有理解透彻,理解题意上出现了错误,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和孩子们年龄认知水平有关,但这些现象也提醒我们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

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三大题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中的1小题,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基数序数的意义,有16人失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丢落,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题目中出现的要求没有理解,随便乱写。平时在教学中这方面的内容训练不够,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需重点培养。 (3)三大题观察与思考的第一小题,请按你的想法分一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少,部分学生不认识图中的压路机和挖掘机两种大型机械,或对他们了解的不多,而导致分类出错,此题丢分人数较多。 (4)四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此类题目非常熟悉,关键就看做题时是否认真细心。出错的孩子都是没有细心,从这个题的错误中可以发现从低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认真看题,仔细推想,细心做答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5)五大题解决问题我最棒中1小题,题目是一道体现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不容易理解。关于这部分内容发现学生对于求“和”的概念印象较为深刻容易接受,对于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学生表现的就差一些,以后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从算理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上教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有5个女同学和3个男同学玩击鼓传花游戏,花停在()同学手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2.盒子里有20个红跳棋,有5个黄跳棋。任意摸一个,可能是()色的,也可能是()色的,摸到()色跳棋的可能性小一些。 3.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是A、B、C、D、E、F,掷一次,朝上的面可能出现()种结果,分别是()。 三、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填空。 1.一群企鹅迁到热带生活。() 2.骆驼在水里睡觉。() 3.我长大了比刘翔跑得还快。() 4.袋子中有8个红球和2个黄球,从中摸一个,()是白球。 5.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6.春天,小草发芽了。()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长大后,我()长到20米,我()乘载人飞船,飞向太空。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2.盒子里有20个白球和20个黑球,任意摸一个,()是黑球。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3.盒子里放了60个红球和1个绿球,任意摸一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B.摸到绿球的可能性大 C.摸到两种颜色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4.联欢会上,同学们进行抽签游戏,其中讲故事签5张,唱歌签3张,跳舞签1张,抽到()的可能性最大。 A.讲故事 B.唱歌 C.跳舞 五、解决问题。 1.元旦期间,超市举办有奖销售活动。顾客购物满100元即可转动转盘一次,等转盘完全停下来,指针停在哪个区域,即可获得哪个区域中标明的等价购物券。 (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停在50元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停在10元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停在三个区域的可能性差不多? 2.有4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3、4,把它们倒扣着混放,每次抽出一张,记录结果后再放回去和其他卡片混合。w (1)任意抽一张卡片,可能抽到几? (2)可能抽到比4大的卡片吗? (3)抽出比2大的卡片有几种可能?分别是几? 3.一个正方体骰子。 (1)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可能掷出几种结果?分别是什么? (2)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2、3、6、6、6,可能掷出几种结果?分别是什么?可能性最大的是哪个数字? 一、1.女 2.红黄黄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兰陵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数据概况。 1、本次期末考试质量情况如下: 二、卷面分析。 1、命题指导思想:遵循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和配套练习,面向全体学生。 2、各年级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题量合理,难易适当。低年级图文结合的题目较多,具有趣味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中、高年级注重学生智力、能力的差异性。因此,试卷既考查了学生对本年段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应用数学的能力。 3、各年级的试卷内容主要突出有几个特点:①基本概念部分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概念、性质是否正确理解,对公式、法则是否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②基本运算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则计算的

意义、法则、定律、性质和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③统计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④图形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应用公式计算等能力。⑤解决问题的策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认真读题审题;能否通过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假设等思维方法,剖析数量关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否进行多向思维、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等能力。 三、主要成绩。 1、通过一学期来数学教师的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基本概念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能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进行解答问题。 3、计算基本功较扎实,计算能力较强。绝大部分学生能应用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依据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竖式笔算、简便计算、估算和解方程。 4、统计意识强,统计能力较高。能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整理,正确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表,解答跟统计有关的问题。 5、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好,操作比较规范。 6、有关图形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能应用所学知识作图,能估量物体的高度、长度和重量;能运用合适的方法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7、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策略多样。①能根据各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方程中的等量关系,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正确地进行解答。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③求异思维在平时的学习中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四、各年级具体情况。 一年级: 从卷面情况来看,学生较好地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且正确率达98.9,2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大小也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说出、画出钟面上的整点时间和大约几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析卷面情况,数的组成中20里面有2个十,掌握较好。20里面有20个一,部分学生还不够理解失分较多。对于找规律的题目还存在理解上的问题“有一堆木头,第一层有1根,第三层有()根,第()层有6根。想一想,第10层有()根,第()层和第()层合起来是10根。”前半题是观察图意,数木头根数,后半题是根据题意找规律有些学生找不到规律,思维不够活跃。对玩数字卡片这题型,平时练了许多教师自认为掌握得不错,但这题数字较多,任选两张相加,算出的得数最大是(),最小是()。有学生就不会做了。另外统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个数错的较多,分析原因,对斜着放的正方体没有空间观念,存在一定问题,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考试情况概述: 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笔试形式. 二、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比较粗心,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牢,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少数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时会丢1-2分。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平,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 2、拔高题上失分。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三、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 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师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5、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初三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潮南区实验中学2012—2013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9494+= + B .3327= C . 3333=+ D .4)4(2-=- 3、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x x 112 = + B .1)1)(1(2+=--+x x x x C .1322-+x x D .12 12 =+x x 4、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44+a B .48 C .14 D .b a 5x 的取值围是( ) A.x ≥﹣ 25 B.x ≤25 C. x ≥25 D. x ≤- 25 6、关于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0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无法判断 7、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4 B. 26或16 C. 26 D. 16 8、某旅游景点三月份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五月份共接待游客64万人次,设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 ) A 、 225(1)64x += B 、225(1)64x -= C 、264(1)25x += D 、264(1)25x -= 二、填空题二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 9、若点A (a –2,3)与点B (4,–310、已知x =‐1是方程x 2-ax +6=011.若2

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0年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1.化简下列各比36:24=( ),23:35 =( ). 2.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女生占男生人数的( )%,女生比男生多( )%. 3.4吨50千克=( )吨 4.用一根木料锯成7段,每锯一次的时间都相等,锯第一段所用的时间与全部锯完所用的时间比是( ). 5.一根圆柱形的木料长5米,把它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为( )立方分米. 6.礼堂里一排有18个座位,如果甲乙要坐在同一排相邻的座位上,他们共有( )种不同的坐法. 7.一个自然数,加上自己的倒数后,仍得到一个自然数,则原数是( ). 8.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3倍,分母扩大3倍,分数值就缩小( )倍. 9.一项工程,甲独修要10天完成,乙独修要15天完成.两队先合修3天后,完成了这项工程的( ). 10.把红黄蓝三个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球各8个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至少取( )个球才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11.一包糖在50至100块之间,不论是平均分给5个人,平均分给8个人,还是平均分给10个人都正好分完,这包糖有( )块. 12.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多18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果a :b 1:9=,那么a 9:b 9??()()=( ). A .1 B .1:9 C .1:1 D .9:1 2.甲杯中有水20克,乙杯中有水25克,甲杯水中加入7克糖,乙杯水中加入9克糖,现在比较甲乙两杯水,( )更甜. A .甲杯水 B .乙杯水 C .无法比较 3.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比为4:3:1,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4.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15,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A .56 B .511 C .611 1 5.把20克的盐溶于80克的水中,得到的盐水中盐占盐水的( ).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

天河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 命题者:四海小学郑志雄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广州到上海的铁路线约长2331()。 A、厘米B分米C、米D、千米 2、广州新电视塔是广州市目前最高的建筑,它比中信大厦高278米。中信大厦高322米,那么广州新电视塔高()米。 A、590 B、600 C、44 D、500 3、一本数学练习册是6元,50元最多能买()本。 A、9 B、6 C、8 D、44 4、一批重4吨的货物,运走了1500千克,还剩()千克。 A、3500 B、2500 C、5500 D、4500 5、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A、10 B、20 C、24 D、486、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小紅吃了,一共吃了(),还剩()。 A、B、C、D、 7、一个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三角形 8、电影院2:05开始播放《神奇的宇宙》,2:50播放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A、0:45 B、45分 C、4:55 D、45小时 9、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长度是原来的()。 A、B、C、D、 10、明天()会下雨,今天下午我()游遍全世界。 A、一定,可能 B、可能,不可能 C、不可能,不可能 D、可能,可能 二、填空题(第11,12,13题每空1分,第14-16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小时=()分 5吨=()千克 22厘米+18厘米=()分米 2千米-1800米=()米 8600千克=()吨( )千克 12、在里填上“<”、“>”、“=”。 22+0 22×0 74÷2 96÷3 3分 18秒 1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试题分析 本次数学试题依据课标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本册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尤其侧重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但有少数题目对中下等学生来说稍微难了些。 二、答卷分析 ①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理想。 ②少数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只用口算,不用竖式计算的现象还存在,造成计算出错,“粗心”仍是答题中的一大“顽敌”。 ③本次试卷有些题目比较灵活,与平时的练习形式有些差异,而学生由于学得不够灵活,不能了解题目的要求,使分数丢掉。另外对于逆向思维的题目部分学生得分率偏底。考试中暴露 出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 具体分析失分较多的题目:1、填空第5、8、9题分值较大,学生失分较多。 第5题:根据○×□=520,直接填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1)(○×4)×(□÷4)= (2)(○×2)×(□×2)= (3)○×(□÷8)= (4)(○÷4)×(□÷2)= 这道题综合考察了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在变,积如何变化;两个因数同时在变,积如何变化;一个因数在变,另一个因数如何变化才能使积不变。我个人认为这道题出的非常好,试题中反映了符号化思想,但对于中下等的学生来说稍微难了些,主要是因为平常练习中给出的因数都是用具体的数表示的,而这里是用符号代替了具体的数,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但部分学生没有弄懂题意,所以失分较多。 第8题:一个等腰梯形,它的上底长12厘米,比下底长5厘米,腰长6厘米。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厘米。 这道题思路并不难,但必须认真审题,仔细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结果。这是一个倒梯形,不少学生看到上底长12厘米后未加思索就按常理推断认为下底一定比上底长,从而得出下底是17厘米,所以算出这个梯形的周长为41厘米。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北师大版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 Rt 90ABC C BAC ∠∠ 在△中,=,的角平分线AD 交BC 于 点D ,2C D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A .1 B .2 C .3 D .4[来源:学科网] 2.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的解是( ) A .0x = B .1203x x ==, C .1210,3 x x == D .13x = 3.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8f8743634.html,][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8f8743634.html,] 4.小明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 B C D 5.某农场的粮食总产量为1500吨,设该农场人数为x 人,平均每人占有粮食数为y 吨,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6.在李咏主持的“幸运52”栏目中,曾有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是:在20个商标牌中,有 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 ,若翻到“哭脸”就不 获奖 ,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且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有一位观众已翻牌两次,一次获奖,一次不获奖,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A . 15 B . 29 C . 14 D . 518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7.如图,地面A 处有一支燃烧的蜡烛(长度不计),一个人在A 与墙BC 之间运动,则他在墙上的投影长度随着他离墙的距离变小 B A . B . C . D .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特别强调:主观题阅卷应灵活机动,只要大致意思靠谱,就应该给分,绝对没有标准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kāng kǎi chìrènèi hán (慷慨)(炽热)(内涵)bǐng bào xīshēng dàng yàng (禀报)(牺牲)(荡漾) 二、词句积累。(12分)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2) (蔚)为壮观(乘)虚而入顾名思(义)博大精(深)2.按要求各写两个成语。(2) 表示“笑”的:捧腹大笑、前俯后仰、笑逐颜开、笑容满面 描写四季的:春暖花开、绿树成阴、枝繁叶茂、冰天雪地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括号里。(4) 沉寂安静沉浸沉醉 六年了,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踏进(沉寂)了一夜的校园,(沉浸)在欢声笑语里。当美妙的上课音乐响起,校园立即(安静)下来,生动的课堂让我们(陶醉)。 4.请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些。(2) 啄木鸟伸出尖尖的嘴,把大树皮下的虫子啄了出来。 5.请用“无……不……”写一个句子。(2)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 1.“猝(cuì)不及防、望而却步、窗明几(jī)净”字形和字音都是正确的。(×)2.林冲是《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大英雄,我们以前学过他的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3.“鉴往知来”中“鉴”应该选择“照,映照”的义项。(×) 4.“水彩笔、钢笔、圆珠笔、铅笔”都是“文具”类的。(√)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孔子游春》)(7) 2.明代爱国诗人于谦一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了他坚贞的人格魅力。唐代张志和则更愿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享受逍遥的世外生活。(5) 3.读完这一册课文,我们有许多收获,我们聆听了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教诲,知道了要善于抓住机遇;我们从法国著名的文学家福楼拜那里学到了要写好文章应该肯吃苦勤练习、善于观察、长期坚持;我们知道人们在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研究蝙蝠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发现了超声波;我们知道了我国语言大师季羡林喜爱非常普通的植物夹竹桃的原因是夹竹桃有韧性、能引起幻想;我们还懂得了成功的合作需要统一的目标和协作精神。(5) 五、阅读短文,完成题目。(21分) (一)(1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如图,三角形中,∠1+∠2=80°,∠3的大小是______。 2.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 3.41,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3. 估算286÷4时,可以把286看作______,商大约是______。 4. 比较大小:2÷3÷(4÷5)÷(6÷7)______2÷[3÷(4÷5÷6)÷7](填“>”“<”或“=”) 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 米,宽是b 米,周长是______米,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6. 下面是两所小学为灾区捐款情况统计表。 两所学校四年级捐款最多的是______小学;光明小学五年级比六年级少捐款______元。 7. 在横线上填合适的单位。 位于长江下游的苏通大桥大约长8______。 小华的体重是32______。 小明家的住房面积是90______。 一张桌子高约70______。 8. 0.8里面有______个0.1 9. 某商场举办“迎五一”促销活动,一种巧克力买五盒送一盒。这种巧克力每盒 7.45元,周老师买了12盒,花了______元。 10. 动物园里有老虎和孔雀共45只,它们共有136只脚,其中老虎有______只,孔雀有______只 二、判断题。(共10分) 1. 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数。( ) 2. 4×(25×5)=25×4+5×4( ) 3. 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可以用列表法,也可以用假设法。( ) 4. 所有的假分数都大于1。( ) 5. 5.64与5.66之间的小数只有5.65。( ) 6. 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 7. 25×4÷25×4与4×25÷4×25的计算结果都是1。( ) 8. 500050005000中从左数起,第二个“5”表示5个百万。( ) 9. a+a 可以写作ax2( ) 10. 小明身高10. 45米,他在平均水深为10. 2米的小河中游泳没有危险。( ) 三、选择题。(共20分)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考核知识内容全面,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能突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评,以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试卷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难易程度看,总体上说难易适度,结构合理。考试时间充沛,学生都能从容答题。 参考人数47 良好人数1 良好率100优秀人数32 优秀率6808 平均值9130 二、错题分析 (一)填空。本题注重于本册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共有1小题,其

中第13题、14题和1题错得较多。第13题,从100到300的数中,有()个十位和各位相同的数。多数学生填30,算成3段,实际上100-200,200-300是两段,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第14题考查的内容是组合,少数学生出现错误,基本上是讲过的原题,少数学生基础不扎实。第14题是一道排列题,讲过好多遍,学生觉得自己会了,自己一做就出现错误。 (二)判断。本题共有题。考察小数、面积、年月日、等知识,学生正确率较高。 (三)选择题。本题共有题,得分率较高。错的比较多的是第题要使34×□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几?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强。 (四)计算。本题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做题比较粗心,如口算算错,笔算中进位、退位忘记,数字抄错,得数忘记写等等。 (五)比较大小。得分率较高。 (六)数据分析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小数计算出现问题。 (七)解决问题。第3题和第题的错误率较高,第三题要先求宽,用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初三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 若23(0)x y y =≠,则下列比例式一定成立的是 A . 23 x y = B . 32 x y = C .23x y = D . 3 2x y = 2.如图,在Rt △ABC 中,∠C =90°, AC =3,BC =4,则sin A 的值为 A .34 B . 4 3 C .35 D .4 5 3. 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点,且DE ∥BC ,若5AD =,10BD =,3AE =,则AC 的长为 A .3 B .6 C .9 D .12 A. 1- B. 1 C. 6 D. 9 5.把抛物线2 2(3)y x k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经过点(2,3),则k 的值是 A .2 B .1 C .0 D .1- 6.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A,B,C 都在格点上,则tan ∠BAC 的值为 A . 2 B . 1 2 C .5 D .5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点B 的位置如图所示,抛物线2 2y ax ax =-经过A,B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B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1x = C .点B 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 D .抛物线的顶点在第四象限

8.如图,点A ,B ,C 是⊙O 上的三个点,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有如下四个结论: ①在∠ABC 所对的弧上存在一点E,使得∠BCE =∠DCE ; ②在∠ABC 所对的弧上存在一点E,使得∠BAE =∠AEC ; ③在∠ABC 所对的弧上存在一点E,使得EO 平分∠AEC ; ④在∠ABC 所对的弧上任意取一点E (不与点A,C 重合) , ∠DCE=∠ABO +∠AEO 均成立.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 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 抛物线()2 12y x =-+的顶点坐标是 . 10.如图,在□ABCD 中,点E 在DC 上,连接BE 交对角线AC 于点F , 若 DE : EC = 1 : 3,则S △EFC :S △BF A = . 11.已知18°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5 π cm ,则此弧所在圆的半径是 cm . 12.如图,⊙O 的半径OA 垂直于弦BC,垂足是D ,OA=5, AD :OD =1:4,则BC 的长为 . 13.在△ABC 中, tan A = ,则sin A = . 14.已知在同一坐标系中, 抛物线2 1y ax =的开口向上,且它的开口比抛物线2 232y x =+的开口小,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a 值: .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0)k y x x = >的图象经过Rt △OAB 的斜边OA 的中点D , 交AB 于点C .若点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 6 , 4 ),则△BOC 的面积为 . 16.已知抛物线2 y ax bx c =++经过A (0,2),B (4,2),对于任意a > 0,点P (m , n )均不在抛物线上.若n >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6分,第27,28题,每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计算:0sin 60cos30-4tan 45????. 18.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于D . (1)求证:△ACD ∽△ABC ; (2)若AD =1,DB =4,求AC 的长.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0.25的倒数是(),最小质数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3、: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10 = ( )%=24÷()= ( )(小数) 5、你在教室第()行,第()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6、在0.523 、、53% 、0.5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枚,1角的硬币有( )枚。 8、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近视的有()人,假性近视的有()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同学少()人。 (3)视力正常的同学与视力非正常的人数比是()。 9、我国规定,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红的妈妈月收入236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10、数学课上,小兰剪了一个面积是9.42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你能猜出她至少要准备(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5分) 1、15÷(5+)=15÷5+15÷=3+75=78。()

2、一吨煤用去后,又运来,现在的煤还是1吨。() 3、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等。() 4、小华体重的与小明体重的相等,小华比小明重。() 5、右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 三、快乐A、B、C。(5分) 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原价。 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法比较 2、爷爷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则()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两段一样长D、无法判断 3、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则盐和水的比是() A、3:17 B、17:3 C、3:20 D、20:3 4、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米,在花坛一周铺一条宽1米的碎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A、28.26 B、50.24 C、15.7 D、21.98 5、去年每千克汽油的价格为5.5元,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油价格的涨幅达到了10%。你对“涨幅”一词的理解是( )。 A、今年售价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B、去年售价是今年的百分之几 C、今年售价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D、去年售价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四、轻松演练 1、口算下面各题。(4分) ÷8 = ×= 5÷= 3+3÷7= ×15= 10÷10% = 28×75% = ×8×=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亲爱的同学: (70分钟完卷) 等级: 你好!为了解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利于今后更快地进步,相信你能轻松、认真地作答。祝你考出好成绩! 一.计算:37% 1.直接填得数:5% 34 - 12 = 25÷26 = 310 + 25 = 1 - 49 + 59 = 78 + 58 = 0.23 = 2 - 23 = 1 - 0.32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5% 1112 + 58 + 38 + 112 5 - 37 - 47 25 × 20 + 3 5 × 20 3.用递等式计算:9% 56 - 14 + 13 2328 +( 1314 + 27 ) 7–( 34 - 2 5 ) 4.解方程:6% X + 29 = 79 2 X - 16 = 56 35 - X = 1 - 34 5.列式计算:6% ①从 79 里减去2个 16 的和, ②从 78 与 14 的差里减去一个数,得 25 。 差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 6.计算下面长方体的总棱长、表面积和体积:6%

二.填空:30% ⑴ 1.5升 =( )立方分米 40 升 =( )毫升 25分 =( )时 ⑵ 2 49 = ( )9 = ( )27 15( ) = 35 = ( )15 3 = ( )3 = 6( ) ⑶ 下面各组数,在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下面打“√”。 48和12 25和4 8和0.4 9和72 ( ) ( ) ( ) ( ) ⑷ 14和21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⑸ 60分解质因数是( )。 ⑹ 在1、2、8、9、11、25各数中,奇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2和合数( )组成互质数。 ⑺ 长方体有( )个面,有( )条棱,有( )个顶点。 ⑻ 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骰子,得到合数 的可能性是 ( )( )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 ( ) 。 ⑼ 已知A 、B 、C 是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并且A + B + C = 11。 那么A ×B ×C 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⑽ 把全班54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 ,每人占每组人数的( ) ( ) 。 ⑾ 下面是电视节目喜欢情况统计表(统计时每人只能选一种节目)。 电视节目喜欢情况统计表 2004年5月 请把上表统计完整。从调查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① 喜欢( )节目的人最多,喜欢( )节目的人最少; ② 小学女生中喜欢( )节目的人最多,中学男生中不喜欢( )节目的人最多; ③ 参加调查的学生共有( )人,其中男生与女生相差( )人; ④ 你还从中了解到的信息有: 。

(完整)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难度适宜,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试题以课本内容为基本依据,涉及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思考过程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采取填一填、判断、口算、列竖式计算、量一量、连一连、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进行重点考查。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地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过程方法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根据情境分析处理数学信息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失分原因分析 本次期末检测中,二年级共有7人参加,平均分96分, 优秀率100%,及格率100%。从检测结果来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都能在此次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极个别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没有养成,卷面不够整洁,书写不够整齐。 2.个别孩子计算粗心,性情浮躁,不能认真地进行计算。尤其是在第一题计算中,不认真计算导致错误。 3.缺乏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没有弄清题意就盲目答题。 4.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及方式有待提高,理解、分析应用题能力相对薄弱。本次试卷中的“解决问题”的题型难度

并不大,但个别学生分析能力差,出现的错误较多。 5.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因此,卷子上原本可以得到的分数却丢失了。 三、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2.平时要让学生多读、认真读,指导学生会读题,有条理地读、完整的读。培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分析出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独立解答及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4.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对优生要拔高要求,对学困生要多鼓励、多辅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从学生的答题错误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6.培养学生认真的良好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