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本科期末测验考试-答题

卫生经济学本科期末测验考试-答题
卫生经济学本科期末测验考试-答题

1.阅读医改方案,请指出什么是“四梁八柱”(即医改的主要内容)(10分)四梁(医药卫生四大体系)

1?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3?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4.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八柱(医药卫生八大机制)1?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

2.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3.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4.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5.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

6?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

7?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8.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2.医疗服务的产品分成哪三种,为什么政府要对公共卫生机构付费?为什么要实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医改方案中对该政策如何表述?(20分)

(1)1、公共产品2、准公共产品3、个人产品

(2)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社会效益较高的服务,没有办法靠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为了提高卫生资源的效率,通常由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殊性(①效用的不可分性②消费的非竞争性③收益的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投入的必要性。

(3)公共卫生是一种公共产品,人人应该获得。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体现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

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幸福,从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创造条件。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大家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4)服务均等化

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根据需求和供给弹性理论,卫生服务领域属于哪一种弹性类型?阐述理由!(20分)

(一)需求价格弹性:如果某种医疗服务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健康和生命的必需性医疗

服务,那么该种服务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较弱,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如果是一些不涉及生命和健康的诸如整形外科手术等特需服务,其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大,因为其价格的变动对于需求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讲,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弹性比较小,特需卫生服务价格弹性比较

大。

(二)供给价格弹性:与一般商品(服务)相比,卫生服务因其过多的行政管制、高度的专业技术性、与其它行业的低兼容性等特点,从总体来说是缺乏弹性的,即卫生服务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较低。

与高技术含量卫生服务相比,低技术含量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相对较大;与卫生人力相比,医疗设备的供给弹性相对较大;与高成本医疗设备相比,低成本医疗设备的供给弹性相对较大;与特殊需要医疗服务相比,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弹性相对较大。

4.什么是支付方式改革,常用的支付方式有哪几种?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将会产生哪些影响?(20 分)

(1)。1 后付制转向预付制预付制通过增加预期性成分,转变对服务供方的激励机制,约束医疗服务供方承担经济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对于控制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是有利的。因而是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近期的改革趋势。

2、单一支付方式转向混合型支付方式没有一种支付方式是全能或者是完美的,每种结算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适应性和历史阶段性。在适当的时期,对于不同的医疗行为,采用适当的结算方式将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如按项目付费可适用于体检,总额预付制适用于社区卫生和预防保健,DRGs-PPS适用于专

科医疗机构对危急重症的治疗。就大多数支付方式而言,某种支付方式的缺点可从其他支付方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经验表明,从混合的支付方式中可以有所收益

(2)时间:预付后付方式:1、按项目付费优点:操作简单、参保人对医疗服务选择性相对扩大、调动医生提高服务能力

缺点:易于刺激过渡服务、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诱导高精尖设备的利用、加重医疗保险机构工作量和管理成本

2、按病种费用付费

优点:按照病种标准费用支付,与病人实际花费无关、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引导医院提高管理水平

缺点:制定病种分类和付费标准难、易于攀升高支付费用病种、推诿高费用病人、对医疗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管理成本高

3.按人头付费

优点:

激励医院和医生寻求内在的费用控制机制,减少费用支出、控制供方诱导需求、促使医疗服务提供者开展预防保健服务

缺点:出现“风险选择” 、降低医疗服务质量

4.按服务人次付费优点:控制费用,减少不必要服务、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相对简单有利于监督和审核

缺点:难以缺点统一支付标准、不利于开展新技术、分解医疗服务项目。

5?按住院床位付费按住院床位付费(per day)支付单元是每个住院床日。优点:易于操作,管理成本低、医疗服务提供方有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激励缺点:延长住院日、选择病轻的患者,排斥病种患者。

6..总额预算制

优点:控制费用的有效手段、医疗保险机构可以有效控制总医疗费用的支出

缺点:总额预算适用性差、合理确定和管理预算较难、服务提供目标的确定可能产生供方诱导需求

(3)激励与约束医院:一是提高医院效率、分流病人。大三甲医院赶紧寻找一级、二级医院合作,缩短住院日、将病人转至下级医院,分级医疗、分级定价。他指出,可必须维持一致医疗服务标准、

降低病人医疗费用。

二是科学化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收入。他说,目前医院医生收入中,学科带头人待遇不错,而大多数医生、护士收入不高,这大大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医院应该采取“企业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定人定岗、打破大锅饭的的收入分配模式。

三是切断“以药养医” 。药品加成率取消后,财政也进行了补偿。但由于财政补偿是一时的,等完成支付方式改革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获得了更多收入,就能将这部分费用补上。四是大力发展新技术、提供日间服务。

5.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如何?如何改变?有什么好的建议?(10 分)

(1)1、在城乡地区结构上,重城市轻农村。2、在卫生体系的不同层次,资源配置呈现“倒三角”的状态。3、区域内资源不共享,资源浪费与不足并存4、在卫生事业内部结构上,

存在着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 5.由于我国的卫生事业费主要取决于地方的经济与财政实力,不同地区卫生费用差距悬殊。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薄弱,农村卫生发展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条块分割、交叉重叠严重;分工体系打乱,无序竞争

(2)区域卫生规划

(3)1、强化政府监督,逐步改变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与

布局2、转变传统观念,重视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卫生防疫体系。3、完善保健服务,

关注流动人口健康。4、打破利益格局,推进公办医疗机构改革5、实施重心下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6.假设现在要针对A、B 两组人群开展流感疫苗的免费接种项目,其中老人和儿童属于 A 组人群,年轻人属于 B 组人群。如果想针对该项目开展卫生经济学分析与评价,请你设计一下具体步骤,包括成本的确定,三种方法的指标选择等。(备选题)

(1)成本的确定

总成本=流感疫苗接种费用+工作人员工资+培训费+常规检测费用+其他费用流感疫苗接种成本=疫苗购置费+疫苗运扎费+接种材料消耗费+冷链设备的装备、维护和更新费。

1.成本效果分析CEA

成本的识别和测量选定效果测量的指标效果指标:发病率病死率寿命年中间指标

考虑对效果的贴现问题(3%-5%)

4.3.3 效用的测定

指标:

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 QALY)

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

方法:评价法文献法抽样调查法

成本效益分析指标:减少非死亡病例所得的效益、减少死亡病例所得的效益效益=家庭效益+社会效益

7.案例分析:从“天价医药费”的成因分析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和政府的监管(20 分)〔案例背景〕:近年来,一些医院在改革进程中,逐渐背离了公益性质,利用现行以药养医体制,盲目追求高收入。一些医院将创收指标分解到科室,科室再分解到医生。一些医生为了私利,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对患者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物、强制服务,大大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严重侵害了患者的利益。

〔案例内容〕:74 岁的翁某生前是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一年前,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今年 6 月1 号,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老人住院67 天,住院费用总计139.7 万元。病人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 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

为抢救急用,合计耗资达550 万元。高昂的医药费并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分析要求〕:1.根据案例中所反映出来情况,分析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2.结合市场作用

和政府监管,分析如何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1、“看病贵” 问题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改

革赋予医院较为灵活的服务收费权利,在政府投入不足以及保险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利益的驱动滋生出卫生服务的诱导需求,医生为了维持或增加其收入水平,利用患者的信息缺乏,向患者提供多余的服务,包括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物等——反映了医疗服务市场中诱导需求问题。其原因:卫生服务需求的特殊性(1、消费者信息缺乏: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的医学信息,在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威胁时,只能求助于医生,医患之间的依赖与被依赖、救援与被救助的不平等交换关系给医生诱导需求提供了客观条件。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 卫生服务利用的效

益外在性 4. 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 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2. (1)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坚持公益性原则。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任不管,政府应根据法律程序更好的监管市场。

(2)引入社会资金,实现医疗市场良性竞争。政府要鼓励兴办医疗卫生事业,打破公立医院垄断。(3)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