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绪论

景观生态学作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高度的综合性。与自然保护、规划、景观设计、野生生物学、土地评价、地理学、环境科学、林学、农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尤其是目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与景观生态息息相关,有着广阔的前景。每个人都处于景观中,其质量好坏息息相关。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在于:知识累积,思维方式的深化,一种能力,一种方法。

本课程的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内容,历史。

2、景观构成要素——嵌块体,廊道,基底。

3、景观的总体结构。

4、景观发育的自然过程。

5、人类对景观的影响。

6、景观的功能。

7、想念邻景观要素间的流动。

8、景观的动态。

9、景观的异质性和类型学。

10、土地景观分类(属性,景观,能力)

11、土地评价。

12、景观的规划与管理。

第一章景观和景生态学

第一节景观

1、概念:英语中多含义,有美学的,文化的,地理,专业的,空间上:大尺度,小尺度(毛虫相片)1)美学的:景观大致均一的地区风景,直观景象,这个概念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风景园林学。

2)地理学:是地球表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所形成的综合体。发生上是立的,是地表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方面最一致的地域地段,具有自己的形态,单位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并以此与其相邻景观区别。此概念充分反映了自然界的特点和天资的多样性,完整的土地利用单位。

景观生态学是由1919德国(TROLL)特罗尔首提,我国80年代初方开始国际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是在一(将)个相对均质的空间内研究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壤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科学。是一个利用和改造的生态工程。

景观生态学: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自然环境与生物关系的科学。若干个生态系统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内的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其优点在于:景观水平上,生态学研究的是整体观及许多本来缺乏联系的学科在解决景观问题上的综合。景纲生态学将地理学研究自然现象空间相互作用的水平途径和生态学在研究自然现象功能上相互作用时的垂直途径结合起来、解决许多在其它低级生物组织层次上无法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把人类及其活动结合在生态学研究中,并且对于原始状态和干扰严重的景观提出了解决途径。使之范围更广,层次更高。

城市化、工业化席卷全球,自然——人工复合或纯人工生态系统,人——地关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探寻和谐发展的途径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

3)景观生态学实际上就是在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Forman,Gadron提出:景观是以相似形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地貌、过程、生物定居和干扰作用形成景观的结构。(又称异质地域观)

综上所述,景观是由各个在生态上和发生上共轭的,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最简单的单元地域单位所组成的复杂空间异质性。

2、景观的特征:

1)结构上:生态聚合,镶嵌块体空是格局,城市与郊区、农村、道路、农田以及天然次生林(阴)、牧场(阳)

2)功能稳定性上:各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其中有物流、物种流、能量等。它们是动态的、变化的,且具有一定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征并受各种因素干扰包括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3)时空尺度效应

4)异质性

3、景观的构成

景观要素: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它是一个相对性的时空概念,宽度在10M~1KM或更宽,

一般在航片上可辩认。

微观上,人类和自然的干扰可影响物种的定殖和演替。

宏观上,区域性气候变化可影响诸如物种的迁移和生态系统替代的过程。

全球性尺度上,板块构造、主要种群的进货及全球植被格局的发展都极为显著。

第二节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原理

1、景观生态学产生及现状

1)概念:最早是1939年由德地理学家特罗尔提出来的。指一个地区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的因果关系,是地理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的结合。

2)东欧的景观综合研究和景观生态规划。

捷克斯洛伐克,用景观思想研究区域规划和开发,应用生态信息和平衡原则进行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形成了较成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共主持召开了9次国际景观学术讨论会,为中西方沟通作出了贡献。

3)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土地生态分类。

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主要代表,加拿大在1969年成立生物自然土地分类委员会,1976改为土地生态分类委员会。该委员会着力于用生态学原则和标准对土地生态分类,主要理念是地理学上的综合思想与生态学中的生态属性和生态功能相融合。

4)前苏联的景观地球化学分析和区划。主要以“维尔纳茨基的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圈说”,“苏卡切夫的生物地理群落学说”,“索恰瓦的地理系统学说”。等为理论支柱。

5)中国的生态建设与生态工程方向

80年代初,地理学家林超、黄锡畴大力介绍和倡导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家候学煜倡导大农业;生态学家马世骏倡导生态工程与建设;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生态经济学。这些理论在建设、工程、经济农业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

2、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1)重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对象、任务、结构、功能、动态变化、控制等方面的拓展。

2)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包括时空模型的建立。主要着力于研究经济消耗、社会效果、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美化、潜力保持、恢复和扩大等原则。探讨景观生态系统的最佳结构和各种利用类型(即:综合利用、多层利用、补缺利用、循环利用、自净利用、和谐共生、景观保护等类型)。

在规划的实施上由不合理→合理→最优。

3、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整体论:1926年Smuts提出,整体即是一个系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态中的相互关系集合。是研究尺度效应与生物圈等级组织的理论。

2)系统论:为反独机制,强调动态平衡。

3)生态进化与演替理论。

4)空间分异与生物多样性理论:适应环境分异的结果,同一结果的不同理论表述。

5)景观异质性与异质共生理论:不是最强壮的,而是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并能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物。6)岛屿生物地理与空间镶嵌理论——嵌块体的基础。

7)生物地球化学与景观地球化学理论。

8)生态建设与生态区们理论。主要涉足环境问题与生态规划。

4、景观生态学原理

1)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研究景观结构)。主要是

A、景观单元在大小、形状、数目、类型和结构方面变化的分布异质性的结构。

B、各种流和相互作用以及景观功能的表现。

2)生物多样性原理(研究景观结构):异质性程度高,边缘种多个生境的增加导致总物种多样性的增加。3)物种流动原理(研究景观功能)。主要是

A、干扰区时,另外种传播有利时,敏感种分布程度下降。

B、种的繁殖、传播可消灭、改变创造整个景观单元。

C、异质性。基本单元的扩展、收缩、控制和影响。

4)营养再分配原理(研究景观功能):能量与物质流动,干扰程度增加,再分配比例上升。

5)能量流动原理(研究景观功能):异质性增加,热能,生物量会越过镶块体走基质边界之间的可能越大。

6)景观变化原理(研究景观动态):研究干扰与均质化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7)景观稳定性原理(研究景观动态)。研究其抗性和恢复能力。主要包括物理系统:如公路,迅速变化

较为稳定。低生物量系统,如耕地,抗性较小,恢复快。高生物量,如森林,抗性较大恢复慢。5、景观生态的主要学派及发展历史

一、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学派

景观生态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其历史也只是半个世纪左右但已形成各个特色的若干学派。

1)美国的景观格局和功能研究。Vansereav 先驱在1957年对景观进行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综合研究。、戈伦经、Risser、Turner等人着重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动态变化,并以规划管理为中心成为当今景观生态学的重心和主流。

福尔曼等认为: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景观为对象,以人类和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为指导,研究景观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空间格局、内部功能和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建立景观时空动态模型,达到合理保护和优化利用的目的。

2)西欧以荷兰、德国的土地生态设计为代表如:荷兰的估诺罗尔德,德国的哈本(Haber)应用景观生态学思想进行土地评价利用、规划设计以及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景观设计,强调人的作用,注重生态。

二、发展历史

1)酝酿(准备)阶段(19世纪至本世纪30年代)。其主要特点是地理学景观思想和生物学的生态思想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其代表人物有:

A、地理学中的[1]德国的洪堡,他认为景观是“地球上一个区域的总体”的思想并认为地理学应天空地球上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

[2]道库恰耶夫及其生贝尔格提出了景观的概念及其组分之间作用的综合体。

[3]帕萨格认为景观是气候、水、土壤、植物、文化现象组成的地域的复合体。

[4]美英学者把景观称为土地或土地类型

B、生物学中[1]在19世纪中期,海格尔从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生态学揭示生态学个体、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关系。[2]1935年.(英)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是任何等级的生态单位中的生物和环境的综合体,反映了生物学与非生物的密切联系。

所有这个阶段都有一个共识:自然现象是综合的。

2)形成阶段(本世纪40年代——80年代初)1939年特罗尔在利用航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景观生态学。此阶段的特点有:[1]开展了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开发和利用,出现了以土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景观生态研究热潮

[2]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方法、卫星图象、计算机等新技术方法的广泛应用成为理论方法上的奠基。

[3]在中欧(德国、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生态研究中心、所、协会。代表人物有荷兰的左诸罗尔德。设立了景观生态学基本问题,诸如:GIS,土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环境的优化、自然保护、景观建筑与视觉景观、土地评价与规划、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等8个委员会。

[4]在德国、荷兰、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大学设立了景观生态学及有关领域的专门讲座从而推动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3)发展阶段(1982年以后)1981年在荷兰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1982年月10月,在捷克斯洛伐克第6次景观生态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正式成立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此阶段的特点是[1]研究和教学活动普遍化:从中欧到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瑞典、阿根廷、直到我国都致力于此学科的研究。

[2]国际学术活动频繁:1982年至1992年国际性会议不下10次。

[3]出版物大量涌现:秘书处设在丹麦,定期出版IALE bulletin,报道IALE活动消息。1987年国际性杂志《景观生态学》在法出版,后又出版《改变着的景观——生态学透视》。荷兰的温克出版了《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等。

[4]实际问题的作用使得理论的深入和方法的精确化。

在我国也经历了[1]摸索阶段(80年代以前):地理生态学家李继桐、刘顺谔、陈传康等开始从事该学科的研究。[2]介绍阶段(1981~1988):国内学者开始将景观生态学和有关学术论文介绍至国内。[3]研究实践阶段:此时主要是搜集文献资料、课题、翻译国际国内文献。

6、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1)从结构来看,组成要素及其空间关系(能量、物质、物种的分配及各生态系统的形状、大小数目、种类和构图的关系)。

2)从功能上看,物流、物种流、能流等的相互作用。

3)从动态变化来看,抗性、恢复能力及演替状况。

4)从景观的规划管理上看,生产实践、分析景观特征、提出利用管理体制最优化方案。主要包括

A.景观生态分类,生态评价的基础,系统内水热状况的差异,物质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依一定的原则或依据指标进行个体类型归纳,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

B.景观生态评价:对某种利用的适宜性、限制性、生产力进行三效评价。

C.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依据工程的优化利用,再生循环原理按目的归类。GIS的应用,利用遥感图象作为信息源,对景观进行分析并绘制专题图。例如:林业如何控制森林发育的时空格局。农业、生态农业(生产力)不同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桑基、蔗基、渔塘。在风景园林规划中使得其在美学、景观结构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上具合理性。

第二章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

农村影观:村庄、道路、田地、仓库、河流、防护林等。按各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分为三种类型:

1、斑块(嵌块):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最小景观单元)

2、廊道、走廊:与本底有所区别的带状土地。

3、基底(本底):面积最大,连接度最高且在景观功能上起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第一节嵌块体

一般是物种的集聚地,无生物群落或微生物。

1、嵌块体的起源与类型(成因机制、物种动态、周转演替过程)。

大火过后,留下火烧迹地如:森林、草原、农田(黑钙土是采伐植被、种植的结果)。干扰机制:干扰环境异质性如人类种植造成残存(余)的环境资源。

1)干扰嵌块体:干扰是引起生态系统格局显著偏离常态的事件。有内部(如风倒木)和外部(火)二种。外部干扰有自然和人为之分。

物种动态:最初,主要是群落大小的变化。许多种的种群大小变化较快,后因个体伤亡而急剧下降。然后是种的灭绝。某些物种在其领地范围灭绝,另一些生存下来。较低的种群甚至处于休眠。

幸存种的种群大小发生急剧变化,数量上升,超过对初始个体损失的补偿。最终是种的迁入。此时有物种迁入,由先锋群落演替至顶极。

物种动态的特点是: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或平均年龄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

具体的类型有:

单一干扰:能使物种迁入灭绝速度大幅度增加,而后逐渐下降最后嵌块体消失。

长期干扰:灭绝速度大幅上升,迁入速度略增,后来的干扰阻止了物种演替的正常序列。主要为人类干扰,存留时间长并重复干扰如大气污染,形成某种稳定性。而自然干扰使物种趋向适应。2)残存(余)嵌块体:由包围着一小块未受干扰地区的大范围干扰(火烧、虫灾)造成的相同点:A都是干扰

B初始,种群大小迁入、灭绝(主要是种群小,需要领地大的物种)变化较大,随后进入演替阶段。

当基质与其融为一体时消失变动速率处较高时期,具较高的周转率且生态交错区窄。

独特点:有较长的调整期。物种变动速度增高之高不是稳定而是由迁入走向灭绝。

松驰期:种和灭绝种数量超过侵入种(最初的侵入种消失了)仍交替整个生命过程。侵入取决于远处的种源地;一般较为缓慢。

长期干扰:造成长期隔离,物种灭绝速度更高。种群小,松弛期更长,损失的种更多。

3)环境资源嵌块体

起源于环境异质性。例如森林景观中的沼泽地其尺度小在林中中下部。像兴安落叶松中的樟子松林在山坡顶部。草原上的白桦林,热带稀树草原的低洼地的泡子。

特点:1、生态交错区宽。2、边界较固定。3、周转率低。4、种群变动、迁入、灭绝变化水平低,无松驰期和调整期。

4)引入嵌块体

A、种植嵌块体:种植嵌块体内的物种动态和嵌块体周转率取决于人类的不断管理活动。由自然进入至人为引入。动物(像牛羊群)亦如此。该嵌块体是动态发展的,从急剧变化的短暂的初始时期到管理期间相对稳定的长久期,最终到拓荒和演替期间的另一短暂重大变化时期。

B、聚居地:人为干扰,在物种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人为地引进的动植物;二是不慎引入的害虫和异地移入的本地种。这种干扰取决于人类管理的程度和恒定性。在城市和郊区里人和非本地物种占优势,而在城镇、乡村、农业区、孤立房舍的农业区等则以当地物种、人以及非当地物种为主。

补充概念:短生嵌块体——物种的短暂聚集现象,它是由群落相互作用或环境因素正常而短暂波动引起的。

2、嵌块体的大小

物种、物质能量差异明显它直接影响到管理上所需嵌块体的最小面积是多少?最佳面积是多少?这

两个数学参数极重要。对于采伐区大小、形状、排列等问题;自然保护区的更新、持续生产、生态经济效益等密切相关。

1)对能量和养分的影响

一般地,能量养分总量等于面积乘以

例外的残存嵌块体A、边缘:物种密度高,单位面积生物量高。这是由于阳光利用率高并且其开敞性减弱竞争。B、内部:高营养级物种对大小最敏感。

因此,一个拥有许多大嵌块体,并且环绕小嵌块体和廊道的边缘地带特别长的景观。拥有敏感的内部种和边缘种的野生生物宝库。

2)对物种的影响

[1]岛屿:岛与嵌块体相类似。1967年(美)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创立了生物地理学理论,认为岛屿种的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移速度、面积、隔离程度及年龄。

物种多样性(S)=f(生境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程度+年龄)

对于岛屿面积A、大面积则生境多样性高

B、中等面积则稀有种出现的机会多

C、小面积种群小,只有近亲繁殖,年龄结构小易被干扰或灭绝。

[2]陆地景观

A、与岛屿的区别

<1>边界并不都是明确的,有些边界呈梯度变化吸引动物运动。

<2>基底远比海洋异质性高。

<3>隔离程度低。

B、生物多样性(S)=F(生境多样性—干扰+面积+年龄+基底异质性—隔离程度—边界不连续性)

基于这个原理,在自然保护区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高数量的物种。2、维持稀有种、濒危物种。3、生态系统的稳定。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C、森林岛所谓岛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任何有别于周围生境的景观或生态系统。与海岛情况相似,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使得林地变成非林地,同周边生态系统相隔离。其结果将是1、一小片具有类似动植物的土地单元间隔。2、生境的变异和大小受到限制,可预期岛上的一些种将灭绝。

森林岛与海岛的区别在于:1、障碍物不同,隔离程度上水体大,风播和飞翔动物活动困难而森林岛相对容易。2、形成的时间大相径庭。3、与周围群落的作用区别上:森林的破碎化及其生态后果较严重,存在物种生存危机。

[3]嵌块体与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原则:

A、多样性程度高的物种其嵌块体要大于多样性程度低的物种。

B、单一的大的自然保护区要好于与其等总面积的几个小面积的保护区。

C、小保护区必须尽量靠近以减少隔离度。

D、嵌块体簇状分布要优于线状分布。

E、走廊连接,便于物种扩散。

F、尽可能使其成圆形。

3、嵌块体的形状

1)生态学意义用形状系数表达:D=L斑块/2*(3.14*A)1/2其中A为斑块。

具体表现为:

A、种的分布、种的动态(稳定、扩展、收缩、迁移及路线)

B、生物的散布和觅食:动物领地范围一般是细长的,容易发现与迁移方向相垂直的狭长的采伐迹地。

C、林中裸地形状与环境变化及更新过程密切相关。

D、不同景观要素的配置。

2)边缘和边缘效应

{1}边缘:两个不同生态系统的交错区(过渡带)如森林与

沼泽。固有边缘是环境资源上的差异,其过渡缓慢连续性变化很小。诱导边缘则干扰显著且是短期现象。

边缘效应:边缘有不同于内部的物种组成和丰度。从而造成不同形状嵌块体中生态学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典型的物种被限制在边缘或内部环境之中。内部多样性与边缘多样性的比率说明了形状对物种的意义。一般地,圆形要大于长条形;狭长的则更小甚至为零。

边缘宽度(其重要性质与太阳辐射角密切相关)。

A、太阳辐射角,向赤道方向的边缘宽度大于向北极方向的边缘宽度。温带地区的边缘宽度超过热带地区。

B、风引起的干旱和养分流通:主风方向的边缘宽度超过其它的。

C、嵌块体与基底在垂直结构上差异越大则边缘宽度差异越大。

边缘种与内部种在边缘或内部的反应上表现为[1]两种生境(可觅食,逃生)[2]具有特殊生境(如高地、河流系统)[3]与某种生态系统有联系,可扩展到边缘。

{2}边缘效应的重要指标——内/缘比的生态意义:

A、边界长度与基底的相互作用。如果内/缘比高则相互作用变小。如果内/缘比低则相互作用变大。

B、嵌块体中存在的障碍物。如果内/缘比高则障碍物少。反之则多。

C、嵌块体中生境多样性概率。如果内/缘比高则多样性概率变小,反之则变大。

D、作为物种通道的功能(走廊的作用)。如果内/缘比高则功能小,反之则变大。

E、物种多样性。如果内/缘比高则多样性变大。反之则变小。

F、嵌块体中动物觅食效率。如果内/缘比高则变大。反之则变小。

{3}特殊形状:A、圆形B、长方形C、环状中最典型的是山地。类似于长方形内缘比低,内部种较少。D、半岛(斑块中狭长的外延部分)基底/顶部、内/缘比低;物种多样性下降;迁移通道增多;顶端觅食、逃生路径多;障碍性增加。

4、嵌块体的个数和构型

1)数量:多少自然保护区才能使景观中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大面积与等量的若干小面积的嵌块体的集合区别何在?

四个特征(群落类型,起源类型,大小等级)按其一种或多种确定数目。

2)构型:分布、位置、排列在景观上功能各异。距离疏散则相互交往和干扰少,林地之间有障碍(如沼泽)。拼块越多干扰越易扩展。导致拼块数下降,干扰减少最终拼块也上升从而形成

反馈系统。格局和干扰形成负反馈系统,不同立地条件格局不同。(立地因子+多变量分析)

第二节走廊(道)

廊道:不同于基底的带、线状地带或孤立,经常与有相似组分的嵌块体相连。如动力线与开阔地域,道路与建筑群相连。廊道(的连接)影响景观的连通性,如物种、物质、能流,运输、保护、观赏等问题。

1、廊道的类型有如下几种:

1)从起源上看,A、由各种干扰造成的带状干扰,线性采运作用,交通动力线等。B、残存遗迹:由周围基质干扰引起的如采伐后的林带。C、环境资源:如河流,河岸、杨柳、相邻高

地(实际上是一种异质性)等,这些具一定的相对持久性。D、由人类种植形成的:如树篱、

防风林。需要由人类长期输入能量,人管理、修剪灌木基部的交错编织。

2)从宽窄上看:有带状、线状等。

3)从与周围景观要素的高度来看,高位:农业防护林,低位:林间小径。

2、廊道的结构特点:俯视,不是平直的而是弯曲的如河、路。

1)不同廊道最明显的特征是曲度:D实/D直在美学上有曲径通幽之效而在生态学上却阻碍各种流的进行。

2)连通性:走廊中的中断数量来表示通道和屏障功能。间断区对规划和管理极为有用。它能提供相连接的物种源,促进物种的重新侵入。

3)狭点与结点:狭点形成障碍而结点提供了许多相系的物种源有利于物种重新进入。生境条件决定小气候造成物种丰度不同,其相互作用强各种流就丰富。

4)断面上边缘区+中央区+边缘区=可相类似,走廊宽度及周围的性质决定了可有某种差别。

如为线状则边缘种占优势,如为带状则内部种占优势。

5)物种组成与相对丰度沿廊道逐渐变化。D:环境梯度变化。

3、廊道的作用A、运输B、保护(障碍)C、资源D、观赏——曲径通幽。

1)线状廊道:很窄的带边缘种占优势。受基底条件影响明显,如基底物种、土壤、风、人类活动。七种:道路、铁路、堤堰、输电线、草本或灌木丛带、树篱不存在,只能在长在线上的

物种周围可找到。树篱是一种湿润景观。

A、起源:农业的发展而出现[1]种植,单一物种占优势如防护林同龄优势种,垂直、水平结构较均一。多样性较低。[2]再生动物、风播植物空间异质性,物种多样性高。[3]残存不同物种

的老个体,异质性大、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物种多。

B、结构由于土地集约化、农业现代化而被铲除其分层数目、生境差异造成[1]不同部位:植物种的组成和丰度随小环境不同而异阳面是开阔地物种,阴面是林地物种。[2]明显的季节性和垂直结构。

C、作用:觅食、保护、水土保持。

2)带状廊道(生态差异、宽度不同带来的功能不同,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如:超高速公路、宽林带、宽动力线(输电线)。宽度效应有明显的阈值,对宽为3-20M的30个树篱的研究表明,D与森林草本植物呈显著的线性相关。3-12M物种性无明显差别,大于12M平均数字为窄的的倍以上多样性和丰度较高,内部种明显上升,边缘种影响不大。草本植物边缘物种多样性与廊道宽度无关。在应用上林带(行道树、农田周围的防护林多宽效果为最好?)A、林带内的环境。B、植被=农田+森林内部种+边缘种C、动物觅食,逃避捕食。鸟类与植物正反馈系统,与昆虫的多样性一致。D、林带的宽度和结构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河流廊道:是水生、陆生的交界面,沿河分布不同于基质的植被带,用于控制侵蚀、淤塞、洪水泛滥,保持地表水径流、养分泾流和水质。其结构由河床、温滩、堤坝及部分岸上的高地构成。它可以控制物种迁移、水的矿物质泾流。河流廊道扩展到河西两边高地时,水泾流和洪水的可能性下降;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得到控制。其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含量少,水质较少。河流廊道的宽度一直是长期规划管理的问题。其作用在于:A、有效地控制从高地至河流的水流和营养流。B、有利于高地森林内部物种沿河系运动。总的来说:其作用要大于多样性大于边缘效应(包括漫滩、堤岸和高地)。

注意特点:[1]河流蜿蜒曲折,森林内部的连续带是最有效的廊道。北美赤狐的跟踪调查。()[2]河流等级的上升会使物种有所变化。泾流速度、含氧量、污染物趋向隔离。不同低级河流中的物种也不完全相同。[3]洪水(富含营养)干旱、冰蚀沉积作用等过程有助于河流廊道的异质性。河流到高地的环境梯度也比较明显,这些导致物种不同,反过来影响环境。

第三节基质与网络

1、基质的标准:景观中背景地域范围广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动态起主导作用。相对同质的景观元素具有自己的特征。面积最大则连通性最强。

1)相对面积:基底的优势种也是景观中的主要种。[它可控制景观中的流,如沙漠基底可充满绿洲并使之干燥。相对面积如果50%超过现存的任何其它景观要素类型的面积总和。不及50%,确定附加特征:景观中基质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

2)连(接度)通性:空间未被分为两个开放的整体则是完全连接,并包围其它元素。如:树篱基底就是连续的地域。高度连通性的作用在于A、隔离作用:如农田中防风林、火障、生物屏障等。B、相互交叉时,网状廊道有利于物种间的迁移和遗传基因的转换。C、环绕其它景观元素形成孤立的物物“岛屿”如牲畜隔田相望,鼠、蝶遗传变异。

3)动态控制树篱先锋种+后期演替种。树篱物种源(以果实为食的动物帮助种子传播)进入农田达到稳定状态或其它状态的变化。这种是通过产生未来景观来控制景观动态。沙漠化初期,相对面积大小上绿地和裸地面积接近时连通性未割断。后期如果绿化拼块凸出边界扩展,孤立的绿地将伸张沙漠。3个标准的结合:根据相对面积连通性进行野外观测或根据有关出版物提供的物种组成和生命史特征的信息来测定。沙漠化时生物生产力和土壤严重下降而形成类似沙漠环境的过程。

举例:大兴安岭林区沙漠化为例。初期、后期基质类型都较为明显即:绿色农田和荒地。中间动态:退化地区分隔出的嵌块体很易为禾草再度占据。一经退化则以凸形边界外扩成为荒地。

2、基底的结构特征:孔隙率、边界形状、网络。

1)孔隙率(孔性):嵌体即为孔隙(它是一个闭合边界),孔隙率就是其密度的量度。它的功能在于:A、提供了一个了解物种隔离度和动植物种群遗传变异的线索。边缘效应总量的指标,对于野生动植物管理、能流、物流、物种流有指导意义。孔隙率低则基底受嵌块体影响少,边远地区存在动物觅食。孔隙率适宜则有利于动物觅食养育后代。B、在林业采伐上也有指导意义,它关系到采伐成本、工艺设计、森林更新、稳定性和动物生存。不能集约采代。C、林地中孔隙率对住宅区和村庄分布规划有重要意义。

2)边界形状:往往为凸形,可表示景观要素的扩展或收缩。凹形、凸形。有凹面边界的左边元素向右扩展比右向左更为有效。左边的为基底有扩展元素和残存元素。

3)网络:孔隙度较高时基质表现为网络。廊道交叉时为廊道网络。[1]交叉点有十字形交叉和丁字形交叉。交叉效应A、小环境风速低、树荫多、有机质含量高、物种多。B、内部种

多样性高,物种多距交叉点距离呈负相关,对边缘种没有什么影响。断裂口(带及其中断处的长度)的交叉处可能在物种多样性上略有增减。[2]网眼大小:指组成网络的线之间的平均距离或者线所环绕的景观元素平均面积。它影响物种的粒度。它的作用在于: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学意义。一方面,物种觅食、保护领地等活动对网络线间的距离很敏感。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小甲虫>4ha即消失,猫头鹰>7ha时即消失。另一方面,反映社会、经济、生态因素的变化。如大家庭的土地包产到户网眼就小,机械化程度高则大。农田网眼大小最小经济阈值,林区合理的道路密度关系到林业活动、野生动植物保护等。[3]网络的结构特征。人的干扰:山坡上的树篱自上而下排水,而在等高线上蓄水。自然条件:河流网络取决于侵蚀程度。这些为物种迁移提供一些环路和可选择的路径。在城郊结合部景观的异质高,农田林网中孔隙率高则不利于耕作但小的生态环境好。

第三章景观的总体结构

了解景观的总体结构是出于规划和管理的需要

第一节景观的总体结构的特征及指标体系

1、景观的多样性及其指标体系

1)景观的多样性(基于生物多样性)A、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信息的总和。B、物种多样性:约140万种。C、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景观的多样性的意义在于:A、保证物种和遗传多样性。B、使景观的总体生产力达到最高水平。C、景观功能稳定性。均质会使灾害蔓延。然而,当今的物种多样性在丧失。其原因在于:A、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B、引入物种其生长率小于被取代的本地种;残体难分解;促进干扰,易带来病虫害降低初级生产力;土壤性状变差,分泌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影响循环。C、资源的过度利用。D、环境污染。E、气候变暖。F、工业化的农业:单一高产作物品种、高度集约化栽培。工业化的林业:速生树种、外来树种、林分龄结构单一。这些都使物种遗传多样性降低。

2)多样性的指标:嵌块体的复杂性、嵌块体类型的齐全程度或多样化情况。包括嵌块体的丰富均匀度,镶嵌度和连接度多样性指数等。

A、丰度和相对丰度。一个景观中嵌块体,生态系统类别数;一个景观出现的生态系统类别数占一地区全部可能出现的生态系统类别数的百分比。

B、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D=1-Σi=1 s 其中S为生态系统总数。

C、香龙维纳(Shannon-weiner)指数借用了信息论关于不定性的研究,即在一个景观系统中景观要素类型愈丰富,破碎化程度越高;其信息量和住处的不定性越大。H=-M为景观要素类型数目。PI为第I景观要素类型所占能面积比例。

Hmax=-S(1/S*log2l/S) 有S个嵌块体类型,最大均匀分布时,每块嵌块体所占的面积比例为1/S。此时的多样性为Hmax

D、均匀性指数E=H/Hmax用于比较不同景观或不同时期的多样性变化。

E、优势度:用于测量景观结构组成中和一种或一些景观要素类型?配景观的程度。

I、通过计算最大可能多样性指数的离差来表示

D=-Σi=1m P i log2P i

N为最大多样性指数中的S,嵌块体类型。Hmax 使不同景观要素类型数目的景观差异指标标准化。其值小则多种凡观比例大致相等。等于零时为同质景观。较高时,一种或几种类型占优势。如农田。II、传统生态学中?的方法。L样方?分布点的百分比表示检验取舍计算。Dd(密度)、Df(频度)Lp(景观面积比例)=嵌块体的面积/样地总面积

DI(优势度)=1/4Dd+1/4Df+1/2Lp

F蔓延度(嵌块体、邻接度):测量景观中是否有多种要素聚集分布。C=2n

Pij:同J嵌块体相邻接的I嵌块所占的线长比例。?最大能邻接度,越大则有多种要素密集的格局。越小则干扰和地形分割连结甚少的嵌块体组成。

景观中基质、廊道及嵌块体具有通道或屏障功能的线带状嵌块体,整体大于部分。因而要了解总体结构特征及类型及空间联系。这是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规划、设计、管理的基础。首先,来看一下总体结构的基本参数。

第二节景观结构的基本参数

1、嵌块体大小: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生产力和养分含量,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2、嵌块体形状

1)边缘长度:是种的扩散和觅食的直接反映。

2)形状指数DI=P/2?

3)内缘比S=P/AP为周边长度它表示边界效应。

3、嵌块体分布

1)最近相邻距离:是否服从随机分布。

NNI=MNND/ENND与其最相邻斑间的平均Dmin 在随机分布前提下MNND的期望值。

等于零则完全团聚分布。等于1.0则随机分布。等于2.149则完全规则分布。

2)隔离度:相邻嵌块体间平均距离。Ri=1/n?

3)可接近度:ai=? 相邻

4、景观的的破碎度1)嵌块体?=n/An2 廊道P=L/A近则好,远则差。2)相邻度表示景观破碎程度和嵌块体边缘的复杂性。Fij=nij/Ni 第I类嵌块体与第j 类相交长度。

5、基度的连接度:反映了嵌块体间的聚散模式和相互作用。

1)嵌块体间的相互作用指标LI=? Aj 是与I相邻的j块的面积 dj2 是I与相邻j嵌体块的边缘间距离。

2)嵌块体离散指标Rc=2dc(入/?)dc为一个嵌块体中心到另一个最近嵌块中心的距离d入?为嵌块体平均P。Rc<1 则为团聚型,Rc=1则为随机分布,Rc>1有规则的分散。森林的粒级结构主要决定于更新单元的构成状态。若森林被破坏,新林发生的一个地域单元干扰不同导致林冠空隙有大有小。火灾(皆伐)寒温带特有,风倒、林立温、热带特有。以小粒径为主即大斑块少、小斑块多,形成采伐格局。以不同尺度进行,但各种尺度的面积约略相等。如此才能使空间异质性最大,生物多样上升。

景观异质性的测定:核心研究景观要素的水平分布,特别是景观结构中的特殊性状态。A、航片上用网格法即方形网格记录其间某景观要素的出现或缺失,然后进行信息的统计分析和检验处理。B、线性抽样法:在地图、航片或实际景观内设置若干条线,设线等长分割标记,记录下每段上各景观要素类型的出现或缺失,运用信息论原理定量评价和比较沿线各景观要素的分布特征和相对频度(F)。

不同尺度一组平行线,线段逐级两两合并。尺度越大,景观均质性越高。

第三节景观的结构类型

1、水平结构(四种类型)

1)分散的斑块景观如绿洲的荒漠A、基底的相对面积。B、斑块大小。C、斑块间的距离。D、斑块的分散性

2)网状景观:有着走廊优势。主要取决于:A、走廊宽度,河流系统对洪水侵蚀的控制。B、连通性(有利于动物运动)C、回路(有利于动物运动)。D、网格大小。E、结点分布与大小

3)交错景观:占优势的两种景观要素,彼此犬牙交错。A、每一要素的相对面积。B、半岛的多度和方向。C、半岛的长度和方向。

2、类型结构——多样性不同A、按生境来分: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马尾松林和杉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高山:云杉林、冷杉林。B按时间时间演替类型:城市中有线型、同心圆、扇形。[1]蛛网式即以市中心为核形成环状与方射线相结合的蛛网式交通网体系。[2]以对外交通干线为主导方向的扇面是城市的生产扇面。特别是运量大的企业。如北京西边是冶金而东边是纺织与居民区相间分布。人工林中存在的问题: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速生林、纯生林、针叶化、在进化过程中无关联的外来种,这些将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应以天然林类型分布格局为参考标准,保证各种类型的合理比例。

3、景观的对比度:相邻地区差异程度大小和过渡的急缓程度。

低对比度:热带雨林,很难区分植物群丛,大多数物种稀有,只有少数常见种航片上地形微伏,植被冠密实深入雨林中。物种因地而异:整体同质,微观异质的低对比度景观。

高对比度:一种是自然形成的,如西伯利亚的泥炭地与泰加林形成的土壤。非洲热带地区森林、热带稀树草原、澳洲、南非、巴西、巴基斯坦等水分突面边界仅几米宽。另一种是人的活动:工业化的农业、林业、城市化。

4、粒级结构:景观要素的构成状态。细粒:稀树草原有环状裸土的树灌木及树冠。由于干扰成为风倒木、枯立木,很多是由于择伐造成的。一般<1ha 中粒:则为nha 粗粒:距离为数KM往往是由火灾、皆伐、渐代形成的。

第四节景观的异质性及其测定

受尺度影响,某一尺度下均质系统随尺度变小而变为异质性。其中微观异质性:景观中某点周围景观元素的组成与该地区其它任何一点相似。宏观异质性:如山坡、山顶、谷底、阴坡、阳坡等环境梯度逐渐变大。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上、组成结构、粒级、对比度四个方面。以森林为例分述。

1)森林的年龄结构:同龄、异龄、一代林、多代林等。A、原始林:取决于自然干扰的种类及其它特点。火灾干扰导致不同林分年龄差别明显。树冠干扰表现在林分内。B、人为经营:

轮伐期和整个轮伐期中采伐在时间上的分配。采伐在时空上的安排。C、老龄林的生态意义

和保存。不同年龄的林分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和生态意义。(年龄+未受人为干扰或受人为干扰

少的原始林)。

它们的意义在于:[1]时间。[2]动植物种的组成和多度。特有的哺乳动物和高等植物。[3]总

生产力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死亡量与生长量可大体上平衡。[4]保持营养物质的巨大能力。

[5]固氮附生植物丰富,固氮细菌多。[6]对林中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枯枝落叶是能量的基础。

[7]异质性大。

森林的保存:同心圆式:[1]中央核心,不砍伐,作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2]中圈:长轮伐期

(30)年经营林(隔区隔期隔行)。[3]外圈:为短轮伐期的人工林。

在木材生产上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做到:

[1]交互块状采伐改为块状顺序采伐。

[2]林分水平上,保留8~15株大树/英亩以保证更新和野生动物对生境的要求。

[3]采伐剩余物的处理上,从过去的堆烧法改为保留下来。以维持地力保持水土,同时

也给小哺乳动物留下一定通道。

第四章景观的形成因素

现存的景观起因于5个主要自然过程:地貌、气候、动植物定居、土壤发育、和自然干扰(最开始的

定义-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组成的饿综合体)

第一节气候(Ig。T。P。风)

景观分异的最重要的因素:1)、有机体的生命历程、能量和H2O

2)、影响土壤过程,控制养分、水分循环

3)、地形、地貌过程均受气候控制

一、主要因素

1、气温存在一定的温度下

澳鸭嘴兽体温32℃,超过35℃死亡、狭窄的生态域

年均温、月均温(max、min)、生长季长度、绝对最低温度等、年较差

(1)纬度(2)海陆生长期对比(3)H 随纬度升高而

升高陆>海

积温(0℃、5℃开始或停止生长发育,10℃、15℃开发)

a.分析一定地区的热量资源→地理分布规律

b.生物(植物)的指示坐标→植物对热量要求的差别

c.预报作物的发育时期

物候: a、南北物候的差异:春、树木的始花期T下降1℃、5-3天;夏、

1-2天

b、东西物候的差异:内陆早,近海迟;Δ春--夏↓

c、垂直物候的差异:春、花期,每上升100米、T下降1℃、延迟 4天;夏、开花期,

延迟1-2天/100米

2、P和K 地理位置、海陆、地形气流、夏雨、土壤侵蚀

季节分配ES→WN 500—1000—1250(长江两岸)850—400(秦淮)夏雨soil侵蚀

二、冬雨夏雨均匀机制

埃哈特认为:地球的历史是“平静期”和“骤变期”(气候变化和造山运动←大兴安岭w 坡、雅鲁藏布江、

汉口)交替的过程

k=0.16Σt(≥10℃稳定期)→可能正(soil保持湿润情况下)

p(≥10℃稳定期)相同的岩性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面貌、蜂林、洼地、漏斗、丘陵山地和旱谷Δ灾变期:占支配地位的是机械侵蚀运动,山被削平,凹地被填满,河流网络混乱Δ平静期:植被保护,山

体圆滑,河水清澈而平静,柏枝落叶,腐殖质堆积在河滩

生物平衡,中生代占主导地位

三、赤道→两极、气候对景观的影响非常明显

Ig与转动→气候带形成不同的景观亚马逊河巴西族部落11-110平方公里

1)、赤道沿线,低压雨区、热带雨林景观:零星分布小块耕地嵌人口P小

2)、3N体30″高压干燥区,沙漠和干旱景观:盐湖、盐滩、绿洲串珠状为廊道所连接,河道被天然堤分割的景观

3)、50~60°时低压潮湿区:寒冷潮湿的饿森林景观

4)、地中海气候无完整的植被覆盖层,土壤发育缓慢,土层薄

寒冷地带的景观、极地气团的影响,植物生长季节短,冻融作用强,地形平滑,冰川、冰蚀地貌、阶梯式剖面、浑圆的山地丘平展

明显的P季节集中,土壤流失

第二节地貌

一、意义

1)、构成景观的要素之一(平、丘、山、高、谷)

2)、影响着立地的生态环境--生物的种类和多度(Ig,、水、养、污染物、土壤性质,

H、T以山脉为例)

3)物质流和物种流的影响:水分、soil颗粒、受重力和风力的搬运上生物的通道或障碍

4) 深度效应、开阔度效应、粗糙度影响景观视野生物分布的变化

粗糙度:现有坡度、山顶、露头和高度的总和(生物分布,尤其是脊椎动物的分布)

5)影响着土地利用方向

黄土质地:沟谷、沟间

二、四个地貌过程

1)构块构造→地形

2)风蚀或水蚀→山脉、脊变得平缓幼年期老年期:河谷地貌、黄土地貌

3)沉积作用→夷平景观

4)冰川作用→平坦或改变其特征鼓压、羊背石

地形、地貌特征,构造景观要素之一,其深度、开阔度效应及其粗糙度深深影响着景观。

三、

1、山地生境:

山脉:

1)、山坡部位:山顶---山麓、坡积群、物质、颗粒

2)、坡度:V水---soil侵蚀的可能性看强度;土地利用方向(40°农 48°机)

3)、坡向:a.阴 b.阳

生物因子差异---植被类型和多度,Ig多北坡1.6∽2.3倍,T高、f小、E

大、soil水分少,温暖干燥、V风差异大温暖耐旱的树种

4)、坡形

a.凸形→侵蚀,水肥条件差

b.凹形→堆积:水肥由上至下上升

c.线形→

2、河流地貌:河漫滩、耕地→农耕、居民点(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

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

源头(多瀑布)→中游(漫滩与阶地)→下游→冲积扇、三角洲(人口、工农业)

水速、物质量、颗粒

阶地:上升、堆积---构造气候:a.干、沙多、堆积

b.水多、沙少、侵蚀

3、黄土地貌:黄色、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 N 34°∽45°

东西带状、沙漠、粒度粗、质地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窑洞)极易

渗水、沉陷、崩塌

发生部位、发育阶段、形态特征:a.纹沟---经耕作后立即消失

b.细沟

c.切沟

d.冲沟

第三节生命的定居

40亿年前,景观仅仅是火山爆发震动形成的大量岩块和隆起的山脉动植物在海洋生活了近30亿年从海洋蔓延征服陆地----形成现在的景观

现在景观中的动植物反映了它们怎样随气候变化和物种迁移而进化的,特别是中生代、第三代和更新世期间。

一、植物的定居

自养型:吸收阳光、制造有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生存之源

1、作用

1)、植被决定了动物的生存

2)、气候、地形、soil相互作用 P、T、CO2循环小气候

a.约33亿年前开始出现藻类和细菌→留纪时(4.5亿→4.0亿年前)

维管束植物 C上升潮湿生境、沼泽地

b.古生代、中生代、主要植物类型发育时代高度上升、石炭纪成爆森林、针叶

树(化石、煤、石油)

c.中生代白垩纪、有花植物开始出现(与传粉者协同进化)

第三纪初期、第四纪(200万年前)有花植物剧增

d.第三纪初期,形成了现今的大部分种层;第三纪中期的造山运动、干旱、湿润、

荒漠、地中海;末期→现有的植物种

Δ低纬度分布常绿阔叶树热带第三纪植物区系温暖、棕榈、阿拉斯加

Δ赤道以北高纬、耐寒落叶和针叶树第三纪北极植物区系

e.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物种迁移是主要模式

f.冰后期人类的出现、农业的发展、改变和创造着景观,景观变化速率增加

植被高度"S"增长=>是鸟类定居、水分循环、光照条件改变及土层形成的一个基本

推动力

3)、植被的结构、类型和分布

a.结构 1)生活型和层次结构乔、灌、草、苔藓层外→附生、藤本

2)种类构成:盖度、胸径、P

3)周期性

4)叶子形状:阔叶(小叶复叶)、针叶

大小

组织:膜质叶、革质叶、硬叶、肉质叶

b.类型和分布

1)森林(乔木成层)Δ北方针叶林:45°∽170°N

欧亚大陆、北美树种单一(单纯林)阴、暗

Δ针阔混交林

Δ温带落叶阔叶林:多层 1-2乔一个灌、一个草本层

西欧、东亚、北美正部○西欧:小毛榉、栎○东亚:落叶栎林(正北→辽东栎、华北、日、朝、俄)

○北美:小毛榉、糖槭、北美鹅掌秋等

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大陆东岸:常绿阔叶林大陆西岸:(地中海式)硬叶阔叶林

内陆:亚热带荒漠植被

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叶片大、椭圆形、革质、

厚蜡层、光泽、无茸毛,主要在中国

亚热带硬叶:小、茸毛、无光泽、灰绿色、坚硬、革质,地中海地区、北美西

部、澳、智利、非洲海岸等地

热带季雨林:10°→回归线干湿季交替、结构简单乔木2-3层,25米,不

连续分布,季风气候区

热带雨林:10度之间复杂乔木4-8层

△没有什么比--更令人类放弃傲慢,而代之以敬畏之情。它们是自然界的侵

略阵地,繁衍着人类很少或从未见过的动植物群落,栖息着极少数不与外

界交往的原始部落。

2)草原→热带稀数草原:经常性火灾、抗火性

草原:明显的季相变化高、中、矮→草甸、干草原、荒漠草原、高寒

草原

3)荒漠→叶退化、根退化

4)冻原→简单、灌木和草本、无乔木、苔藓、地衣发达

欧亚大陆和北美由南至北→森林冻原

灌木冻原

藓类地衣本原

北极冻原

二、动物的定居

1、异养性非常敏感的景观质量指示物,一定居,异质性产生影响(即动物为了占据和

适应某种环境往往要利用现存的异质性,觅食、生活、逃生同时也会增加景

观异质性)

2、历史

1)古生代以前,海洋中进化和分解的含有现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类型

2)古生代期间,无脊椎动物如蜈蚣、蜘蛛、无翅昆虫

古生代后期,两栖动物、鲨鱼

3)古生代恐龙时代、爬行动物使中生代的景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末期,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相继产生,调节体温

4)第三纪时,温血哺乳动物和鸟类取代了爬行动物,猴、马、猪、犀牛、大象

中期,现今的主要群类

特点:a.定居速度快,尤其是迁徙

景观中某种动物的存在或消失与该景观的现状史及环境波动密切相关

b.自然选择会很快失去其变异性,物竞天择

c.在景观系统中形成一个重要的反馈环

3、物种的形成:适应迁徙、灭绝或形成新物种→环境平静期

a.冰期收缩分隔独立变异间冰期扩展

b.强烈的对比性和环境随温度的巨大差异,引起高层次的物种形成山坡洼地雪原景观

雪原内外不可能发生花粉交换、基因融合和杂交

气候和地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框架

动植物扮演剧中的角色,现存的最后一幕

第四节土壤

一、影响:

1、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之一,植物生存空间、矿

质元素、水分(肥力)

2、独立生态系统、生物

3、土地利用

二、发育

气候、土壤、植被地带性规律(稍待提一下)正反馈环

三、土壤性质与生物的作用

土壤性质影响着不同生物的生长

生物→栖息于地表枯枝落叶层的动物如蜗牛等

土壤孔隙、根隙和裂隙中的动物如蜈蚣、蚯蚓 =>分解=>养分的循环

穴居动物如蛇、鼠

微生物

植物→枯枝落叶层

耕作制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个因素相互影响、依存、地位不同:大尺度→气候

小尺度→地貌和土壤 =>植被是其综合反映

土壤→植物→植枝落叶层→动物分解→土壤结论: 1、植被侵蚀、沉积物地貌过程类型、地形都留有明显的气候烙印

2、植被直接取决于气候,而同时它在土壤的发育和保护中起着主要作用

3、土壤通过反馈环反作用于植被

4、气候、植被、土壤为动物定居提供了环境条件,食草、授粉、传播种子来改变

植被和土壤

第五节自然干扰

一、类型

1、火灾:a.耐火植被,火是景观中的正常组成、经常发生、热稀树草原

b.很少发生的景观中,不能适宜火烧、干扰

2、洪水

3、火山活动不常见的、不可预测的、来势汹涌、破坏严重

4、飓风、龙卷风:拔除大树、席卷农庄

5、虫灾:使草原、森林中出现光裸的嵌块件

二、机制

灾变论:逐渐变化的系统(及其特征)

可能集中和穿过某些特殊点,只要该点附近稍有变化就会使系统方向完全改变

景观发育的主要变化就是一这种方式进行的

举例:洪水使河道改向

非当地种的如侵而后定居,形成新的景观

作用:不仅受到景观异质性的强烈影响(虫灾、纯林易生),而且也会产生异质性

受干扰的变化:

a.稳定的系统在火灾、采伐等降低生物量的干扰→逐渐性,物量、加积作用→稳定

生产大于分解

b.退化的系统:分解大于生产

1、中等干扰假说=>强度:强度中等种的丰富度最大

很难量化强度过大,物种丧失、土壤流失

强度过小,竞争、弱的消失

2、竞争排斥原理干扰发生得比竞争排斥所需尤更频时,维持种的丰度

三、干扰状况的指标

分布、作用力:

1、时间上分布格局的指标:干扰重视间隔期、干扰力、干扰轮回期

2、空间分布:干扰斑块的大小、形状、分散程度等指标

3、干扰强度:干扰因素

4、干扰强度:对有机体、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影响干扰的因素

1、群落结构:地上

地面=>草原

年龄:幼、老

易发生火灾

树种:针、阔

2、立地条件:火灾→干燥

立地→种群→干扰因素的敏感性

3、生活史对策:抗干扰种→寿命短、结实力强、种子散布能力强、很强的无性更新能力

占据一定的空间领域→抗衰亡或速生动物地洞逃离遗传记忆

4、景观特征:异质性,可以抑制干扰的发生和发展

五、作用

1、中等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过强、过弱、促进同质性

2、景观格局由立地和干扰决定:粗粒→细粒树倒

森林空隙发展的不同阶段

3、协同作用、叠加效应如:干旱可增加火的强度

虫害可增加受暴风危害的可能性

第五章人类在景观发育中的作用

生物有遗传记忆,因而可承受环境的周期性变化,有效地记录下有规律的波动,并通过繁殖周期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人类出现,景观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

一、(以4种方式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自然节律的改变(干扰、扰动)未受干扰时,动

态平衡,干扰→发展

1、自然干扰节律的变化时限为1天到数个世纪之久,可以通过农林业措施得以缓和

干扰的时滞性和温度性

遗传记忆记录下来,适应这种波动:

1)日节律:兴建温室,延长日温度周期,以色列绿色农业景观

(苏醒睡眠)人工光源增加,蛋产量,延长黑夜,加速猪长肥

农业基本建设→星罗棋布的特殊庭院

2)季节节律:(最壮观的变革、)

3种综合方法摆脱季节节律的限制:

狩猪、采集→种植、养殖四分之三地面改观旧石器时代末永久性住宅的

建造

耕作和管理→紧密循环棋盘式景观

放牧的管理灌溉景观

3)几年或几个世纪的节律:

a.火扰热带稀树草原数百万ha/年

人类干扰 f增加,在人的影响下得以产生和维持

b.森林管理、采伐期(240年)

幼苗期:疏苗采伐期:(法)卢瓦尔山谷的布卢瓦森林主要为皇家舰队提供木材、豪华家具动龄林、杆材林、森林

c. 森林景观的滥伐

2、改变景观的方法日益增加,且行之有效,强度不断增加

1)早期、狩猎和火的使用放火烧荒(欧洲移民之前,当地印第安人并未有计划或经常烧荒)

2)开发资源:采矿自身的调节和物种的适应能力

3)发展农业:物种引进→机械土壤翻耕投入化肥、农药→嵌块体、均质性增加→高产与天然生物贫乏、土壤侵蚀→长期协调

4)决策因素:触发器的作用

政、经、社会决策的制约

开发亚马逊河雨林地区用来兴建横贯亚马逊流域的公路

3、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人为变化的最高层次

自然保护区→城市中心

1)城市、城交、村庄

2)引进嵌块体增加、干扰和环资嵌块体降低和形状的规则性嵌大小和变异性降低

3)线状廊道和网络增加,河流廊道降

二、景观分类和生态属性 178页---179页 80页表5-1

1、人为干扰状况

1)天然(自然)

2)管理:例草地和森林管理或收获当地种

3)耕作:村庄和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的嵌→分布在广大耕景中

4)城郊:农业、城市化和管理植被组成的混合体

5)城市:建筑群密集,零星分布有人工管理的公园

自然保护区→大城市中心

2、生态属性

三、对景观结构的影响(81页图)

1、对嵌块体结构的影响

1)、类型:农业、城市化

2)、大小:大小、方差均降低“破碎化”

3)、形状:环境资源干扰不规则规则化、直角化、长宽比降、长条形增加

4)、密度:上升

耕作景观:改变自然和管理景观的重要发展阶段

耕作制度(南北方)

村庄→新型的景观要素嵌、廊、网络、基质、连接度降

“世界种”家鼠、蛇、车前草、蒲公英

传统农业:零星分布不规则的耕嵌与放牧休闲

传统与现结合:

具有残存传农的现代农业:

大小的变异性降引入增最高的净产量多样性急剧降

城郊景观:异质性最大、各种流最活跃、敏感、脆弱带、

线状的网络增河流廊道降基质S和连接度极小

镶嵌度几乎最大,类型丰富度很大、引进、残存

城市景观:独特、个性

干扰的类型、特征及生态学意义

陈利项、傅伯杰

一、概念

干扰:不同时空尺度上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演替。

二、不同的分类原则可分为:

自然和人为:产生的来源:火、风暴、火山、地震、洪水、病虫害

有目的行为指导下,改造、生态建设

内部的外部:功能:相对静止的长期内发生的小规模干扰、演替

短期内的大规模干扰,打破了演替过程

物理(森褪→气候土地C SOIL侵蚀沙化)、化学(污染)、生物干扰(虫害、外来侵入种引起的生态平衡失调和破坏):干扰机制

局部和跨边界干扰---传播特征

常见的干扰类型:火干扰、防物、SOIL物理、化学干扰、践踏、外来种入侵、洪水泛滥、森林采伐、矿山开发、道路建设和旅游等

三、特点

1、多重性

2、生态影响的相对性

3、明显尺度性

4、是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

5、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协调的现象

6、时空尺度的广泛性

利、弊适度,可促进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保护

性质、生态效应(群落、物种、更新)、适度规模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机制

灾变理论

1、生态干扰类型

2、常见的干扰

1)、可以促进或保持较高的第一生产力机制:消除了地表积聚的枯枝落叶层,改变了区域小气候,SOIL结构与养分,同时,一定程度上可影响物种的结构和多样性(敏感程度)

2)、放牧(Grazing):草地的形态特征、生产力和草种结构

历史较短(适应性差的草种)、严重干扰,草种尚未适应放牧这种过程较长--适应

适度的放牧,保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促进草地景物质和养分的良性循环,管理草

场,提高物种多样性和草场生态力的有效手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规模尺度问题3)、Soil物理干扰( Soil Disturbance):翻耕(结构和养分状况、地表粗糙度升,为外来物中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有利于外来物种入侵,降低种的丰富度)、平整等为物种的生长提供空地和场所

4)、土壤施肥( Nutrient input):养分化学成分的改变,化肥、农药---淡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某些物种快速生长,而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丰富度降,有利于外来种入

侵,前三者带走土壤中的养分,养分匮乏,后者增加养分,促进养分的循环和平衡,对于土地管理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践踏( Trampling):生态系统中产生空地,为外来种侵入提供有利场所,同时阻碍原来优势种的生长,(踏青苗)适度的践踏,减缓优势种的生长,可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持较高的物种丰富度。

践踏的季节和时机对物种结构的恢复,生长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针对性,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负面

6)、外来物种入侵:

往往由于人类活动或其他一些自然过程而有目的或无意识的将一种物种带到一个新的地方。

种植动物(澳兔子)

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景观面貌和景观生态过程

7)、其他干扰类型

洪水泛滥、森林采伐,城市建设,矿山开发和旅游

3、干扰的性质

1)多重性:分布、f、尺度、强度和出现的周期

分布(Distribution)

f(Frequency)

重复间隔(Return interval) 1/f:一个地点相邻两次干扰之间相互间隔的年数 T(Period)

预测性(Forecastability)将一个与研究S相等大小的一块土地

面积及大小

规模和强度

影响度对生物有机体、群落、生态系统

协同性对其他干扰的影响

2)相对性:在一定环境下(抗性强)→自然演替的过程

3)明显的尺度性:病虫害→物种结构消失或泛滥但群落的生态特征没有影响,生态系

统尺度→正常生态行为

干扰与生态系统的正常扰动的区别:扰动,正常范围内的波动。

睡眠、时差、季相变化暂时改变面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景观的性质

可预测

干扰→系统内一些发生的、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影响是大范围的或局部的,超出了系统正常波动的范围,无法恢复原貌、性质或多或少的变化,破坏性

f、规、强、季节性与时空尺度、高度有关:规小、强低→f高影响小

规大、强高→T长、影响大

4)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加速

后退

火灾:森林演替发生倒退促进了系统演替,促进新的树种发育

土地沙化:合理的生态建设(植、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引进灌溉)促进……

5)往往是不协调的:较大的景观中形成一个不协调的异质斑块,内部异质性增

6)时空尺度上的广泛性

4、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适度的→演化、更新、持续发展、生态演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自然现象

影响:a.自然因素的改变例:火、森林砍伐→光、水、E、土壤养分→微生态环境的变化→地表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

b.土壤中的生物、水分、养分循环→景观格局的变化

1)、干扰与景观异质性:一定意义上,不同时空尺度上,频繁干扰的结果

干扰升、异质性升、极强、降低异质性低→中高强度

火灾:小规模森林火灾,新的小斑块增

大片的森林、灌、草消失均质的荒凉景观

取决于干扰的性质、景观的性质--抗性

景异又影响干扰,增加或减低干扰在空间上的扩散与传播

a.干扰的类型和尺度

b.景观中各种斑块的分布格局

c.各种景观元素的性质和对干扰的传播能力

d.相邻斑块的相似程度

溪沟对火灾的扩散空间上的阻隔作用

2)、干扰与景观破碎化→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a.小规模干扰导致→破碎化

b.大规模干扰→异质性斑块毁灭→均匀基质

景观对干扰的反映存在一个阈值,超过时,景观格局发生质的变化

Tang研究了林地砍伐的物理特征与景观稳定性的关系。

砍伐的位置比形状更为重要→坡:大面积坡面的不稳定性,如滑坡、泥石流、塌方等

3)、干扰与物种多样性:干扰性质

物种敏感

△适度干扰,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较低、较高f的干扰作用下多样性趋于减少

△适度时生境不断被干扰,一些新的物种和外来物种,尚未完成发育又受到干扰,新的优势种始终不能形成,从而保持了较高的物种多样性,f低时,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发展,某些优势种逐渐形成,导致一些劣势种逐渐淘汰→多样性降,例,草地上人畜践踏

△从综合角度,更高层次出发,如适度、火、洪灾(阿斯旺水坝的修建尼罗河流域定期泛滥)、物种多样性增,但对人类损失太大,干扰→对自然干扰的人为再干扰→生物多样性、人文景观多样性减

结论:1)对于许多生态系统来说,一种常见现象

2)导致景观中各类资源的改变和景观结构的重组

3)利弊(干扰、景观)

4)对于人类影响,不期望

几个问题:

1)干扰的性质

2)干扰的生态影响及利弊

3)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价值的评价

4)规模的确定

5)各种干扰有机结合,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优化管理

第六章景观的功能

不同时空异质性的景观要素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能量和物质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引起的

景观总是与周围立地环境密切相关的(金花鼠为例)环境评价,立地条件评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景观设计和管理上。举例:鼠类筑洞温暖温度向阳,土壤疏松地点,蛇、猫头鹰

相邻景观要素间的流

第一节基本观点和机制

一、基本观点

1、半透膜:二者的区别:边效→结构特征、生物特征

生物学、透膜、景观边缘、过滤作用、边界作用、效应(对流的

影响)

例:林地边缘拦截吹雪或沙石流沿边缘流动

2、源区和汇区:如河流的发源地与入海口泥沙、来源区和沉积区

在一个景观中,一种要素取何种作用取决于年龄阶段和物流的类型

营养物质→幼年植被是源区,而成熟植被是汇区

散布种子→成熟植被是源区

新出现的裸地(采伐和火烧迹地)是汇区

全球CO2平衡来着,热带地区是源,温带地区是汇区

二、基本机制

1、媒介物:运动的(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地貌过程(重力作用)滑坡、

泥石流、塌崩等

2、力

较大空间尺度:a.扩散(极小的尺度,物体运动较为重要)方向

流量:物质的净运动

b.物质流(风)能量梯度风高压→低压(Ig不均匀形成的P)

水高处→低处重力差

(注:a.b.取决于温差与异质性紧密相连浓度遍在)

c.运动--在抵达的景观要素中高度集中

扩散:鸟类对栖木和迁徙路径的偏爱

低耗能过程

物质流:地表、地下水--R表(侵蚀)、R潜水携带、溶解物质

小的有机体和繁殖体

空气流、风(远d、近d)

运动:物质在抵达的景观要素中高度聚集

景观生态学(终极版)

1.叙述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及目前的研究重点。 主要内容: (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空间的异质性和格局 a)定量地描述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形成的物理、生物过程和干扰过程; b)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到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空间分布;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 d)人类对景观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景观。 (2)景观生态学是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和管理 a)景观镶嵌体的空间结构和组成; b)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能流、物流);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d)景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和管理。 目前研究的重点: ①干扰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和干扰在景观中的传播和扩散。 ②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关系或景观格局的生态学和环境效应。 ③小尺度实验研究及其尺度外推。 ④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和景观规划设计辅助决策以及多尺度空间耦合模型。 ⑤景观格局优化。 ⑥景观的多重价值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基础的景观社会经济研究。 ⑦人类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景观规划设计。 热点地区:①流域系统;②湿地;③文化景观;④城乡过渡带;⑤滨海地区;⑥乡村景观 2.试比较美国景观生态学派与西欧景观生态学派的特点。(必考) 欧洲和北美在起源和发展上均有着显著的不同。一般而言,欧洲学派更具人文性和整体论的特点;北美学派更注重于以生物为中心的生态学内容和还原论为基础的方法论。 具体的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首先,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学派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规划、管理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和明确的关系;北美学派虽也有应用的方面,但它更大的兴趣在于景观格局和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并不是都结合到任何具体的应用方面。 其次,欧洲学派主要侧重于人类占优势的景观;而北美学派同时对研究原始状态的景观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北美景观生态学派同样意识到了人类对景观的作用和影响;欧洲学派也没有放弃对空间格局的重视。 3.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 研究意义: a)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和机制, 探讨格局效应。 b)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c)比较不同景观镶嵌体的特征和它们的变化; d)探讨空间格局的尺度性质; e)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过程的相互关系; f)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研究方法: a)用于景观要素特征分析的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景观: 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 地理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 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 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 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 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 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 1、景观生态学 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 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 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

景观生态学规划原理与方法-城市公园的生态学1

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 论文摘要:城市园林的景观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以城市公园的设计为例,阐述景观生态原理对城市园林建造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生态学原理 Landscape Ecology, the urban green sites system ,design, application 1. 景观生态学简介 1.1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层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转化,研究景观的空间构造、内部功能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异质性发生发展及保持异质性的机理,建立景观的时―空模型[2]。关于景观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一般公众将其与“风景“等同;建筑学强调它的美学特征,将景观理解为建筑物或建筑群体的空间视觉效果;地理学则强调它的区域性,将景观定义为综合体。目前较为一致的共识认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1.2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及其在园林中的涵义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组成。景观要素指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这些要素相当于生态系统。景观要素有三种类型: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其质(matrix) 斑块指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花园、庭园、小游园、广场等点状空间相当于景观中的斑块。 廊道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在城市绿地系统中,街道绿水、城市周围的环城绿带、滨水绿带等线状空间相当于景观中的廊道。 基质指景观中的背景地域,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在景观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面状空间相当于景观中的基质。 1.2.1 斑块的合理分布 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可依据面积大小,把绿地斑块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大中型的绿色斑块作为城市的“绿肺”,不仅具有多种的生态功能,同时也为景观增色不少[5]。小型的绿色斑块则可以作为物种迁移和再定居的“踏脚石”,改善城市景观的视觉效果,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因此小型的绿地斑块可以为景观带来大型斑块所不具备的一些好处,应当看作是大型绿色斑块的有益补充,但不能取而代之。大中型绿色斑块虽然数量少,但总面积却比小型斑块大,故应以大中型绿色斑块为主,小型绿色斑块为补充,相对均匀地分布于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1.2.2 廊道的合理分布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廊道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对景观生态学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的仅是其中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其中与景观学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1 景观学的发展历史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由于贝尔格等最初的景观研究者们,没有赋于景观任何分级的意义,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单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东西,为此,许多后继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缺陷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以致于形成了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基、C.D.卡列斯尼克、H.A.宋采夫、伊萨钦科等,而尤以区域学派的影响为甚。H.A.宋采夫1947年在全苏第二次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关于景观问题的报告,被认为是继拉孟斯基、卡列斯尼克、苏卡乔夫等人之后,对景观学说的第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报告及其以后的著作中他给了景观一个新的、更为确切的定义: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这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限区―组成,后者在景观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结合。之后,又有许多地理学家在相当多的著作中对景观学说进行阐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波雷诺夫和彼列尔曼的工作。他们奠定了景观地球化学的基础,他们主要研究景观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形成了苏联又一个景观学研究方向―景观地球化学研究方向(伊萨钦科等,1962;贝尔格等,1964)。现代景观学研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强调分析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通过对景观各个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去解释景观的特征,综合研究则强调研究景观的整体特征,这一方向的景观学相当于综合自然地理;另一个方向是研究景观内部的土地结构,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景观。这一研究在苏联发展为景观形态学,在我国则称为土地类型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 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 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 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 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 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 现象(不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 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 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 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 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 态效应,也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 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

景观生态学大纲

《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课程代码】11032008 【适应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景观生态学是人们在宏观尺度上认识人类活动、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景观格局的形成与动态,空间异质性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景观结构与功能及其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探索其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其在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旅游开发和城市园林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理解景观格局、过程和尺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理论,了解景观生态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能够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思想在景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土地持续利用、全球变化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应用。 【参考学时】54学时(理论48学时,讨论6学时) 【参考书目】 1.郭晋平,周志祥.景观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朱强,黄丽玲,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绪论 §1 景观 §2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前景 作者: 指导老师: 专业: 年月日

摘要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中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它的理论与方法和传统生态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注重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影响。最近几年,园林生态学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学内容。它不但分析体系本身的发展和变化特征,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景观生态学为综合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因而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从景现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一般原理、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是景观结构、景观动态与景观功能。综述了景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异质性、景观尺度与景观功能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最新应用领域,展望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应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Landscape ecology is a young discipline, its theory and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ecology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landscape ecology concern. It is a new ecology. It not onl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Landscape ecology provides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ory,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re a research focus in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structure,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dynamics, landscape diversity, landscape scale and landscape function were reviewed, and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new application field, the prospect of the landscape ecolog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与基本原理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基本原理 (一)研究内容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及景观的规划管理。 景观结构: 指的是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各种生态系统的性状、大小、数目、种类和构图与能量、物质和物种分配的关系) 景观功能: 指的是多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景观变化: 指的是景观在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管理: 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主要内容是通过综合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包括下述内容: ①景观生态分类;②景观生态评价;③景观生态规划设计;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实施。 (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holism)和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 整体论是1926年由Smuts提出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说明,客观现实是由一系列的处于不同等级系列的整体所组成,每一整体都是一个系统,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态中的相互关系集合。稳定态的维持机制称之为内稳定性,它是靠一系列正反馈和负反馈因素使系统处于两种动态平衡之中。

所以从根本上说,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就是内稳态的机制,也就是研究地表所有作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它们又是如何造成水平和垂直的异质性的。 关于垂直异质性问题,由于欧洲学者对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解,与R.Forman和M.Godron的定义有所区别,比如荷兰学者I.S.Zonneveld指出,应将景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而又认为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包括范围大小。景观是在地球表面由所有作用因素形成的开放系统。这些因素组成三维现象。水平方面表现在互相联系的要素的水平格局上,垂直方面表现在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很多“层”上。景观的每一层成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如地质学、土壤学、植被学等),而独有景观生态学则将全部土地属性形成的垂直异质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是景观生态学最基本的特点。可见,整体范围内的垂直和水平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Forman & Godron (1986)提出下列七个景观生态学原理: (一)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landscapestructureand functionprinciple): 在景观尺度上,每一独立的生态系统(或景观生态元素)可看作是一宽广的斑块,狭窄的廊道或基质。生态学对象在景观生态元素间是异质分布的。景观生态元素的大小,形状,数目,类型和结构是反覆变化的,其空间分布由景观结构所决定。 (二)生物多样性原理(biodiversity principle): 景观异质性程度高,造成斑块及其内部环境的物种减少,同时也增加了边缘物种的丰度。 (三)物种流动原理(speciesflowprinciple): 景观结构和物种流动是反馈环中的链环。在自然或人类干扰形成的景观生态元素中,当干扰区有利于外来种传播时,会造成敏感物种分布的的减少。 (四)养分再分配原理(nutrientredistributionprinciple):

景观生态学整理

景观生态学整理

第五章: 填空选择: 1、景观的阻抗:a穿越边界的频率b边界的不连续性c适宜性d每一个景观元素的总长度 3、网络的连通性:系统中所有结点被廊道连接的程度 4、源:某一斑块物种,随着种群数量增大,呈现“源”的特征,生物流向外扩散 汇:景观中的生物流向适宜的生境 5、斑块功能:栖息地,源,汇;廊道功能:边缘物种的栖息地,源与汇,屏障(Barrier)或过滤效应。基质的功能:连通性,狭窄地带(狭管效应);网络的功能:结点的功能,廊道的交结地区,运动物体的源和江。 6、(选择题)孔隙率及斑块间的相互关系:a、高孔隙率对物体通过基质造成很大影响 b、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流的性质 7、斑块的形状与物种流的空间取向的关系影响流的速度 简答题: 1、景观的生产功能

答:景观的生产功能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为生物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其中包括:A、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指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所能累积的有机干物质 B、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具有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的双重特征,生产功能主要体现在农业土地利用的产出上。①正向物质生产功能:通过生产潜力(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土地潜力)来表征②负向物质生产:人类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及农业废弃物的农业生产,造成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C、城市景观的生产功能:典型的人工景观,生产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 ①生物生产:生物初级生产(绿色植物的生产);绿色植物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及其它农副产品;不占主导地位,主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生物次级生产(城市中的消费者对初级生产的再生产过程) ②非生物生产:1、物质生产:正向物质生产:各类有形产品及服务,负向物质生产:城市景观的“三废”物质2、非物质生产(精神方面):

景观生态学 知识点梳理

斑块: 思考题: 1、什么是斑块?斑块的特征?斑块的起源有哪些?斑块有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什么特点? 1)定义: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质)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该定义强调了斑块的尺度性、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 广义上,斑块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而狭义上,斑块仅指动植物群落。 2)特征:版块的大小,形状 3)起源:一场大火后的早晨,我们迫不及待地去考察漆黑一片的景观。这是一个可怕的景象!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景观上零星分布的许多种斑块,两处孤立的火已燃起。附近一处小斑块已化为灰烬,而且大火已向远处蔓延。经对其考察,发现几个虽有火焰跃过但依然保留有植被的斑块。我们返回未燃烧的地方时,要穿过一小片沼泽。这个斑块由于土壤过湿,具有完全不同的动植物。随后,来到一片开垦地,并眺望一块微风吹拂的谷物斑块。 在这次考察中,至少发现了几种起源基本不同的斑块类型。这些斑块的主要成因机制或起源包括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种植。若干年后,如果再观察这些斑块,其物种动态的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 Forman和Godron(1981,1986)根据斑块的起源或成因机制将常见的景观斑块类型分为4种: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

和引进斑块。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 概念: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称为干扰斑块。 起源: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一般由短期局部性干扰形成;也可由长期持续干扰形成,主要是由人类干扰引起的;有时,长期自然干扰也能够形成干扰斑块。 特点: 基质未受干扰,而斑块受到干扰。 种群大小、迁入率和灭绝率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阶段;当基质和斑块融为一体时,干扰斑块消失(图) 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通常是恢复最快的斑块 类型。但长期持续干扰斑块也能保持稳定,持续时间较长 残存斑块(remnant patch) 概念:景观中由于大面积干扰所造成的、在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者某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片断。 起源:基质受到大面积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的影响,在其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其片断,其成因机制与干扰斑块相反。 特点: 基质受干扰,而斑块未受到干扰。 种群大小、迁入率和灭绝率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阶段;当干扰消失后,在自然界同化作用下能很快地融合在基质内,残存斑块消失。斑块具有较高的周转率(图)。 与干扰斑块在外部形式上似乎有一种正反对应关系。 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resource patch) 概念:由于环境资源条件(土壤类型、水分、养分及地形有关的各种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级学科(中文)名称: 生态学 (英文)名称:Ecological 一、学科概况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源的。概括地讲,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 进入17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做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期,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作与教科书。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 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植物社会学》;《实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等。由于各地自然条 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苏联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上对生态学的兴趣与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成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生态学越来越融合于环境科学之中。特别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显得突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1 世纪的生态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未来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向解决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如果说21 世纪前生态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主要是指出问题和提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到了21 世纪生态学则是转变到对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索。当代生态学研究愈来愈注意与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相结合,并成为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当生态学介入生产和社会问题时,特别是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与政策、经济、法律以及美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甚至进入哲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二、学科内涵 生态学诞生于19 世纪后半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两者协同进化的规律,学科的核心理论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间及其生物的集合体间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的关系并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各类生态系统,对人类而言,这些生态系统都具有服务功能。关于生态学基本理论常因生命层次的不同而异,从系统的层面上,通用的理论主要是相生相克理论、系统开放理论、等级系统理论、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理论等。目前,生态学仍处于新理论不断创建和发展中,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物质多级利用理论等都对本学科乃至相关学科具有指导作用,已经成为许多新兴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具有进化观、整体观、系统观、层次观的显著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问答

1、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2、景观生态特征:空间异质性、地域性、辨识性、可重复性和功能一致性,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相互影响。 3、景观要素: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景观强调的是异质镶嵌体,景观要素强调的是均质统一的单元,之间的转换反映了景观问题与时间空间尺度密切相关。 4、景观的分类:自然景观:原始、轻度人为活动干扰景观;经营景观:人工自然、人工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5、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功能、结构和变化,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6、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类型:聚集、共轭、平行、线状格局。 7、Forman:斑块散布的景观,网格状、指状、棋盘状。以一种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占绝对的优势,而另一种或多种分散在其外(绿洲、稀树草原);在景观中以相互交叉的廊道的优势(牧场林网,高速公路网)。 8、尺度: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或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以粒度和幅

度(研究对象在空间或空间上持续的范围或长度)表达。总面积决定空间幅度。 9、空间粒度:景观中最小可辨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10、尺度推绎: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11、尺度上推:将小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大尺度上的过程。尺度下推:将大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小尺度上的过程。 12、大尺度:大空间范围或时间幅度,小比例尺,低分辨率。1:100万。小尺度:高分辨率,大比例尺,1:1万。 13、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事件。 14、干扰与胁迫的差异:干扰直接改变生态系统结构,胁迫改变其功能。 15、干扰的类型:来源分自然、人为;功能分内部、外部;形成机制分物理、化学、生物;局部、跨边界干扰。 16、干扰的特性:多重性,尺度性,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不协调,尺度上的广泛性。 17、扰动:正常范围内的波动。干扰:系统中一些发生的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自身无法复原到原有的面貌。

内蒙古农业大学《景观生态学》复习题汇总

景观生态学易考题 名词解释 5S:RS、GIS、GPS、Eos、DPS。 B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B本底: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B变幅:指生态系统可被改变并能迅速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 D地带性土壤:由生物气候条件决定而发育具广域分布的土壤。 F富集作用:生物体逆着生境的浓度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 G干扰: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态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G干扰: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的事件。 J景观(狭义):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J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J景观生态流:能量、物质、物种和其他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景观生态流的表现形式即为景观过程。 J景观变化: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J景观稳定性:指一个系统对干扰或扰动的反应能力。景观稳定近似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J景观生态建设: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即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 K抗性:或称抵抗力。描述生态系统在受到扰动后产生变化的大小,也就是衡量生态系统对敏感性的大小。 L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S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完整word版)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景观生态学不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代表了集现代生态学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突出格局—过程—尺度—等级观点的一个新生态学范式。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在本课程中,作者把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和改善空间格局与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相互关系的整合性交叉学科。 正确的态度是成功的一部分,因而,明白景观生态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先导。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尖锐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呼声日渐响亮。学习景观生态学,有利于我们把握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建设生态文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作为环境规划专业的学生,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认识,把握规划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建设新时代的生态城乡环境提供引导,走向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规划设计之路。 本学期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狭义的景观是由空间单元组成的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的地理条件;广义的景观是由地貌、植被、土地和人类居住地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生活环境中视觉所接触及到的地域空间。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三个方面的内容。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空间异质性或格局的形成和动态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格局—过程—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的等级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尺度推绎问题、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管理等几个方面。景观生态学的学科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空间异质性2.注重尺度在研究景观格局和过程中的作用3.整体性和系统性4.综合性和宏观性5.人类主导性。 在景观生态学中,格局、过程、尺度、斑块、基底、廊道、干扰、空间异质性等是几个重要的概念。其中空间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二、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斑块性是景观格局醉普遍的形式。景观格局主要受地形地貌、气候、干扰、物种分布、斑块等相互影响。斑块依据不同的起源和成因可分为残留斑块、干扰斑块、环境资源斑块、人为引入斑块。在景观中,斑块、廊道、基质共同组成了景观的面貌,他们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学过程的重要部分。

国外重要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学术刊物简介教材

国外重要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学术刊物简介 (1)《生态学》(Oecologia),国际生态学会出版,在ISI科技引文生态学类期刊中位于前列,此刊物主要登载关于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植物—动物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保护方面的文章,也刊登一些评论性文章及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方面的学术论文。 主编:J.R.Ehleringer (Salt Lake City), C.H.Peterson (Morehead City), M.Schaefer ( Gottingen), E.D.Schulze (Bayreuth) (2)《人类环境杂志》(AMBIO),瑞典皇家科学学会出版,此刊物致力于展示环境研究、环境政策及有关方面的重要进展和前景,旨在使全世界的专家、学者、决策人员和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都能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主编:CLAES RAMEL, Ph.D, Professor of Toxicological Genetics, Stockholm University (3)《环境污染与毒理学要览》(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美国国家毒理研究中心出版,此刊物刊载关于环境污染的效应和后果的研究论文,也刊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最新发现和研究进展,主要范围包括分析化学、生化、药理学、毒理学、农业化学、空气化学、土壤化学等学科。 主编:Daniel R.Doerge, National Center for Toxicological Research ,Jefferson, Arkansas (4)《生态学杂志》(OIKOS—A Journal of Ecology)Nordic Society发行,此刊物对于理论性工作(并不仅限于已发表论文的评论)和实验性工作(能充分验证某项假说或理论)同样重视,提供一个关于某个生态学问题发表不同观点看法的论坛,并定期发表一些知名生态学家的约稿。 主编:Professor Nils Malmer, Dept of Ecology, Plant Ecology, Lund Univ.,Ecology Building, S-223 62 Lund, Sweden. (5)《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Research),日本生态学会出版,以推进生态学的国 际性研究为宗旨,发表关于生态学各个方面的评论性文章,技术进展等。 (6)《生态模型》(Ecological Modelling),国际生态模型学会出版,此刊物致力于运用 数学模型、系统分析、热力学定律、计算机技术等描述生态系统,控制环境污染,管理自然资源。并认为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侵扰有一定的忍受范围,这种侵扰只能运用生态模型与系统生态学进行定量的描述,而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也只能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解释。 读者对象:生物学家、工程师、生态学家、经济学家· (7)《生态学报》(Acta Oecologica),Elsevier Science版权所有,主要涉及行为生态、群落生态、生态保护、进化生态、生理生态、种群生态,并提供一个论坛对当前生态学的某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看法。 主编:A.van Noordwijk, Behavioural and Evolutionary Ecology, Heteren, The Netherlands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解读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对景观生态学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的仅是其中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其中与景观学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1、发展历史 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由于贝尔格等最初的景观研究者们,没有赋于景观任何分级的意义,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单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东西,为此,许多后继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缺陷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以致于形成了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