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学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学史知识点梳理

一、知识点的识记要求

开创性的,典型的文学史知识

1、第一篇游记是马第伯的《封禅仪记》

2、权乘的《七发》是汉大赋成熟的标志,

3、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秦嘉的《赠妇诗·三首》

4、《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最高代表

重大文学史问题的细节性知识,独特性知识

1、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2、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书籍是《山海经》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按照风,

雅,颂分为三类。共15国风,160篇;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周颂31,商颂5,鲁颂4

4、《楚辞》中《九歌》共有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

《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歌》包括《惜诵》《涉江》《哀》《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重要的文学史作品,文学常识以及文学现象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

篇笙诗。按照风,雅,颂分为三类。共15国风,160篇;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周颂31,商颂5,鲁颂4

2、《楚辞》:“楚辞”: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之所以被称为楚辞,是因为这类作品的创始人屈原以及后来的宋玉、唐勒、景差等均为楚人。汉代及后人对这种诗体大力模仿,于是使“楚辞”成为了特定的诗体。西汉成帝时,刘向在前人纂辑的基础上,集录屈、宋诸作及后人模拟之作为一书,名为《楚辞》。东汉王逸以此为基础编写《楚辞章句》,于是《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3、《春秋》: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鲁国史官整理的鲁国纪年史,以记录鲁国的历史事件为主,同时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4、《史记》:原题《太史公书》,东汉桓灵之际,始专名《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计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5、《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西汉一代230年的历史,全书由本纪,列传,表,志四部分组成。

6、乐府:本是秦汉时期掌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正式设立了乐府机构,其职责有二,一是谱制新声训练乐工,教习歌舞,以备交际之用,二是,大规模的采集民乐。魏晋以后,汉乐府机构收集起来的作品被人们称为“乐府”,从此乐府从一种官署名演变成一种诗体名。

7、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大多在诗歌的开端。

8、“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写作方法,后来人们把文笔蕴藉含蓄,带有“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称之为“春秋笔法”

9、“发愤著书”:明确指出穷愁困辱可以成就伟大,是取得创作成功的动力。穷愁困辱所结之“思”,之“怨”,如不能同其道,就当“述往事,思来者”借著书来宣泄心中的郁结,

这一理论自提出以后,作为我国古典文论中的一条历史贯穿线,对文艺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它的回响是:不平则鸣,诗穷而后工

10、劝百讽一:是汉大赋的模式,“劝”是鼓励,讽是谏止,通常是连篇累牍,地堆砌词藻,极尽夸张美饰之能事,最后以淫乐足以亡国,仁义必然兴邦的讽谏作为结尾,但前重后轻,比例严重失调,景观上造成劝百讽一的效果。

11、赋诗言志:春秋时代,诸侯士大夫常在各种社交场合朗诵《诗经》,借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感情,这就是“赋诗言志”。

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总体情况

1、宋玉:宋玉的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对楚王问》等。

2、贾谊:《过秦论》《陈政事疏》

3、权乘:《七发》

4、杨恽:《报孙徽宗书》

5、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6、司马迁:《史记》

7、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8、扬雄:《法言》《解嘲》《甘泉赋》《河东赋》《蜀都赋》《羽猎赋》《长杨赋》

9、张衡:《同声歌》

10、王充:《论衡》

代表性文学体裁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作家

叙事散文

记事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

记言、叙事文之祖及其所奠定的不同体例:《尚书》、《春秋》。

记言、叙事文之成熟:《国语》、《战国策》、《左传》。

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共同编纂的《论语》是语录体,代表了诸子散文的开端。

说理散文

战国中期的《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

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则在体式和技巧方面达到高度成熟。

各种代表性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质(结合具体作品)

《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赋、比、兴手法的广泛使用

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四、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关于语言特点:1、《诗经》三百篇大约使用了近三千单字,这些单字又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词汇。

2、《诗经》中运用了许多双声、叠韵、叠词,不但丰富了语汇,而且写

景状物,拟形传声,更加准确生动,使诗歌更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

3.用韵“从容”、“宛转”,出于自然。

《楚辞》的艺术特点:

?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较多。

?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这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兮”、“些”等虚词、叹语极其频繁,这是楚辞的鲜明标志。

《离骚》的艺术特点:

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塑造了奇特、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

结构上的开阖变化和语言上的丰富多样。

《九歌》的艺术特点:

(1)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

(3)语言单纯自然、优美含蓄而情味悠长。

(4)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

《春秋》的艺术特点:

?春秋的写法比较简单。叙述史实又省略史实过程,仅记结果或结论。

?从整本书来看较完整,但记史叙事只是一个大纲,一句一句如文章题目,与成篇的

文章有所不同

《左传》的三种特质

一、史学特质

?“书法不隐”可以说是《左氏春秋》以事实为归宿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表征。

?最深层的史学质素:从素朴的、零乱无序的事实材料或经验事实中把握规律性的本

质。

二、文学特质。《左氏春秋》是先秦记事散文的最高典范。

?首先:它塑造、再现了一批极富个性的人物。

?其次:它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

?其三:善于根据人物的个性,利用悬想来设制故事。

?其四:非常注重细节描写。

?其五:章法谨饬有度,字句精严。

经学特质。

《左氏春秋》还有一些既不能归属于现代“史学”又不能归属于现代“文学”的质素,用传统学术范畴来衡量可以归属于经学。这是它最深层的特质。

《左传》的艺术成就

?《左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

使人寻绎不倦。

①精彩细密的叙事。

②长于描写战争。

③塑造了一批逼真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④外交辞令精彩绝伦。

《史记》的艺术成就

成熟的叙事技巧

成功的人物刻画

浓郁的悲剧氛围

强烈的传奇色彩

自如的语言运用

汉大赋的艺术价值

繁富靡丽是汉大赋美学风貌的主要特征

1、规模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

2、手法上,极度铺张扬厉,夸张,词藻富丽,侧重铺叙描写京都,宫苑,宫殿,山川

等壮丽事物以及诸侯,帝王政治,军事,射猎等生活。

3、主旨上,一方面大力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国的功德,一方面,又对

帝国政治上的过失,生活上的奢侈进行讽刺和劝谏,客观上形成了“劝百讽一”的

效果

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序,通常是赋中人物

的简单对话,交代出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正文,主客双方彼此夸耀

和辩难;结尾往往是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告终,揭示出讽意。

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同,开头的序一般用散文体,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

杂一些散文,语言句式上,以四,六言为主,杂以三,五言。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长于抒情

淋漓尽致的直抒胸臆,造成缠绵曲折,如泣如诉的效果

通过生活情节和人物行动描写来抒情

通过环境和景物来烘托感情

2、善于运用比兴手法,造成言近意远的艺术效果

3、善于采撷,提炼口语,俗语入诗,同时又融汇了不少《诗经》,楚辞中的词句,语

言浅近自然,但又有典雅美,富于表现力

三、知识点的梳理示例

关于神话

何谓神话:

?神话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造,是用想象和幻想的方式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

?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人物。其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思维特点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思维特点。

?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

?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是一种带有隐喻和象征色彩的思维。

中国古代神话的类型

1.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

2.始祖神话:以女娲为代表。

3.洪水神话:以鲧、禹父子为代表。

4.战争神话:以黄帝的两次战争为代表。

5.发明创造神话:如皇帝、后羿等。

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1.忧患意识。

2.厚生爱民意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3.反抗精神。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在抗争中,反映出了浓烈的悲剧

精神。

4.英雄情结。

中国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神话的散失主要在于两个原因

?历史化: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

?仙话化:中国古代神话还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

关于诗歌

主要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代表了其最高成就)

以上诗歌的艺术成就最为重要,《诗经》《楚辞》见上。

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1、叙事诗的艺术基本成熟,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选择叙事题材

时表现出明显的尚奇倾向,多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详于叙事,略于抒情,铺张场面详写过程而略写首尾,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各具特色,绝不雷同

2、运用戏剧性的独白和对话描写人物性格

3、比兴与铺陈

4、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

5、五言与杂言为主的形式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归纳](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3、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4、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 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 ...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 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 ..最大 ..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5、★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图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6、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7、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8、★洋流按性质可以划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

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慈.(cí)爱毕竟.(jìng)一行.(háng) 停泊.(bó)鸣蝉.(chán)指南针.(zhēn) 垂.(chuí)下忠.(zhōng)实帮.助(bāng) 稠.(chóu)密一盏.(zhǎn)宇宙.(zhòu) 稍.(shāo)微浴.(yù)室倒.(dào)退 二、易写错的字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荷: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垂:一共有四个横,不要漏掉一横。 导:注意上面是“巳”,不要写成“已”。 三、会写词语 湖水莲花荷叶绝对山岭雷雨乌云乌黑压下雷声垂下闪电窗户房子迎接扑上去天然帮助指点北极星 杯子特别积雪生活宇宙失去 地板容易浴室 四、多音字 xíng(步行)bó(漂泊) 行泊 háng(银行)pō(湖泊)

dōu(都是)yāo(要求) 都要 dū(首都)yào(需要) dǎo(跌倒)jiào(睡觉) 倒觉 dào(倒水)jué(觉得) 五、形近字 乌(乌黑)户(户外)压(压力) 鸟(小鸟)尸(尸体)庄(村庄) 导(引导)永(永远)乱(打乱) 异(异同)水(浇水)刮(刮风)六、近义词 望—看鸣—叫渐渐—慢慢清新—清爽忽然—突然慌张—惊慌天然—自然 分辨—辨别舒服—舒适必须—务必 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七、反义词 前—后遥—近渐渐—飞快打开—关上 清新—污浊慌张—镇定解冻—冰封 稠—稀有趣—乏味特别—普通 八、词语搭配 1. 量词搭配:

一(阵)大风一(只)蜘蛛 一(条)彩虹一(盏)指路灯 一(个)安稳觉一(件)事 2. 形容词搭配: (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 (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 九、词语归类 描写太空的词语: 浩瀚无际群星闪烁神秘莫测 广袤无垠苍穹无边 十、句子积累 1. 古诗名句: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拟人句:蜘蛛又坐在网上。 3. 比喻句、拟人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 方向。 4.“把”字句: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悯农(其一)》《古诗二首》。 2.《雷雨》中第2-5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 查。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介绍的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常以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体和河流专题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一)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1.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2.固态水:分布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存在。 3.液态水: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二)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汽水,其中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的水量的96.53%。 (三)陆地上的水体: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冰川水为主体。 (四)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其它水体与河流的关系) (一)冰川水补给是单向的,冰川水可以补给任何水体,但是其他水体不能直接补给冰川 (二)其他水体可以相互补给 (三)河流和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1.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四).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2/3,人类利用的还不多。 1.大陆冰川分布:两极地区(南极和格陵兰岛) 2.山岳冰川分布:高大山脉的山顶 (五)地下水 1.地下水的 2.地下水的类型: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

(二)河流流量影响因素 1.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读流经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是地形的迎风坡还是背风坡; 2.内流河主要看降雪量和温度决定下的冰雪融化量; 3.流域(集水)面积大小,面积越大,流量越大; 4.根据水系是否庞大,判读支流的多少,支流多汇集水量大; (三)河流径流的变化变化特点: 1.雨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水旱灾害也比较频繁; 2.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甚至断流,但流量的年际变化小 3.湖泊水地下水补给型:径流量稳定而可靠,且与河流互补,即湖泊对河水流量有调蓄作用。

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下图一:“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下图二:“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点c是垂足。” 注意:平行和垂直说的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因此说平行线和垂线时,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垂线,谁是谁的平行线。 3、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和相交。即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不相交就平行。 4、画垂线的方法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最后标上直角符号。如图三。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外的一点,然后用笔沿着这条边画直线,最后标上直角符号。如图四。 5、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画平行线的方法: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a b 图一 a b c 图二 图三图四

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画平行线的过程如下图 8、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9、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但是过一点却只能画一条。 10、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邻角之和为180度、对角线互相平分。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上底、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上下底之间画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它有无数条。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可以据此制作自动伸缩门。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19、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梯形 正方形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 [授课建议] 1、水体的类型 2、河流的补给关系

3、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说,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方式。 (2)汛期(水位):包括丰水期、枯水期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3)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4)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气温的高低。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4.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 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流向、长度、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等。流经山区的河段窄、落差大、流速快,而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段往往比较宽,比较浅(黄河下游段除外),流速缓。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联系总结如下图: [深度探究] 植被的破坏会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1)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即枯水期流量减少,汛期水量增大;(2)洪峰到来快,水位陡涨陡落;(3)河流含沙量增大。 4、水循环的类型

5、水循环环节 6、水循环的意义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 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 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 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 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 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3.利用水循环,探究生活实例 (1)沼泽地的形成 (2)西部地区一些内流河断流 [深度探究] 1.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流径流有哪些变化 提示:修建水库后,河流下游丰水期水位下降,流量减小,枯水期水位上升,流量增大;洪峰到来时间推迟;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第1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古诗.(shī)村.(cūn)居化妆.(zhuāng) 喝醉.(zuì)丝.(sī)绦裁.(cái)剪 遮.(zhē)掩兴致.(zhì)茁.(zhuó)壮 花籽.(zǐ)绚.(xuàn)丽植.(zhí)树 二、易写错的字 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格:右边是“各”,不是“名”。 局: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 古诗村居儿童碧绿化妆丝带剪刀冲出寻找姑娘吐丝柳枝荡秋千 鲜花桃花杏花邮递员先生原来 大叔邮局东西太太做客惊奇 去年美好一堆礼物邓小平植树 格外引人注目满意休息树苗 四、多音字 cháng(长处)sì(似乎)长似 zhǎng(长大)shì(似的)

chōng(冲锋枪) cáng(捉迷藏) 冲藏 chòng(冲着)zàng(藏族) zhòng(栽种)qí(奇怪) 种奇 zhǒng(种子)jī(奇数) 五、形近字 村(山村)妆(化妆)冲(冲动) 树(大数)壮(壮丽)种(种植) 桃(桃树)姑(姑娘)车(汽车) 跳(跳动)咕(咕咕)东(东西) 礼(有礼)植(植物)住(居住) 扎(挣扎)值(值日)注(注意)六、近义词 丝绦—丝带裁—剪奔—跑仔细—细心 寻找—寻觅懊丧—沮丧惊奇—诧异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格外—特别 兴致勃勃—兴味盎然 七、反义词 赶紧—迟缓懊丧—兴奋惊奇—平静 仔细—马虎害羞—大方探出—缩进 茁壮—瘦弱笔直—弯曲满意—不满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寻找)春天 2. 形容词搭配: (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 (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 (精心)地挑选(兴致勃勃)地挖着 九、词语归类 1. AABB 式的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2. ABCC 式的词语:兴致勃勃人才济济仪表堂堂 十、句子积累 1. 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 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 那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 理解《村居》《咏柳》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3.《找春天》最后一个自然段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4.《开满鲜花的小路》第6-12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

2020高考专题4地球上的水 (真题及模拟题)

专题04 地球上的水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江苏卷)【自然界的水循环】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图5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D.25~30千米 1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年北京卷)【洋流】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②地有大雾出现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④地寒暖流交汇 27.(2019年江苏卷)【河流水文特征、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14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15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___________。(3分)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____________(4分)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____________(3分) (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____________(4分) 【2019年高考模拟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得分训练)径流的形成与变化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下图是甲河两次相同降水量条件下形成的流量过程曲线。据此回答1—3题。 1.区域气候因素是影响径流的决定因素,其中降水过程对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最大。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T1的降水强度大B.T1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速度慢 C.T2的降水历时短D.T2的降水损失小 2.甲河的流量过程曲线T1出现的频率很高,则推测甲河的流域形状为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提纲)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天体系统的层次(P3)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及顺序(P4)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创新设计P3反思归纳) 3.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产生的影响(P8)、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P10)、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P11)(创新设计P4) 4.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量多的主要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弱)气温低的原因?(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 5.地球自转的方向(北逆南顺)、周期、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的方向、 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P14)6.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更替、时差、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南左北右)地球公转的意义(昼 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 7.黄赤交角产生的影响: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四季。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永远昼夜平分,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变,没有四季 8.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创新设计P10反思归纳) 9.晨昏线的特点和判读(创新设计P12反思归纳) 10.日界线、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创新设计P14) 11.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计算(创新设计P17) 1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变化规律和应用(创新设计P18) 13.横波、纵波的特点以及地球圈层的划分(P21 图1.25和图1.26)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大气的受热过程(创新设计P26) 2.热力环流成因及几种常见形式(创新设计P27) 3.等压线的弯曲规律(高低低高—气压变高,等压线向气压值低处弯曲) 4.等压线图中风力和风向的判读(创新设计P28) 5.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P34 图2.10)、每个气压带的成因(创新设计P31)、气压 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P35 图2.11 北半球夏半年向北移) 6.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名称(P37) 7.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及气候类型(创新设计P34) 8.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成因、气候特征(创新设计P34) 9.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创新设计P36)、冷暖锋的判读(创 新设计P38) 10.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方向、天气情况(创新设计P36) 11.等压线图中高压脊和低压槽的识别(P43)、锋面气旋的判读(创新设计P39)

最新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高考热点复习)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 2.水圈组成: 3、河流的补给来源: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 互补给的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 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 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 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我国 我国 我国

考试分析: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 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纵坐标中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 (3)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补给类型 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河流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 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3、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 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 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 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 4、★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图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5、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可以划分为暖流和寒流 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从低纬到高纬;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3、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理解风海流和补偿流。 4、★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5、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为: 下渗蒸发降水 地下径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1-3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1-3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1.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 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着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 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 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

初二科学 第一讲 地球上的水

本次课涉及到的高考考点:地球上的水; 本次课涉及到的难点和易错点: 1、没有理解水循环的三种形式的区别; 2、误以为淡水参与了水循环,所以淡水资源是充足的; 知识点一水的分布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液_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2.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它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表面。其次是淡水,占 2.53%;最少是的陆地咸水,占0.94%。 3.淡水中最多的是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淡水量的0.3%。 4.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用水。 5.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讨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 【例题1】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和地下水

知识点二水的循环 1.阅读水的循环图。 2.水循环的涵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和进入大气。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和等变化。 3.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2)内陆循环。 (3)海上内循环。 【例题2】读下面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所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填图中数码)_________。 (4)简要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水资源的分布 1.水资源和水循环的关系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大都是由大气降水汇集而成的。因此,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也就是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

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14单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14单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1-4单元)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1、能够区分什么是平面图形什么是立体图形,叫准名称,不要“形”和“体”弄混。 2、能够叙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点,饼能利用特点来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什么图形(注意经过旋转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等)。 3、数一幅图中各种平面图形的个数,需要对图形特点掌握清楚,并且在数的过程中要做标记,不重不漏。 4、理解“面在体上”,能够判断一个立体图形能画出什么平面图形,如课本第7页的第6题。 5、能够根据立体图形可以看到的面来找对面,如课本第7页的第7题。 6、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来找一个面的对面(这种题型较难,可以找几个练一练,去年考过这种题型,课本第7页的第8题是这种题型里的相对简单的)。 7、补砖题。 8、图形的拼组,如至少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还有两个相同的特殊长方形(短边是长边的一半)可以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还有三角形的拼组等,可以让孩子在家里拿几个相同的图形拼个试试(参考课本或是自己的练习册) 9、掌握七巧板的组成,每块图形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大小联系。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包括填未知数。12-3和13-2这两种题型容易弄混,还有12+5这种十几加几的题一上去就用破十法计算。 2、一图两式,如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1题,明白中间虚线的意思“既可以去掉左边也可以去掉右边”。 3、两种角度求其中的一部分(难点和易错点),如课本第16页的第10题。 4、“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易错点,要根据问题准确地找出相关的数量关系。 5、比多少,要明确去掉的是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 6、尝试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来提问题,注意已经知道的就不能再来求了,提得问题要合理。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能够准确地数出数量填写表格和完成涂色。 2、能够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如要求分成两组,那必须选择一个标准将所有的分成两类,要分完而且两类之间不能有重复的) 3、根据分类整理的结果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从一个数开始十个十个(如16、20等)地来数,正着数倒着数。 2、数的组成。 3、读作和写作,读作用汉字,写作用数字。这里的易错点是给出读作的形式来写数。 4、掌握数位的位置,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如几个十,几个一等。最大的两位数、一位数,最小的一位数(1)、两位数、三位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统计的结果。 2、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3、根据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第二单元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 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 示。 4、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 以,“=”读作等于。其它数读法不变,如21÷3=7,读作:21除以3等于7. 5、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 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6、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 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 7、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8、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 数=每份数 9、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 的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知识点 1、沿一条直线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 形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方向 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方向不改变。 如拉抽屉。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旋转方向有改变。如风扇的转动。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 诀计算得出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 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点解读(地球上的水)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点解读(地球上的水) 专题四地球上的水 一、海洋环境 1.掌握三大规律,分析影响因素 (1)关于海水温度分布的规律 空间分布: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表层温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季度变化:夏季获热多,温度高;冬季获热少,温度低。深度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增,热量集中表层,千米以下变化小,但常处于低温状态。 ———引起海水温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太阳辐射。同纬度情况下海水温度的不同往往与寒、暖流经过有关。 ———分析海水温度的变化情况可借鉴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的分析过程。 (2)关于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空间分布: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引起海水盐度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同纬度海水盐度的不同往往与寒暖流经过、江河径流量注入多少、冰雪融化量多少等因素有关。 (3)关于洋流分布的规律

空间分布:以风海流作为主体。①中低纬度,副高中心,北顺南逆,东寒西暖。②北中高纬,逆时针向。③南半球中高纬是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说明】洋流的分布以定向风形成的风海流为基础,注意大气环流与风海流的空间分布关系。 关于寒、暖流的区分:①从温度影响看,使洋流流经海区温度升高者为暖流,温度降低者是寒流。②从流向看,从高纬向低纬方向者为寒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度者为暖流。③从洋流流经等温线的弯曲看,可组成向各种凸凹者为暖流,向低纬凸凹为寒流。 【说明】掌握规律的同时,将一些有代表性意义的洋流具体落实于其中(以洋流定空间,以空间布洋流),并结合洋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渔业资源、海洋污染、航运等)加深印象。 2.把握渔场成因,落实渔场分布 (1)四大著名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秘 鲁)、舟山渔场。 (2)渔场形成的一般条件: 生存空间———大陆架海域(光照、营养、泥沙)、温带海区(季节) 饵料———寒,暖流交汇 3.关注海洋环保,明确海洋权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 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3、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 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 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 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 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 4、★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图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5、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下渗蒸发降水 地下径流

单元进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生字词: 1、嚷着红袄红缨烦恼高粱酿造觅食衔入 2、投入中央赤裸裸绿荫一缕缕果仁偶然 停泊屈曲伸展忽略袅袅 3、哎哟痕迹螃蟹嘎嘎叫挖掘澄澈堡垒喧腾 懊丧若隐若现大摇大摆 二、四字词: 翩翩起舞歪歪扭扭若隐若现 大摇大摆 三、搭配词组: 快活的音符小小的蚁巢明丽的阳光亲密的朋友 赤裸的支干袅袅地升起金色的海滩有趣的图案 歪歪扭扭的曲线嘎嘎地叫大胆的构想澄澈的人工湖美好的雕塑可怜的小姑

娘 呆呆地望着轻轻地点头绿色的叶子 四、数量词组: 一把桂子一个夏天一片黄叶一片空地三棵银杏树 一管烟一锅饭一只鹰一幅古画一座大山 一条裂缝一根线 五.课后习题集锦: 三字词语:绿莹莹懒洋洋笑吟吟 读读写写,选两个词造句: 偶然停泊袅袅一缕缕屈曲伸展忽略赤裸裸 1、在考试中,我常常忽略了一些小题。2、屋前的桃树伸展着绿绿的枝叶。 3、岸边,停泊着许多的小船。 4、那边村子里,升起了一缕缕袅袅炊烟。积累与运用一: 温故知新: 1、高粱红着脸儿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窝酿造。

2、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 3、昙花悄悄地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4、湖岸边有一棵棵小柳树,在风中翩翩起舞,向人们展示着它优美的舞姿。 4、湖岸边有一棵棵小柳树,在风中翩翩起舞,向人们展示着它优美的舞姿。 语海拾贝: 胸口摆天平——称心 哑巴吃秤砣——铁心 九月的甘蔗——甜心 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生字词: 5、长寿高寿跪下脖子模糊庙门恍恍惚惚揉眼睛一模一样 6、直截了当一无所获装饰简陋吆喝烙印全神贯注狂风暴雨面貌

揣摩 7、博士锁门恐怕比较拼尽全力故障绷带肌肉燥热噪音不紧不慢十分清醒十分严重 二、四字词: 一模一样恍恍惚惚平平常常 富丽堂皇直截了当一无所获 全神贯注装饰简陋认认真真 白发苍苍认认真真拼尽全力 不紧不慢十分清醒十分严重 闪闪发光依依不舍目不转睛 五彩缤纷一闪一闪烈日炎炎 狂风暴雨金蝉脱壳 三、搭配词组: 喂猪的老头笑盈盈地看着 直截了当地说急切地问 富丽堂皇的马车装饰简陋的马车 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深深的烙印 全神贯注地观察认认真真地看 细心地观察盘着的绳子小小的脑袋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归纳](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3、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4、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 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 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5、★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图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6、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7、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烟囱.(cōng)太阳伞.(sǎn)山冈.(gāng)森.(sēn)林彩.(cǎi)色补充.(chōng)商.(shāng)量赞.(zàn)赏周围.(wéi) 一泡.(pāo)尿撞.(zhuàng)伤 大婶.(shěn)弟.(dì)弟 二、易写错的字 结:右边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补:部首是“衤”,不是“礻”。 充:千万别忘记第四笔的点。 幸:最上面是“土”,不是“士”。 三、会写词语 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 季节梦境拉着手结果一般喜欢 好像说话童话阿姨弟弟方便对岸 游戏发明字母上升太阳伞教书海边 周围补充公主句子勇士合力飞机 地道火药终于胜利叫喊忘记抢去 屁股苍耳留神干净列车从来幸运 比如使劲一泡尿屎壳郎 四、多音字

pāo(一泡尿) jìn(使劲) lè(乐呵呵)泡劲乐 pào(水泡) jìng(苍劲) yuè(乐器) fā(发现) jiào(教室) biàn(方便)教发便 fà(白发) jiāo(教书) pián(便宜)五、形近字 句(句子)结(结果)泡(一泡尿) 勾(勾引)洁(洁白)抱(抱着) 般(一般)幸(幸福)弟(兄弟) 股(屁股)辛(辛苦)剃(剃头) 充(充足)精(精神) 允(允许)晴(晴天) 六、近义词 透明—透亮遮蔽—遮挡看望—探望 凶狠—凶恶赞赏—赞扬商量—商议 昏头昏脑—昏昏沉沉 七、反义词 遮蔽—暴露快乐—痛苦喜欢—讨厌 凶狠—善良赞赏—批评小心—粗心 昏头昏脑—精神抖擞 八、词语搭配

1. 形容词搭配: (毛茸茸)的小鸟(摇摇晃晃)的草叶 (细长)的触须(彩色)的梦 (美丽)的公主(凶狠)的魔王 (葱郁)的森林(苹果般)的太阳 2. 量词搭配: 一(棵)枫树一(把)太阳伞 一(个)鸟窝六(只)小喜鹊 九、词语归类 1. “又×又×”式的词语:又大又红又白又胖 又黄又瘦又黑又小又高又大 2. ABAC 式的词语:昏头昏脑大手大脚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独来独往动手动脚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 2. 拟人句: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3. 比喻句、排比句: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 硬。 十一、考点提示 《彩色的梦》第1、2 节,《枫树上的喜鹊》第5-13 自然段,《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第2、6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