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大洪水与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_兼论从_满天星斗_到黄河中游文明中心的转变

尧舜大洪水与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_兼论从_满天星斗_到黄河中游文明中心的转变
尧舜大洪水与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_兼论从_满天星斗_到黄河中游文明中心的转变

2005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y.,2005第34卷第3期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34No.3■中国古代史研究

尧舜大洪水与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兼论从“满天星斗”到黄河中游文明中心的转变

王 晖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尧舜时代是一个社会转折的重要时代,由于史前大洪水,处于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氏族部落都集中到黄河中游的豫西、晋南及陕东一带。由于公共事务的繁多,各种官员的设立便越来越多。到禹的时代,兵

,刑法及管理刑法的官员便出现了;这样派往各方诸侯视察监督的使官也出现了,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赋税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了,于是早期国家的政治组织形态便形成了。同时也出现了由新石器晚期各区域文化“满天星斗”的格局向黄河中游文明中心转变的特点。

关键词:国家起源;上博楚竹书;史前大洪水;尧舜禹;夏代

中图分类号:K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05)03-0076-11

收稿日期:2004-10-2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2BZS017);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课题(01JA770040)

作者简介:王晖(1955—),男,陕西洋县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中国早期国家是如何起源的?为什么夏商周时代会形成以黄河中游为文明中心的情况,而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区域群星灿烂而呈现出“满天星斗”式的文化特点?我们认为这是尧舜时代遇上了罕见的世界性大洪水造成的。这场大洪水造成了新石器晚期氏族部落的大迁徙,促成了在黄河中游中原地区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成了我国东南西北各区域文化“满天星斗”向黄河中游文明中心转变的特点。这种历史的转变是值得我们考察的。有幸的是上海博物馆整理并出版了《战国楚竹书(二)?容成氏》[1](图版p91—146,释文p249—293)给我们提供了尧舜禹时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许多新材料,结合古文献资料,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探讨由原始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历史转变情况。

一、早期儒家对人类历史阶段的认

识与战国末期以来的五帝传说 先秦秦汉时期的古文献中叙述先秦时代的历史

发展,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其一,原始氏族社会与夏商周三代之间直接相连,其间没有五帝时代。如《礼记?礼运》篇及《庄子?月去箧》所言即是。其二,在原始氏族社会与夏商周之间加上了五帝时代,组成了原始氏族社会、五帝时代、夏商周三王时代、春秋五霸时代、当今战国历史时代的发展序列。如《大戴礼记?五帝德》及《史记?五帝本纪》历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及其功绩,《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中把黄帝、大 、炎帝、少 、颛顼与四时、五行相配;有的则仅仅提到了五帝的名称,如《礼记?乐记》提到了“五帝”、“三王”前后两个不同的时代,《周礼?天官?大宰》、

《掌次》、

《地官?大司徒》、

《充人》等提到了五帝之礼,《吕氏春秋?先己》则提到了五帝、三王、五霸、当今之世四个时代。其三,在原始氏族社会与夏商周三代之间加上了唐尧虞舜时代。这种现象在早期儒家的著述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论语》《孟子》中述孔子、孟子所言最早的历史人物不过到尧舜,故《孟子?滕文公上》谓“孟子道性善,言

67

77

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淮南子?主术训》也有大致相近的说法。《淮南子?精神训》还把尧的生活与汉代生活进行了比较,说:“今高台层榭,人之所丽也,而尧朴桷不 ,素题不木开。珍怪奇异,人之所美也,而尧粝粢之饭,藜藿之羹。文绣狐白,人之所好也,而尧布衣 形,鹿裘御寒。”这些古文献中均描述了尧时代物质生活十分低下、饮食穿戴特别简朴的情况。古文献中把这一切视为尧的节俭之行、仁义之心,而且这些可能都有所夸大。但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尧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状况:尧时期剩余物质产品的确不是很多,私有制刚刚萌芽,社会物质财富还不是十分丰富,尧的物质生活因此便比较简朴。《韩非子?十过》曾对尧舜禹时代社会进化情况作了对比性的描述:

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穆公问之曰:“寡人尝闻道而未得目见之也,愿闻古之明主得国

失国何常以?”……由余对曰:“臣闻昔者尧有天

下,饭于土簋,刑,其地南至交趾,北至

幽都,东西至日月之所出入者,莫不宾服。尧禅

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

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

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

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漆①]其外,而朱画其

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

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夏后氏

没,殷人受之,作为大路,而建九旒,食器雕琢,

觞酌刻镂,四壁垩墀,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

之不服者五十三。……”

这一段文字是韩非子借助由余之口,来观察从尧到舜到禹物质文明的发展变化。既是物质文明的发展变化,便有利于我们用今日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尧舜禹三个不同的社会阶段。在尧的时代,“饭于土簋,饮于土钅刑[鼎]”,饮食的簋、鼎全是用土制的,可见是陶器。在舜的时代,饮食是用刷了黑漆的木制食器。到禹的时代,便有了祭祀先祖而内黑外红的“祭器”,有了华美纹饰的“樽俎”,以丝织品作为车席,还有精美的草席,等等。如果说尧舜时代还处于比较低级的社会阶段,那么禹的时代便进化到比较高级的社会阶段,因为这时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级的祭祀礼器。

《容成氏》简6“不刑杀而无盗贼”表示其时还没有刑法制度,这时社会上还没有盗贼。《尚书大传》也有相同的说法:“尧舜之王天下,一人不刑而四海治。”[3](《太平御览》卷80《皇王部五》)这时仍实行禅让制,尧选舜而让位于舜,舜选禹而让位于禹:“尧以天下让于贤者,天下之贤者莫之能受也。万邦之君皆以其邦让于贤,……贤者莫之能受也。”(简10—11)与其后禹的时代相比,这一时期无百官长吏,亦无兵戈战争。所以《礼记?礼运》等把尧舜排除在出现了私有家庭、具有城郭沟池的城市、刑法战争、阶级阶层、礼仪制度等国家形态的禹汤文武周公“小康”时代之外,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其时社会的基本特征仍与前述氏族部落时代相同。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唐尧虞舜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时正处于历史突变的前夜,因为尧舜时代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

三、从“满天星斗”到黄河中

游中心文明转变的原因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东南良渚文化、青甘的齐家文化,严文明先生称这一时期并为“龙山时代”,并把由仰韶文化向龙山时代过渡的大汶口文化的晚期、屈家岭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期和内蒙古中南部的老虎山文化等,划归于龙山时代早期,认为这一时期当是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左右,持续时间达1000年。这个时代大体上相当于文献记载中的夏代之前的唐虞时代,其社会发展阶段大约相当于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时期。[4](P107)苏秉琦先生便以现今人口密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以燕山南北地带为中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同时他还提出了“满天星斗”说[5](P35—37,P101—127)。但安志敏先生则提出黄河中游文明中心区的说法[6]。表面上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但仔细考察这两种不同说法,实际上是反映了两个不同时代的各自特征,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满天星斗”说反映了龙山文化末期之前文化区系的特征,而黄河中游文明中心区则反映了二里头文化之后文化区系的特征。造成这两种不同时代特征的转折点就是尧舜时期的大洪水。

《容成氏》记述了这场洪水情形说:“舜听政三年,山陵不序,水潦不氵皆。”(简23)此说正可与古文

87

①依据王先谦《韩非子集解》卷三改。见《诸子集成》第5册,《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49页。

献中有关尧舜时的大洪水记述相互印证。《书?尧典》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孟子?滕文公上》云“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 滥天下”;《滕文公下》亦云“当尧之时,水逆行,

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

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警”者,惊也。这场大洪水的浩大与危害在我国历史上是惊人的,是空前绝后的。《吕氏春秋?爱类》云:“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

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尧舜时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促使了这一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导致了氏族部落大迁徙,迫使长江、黄河下游地区的氏族部落急剧集中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豫西、晋南及陕东一带。这一点王国维曾指出过:“古昔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此不足信。尧舜之前如神农、黄帝、太昊、帝喾皆居东方。尧舜之后,如桀之太京即在今山东定陶。又如尧葬成阳,近今之济南。亦云:舜东夷之人也。夏时虞国约在今河南归德府一带。足证尧、舜建都东方,其平阳、蒲坂等处,或时遭洪水,暂徙高丘,非必

恒居也。”[7](P262)

王氏此说虽有可商之处,但所言迁徙之大势是对的。上博所藏楚竹书《容成氏》、《书?舜典》及《孟子?告子下》、《万章上》、《史记?五帝本纪》等书篇中所言尧舜及其众官中,除了鲧、禹及后稷弃在黄河中游的今河南中部嵩山一带和陕西关中或晋南一带之外①,其余尧、舜及商先祖契等都是从四面八方迁徙到黄河中游的豫西、晋南和陕东一带。

1.尧从河北唐地迁居平阳。传说中的尧都有两说。《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纪》谓尧号为“陶唐氏”,称“唐侯”,其初封地在“今定州唐县也”。魏晋的定州唐县在今河北省中部的唐县一带。但正义又引《帝王纪》又说“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又引《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笔者认为尧初都在河北唐县一带,后迁徙于晋平阳一带,在今山西临汾西南。《左传》哀公六年述孔子引《夏书》佚文云:“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今《尚书》中《夏书》已无此文。孔子引《夏书》佚文中的“陶唐”就是尧的氏名国号。依此可知,尧在“冀方”平阳是后来从其他地方迁徙去的②。

2.舜从东夷迁居晋南。《史记?五帝本纪》云:“舜,冀州之人也。”依正义舜属唐蒲州河东县一带,即今晋南永济之西。实际上司马迁所说是舜在大洪水时期的居地,并非最初居住地。《孟子?离娄下》

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出生地诸冯不可考,但据孟子可知他为“东夷之人”。由于大洪水舜时曾频繁迁徙:《管子?治国》云“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三)徙成国”,此说亦见《吕氏春秋

?贵因》及《尸

子》[3](《太平御览》卷81《皇王部六》)等。说明舜部族曾经有

过多次迁徙③。综合舜早期活动在古文献各种传说,一说舜在上虞南乡,即今浙江余姚一

带[3](《太平御览》卷81《皇王部六》)。一说在今山东定陶至郓

城之间,古为大野泽周围一带,《五帝本纪》正义引

《括地志》中所说“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莳)于负夏”中的地望多在这一带。笔者以为后说是对的,舜部族大概就是从古东夷一带逐渐向西迁徙而到达晋南的。3.商族先祖契从东夷迁至洛水上游今商洛一带。商族的来源古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其一,古人认为商族来源于西土陕西。《史记?殷本纪》谓商始祖契“封于商”,集解引郑玄云“商国在太华之阳”,引皇甫谧云“今上洛商是也”,正义引《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 所封也”,还说“古子城在渭州华城县东北八十里”,《六国年表》集解引徐广说“京兆杜县有亳亭”。从《六国年表序》所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之语看,司马迁盖以为汤所兴之亳在陕西商洛一带。可见古代学者从司马迁、郑玄、皇甫谧、徐广等皆以

9

7①

②③《史记?五帝本纪》引述这些古籍时,把《管子?治国》等书言舜多次迁徙而壮大的情况,改为时间上的跃进:“(舜)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是不对的,他未认识到舜曾有过多次迁徙的情况。

清人顾炎武以为此“冀方”是泛指“中国”(见《日知

录》卷2《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笔者认为不妥,顾氏首先把此佚文理解为夏后氏太康之时,把“陶唐”理解为“夏”,遂有此误。此“陶唐”明显是指唐尧,“冀方”应是山西的的代称。此《夏书》佚文是指以尧为首的陶唐氏迁徙到山西一带的古文献记载。

鲧与其子禹的古国居地应在河南嵩山一代:《国语?

周语上》有“有崇伯鲧”,《逸周书?世俘》篇记夏人乐章有“崇禹生开[启]”,这说明鲧、禹时代的国名为“崇”,“崇”古文献中常与“嵩”通用。后稷弃据《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及《诗?大雅?生民》及释文等,周人先祖弃在“有邰”,即今陕西武功县一带。近来有的学者认为先周族最早来源于晋南,见钱穆《周初地理考》,《燕京学报》第10期,1936年;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292页;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342页等。

为商族起源于陕西商洛一带。其二,近现代学者起源于东方或东北方①。近代王国维认为商族最早的居地商是河南的商丘,亳在今山东曹县;丁山认为商当在漳水流域,在今永定河与氵寇河之间;徐中舒认为商民族起于东北并“由东而西渐”,初为“环渤海而居”之民族;金景芳认为商人起源于东北方,其远祖昭明所居砥石在辽水发源处,即今昭乌达蒙克腾旗的白岔山;邹衡则认为先商文化的早期是漳河型文化,其分布中心在“河北省的滹沱河与漳河之间的沿太行山东麓一线”。笔者认为近现代学者的探讨是对的,商建国之前先商族居地虽屡有迁徙,但多活动在东方、东北方或者北方[8](P20);东北方的朝鲜夫余、辰韩等古国均为商人的故族或移民之族[9](P55—56),而高丽国以及满洲古老神话中,均有天或天帝命玄鸟赐鸟卵于高妣或高妣感日影而生始祖的神话[10](P32—34)。商族多在太行山及嵩山之东的华北平原一带活动,故商人把偃师之亳称为“西亳”、

“西邑”②;,便把后来占有的洛邑称为“东都”,称偃师一带的音乐为“东音”③。同是偃师,周人视之为东,而商人视之为西,说明早期商族的活动地域偃师之东。但古代学者所说商先祖契曾经封于陕西商洛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从《书?尧典》、

《史记?五帝本纪》、

《殷本纪》以及新出土的《楚竹书(二)》中的《羔子》、

《容成氏》等古文献和古文字资料看,契活动年代正是在舜、禹之时,这正是大洪水的年代,故商先祖契从受水灾之害的华北平原一代④,后迁徙到地势较高的陕西东部的商洛山区,正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生存选择,可见古代学者说契封于陕西商洛而有商族之名不是没有理由的。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契的确曾迁徙过,《水经?渭水注》引《世本?居篇》就说“契居蕃”,如前所说,邹衡先生曾以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印证,认为其分布中心地区在“河北省的滹沱河与漳河之间的沿太行山东麓一线”。可见契是从原居于蕃地的华北平原迁徙到黄土高原商洛一带的。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云:“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遂[逐⑤]高而居。”此言是对的。尧舜时代因为大洪水,处于平原低处的人民财产田地,被泛滥的洪水淹没,于是人们只好向高处迁徙。上面所说尧、舜、契等东方或东北方氏族部落,纷纷迁徙到黄河中游的晋中南、陕东部及豫西一带就是如此。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上一个世纪特别是建国后的考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文化遗址呈现了“满天星斗”现象。大约与中原仰韶

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的时代,有以辽西地区为中心的红山文化后期至夏家店下层文化,有以苏南浙北为中心的良渚文化,有以山东、苏北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有以青海东部、甘肃西部为中心的马家窑文化,等等。这些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基本上是完全独立发展起来本土文明,大约相当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属铜石并用时期。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满天星斗”的现象在青铜器时代的夏商周却基本不存在了,以黄河中游为主的文明中心区出现了。安志敏先生指出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的文明中心区与周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从历史上看,夏、商、周首先在这里建立了阶级国家,为长期的集权统治奠定了基础。……因此,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无疑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并且很快地扩展到长江中下游以及更广阔的地带。但周围的某些地区直到较晚的时候才逐渐结束氏族制度。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6]表面上看,这是考古学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与黄河中游文明中心区的争论。但笔者认为,从时间的发生上看,这两说并不矛盾。“满天星斗”说显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遗址所呈现的状况,既有中原的仰韶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也有周边东南西北方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与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红山文化后期及夏家店下层文化,确实呈现群星璀璨的“满天星斗”格局,很难说这时的中原地区就是文明中心区;而黄河中游

08

⑤周生春校注云:“‘遂’,疑当作‘逐’。”见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契本居住在“蕃”(见《水经?渭水注》引《世本》),在今漳河与滹沱河之间。

《吕氏春秋?音初》云:“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 山……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水经?河水注》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东阳 山”即“东首阳山也”,乾隆年间编修的《偃师志》卷3亦有同说,并谓其地在偃师县城“西北二十八里”。

《礼记?缁衣》引商书《尹吉[告]》佚文“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胡厚宣先生指出“西邑夏”就是夏朝晚期的都城斟寻,也就是殷墟卜辞中常见的“西邑”。参见(《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上)》,《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

参看王国维《观堂集林》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516—522页;丁山《商周史料考证》,中华书局,1988年,第14—21页;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第1份,1930年;金景芳《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1978年;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18页,第212页。

文明中心区的说法是夏商周以来的情况,这是周边地区的文明与中原地区相比确实衰落,夏商周三代皆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建都,中原地区的文明呈现辐射式的状态向周边地区发展。夏王朝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其时东方及东有山东、苏北沿海地区的岳石文化;东南部有以上海马桥遗址中期为代表的马桥文化;北方东部是夏家店下层文化,西部是朱开沟文化;西方主要是甘肃南部青海东部的齐家文化。这些周边地区的文化显然不仅比同时期中原二里头文化落后一些,而且也比其地之前的文化衰落了。“岳石与马桥、湖熟诸文化遗址的分布密度、居址的面积,乃至文化本身的生产、生活水平,又皆远远小于或低于龙山、良渚文化。”[11]在商代,中原中心文明圈与周边文明圈之间的关系,李学勤先生概括有三种情况:一是受中原中心文明的影响,与地方特色相融合,成为带有地方色彩的商文化,如东南的江西清江吴城文化。二是受中原中心文明的影响,,而在同地共处,如北方的辽宁地区。三是以地方文化为主,吸收中原来的影响,如西南四川成都地区。到西周时仍是如此,“西周中心文化圈仍向周围散播影响,其主要方向似在北方与东南”[12](P318—320)。如长江中游的黄陂盘龙城商城城墙夯筑技术、陶器、葬俗、青铜器等文化遗存,与黄河中游地区二里岗上层文化相同,显属商文化系统。四川广汉堆出土器物,也证明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古蜀国也受到了中原商文化的影响[12](P228—232)。江西新干大洋洲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反映的礼制和琮、璧、璜、瑗、环等玉礼器的使用,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中原商王朝的礼仪制度”[13](P292)。

为什么会出现由新石器晚期的“满天星斗”向夏商周及其之后的黄河中游文明中心区转变呢?俞伟超先生曾分析过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4000多年以前我国曾发生一次延续了若干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应该是历史事实。当洪水泛滥时,大河、大江流域所遭灾难,必以下游为重。可以估计到,在那个时期,黄河、长江的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之地,当是一片汪洋,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是逃奔外地,原有的发达的龙山、良渚文化的种种设施,倾[顷]刻便被摧毁,而其农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没,再也无法以农为主了。……对大河、大江的中、上游流域来说,所受灾害当然要小于下游。于是,黄河中游的河南龙山文化仍正常地向前发展,从而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夏王朝。如果4000多年前不发生这次大洪水,我国最初的王朝也许而且应该是由东夷建立的。”[13](P292)王巍先生也有大致相同的分析[14]。俞、王两位先生所说是对的。4000多年前尧舜时期世界性的大洪水,造成了氏族部落的大迁徙。黄河和长江下流的纷纷向高原山丘一带迁移。四方文明急剧汇聚中原,造成了黄河中游文明中心区,此即河南偃师等地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嵩山之南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如果说4000—5000年之间是以东方的龙山与东南方的良渚文化代表了其时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这时的黄河中游及长江中游的龙山文化各个文化遗址是难以望其项背的;但到了尧舜之后的4000年以来,山东龙山文化之后的岳石文化、苏南浙北的良渚文化之后的马桥、湖熟诸文化,却不仅远落后于中原的二里头文化,而且其遗址的规模面积、分布的密度以及生产水平,也远低于在此之前的龙山、良渚文化①。可以说,黄河中游文明中心区的形成以及山东龙山文化、苏南浙北良渚文化之后的文化断层现象是尧舜时期大洪水的产物,三代以来中原文明中心区也是四面八方文明汇集中原而促成的。

由于尧舜时期的大洪水引起不同氏族部落在黄河中游一代集中、融合,引起了矛盾与冲突,众多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楚竹书《容成氏》却谓任命禹治水、契治民、弃教民务农在舜的时代:“天下之民居奠(定),乃饬食,乃立后稷以为盈。后稷既已受命,乃食于野,宿于野,复谷豢(换)土,五年乃(简29)穰。民有余食,无求不得,民乃赛,骄态始作,乃立皋陶以为李(理)。皋陶既已受命,乃辨阴阳之气,而听其讼狱,三(简30)年而天下之人无讼狱者。天下大和均,舜乃欲会天地之气,而听用之,乃立夔以为乐正。夔既受命,作为六律六

18

①大约相当于五帝传说时代的良渚文化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良渚文化确已进入国家阶段(李之龙《良渚文化社会形态探析》,《考古》2002年第9期);》而有的学者认为良渚文化虽已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但与夏商文化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这时“军(王)权未能高于神权”,“在政治上于其文化分布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处于一尊统治的局面”(张忠培《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处社会阶段》,《文物》1995年第5期)。笔者认为后者的说法是对的。我以为良渚文化虽达到文明阶段,但还没有进入早期国家文明阶段。

28

考古发现也证明虞舜的确是一个特殊的、可视为早期国家的时代。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00年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村首次发现了传说中尧舜活动区域的大型古城遗址,面积多达280多万平方米,年代距今月有4200—4500年之间。古墓中发掘出了最早的青铜器、有文字的陶片;城内大中小型墓葬的规模和随葬品的有无以及数量质量方面的差距已经相当悬殊。有古城、青铜器与古文字以及很大程度的阶级分化情况,基本符合早期国家条件了[18]。可见中华文明的国家起源要比人们所认可的夏代更早,早期儒家把有虞氏和夏、商、周并举而称之为“四代”,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笔者认为,舜或尧舜时代确实是一个中国古代历史大转折的时代。在这一转折时代,它是旧时代的殿军,故像司马迁《五帝本纪》那样把它归之于上而称之为“五帝”时代亦可;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于是像早期儒家那样把它属下而称之为“四代”并与夏、商、周并列亦无不可。因为,有虞氏时代确实是一个处在历史转折的特殊时代。

从上博馆所藏《楚竹书(二)》中孔子与弟子的相互问答之词来看,其时代应在战国中期偏早。春秋末至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林立,却无如儒家学派重视古籍文献的整理、保存与研究。儒家著述中谈古史传说时代“祖述尧舜”,盛赞唐虞,而很少提到尧舜之前的黄帝、颛顼、帝喾等传说人物和时代。此因不是近代顾颉刚等学者所说的这些后来出现的古帝王是“积薪式”的编造,而是如《大戴礼记?五帝德》中孔子所谓“禹、汤、文、武、周公可胜观”,黄帝却因时代太遥远而“先生难言之”,宰我也说“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 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史记?五帝本纪》所说“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然而依《容成氏》“轩辕氏”应即黄帝部落。在早期儒家看来,尧舜之前的时代是氏族部落林立的时代,尧舜之后才由部落联盟的社会过渡到早期国家的时代。

四、夏禹治水与早期国家的起源

近现代西方历史学者和研究国家问题的学者们,通过对国家目的问题的研究有“惊人之处”的新颖地方就是“为引水和治水而进行的斗争”,并明确地认识到这是“与防卫同等重要的(而且也是同样古老的)国家目的”。“诚然,人们一直都知道古埃及王国就从它为自己提出的任务来看也与尼罗河洪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而对于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就已经是费了很大力气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了,直到最

近几年才看到了这一点。但是,要说在历史上这两种国家制度开始建立起来之前四千年世界上就已经存在着一个像杰里科那样的类国家机构,把保障外部安全和完成引水任务如此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那么,这个事实在那里的考古发掘结果披露之前是任何人也意想不到的,再者,要说这种围绕着水的问题而进行的斗争不仅仅是保卫那为了生存绝对必需的水源,而且同时也极可能包括建设供水所必须的基础结构,那么,这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发现了。”[16](P94)古埃及国家的产生与尼罗河洪水的治理有关,这是人所共知的问题;而现代考古发现也表明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国家机构组织的出现,也是与引水、用水的需要和斗争有关。

同样,我国从虞舜时因为大禹治水的需要,而直接促成了对早期国家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需要,逐渐出现早期国家。这一点不久前童恩正先生曾指出“从大量的历史记载来看,中国的第一王朝———夏王朝的建立,确实与水利有密切的关系。……从史实看来,中国国家权力的形成,极可能与防御和集体的水利事业有关,亦即与控制集体劳动的人力有关,而与土地所有制没有直接的关系。”[17]童先生所说夏王朝的建立与集体水利事业有关是对的,但他并没有进一步加以论证。从古文献以及新发现的《容成氏》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禹时代连年阴雨,《墨子?七患》引《夏书》云“禹七年水”,《荀子?富国》说“禹十年水”,《庄子?秋水》言“禹之时,十年九潦”。连年阴雨造成了大洪水到来。《容成氏》记载在舜三年,“山陵不序,水潦不氵皆”(简23),于是禹奉命于危难之际:“乃立禹以为司空”(简23)。这与《书?舜典》记述大致相同的是,《容成氏》谓禹亲执耒耜率民众治水,于是夹州、徐州、竞州、莒州、 州、荆州、扬州、豫州、 州(这与古文献所说的“九州”不同)等九州始可居处。《孟子?滕文公上》亦云“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滕文公下》亦云“《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尧舜时大洪水是历史上罕见的,禹因此建树的功劳也是无与伦比的:《吕氏春秋?爱类》云:“禹于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乾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左传》昭公元年述刘定公高度评价禹的丰功伟绩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

尧舜时期由于大洪水而引起社会组织形态方面

38

的演变,东汉班固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汉书?地理志上》曰:“尧遭洪水, 山襄陵……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治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此言因为禹治洪水,平水土,制九州,然后设立诸侯臣服等级度规定和贡赋制度,产生了早期国家。据楚竹书《容成氏》记载,当时禹治水工程的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禹亲执木分(畚)耜,以陂明(孟)诸之泽,决九河(简25)之阻,于是乎夹州、徐州始可居。禹通淮、沂,东注之海,于是乎竞州、莒州始可居也。禹乃通蒌与易,东注之(简26)海,于是乎 州始可居也。禹乃通三江五湖,东注之海,于是乎荆州、扬州始可居也。禹乃通伊、洛,并里[廛]( )、干(涧),东(简27)注之河,于是乎豫州始可居也。禹乃通泾与渭,北注之河,于是乎 州始可居也。禹乃从汉以南为名谷五百,从(简28)汉以北为名谷五百。”这一段文字与《书?禹贡》语义相近但所言九州又不相同。若依《容成氏》与《禹贡》来看,禹治水就已经遍及黄河及长江中下游的大小河流和九州之域了。

不过,禹治水主要还是在虞夏时代的文化中心区。《孟子?滕文公下》云“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史记?殷本纪》引古《尚书?汤诰》之文谓禹、皋陶治水,“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有居”。这里似乎告诉我们大禹治水,东边只到长江下游———即今苏南浙北及安徽南部的一部分,但主要应是传说中会稽一带;北边只到济水一带,西方只到晋陕之间的黄河流域,主要是晋南一带,《墨子?兼爱中》、

《吕氏春秋?爱类》等古文献所说凿龙门,开吕梁,治理西河一带;南方只到淮水流域以及汉水流域。实际上这正是传说中夏人所活动的地区:以今河南为中心,东到长江下游苏南浙北的会稽一带,西到黄河中游的晋南一带。这几个地方也恰好与今天考古发掘所发现的新石器晚期几个重要的文化遗址的区域一致: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苏南浙北的良渚文化以及晋南的陶寺文化。这恐怕不只是一种巧合,说明古文献所记是有历史根据的。

即使禹治水是以东江、西河以及淮水、济水、汉江为主,这样的水利工程不仅是史前时期,就是今天也应是相当巨大的工程了。禹治水的工程量之大,动用人力之多,工程时日之长,应是历史之最了。禹治水活动是相当艰苦的:《容成氏》简25言禹“面干腊,胫不生之毛,□□氵皆流,禹亲执木分(畚)耜,以陂明(孟)诸之泽”。《论语?泰伯》言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史记?夏本纪》说禹治水时,“劳身焦思,

居外十三年”。《史记?孝武本纪》称禹时“河溢皋陆,阝是繇(徭)不息”,正义引颜师古由于修筑堤坝,因而“徭役甚多,不得休息”。其时治水动用人力有多少,古文献未明言,我想应超过了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以及隋代开凿南北大运河。《汉书?沟洫志》记述说汉武帝年间,“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治理瓠子河,曾“发卒数万人”。隋代大业元年修建通济渠动用人力100多万,大业四年修建永济渠征调民工100多万,这两大工程造成了当时“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的局面[18](下册P1420)。以禹治水时的巨大工程,应该是动用了当时天下所有氏族部落的人力资源。禹时代天下氏族部落的人口,据《后汉书?郡国志一》刘昭注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有1 355万多人,不知此说有何根据?假设此数有一定根据,则这时禹也可统领相当庞大的治水民众。那么,当时天下氏族部落的首领和民众,本来是“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个部落独立治理这样的大洪水显然力量单薄。面临来势汹涌、任意吞噬人民生命财产的大洪水,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听从从事农业生产并具有治理水土经验的夏族首领禹的调遣指挥,才能治理这场大洪水。

禹治水工程使天下重要劳动力归禹统一调配使用,是便使天下十分分散的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迅速产生了向心力、凝聚力,这应是后来夏王朝发展成为早期国家的主要原因。由于治水,禹在天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左传》昭公元年云:“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同时这也提高了禹在氏族部落首领之中的地位:“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禹的权威便是在率领民众治水过程中形成的。《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土山,执玉帛者万国”,表示众多的部落首领已臣服于禹的统治。《史记?夏本纪》言“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皋陶以执法官的身份要求民众效法禹的德行;禹的言语就是法令,不听从,便要以法律刑处。表明经过治水之后,禹的绝对权威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这与《论语?卫灵公》载孔子所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的舜时代大不相同了。夏王朝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及社会组织形态,也就是在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了。

五、夏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及社会组织形态的建立

如前所说,上博《战国楚竹书(二)?容成氏》简文

48

说,禹治水成功后,舜年老“视不明,听不聪”(简17),不传位于子而传位于禹。禹即位后,便创建城邑,开垦农田,制作兵器,设立赋税制度:“禹立听政三年,不制革,不刃金,不铬矢,田无蔡,宅不功,关市无赋。禹乃因山陵平隰之可封邑者而繁实之,乃因迩知远,去苛而行简,因民之欲,会天地之利,夫是以近者悦治,而远者自至,四海之内及四海之外皆请贡。”(简18—20)此言禹即位初年,“不制革,不刃金,不铬矢”,实际上是说禹之前不制作兵革武器,此与《容成氏》谓□卢氏、赫胥氏等氏族部落的原始社会“而寝其兵”之说相合。《礼记?礼运》说由禹开始的三代“兵由此起”,《越绝书》卷11言禹时“以铜为兵”,均说明从禹开始才制作兵革武器。

《容成氏》简文谓禹即位初年“关市无赋”,意谓禹之直关市才有赋制。此与《书?益稷》、

《禹贡》言禹时有“五服”之制以及九州有九等赋制的说法相应。《史记?夏本纪》云:“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此言虞夏之前,纳贡缴税的制度并未健全。《书序?禹贡》云:“禹别九州,随山氵睿川,任土作贡。”郑注云:“‘任土’谓定其肥硗之所生。”依唐孔颖达疏可知“肥”是指低下处的肥田,“硗”是指高处的薄地。这就是说禹治理山川、划分九州后,便根据土地的肥沃、硗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缴纳贡赋之制。新出土 公 铭为此作了有力的证明,其铭文云:“天令禹敷土,堕山氵睿川,乃差地设征。”[19]这是说禹根据不同的土地规定各自的贡赋。《国语?周语上》引《夏书》云:“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表明夏王朝能使用关、石等衡器去征收赋税,也表明夏代贡赋制度的建立。“禹乃因山陵平隰之可封邑者而繁实之”,表明已经产生了初步的分封制,也有了城市。禹之时有了兵革武器,也就有了军队;设立了赋制,产生了分封制,有了城邑,早期国家也就随之产生了。

而且这时治理天下不再是《论语?卫灵公》中所说舜那种“无为而治”、

“恭己正南”的方式了,而是用一定的法令刑律来治理天下了:《容成氏》简22云:“禹乃建鼓于廷,以为民之有欲告者鼓焉。撞鼓,禹必速出,冬不敢以冫仓辞,夏不敢以暑辞。”《左传》昭公六年正式制定了《禹刑》来治理刑事犯罪事件,与《容成氏》简22所说是一致的。《史记?夏本纪》记载说皋陶命令民众以禹的言行为准则,不听禹言语的,“刑从之”,可见这时禹的权力地位与刑法制度结合在一起了。《庄子?天地》篇记述一则寓言,说尧舜时期伯成子高“立为诸侯”,禹时子高却辞诸侯而耕于田野之中。禹便去询问原因,子高便说:“昔者尧治

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庄子所言虽为寓言,但庄子借子高之口说尧时尚无奖赏刑罚制度,禹时产生了赏罚制度,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与《容成氏》简30以及其他古文献的说法一致。就赏罚制度看,禹与尧舜时期不同,也反映了禹时代社会组织形态方面的跃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依楚竹书《容成氏》,“于是乎治爵行禄”(简32),说明禹时有了爵禄等级制度;“(禹)方为三使,寻声之纪:东方为三使,西方为三使,南方为三使,北方为三使,以卫于溪谷,济于广川(简31)”①,是说夏王朝向东西南北各派三位使者,表明以夏王朝为中心的监察巡视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了。而且,“禹然后始为之号旗,以辨其左右,思民毋惑。东方之旗以日,西方之旗以月,南方之旗以蛇,中正之旗以熊,北方之旗以鸟”(简21),这是说禹为四方方国部落以及自己的夏王朝设计了各自的徽号旗帜。这也表明以禹为中心的夏王朝在四方氏族部族的辅佐下具有一定的向心作用。《论语?泰伯》云:“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致孝乎鬼神”表面是说禹孝敬鬼神,实际上表明禹是借助神权来治理国家;“黻冕”不同于一般的“衣服”,“致美乎黻冕”是说禹努力建立“黻冕”一类的官阶等级制度;“尽力乎沟洫”是说禹尽力从事治水方面的公共事业。禹用神权来统治天下,建立了一定的官阶等级制度,同时又用治水的公共事业来团结天下的氏族部落,这也表明一个新型社会组织形态———早期国家就逐渐诞生了。

正因为大禹时因治水而产生了新型社会政治组织形态———早期国家,权力地位也因此大大地加强了,与尧舜之前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由于公共的治水事业,客观上促成了夏族在部落联盟中的威信和权力。于是,传统的禅让制便遭到了破坏。《容成氏》简34说:“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禅让制为什么会在夏初遭到破坏?夏启为什么会继承其父建立起父子继承制度?先秦时便有不同的回

58

①上引文中“使”,原整理者释文释“亻告”而疑读为“调”,非。此字左“亻”右“吏”,“吏”与楚竹书中“事”的上半部完全相同,如《容成氏》第36简“天地四时之事不攸(修)”及第46简“唯君无道,臣敢勿事乎”中的“事”,特别是《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第14简“事亡(无)事”中“事”的上半部与《容成氏》第31简中“使”的右半部全同。读“为三使”则文通字顺,而读“为三亻告(调)”则文义不顺。

答:《孟子?万章上》认为这是上天之志与民意的选择,另一种认为启与益在争夺战争中取胜而夏启即位。后一说谁为正统还有两种不同的版本:《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说“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意谓益继禹为正统,后为益用武力夺走了天下;《晋书?束皙传》引古本《竹书纪年》说“益干启位,启杀之”,意谓启继禹为正统,益谋图篡位而被杀,启才稳定了政权。《容成氏》简34的说法属于争夺说,而且与争夺说中《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之说一致①。启攻益自立为王,夏王朝世袭制度便形成了,我国第一个早期国家王权统治便进一步加强了。

[参 考 文 献]

[1]马承源.战国楚竹书(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顾颉刚古史论文集(1)[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李 .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严文明.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的思考[A].农业发生与

文明起源[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9.

[6]安志敏.试论文明的起源[J].考古,1987(5).

[7]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6.

[8]丁山.商周史料考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徐中舒.先秦史论集[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0]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11]俞伟超.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衰变的奥秘———致“纪念

发掘城子崖遗址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贺信[J].

文物天地,1992(3).

[12]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13]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8.

[14]王巍.自然环境变迁与史前文明演进[J].光明日报,

2003-12-11(3).

[15]荆门市博物.郭店楚墓竹简[Z].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8.

[16][德]罗曼?赫尔佐克.古代的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

[M].赵蓉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童恩正.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

[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18]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9]李学勤.论 公 及其重要意义[J].中国历史文物,

2002(6).

[责任编辑 许正文]

①过去蒙文通先生曾提出晚周史学流派分为齐鲁东系、三晋西系与楚国南系“三系说”,认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与《竹书纪年》关于启与益争夺权位之说属于三晋西系说(《蒙文通文集》第3卷《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95年,第241—246页)。然《容成氏》属战国南方楚人的竹简,而且出于儒家之手,却亦有启益争位之说,这使我们看到了先秦学术思想的复杂性,也表明儒家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The G reat Flood in Yao and Shun’s Days and the

Origin of the E arly State in China

———A Codiscussion on the Evolution from“the Starry Sky”to the

Center of Civiliz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WAN G Hui

(History and Civiliz ation College,S haanxi Normal U niversity,Xi’an710062,S haanxi) Abstract:The period of history when Yao and Shun ruled marked an important turning-point of Chinese society.Infected by the prehistoric Great Flood,those clan tribes inhabiting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rowded in the region of western Henan,southern Shanxi and eastern Shaanxi.With the increase of official affairs,more and more officials were a ppointed.Down to Yu’s rule,because of more frequent use of weapons and more wars,criminal law was introduced and officials in charge were appointed.Besides,officials began to be sent to inspect and supervise the lord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Especially with increasing growth of production,rules of taxation were gradually developed, which gave the last touch to the shaping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the early state.Meanwhile,the situation of “the starry sky”of regional cultures in the late neolithic period started to transfer to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where the center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as taking shape.

K ey Words:origin of the state;the Shangbo Bamboo Slips of the K ingdom of Chu;the prehistoric Great Flood;Yao,Shun and Yu;the early kings;the Xia Dynasty

68

七年级历史上册总结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能否制作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2、北京人: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使用打制石器,群居,会使用火。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直立行走. 3、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穿孔技术,会人工取火,捕鱼,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原始农业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原始农业产生。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河姆渡人的生活: 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住干栏式建筑,栽培水稻使用骨耜,饲养猪狗和水牛。 3、半坡人的生活:

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制作磨制石器,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 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活动的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会并,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尧舜禹的禅让: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民主传位的方式叫“禅让制”。 标准:德才兼备 2、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的精神: 创新精神、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设计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与专家解读】 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本课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这里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周朝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西周表述)。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它们两者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本专题学习的重点。早期国家与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主要在于都是世袭王朝,具有职官、军队等国家机器;不同点主要在于以部族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不同点是理解早期国家“特征”的关键。由于夏朝缺乏直接资料,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主要在商朝、西周讲述。商朝讲述“内外服”问题,亦可涉及神权政治因素。西周主要讲述分封制,显示出其比商朝进步之处。(引自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时空观念: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遗址的存在阶段与早期国家的朝代更迭;通过史前文明遗址图及商周形势图,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空间多元一体的特征,“中国”概念的变化对中华文化形成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史料实证:通过学习文明遗址考古资料,了解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相结合

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华文明的起源

高三第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史前时期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国早期农业起源的时间、特点;掌握农业起源的意义;认识到神话传说遗址、岩画、遗物等的史料价值。掌握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知道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与诞生的核心地区;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并且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特点; 掌握神话传说所具有的史料价值;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原始农耕意义的了解,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神话传说,认识到炎黄子孙是我们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重点难点: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表现。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从中华文明、华夏文明、汉文明、唐文明、农耕文明、儒家文明之间的关系入手导入。 一.原因(基础):原始农业的出现。 (一)时间: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距今6、7千年年),它是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 (二)我国早期的农业的特点:稻作业和旱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南稻北粟。(三)农业的起源意义: 1.农业的起源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人们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形成了农耕聚落。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具有了生产经济性质。 2.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使从而产生新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高中历史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农业起源的时间,中国培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中国早期农业的特点,中华文明出现的神话人物、时间与特点。 理解:(1)农业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对早期历史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了解原始农耕产生的时间,概况,找到有用信息。 (2)分析考古材料,明确距今1万年前后,原始农耕出现,早期农耕聚落-姜寨遗址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早期中华大地的文明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等等,体会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考古和神话传说的认识,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定程度上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对大量考古材料的认识,学生感悟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难点 原始农耕的意义,中华早期文明起源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中华文明的起源 已知祖国境内距今17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最初的人类生存方式与动物几乎没有区别,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处于一种野蛮状态。人只能完全凭自然的支配。然而,人类在数百万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生活中的经验,一点一滴地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财富——文化。最初文化的诞生,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首先是简单而粗糙的生产生活用具(展示旧石器时代的相关图片,学生形成一定感性认识),表明人类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原始农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基础。 【讲授】原始农耕 原始农耕(板书) 大家迅速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原始农耕产生的时间,使用工具和生产内容(板书)

提问:我们何以知道一万年前我们出现了原始农耕的? 引入相关考古材料1,半坡;2,磁山;3,河姆渡;4,玉蟾岩 除了粟和稻之外,根据考古发现黍、稷、大豆也起源于中国。(板书) 根据上述考古发现,同学们还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中国原始农耕的特点: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板书) 原始农耕的出现产生什么影响呢? 1,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2,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板书)早期的农耕聚落中的生产和生活是什么面貌呢? 姜寨一致反映的历史信息: 1,小家庭已经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 2,聚落由家庭—家族—氏族三级组成。 3,聚落内部共同耕作,平均分配(考古发现,大房子内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拥有大型连通灶和可供20-30人同时睡觉的土床,并非为某个人或某个家庭所居住),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幻灯片展示和板书相结合)这也是生产的组织形式。 【讲授】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板书) 谈到中华文明,很多人首先会想起这样一些人物:盘古、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展示图片),这些叫做神话传说(板书)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集体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先民创世的几个阶段,从中可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风貌,因此也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我们还不能不提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黄帝,叙述黄帝(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相互融合,成为我们华夏民族的主干,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板书)正如这个称呼本身所揭示的那样,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我们可以自称为炎黄子孙而自豪和骄傲。 展示陶寺城址的图片的同时加以叙述。展示牛河梁遗址并加以叙述,请问同学们,刚才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什么史料——考古发现(板书,)这两则考古材料说明了什么,请大家讨论(视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尊敬的曹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课的内容是《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 (一)教学内容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本课则掀开了祖国历史的篇章,内容包括了三个子目,即“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我国远古居民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时序性和逻辑性。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 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是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的基础。本课不仅掀开了祖国历史的序幕,也涉及到人类起源及演变的问题,对同学们今后学习世界史也起着一定的铺垫作用。 课标对本课知识作了如下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根据课标来看,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简单。我结合

教材内容,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识记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时间、地点以及他们生活的年代,了解他们的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我国境内远古居民不断演变发展进步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感知、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基本史实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还原历史情景。初步掌握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在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历史信息,构建起远古居民发展演变的历史框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同学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初步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及人类本身”的唯物史观。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人类的起源,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依据: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对于这一问题,教材虽未重点阐述,但有必要为同学作简单介绍,这符合七年级同学具

中国文明起源

严文明教授(北大考古系教授) 最初谈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是外国人,他们认为中国的古老与落后是很矛盾的,何以一个有着悠久文明起源的民族会如此落后,由此怀疑中国文明是否是自己产生的,于是有了外来说,认为中国文明是从外值入的,特别以西未说为主,当时研究的资料十分缺乏,再加上没偏见,所以很容易有此观点,还十八年来,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再次成为热点,很多外国学者都对此感兴趣,不同的是现在几乎没有人认为是外来的了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开始今天的讲座。 一、考古学对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所做的贡献 对于历史,走过了一条信古、疑古、了解考古的路《史记》从黄帝本纪开始,所以讲历史的人都从此讲起,此为信古,后来整理国故发现很多不可靠,特别对周代以前的历史特别怀疑态度,被称为疑古,自然,由于文献记载及传抄的错误不能把一切当成信史,怎么办呢?1928年成立考古组,走上了考古的路,在对安阳的发掘中,找到了殿墟,内有城区,甲骨片,五陵制铜作坊等,打破了周代以前中国无信史的说法,1952在河南郑州发现了商代早期的都城,1956年在洛阳发现都城级遗址,据考证此为夏代都城,旁边有一商代都城,这一发现一方面为判断夏商分界提供了依据,同时把中国文明起源推到了夏,夏鼎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说到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为夏朝的文明已经很成熟,寻找起源必须往前找。 二、中国文明起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中国属于东亚,面朝太平洋,背俯亚州腹地,周围有明显屏障,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平分为三大块,第一块为青藏高原,这海拔5000多米不可能有星期文明起源,第二块为西北干旱区纬变离海远,属内陆气候,到现在人口也不多,也不可能,第三块为东部,地势低离海远属季节气候带集中了8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走文明起源的最佳环境,其中最好的的是华北华中两块,分属黄河长江流域,是文明发展的中心,从旧石器时代以前就有人看准在共河长江流域,人口容集,也就有了食物压力特别是过冬,人们地种植物,用来储备,由此产生了农业,中国是两种农业的发源地,形成了两个农业体系,分别是黄河流域的小米和长江流域的大米,这为文明起源提供了广阔的基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说明中国文明不可能从外来,而且证明中国是文明独立起源之一。 三、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 约公元前一万年的新武器时代中国就开始了农业并且不断改进,公元前七千年前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得到相应发展,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很多这时的遗址都发现有各类作物的痕迹,这时人群集中而且比较固定,形成比较大的部落,这时人们的房子差不多没有贫富差别,特别体现在墓葬上。 到公元前五千年前三千五百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大量增加,不过房子还是无我大差别,流行多人合葬没有个人财富,到了新石器晚期来,在文明最发达的地区有了好的房子和墓葬。 到铜石并用时代早期,情况大变,农业更加发展,工业也得到发展,如玉器,清器、高级陶器,丝绸等都在此时出现,开始有贵族和平民的差别,贵族不断追求物质享受,只有高档工业品的出现,才有可能产生财富,财富导政争夺,于是有了武器,城堡等。

中华文明起源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早期农业起源的时间、特点;掌握农业起源的意义;认识到神话传说遗址、岩画、遗物等的史料价值。掌握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知道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与诞生的核心地区;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并且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特点; 通过对神话传说的分析,掌握神话传说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通过读图学史,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 通过对探索争鸣的分析,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原始农耕意义的了解,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神话传说,认识到炎黄子孙是我们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4、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册前四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古代美洲非洲、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伊斯兰世界;对世界古代各个区域有了简单的了解。大家有没有注意在学习古代东方时候,我们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同属于古代东方的古代中国,当时我们没有介绍,那么此次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对于我们本国的历史大家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在学习我们国史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像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的那样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要能够正视本国历史的价值。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本单元的单元导言,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单元导言: 本单元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大约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找出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关键词:农业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转折、方国联盟、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并且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本单元的核心内

中华文明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早期农业起源的时间、特点;掌握农业起源的意义;认识到神话传说遗址、岩画、遗物等的史料价值。掌握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知道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与诞生的核心地区;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并且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特点; 通过对神话传说的分析,掌握神话传说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通过读图学史,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 通过对探索争鸣的分析,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原始农耕意义的了解,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神话传说,认识到炎黄子孙是我们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4、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册前四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古代美洲非洲、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伊斯兰世界;对世界古代各个区域有了简单的了解。大家有没有注意在学习古代东方时候,我们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同属于古代东方的古代中国,当时我们没有介绍,那么此次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对于我们本国的历史大家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在学习我们国史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像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的那样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要能够正视本国历史的价值。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本单元的单元导言,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单元导言: 本单元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大约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找出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关键词:农业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转折、方国联盟、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并且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及最终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特征。 对本单元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①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古代中国实行专制主义的统治,奴隶社会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律的制定虽由朝臣具体完成,但批准权属于皇帝,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除律外,皇帝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发布诏、令、格、式等。"法自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②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基本特点。其中既有一些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古代法律制度大体一致的共性特点,也有一部分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自身独特存在的个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后者的存在和发展,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呈现出某种差异性。例如: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具有浓厚的宗法伦理色彩,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表现为国家政权、王权、皇权和族权、父权、夫权的高度统一;法律制度贯彻礼刑并用、"德主刑辅"原则,突出体现"礼治"、"德治"、"人治"特色;法律体系采取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体例模式,民事、经济、行政等各部门的法律关系常常以刑事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或制裁;刑罚制度相当野蛮残酷,刑罚体系包含大量摧残人身体肤或生理功能的肉刑内容;等等。那么,这部分法律内容或法律制度特点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换言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法制史学界进行过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大都是结合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国情特色、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进行探讨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或者基本一致的看法。应该承认,这种研究的出发点基本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由于某些法史观或方法论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有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中肯。在这里,我们不准备全面评述其所有观点或结论,也不打算系统探讨其全部成因,只想对其中一些影响较大而问题也较多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看法略作辨析,以期澄清某些历史事实。谬误不当之处,祈望不吝赐教。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早熟性"问题 目前在法制史学界,包括一些很有影响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地处东亚大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大国。东亚大陆特殊的地形、环境、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中国社会很早就跨入了文明时代的历史门槛。中华民族是以黄河流域为摇篮发展起来的。这里地处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松软,天然具备发展原始农业的良好条件。因此,早在公元前22世纪左右,活动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最先进的夏部落,便在木石器生产工具的基础上,发展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积累,加速了私有财产的形成和阶级的分化,为国家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如此说来,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夏代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便具有"早熟性"特征。 所谓"早熟性",实际是文明起源发展"不正常"或"变态"的同义语,颇有些类似于"早产儿"的意味。它最初是西方人在不了解或者不完全了解东方古代国家社会历史真相的情况下,用来概括东西方古代文明起源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性时所提出的一个观点。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无一例外地都是以西方尤其是古希腊罗马国家文明起源与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准范本的。如马克思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论述古代国家文明起源这一"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时,就曾经明确谈到: 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1] 在这里,马克思是把希腊古代文明比喻为发育"正常的儿童",而把东方古代社会看作"早熟的儿童",对日耳曼蛮族则视为"粗野的儿童"。因此,认为希腊古代国家的文明起源与社会发展是正常的,后两者则是不正常的,或者说是变态的。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如果抛弃先入为主的偏见,把上述三种情况重新排个顺序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只是分享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 识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文明有多个源头,而不再持有中原一元说。即多个源头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拥有辽阔地域的文化共同体,那么这个共同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新石器时代后期和西周时期是关键时期。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交融和西周的封建礼乐制使得各地区的文化渐渐融合成为一个大的文化统一体,这样具有地域和族群意义的华夏文化就形成了。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各地出现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址,如同满天星斗。分布于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许多地区,共有7000多处。随着它们的发展,地域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强。其一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展的水平较高,具体表现为农业较为发达,器具较为精致,而东北、西北、华南等边远地区发展速度较缓慢,农业欠发达,渔猎采集非常重要,器具较为粗糙。其二是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在相对稳定的区域中年复一年地劳作,代代相传,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随着文化创造的增加(主要是器具的数量增多、精神文化的丰富),区域独特性越来越强。第一,器物的制作的喜好不同。比如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彩陶瓶,东北红山文化的“之”字形纹陶器,山东大汶口的“豆”等等。第二,崇拜的对象不同,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普遍崇拜玫瑰花,红山文化人崇拜猪首龙身神兽,大汶口文化人崇拜太阳,良储文化人崇拜太阳鸟,等等。可见,当时各地区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似乎看不出共同之处。那么,各地区的文化如何交汇在一起,实现初步统一呢? 首先是各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之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渐渐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它汇聚了其它地区的文化,但是它又有一定的排斥性,排斥外部地区的文化渗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文化共同体,它是由各地区的文化汇聚在一起而渐渐形成的,其中较重要的是关中仰韶文化、东北辽宁红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这三大支,当然也有其他地区的文化的流入。具体来说,关中仰韶文化和东北辽宁红山文化这两大强势文化相互交融,前者的典型器物及特征就是尖底瓶、玫瑰花花纹,后者的是猪首龙身神兽。两者相互交流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庙坛冢遗址中出现了上述两种文化因素的组合,玉雕猪笼在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盆在积石冢周围。苏秉琦说这是花和龙的结合。之后,山东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又有强烈的交汇。带有龙山文化特征的考古文化遍布黄河中下游,但是在这种同一性内部又有文化来源的差异性:即这些器物大多是灰黑陶,但是各地区的灰黑陶又有差异,如黄河中游的陶器常有篮纹、绳纹、方格纹,显示出黄河中游文化的特征,而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器物多为薄胎细质器,表面多为磨光或素面,显示出山东文化的特征。这说明龙山时代,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和下游的龙山文化有程度很深的交汇。同样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各地区考古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其轴心就在晋南。因为晋南有陶寺古城遗址,古城遗址规模很大,不仅仅有军事功能,更引人注意的还有祭祀、天文观测、生产生活功能,和后世的君民同居的城邑毫无二致。这座古城可以反映当时存在一股强势文化,以晋南为中心,覆盖着黄河中游,该古城只是这一区域文化的缩影。从考古发现来看,陶寺遗址内的器物有仰韶文化的特征,即器物组合序列,有红山文化的特征,如猪龙,有良储文化的特征,如“∠”型石推刀。因此可以说,晋南地区汇集了各地区文化,形成了一个覆盖黄河中游,以晋南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

我对中国文明起源之理解

我对中国文明起源之理解 岭院抖社9班田振刚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东亚文明的杰出代表与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为什么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称谓前面都要加一个“古”字呢?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的文明在进步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外族的野蛮入侵和残酷毁灭。例如发端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于公元前343年被波斯帝国灭亡。滥觞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大约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被雅利安人灭亡,印度河城邦消失,近代以来,由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印度文明进一步受到西方外来文明的毁灭性打击,作为印度文明的浓缩精华——梵文的消失,英语成为印度官方语言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呢,结果就更悲惨,因为它作为一个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就的国家已经永久地尘封在历史的长河里而不复存在,公元前539年波斯人的铁马金戈让巴比伦王国在滚滚的硝烟战火中化为一片尘埃。今天作为古巴比伦文明的继承者——伊拉克也不得不为他们古老而不复存在的古国文明感慨惋惜,当他们面对着历史遗留下来的《汉谟拉比法典》不知道会生发出怎样的感慨。 相比之下,中国文明则在历史的变迁,岁月的风火和时间的拷磨中幸运地保留了下来,并且呈现出自身鲜明的个性——继承性,整体性,多样性。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文明的这种史诗般的延续仅仅就是由于幸运吗?中国也曾经长期遭受过外族大规模的野蛮入侵,两汉时期的匈奴人、两宋时期的辽夏金人以及后来的蒙古人(在当时来看是外族,现在当然大部分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结果是: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大败匈奴,解除了其对北部边郡的威胁,捍卫了中原王朝的独立与古国文明的延续;辽夏金人虽然在军

中华文明起源_严文明

中华文明起源 严文明 严文明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 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编写出版《仰韶文化研究》、《中 国通史(二):远古时代》、《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环境考 古研究的展望》等著作。 一、为什么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文明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众所周知,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并称世界四大文明。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都已经中断,只因为考古发现才恢复起来,中国文明是在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下来的。而且中国文明的地域比其他三大古国地域的总和还要大。中国文明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跟东亚各个地区都有深远的联系,它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文明。中国文明究竟是怎么起源的,由什么特点,它为什么没有中断?我们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对建设我们的国家有什么启发?从这个角度说,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意义重大。从2009年起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实施了中华探源工程,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把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的比较清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依靠考古学研究,考古学它所研究的内容很多都在地下,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调查和发现,一步一步地发觉和研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这一工程,我们只能做出规划,通过研究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得出比过去更进一步的认识。自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考古界就把中国文明起源作为一个重大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进一个世纪以来,对中国文明起源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二、中国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中国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因此中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又是一个面向海洋的国家。在文明起源阶段,我们的祖先主要是在陆地上生活。从地图上来看我国在地理上的特点是位于西南的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其总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2%;第二阶梯的内蒙古高原、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作业

高考模拟精准练(解析版) 1.(2019·宝鸡中学高考模拟)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一带。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A.控制农业生产区 B.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防止地方离心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结合材料七个区域和课本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可知,王室封国主要分封在渭水流域、黄河汾水流域及洛阳开封安阳等地,这些地区都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所以西周分封制的着眼点是为了控制农业生产区,故A正确;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其离心,但不是分封制的主要着眼点,故BCD不选。 2.(2019·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高考模拟)有学者认为,西周通过“封建”与各地存留的氏族势力分享政治权利、经济利益,通过怀柔政策实现与地缘的整合。这反映( ) A.宗法观念利于家国同构 B.血缘政治的时代特点 C.贵族特殊的政治地位 D.分封制加强了对全国控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封建”概念。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制与各地存留的氏族势力分享权力,通过怀柔政策实现与地缘的整合,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封建”的作用,不是宗法观念,“家国同构”指的是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材料并未体现;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封建”的作用,不是血缘政治的特征;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贵族特殊的政治地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2019·江苏高考模拟)据《荀子·儒效》载:“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由此可见周朝( ) A.神权与王权相互结合 B.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王权受到诸侯国限制 D.周天子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宗法制度的理解。材料“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 1 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 2. 难点: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基础认知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 两个时代。旧石器时代是指以____________ 制作石器的 时代。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 __________ 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 ________ 。他们从事__________________ 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 _______________ 。 2、新石器时代 (1)概况:距今约1 万年,我国进入 ___________ 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______________ 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 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 ,生活逐渐稳定。我国已发现的新 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方向发展。 (2)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5000 年,黄河中上游地区进入 ______________ 时期,它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 ,以___为主要栽培作物。大致同一时期,黄河下游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下游有 ___________ 。河姆渡文化 的居民种植_______ ,并且掌握了____________ 技术。距今约5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 化被__________ 所代替。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同时,在北方辽河上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下游有 __________ 。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 和_____ 。 3、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___________ 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 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共享。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文明有多个源头,而不再持有中原一元说。即多个源头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拥有辽阔地域的文化共同体,那么这个共同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新石器时代后期和西周时期是关键时期。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交融和西周的封建礼乐制使得各地区的文化渐渐融合成为一个大的文化统一体,这样具有地域和族群意义的华夏文化就形成了。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各地出现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址,如同满天星斗。分布于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许多地区,共有7000多处。随着它们的发展,地域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强。其一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展的水平较高,具体表现为农业较为发达,器具较为精致,而东北、西北、华南等边远地区发展速度较缓慢,农业欠发达,渔猎采集非常重要,器具较为粗糙。其二是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在相对稳定的区域中年复一年地劳作,代代相传,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随着文化创造的增加(主要是器具的数量增多、精神文化的丰富),区域独特性越来越强。第一,器物的制作的喜好不同。比如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彩陶瓶,东北红山文化的“之”字形纹陶器,山东大汶口的“豆”等等。第二,崇拜的对象不同,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普遍崇拜玫瑰花,红山文化人崇拜猪首龙身神兽,大汶口文化人崇拜太阳,良储文化人崇拜太阳鸟,等等。可见,当时各地区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似乎看不出共同之处。那么,各地区的文化如何交汇在一起,实现初步统一呢? 首先是各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之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渐渐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它汇聚了其它地区的文化,但是它又有一定的排斥性,排斥外部地区的文化渗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文化共同体,它是由各地区的文化汇聚在一起而渐渐形成的,其中较重要的是关中仰韶文化、东北辽宁红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这三大支,当然也有其他地区的文化的流入。具体来说,关中仰韶文化和东北辽宁红山文化这两大强势文化相互交融,前者的典型器物及特征就是尖底瓶、玫瑰花花纹,后者的是猪首龙身神兽。两者相互交流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庙坛冢遗址中出现了上述两种文化因素的组合,玉雕猪笼在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盆在积石冢周围。苏秉琦说这是花和龙的结合。之后,山东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又有强烈的交汇。带有龙山文化特征的考古文化遍布黄河中下游,但是在这种同一性内部又有文化来源的差异性:即这些器物大多是灰黑陶,但是各地区的灰黑陶又有差异,如黄河中游的陶器常有篮纹、绳纹、方格纹,显示出黄河中游文化的特征,而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器物多为薄胎细质器,表面多为磨光或素面,显示出山东文化的特征。这说明龙山时代,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和下游的龙山文化有程度很深的交汇。同样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各地区考古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其轴心就在晋南。因为晋南有陶寺古城遗址,古城遗址规模很大,不仅仅有军事功能,更引人注意的还有祭祀、天文观测、生产生活功能,和后世的君民同居的城邑毫无二致。这座古城可以反映当时存在一股强势文化,以晋南为中心,覆盖着黄河中游,该古城只是这一区域文化的缩影。从考古发现来看,陶寺遗址内的器物有仰韶文化的特征,即器物组合序列,有红山文化的特征,如猪龙,有良储文化的特征,如“∠”型石推刀。因此可以说,晋南地区汇集了各地区文化,形成了一个覆盖黄河中游,以晋南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 这个文化共同体不仅汇聚了各地区文化,而且有排他性。我们可以从排他性这一特征可以看出当时黄河中下游已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他者”的存在,作为参考,印证了这一地区的文化共同体的存在。仰韶特征的龙山文化遍布中原、西北、西南等地,却始终被挡在黄河西北岸的滨县-禹城-封丘一线,而山东尽是大汶口特征龙山文化的天下,这说明黄河中下游存在着文化共同体,它有自我意志和他者意识,会排斥他者。古代文献隐隐约约透漏出这一文化共同体的边界和排他性。比如古代文献提到五帝的活动范围。《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东到海,西到空桐,南到江,北逐荤粥。颛顼北至幽陵,南至交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知识与技能 知道农业起源的时间,我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知道我国早期农业的特点,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典型;知道神话传说中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知道炎黄子孙的由来,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与诞生的核心地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历史研究的分析,基本掌握神话传说与考古发掘互为印证的史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神话传说,认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从而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通过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懂得炎黄子孙的由来是基于文化追根和认同的需要。 教学重点: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世代相继。本册我们开始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的学习。中国古代史按照我们一般的说法,是开始于我们境内人类的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本册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下四个单元(目录页)。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的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的涌入中原,逐步的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国内各民族友好往来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通过我刚才的讲述,大家对中华文明应 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现在请翻到第一单元的导言部分,快速浏览,我们说第一单元 的标题是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请告诉我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样的特点?八方雄起,丰富多彩。夏朝呢?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商朝呢?国家形态上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好的,那些了解了这些之后,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开始对第一课的学习。 导入:一个笑话(中国的保安是最具有哲学思维的人,他们的问题往往是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确实千百年来,无数人都在苦苦追寻着这些问题的答案。当我们身处于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成果。我们也许会问今天我们所经历的高度发达的文明是一蹴而就的吗?很显然 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明的源头又在哪里?我们充满智慧的先民们是怎样一步步的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现 在就让我们来一起来学习。 1、原始农耕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内容提要】 文明的起源实质上就是国家的起源。工具的使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原始农业的出现奠定了文明的基础。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发展、阶层分化(尤其是贫富分化)加剧,文明走向产生。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与夏朝,或许正是中华文明的产生时期。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得到初步发展。 【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文明和文明的起源 1.文明 (1)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3)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2.文明的起源 (1)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 (2)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提。 二.追溯文明起源的方法 1.信史时代:以传世文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考古研究。 2.传说时代:以考古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历史传说。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数百处 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 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已经学会用火。 ③社会发展程度:过着群居生活;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前期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公元前1万年开始。 (2)所谓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3)新石器早期(距今1万年-7000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早期先民走向定居。 ①全国文化遗存:1万多处,分布广泛 ②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③社会发展程度:渔猎走向定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 (4)新石器中期(距今7000-5000年)——六大文明区系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①六大文明区系出现: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②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如,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时期,粟是主要栽培作物;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3.中华文明的起源——新时期晚期的突破(距今5000年左右) (1)典型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取代了此前的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2)文化遗址分析: (以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为例) ①出土了精美的玉器——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积累。 ②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社会组织扩大,氏族组合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