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卫生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11带答案打印版

2020年卫生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11带答案打印版
2020年卫生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11带答案打印版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病理学绪论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在形态结构上的病理变化,结局和规转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一、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1.医学教育地位 2.临床诊治地位 3.doctor’s doctor 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体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 1.尸体解剖 2.活体组织检查 3.细胞学检查 第三节疾病概论 一、疾病的相关概念 1.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二、疾病的共同规律 1、损伤与抗损伤 2、因果交替 3、局部与整体 三、死亡 1、死亡:临床上传统判定死亡的标志是心跳、呼吸的永久性停止。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 2、脑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其判断标准有:①无自主呼吸;②不可逆性昏迷或对外界的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管造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适应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一、萎缩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2、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种。 生理性萎缩:是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发育到一定阶段时逐渐萎缩,称之为退化。例如青春期后胸腺萎缩、老年性卵巢、子宫、睾丸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是指病理状态下发生的萎缩,可表现为全身性萎缩或局部性萎缩。按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2)压迫性萎缩(3)失用性萎缩(4)去神经性萎缩(5)内分泌性萎缩 二、肥大 肥大:是指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一)类型及原因 从性质上,肥大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 1、生理性肥大:是指生理状态下应激高兴奋状态,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增强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E ) 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E、肺动脉 2、下列哪些器官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B ) A.心、肝 B.心、脑 C.心、肺 D.肺、肠E、脾、肾 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E ) A.常形成肿块 B.生长旺盛 C.相对无限制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E、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4、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 C ) A.肿瘤生长方式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D.肿瘤是否转移E、肿瘤的阻滞结构 5、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C ) A.细动脉玻璃样变 B.中层动脉硬化 C.大动脉粥样硬化 D.中动脉粥样硬化E、微动脉粥样硬化 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C ) A.脾大 B.腹水 C.肝掌 D.“海蛇头”现象E、消化不良 7、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A ) A.外上象限 B.外下象限 C.内上象限 D.内下象限E、乳头部 8、绒毛膜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 C ) A.脑 B.肝 C.肺 D.骨E、肾上腺 9、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或形成桥接坏死见于( C ) 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度肝炎 D.急性普通型肝炎E、慢性轻度肝炎 10、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C ) A.代谢性碱中毒 B.低钾血症 C.高钾血症 D.低钠血症E、高

钠血症 11、低钾血症可出现( B ) A.反常性碱性尿 B.反常性酸性尿 C.中性尿 D.酸性尿E、碱性尿 12、缺氧、中毒、感染等引起水肿主要因为( D )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淋巴回流障碍 13、水肿和水中毒的相同点是( B ) A.低钠血症 B.细胞外液增加 C.细胞内液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E、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 14、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C ) A.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B.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碳氧血红蛋白化验阳性 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l E、血液中血红蛋白量小于7g/dl 15、急性肾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E ) A.氮质血症 B.低钠血症 C.水中毒 D. 代谢性酸中毒E、高钾血症 二、多项选择题(2题,每题2分,共4分) 1、休克晚期可发生(ABCDE ) A.心力衰竭 B.肾衰竭 C.休克肺 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脑水肿、颅内高压 2、肝性脑病的诱因有(ABCDE ) A.上消化道出血 B.感染 C.便秘 D.不当使用镇静、止痛、麻醉类药物E、高蛋白饮食 三、填空(27空,每空1分,共27分) 1、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损伤主要有(变性)和(坏死)。 2、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病理学基础简答题知识交流

病理学基础简答题

《病理学基础》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简述萎缩的原因及类型。P6 答:萎缩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个类型。 生理性萎缩见于更年期后妇女的子宫和卵巢的萎缩、老年人的各器官的萎缩、青春期的胸腺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2、简述细胞水肿的病例变化。P9 答:肉眼观察:病变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变淡, 似开水烫过一样。 镜下观察:细胞体积增大,HE染色胞质内出现许多细小的淡红色颗粒(电镜下为为肿胀的 线粒体和内质网)。若水肿进一步发展,可发展为气球样变。 3、简述脂肪变性的病例变化。P10 答:肉眼观察:脂肪变性的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呈淡黄色,切面触之有油腻肝。

镜下观察:脂肪变性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 4、简述坏死的病理变化。P11-12 答:镜下观察:(1)细胞核的变化: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重要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 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细胞质的变化:胞质中RNA丧失及蛋白质变性,致使胞质红染;胞质结 构崩解,致使胞质呈颗粒状,进而细胞膜破裂,整个细胞 完全崩解消失,溶解、吸收而消失。 (3)间质的变化: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液化,最后坏死 的胞核、胞质及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 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肉眼观察:失活组织的特点是:1、失去原组织的光泽,颜色变苍白、浑浊; 2、失去原组织的弹性,捏起或切断后组织回缩不良; 3、失去正常组织的血液供应,摸不到动脉搏动,针 刺或清创切开时无新鲜血液流出; 4、失去正常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 5、简述坏死的类型。P12 答:根据坏死的形态变化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2)液化性坏死(3)纤维素样坏死(4)坏疽

第一章 病理学基础

第一章病理学基础 【学习要求】 掌握:疾病的概念;充血、出血、局部贫血、坏死和炎症的概念及病理变化特征以及炎症的局部症状;发热、贫血、黄疸、水肿及脱水概念及病理过程;剖检方法与步骤。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充血、出血、局部贫血发生的原因,发生坏死的原因,炎症的基本病变过程及全身变化;应激、败血症的概念;剖检观察与纪录。 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萎缩、变性、组织修复的概念及病理变化特征,炎症常见类型、转归;休克、酸碱中毒的概念;采样、保存与送检。 【学习重点内容】 一、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而且有规律的斗争过程。疾病是一种自然现象。疾病表现为机体的临床症状、体征或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出现机体生命活动障碍,使畜禽经济价值降低。在损伤和抗损伤的过程中,若损伤大于机体的抵抗力,则疾病进一步恶化;反之,疾病减轻并恢复健康。 例如:当动物发生肠炎时,肠黏膜受有害物质刺激使其损伤,肠道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乘虚而入,肠道为抵御病原体的侵入而分泌增加,同时增强蠕动以排出病原体,表现为腹泻。但是,腹泻使体液的平衡遭到破坏,严重的腹泻导致脱水、口渴、血液浓稠,如果此时体液得不到有效补充,机体产热增加、散热降低,加之肠道内的病理产物吸收入血而引起身体发热,患病动物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此时,动物生产性能下降,使役能力降低。 如果机体抵抗力强,通过免疫和神经体液等调解可缩短病程而康复;反之使病程延长、甚至死亡。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健康的标志,疾病则是体内外统一、平衡、和谐的破坏。 上述疾病概念提示我们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应查明病因,注意区别损伤和抗损伤过程的主次因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维护、保持和恢复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谐以及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改变传统兽医以治病为主的观念,对疾病及时而尽早采取防制措施,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 二、充血的概念及病理特点 器官和组织内含血量比正常增多的状态称为充血。按其发生机理充血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种。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测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_0.doc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测考试题模拟考 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l 肿瘤的异型性主要反映( )A.肿瘤的组织来源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的分化程度 D.肿瘤的预后 E.肿瘤的复发情况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交界性肿瘤( )A.乳腺导管内癌 B.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C.胃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 D.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E.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 本题答案: 8、单项选择题 交界性肿瘤是指( )A.良性肿瘤的局部恶变 B.癌前病变 C.介于癌和肉瘤之间的肿瘤 D.混合性肿瘤 E.性质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本题答案: 9、单项选择题 癌前病变()A.乳腺导管内癌 B.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C.胃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 D.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E.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 本题答案: 10、单项选择题 与艾滋病发生有关的是()A.EBV B.HPV C.HTLV-1 D.HBV E.HIV 本题答案: 11、单项选择题 癌细胞浸润性生长形成不规则腺腔样结构的癌称()A.腺癌 B.单纯癌 C.未分化癌 D.鳞状细胞癌 E.腺鳞癌 本题答案: 12、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肿瘤的命名不正确的是()A.癌是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B.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 C.瘤病指的是肿瘤多发的状态 D.凡称为瘤的都是良性肿瘤 E.称为母细胞瘤的不一定都是恶性肿瘤 本题答案: 13、单项选择题 由上皮组织发生的、缺乏分化状态的肿瘤称()A.腺癌

病理学基础教案

教案首页 课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授课日期专业班级 授课类型理论课学时数 3 教学目的: 1、掌握淤血的概念和后果 2、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形态、结局。 3、掌握栓塞的概念及类型、对机体影响 4、掌握梗死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5、培养关心、爱护病人和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淤血的后果 2、血栓形成的条件 3、血栓的结局 4、血栓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5、梗死的病变特点 教学难点:血栓形成的机理、过程及形态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课前提问:变性、坏疽的概念、坏疽的分类 主要内容及时间: 课堂引入:肺淤血病人发生梗死的病例 教学内容 一、充血 1、定义:机体局部组织或器官内血液含量增多 2、动脉性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因动脉血输入过多致含血 量增多;原因;病变;后果。 3、静脉性充血 ①定义: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 毛细血管中,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增多,又 称淤血 ②原因:静脉受压、静脉管壁阻塞、心衰 ③病变:紫绀、温度降低、体积增大;镜下 ④后果:组织水肿或出血;器官实质细胞损伤、间质

纤维组织增生→淤血性硬化 ⑤举例: ⑴慢性肺淤血(肺褐色硬化):病变;左心衰;长 期慢性肺淤血;心衰细胞 ⑵慢性肝淤血(槟榔肝):病变;右心衰;长期慢 性肝淤血;淤血性肝硬化 二、血栓形成 1、定义:在活体的心腔或血管腔内,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 析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液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 性增高 3、类型: ①白色血栓:灰白色;血小板;头部 ②红色血栓:红色;红细胞;纤维素;尾部 ③混合血栓:红白相间;体部 ④透明血栓: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微静脉内;纤维素; DIC 4、结局:溶解吸收;机化与再通;钙化 5、影响: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病;休克、出血 三、栓塞 1、定义: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 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2、栓子的种类:血栓(最常见)、脂肪、羊水、气体、寄 生虫或虫卵、细菌团、肿瘤细胞 3、栓子的运行途径:随血液方向运行 ①来自体静脉及右心的栓子:栓塞于肺动脉或其分之 内 ②来自左心及动脉系统的栓子:栓塞于心、脑、肾、 脾等器官小动脉内 ③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栓塞于肝内门静脉分支 4、栓塞举例 ①血栓栓塞:肺动脉栓塞-----下肢深不静脉(90%),肺 出血性梗死,呼吸困难、紫绀、猝死;体循环的动 脉栓塞-----左心腔的附壁血栓、心瓣膜上的血栓、动

病理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1 2 3 4 5 1 2 3—, 4

A、肝 B、肺 C、脾 D、肠 E、四肢 6、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 E、肺动脉 7、下列哪些器官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A、心、肝 B、心、脑 C、心、肺 D、肺、肠 E、脾、肾 8、急性化脓性炎症得早起,炎症部位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9、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引起() A、蜂窝织炎 B、纤维素性炎 C、脓肿 D、浆液性炎 E、出血性炎 1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A、常形成肿块 B、生长旺盛 C、相对无限制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E、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11、肿瘤实质指的是() A、结缔组织 B、肿瘤细胞 C、血管 D、淋巴管 E、神经 12、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 A、恶性程度越低 B、恶性程度越高 C、转移越晚 D、预后较好 E、生长时间越长 13、“癌症” 是指 A、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B、所有肿瘤统称 C、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D、癌和肉瘤 E、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14、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 A、肿瘤生长方式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细胞的异性性 D、肿瘤是否转移 E、肿瘤的组织结构 15、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 )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 16、“肥大”是指:( )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17、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 ) A.机化B.钙化C.分化D.化生E.适应 18、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 )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 尸检. 活检. 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 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认识疾病的__、____,疾病过程中__________以及疾病的___,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面有关病理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C.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D.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方法简便 B.病人痛苦小 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 D.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普查 3.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A.尸检 B.活检 C.动物实验线检查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健康. 疾病. 脑死亡 二、填空题: 1. 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的各种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的疾病的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3. 疾病的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期。 4.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 2.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的外因 4.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A.心跳停止 B.脑死亡 C.呼吸停止 D.脑电波处于零电位 5. 疾病发生发展的方向取决于

病理学基础A卷及答案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卷) 一、名词解说(每小题3分,共15分) 1、休克 2、变性 3、原发综合征 4、梗死 5、原位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 栓塞的类型有 、 、 和 羊水栓塞。 2、肿瘤的生长方式有 、 和 。 3、坏死的主要类型有 、 、 和坏疽。 4、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 和 。 5、心源性水肿早期容易发生在 部位,肾性水肿早期容易发生在 部位。 6、大叶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最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 。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的临床类型有 、 、心肌纤维化及冠状动脉性猝死 8、脂肪变性最常累及器官是 ,液化性坏死最常见的器官是 。 9、高血压病引起的脑的病变主要有 、 和脑软化。 10、心力衰竭时心脏自身的代偿方式包括 、 和 。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 A 栓塞 B 脂肪坏死 C 坏疽 D 梗死 D 凝固 2、左心衰竭首先引起淤血的是( ) A 肝 B 肺 C 脾 D 肠 E 四肢 3、急性化脓性炎症的早期,炎症部位最多的炎细胞是( ) A 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浆细胞 4、肿瘤实质指的是( ) A 结缔组织 B 肿瘤细胞 C 血管 D 淋巴管 E 神经 5、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 ) A 恶性程度越低 B 恶性程度越高 C 转移越晚 D 预后较好 E 生长时间越长 6、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发生于( ) A 大中等动脉 B 小动脉 C 细动脉 D 微动脉 E 后微动脉 7、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多见于( ) A 左心室前臂 B 左心室后臂 C 左心室前臂心尖部室间隔前2/3 D 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壁大部 E 右心室前壁 8、休克的本质是( ) A 动脉血压下降 B 心肌收缩力减弱 C 中心静脉压下降 D 微循环障碍 E 以上都部不是 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致病菌是 ( ) A 流感杆菌 B 肺炎球菌 C 脑膜炎球菌 D 大肠杆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10、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 ( ) A 化脓性炎 B 以出血为主的炎 C 以变质为主的炎 D 以渗出为主的炎 E 以增生为主的炎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减压病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气泡栓塞引起的。( ) 2、 引起贫血性梗死的原因是动、静脉同时受阻。 ( ) 3、 肿瘤的异型性愈大,其分化程度愈高,生长速度愈快,肿瘤的恶性程度愈高。 ( ) 4、肿瘤大多数表现为局部肿块,局部肿块并非一定是肿瘤。 ( ) 5、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特征病变是细小动脉的硬化。 ( ) 6、 风湿病是一种与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 7、DIC 是一种继发性的、以广泛微血栓形成并相继出现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 8、 溃疡病特指发生于消化管的溃疡。 ( ) 9、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为结肠粘膜的纤维素性炎,以夏秋两季最多见。( ) 10、慢性浅表性胃炎多见于胃小弯处。( )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肉芽组织主要功能是什么

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考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答案填在横线上) 1、高血压病时脑部病变包括、和。 2、损伤主要有、。 3、结核病的病变特点是、。 4、肿瘤的转移途径有、、。 5、炎症局部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和。 6、肾性水肿早期容易发生在。 7、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8、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包括萎缩、、、。 9、根据血浆渗透压的不同可将脱水分为、和等渗性脱水。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答案必须涂黑,否则不给分。) 1、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大叶性肺炎 A、多由肺炎双球菌引起 B、病变的肺叶常发生实变 C、肺泡壁损伤破坏 D、肺泡腔内渗出大量纤维素 2、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是 A 细胞膜的改变 B 细胞浆的改变C细胞核的改变D细胞器的改变 3、脑梗死属于 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坏死D坏疽 4、支气管粘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属哪种病变? A增生B化生C萎缩D再生 5、下列哪一种细胞的再生能力强 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骨骼肌细胞D肝细胞 6、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 A 化生 B 萎缩 C 再生 D 肥大和增生 7、上皮组织较浅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称为: A.糜烂B.溃疡C.空洞D.窦道 8、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A肝B肾C脾D膀胱 9、最常见的栓子是 A 血栓栓子 B 空气栓子 C 肿瘤栓子 D 羊水栓子 10、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脾、肾B.心、脑C.肾、肺D.肺、肠 11、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

A 假膜性炎 B 浆膜性炎 C 化脓性炎 D 卡他性炎 1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C.红、肿、热、痛、功能障碍D.病变组织变质、渗出、增生 13、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A肿瘤体积的大小B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肿瘤的生长速度D肿瘤异型性14、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是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B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无感染 C 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有感染 D 创缘整齐、组织缺损大、无感染 15、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A 全身大、中型动脉 B 全身毛细血管 C 全身细小动脉 D 肾脏入球小动脉 16、高血压时心脏产生的向心性肥大是指 A左心室心肌肥厚而心腔不扩张B左心室心肌肥厚而心腔扩张 C左心室壁厚度正常而心腔明显扩张D左心室左心房心肌明显肥厚 17、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 A肺的纤维素性炎 B 肺的出血性炎C 肺的化脓性炎D 肺的肉质变 18、诊断门脉性肝硬化时,下面哪项对其诊断最可靠 A 脾大 B 蜘蛛状血管痣 C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 D 肝穿刺活检,镜下可见假小叶形成 19、某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腹水,呕血,腹壁浅静脉曲张出现海蛇头。则形成此症状的原因是 A.胃出血B.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C.肺淤血D.肝炎 20、急性化脓性炎症的早期,炎症部位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 21、酷暑劳动只饮水可发生 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水中毒 22、高渗性脱水时 A 细胞外液明显增加 B 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C 细胞内液明显增加D细胞内液正常 23、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A代谢性碱中毒B低钾血症C高钾血症D低钠血症 24、低钾血症可出现 A 反常碱性尿 B 反常酸性尿 C 中性尿 D 碱性尿 25、缺氧、中毒、感染等引起水肿主要因为 A 钠水潴留 B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 淋巴回流受阻 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26、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的 A 碳酸氢盐浓度 B Paco2 C 标准碳酸氢盐 D 碳酸氢跟与碳酸比值 27、反应血浆碳酸浓度变化的指标是 A 血ph B Paco2 C SB D BB 28、下列哪种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A常形成肿块B生长旺盛C相对无限制生长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

最新病理学基础简答题资料

《病理学基础》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简述萎缩的原因及类型。P6 答:萎缩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个类型。 生理性萎缩见于更年期后妇女的子宫和卵巢的萎缩、老年人的各器官的萎缩、青春期的胸腺萎缩等。 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以下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 (2)压迫性萎缩 (3)失用性萎缩 (4)去神经性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 2、简述细胞水肿的病例变化。P9 答:肉眼观察:病变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变淡,似开水烫过一样。 镜下观察:细胞体积增大,HE染色胞质内出现许多细小的淡红色颗粒(电镜下为为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若水肿进一步发展,可发展为气球样变。 3、简述脂肪变性的病例变化。P10 答:肉眼观察:脂肪变性的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呈淡黄色,切面触之有油腻肝。 镜下观察:脂肪变性的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 4、简述坏死的病理变化。P11-12 答:镜下观察:(1)细胞核的变化: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重要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 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细胞质的变化:胞质中RNA丧失及蛋白质变性,致使胞质红染;胞质结 构崩解,致使胞质呈颗粒状,进而细胞膜破裂,整个细胞 完全崩解消失,溶解、吸收而消失。 (3)间质的变化: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液化,最后坏死 的胞核、胞质及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 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肉眼观察:失活组织的特点是:1、失去原组织的光泽,颜色变苍白、浑浊; 2、失去原组织的弹性,捏起或切断后组织回缩不良; 3、失去正常组织的血液供应,摸不到动脉搏动,针 刺或清创切开时无新鲜血液流出; 4、失去正常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等。 5、简述坏死的类型。P12 答:根据坏死的形态变化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2)液化性坏死(3)纤维素样坏死(4)坏疽 坏疽可分为三种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6、简述坏死的结局。P13 答:(1)溶解吸收(2)分离排除(3)机化(4)包裹和钙化 7、简述创伤愈合的类型及特点。P17 答:根据创伤程度、有无感染及愈合情况,创伤愈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病理学基础试题

病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 2、坏死 3、淤血 4、肿瘤 5、原发综合症 二、填空 1、细胞核的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形式。 2、左心衰竭可引起_________淤血,右心衰竭可引起_________淤血。 3、坏死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坏疽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血栓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栓塞中最常见的类型是___________。 7、梗死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肿瘤的生长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肿瘤转移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12、肿瘤的生长方式为:___________、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 13、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据为:___________。 1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的缺氧类型是___________。 15、结核病的病变特点为:___________、发热、消瘦。 三、单项选择题 1、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A、心脏 B、肝脏 C、脾脏 D、肾脏 2、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栓塞 B、脂肪坏死 C、坏疽 D、梗死 3、肺结核可发生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脂肪坏死 4、脑梗死属于 A、溶解坏死 B、脂肪坏死 C、细胞变性 D、液化性坏死 5、左心衰竭首先引起淤血的是 A、肝 B、脾 C、肺 D、肾 6、下列哪些脏器易发生血性坏死 A、心肝 B、脾肾 C、肺肠 D、脑心 7、股骨骨折可引起 A、空气栓塞 B、脂肪栓塞 C、氮气栓塞 D、血栓栓塞 8、潜水员浮水上升过程中可发生 A、血栓栓塞 B、氮气栓塞 C、空气栓塞 D、脂肪栓塞 9、恶性肿瘤的常见生长方式 A、外生性生长 B、浸润性生长 C、膨胀性生长 D、血管性生长

《病理学基础》试卷

细小动脉的间歇性痉挛收缩 B.中动脉的玻璃样变性 C. 主动脉的粥样硬化 器质性病变出现 E.大动脉粥样硬化 某男性患者,酗酒后突然起病,寒战,体温39.7℃,三天后感到胸痛、咳嗽,咳铁锈 X 线检查,左肺下叶有大片密实阴影,此患者可能有( ) 急性支气管炎 B.小叶性肺炎 C.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E.大叶性肺炎 肾结核时,实质器官的坏死物经输尿管排出后形成( ) 空洞 B.溃疡 C.糜烂 D.窦道 E.瘘管 健康人进入高原地区后发生缺氧的原因是( ) 肺部换气功能障碍 B.组织用氧障碍 C.肺部血流量减少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E.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发生在膀胱的原位癌是指( ) 黏膜下癌 B.原发部位的癌 C.上皮内层的癌,未突破基底膜 未发生转移的癌 E.突破基底膜向深部浸润的癌 肠伤寒可见典型的伤寒肉芽肿的时期是( ) 潜伏期 B.坏死期 C.髓样肿胀期 溃疡期 E.愈合期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镜下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 肾小球间质中结缔组织增生 B.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渗出的单核巨噬细胞增多 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 肾小球的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性 下述哪项关于中毒型菌痢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 患者多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 B.出现呼吸衰竭 C.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儿童多见 E.肠道症状不明显 某患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腹水,呕血,腹壁浅静脉曲张出现海蛇头。则形成此 ) 胃出血 B.肠出血 C.肺淤血 肝炎 E.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 毛细血管再生的最初改变是( ) ---------------------------密 ----------- 封 ------------ 线------------ 外 ------------不-------------得--------------答---------------题-------------------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总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 尸检. 活检. 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 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认识疾病的__、____,疾病过程中__________以及疾病的___,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面有关病理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C.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D.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方法简便 B.病人痛苦小 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 D.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普查 3.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A.尸检 B.活检 C.动物实验 D.X线检查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健康. 疾病. 脑死亡 二、填空题: 1. 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的各种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的疾病的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3. 疾病的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期。 4.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 2.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的外因 4.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中职《病理学基础》试卷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四、B型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溶解坏死 D.干酪样坏死 E.脂肪坏死 1、肺结核可发生( ) 2、脑梗死属于( ) A.血栓栓塞 B.空气栓塞 C.氮气栓塞 D.脂肪栓塞 E.细菌栓塞 3、股骨骨折可引起( ) 4、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可引起( )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化脓性炎 D.纤维素性炎 E.肉芽肿性炎 5、结核病( ) 6、大叶性肺炎( ) A.鳞状细胞癌 B.腺癌 C.骨肉瘤 D.葡萄胎 E.淋巴癌 7、皮肤可发生( ) 8、来自间叶组织( ) A.乏氧性缺氧 B.组织性缺氧 C.一氧化碳中毒 D.肠源性发绀 E.高铁血红蛋白 9、皮肤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 ) 10、皮肤呈樱桃红色( ) 五、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乏氧性缺氧时血氧指标可发生的变化有( )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血氧饱和度升高 C.血氧含量降低 D.血氧容量正常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升高 2、DIC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有( ) A.凝血物质被消耗 B.继发性纤溶亢进 C.维生素K缺乏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FDP增多 3、下列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 A.女性月经期间 B.肺炎 C.中暑 D.伤寒 E.结核病 4、实质细胞常见的变性有( ) A.纤维素样变性 B.玻璃样变性 C.水变性 D.粘液样变性 E.脂肪变性 5.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有( ) A.变质 B.渗出 C.水肿 D.增生 E.坏死 六、问答题(共20分) 1、简述肉芽组织的功能(6分) 2、试举例出4种心力衰竭的诱因(4分) 3、试述渗出性炎的类型及特点(10分)

病理学主要知识要点

绪论及第一章 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有哪些 病理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是? 概念:病理过程病理状态(分别举例) 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最常见的是?? 遗传性因素的两种情况是什么??举例说明 疾病的转归包括?? 康复的两种形式为?? 何谓脑死亡?? 第五章复习题 1、适应在形态学上的表现包括??? 2、何为萎缩?其分类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3、发生萎缩的组织器官有哪些形态学变化? 4、化生的定义、分类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5、引起细胞水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其发生的主要部位在哪??病理变化和结局如何。 6、脂肪变性的常见部位在哪??最多见于哪个器官?? 7、名词解释:变性虎斑心坏死坏疽机化 8、玻璃样变性的定义及其分类。 9、病理性钙化的常见类型是?? 9、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10、比较三种不同类型的坏疽 11、肉芽组织概念、病理变化及其作用 第六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淤血的概念??长时间淤血对机体有何影响? 2、慢性肺淤血常见病因是?慢性肝淤血的常见病因是? 3、名词解释:心力衰竭细胞槟榔肝 4、何谓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5、试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6、常见的血栓类型有?? 7、血栓的结局有?? 8、何谓栓塞??何谓栓子?? 9、简述栓子的常见运行途径及主要栓塞部位。 10、何谓梗死? 11、出血性梗死的形成原因和条件是?? 12、熟悉梗死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十二章DIC 1、概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机体的病理变化有??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机体发生出血的特点及机制 4、DIC引发休克的机制有哪些?? 5、DIC发生的机制?? 第十三章 1、休克的概念 2、休克发生过程中各个时期微循环的变化特点 3、休克晚期容易促使DIC发生的机制 4、休克发生过程中心、肺、肾的功能变化 第十四章 1、概念:炎症变质渗出化脓性炎脓肿窦道瘘管肉芽肿伪膜性炎 2、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3、炎症渗出的机制及意义 4、炎症的形态学分类 第十七章 1、概念:异型性癌肉瘤实性癌硬癌软癌癌前病变原位癌 2、试述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3、试述癌与肉瘤的区别 第二十章 1、试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及继发性改变 2、什么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发病部位及分类如何?? 3、试述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变及其并发症 4、试述良性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 5、概念:风湿小体 6、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7、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变 8、慢性心瓣膜病的常见发病部位 9、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发生时,心脏的主要变化 10、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诱因 11、心衰患者的三大症状及其发生机制 第二十一章 1、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与并发症 2、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与并发症 3、概念:肺肉质变结核结节肺原发综合征 4、结核病的基本病变与转归 5、原发与继发肺结核的主要区别 6、肺外结核的发病器官及其主要部位 第二十二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