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试验报告

小麦育种试验报告
小麦育种试验报告

小麦育种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选育高产、抗倒、中熟小麦新品种

试验原理:小麦常规杂交育种小麦是自花授粉植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

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试验内容:1、小麦开花习性和花器构造的观察;2、小麦杂交技术

试验器材:小麦开花植株(羊皮纸袋10*30cm,回形针,剪刀,塑料牌,镊子,铅笔)

试验步骤:

一、选择杂交组合

1、矮抗58×济麦22 反交

2、矮抗58×良星77 反交

3、矮抗58×鲁原502 反交

4、矮抗58×良星66 反交

二、小麦开花习性和花器构造的观察

1、小麦花器构造小麦属复穗状花序,有许多互生的小穗组成,小穗基部着生两个护颖和3-9朵小花,但正常发育的都是基部的2-5朵小花,小穗上部的小花往往退化。每朵小花自然向里有外颖、内颖各1片;雄蕊(花丝、花药)3个;雌蕊(子房、柱头、花柱)1个,成羽毛状分裂,外穎顶端有芒或无芒。

2、开花习性

(1)、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粉。通常小麦抽穗2-4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也有的抽穗十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所差异。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时,下午约2-6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度,最适相对湿度70-80%,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活力约20分钟。

(2)、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天。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同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散粉,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开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小时开始萌发。

三、小麦杂交技术

1、选穗整穗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穗,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全穗约留20朵左右小花;

2、去雄套袋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上而下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成黄色),

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去雄完毕,即刻套袋隔离;

3、授粉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授粉以上午8时以后(8-11时)4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粉前先检查柱头有无损伤,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有光泽,表明正是授粉适期。采集成熟的父本花粉(花药金黄色,有花粉散出)于小杯(或纸上)中。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每朵去雄的花内,全穗授粉后将纸袋套好,牌上写上父本名称,授粉日期,10天后将纸袋去掉。

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题目】 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的行为与变化。 【实验材料与用品】 1、材料 鸡血红细胞 2、试剂 50%PEG、GKN溶液、Alsever’s细胞保存液、0.85%氯化钠溶液。 3、器材 倒置显微镜、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废液缸、滴管等。 【实验原理】 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和和电激诱导融合。 1、病毒诱导融合 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 2、化学诱导融合 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PEG 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电激诱导融合

姓名班级 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实验步骤】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的是化学诱导融合的方法,利用PEG使鸡血红细胞发生融合。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取鸡血2ml+2mlAlsever液,再加入6ml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保存)【老师已做好,可直接使用】 2、取(1)中悬液1ml+4ml的0.85%的NaCl溶液,进行以下三次离心处理: ①在1200r/min下离心5min,去掉上清液,再加入0.85%的NaCl溶液至5ml; ②1000-1200r/min下离心5min,去掉上清液,再加入0.85%的NaCl溶液至5ml; ③1000-1200r/min下离心7min 【因时间关系此次实验只离心一次】 3、将离心后的沉降血球(去上清后约0.1-0.2ml)加入GKN至1-2ml,使之成为10%的细胞悬液; 4、取上述10%的血球悬液1ml,加入3mlGKN液,使每毫升含血球15000000个; 5、分别取(4)1ml+0.5ml50%PEG,(4)0.5ml+0.5ml50%PEG,(4)0.5ml+1.0ml50%PEG,混匀滴片,编号分别为①②③号溶液。在常温下2-3min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1、实验中可观察到两个和多个细胞发生质膜融合现象,可看到不同融合状态的细胞: ①两细胞的细胞膜相互接触、粘连; ②接触部分的细胞膜崩解,两细胞的细胞质相同,形成一个细胞质的通道,呈现哑铃状; ③通道扩大,两个细胞连成一体,呈现一个长椭圆形细胞; ④细胞融合完成形成含有双核或者多核的细胞,呈圆形。 比较典型的细胞融合时的形态如下图: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0引言 为研究玉米对肥料的需求和土壤供肥能力,在自治区农业厅土肥站的统一安排下,伽师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设计并开展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设在克孜勒博依乡13村4组,前茬作物是冬小麦。玉米试验前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水溶性总盐1.38 g/kg、PH 8.02、有效磷21.3 mg/kg、速效钾140 mg/kg、全氮0.93 g/kg、水解氮83 mg/kg、有机质14.34 g/kg、全磷0.86g/kg、全钾20.00 g/kg。 1.2试验材料与方法 复播玉米品种为901,理论株数5229株/667m2;供试肥料为尿素、三料磷肥(P2O5含量46%)和硫酸钾(K2O含量33%)。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各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小区面积25.2 m2,2次重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穗测取穗粒数,每小区选取2株取回室内考种,测取株高、果穗高度、茎秆鲜重、茎秆干重、果穗鲜重、果穗棒重、千粒重。 1.3试验设计 尿素:底肥35%,第1次追肥20%,第2次追肥45%;重过磷酸钙(含P2O546%)和硫酸钾(含K2O 33%)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供试各肥料4水平如下(以下均为667m2施用量):氮(N):0 kg、7.5 kg、15 kg、22.5 kg;磷(P2O5):0 kg、3.2kg、6.4 kg、9.6 kg;钾(K2O):0 kg、1.5 kg、3 kg、4.5 kg,14个处理分别为N0P0K0、N0P2K2、N1P2K2、N2P0K2、N2P1K2、N2P2K2、N2P3K2、N2P2K0、N2P2K1、N3P2K2、N1P1K2、N1P2K1、N2P1K1。 1.4试验区田间管理 整个生育期人工中耕除草4次,灌水4次,追肥2次,化学防治地老虎1次。 2结果分析与讨论 2.1施肥量与玉米植株性状关系

小麦田间生产实践考种报告

小麦田间生产实践考种报告 颜寿农学11-1 20116102 1 实验目的 通过对小麦各个生育期的调查,田间取样,室内考种,分析小麦田间生长状况,田间性状,掌握小麦产量预测的方法,计算小麦的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 2 实验地点及材料 地点:惠和村农场 工具:直尺、天平、网袋、剪刀等 3 方法及步骤 3.1 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 记录小麦播种、出苗、三叶、分蘖、拔节、孕穗、开花、灌浆和成熟期的各时期 3.2 苗情调查 在小麦2叶1心时框定1×0.15 m2,定点调查基本苗和最高苗 3.3 小麦生长期病虫害发生调查 3.4 小麦成熟期有效穗调查 调查一幅小麦有效穗数(5粒以上可算有效穗),测量调查区域面积,计算亩有效穗 3.5 穗粒数、千粒重及其他农艺性状调查 连续取样30株,取3次,3次重复:分别调查株高、穗长、节间长、叶片间距(计算叶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 将穗子剪下,脱粒,计算穗粒数,晒干后称量,计算千粒重(两个500)粒;将剩余茎干、颖壳、穗轴合在一起,晒干后称重,计算生物产量,将籽粒产量除以生物产量,得到经济系数。 4 计算内容 4.1 播种-拔节历时、拔节-开花历时、开花-成熟历时、全生育期 4.2 单株分蘖力、单株成穗数 4.3 有效穗、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不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亩产量4.4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4.5 农艺性状:株高、穗长、节间长(从上而下分节测量) 4.6 叶姿:旗叶着生高度、旗叶与倒二叶间距、倒二叶与倒三叶间距 4.7着粒密度=穗粒数/穗长 5 调查与考种结果 5.1 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见表一 表一小麦各生育时期记载 播种出苗三叶期分蘖拔节期孕穗期开花灌浆成熟10.31 11.9 12.17 1.9 1.20 2.7 3.10 4.5 5.8 5.2 基本苗数与最高苗数,见表二 表二基本苗数与最高苗数 编号 1 2 3 4 5 平均(cm)基本苗数(cm)58 55 57 53 52 55 最高苗数(cm)26.16 26.38 26.71 26.70 26.47 26.48 5.3 主要病虫害 田间主要发生病害有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 5.4 调查区域面积:4×1m2=4m2 调查区域总穗数:613 亩有效穗=总穗数/区域面积×666.7m2=613/6×666.7=68114.5167≈6.81万穗/亩5.5 从田间中取样的30株×3次重复小麦,在实验室测得其穗粒数、千粒重和农艺性状等,记录表格,算得其平均值,记录下表。 5.5 小麦测产及农艺性状调查 5.5.1 数据统计 重复一:

育种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牧草田间性状鉴定和亲本选配 一:目的和意义 学习牧草和草坪草田间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测定的方法。能够设计育种计划,选择适宜的亲本,进行亲本选配。要求学生提前复习已做过的实验内容,了解本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二:材料和用具 1.材料 不同种属、不同生活年限的豆科、禾本科或其他科人工草地饲料作物地。2.用具 电子天平、斤秤、镰刀、菜刀、线绳、塑料袋、剪刀、钢卷尺。 三:方法 豆科、禾本科、其他科牧草的田间农艺性状测定 (一)产草量的测定:刈割法 在牧草地取样4处,每处0.25~1m2,用镰刀或剪刀齐地面(生物原产量)或距地面3~4cm(经济产量割下)或剪下牧草并立即称重得鲜草产量,从鲜草中称取1000g装入布袋阴干,至重量不变时称重即为风干重。再从风干或鲜草中称取500g,放入105℃烘箱内经10min后降温到65℃,经24h,烘至恒重,即为干物质重(绝干重)。因为测定的目的不同,时间规定也不一样,按时间特征来归纳,可以有3种产量的测定: (1)平均产量是在人工草地利用的成熟时期测定第一次产量,当牧草生长到可以再次利用的高度时,再测定其再生草产量。再生草可以测1次、2次乃至多次。各次测定的产量相加,就是全年的产量,再除以次数,即为平均产量。 (2)实际产量也叫利用前产量,即比测定平均产量早一些或晚一些所测定的产量叫实际产量。第一次测定后每次刈割或放牧时重复测定产量,各次测定的产量之和,就是全年实际产量。 (3)动态产量是在不同时期测定的一组产量。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在一定的地段,设立有围栏保护的定位样地,在样地上根据设计并预先布置样方,进行定期的产量测定。动态产量的测定可按牧草的生育期,也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10d、15d、1个月或1个季度测定1次。 生育期是指刈割时的生长发育阶段。 (二)种子产量测定 (1)选定样方6~10个,总面积为6~10m2 (2)调查每样点有效株数,平均之,再求每亩株数。公式为: 每亩株数=取样点平均株数(株/m2) (3)调查每株平均粒数(代表性植株20株平均)。 (4)通过千粒重的测定,求出每千克粒数。公式为: 每千克粒数=1000(g)/千粒重(g)×1000 (5)根据下列公式求出每公顷草地种子产量: 种子产量(㎏/h㎡)=每公顷株数×每株平均粒数/每千克粒数 或者将样方内植株全部刈割后脱粒、称重再折算成公顷产量 (四)植株高度和生长速度的测定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 篇一:肥料学实验报告 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一、实验目的 为了切实作好化肥的合理储存、保管和施用,充分发挥肥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防止出现事故,对化肥的品种名称必须明确。一般化肥出厂是在包装上都标明该肥料的名称,成分和产地,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常因包装不好或者转换容器而混杂,因此必须进行定性鉴定加以区别,以能做到合理保管施用。 二、方法原理 各种化肥都具有一定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可以通过外表观察, 溶解于水的程度,在火上直接灼烧反应和化学分析检验等方法,鉴定出化肥的种类和名称。 三、操作步骤 1、外形观察首先将氮、磷、钾肥料大致地区分,绝大部分氮肥和钾肥是结晶体, 如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磷酸二氢钾等。而呈现粉末状的大多数是磷肥,属于这类肥料的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钢渣磷肥、钙

镁磷肥和石灰氮等。 2、气味有几种肥料有特殊气味,有氨臭的是碳酸氢铵,有电石臭的是石灰氮, 有刺鼻酸味的是过磷酸钙,其他肥料一般无气味。 3、水溶性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观察固体体积的变 化。 (1)易溶于水:一半以上溶解的。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硝酸钠、 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等。 (2)微溶或难溶于水:溶解部分不到一半的,属于微溶于水的有过磷酸钙、重 过磷酸钙、硝酸 铵钙等,属难溶于水的有钙镁磷肥、沉淀磷酸钙、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磷矿粉和石灰氮等。 4、与碱反应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使肥料溶解,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4滴,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pH试纸,可见试纸变蓝色,证明有氨气放出,或可闻到氨味。 5、火焰反应将肥料样品放在燃烧的木炭上加热,观察其变化。 (1)在烧红的木炭上,有少量熔化,有少量跳动,冒

实验11 小麦成熟期田间产量测定

实验11 小麦成熟期田间产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小麦适宜的收获时间及田间测产的方法,学会利用所测数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提出意见。 二、场地及用具 实验农场不同类型麦田进行。 用具:钢卷尺、皮尺、细麻绳、纸牌、电子天平、托盘天平、电子天平等。 三、实验内容 1.小麦的田间测产 收获前的产量测定,是制定麦收计划,合理安排劳、畜力,制定预分方案的依据,也是总结小麦生产经验,分析各项措施效果的最佳鉴定。因此,在小麦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在麦收前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田间估产。 2.产量结构分析和单株生产力测定 小麦产量由于品种、栽培条件、产量水平和自然气候不同,产量三个因素的构成也有很大差异。因此,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用以分析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的合理产量结构;研究单株穗数多少与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研究在高产条件下,争取穗大粒多粒重,进一步促进高产再高产的途径。 四、实验方法步骤 (一)成熟度鉴定和估产都在田间同一块麦田中进行,先根据麦粒灌浆成熟过程识别判断其成熟度。然后进行估产。估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产量测定 在田间随机取样若干点,一般可每点割收一分,然后实打脱粒估计产量。 2.产量结构调查法(取样面积为1m2) A、数1m2内总穗数。折合成公顷穗数。 B、在样点内随机连续取20穗,数出其结实总粒数,求出平均单穗粒数。 C、将样段内部分麦穗脱粒,数1000粒。称重求得千粒重,若麦粒未熟,可根据该品种常年千粒重,代入下式求得调查产量(理论产量)。 理论产量(kg/hm2)=[公顷穗数×平均穗粒数×粒重(g)]/1000 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 表11 产量因素测产法记载表 为田间调查方便,可用产量=亩穗数×穗粒重公式 (二)产量结构分析和单株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步骤 1、选择样本 成熟时,按不同品种和产量水平在田间选择典型地块3~5处。每个典型地块选取有代表性的样点若干,每点面积1m2,将样点内植株全部带根挖起,洗净泥土,用绳捆好,挂上纸

林木育种实验报告

林木育种学实验报告 姓名: XXX 班级:林学XXX 学号: XXX 指导老师:付顺华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花粉生命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间接法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了解其原理。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烧杯、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毛笔、标签、玻璃铅笔、显微镜、测微尺、培养皿、蔗糖、琼脂、联苯胺、α-萘酚、碳酸钠、30%过氧化氢等三、实验材料: 油茶、茶叶、枇杷等树种以及各种花卉的新鲜花粉;杉木、马尾松等树种的贮藏花粉。 四、实验说明: 在使用经贮藏或外地来的花粉时,为保证杂交工作的成功,应预先进行花粉生命力的测定,如花粉的生命力已丧失或只有极弱的生命力时(发芽率在5%),就不能用于杂交,否则必遭失败,花粉生命力的测定是杂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二类,前者是指把花粉直接受在同种植物的雌蕊上,以后观察果实发育情况或通过解剖,检查花粉的发芽情况,以确定花粉生命力,后者又有两种方法,即培养基法和染色法。 五、实验步骤: (一)发芽法(培养基法) 把花粉播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置于适当的温湿条件下,使之发芽,以鉴定花粉生命力,常用的培养基是由蔗糖、琼脂和蒸馏水配制而成,不同的树种花粉,对糖浓度要求不同,培养基的pH值一般调整到6-5.2之间,如果在培养基上加入少量的硼酸和维生素B1,更利于花粉发芽。 1、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在100ml蒸馏水中,加入1-2g琼脂,置烧杯中,隔水加热,煮开,使琼脂溶解(加热过程中用培养皿盖在烧杯上,以防水分蒸发丧失),然后加入10-15%蔗糖,溶解后即为10-15%糖浓度的蔗糖琼脂培养基。 趁热及滴管吸取培养基液(或直接手玻棒)滴1-2滴于载玻片的槽内,冷却后即成固体培养基。 2、播种花粉 用解剖针粘取少量花粉,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也可用小棉花球粘取少量花粉,用口轻轻一吹,使花粉均匀播洒在培养基上,播种花粉量不能太多,以每一视野(4×10)中的均匀分布100-200粒左右的花粉为宜,播种成团的,或数量过多的,必须重做,否则发芽后难以计数。 3、培养 以播好的载玻片置于或垫有湿润吸水纸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以保湿,放在20-25℃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或更长时间(不同的花粉培养时间不一样,应隔不同的时间在显微镜下连续检查花粉发芽情况,直至花粉发芽粒数不再增加为止,花粉发芽的标准是花粉管伸长超过花粉直径为准)。 1、观察

肥效实验报告5

蔬菜类-“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番茄生产上的试验 报告 文章来源:时间:2014-08-07 16:56:12 作者: 蔬菜类-“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番茄生产上的试验报告 试验名称:“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试验地点:中国农大烟台分校试验基地 试验时间:2013 年5 月-9 月 技术负责人:隋好林(中国农大) 参加人员:隋好林中国农大本科实习学生 报告完成日期:2013 年10 月 “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是山东民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首创的A&T生物发酵工艺,利用天然谷物多道发酵并经过独有的U-NRO物理多级透析提纯技术获得的原生态生长液,含有丰富的有机活性物质、纳米小分子营养团,可显著改善作物循环吸收系统,具有提高肥效和调控作物生长的双重作用。本研究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施“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以下简(“新壮态”)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完善的、合理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 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番茄,品种为金棚一号; “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 1 1. . 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清水),处理一:“新壮态”400倍稀释液、处理二:“新壮态“600倍稀释液处理,处理三:“新壮态”800倍稀释液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7.2m2 ,株行距50cm×60cm,从番茄第一穗花开放时开始进行叶面喷施,每10天喷一次,连喷4次。 2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壮态”对番茄果实的影响 由表1可知,喷施不同浓度“新壮态”和喷施清水对番茄形状、颜色、硬度无明显影响,喷施“新壮态”600倍和800倍稀释液对番茄的口感明显变好。 表1 “新壮态”对番茄果实的影响

小麦生产总结

小麦生产总结 篇一: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383.8公斤,总产达79830.4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 2.9公斤,增幅0.76%,总产增加60 3.2万公斤,增幅0.77%。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31.1粒,千粒重为42.7克(雨前4 4.4克,雨后42.7克),与去年的33.8万、30.5粒和43.47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0.2万头,穗粒数增加0.6粒,

千粒重减少0.77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放水,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抗旱先进典型等,并协调农业、供销、水利、农机、气象、电业、石油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积极

苹果大田肥效试验效果报告

陕西安德瑞普“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试验效果报告 1、试验目的 依据陕西省土肥站制定的肥料试验技术规程,通过大田肥效示范试验,试验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的使用效果。多年来微量元素补充已成为苹果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微量元素在土壤中难以移动,极不易被树体吸收,如何找到一种可迅速补微量元素又能提高果实品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微量元素试验表明:果树喷施腐殖酸、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提高果实品质,咸阳市土肥站依据陕西省土肥站制定的肥料试验技术规程,通过大田肥效试验,研究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苹果上补充微量元素的效果。 2、试验材料 2.1试验品种:苹果品种:富士 2.2 试验地及农户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为咸阳市马庄镇渔王村王峰宾家地, 2.3 试验时间:4月8日开花,4月29日进入幼果期。果树肥3月25日施基肥,6月27第二次施花芽分化肥,7月24日第三次施果实膨大肥。10月20日采收,10月23日采收统计完毕。

2.4供试产品陕西安德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铃盖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其中Fe+Zn+Mn+B≥10%. 2.5 产品来源:农业部肥料临时登记田间肥效试验肥 2.6 供试土壤为淤沙土,主要营养成份平均测试结果如 表1: 3、试验方法 3.1示范试验点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2年3月咸阳市沣东办渔王村进行,咸阳市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南部,土层深厚,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我国苹果优势产业带的最佳优生区之一,苹果已成为咸阳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是果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土壤PH 较高,苹果对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十分困难,苹果补微量元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3.2:示范试验设计及施用方法 ①喷施珠海“铃盖顶”含微量元素水溶肥料800倍液 ②施“金农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800倍液。山西永 济市凯富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Cu+Fe+Zn+B≥100g/L) ③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CK) 选取10棵长势试验小区基本一致为一试验小区,农户在冬季施肥为:牛粪2000kg/亩,二铵1公斤/株、尿素1公

小麦测产方法

小麦测产方法 小麦测产分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方法分别如下: 一、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100亩随机选取10个地块,1000亩随机选取30个地块,1万亩随机选取50个,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25行计算平均行距,计算公式为,25行宽度÷24,每个样点选取2米双行调查换算亩成穗数,在每个样段随机选取20穗调查穗粒数。 (二)产量计算。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万)×穗粒数(粒)×千粒重(区试,单位克)÷100×85%。 二、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基础上,100亩随机选取2个地块,1000亩随机选取5个地块,1万亩随机选取10个地块,用联合收割机随机实收1亩以上连片小麦(S,亩),收获后,称重并合计总产量(Y1,公斤)。在总产量中随机分取5公斤,及时除去麦糠杂质后称重(Y2,公斤)和测定含水量(M%)。实收面积内不去除田间灌溉沟面积,但去除坟地、灌溉主渠道面积;收割前由专家组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 测定含水率。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每样品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

(三)计算公式。 每亩鲜麦重Y(公斤/亩)=Y1×(1-Y2 ÷5) ÷S×666.7;实测产量(公斤/亩)=Y×[1-M(%)]÷[1-13%]。

附件2 2014年省院合作项目县小麦测产验收表县乡(镇)村(组) 品种名称 示范方 面积(亩) 技术负责人 采取的 技术 措施 亩穗数调查(一米双行穗数) 合计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样本4 样本5 穗粒数调查(每个样本随机取10穗查穗粒数) 序号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样本4 样本5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平均 千粒重(克) 亩产(公斤) 按0.85拆产 测产时间 测产专家 签名

小麦肥效实验

2011-2012年淳化县冬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 总 结 1 试验目的 为了研究我县不同区域小麦肥料利用率、验证小麦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 2 试验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冬小麦,品种晋麦47供试肥料:见表1表1 试验施肥统计表 处理养分种类每亩施养分量(kg )肥料名称 每亩施肥料量(kg )每小区施肥料 量(kg ) 氮(N )9.28渭河尿素(46%)200.6磷(P 2O 5)8.0云南铁龙华(16%)50 1.5 常规施肥 钾 (K 2O )0.7德国红牛(50%) 1.40.04 氮(N )20.1渭河尿素(46%)43 1.3磷 (P 2O 5)10.56云南铁龙花(16%)66 1.98 配方施肥 钾 (K 2O ) 6德国红牛(50%)30.36 2011年9月25日播前统一整地,分小区分别施肥,并采用宽幅条播机机械播种,播种量:10.0kg/亩。 2.2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10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常规不施肥区、配方不施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配方施肥,无重复处理。常规施肥,调查试验所在村10户农民2010-2011年度冬小麦栽培与施肥量,经过统计计算,得到该村农户冬小麦平均氮磷钾用量,作为2011-2012年试验农户常规无氮、常规无磷、常规无钾、常规施肥4个处理的氮磷钾用量;配方施肥于播前3周在试验地“S 字型”布点,分5点取20cm 土壤,测定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结合目标产量计算配方无氮、配方无磷、配方无钾、配方施肥4个处理的肥料用量。 3 试验实施 该试验安排在淳化县十里塬乡沟圈村田英杰家责任田。该试验地土壤为黄墡土,地势平坦,无灌溉条件,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小麦,品种为西农928,平均亩产400kg 。播前3周对试验地土样养分含量测定碱解氮46 mg/kg ,有效磷42 mg/kg ,速效钾110mg/kg ,有机质10.9g /㎏。2011年9月13日开始整地分区,共分10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6mх5.7m=20m 2。 4 结果分析 4.1产量结果影响 表2 产量结果分析表 、管路敷设技术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整理)遗传育种实验作物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育种实验指导书(作物生产技术专业适用)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艺系 2005年8月

实验一分离现象的观察和分离规律验证 学时安排:2学时 一、目的要求 通过玉米籽粒性状和花粉特性分离的观察,验证分离规律;观察花粉直感现象和玉米籽粒构造及其在遗传上的差异,从而加深对分离规律的理解。 二、材料及仪器 1、仪器:供实验用的玉米籽粒和果穗;固定好的玉米雄穗;显微镜、载玻片、解剖针、镊子。 2、药品:碘一碘化钾溶液等。 本实验用于观察配子分离所用的碘一碘化钾溶液配制方法是;先将3克碘化钾溶液溶在5毫升热蒸馏水中,然后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里,加蒸馏水至300毫升,装入茶色细口瓶里,置于暗处备用。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步骤 (一)实验内容 1、玉米籽粒构造及花粉直感玉米籽粒包括胚、胚乳和果皮三部分。其中胚和胚乳是双受精的直接产物,所以一些胚和胚乳的性状,如胚乳的颜色、性质等在杂交当代的母本果穗籽粒上就能发育出父本性状来。例如,以白色胚乳玉米作母本与黄胚乳的父本杂交,在当代母株果穗上就能发育出黄色籽粒(已是F1的种胚),这种现象叫花粉直感。 2、玉米籽粒几种相对性状及其遗传差异 (1)果皮及种皮是由子房壁及珠被发育而成,属母体组织,它的性状由母体的基因型决定,不表现花粉直感。果皮颜色有红色、棕色与无色等差异。当用红皮玉米与白皮莱米杂交后,同株高、叶色等植株性一样,在F,表现株间分离。 (2)胚乳是一个精子与二个极核结合发育而成,表现花粉直感。杂合体在同一果穗的籽粒间发生分离。遗传学上常用下列性状进行遗传实验: 实验1-1玉米籽粒构造示意图 1.淀粉层(3n) 2.糊粉层(3n) 3.果皮(2n) 4.胚(2n)

田间试验报告

田间试验报告

玉米应用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肥效 验证试验报告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 2014 年12 月 玉米应用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 肥效验证试验报告 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尤四海 1试验目的

为了验证“方依达”牌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该肥料产品的登记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黑龙江省土肥管 理站受该公司委托,在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肥效验证试验。现将试 验结果总结如下: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点:尚志市鱼池乡 2.2试验作物及品种:玉米品种先玉335。 2.3试验地基本情况 2.3.1试验时间: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 2?3?2供试土壤:供试土壤为草甸黑土、有机质含量为31.05g/kg,碱解氮 含量为126?47mg/kg,速效磷102?54mg/kg 速效钾107?29mg/kg, pH6.59。 2.3.2供试肥复合微生物肥料(颗粒,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0.2亿克、N+P2O5+K2O > 15% )由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其它肥料由试验单位自筹,主要有尿素(含氮46% ),磷酸二铵(五氧化二磷含量46%、氮含量18% ),硫酸钾(氧化钾含量40% )。 2.4试验方法 2.4.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2.5平方米,各小区随机排列。 处理1: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10%施肥量,同时亩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 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2: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10%施肥量,同时亩施用灭活的复合微生物肥料5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处理3:常规施肥。 处理4:空白(不施用任何肥料)。

实验三 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作物育种学》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农学10-4 姓名: 曹跃强 学号: 20100359

实验三小麦杂交育种技术 一、实验目的: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本实验旨在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学习和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用品 四川农业大学青圃园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透明塑料袋、回形针、纸牌、铅笔等。 三、操作方法 1.选穗整穗 选穗是指选择母本的麦穗而言。在母本去雄前,应选择适合的麦穗。入选的麦穗应该是发育良好,健壮和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的主茎穗或大分蘖穗。选穗时间一般在麦穗抽出以后、穗下的茎露出叶鞘大约1.5厘米时进行。麦穗初步选中以后,用镊子打开麦穗中部的小花,观察它的花药,如果花药正在由绿变黄,就是理想的杂交穗。因为这样的麦穗当天去雄后,第二天就能授粉杂交。 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先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再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两朵发育好的小花,经过上述整穗过程,杂交穗上只留下了十余朵发育良好、生长健壮的小花。

⒉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去雄完成后,套上塑料袋,挂号标牌即可。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⒊授粉杂交 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授粉以上午8时以后(8-11时)4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粉前先检查柱头有无损伤。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有光泽,表明正是授粉适期。采集成熟的父本花粉(花药金黄色,有花粉散出)于小杯(或纸上)中,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每朵去雄的花内,全穗授粉后将纸袋套好,牌上写上父本名称,授粉日期,10天后将纸袋去掉。 4.收获 在麦穗成熟期时,及时剪下杂交穗,并将每个杂交穗单独脱粒和保存,以供来年播种检验杂交是否成功。 四、实验结果 2013年3月20日完成小麦去雄套袋,2013年3月23日(上午8-11是)完成小麦授粉杂交,2013年4月2日将纸袋去掉。待麦穗成熟期时,剪下杂交穗,结果:小麦杂交结实率为零。

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

长宽各1米收获测产,按地块可用5点取样,最后平均出1平方米的产量,乘以666.67即为亩产。 理论产量公式计算:亩产量(公斤/亩)=亩穗数(万穗)×穗粒数(个)×千粒重(克)×0.85/100。 田间测产的目的一是总结丰产经验,二是为生产单位制定预分方案提供依据。 一、农作物测产计算公式 (一)水稻、小麦 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数/斤粒数 (二)玉米 亩产(斤)=亩穗数×穗粒数/斤粒数 (三)谷子、高粱 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重(克)/500 (四)甘薯 亩产(斤)=亩株数×单株平均薯重(斤) (五)棉花 籽棉亩产(斤)=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x单粒重(克)/500 =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每斤铃数 皮棉亩产(斤)=籽棉亩产(斤)x衣分率(%) 二、田间测产方法 (一)查测(查穗粒数) 沿对角线取3-9个测点。小株作物的测点长方形,面积6平方尺;大栋作物取60平方尺所需的行长。 行长(米)=60(平方尺)/平均行距(尺)/3 在每个测点上查数农作物的株数或穗数;在测点内依次取20株或穗,查数每株的果铃数或每穗的粒数。根据各测点的平均株(穗)数和每株平均铃数或每穗平均粒数,算出每亩总铃数或每亩总粒数。根据品种常年千粒重,结合当年条件,估计出每斤铃数或每斤粒数,计算出每亩产量。为了使测产接近实际应扣除一定损耗。 (二)割测 1.每个田块选3一9个测点,小株作物每个测点割取6平方尺面积的作物;大株作物每个测点收获60平方尺面积的产品,进行脱粒、风干、称重,求出各测点的平均产量。 2.小株作物将各测点平均产量乘上lO00;大株作物将平均每个测点产量乘上100,算出每亩产量。割测的亩产也要扣除一定的损耗,才能接近实际产量。 3.红薯、马铃薯、花生等作物,可先测出每亩株(窝)数,然后按对角线取3-9个测点,每个测点刨3—5株(窝),求出乎均每株(窝)产量,乘上每亩株(窝)数,算出每亩产量。 1玉米与小麦的测产计算方法 一玉米测产 (一)理论测产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紫外线诱变及抗药性菌株筛选 0740063 阿噟兰 1.前言 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但某些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抗性,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能抵抗抗生素的性状。在自然情况下,细菌的基因突变率很低,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想要获得有抗性的细菌是很困难的。当给与适当的物理条件时,其突变率会大大增加。如当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线、微波等物理因素辐射时,能够促进遗传物质突变。DNA 对紫外线(UV)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为敏感。紫外线引起DNA 结构变化的形式有DNA 链断裂、碱基破坏、胸腺嘧啶二聚体等。因此,紫外线通常作为诱变剂,用于微生物菌种选育。一般细胞分裂越旺盛,诱变剂量越大,突变率高,诱变最有效的波长253~265 nm。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对于获得较高突变率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辐射剂量会导致菌株死亡或诱变不充分而降低诱变效果。 在紫外线诱变下,菌株发生不定向的突变,想要得到需要的特向变异必须对诱变后的菌株做筛选。本实验想要得到的是能够抵抗抗生素的菌株,因此可以用抗生素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对菌种进行筛选。若菌株没有发生定向突变,则该菌株不能在抗性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只有发生了定向突变才可能在筛选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紫外线对于菌株有诱变作用外,对菌株还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因为紫外线改变了菌株的基因结构导致菌株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因此,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在合适的照射剂量的设置下,比较不同不同照射剂量下的致死效果和突变率,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在分析死亡曲线和诱变率曲线的基础上,能了解诱变育种的机理和方法,为做进一步的诱变实验做准备。 2.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菌种:大肠杆菌 仪器:超净台、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磁力搅拌器、培养皿、涂布器、移液管、移液器 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相关试剂、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2.2.1制备培养基 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400ml): 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按配方配制好培养基后置于灭菌锅中115℃15min,倒平板,4皿*15ml*5组+2皿*15ml=22皿*15ml=330ml 筛选培养基(200ml):含抗生素50mg/L。(卡那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结合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上的16SrRNA,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按配方先不要加硫酸卡那霉素配制然后115℃15min灭菌,取出培养基后冷却至60℃时将硫酸卡那霉素加入培养基中,充分震荡混匀,倒平板,2皿*15ml*5组+2皿*15ml=12皿*15ml=180ml 2.2.2制备菌悬液(106 ~ 108个/mL) ①固体培养:大肠杆菌划线或涂布接种于固体培养基,37℃培养24-48h。 ②菌悬液:用适量生理盐水刮洗菌落,倒入一个无菌小三角瓶(或试管)中,充分振荡使菌

小麦、玉米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小麦、玉米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本,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在已经基本摸清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各地多点的田间微量元素单因素试验,确定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潜在缺素面积以及微量元素适宜用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二、选点要求 每个项目县选择两处地点进行试验。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微量元素取土化验结果,分别在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值和低值范围开展试验。 时间:2012年 三、试验处理 (一)供试肥料 供试的微量元素肥料需要保证质量,试验前分析化验相应的养分含量。 (二)试验处理 每处试验设5个处理: 处理1:空白对照; 处理2: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亚铁2公斤/亩; 处理3: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锰1公斤/亩; 处理4: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铜0.5公斤/亩; 处理5: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锌1公斤/亩; 空白对照为不施用微量元素的当地测土配方施肥配方处理。以上处理微量元素肥料全部作基肥使用。 (三)试验重复与小区排列 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

素的影响,田间试验设3个重复(或区组)。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 小区面积:一般为30-50平方米。 每个试验小区间隔开30-40cm。微量元素肥料田间试验中各处理的氮、磷、钾化肥用量采用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和施肥方式。注意在进行微量元素肥料试验时,所用大量元素肥料中不能包含供试的微量元素。 (四)样品采集 1.土壤样品:每个试验播种(或种植)前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集0-20cm混合土样,同时填写采样标签,取样和制样过程中注意防止微量元素养分污染。 2.植株样品:收获前请参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相应作物的样品采集和处理。 (五)观测记载 试验期间,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等生育期,同时,填写田间管理登记表。 (六)考种和测产 请按照“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相应作物的考种和测产。 (七)分析测试 播前土壤有机质、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试验所涉及的相应微量有效养分。植株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测试方法按照“技术规范”要求。 四、中微量元素使用建议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提出各种中微量元素推荐用量和施用方法。

玉米制种实验报告

玉米制种田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品种:利合16,华美1号 实验地点: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朝元村,分三个试验点,每个点不 小于5亩。 实验用药:锐胜满适金敌委丹金都尔福戈杨彩 实验参与单位:甘肃恒基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先正达公司中国农 业大学 二.实验目的 1.提早播种,克服低温影响,确保苗齐、苗全、苗壮,预防病虫害。 2.提高种子产量与质量。 三.实验处理步骤 张掖市大满镇朝元村位于张掖市区南面,东面隔沙漠,其余三面与其他村相连接。朝元村海拔1660—1700之间,土质多以沙壤土为主,昼夜温差大,以河水灌溉为主。 1.试验地选择:实验前在朝元村选择了东面、南面、北面为主的三个实 验区域,选择要求:面积大,交通便利,没有喷施过任何农药的地 块。最终确定包括CK在内的试验地面积总共为27.4亩,其中南面与 北面为利合16;东面为华美1号。 2.种子包衣;主要农药有满适金,敌委丹,锐胜;先将锐胜对水溶解, 再加入满适金敌委丹充分搅拌,均匀包衣。 3.错期播种:CK-常规处理(4月16日),正常期(4月16日)、提前 7天(4月9日)、提前14天播种(4月2日);播种时要求同一处 理必须在同一天内进行铺膜,打药,之后隔7天进行播种。铺膜时所 用农药为金都尔,每亩用量为150ml,主要针对是田间杂草。

地温测定表 《表一》4.苗期观察:苗期主要是针对如金针虫,地老虎等进行预防。以及出苗 情况调查。

出苗率调查表

5.病虫害防治:实验共进行了两次病虫害防治,第一次是5月20日,第 二次是7月1日,两次用药都为福戈和杨采,福戈10克/亩,杨采90ml/亩,两者混合后进行喷施;主要针对的虫害有玉米螟、红蜘蛛; 病害有锈病、瘤黑粉和茎腐病。 6.收获测定:收获时首先进行了产量的初步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