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术德育工作计划

2020年美术德育工作计划
2020年美术德育工作计划

美术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校美术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是通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视觉教育,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术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美术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慢慢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针对以上情况和美术课堂的特殊性,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做法是:

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一个小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

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在这里学生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赏外国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例如,

教学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纺织女》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Google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委拉斯凯兹”,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

学生不但体会了《纺织女》这一作品是借助现实与神画的形象,表达出艺术与财富出自贫贱者之手这一主题思想,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使德美相连,互相衔接,教育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德育思想,使美术作品更加完美。可见,运用互联网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益。

例如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指导学生讨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还有哪些勤奋成才的故事感动着你?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了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课堂上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要过分放任,也不过分严肃,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勤奋的思想。激励知识创新,升华教学思想。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

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 __知识,加深

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课堂上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

相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们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

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在介绍油画艺术时,油画这一艺术品种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通过介绍我国历史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建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它经流数千年

的历史领域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奔流向前,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表现风格上,除了西方绘画有相同的一面,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为此,使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

此外,中国的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陶器、青铜器、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等,无不闪烁着我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此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豪感。

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明确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时俱进。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使学不仅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

总之美术课的德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美术课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其它学科没有的优势。美术的特征是艺术形象,它不是通过理论的说教与灌输,而是通过具体的、有情趣、生动的形象反映出来的,所以生动、形象、有趣味、潜移默化,是在美术课中进行德育的特点。我希望在美术课中加强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自觉的在美术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

注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我

们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让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是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有着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的美术教学,本学期围绕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将继续在教学中作好德育渗透工作。

一、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作到为人师表。

三、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作好教书育人工作。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提高自身的修养,抵制那些不健康的思想侵蚀。

五、定期开展美术展览,使同学门能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以上是本人这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内容仅供参考

美术德育渗透计划

美术德育渗透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全校七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众所周知,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美的含义。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工作中我注重德育目标的培养,让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教育。美术教学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我在工作中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中得到教育。现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计划如下: 一、在备课中渗透德育目标 在备课的过程中和准备教学用具时,首先把德育目标总结制定出来,将学生朝着这个方面引导,比如说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习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针对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及特点,分别制定附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渗透目标。如“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欣赏各种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让同学们都感受到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首先是要在课堂常规中进行品德教育。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对于美术教学很多人都认为美术课堂太乱,简直是一盘散杀,学生自由过度,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师生

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工艺美术课中,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班级、讲卫生的意识等等。 其次,要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术是无声的语言,是德育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游戏教学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在集体创作中,顺其自然地渗透德育。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也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体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之中,儿童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当作品完成之后,他们会因创作的成功而增加集体的荣誉感。而且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态度的培养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在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中渗透德育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作用。因此我对学生美术作业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将弱化分数或等级,重评语评价,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或家长评等方式。针对美术可视性的特点,在校内或校外举办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的美术作品进入社会,得到大众的广泛评价。可通过观察、记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宋晓霞 一、计划宗旨 作为学科教师,不能只单纯地传授学科知识,而必须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在授业的同时传道,透彻地了解教书与育人、授业与传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把学科中渗透德育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归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养成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 二、总体要求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要点及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本学期在历史教学中,着重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突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授课效益。加强分类教学研究,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同时强化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历史知识,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三、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及措施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历史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有实事求是、尊从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认识交流与合作,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掌握七年级阶段要求掌握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并学会运用。指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要历史概念的含义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养,历史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学生课外历史知识的积累。 6.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7.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历史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8.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9. 紧扣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挖掘渗透的内容。 总之,历史课本中不乏文质兼美之作,历史教学中处处蕴藏着德育因素,教师只要善于发掘其潜在的教育因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规律,提高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技巧,就能让学生受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

美术学科的德育渗透

浅谈美术学科的德育渗透 寇丽香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础上,通过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启发引导、平等交流的方式方法,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理应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 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然而,美术学科又有别于其它文化学科,如何在美术学科渗透德育呢?通过美术学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找准切入点,课堂渗透 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教师又绝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因为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要想真正达到上述教育目的,教师应该科学安排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知识点,认真挖掘并利用美术学科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如学习色彩知识时,可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讲国旗红色的含义,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欣赏古代的美术作品,可通过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对学生进行民族感和自豪感的教育。通过画一幅漫画,使学生明辨是非,揭露丑恶,弘扬正气。通过创作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幅图案,去开启学生心灵之窗。 在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达到育人目的,教师所讲述的道理不能是空泛的说教,而要做到有情感的渗透、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个人的意志和行动,在“润物细无声”当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二、找准结合点,活动渗透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是学生成长的天地,而美术学科是学生成长必需的养料之一,如何在养料中渗透德育元素,使学校德育呈现新的生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过去那种“刻板式”的教育方法已不适应今天的教育对象了。为了实现教育目的,美术学科应结合实际,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广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受到各种教育。 美术学科可配合学校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和元旦佳节,以及“六一”等节日,开展一些美术宣传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主题性的海报展示、纪念性的图片展览等活动,讴歌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繁荣昌盛的大好形势,憧憬祖国美好的未来;可参观纪念馆、美术馆、博物馆,使学生抚今追昔,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美术学科除正常的教学时间以外,可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从中

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 绩东一小学张婷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美术教育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更要注重德育的渗透作用。美术课的德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美术课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其它学科没有的优势。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美术课大致可分为“欣赏课”、“绘画课”、“工艺课”、“综合实践活动”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达到的目的不一样,采用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一、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他的课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内容。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国画、年画、雕塑、建筑等,祖国珍贵的美术宝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 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

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社会道德、人生价值、人生追求与理想。在欣赏课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根据直观感受产生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入学习理解,在理解体会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欣赏以及教师对艺术作品生动仔细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如在欣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教育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郑板桥擅画兰、竹。其笔下的竹子,坚劲傲岸,欣欣向荣而又兀傲清高,意境耐人寻味。他的作品,处处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关心,愿为民做事的良好愿望。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赏析郑板桥的画,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在不知不 觉中受到道德的熏陶。 二、在绘画创作和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课中绘画创作和训练占的比例较多,在上绘画课时需要教师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其中德育教育的材料。利用绘画课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进行写生课教学时,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启发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各种美丽的线条,领略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爱大自然、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创作和制作往往表现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这种关系的有效调控和引导,也会影响到作业中的学生之间在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态度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如分组训练时,就要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使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长岭县第四中学潘春艳 胡锦涛同志曾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还要注意进行德育渗透。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要我们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学生生活为主线,将学生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 一、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逖从小“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再如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文景两帝提倡节俭,减轻农民负担;雷锋关心他人,服务群众;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4、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李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5、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二年级美术德育渗透计划

二年级美术德育渗透计划 一、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 欣赏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它的课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成分。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其中的德育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2)从我国现代的优秀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革命战争期间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反映出的优良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反映历史上和当代的爱国主义人物、民族英雄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作品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 (3)理解只有劳动和实践才能产生美。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欣赏课的教学,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艺术品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产生智慧,人只有靠双手不断的实践才有收获,劳动人民就是以自己的实践和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从而培养了儿童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美术创作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 (4)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

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5)从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健康的、积极的生活乐趣、陶冶美好情操。 二、观察,从德育的意义上看,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态度来观察生活和自然。 对自然形态的观察。校园的美丽景色,蓝天白云草地等,也许简单的几笔,却能将人带进大自然的安静、甜美中,放飞自己的思绪,展开自己的想象,体会大自然之美。 对人物及其生活的观察。人物的题材在美术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眼里看到的人物千姿百态。他们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巨大的作用。老师在人物题材类的教学中,也应注意抑恶扬善,让儿童知道哪里是真、善、美的事物,利用作品中的表现对象作为抒发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平台,表露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各种动、植物和其他物象的观察。着重培养儿童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关心、爱护,而对于一些不良的破坏行为,要有进行劝导和坚决制止的勇气。 三、应用,也是美术德育的重要方面。 学生制作的小作品用来美化教室,美化居室,使学生感受到美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我们的一言一行,穿着打扮也都来源于美,来源于自己的双手。

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 王杰小学王建梅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无形的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当中。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就个人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 一、在新课导入中,生动形象地渗透德育。 教师授课,首先要抓好“导课”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我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使他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每幅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美术教材中画定州的宝塔、北京的长城、家乡的水果、我家一角、民间花灯、剪纸、工艺美术等等,都是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好内容;教材还通过《入队》、《我们爱劳动》、《植树》、《给母校画一张画》等命题创作,培养学生爱国旗、爱集体、爱劳动、爱学校、热爱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教育。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得当,就能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 三、抓住美术教育的情感调节功能,生动具体地渗透德育。 美术教育也属于情感教育,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 四、在美术技能训练中,自觉地渗透德育。 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有时搞一次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简易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简 易版

小学美术德育工作计划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计划文件应用在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特 别重要的意义。学校美术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 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 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 平。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 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 导,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应该深思 的重要问题。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 索、实践、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 是通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

的反应来进行的视觉教育,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术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美术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慢慢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针对以上情况和美术课堂的特殊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清朝末期也有人提出“亡国者,必先亡其史” ,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而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社会安逸的温床里,对于历史的认识,对于祖国明天,自身的责任都有些迷茫或者漠不关心。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主要目标 学校教育的立足点是以育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学校,主要时间在学校,课堂教学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历史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则成为德育工作的一块主阵地和一条有效途径,既突出时代感,又呈现使命感。要适应信息产业发展全球化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并存等带来的新手段,新趋势和新一代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活,让德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并以感受体验基础,以学生 为中心,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合理组织历史课中的德育资源为突破口,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历史和现实,综合探究历史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民族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内容 (1)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经验,例如苏联搞社会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人心涣散,导致苏联解体;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实行近代化,并没有全盘否定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坚决反对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振兴中华。 (2)树立开放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能迅速发展,相反,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 从来不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除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绝大部分时期都是实行开放交流政策的。 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佛教的传播;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民族要发展,就要开放交流,文化要发展,就要继续和交融,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未来的建设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四有人才,起到主导、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陶冶情操,完善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注重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一、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养成非常重要 在小学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成绩的提高,也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来。因为,只注重孩子的知识与技能,对孩子的养成教育一无所传,会使孩子发展出现缺憾,对孩子将来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带来危害。所以,小学阶段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德育教育,使孩子

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德育教育能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是将人对生活的情感和认知融 入图画里,融入美术艺术中,美术教育教学能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审美,对生活充满信心,是将小学生的情感进行释放,小学美术教学是将小学生的情感自由放在第一位的学科。它重视小学生的自由观念和理念,而品德教育也注重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小学生对生活中美的认知。 (三)德育教育给美术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尊重学生的认知,尊重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小学美术教育是很受小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融人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成功,也是德育教育的成功,小学生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有兴趣和积极性,就能够对德育教育的知识有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品德教育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对小学生的教育中,对小学生的教育产生良好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教学效果会更多姿多彩。因此,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美术教学中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的认识和道德行

美术教师个人德育工作计划

美术教师个人德育工作计划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个性重要的好处。校园美术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忙他们认识世界,构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透过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就应深思的重要问题。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透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是透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视觉教育,学生超多、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术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潜力。 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透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透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到达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美术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慢慢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教育,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针对以上状况和美术课堂的特殊性,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做法是 一、更新观念,德美并重。

完美的艺术形象,能够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完美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带给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必须的社会思想,必须的社会道德,必须的人生价值,必须的追求与理想,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样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构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必须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一个小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 这时我们就能够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在那里学生就能够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赏外国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例如,教学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纺织女》这一作品时,我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中心校时宝剑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懂得有关史实的基本观点,又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道德品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渗透,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将品德教育、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及德育渗透的方法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历史教学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责任重大,应该充分利用三尺讲台,对学生的进行人格教育,把中国特有的国情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以培养出道德、情操高尚的学生。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作有效渗透德育呢?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

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 一、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逖从小“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再如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学美术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

中学美术德育渗透计划(精选3篇)中学美术德育渗透计划一:美术德育渗透计划 美术课程除了肩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德育的重要任务。美术课就是通过美术教学有机渗透德育,做到“要学画先学做人,要做人先学立德”。从美术的学科特点、课堂教学、课型等方面,有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式的德育氛围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让德育潜移默化地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德育在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形地体现在美术教育中。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相信美术教育中美的内容和形式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它与教学原理相结合,能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我们努力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同时,利用课堂教学与教材,选择合适的时机穿插德育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 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其实质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些因素或明显或含蓄,需要我们教师牢固树立德育意识,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有

德育的侧重点。在教学生学画的同时,除了引导他们识别色彩的冷暖倾向,用合适的冷暖色表现主题,还要联系实际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关注课堂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课堂教学是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见缝插针、联系实际地渗透德育,不但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教育,让德育之苗遍地开花,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1.紧抓课堂常规,进行品德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师生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工艺美术课中,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班级、讲卫生的意识等等。

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德育是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科教学进行价值与道德教育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但从哪些角度中又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这是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困难的问题,其实课堂教学就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美术课在这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

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地淡化德育痕迹,隐蔽自己的德育意图,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在“渗透”二字上下工夫,把德育“无痕”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春风化雨,文道合一。下面就我在工作中所捕捉到的一些角度,谈谈本人的点滴认识: 一、利用优秀的导入艺术 教师经精心设计的导入语言,可以营造情感氛围,将学生轻松诱入课堂氛围,从而增强其情感体念,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因此可以利用此阶段将德育教育“无痕”地渗透进去,使美育和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例如在进行中国建筑赏析课的时候,可先展示“鸟巢”和“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筑,将学生的思绪带回到08年的北京奥运,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此导入新课,去欣赏其他的建筑作品。这样的设置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美术作品 这种方法可在欣赏课中得到很好应用,因为欣赏课要用到大量的美术作品,通过对这些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或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同时受到教益和启迪,达到以美辅德的目的。

美术德育目标渗透课例

美术德育目标渗透课例 课题:《给妈妈过生日》----二十一世纪美术教材第四册 主要容: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 2让学生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工艺,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 3通过模拟给妈妈过生日,使学生了解一些礼仪的常识。 4通过交流生活体验,欣赏、评述美术作品,以及艺术创造实践活动,丰富学生高尚的情感,培养学生树立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德。 5在综合艺术探索活动中,体验美术的功能和魅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树立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德。 实施过程: 本课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要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母爱,并学习简易的工艺制品的设计和装饰。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母爱的伟大,我借助提问、讨论、欣赏、表演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联系生活,导入主题。 师问:同学们当你在家里的时候,你的妈妈都为你做着哪些事情?请你举例说一说。 学生说自己的事例和体会。 欣赏书中歌颂母亲的艺术作品,向学生介绍,让学生从画家作品中感受母爱。 小结:母亲是伟大的,她们为孩子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爱,任劳任愿、无怨无悔。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班会,主题就是——歌颂母亲。(教师板书) 目的:通过谈话和欣赏,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母亲一点一滴平凡的爱,引出主题。 二、歌颂母亲,理解母爱。 1 介绍自己的母亲。 请学生出示自己母亲的照片,并讲一讲关于母亲的故事。 小结:我觉得每个同学的妈妈都太伟大了,虽然有的妈妈很平凡、不漂亮或者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妈妈对孩子的爱是相同的,我们应该尊敬妈妈,报答妈妈,要记住世界上只有妈妈才是最爱你的人。

美术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美术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美术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美的含义。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工作中我注重德育目标的培养,让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教育。美术教学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一、在备课中渗透德育目标 在备课的过程中和准备教学用具时,首先把德育目标总结制定出来,将学生朝着这个方面引导,比如说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学习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针对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及特点,分别制定附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渗透目标。如“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欣赏各种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让同学们都感受到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首先是要在课堂常规中进行品德教育。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对于美术教学很多人都认为美术课堂太乱,简直是一盘散沙,学生自由过度,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师生问好,坐站姿势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又如工艺美术课中,对制作后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培养学生爱班级、讲卫生的意识等等。

其次,要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术是无声的语言,是德育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游戏教学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在集体创作中,顺其自然地渗透德育。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也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体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之中,学生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当作品完成之后,他们会因创作的成功而增加集体的荣誉感。而且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态度的培养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在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中渗透德育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作用。因此我对学生美术作业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将弱化分数或等级,重评语评价,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或家长评等方式。针对美术可视性的特点,在校内或校外举办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的美术作品进入社会,得到大众的广泛评价。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认知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不管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其宗旨是要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求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六年级美术德育渗透

六年级美术德育渗透计划 在《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管是美术欣赏课、绘画课还是手工制作课,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影响都非常大,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非常重要。 但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寻找最佳时机,采用最佳方法渗透德育,以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地渗透德育,巧妙地与德育挂钩。 例如:在《淅沥的小雨》、《我的新朋友》中,可引导学生回忆在雨中或平时和新朋友一起时发生的一些动人的事情,通过在对雨中发生互相帮助的景象,和新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的景象的描绘来培养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又如:在手工制作的课堂上,我会在制作时分小组进行,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相互配合;以小组之间比赛,让学生相互团结,有集体荣誉感。而且这样往往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出来的作品不仅能够按时完成而且质量也高。在制作完毕后要求学生对场地进行清洁整理,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特别是对于

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这一特殊年纪,往往热情容易高涨也容易消退,比如有些学生的作品经常不完整,画了铅笔稿之后就不涂色,对于这种情况,我会在下一节课让学生继续完成,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从主体到背景都要认真对待,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 美术作品欣赏是全面提高学生修养和审美素质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欣赏课中,首先要抓好“导课”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深刻感受到教材的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 总之,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让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效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 京欣学校 王力平 2013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