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基本放大电路作业

合集下载

第五章低频功率放大电路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低频功率放大电路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低频功率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以功率三极管为核心构成的放大器称__________ 放大器。

它不但输出一定的_________ 还能输出一定的_______ ,也就是向负载提供一定的功率。

2、功率放大器简称_____ 。

对它的要求与低频放大电路不同,主要是:__________ 尽可能大、_______ 尽可能高、 _______ 尽可能小,还要考虑_________ 管的散热问题。

3、功放管可能工作的状态有三种:______ 类放大状态,它的失真_______ 、效率___ ;_____ 它的失真 ______ 、效率 ______ 。

4、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管的动态范围大,电流、电压变化幅度大,工作状态有可能超越输出特性曲线的放大区,进入 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 ,产生______ 失真。

5、所谓“互补”放大器,就是利用________ 型管和 _____ 型管交替工作来实现放大。

6、OTL电路和OCL电路属于 ____ 工作状态的功率放大电路。

7、为了能使功率放大电路输出足够大的功率,一般晶体三极管应工作在 ______ 。

8、当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两只晶体管的基极电流为零时,因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特性_______ ,故在两管交替工作时产生 _______ 。

9、对于乙类互补称功放,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_________ 型管导通, ______ 型管截止;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 ______ 型管导通,________ 型管截止;输入信号为零(Ui=O )时,两管 ____ ,输出为________ 。

10、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的两功率管处于偏置工作状态,由于电压的在存在,当输入信号在正负半周交替过程中造成两功率管同时―, 引起 _________ 的失真,称为_____ 失真。

11、功率放大器按工作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的位置分类有:__________ 类功放、___________类功放和 ___________ 类功放电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电路i》第五章 [1 反馈原理与稳定化zq]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电路i》第五章 [1 反馈原理与稳定化zq]

Rif
Ri 1 Ar Bg
Rif
Ri 1 Ai Bi
返回
5.2.3 输出电阻
5.2.3.1 电压负反馈使放大电路的闭环输出电阻比开环 输出电阻降低
稳定输出电压!
返回
输入串联时 vso Avsovd Avso (v f )
输入并联时
vso Arsoid Arso (i f )
v反o 馈io深R度o 无v穷so 大 时io R,o 视 为As内o X阻f =0的io R恒o 压 源As。o Bvo
开环源增益: 闭环源增益:
As
xo is
id is
xo id
Rs Ri Rs
A
Rif
Ri 1 AB
A fs
xo is
ii xo is ii
Rs Rs Rif
Af
Rs Rs Rif
A 1 AB
得:
A fs
As 1 As B
对电压并联负反馈: 对电流并联负反馈:
Arfs
Ars 1 Ars Bg
书P264表5.2.1 + 板书!
返回
5.2.2.2 并联负反馈是放大电路的闭环输入电阻Rif比开环 输入电阻Ri减小 返回
开环输入电阻Ri
Ri
vi ii
if 0
vi id
闭环输入电阻Rif
Rif
vi ii
vi id i f
因: i f Bxo BAid
故:
Rif
Ri 1 AB
若输出是电压反馈,则 若输出是电流反馈,则
输入并联时 iss Aiss vd Aiss (i f )
电流串联电路:
io Rv反 电oo 馈流 is深 负s 度 反Rvoo无 馈穷 能( A大 够gss时稳v f ,定) 视输Rvoo为出 内电Ags阻流s Br无!io 穷大的恒流源。

基本放大电路_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基本放大电路_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00
(1
)
26(mV) IE (mA )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输出回路
IB
iC +
uCE

ic +c
βib
uce
−e
iC
IC IC
Q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IB
UCE
uCE
ic ib 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可等效为
一个受ib控制的电流源。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ib +b ube

ic
c
+
e
三极管的小信号模型 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计算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三极管的小信号模型 输入回路
iB
UCE
iB
+
+UCE
rbe
U BE IB
ube ib
IB
Q IB
u−BE
− 动态输入电阻
0
UBE uBE
b
ib +
ube
e−
rbe
低频小功率管输入电阻的估算公式
rbe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Q
图解步骤:
用估算法求出基极电流IB。 根据IB在输出特性曲线中找到对应曲线。
作直流负载线。
UCE=VCC – ICRC
M(VCC,0)
N(0,VCC) RC
MN称放大电路的直流负载
iC
N VCC
RC
IC
线,斜率为−1/RC。
0
确定静态工作点Q。
uce

05第五章、功率放大电路

05第五章、功率放大电路



5.3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一、交越失真 由于三极管输入特性有门槛电压,特性开始部分非线性又比较 严重,在两管交替工作点前后,出现一段两管电流均为零因而负载电流和电压均 为零的时间,使输出波形出现了“交越失真”。 二、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电路组成及电路工作原理:在两管的基极之间产生一个合适的偏压,使它们处 于微导通状态,两管各有不大的静态电流,电路工作在甲乙类,由于iL=iC1-iC2 , 输出波形接近于正弦波,基本上可以实现线性放大。 2.性能指标计算及选管原则(同乙类功放) 三、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OTL) 1.电路组成及分析: 它与OCL电路的根本区别在于输出端接有大电容C。就直流而言, 只要两管特性相同,K点的电位VK=Vcc/2,而大电容C 被充电 到VC=VK=Vcc/2 。就交流而言,只要时间常数;RLC比输入信号 的最大周期大得多,电容上电压可看作固定不变,而C对交流可 视为短路。这样,用单电源和C 就可代替OCL电路的双电源。T1 管上的电压是Vcc 与VK 之 差,等于Vcc/2 ,而T2 管的电源电压 就是0与VK 之差,等于Vcc/2 。OTL电路的工作情况与OCL电路 完全相同。但是在用公式估算性能指标时,要用Vcc/2代替 。 2.选管原则:(同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原公式中Vcc用Vcc/2替代。 3.带自举的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 1. 2. 3. 4. • • •
• • • • • • • • •
2.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是指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功率。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一 部分转换为负载所需的交流功率,还有一部分被功率管消耗。 3.转换效率 η=Po/Pv=3.14×Vom/(4Vcc) 在理想情况下,当Vom=Vcc时,效率为78.5%。 4.管耗 PT=PT1 +PT2=PV -Po=2(VCC·Vom/π-Vom·Vom/4)/RL 四、功率放大电路放大管三种工作状态 甲类、乙类、甲乙类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况,称为预夹断。源区 而未夹断沟道部分为低阻,因
的自由电子在VDS电场力 的作用下,仍能沿着沟
此,VDS增加的部分基本上降落 在该夹断区内,而沟道中的电
道向漏端漂移,一旦到 场力基本不变,漂移电流基本
达预夹断区的边界处, 不变,所以,从漏端沟道出现
就能被预夹断区内的电 场力扫至漏区,形成漏
预夹断点开始, ID基本不随VDS
VDS = VD - VS =VDD-IDRD- VS
二、小信号模型
iD Kn vGS VT 2
Kn VGSQ vgs VT 2
漏极信号 电流
Kn VGSQ VT 2 2Kn VGSQ VT vgs Knvg2s
Kn
VGSQ
VT
2 gmvgs
K
nv
2 gs
IDQ id
3. 最大漏源电压V(BR)DS
指发生雪崩击穿时,漏极电流iD急剧上升时的vDS。与vGS有关。
4. 最大栅源电压 V(BR)GS
指PN结电流开始急剧增大时的vGS。
5.2 MOSFET放大电路
5.2.1 MOSFET放大电路
1. 直流偏置及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2. 小信号模型分析 3. MOSFET 三种基本放大电路比较
产生谐波或 非线性失真
λ= 0
λ≠ 0
共源极放大电路
例题5.2.4:
电路如图所示,设VDD=5V, Rd=3.9kΩ, VGS=2V, VT=1V, Kn=0.8mA/V2,λ=0.02V-1。试当管工作在饱和区时,试确定电路 的小信号电压增益。
例题5.2.5:
电路如图所示,设Rg1=150kΩ,Rg2=47kΩ,VT=1V,Kn=500μA/V2,λ=0, VDD=5V,-VSS=-5V, Rd=10kΩ, R=0.5kΩ, Rs=4kΩ。求电路的电压增益和 源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第5章 反馈放大电路 习题解答

第5章 反馈放大电路 习题解答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5-1 试判断图5-22所示集成运放电路的反馈类型。

a) b)图5-22题5-1的图答 (a )F R 、1R :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

(b )F R 、1R :引入了正反馈。

5-2 电路如图5-23所示,解答下列为题: 1)1F R 引入了何种反馈,其作用如何? 2)2F R 引入了何种反馈,其作用如何?图5-23 题5-2图解 1)1F R 、3E R 引入的是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

其作用是稳定静态电流2E I 。

其稳定过程如下:↓↓→↓→↑→↑→↑→↑→2211122E B C C B E E I I U I I U I2)2F R 引入的是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其作用是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可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如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抑制干扰和噪声、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等。

由于是电压负反馈还可使反馈环路内的输出电阻降低)1(AF +倍。

由于是串联反馈可使反馈环路内的输入电阻增加)1(AF +倍。

2F R 引入的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电压2C U ,其稳定过程如下:↓↑→↑→↓→↓→↑→↑→2211112C C C C B E C U I U I I u U5-3 在图5-24所示的两级放大电路中,(1)那些是直流负反馈;(2)哪些是交流负反馈,并说明其类型;(3)如果F R 不接在T 2的集电极,而是接在C 2与L R 之间,两者有何不同?(4)如果F R 的另一端不是接在T 1的发射极,而是接在它的基极,有何不同,是否会变为正反馈?5-24 题5-3图解 1)1E R 、2E R 直流串联电流负反馈,F R 、1E R 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2)F R 、1E R 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3)如果F R 不接在T 2的集电极,而是接在C 2与L R 之间,则F R 、1E R 只有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没有直流反馈。

4)如果F R 的另一端不是接在T 1的发射极,而是接在它的基极,则变为正反馈。

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题解

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题解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1 某放大电路中VA 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题5.1所示。

(1)试求该电路的中频电压增益VMA ,上限频率Hf ,下限频率L f ;(2)当输入信号的频率L f f =或Hff =时,该电路实际的电压增益是多少分贝?图题5.1解:(1)由图题5.1可知,60lg 20=VM A ,3lg =VM A 。

310=VM A 即为中频增益。

上、下限频率分别为Hz f H 810=和Hz f L 210=。

(2)实际上L f f =或Hf时,电压增益降低dB 3(半功率点),即实际电压增益为dB 57360=-。

5.2 已知某电路的波特图如图题5.2所示,试写出uA 的表达式。

图题 5.2解: 设电路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或基本共源放大电路。

)10j 1)(10j 1( 3.2j )10j 1)(j 101(3255f f f A f f A uu++-≈++-≈ 或 5.3 已知某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101)(101(101005f j f j fjA V ++=(式中f 的单位为Hz )试求:该电路的上、下限频率,中频电压增益的分贝数,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中频区的相位差。

解:上下限频率分别为Hz f H 510=和Hz f L 10=,中频增益100=VM A ,转化为分贝数:dB A VM 40220100lg 20lg 20=⨯==,VM A 为实数,故i V ,0V 相位差为0。

5.4 一放大电路的增益函数 )102(1110210)(6⨯+⋅⨯+=ππs s ss A试绘出它的幅频响应的波特图,并求出中频增益,下限频率L f 和上限频率Hf 以及增益下降到1时的频率。

解:由拉氏变换可知,f j S π2=故电压增益:21022111022210)(⨯+⋅⨯+=πππππf j f j f j f A V6101110110f j f j +⋅-=于是,Hz f L 10=,Hz f H 610=,10=VM A ,波特图如图解5.4所示。

电子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 第五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电子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 第五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1. 最大漏极电流IDM
场效应管正常工作时漏极电流的上限值。
2. 最大耗散功率PDM
由场效应管允许的温升决定。
3. 最大漏源电压V(BR)DS 当漏极电流ID 急剧上升产生雪崩击穿时的vDS值。
4. 最大栅源电压V(BR)GS
是指栅源间反向电流开始急剧上升时的vGS值。
5.2 MOSFET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改变栅源电压vGS的大小,就可以控制漏极 电流iD,因此,场效应管和BJT一样能实现信号的控制用场效应管也 可以组成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也有三种组态,即共源极、共栅极和共漏极电路。
由于场效应管具有输入阻抗高等特点,其电路的某些性能指标优于三极 管放大电路。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总结如何根据需要来选择BJT还
vGS<0沟道变窄,在vDS作用下,iD 减小。vGS=VP(夹断电压,截止电 压)时,iD=0 。
可以在正或负的栅源电压下工作,
基本无栅流。
2.特性曲线与特性方程
在可变电阻区 iD
Kn
2vGS
VP vDS
v
2 DS
在饱和区iD
I DSS 1
vGS VP
2
I DSS KnVP2称为饱和漏极电流
4. 直流输入电阻RGS
输入电阻很高。一般在107以上。
二、交流参数
1. 低频互导gm 用以描述栅源电压VGS对漏极电流ID的控制作用。
gm
iD vGS
VDS 常数
2. 输出电阻 rds 说明VDS对ID的影响。
rds
vDS iD
VGS 常数
3. 极间电容
极间电容愈小,则管子的高频性能愈好。
三、极限参数
D iD = 0

2012年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2012年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教学要求】本章主要叙述了集成运放内部电路的组成及作用;讨论了电流源电路、差分放大器等单元电路;同时介绍了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条件及它的三种基本电路和运算、集成运放的应用电路及其特点和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教学内容、要求和重点如表5.1。

表5.1 教学内容、要求和重点【例题分析与解答】【例题5-1】差动放大器如图5-1所示。

已知三极管的β1=β2=50,β3=80,r bb’=100Ω,U BE1=U BE2=0.7V,U BE3=-0.2V,V CC=12V。

当输入信号U i=0时,测得输出U o=0。

1:估算T1、T2管的工作电流I c1、I c2和电阻R e的大小。

2:当U i=10mV时,估算输出U o的值图5-1解:1:由电路可知,当U i =0时,要保证U o =0V ,则电阻R e3上压降应为12V ,,由此可求得3c I :mA R U U I e cc o c 11212)(33==--=,T 3管的设计电流3E I 为:33c E I I ≈,而T 2管集电极电阻R c2上的压降2C R U 可近似为:V U R I U EB e E R C 2.32.0313332=+⨯=+⋅≈。

于是T 1、T 2管的集电极电流1C I 、2C I 为:)(32.0102.32212mA R U I I C RR C C C ====。

射极电阻R e 上的电流e R I 为:)(64.021mA I I I C C R e=+=。

若设T 1管基极电位U B1=0V ,则U E1=-0.7V ,射极电阻R e 为:)(7.1764.0127.0)(1Ω=+-=--=K I U U R e R CC E e2:U i =10mA 时,U o 的大小:由于电路的结构为单入、单出型,故将T 3管构成的后级电路输入电阻R i2作为差放级的负载考虑,其电压放大倍数A u1为:)(2)//(12211be b i c u r R R R A +=β;其中: )(24.432.026)501(1001Ω=⨯++=K r be ,3332)1(e be i R r R β++=; 而3be r 为: )(2.2126)801(1003Ω=⨯++=K r be ; 所以: )(2453)801(2.22Ω=⨯++=K R i电压放大倍数为:8.45)24.41(2)245//10(501=+⨯⨯=u AT3管构成的后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2u A 为:9.33812.21280)1(333332-=⨯=⨯-=++-=e be c u R r R A ββ当输入U i =10mA 时,电路输出电压U o 为:)(8.110)9.3(8.4521V U A A U i u u o -=⨯-⨯=⋅⋅=【例5-2】图5-2给出了采用两级运放电路实现的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1具有相同参数的两级放大电路在组成它的各个单管的截止频率处,幅值下降[ ]A. 3dBB. 6dBC. 10dBD. 20dB5.2在出现频率失真时,若u i 为正弦波,则u o 为 [ ] A. 正弦波 B. 三角波 C. 矩形波 D. 方波5.3 多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波特图是 [ ] A. 各级波特图的叠加 B. 各级波特图的乘积C. 各级波特图中通频带最窄者D. 各级波特图中通频带最宽者 5.4 当输入信号频率为f L 或f H 时,放大倍数的幅值约为中频时的 [ ]倍。

A.0.7 B.0.5 C.0.9 D.0.15.5 在阻容耦合放大器中,下列哪种方法能够降低放大器的下限频率?[ ]A .增大耦合电容B .减小耦合电容C .选用极间电容小的晶体管D .选用极间电容大的晶体管5.6 当我们将两个带宽均为BW 的放大器级联后,级联放大器的带宽 [ ] A 小于BW B 等于BW C 大于BW D 不能确定 5.7 填空:已知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频率特性为6100010(1)(1)1010u fjA f f j j =++ (式中f 单位:Hz )表明其下限频率为 ,上限频率为 ,中频电压增益为 dB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中频段的相位差为 。

5.8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统称为 失真(a.交越b.频率),它属于 失真(a.线性b.非线性),在出现这类失真时,若u i 为正弦波,则u o 为 波(a.正弦b.非正弦),若u i 为非正弦波,则u o 与u i 的频率成分 (a.相同b.不同)。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交越失真都属于 失真(a.线性b.非线性),在出现这类失真时,若u i为非正弦波,则u o为波(a.正弦b.非正弦),u o与u i的频率成分(a.相同b.不同)。

5.9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晶体管主要频率参数之间的关系是。

a.f a<fβ<f Tb.f T<fβ<f ac.f a<f T <fβd.fβ<f T <f ae.fβ<f a <f T5.10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gpppt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gpppt课件

14
集电极电源,
为电路提供能
+VC 量。并保证集
C
电结反偏。
R
C2
C1
C
T
R
RL
b VBB
10/15/2023
15
共射放大电路
R
C1
C
R b VBB
集电极电阻,
+VC
将变化的电流 转变为变化的
C
电压。
C2
T RL
10/15/2023
16
耦合电容:
电解电容,有极性,
大小为10 F~50 F R
C1
iC
( 2 )改变 V CC ,保持 R b ,
Rc , 不变;
iC
Q3 Q1
IB
Q2
O
uCE
Rb 增大, Q 点下移;
Rb 减小, Q 点上移;
Q2 IB
Q1
O
uCE
升高 VCC ,直流负载线平 行右移,动态工作范围增大, 但管子的动态功耗也增大。
10/15/2023
47
3. 改变 Rc,保持 Rb , VCC, 不变;
这就是说,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为: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①斜 率为-1/R'L 。 (R'L= RL /Rc )
②经过Q点。
10/15/2023
39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IC
交流负载线
①斜 率为-1/R'L。 (R'L= RL /Rc )
Q
直流负载线
IB
②经过Q点。
UC
注意:
VCC E
(1)交流负载线是有交流 输入信号时工作点的运动轨迹。
4、输出端接负载,把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化成负载 的电压变化。

第五章 多级放大电路

第五章 多级放大电路

第五章多级放大电路第一节多级放大电路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放大非常微弱的信号,需要把若干个基本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组成多级放大电路,以获得更高的放大倍数和功率输出。

多级放大电路内部各级之间的连接方式称为耦合方式。

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即阻容耦合方式、直接耦合方式和变压器耦合方式。

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1.1阻容耦合通过电容和电阻将信号由一级传输到另一级的方式称为阻容耦合。

图所示电路是典型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优点:耦合电容的隔直通交作用,使两级Q相互独立,给设计和调试带来了方便;缺点:放大频率较低的信号将产生较大的衰减,不适合传递变化缓慢的信号,更不能传递直流信号;加之不便于集成化,因而在应用上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2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中各级之间直接(或通过电阻)连接的方式,称为直接耦合。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集成化、能够放大变化十分缓慢的信号、信号传输效率高等优点,在集成电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零点漂移问题。

所谓零点漂移是指把一个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短路时,即输入信号为零时,由于种种原因引起输出电压发生漂移(波动)。

1.3变压器耦合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这种耦合电路的特点是:级间无直流通路,各级Q独立;变压器具有阻抗变换作用,可获最佳负载;变压器造价高、体积大、不能集成,其应用受到限制。

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特殊问题——零点漂移2.1零点漂移所谓零点漂移是指当把一个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短路时,即输入信号为零时,由于种种原因引起输出电压发生漂移(波动)。

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很多。

如晶体管的参数随温度的年华、电源、电压的波动等,其中,温度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又已第一、第二级的漂移影响最为严重。

因此,抑制零点漂移着重点在第一、第二级。

2.2差分式放大电路(观看视频)在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中抑制零点漂移最有效的电路结构是差动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第二版)》教、学指导书(孙肖子)1-23章 (3)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第二版)》教、学指导书(孙肖子)1-23章 (3)
1.6 MΩ, 故应视为开路。 再将正、 负电源对地短路, 即 得图5-4所示的交流通路。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图5-4 图5-2的交流通路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3. 放大器直流(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首先明确: 放大器的直流分析要在其直流通路上进行。
由于集电极总是位于放大器的输出回路, 因此所谓直流工作
3.7V
UECQ=UCC-I(CRQC+RUE)RIBC2RQ=E102-.7 (1.35.7+12..503.)7×22=4m.A4 V
UCEQ=-UECQ=-4.4 V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图5-5 例5-4电路图及直流通路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4. 放大器的图解法分析 图解法的要点是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上分别作直流负载线 和交流负载线。 按“先直流, 后交流”的分析原则, 其中 直流负载线是截距为集电极电源电压而斜率为集电极回路直流 总电阻的负倒数的一条直线。 直流负载线与由基极回路确定
Au
Uo Ui
rbe
RC (1 )RE
100 2 2 101 2
1
(4) 因为共基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最小, 所以电路必须 接成共基组态, 即①端接地, ③端接输入电压, ②端接输 出。 此时
Ri
RE
// rbe
1
2 // 2 101
0.02k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5) 由于共集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最小, 因此只能接成共 集组态, 即②端接地或开路, ①端接输入电压, ③端接输 出。 此时
其动态电阻极小, 因而将输入信号对地短路。 修改办法是选 用一电阻代替稳压二极管。
电路(c)不能正常放大, 原因是集电极输出端被电源-
UCC短路, 所以要在集电极和CC相接点与电源之间串接一电阻

第5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5章 功率放大电路

⒉ 电路计算
按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电路,但必须用VCC /2代替各 式中的VCC。
⒊ 调试方法
中点电压UA可调R1,功放管电流可调R4,但两者 互有牵连,反复调节2~3次,可满足要求。
5.2.3 OCL电路
双电源无输出电容互补对称电路。
⒈ 电路分析
⑴ V1V3、V2V4组成复合功放管; ⑵ R10R11V5组成恒压源, 提供功放管静态偏置; ⑶ V7V8组成差动输入级, 调节R6能调节中点电压; ⑷ V6管是驱动管; ⑸ R13C5组成自举电路; ⑹ R2C3R3组成电压串联(交流)负 反馈网络,调节R3可调节整个功
处在甲乙类状态下工作的三极管,
V1
其静态工作点的正向偏置电压很 小,两个管子在静态时处在微导 通的状态,当输入信号输入时,
V2
管子即进入放大区对输入信号进 行放大。处在甲乙类状态下工作 的互补功放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的电阻R1和R2,二极管D1和D2分别组成三极管T1和T2的偏置电 路,用来消除交越失真。
因乙类放大器只在信号的半个周期内有功率输出,所以,该放大器有信号输 出 时,电源消耗的功率PE为电源电压和半波电流 即 的平均值的乘积,
由此可得,在理想的情况下,乙类放大器的能量转换效率η为
(3) 甲乙类工作状态
乙类放大器将静态工作点取在如图9-1-2所示的IC为零的Q点上,工作在这种 状态下的放大器虽然效率比较高,但在信号交接的时候会产生交越失真。为了消 除交越失真,将静态工作点的值取在如图9-1-3所示的Q点,具有这种工作点特性 的放大器称为甲乙类工作状态。









5.1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基本放大电路_典型例题(全)

基本放大电路_典型例题(全)

C2
+
+
RL uo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2.求静态工作点Q 根据直流通路,有
IB
VCC U BE RB
12 0.7 377
30A
RB RC
Rs C1+ + us−
+VC
C
+C2 +
RL uo

I C I B 5 0 3 0 1 .5 m A U C E V C C R C I C 1 2 6 1 .5 3 V
试计算:
+VC
C
C2 +
RL uo

1.试标出电容C1、C2极性;2.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 3.电压放大倍数Au、Aus ; 4.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解: 1. 标出电容C1、C2极性
RB RC
Rs C1
+
+VCC
C2
+
+
RL
uo

RB RC
Rs C1
+
+
us

+VCC

rbe2
300
(1
)26 2 I E2
300 38.5 26 1.65
0.9k
ri2 RB1 // RB2 // rbe2 0.79k
RL 1
RE1
//
ri2
2 0.79 2 0.79
0.57 k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RB
200kΩ
Rs C1+ + 100Ω +
RB1
20kΩ

第五章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典型例题

第五章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典型例题

第五章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的基本概念例5-1例5-2例5-3例5-4例5-5例5-6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例5-7负反馈方框图及一般表示式例5-8例5-9负反馈的引入例5-10例5-11例5-12负反馈电路的自激振荡例5-13例5-14正反馈例5-15【例5-1】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 【相关知识】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

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

即故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基本放大电路作业
一、判断题
1.为消除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可适当增大偏置电阻R B。

( ) 2.画直流通路时电容器应视为开。

( ) 3.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电阻都应越大越好。

( ) 4.放大器A V = -50,其中负号表示波形缩小。

( ) 5. 共射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相同。

( )
二、填空题
1.基本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作用是进行电流放大,三极管工作在_______区是放大电路能放大信号的必要条件,为此,外电路必须使三极管发射结_______,集电结______偏;
且要有一个合适的_______________。

2.基本放大电路三种组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通常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

4.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

对放大器的分析包括两部分:(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5.从放大器_________端看进去的_______________称为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而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是去掉负载后,从放大器_______端看进去的______________。

6.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包括____,_____,_____三个直流参数
7.频率特性有____,_____,____三个区间。

8.并联谐振的回路的主要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
9.调谐回路不能对所有频率的信号进行同等的传输,而是有选择性的进行传输,使那些频率_______的信号顺利通过,而把那些偏离______较远的信号滤除。

10.反馈电路包括______,________两部分。

11.基本调谐电路由______,________两部分。

三、选择题
1.放大电路在未输入交流信号时,电路所处工作状态是______。

A.静态
B.动态
C.放大状态
D.截止状态
2.放大电路设置偏置电路的目的是_______。

A.使放大器工作在截止区,避免信号在放大过程中失真
B.使放大器工作在饱和区,避免信号在放大过程中失真
C.使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区,避免放大波形失真
D.使放大器工作在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状态下
3.在放大电路中的交直流电压、电流用_______表示。

A.I b 、I c 、U ce
B.I B 、I C 、U CE
C.i B 、i C 、u CE
D.i b 、i c 、u ce
4.在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入耦合电容C1作用是________。

A.通直流和交流
B.隔直流通交流
C.隔交流通直流
D.隔交流和直流
5.描述放大器对信号电压的放大能力,通常使用的性能指标是_______。

A.电流放大倍数
B.功率放大倍数
C.电流增益
D.电压放大倍数
6.在共射放大电路中,偏置电阻R b 增大,三极管的_______。

A.V CE 减小
B.I C 减小
C.I C 增大
D.I B 增大
7.电压放大倍数是频率的函数,我们把这个函数关系称为放大电路的___特性。

A 频率
B 相位
C 幅值
8. 频率特性包括________两个方面的内容
A 幅频 相频
B 幅频 幅值
C 相频 相位
9.我们把放大倍数数值下降到中频时电压放大倍数值的____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上限频 率或下限频率。

A 0.707
B 0.505
C 0.606
10.展宽频带的方法有_____
A 发射极补偿 集电极补偿 基极补偿
B 发射极补偿 基极补偿 L
C 补偿
C 集电极补偿 LC 补偿 RC 补偿
四 问答题
1.什么是放大电路的选择性?
2.什么是反馈?
3.与其他放大电路相比,调谐放大器主要特点是什么?
4.反馈的分类?
5.为什么要引入分贝的概念?
五 应用题:
1.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
2.放大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50,BE U =0.6,R B1=110k Ω,R B2= 10k Ω, RC = 6 k Ω,RE= 400Ω,RL =6 k Ω,要求:(1)计算静态工作点;(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12V
u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