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七课教案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七课教案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七课教案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七课教案

制作人:柴俊星、辛慧

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1.教学类型:

新实用汉语课本(英语版),出版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教学对象:

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3.教学时间:

4.教学地点:

5.教学目的:

以语法为指导去学习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背说、写话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和运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6.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

2、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

3、使用中介语

4、用例句展示

7.教学内容:

课题:《你认识不认识他?》

8.教学难点:

正反疑问句;副词“也”和“都”的位置;动词+“一下”。

9.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课文。

(三)、课文生词:

在生词部分可用英语、中介语、图片、ppt展示来讲解。(四)、语法讲解

(1)了解并初步掌握表领属关系的定语(2)初步掌握正反疑问句。

(3)初步掌握用“呢”构成省略式问句。(4)初步掌握副词“也”和“都”的位置。(5)初步掌握动词+“一下”。

(6)初步掌握名词直接做定语。

(五)、会话练习

(1)初步学会交际内容“初次见面”(2)初步学会如何询问和表达“谈专业”(六)、课后练习。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17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17课题 练习4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在读做中形成能力。 2、正确地读背成语和古诗,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在读做中形成能力。正确地读背成语和古诗,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时间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2006年12月11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做做读读 1、指导学生读题。 2、指导学生认读动物卡片。 3、指导学生观察图画。 (!)提问:看看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2)引导提问:读读左边的汉语拼音,说说要填哪几种动物的拼音卡片? (3)指导学生练习填写生字,并要求学生填写反馈情况。

4、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1)同桌互相拼读拼音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拼音词语,教师正音。 (3)指导学生说说这些动物的特点、习性,并要求表演这个动物的动作和模样,唱唱这些动物的歌曲。 (4)把拼音词语填进动物旁边的四线三格中。 二、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指导学生读背成语,要求读准字音、明白成语的特点。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1)指导学生看图,简单描述图意。 (2)指导学生自由认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想想词

意。 (3)引导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词语“红日东升、秋高气爽、窗明几净、书声朗朗”这些词语所描绘的景象,从而理解词语意思。 3、指导学生读古诗。 (1) 请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干什么?天空的月亮是什么样子? (2) 学生描述图意: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像个又大又圆的玉盘。一个孩子仰着头,被月亮迷住了。 (3) 学生自由读诗歌,想一想诗句的意思,自己说一说。 (4) 指名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5) 教师介绍诗人李白,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月亮形状的可爱和月光的皎洁。 (6)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古诗。

《新实用汉语》第二册15-16课

第十五课她去上海了 教学对象:零起点班 所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主编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编写单位:比什凯克人文大学INDO教学点编写: 编写时间:2015年9月 教学学时:12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用汉语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每课重点练习的汉语基本句型和词语的用法;能就每课课文的话题及重点练习的功能项目在实际生活当中与说汉语者进行初步的听说读写的交际,并且在每课所涉及的话题范围内,掌握用汉语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知识,特别是风俗文化知识;要求学生继续按照汉字结构规律认写汉字,扩大汉字量;继续对学生在语音上严格要求,巩固并提高其汉语语音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每课课文的基本对话,会读会背诵会默写。本课的所有生词,会默写和正确的运用;能够熟练的掌握课文内容,流利地复述课文,并能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自由对话;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运用这些口语对话和习惯用语。 教学内容: 1、学习生词。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知道词义,知道词性,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并能自由灵活地运用。 2、重点词语讲解。通过练习重点词语,学习词组搭配、语法用法、广造例句,加深学生记忆,努力做到不但能说,而且能自由运用,为学习课文做准备,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学习本课语法。简单情态补语的应用,助词“了”的使用方法,汉语100-10000的称数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易到难,反复举例,反复练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应用。 4、课文教学。包括注释,预设语境,给出话题,提出问题等。 5、练习。正确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准确的完成课后练习。 使用《新实用汉语》第二册的《综合练习册》,复习巩固。 第1-2学时教学步骤:

新实用汉语17课教案复习进程

新实用汉语17课教 案

第十七课这件旗袍比那件漂亮 一、复习巩固 简单趋向补语、“把”字句1、时量补语1 二、导入新课 中国式的衣服你知道的都有什么?(图片演示)你喜欢旗袍吗? 三、讲解新课 1.学习生词 旗袍:中国妇女穿的传统长衫。这件旗袍,中国的旗袍。 比:能够相比。比那件漂亮,比他好 卖:卖衣服,卖苹果,卖光盘 中式:中国固有的格式。中式衣服,中式房子 已经:业已经过。已经来了,已经买旗袍了 极(了):副词,表示达到最高度:极重要|极少数。注意:‘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 了’。多极了,慢极了,漂亮极了 颜色:什么颜色,衣服的颜色 便宜:花费很少,尤指与现行价格或实际价值相比较时 一套便宜的衣服,便宜货 公园:去公园玩儿,一个公园 走:走得很快,去公园走走 过去:从前。三天过去了 样子:式样;标准。旗袍的样子,衬衫的样子 试:尝试。试试这件,试一试那件 觉得:认为。觉得很漂亮,觉得很短,觉得便宜极了 麻烦:烦杂琐碎;费事。很麻烦,不麻烦。即打扰,导致不便。常指做某事所引起的。麻烦你把门关上 合适:适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合适的人选

打折:打九折,不打折 2.学习句子 ①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俄语解释,正确理解句子的涵义。 ②板书动态展示后,示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 ③结合句子的生词练习 3.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并练习情景会话。 ①示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教师纠音。 ②教师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或提问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显示:课文框架,让学生在课文框架的提示下复练。 ③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让学生再练习。 4.讲练本课的语法 ①动词“来、去、到”等带时量补语 我来北京已经一年多了 他去图书馆已经两个小时了 他到中国半年了 ②极了and 多了 A/V + 极了/ 多了 这件旗袍漂亮极了 他高兴极了 这本书比那本书贵多了 他哥哥比他年轻多了 ③的字短语 Pr / N / A + 的丝绸的很贵,我没有丝绸的 我的我喜欢绿的,他喜欢红的 老师的 丝绸的 ④用介词“比”表示比较1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第八课)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八课你家有几口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类型:《新实用汉语课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二、教学对象:零起点留学生 三、课题:你家有几口人 四、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的用法。 2、掌握本课的“谈家庭”和“问职业”这两个功能项目,能初步就“家庭”的话题进行交际。 3、了解有关词重音的规律,正确掌握朗读和会话中的词重音。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第一课时 七、教学重点: 1、表领有的“有”字句。(否定式用“没有”而不是用“不有”;当句子的主语是表示单位或处所的名词时,汉语仍用动词“有”。) 2、汉语中的量词。(汉语数词与名词之间要加量词。) 3、数量词作定语。 4、结构助词“的”。(例:我的老师、林娜的父母、他的课本) 八、教学难点: 1、量词“张”和“口”的用法 2、区别“二”和“两” 九、教学方法:遵照“精讲多练”、“实践性”、“交际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图片展示法、直观教学法、翻译法、听说法等教学方法。 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学习第八课课文一 1、新课导入:(2分钟)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00页,看书上的照片。 提问:你认识她吗?(教师指着照片上的王小云) 学生:她是王小云。 教师:对,这是王小云家的照片,你们猜猜他们是谁?这张照片上有几个人?(教师指着照片提问)同学们都回答得非常正确,今天我们要学习一节新课,这节课的课题就叫“你家有几口人?” 2、生词学习:(15分钟) 1)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把生词读一遍 生词:家几口照片和个姐姐两弟弟还一共妹妹小狗张当然真可爱爱没男做工作王小云贝贝 2)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把生词齐读一遍 3)请同学们自己齐读生词 4)重点词语操练(此环节根据时间情况重复练习,尽可能照顾到更多学生。) ①你家一共有几口人?他们是谁?(教师向学生说明,量词“口”与“人”连用时,只限于说明家庭成员的总人数,一般情况下都用“个”。) 在这里可以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小狗提问:你家一共有几口人?

新实用汉语17课教案

第十七课这件旗袍比那件漂亮 一、复习巩固 简单趋向补语、“把”字句1、时量补语1 二、导入新课 中国式的衣服你知道的都有什么?(图片演示)你喜欢旗袍吗? 三、讲解新课 1.学习生词 旗袍:中国妇女穿的传统长衫。这件旗袍,中国的旗袍。 比:能够相比。比那件漂亮,比他好 卖:卖衣服,卖苹果,卖光盘 中式:中国固有的格式。中式衣服,中式房子 已经:业已经过。已经来了,已经买旗袍了 极(了):副词,表示达到最高度:极重要|极少数。注意:‘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 多极了,慢极了,漂亮极了 颜色:什么颜色,衣服的颜色 便宜:花费很少,尤指与现行价格或实际价值相比较时 一套便宜的衣服,便宜货 公园:去公园玩儿,一个公园 走:走得很快,去公园走走 过去:从前。三天过去了 样子:式样;标准。旗袍的样子,衬衫的样子 试:尝试。试试这件,试一试那件 觉得:认为。觉得很漂亮,觉得很短,觉得便宜极了 麻烦:烦杂琐碎;费事。很麻烦,不麻烦。即打扰,导致不便。常指做某事所引起的。麻烦你把门关上 合适:适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合适的人选 打折:打九折,不打折 2.学习句子 ①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俄语解释,正确理解句子的涵义。

②板书动态展示后,示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 ③结合句子的生词练习 3.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并练习情景会话。 ①示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教师纠音。 ②教师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或提问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显示:课文框架,让学生在课文框架的提示下复练。 ③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让学生再练习。 4.讲练本课的语法 ①动词“来、去、到”等带时量补语 我来北京已经一年多了 他去图书馆已经两个小时了 他到中国半年了 ②极了and 多了 A/V + 极了/ 多了 这件旗袍漂亮极了 他高兴极了 这本书比那本书贵多了 他哥哥比他年轻多了 ③的字短语 Pr / N / A + 的丝绸的很贵,我没有丝绸的 我的我喜欢绿的,他喜欢红的 老师的 丝绸的 ④用介词“比”表示比较1 你比我知道得多 他们比我翻译得好

标准教程HSK3第十七课教案

一、教学重点 1. 标准教程HSK3第17课《谁都有办法看好你的“病”》 2. 重点词语:请假、一共、后来、饱、为了、决定、选择、必须、根据 次重点词语:邻居、爱好、办法、冬天、情况、口、渴 3. 重点语法:(1)双音节动词重叠;(2)疑问代词活用3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 早上好!昨天的作业做了吗? (二)检查作业 (三)旧课复习 1. 词语复习 词语卡片提问 2. 语法复习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看故事,填空) Read the story, and fill in the blank with reduplication of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春天的一个早上,我带我的小狗去公园散步,那天的天气好极了。天______,草_______,花______。我的小狗身体________的,长着______毛,两只________眼睛,_______鼻子,_______嘴,非常可爱。我一边吃蛋糕一边和她说话,蛋糕_______,真好吃!

(四)新课学习 1. 词语学习 (1)请假qǐng jià V. to ask for leave 补充:请假条、请病假、请事假 例句:a. 如果你生病了不能上课,需要跟老师请假。 b. 老师,下个星期我可以请几天假吗? c. 我一共想请三天假。 练习:情景: 学生生病/家里有事,不能上课,让学生写一个请假条(2)一共yí gong Adv. in total 例句:a. 老板,一共多少钱? b. 这里一共有34位老师。 c. 你一共想请几天假? 练习:问与答 a. 你一共认识多少汉字? b. 你一共有几个中国朋友? (3)饱bǎo Adj. full; having eaten one’s fill 例句:a. A:吃饱了吗? B:嗯,饱了。 b. 晚饭吃得太饱对睡眠不好。 (4)为了wèi le Prep. for the sake of 结构:为了A,sentence B = sentence B是为了A

新实用汉语15课教案

第十五课她去上海了 一、复习巩固 1-100 、1-1000 的称数法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换过人民币?在哪换的?为什么去那里换? 三、讲解新课 1.本课生词 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 吃得很好,穿得很漂亮,玩得很好。 早:早晨:清早 ,从早到晚;很久以前:这件事我们早商量好了。 银行: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 少: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 ,少见多怪。人少,银行很少,不少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帐算错了,少一块钱。 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暂时;稍微:少候, 少待。 刚:副词。恰好:不大不小,刚合适。 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刚回北京,刚去银行 从:介词,起于,‘从…’表示‘拿…做起点’:从上海到北京|从少到多。 (介词,表示经过,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面:从窗缝里往外望副词,从来,用在否定词前面:从没有听说过) 非常:很;极。特别:非常早,非常漂亮,非常喜欢中国音乐 次:次序;等第:名次,座次,车次,这次,那次,一次,多次 数:数一数,数数,数钱,数人民币 好久不见(打招呼) 快:速度——说得很快,念得不快,走路很快 普通话:学习普通话,说普通话 年轻:年轻人,非常年轻 流利:很流畅,没有阻碍。说得很流利,流利的汉语,流利的普通话 懂:知道;了解。他的话我听懂了,懂上海话,不懂英语,懂不懂. 2. 语句理解

3. 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并练习情景会话。 ①示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教师纠音。教师范读课文。让 学生整体感知,划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部分 ②教师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或提问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③教师逐段讲解,特别是学生不能理解的部分。请大家根据课文内 容互相提问,进一步理解课文。 ④教师就课文内容提问,学生讨论并回答。 ⑤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让学生再练习。 4.讲练语法 ①介词“从”的用法——从+NP 教师领读并讲解:我从学院去邮局他从英国来中国 ②“这儿”or “那儿”:他从立波那儿来陈老师从这儿去银行 ③看,该你了“该+NP+(V)+了” ④动词的重叠 AA 看看说说 A一A 等一等数一数 ABAB 介绍介绍 ⑤情态补语: V + 得 + Adv + A 来得很早 住得不好 V + 得 + A + 不A 玩儿得好不好 5.阅读和复述 讲解重点词语。显示例句,并讲解 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 6. 汉字的构字法 象形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象形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

新实用汉语课本23教案 第二十三课-我们爬到长城上来了

第二十三课我们爬上长城来了 一、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的用法 (1)动作即将发生 (2)复合趋向补语 (3)无标志被动句 (4)同位短语 (5)副词“就” 掌握本课“谈计划”、“提建议”等功能项目,并能初步就谈旅行计划、谈天气、买飞机票、去饭馆等话题进行交际。 二、掌握汉字 (1)会认、会写基本汉字:山、飞、义、龙、雨、成; (2)会写部件:叚、廾、鸟; (3)会认、会写课文中已出现的汉字:爬、(放)假、打)算、顶、(建)议、(气)温、景(色)、(游)泳、冬(天)、夏(天)、导(游)、(长)城、泰(山)、(海南)岛、孔(子)、(小)燕(子)、累、条、拍、秋(天)、阴(天)、(下)雪、零(下)、度。 三、内容说明 1. 表示动作即将发生的基本句型是“要……了”,也可以用“就要……了”,“快要……了”或“快……了”。前两种句型(用“要”的),可以加上时间状语;后两种句型(用“快”的)不能加时间状语。应提醒学生注意:句子最后的“了”不能缺少。 2. 复合趋向补语跟简单趋向补语一样,是用来表示它前边的动

词动作的方向。首先要掌握复合趋向补语的形式和意义。本课介绍了“上、下、进、出、回、过、起”7个趋向动词,与“来/去”分别组合成的13个常用的复合趋向补语(“起”和“去”不能组成复合趋向补语)以及它们的基本意义。这13个复合趋向补语在本课的课文及练习中已全部出现。为了方便学习者,关于带复合趋向补语的句子中宾语的位置,本课只介绍一种——复合趋向补语除了表示具体动作的方向外,还有很多引申用法,将在第三册介绍。 3. 无标记被动句,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的一大难点。它在形式上与主动句一样,所以掌握这种句子的结构不难。难点在于如何看出句子的被动意义,特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种句子。学生习惯于用“被”字的被动句,常造出“信被写好了”这样平常不说的句子。据统计,无标志被动句的使用率比有标志被动句高得多,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这也是本书先介绍无标志被动句后介绍“被”字句的原因。 4. 副词“就”表示承接上文的用法比较难,不是在一课中就能掌握的。 四、课本语法与注释 1 动作即将发生 “要……了”表示动作或情况很快就要发生。“要”的前边还可以用“就”或“快”做状语,表示时间紧迫。这种句子常常省略主语。

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word教案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导语设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 学习过程 2. 简介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 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复信 作文做人 律己严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速读课文,梳理思路。(重点) 2.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难点) 3. 理解写法,把握形象。(重点) 4. 联系生活,拓展训练。(难点)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因小见大的写法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行文平易、内涵深厚 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本文的篇幅比较长,因此布置预习很有必要。 2.本文的语言表现出两种不同风格,因此有必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来辨析。 3.课后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不足之处: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

宁条梁镇中学导学案九年级语文学科年月日 第17课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学法指导] 1.问题导读法: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提问,引导学生作 深入探究。 2.妙点寻踪法:在默读中圈点批注,让学生寻找文章构思或写作巧妙之处。[知识链接]杨志是北宋名将金刀杨继业后人,但他本人只是朝廷的一个制使,官职很小。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 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杨志在东京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为梁中书护送生辰纲去东京,又被晁盖等所劫。杨志无奈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后归了梁山泊。 杨志的故事在《水浒传》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杀死泼皮牛二),得官,失陷生辰纲。杨志故事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黄泥冈上杨志被晁盖,吴用,阮氏兄弟等七人联手盗取了生辰纲,之后杨志投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在梁山被招安之后,征方腊的途中病死。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第八课)

《新实用汉语课本》 第八课你家有几口人 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的用法 1、11到100的称数法 2、数量词作定语 3、“有”字句 4、用“几”或“多少”提问 5、“二”和“两” 6、连词“和” 7、“还”:表示有所补充 8、副词“太” (二)掌握本课的“谈家庭”和“问职业”这两个功能项目,能初步就“家庭” 的话题进行交际。 (三)了解有关词重音的规律,正确掌握朗读和会话中的词重音。 二、教学重点: 1、本课的重点句型是表领有的“有”字句。这种“有”字句并不难,但是需要 指出:其否定式用“没有”而不是用“不有”;另外,当句子的主语是表示单位或处所的名词时,汉语仍用动词“有”。 2、本课第一次出现量词,量词特别丰富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难点,需 要强调汉语数词与名词之间要加量词。 3、数量词作定语是本课的重点。 4、本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用结构助词“的”的定语和中心语词组。如: 我们家的照片、我的小狗、我们的好朋友等。”

三、教学方法: 遵照“精讲多练”、“实践性”、“交际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图片展示法、直观教学法、翻译法、听说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复习第七课课文二(约10分钟) 1、内容复习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完了第七课课文二,现在我们再一起复习复习。 提问:马大为是哪国人?他的专业是什么? 丁力波是哪国人?他的妈妈是哪国人?爸爸呢? (教师课前准备好马大为和丁力波的人物图片和三张分别为中国、美国、加拿大国旗的图片。) 林娜是哪个系的学生?大为呢? 2、语法点复习 1)正反疑问句: 教师提问学生(3个):你是不是……(国)人? 请学生一问学生二:你最近忙不忙? 请学生三问学生四:你认识不认识……? 请学生五问学生六:今天下午你学不学汉语? 2)用“呢”构成的省略式问句 请学生一问学生二:我是……(国)人,你呢? 请学生二问学生三:我最近很忙,你呢? 请学生三问学生四:我认识……,你呢? 请学生四问学生五:我今天下午学习汉语,你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 导学案全集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七下语文学案集 目录 第一单元 1.邓稼先学案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 3.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4。孙权劝学学案 第二单元 5.黄河颂学案 6。最后一课学案 7。土地的誓言学案 8。木兰诗学案 第三单元 9.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10.老王学案 11.台阶学案 12.卖油翁学案 第四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案 14.驿路梨花学案 15.最苦与最乐学案 16。短文两篇学案 第五单元 17.紫藤萝瀑布学案

18.一颗小桃树学案 19.外国诗两首学案 20.古代诗歌五首学案 第六单元 21.伟大的悲剧学案 22.太空一日学案 23.带上她的眼睛学案 24.河中石兽学案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学习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勤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背景: 二、积累字词: 三、解决以下问题: 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课文按小标题可分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概括各部分大意。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合作探究: ①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 ②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③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 ④文中第五部分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什么?同时该部分中还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其用意又是什么? ⑤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研读赏析: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 5.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新实用汉语课本

óra Tank?nyv oldalszám 新实用汉语课本 1 Pinyin A négy hangsúly A kínai szókezd?k és szóvégz?k Alapvonások Vonás sorend A k?nyv szerepl?inek bemutatása2 3/一 4/二 Az olvasmányban el?forduló kifejezések magyarázata (你好、你好吗、你呢、也很好), továbbá a 吗 és 呢 k?z?tti kül?nbség ismertetése5/二 5/三 6/1 8/五(1,2), 9/5 6/2 9/3,4 Feladat: Szókezd?k felismerése (hehezetes-nem hehezetes stb.)6/3 Feladat: Hangsúlyok felismerése6/4 Feladat: A hármas hangsúly változása7/5 Feladat: Tanteremben használatos kifejezések7/6 írásfejl?dés, alapvonások, vonássorrend, gy?k?k10/七, 11/1,2, 12/3 új szavak4,5 Nyelvtan Mondatrészek sorrendje: Alany-állítmány10/六 2-12, 12 Munkafüzet Magnóhallgatás, írás (az írásjegyekb?l a tanár által megadott formátumban sorminta írása, legalább 5 sornyi az A4 méret? füzetbe; a házi feladatot céljára ajánlatos 2 db füzetet használni, hogy a tanár be tudja szedni ellen?rzésre az egyiket, majd cserélnek ) 1/1,2; 2/3,4,6; 3/7,9,1; 4/2,3,4; 5/5(ezt a feladatot írásjegyekre való átírással is ajánlatos megcsinálni),6 A megadott számonkéréseken kívül minden hónapban egységes szintfelmér? dolgozatra kerül sor! Olvasmány Alapvet? üdv?zlési formák 1. - 你好!, 你好吗? Fonetika Szókezd?k-szóvégz?k: b,p,m,n,l,h,a,o,e,i,u,ü,ao,en,ie,in,ing,uo Hangsúlyok, a hármas hangsúly változása Az órai anyagként megadottak nem sorrendben szerepelnek, csupán az egyes órákon teljesítend? anyagot írják le! órai anyag 1. Bevezetés a kínai nyelvbe (putonghua) A tanár saját maga által ?sszeállított bevezet? anyag segítségével magyarázza el a kínai nyelv alapvet? sajátosságait. írás Házi feladat órai anyag megtanulása, új szavak megtanulása, Kulturismeret elolvasása (Hanyu - Putonghua) 1. Lecke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十一课 教案

第十一课《谁看了都会这么说的》 一、教学的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现状。 2.反复操练,令学生掌握疑问代词“谁、哪、什么、怎么”的活用用法。 3.令学生掌握“连……都(也)”、“不是……就是……”的用法。 4.令学生掌握口语词“可不是、玩儿什么、那当然、你是说、看来、这还没完呢”的用法。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生词: 望子成龙、怪、过分、甚至、获得、眼里、放(开)手、分心、可不是、玩儿什么、那当然、你是说、看来、这还没完呢、” 2.重点语法点: 疑问代词“谁、哪、什么、怎么”的活用用法、“连……都(也)”、“不是……就是……” 三、教学方法: 演绎、归纳、串讲、讲——练、练——讲、听说、回答、对话、做练习 四、课时:6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 第1、2课时 一、组织教学:问候、寒暄、铃响后尽快进入实际教学 二、检查复习、预习(上一课词语、语法点或是本课所要求预习的生词) 三、讲解新课 (一)、导入新课:用提问法、图片展示法引起学生兴趣(出示一张一个小孩子被淹没在作业本之中,而不能出去玩的漫画图片) “图中的小孩在干什么?”“他看起来高兴吗?”、“他希望干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你会这样对你的孩子吗?”、“在你们国家是怎样的?” “你看了这幅图,觉得这个小孩子怎么样?”(引出学生回答可怜之类的词)并在同时导入课文正题“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一课——谁看了都会这么说的” (二)讲解、练习生词 1、带读、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也用部分时间让学生单独念单词,主要纠正发音。注意快速的随机轮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念。重点讲解“望子成龙、怪、过分、甚至、获得、眼里、放(开)手、分心”。 2、具体讲解如下: 望子成龙(成语) 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成功的人。 介绍相应“望女成凤”,并简单讲解“龙”、“凤”在中国文化里的寓意。 怪(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很、非常”,常用在口语中。同义词有“挺、蛮” 怪可怜的/这箱子太重,提着怪费劲的。/怪不好意思的 弹/钢琴/琴弹钢琴/琵琶拉小提琴/二胡 提问:你喜欢什么乐器?连……都(也)在语法点里讲奇怪(形容词) 感到奇怪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第八课)

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案(第八课)

《新实用汉语课本》 第八课你家有几口人 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的用法 1、11到100的称数法 2、数量词作定语 3、“有”字句 4、用“几”或“多少”提问 5、“二”和“两” 6、连词“和” 7、“还”:表示有所补充 8、副词“太” (二)掌握本课的“谈家庭”和“问职业”这两个功能项目,能初步就“家庭” 的话题进行交际。 (三)了解有关词重音的规律,正确掌握朗读和会话中的词重音。 二、教学重点: 1、本课的重点句型是表领有的“有”字句。这种“有”字句并不难,但是需要 指出:其否定式用“没有”而不是用“不有”;另外,当句子的主语是表示单位或处所的名词时,汉语仍用动词“有”。 2、本课第一次出现量词,量词特别丰富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难点,需 要强调汉语数词与名词之间要加量词。 3、数量词作定语是本课的重点。 4、本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用结构助词“的”的定语和中心语词组。如: 我们家的照片、我的小狗、我们的好朋友等。”

三、教学方法: 遵照“精讲多练”、“实践性”、“交际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图片展示法、直观教学法、翻译法、听说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复习第七课课文二(约10分钟) 1、内容复习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完了第七课课文二,现在我们再一起复习复习。 提问:马大为是哪国人?他的专业是什么? 丁力波是哪国人?他的妈妈是哪国人?爸爸呢? (教师课前准备好马大为和丁力波的人物图片和三张分别为中国、美国、加拿大国旗的图片。) 林娜是哪个系的学生?大为呢? 2、语法点复习 1)正反疑问句: 教师提问学生(3个):你是不是……(国)人? 请学生一问学生二:你最近忙不忙? 请学生三问学生四:你认识不认识……? 请学生五问学生六:今天下午你学不学汉语? 2)用“呢”构成的省略式问句 请学生一问学生二:我是……(国)人,你呢? 请学生二问学生三:我最近很忙,你呢? 请学生三问学生四:我认识……,你呢? 请学生四问学生五:我今天下午学习汉语,你呢?

新实用汉语课本(1---10)课测试题

新实用汉语课本(1-----10)课测试题 姓名(Name)学号(Number) 1.Choose the right sound according to what you hear the tape. (10%) (1)A. p B. b C. l D. h (2)A. pa B. pu C. pao D.po (3) A. e B. ei C. ie D. en (4)A. fen B. fei C. feng D. fang (5)A. zh B. ch C. sh D. r (6)A. zhai B. chai C. shai D. chuai (7)A.? B.?e C. yi D.ie (8)A. zhui B. chui C. zhun D.chun (9)A. jun B. jiong C. zhuan D. zhuang (10)A. xiong B. qing C. xiang D.jing 2.Circle the right tone according to what you hear on the tape. (15%) (1)A. cūn B. cún C. cǔn D. cùn (2)A. yr B.?r C. tr D. ar (3)A. kuüng B. kuáng C. kuǎng D. kuàng (4)A. juy B. ju? C. jut D. jua (5)A. ryn B. r?n C. rtn D. ran (6)A. qiy B. qi? C. qit D. qia

(7)A. shū B. shú C. shǔ D. shù (8)A. chuüi B. chuái C. chuǎi D.chuài (9)A. piüo B. piáo C. piǎo D. piào (10) A. l?n B. lín C. lǐn D. lìn (11) A. ch?fàn B. sh?fàn (12) A. y?shyng B. yìshyng (13) A. hǎoma B. hǎomü (14) A. qiángjiàng B. qiángjiàn (15) A. xiünghuü B. xiünhuü 3.Mark the correct tone on the following syllables according to what you hear on the tape.(10%) (1)Shijian (2) mingtian qu (3) canting (4) zhidao (5) si ceng (6) zaima (7) hanyu (8) zhongguo ren (9) pengyou (10) laoshi 4.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10%) (1)Choose the third-tone sandhi A. waipo B. tamen C. laishi D.zhongguo (2) Choose the tone sandhi of “不” A. buhao B. buhe C. budou D.buyao (3) 林娜不宿舍。 A. 再 B.在 C. 坐

北京语言大学《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课教案

初级汉语口语课实习教案 第一课你好 教学目的: 1、掌握汉语拼音中声母、韵母、声调及拼音中一些求拼音规则。 2、掌握基本的问候语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读音准确,并会书写汉语拼音。 2、能够自己给汉字注音。 3、能够灵活地进行替换练习。 教学重点: 1、声调(尤其是三声的发音) 学时分配:2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学习声母、韵母。 板书: 声母(11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韵母(16个) a o e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 i ia ie iao iu(iou) ian in iang ing iong

u ua uo uai ui(uei) uan un uang ueng üüe üan ün(üen) 先以呼读音引入教学,便于学生辩音、发音。 二、拼音(1) 见课文第三页语音中拼合练习 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学生齐读。个别学生读。 三、声调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有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 1、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 板书:ˉ(一声) ˊ(二声) ˇ(三声) ˋ(四声) 2、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板书:例:ma1(妈) ma2(麻) ma3(马) ma4(骂) 3、声调示意图: 板书:第一声55 阴平调 第二声35 阳平调 第三声214上声调 第四声51 去声调

四、基本的拼音规则(1) 轻声 ⑴叠音词或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读轻声。不标调。 例如:妈妈弟弟叔叔星星看看坐坐 ma1ma ⑵表示多数的"们"读轻声 例如:我们你们他们孩子们学生们 wo3men 五、对话(一、生词。二、句子。三、会话。四、替换与扩展) 1、首先学习生词1~15。老师先读一遍。学生跟读、齐读。个别学生再读。边读边记忆。 2、学习句子 会话:你好!--你好! 你好吗?--很好。我也很好。 3、替换练习 你好! 句子你好! 会话你们好!(老师﹑爸爸﹑妈妈) 老师,您好!(爸爸﹑妈妈﹑李老师﹑王老师) 会话再见! 再见! 4、结合课堂活动与练习1.2.3.4进行对话练习。 六、布置作业 背声母,韵母及课后挑战自我交际任务。

新实用汉语18课教案

第十八课我听懂了,可是记错了 一、复习巩固 复习生词和语法 二、导入新课 谁寄过信或者包裹?在哪儿寄的?步骤是怎样的? 三、讲解新课 1.本课生词1 记: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生词,记得快。 错:记错,说错,写错。 些:表示不定的数量;一些,有些,这些,那些书,买些东西。 放在形容词后,表示略微的意思:稍大些|更好些|简单些。 包:用纸、布等裹东西。包书,包包子 客气:不客气,别客气,太客气,不要客气 别:表示禁止或劝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 别忘了,别写错了 往:去。往来,来往。 向(某处去):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往哪儿走,这趟车开往上海。 过去的:往年|往事。 介词,向:往前看|往南去|水往低处流。 学习生词2 路:路线。803路车 公共汽车:803路公共汽车 公共:公有的;公用的。公共厕所 经过:从某处过。经过华富,经过俄罗斯 好像:有些像。好像是班学生 站:为乘客上下或货物装卸而设的停车的地方。 两站,下一站,汽车站 放心:心绪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放心吧,不放心 糟糕:指事情或情况不好。真糟糕,太糟糕了

里:里边。往里走 乘客:下车的乘客 地铁:乘地铁,坐地铁,换地铁 2.学习句子 (1)板书动态展示后,示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 (2)结合句子的生词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在讲解完重点词语后,再读一遍生词,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同时结合句子操练。 ①领读生词和相应的句子。 ②类似地复读其它生词。 (注:用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学会读生词,还可以学习生词的使用。在汉字的提示下,教师一边领读,一边让学生复述,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记住 所学内容。这是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充分调动了视听功能,一定会取得 更好的效果。) 3.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并练习情景会话。 ①示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教师纠音。 ②教师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或提问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显示:课文框架,让学生在课文框架的提示下复练。 ③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让学生再练习。 4.讲练本课的语法 ①结果补语 “没(有)”,“……了没有” 你听懂了没有? ——我没听懂 马大为包好包裹了没有?

汉语教程第一册下教案.doc

合物、片、境、比等方式行生教学,方法得当且有 次性。文和法点的教学也比合理。的内容适当 而且形式灵活。体感框架完整、灵活生。 教学重点的安排有欠缺,如法点“太??”,第二有关 “太??”两种意思比的可以适当增加分量。本两个有些 。其他修改意文中批注。 成绩: 92 分 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课题:《可以试试吗》 课时:2 学时( 80 分钟)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 17 个生词。 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 +adj.+ 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教学内容及重点: 教学内容: 1. 生词 17 个;

2.法:(1)重叠; (2) 又···又···;( 3)一点儿、有(一)点儿;(4)太 +adj.+ 了 3.文(一)、(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点? 1.下列生的例解和展:深、浅、合适、种、打折; 2.“太 +adj.+ 了”的两种不同的意和用法,重叠的形式、意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 3.根据文内容,西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1.通具体的例子和定一定的景,逐步引学生掌握本所学的生和 法。 2.运用直的手段: (1)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种”的含,并以苹果例 解“又· ··又···”的用法。 (2)片:羽服、、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片比展示“合适”。 3.以旧新:好看(漂亮)可以(行好)便宜() 4.交活:怎么衣服。 教学: 第一 一、教学:(1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