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压轴——材料阅读

初一数学压轴——材料阅读
初一数学压轴——材料阅读

初一数学压轴专项——材料分析题

代数专项:

1.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常是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推理、抽象概括,发现数学规律,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比如“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学习过程是利用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法结合律,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抽象概括的:235222?=,347222?=,268222?=,?…222m n m n +?=, ?…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 我们亦知:

221331+<+,222332+<+,223333+<+,224334

+<+,…. (1)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归纳出(00)a b c a b c >>>,,,之间的一个数学关系式; (2)试用(1)中你归纳的数学关系式,解释下面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若m 克糖水里含有n 克糖,再加入k 克糖(仍不饱和),则糖水更甜了”;

2.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

(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2,

(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

5104212021)101(0122=++=?+?+?=

1121212021)1011(01232=?+?+?+?=

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0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3.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材料1:从三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出两张排成一列,有6种不同的排法,抽象成数学问题

就是从3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排列,排列数记为23326A =?=。

一般地,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 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m n A 。

(1)(2)(3)(1)m n A n n n n n m =---???-+(m ≤n )

例:从5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3个元素排成一列的排列数为:3554360A =??=。

材料2:从三张不同的卡片中选取两张,有3种不同的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元素的组合,组合数为 2332321

C ?==?。 一般地,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 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m n A 。

(1)(2)(3)(1)m n A n n n n n m =---???-+(m ≤n )

例:从6个不同的元素选3个元素的组合数为:3665420321

C ??==??。 问:(1)从某个学习小组8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7个人中选取4人,排成一列,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为了求20083222221+++++ 的值,可令S =20083222221++++= ,则2S =200943222222+++++ ,因此2S-S =122009-,所以20083222221+++++ =122009-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20093255551+++++ 的值是( )

A.152009-

B.152010-

C.4152009-

D.4

152010- 5.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n

n a a a a 记为个

?.如23=8,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38log 8log 22=即.

一般地,若()0,10>≠>=b a a b a n

且,则n 叫做以a 为底b 的对数,记为()813.log log 4==如即n b b a a ,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481log (81log 33=即.

问题:(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3分)

===64log 16log 4log 222 .

(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64log 16log 4log 222、、

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分)

(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2分)

()0,0,10log log >>≠>=

+N M a a N M a a 且 (4)根据幂的运算法则:m n m n a a a +=?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上述结论.(3分)

6.读一读:式子“1+2+3+4+5+……+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将“1+2+3+4+5+……+100”表示为∑=1001n n ,这里“∑”是求和符号.例如:“1+3+5+7+9+……+99”(即从1开始的

100以内的连续奇数的和)可表示为∑=-50

1

)12(n n ;又如“13+23+33+43+53+63+73+83+93+103”可表示为∑=1013n n .同学们,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请解答下列问题:

①2+4+6+8+10+……+100(即从2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偶数的和)用求和符号

可表示为;

②计算:∑=-512)1(n n =(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

7.(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题)阅读下列一段话,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观察下面一列数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2.

一般地,如果一列数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1)等比数列5,-15,45,……的第4项是.

(2)如果一列数1a ,2a ,3a ,4a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那么根据规定,有

32441233,,,,a a a a q q q q a a a a ====

所以223213214311,(),(),

a a q a a q a q q q a a q a q q a q ======= n a =(用1a 和q 的代数式表示)

几何专项:

1.如下几个图形是五角星和它的变形.

(1)图⑴ 中是一个五角星形状,求∠A+∠B+∠C+∠D+∠E=;

(2)图⑴中的点A 向下移到BE 上时(如图⑵)五个角的和(即∠CAD+∠B+∠C+∠D+∠E )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 (3)把图⑵中的点C 向上移动到BD 上时(如图⑶),五个角的和(即∠CAD+∠B+∠ACE+∠D+∠E )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 (4)如图,在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中线,延长CD 到F ,使FD=CD ,延长BE 到G ,使EG=BE ,那么AF 与AG 是否相等?F 、A 、G 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说说你的理由.

2、操作实验: 如图,把等腰三角形沿顶角平分线对折并展开,发现被折痕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成轴对称. 所以△ABD ≌△ACD ,所以∠B=∠C 归纳结论: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两条边所对的角也相等.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验证:如图(4),在△ABC 中,AB=AC .试说明∠B=∠C 的理由. 探究应用:如图(5A ,B .E 为AB 的中点,AB=BC ,

CE ⊥BD . (1)BE 与AD 是否相等?为什么?

(2)小明认为AC 是线段DE 的垂直平分线,你认为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3)∠DBC 与∠DCB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 4、(1)不用量角器,只利用刻度尺就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下面是小明的画法,你认为他的画法对吗?请你按照小明的画法,画出图形,说明理由 。①利用刻度尺在∠AOB 的两边上分别取OC =OD ;②连结CD ,利用刻度尺画出CD 的中点E ③画射线OE 射线OE 即为∠AOB

的角平分线。

(2)请你探索只利用你的三角尺(可以量长度、画直角.......

)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画法。 (要求:①画出图形;②简要说明画法;③说明理由。)

5、按照指定要求画图(1)如下图1所示,黑粗线把一个由18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请在图2中,仿图1沿着虚线用四种不同的画法,把每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

A B C D E (1)

A B C D E (2) B A C

D E

(3) 图(5) C D

A B C 图(4) B C A A

C D 图(1) 图(2) 图(3) ? ?

(2)请将下面由16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用两种不同的画法沿正方形的网格线用粗线

把它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

6、如右图所示,方格纸中有A、B、C、D、E五个格点(图中的每一个方格均表

示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以其中的任意3个点为顶点,画出所有的三角形,

数一下,共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其中有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它们分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取一对非

直角全等三角形,说明全等的理由.

7、已知∠AOB=900,在∠AOB的平分线OM上有一点C,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C重合,

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E.

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垂直时(如图1),易证:CD=CE

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不垂直时,在图2、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还

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8、如图

1、图

2、图

3,△

AOB,△

COD均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o,

(1)在图1中,AC与BD相等吗,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2的位置,请问AC与BD

还相等吗,还具有那种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3)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3的位置,请问AC与BD

还相等吗?还具有上问中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9、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如图①,已知在△

·

·

·

·

·

A

B

C

D

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