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访视

新生儿访视
新生儿访视

新生儿访视

1.新生儿童家庭父母情况填写不包括( D )

A、父母的姓名

B、父母的职业

C、父母的联系电话

D、父母的身份证号

2.新生儿童如果没有取名儿童姓名的填写正确的是( C )

A、母亲姓名

B、父亲姓名

C、母亲姓名+之男或之女

D、父亲+之男或之女

3.出生孕周( A )

A、新生儿出生时母亲怀孕周数

B、新生儿从出生到一个月

C、从知道怀孕到婴儿出生

4.出生日期填写正确的是( C )

A、1949-1-1

B、1949-01-1

C、1949-01-01

D、1949-1-01

5.新生儿身份证号如何填写( C )

A、必须填写

B、不填写

C、有则填无则不填

6.新生儿的喂养方式不包括( D )

A、母乳喂养

B、混合喂养

C、人工喂养

D、其他喂养

7.新生儿童听力筛查询问是否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将询问结果填写不包括( D )

A、通过 B未通过 C、未筛查 D、不知道

8.新生儿查体不包括()

A、眼外观

B、耳外观

C、皮肤

D、腹部

9.医护人员应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的次数访视的内容是() A.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B.督促完成基础计划免疫C.指导添加辅食D.日常护理指导E.了解新生儿出生情况

10.某产妇分娩一正常足月新生儿出院,医护人员应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的次数( B )A.1~2次B.2~3次C.3~4次D.4~5次E.5~6次

11.世界第一位访视护士是( ) A.威廉?勒斯明 B.圣菲比 C.丽莲?伍德 D.露丝?依瑞曼 E.罗宾森

12简答题:新生儿家庭访视半月访的访视重点有哪些

13.新生儿满28天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什么内容?

答:重点观察询问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14.社区护士对新生儿家庭至少访视3次,首次访视应在新生儿( B )

A.出院后24小时之内 B.出生后第7天C.出生后第14天 D.出生后第21天

15..新生儿脐炎发生时最初的表现是( A )

A.脐轮发红

B.脐部流脓

C.四周皮肤肿胀

D.脐部引流臭味液体

16、新生儿出院(一周)后,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17、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18、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9.产后访视时新生儿出现哪些情况需转院诊治:[ C ]

A.红臀B.黄疸7-10天后持续不消退C.有先天性疾病如髋关节脱臼、先天性心脏病。D.听力、视力筛查有问题。E.鹅口疮

20.社区护士对新生儿家庭至少访视3次,首次访视应在新生儿( B )

A.出院后24小时之内B.出生后第7天C.出生后第14天D.出生后第21天

21.下面是满月访视时间和地点,正确的是: [B ]

A.出生后28-30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B.出生后28-42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出生后28-30天,产妇家中;D.出生后3-7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E.出生后50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2.新生儿出现下列情况需要转诊:[ABCDE ]

A.体温>38.5,物理降温4小时无效;B.黄疸持续时间过长(>14天) ,或四肢发黄;C.溢奶的新生儿;D.呼吸过快,>60次/分;E.体温低于35度。

23.要求在新生儿出院后多少天,社区保健医生要入户访视? [ C]

A.出院后2-3天;B.后3-4天;C.出院后3-7天;D.出院后3-5天;

E.出院后4-7天。

24.新生儿访视是发现哪些情况必须转诊?

25,新生儿访视是发现哪些情况建议转诊?

儿童营养性疾病单项选择题

1、营养不良测定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的部位【E】A、脐上 B、脐下 C、脐旁 D、肋下 E、锁中线上平脐处

2、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是【C】A、躯干-臀部-四肢-腹部-面颊 B、面颊部-腹部-躯干-臀部-四肢 C、腹部-躯干-臀-四肢-面颊 D、四肢-躯干-腹部-面颊 E、躯干-臀部-腹部-面颊

3、营养不良出现水肿是由于缺乏【B】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维

生素 E、微量元素

4、重症营养不良体液改变倾向于【A】A、总液体量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呈低渗性 B、总液体量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多呈高渗性 C、总液量不变,细胞外液多呈等渗性 D、总液量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多呈等渗性 E、总液量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多呈高渗性

5、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是【A】A、体重不增 B、身长低于正常 C、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 D、皮肤干燥,苍白,失去弹性 E、肌张力低下,体温偏低,智力迟钝

6、有活性的维生素D为【C】A、维生素D2 B、维生素D3 C、1.25-(OH)2D3 D、25-(OH)D3 E、1-(OH)D3

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冬春季多见的病因是【A】A、皮肤接触日光中紫外线较少 B、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 C、婴儿食物中钙磷含量少 D、婴儿生长快,钙磷需要量大 E、疾病的影响

8、佝偻病发病机理中下述哪项不正确【C】A、甲状旁腺代偿机能增加 B、骨释放钙磷 C、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D、局部骨样组织堆积 E、碱性磷酸酶分泌增多

9、初期佝偻病的主要表现【D】A、骨骼系统改变 B、运动系统改变 C、语言发育落后 D、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 E、反复感染

10、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于【B】A、1~3个月 B、3~6个月 C、6~9个月

D、6~12个月

E、12个月以上

11、佝偻病肋骨串珠特点哪项是错误的【E】A、好发于1岁左右小儿B、部位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C、可看到或触及到钝圆形隆起D、骨样组织堆积所致E、以胸骨旁最明显

12、激期佝偻病的血生化变化是【A】A、血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B、血钙升高,血磷降低,钙磷乘积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C、血钙降低,血磷升高,钙磷乘积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钙磷乘积升高,碱性磷酸酶降低E、血钙降低,血磷降低,钙磷乘积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

13、治疗佝偻病活动早期口服法,每日给维生素D剂量为【A】A、0.2万~0.4万

IU B、0.5万~1万IU C、1万~2万IU D、3~4万IU E、5~6万IU

14、激期佝偻病X线所见为【C】A、骨质密度正常B、骨骺软骨变窄C、临时钙

化带模糊D、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多无变化E、骨膜增生

16、营养不良中度腹部皮下脂肪减少到【D】A、0.5cm B、0.8cm C、0.5~0.8cm

D、0.4cm以下

E、完全消失

17、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最后消失的部位是【D】A、胸部B、背部C、腹部D、

面颊部E、腰部

18、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A】A、皮肤合成的内源性D3 B、蛋黄中维生素D

C、猪肝中的维生素D

D、人乳中的维生素D

E、牛奶中的维生素D

19、佝偻病枕秃是由【A】A、多汗,摇头,擦枕B、哭闹C、结核D、血钙降低

E、颅骨软化

20、下列哪一项为佝偻病初期临床表现【E】A、血钙下降B、碱性磷酸酶明显升

高C、血磷正常D、钙磷乘积明显下降E、骨骼改变不明显

21、治疗活动早期佝偻病给予维生素D口服法给药时间【B】A、半月后改预防量B、

1月后改预防量C、2月后改预防量D、3月后改预防量E、4月后改预防量

22、佝偻病恢复期长骨X线片改善的特点是【A】A、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B、临

时钙化带消失C、干骺端增宽D、骨质稀疏,密度减低E、干骺端呈毛刷状

23、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与佝偻病发病机理的不同点在于【C】A、钙吸收代谢障碍

B、磷吸收代谢障碍

C、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D、维生素D缺乏

E、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24、患儿,7日。近日经常夜惊多汗,且抽搐二次,抽后意识清,进奶好,医生诊断为:

佝偻病手足搐搦症,本病以下哪项不具备【E】A、喉痉挛B、全身性抽搐C、助产式手,芭蕾舞足D、面神经征阳性E、婴儿期呈婴儿痉挛性发作

25、有婴儿,11月龄。腕部X线片示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

血清钙1.85mmol/L(7.4mg/dl),磷1.8mmol/L(5.8mg/dL),碱性磷酸酶40U(布氏),哪一点不是骨样组织堆积所致【E】A、手镯B、脚镯C、方颅D、肋串珠E、肋膈沟

26、9个月婴儿,近一个月夜惊,睡眠差,多汗,烦躁,运动发育迟,刚会坐,不能爬,体检:前囟大,方颅,有哈氏沟及串珠。为了确定诊断应作的血化验【E】A、血常规B、血离子钾,镁C、血糖D、血的酸碱度E、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

27、9个月婴儿,近一个月夜惊,睡眠差,多汗,烦躁,运动发育迟,刚会坐,不能爬,体检:前囟大,方颅,有哈氏沟及串珠。哪项治疗为首选【A】

A、每天口服维生素D1万~2万IU(250~500μg),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IU~800IU

B、每天口服维生素D0.5万~1万IU(125~250μg),连用2~3个月,改预防量

C、每天口服维生素D0.5万~1万IU(125~250μg),连用2个月,改预防量

D、每天口服维生素D1万~2万IU(250~500μg),持续用2~3个月

E、每天口服维生素D0.5万~1万IU(125~250μg),连用3~6个月

28、9个月婴儿,近一个月夜惊,睡眠差,多汗,烦躁,运动发育迟,刚会坐,不能爬,体检:前囟大,方颅,有哈氏沟及串珠。本病确切的诊断【B】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活动期C、佝偻病后遗症期D、佝偻病恢复期E、佝偻病手足搐搦症

29、4个月女婴,突然惊厥发作,患儿从出生后牛奶喂养,未加辅食,近一日流涕,时有哭闹,但无发热及咳嗽,不呕吐,二便正常,查体:体温37.8℃,面色灰白,双眼上翻,面部肌肉颤动,四肢抖动,心肺正常,前囟平坦,颈强(-),枕部有乒乓球感。该患儿诊断是【E】A、高热惊厥B、癫痫C、脑炎D、颅内出血E、佝偻病手足搐搦症

30、4个月女婴,突然惊厥发作,患儿从出生后牛奶喂养,未加辅食,近一日流涕,时有哭闹,但无发热及咳嗽,不呕吐,二便正常,查体:体温37.8℃,面色灰白,双眼上翻,面部肌肉颤动,四肢抖动,心肺正常,前囟平坦,颈强(-),枕部有乒乓球感。首选的急救措施为【A】A、立即给予10%水合氯醛3ml灌肠,然后给予葡萄糖酸钙静注B、立即给予维生素D330万U(750μg)肌注,然后给予葡萄糖酸钙C、立即给予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的葡萄糖10~20ml静注D、立即选择青霉素静点,同时给予鲁米那肌注E、20%甘露醇静注0.5~1g/(kg·次),同时肌注鲁米那来源:考试大-临床执业医师

31、1.5岁男婴,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出生后母乳喂养,平时体质弱,常患病,如“肺炎”“气管炎”“腹泻”等,一直未添加辅食,近2日呕吐1~2次/日,为胃内容物,查体:精神萎靡,营养状况差,体重5kg,前囟已闭,心肺无异常,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消失,四

肢肌张力低下。该男婴的诊断是【C】A、营养不良Ⅰ度B、营养不良Ⅱ度C、营养不良Ⅲ度D、营养不良Ⅲ度,伴重度脱水E、营养不良Ⅰ度,伴重度脱水

32、1.5岁男婴,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出生后母乳喂养,平时体质弱,常患病,如“肺

炎”“气管炎”“腹泻”等,一直未添加辅食,近2日呕吐1~2次/日,为胃内容物,查体:精神萎靡,营养状况差,体重5kg,前囟已闭,心肺无异常,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消失,四肢肌张力低下。开始治疗时,下列哪项措施不能用【C】A、辅助用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合成B、必要时可采用鼻饲,供给足够的热量C、10%~15%的葡萄糖每日10ml/kg 供给D、每日供给热量0.17MJ/kg(40kcal/kg),然后逐渐增加剂量E、口服一些消化酶类制剂

36、10月男婴,经常出现夜惊不宁,近一周加重,多汗,烦闹,该患生后一直母乳不

足,混合喂养,尚未添加辅食,此患到门诊就诊时。体格检查最易发现的阳性体征为【D】

A、皮肤弹性差

B、皮下脂肪明显减少

C、体检正常

D、方颅,前囟大,乳牙未萌

出E、双下肢淤点,淤斑

37、10月男婴,经常出现夜惊不宁,近一周加重,多汗,烦闹,该患生后一直母乳不

足,混合喂养,尚未添加辅食,此患到门诊就诊时。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A】A、佝偻病B、营养不良C、正常儿D、上呼吸道感染E、消化不良

38、10月男婴,经常出现夜惊不宁,近一周加重,多汗,烦闹,该患生后一直母乳不

足,混合喂养,尚未添加辅食,此患到门诊就诊时。本病发生的病因,哪些不正确【E】A、日光照射不足B、维生素D摄入不足C、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D、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E、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39、3个月婴儿每日所需8%的糖牛奶量为【D】A、1000ml B、700ml C、660ml

D、500ml

E、300ml

40、5个月婴儿每日所需8%的糖牛奶量为【C】A、1000ml B、700ml C、660ml

D、500ml

E、300ml

41、1个月新生儿每日所需8%的糖牛奶量为【E】A、1000ml B、700ml C、

660ml D、500ml E、300ml

42、7个月婴儿每日所需8%的糖牛奶量为【B】A、1000ml B、700ml C、660ml D、

500ml E、300ml

43、婴儿每日所需水分【A】A、150ml/kg B、125ml/kg C、100ml/kg D、75ml/kg

E、40ml/kg

44、成人每日所需水分【E】A、150ml/kg B、125ml/kg C、100ml/kg D、75ml/kg E、40ml/kg

45、学龄儿每日所需水分【D】A、150ml/kg B、125ml/kg C、100ml/kg D、75ml/kg E、40ml/kg

46、学龄前儿每日所需水分【C】A、150ml/kg B、125ml/kg C、100ml/kg

D、75ml/kg

E、40ml/kg

47、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喉痉挛主要见于【A】A、婴儿B、幼儿C、学龄前儿童D、学龄期儿童E、以上都不是

48、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在幼儿及儿童多见的典型表现是【B】A、惊厥B、手足搐搦C、喉痉挛D、枕秃E、肋骨串珠

49、六个月小儿,哪种表现最符合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C】A、抽风后意识障碍B、多发生在清晨空腹时的抽搐C、发生在春天无热时的抽搐D、磕头样发作性痉挛样抽搐E、间歇性抽搐伴有痴呆状态

50、面神经征检查时叩锤骤击患儿【D】A、眼角B、颧弓C、口角 D、颧弓与口角之间面颊部E、下颏

51、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应该是【B】A、补钙-止惊-维生素D B、止惊-补钙-维生素D C、维生素D-止惊-补钙D、补钙-维生素D-止惊E、维生素D-补钙-止惊

52、佝偻病性手足搐搦在痉挛发作时哪项处理最正确【C】A、迅速静推甘露醇B、立即注射维生素D C、先用镇静剂再用钙剂D、先立即静注钙剂E、保持安静待其自然缓解

53、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钙剂疗法,下述哪项是错误的【E】A、10%葡萄糖酸钙5~10ml B、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稀释C、缓慢静脉注射D、重症者每日注射2~3

次E、连用5天后停用

54、小儿10个月,方颅,多汗,胸骨肋膈沟,血钙正常,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并呈毛刷状改变,诊断为【B】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激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E、先天性佝偻病

55、小儿1岁,可见胸骨串珠,膈肋沟,手镯及脚镯,前囟为1.5cm×1.5cm,血钙为

2.25mmol/L,血磷:1.0mmol/L,X线可见干骺端呈杯口改变,临时钙化带消失,诊断为【D】

A、甲状腺功能低下

B、软骨营养不良

C、低血磷抗D佝偻病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56、小儿8个月,突然抽搐,持续2分钟,发作时意识不清,自行缓解,不伴发热,3天内抽搐4次,醒后活泼如常,血钙为1.73mmol/L,血糖4.0mmol/L,诊断为【D】A、低血糖B、化脑C、婴儿痉挛症D、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E、低镁血症

57、患儿16个月,有惊厥史,血钙为1.75mmol/L,以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收入院,查体可能出现【C】A、颈强直B、肌肉震颤C、Trousseau征D、脐旁皮下组织0.4cm E、面色苍白

58、一女童,体重按同龄正常儿童低30%,皮下脂肪为0.5cm,同时伴有皮肤干燥,肌张力减低应诊断为【B】A、营养不良轻度B、营养不良中度C、营养不良重度D、属正常儿童范畴E、糖尿病

59、5个月婴儿,体重6kg,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及额外供给温水量为【C】A、牛奶量为440ml,除牛奶外尚需给水60ml B、牛奶量为550ml,水为200ml C、牛奶量为660ml,水为240ml D、牛奶量为770ml,水为280ml E、牛奶量为880ml,水为320ml

60、3个月婴儿,每日供给的热量为0.42MJ/kg(100kcal/kg),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占总热量为【C】A、蛋白质35%,脂肪15%,碳水化合物50% B、蛋白质15%,脂肪50%,碳水化合物35% C、蛋白质15%,脂肪35%,碳水化合物50% D、蛋白质50%,脂肪15%,碳水化合物35% E、蛋白质35%,脂肪50%,碳水化合物15% 来源

61、1岁男婴,母乳少,长期以米汤,稀饭喂养,不规律添加辅食,食欲差,精神差,皮下脂肪厚度为0.5cm,诊断为:Ⅰ度营养不良,下面表现哪个最先出现【E】A、皮肤干燥B、肌张力不低于,肌肉松弛C、身高低于正常D、皮下脂肪减少E、体重不增或减轻

62、冬季出生一男婴,足月顺产,现已4个月,体重5.8kg,只中乳喂养,未添加辅食,近日来,婴儿多烦躁,易激惹,夜惊,多汗,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D】A、惊吓B、营养不良C、佝偻病活动期D、佝偻病早期E、先天性佝偻病

63、6个月婴儿,半天来突然抽搐3次,抽时双眼上翻,四肢抖动,持续2分自然缓解,抽后意识清,吃奶,询问病史,生后人工喂养,近日夜惊多汗,查体:营养中等,枕秃明显,囟门2.5cm×2.5cm,颈软,患儿再度抽搐,最恰当的处理原则【E】A、先用维生素D,同时补充钙,再吸氧B、先补充钙,同时止惊,吸氧C、先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然后吸氧,止惊D、先补钙,同时吸氧,止惊,然后用维生素D E、先止惊及缓慢静脉注射钙剂,后改为口服钙,再用维生素D

65、一婴儿突发惊厥,无热,反复发作3次,惊厥后意志清,活泼如常,患儿为人工喂养,极少户外活动,未服鱼肝油,查体:出牙延迟,哈氏沟明显,方颅,血钙1.0mmol/L,最确切的诊断为【C】A、佝偻病早期B、佝偻病的活动期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D、低血糖症E、低血镁症

66、男婴,8个月。自幼人工喂养,未补充维生素D制剂,近来出现多汗,烦躁,夜惊,查体:方颅,出牙延迟,串珠,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尿磷排出增加B、血中钙,磷乘积降低C、维生素D缺乏D、钙,磷在肠道吸收减少E、甲状腺代偿功能不足

67、女婴,1岁。体重10kg,生后母乳喂养,8月始添加辅食,因不能站立而就诊,查体:精神好,面稍苍白,消瘦,腹部皮下脂肪厚度为0.3cm,肌肉松弛,可能的诊断为【C】A、正常儿B、Ⅲ度营养不良C、Ⅱ度营养不良D、Ⅰ度营养不良E、佝偻病

68、2月男婴,出生体重3000g生后即于进乳,进水后出现呕吐,逐渐加重,而入院治疗,患儿食欲强,大便少,查体:体重3kg,血浆总蛋白降低,最易出现的体征【A】A、皮下脂肪0.3cm B、皮肤,巩膜黄染C、“O”型腿D、肋串珠及哈氏沟E、双足背浮肿

70、10月患儿,已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给予治疗,效果不好,为进一步判定诊断是否正确,不需要做下列哪些检查【C】A、腕部X线摄片B、测血清,钙,磷C、血常规D、体格检查E、骨密度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附件1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一、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三、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 2.测量 (1)体重 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计零点。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2)测量方法:称重时新生儿取卧位,新生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使用杠杆式体重计称重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新生儿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2位。 (2)体温 1)测量前准备:在测量体温之前,体温表水银柱在35摄氏度(℃)以下。 2)测量方法:用腋表测量,保持5分钟后读数。 3.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精神状态,面色,吸吮,哭声。 (2)皮肤黏膜:有无黄染、紫绀或苍白(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点、糜烂、脓疱、硬肿、水肿。 (3)头颈部:前囟大小及张力,颅缝,有无血肿,头颈部有无包块。 (4)眼:外观有无异常,结膜有无充血和分泌物,巩膜有无黄染,检查光刺激反应。 (5)耳:外观有无畸形,外耳道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外耳廓是否有湿疹。 (6)鼻:外观有无畸形,呼吸是否通畅,有无鼻翼扇动。 (7)口腔:有无唇腭裂,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8)胸部:外观有无畸形,有无呼吸困难和胸凹陷,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和心率;心脏听诊有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异常。 (9)腹部:腹部有无膨隆、包块,肝脾有无肿大。重点观察脐带是否脱落、脐部有无红肿、渗出。

考试题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考题

考试题新生儿访视技术规 范考题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考题 填空题 1)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的目的是: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宣传 (),指导家长做好()、()(),并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2)首次访视:在出院后()之内进行。如()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3)高危新生儿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报告后()内进行。 4)符合();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及颅内出血者; ();()、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即孕妇年龄大于()岁、患有()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均为高危新生儿。 5)访视内容中的问诊中,需询问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是否做过()和()两大筛查。 6)新生儿访视的对家长的指导其中之一的居住环境情况,要求卧室应 (),(),阳光充足。室内温度在()为宜,()适宜。

7)新生儿访视的指导内容有:(1)居住环境(2)();(3)新生儿;(4)();(5)();(6)促进母婴交流; 问答题 1、请说出常见的几种高危新生儿 2、简述新生儿访视内容 3、如何进行新生儿体重的测量 4、在进行新生儿访视时哪些情况需要立即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从、体温、反应及面色吸吮力、呼吸、心率、肤色、四肢、外观发现五官任何部位考虑)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资料

桂阳县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一、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三、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

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 2.测量 (1)体重 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计零点。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2)测量方法:称重时新生儿取卧位,新生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使用杠杆式体重计称重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新生儿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

新版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姓名:编号□□□-□□□□□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1—8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6—18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0~6 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其他服务请注明。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

儿童保健服务技术规范

儿童保健服务技术规 大余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编 2019年

目录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试行)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 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 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 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 儿童高铅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防治常规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 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共识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试行) 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卫生畴。为规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规。 一、围 (一)本规所涉及的儿童保健对象为0-6 岁儿童。(二)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

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三)儿童保健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集 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二、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主管部门。 1.负责制定儿童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技术规 与标准,并组织实施。 2.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服务机构 和服务网络,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 1务条件。 3.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对辖区儿童 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是辖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 的技术指导中心。 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制定并实施辖区儿童保健工 作计划。 2.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父亲姓名: 母亲姓名: 汶川县水磨镇中心卫生院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姓名:编号□□□-□□□□□ 性别0未知的性别 1男 2女 9未说明的性别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家庭住址 父亲姓名职业联系电话出生日期 母亲姓名职业联系电话出生日期 出生孕周周母亲妊娠期患病情况 1糖尿病 2妊娠期高血压 3其他□ 助产机构名称出生情况1顺产2胎头吸引3产钳4剖宫5双多胎6臀位 7其他 □/□ 新生儿窒息 1无 2有 (Apgar评分:1分钟 5分钟不详) □是否有畸型 1无 2有□新生儿听力筛查 1通过 2未通过 3未筛查4不详□新生儿疾病筛查:1甲低 2 苯丙酮尿症 3其他遗传代谢病□新生儿出生体重 kg 目前体重 kg 出生身长 cm 喂养方式 1纯母乳 2混合 3人工□*吃奶量 ml/次*吃奶次数次/日 *呕吐 1 无 2 有□*大便 1糊状 2 稀□*大便次数次/日 体温℃脉率次/分钟呼吸频率次/分钟 面色1红润 2黄染 3其他黄疸部位1面部 2躯干 3四肢4 手足□前囟 cm× cm 1正常 2膨隆 3凹陷 4其他□眼外观 1未见异常 2异常□四肢活动度 1未见异常 2异常□耳外观 1未见异常 2异常□颈部包块 1无 2有□鼻 1未见异常 2异常□皮肤1未见异常2湿疹3糜烂4其他□口腔 1未见异常 2异常□肛门 1未见异常 2异常□心肺听诊 1未见异常 2异常□外生殖器 1未见异常 2异常□腹部触诊 1未见异常 2异常□脊柱 1未见异常 2异常□脐带 1未脱 2脱落 3脐部有渗出 4其他□ 转诊建议 1无 2有 原因: 机构及科室: □ 指导 1喂养指导 2发育指导 3防病指导 4预防伤害指导 5口腔保健指导□/□/□/□/□ 本次访视日期年月日下次随访地点 下次随访日期年月日随访医生签名

(完整word版)儿童保健部工作规范

儿童保健部工作规范 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卫生范畴。为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范围 (一)本规范所涉及的儿童保健对象为0-6岁儿童。 (二)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三)儿童保健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二、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主管部门。 1.负责制定儿童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技术规范与标准,并组织实施。 2.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务条件。 3.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对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是辖区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的技术指导中心。 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制定并实施辖区儿童保健工作计划。 2.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探索适宜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3.承担对下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工作评估,协助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4.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 5.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考核评估。 6.做好儿童保健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分析、反馈和交流等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7.建立健全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和报告制度,开展儿童死亡评审工作。 8.对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开展调查与科学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9.根据当地儿童保健工作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10.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开展与机构职责、功能相适应的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技术服务。 2.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基本情况,完成辖区内各项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的收集、上报和反馈;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信息收集、相关监测等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为贯彻落实《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卫妇社发〔2009〕235号),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2012年4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以卫办妇社发〔2012〕49号印发《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分目得、服务对象、内容与方法、流程图、工作要求、考核指标6部分。 颁布时间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目得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与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与疾病,及时处理与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与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得新生儿。 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得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得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家庭访视 一、儿童保健工作的目的 新生儿访视,是社区医院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儿童保健工作的目的:一方面是增进健康;另一方面是减少儿童死亡。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5岁以下儿童死亡最常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期。婴儿死亡的60%~70%,发生在28天内的新生儿期。而新生儿死亡70%发生在出生7天内的早期新生儿身上。因此医生的及时上门访视就十分重要。 第一次和母子接触称为初访。初访不仅要了解母子健康状况,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还要指导母亲哺乳、护理、防病,以及如何发现异常。 近些年,又增加了对婴儿智力、听力、视力异常的筛查,和对早期教育的指导等内容。 作为社区医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这些访视工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新妈妈在出院回到家后,社区医院的医生都会到家中为新妈妈和小宝宝做访视。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解一下,新生儿访视的具体方法和细节。 【我的笔记】 二、新生儿访视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您好,我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您12月份在我这办过一个母子健康档案,还记得吗对。那个我想问一下,当时是8月8号的预产期。对。宝宝生了吗已经生了。几号生的呀7月29号生的。7月29号。 您现在在哪个区做月子呢现在在海淀。在海淀。您去找海淀离您家最近的社区医院了吗去找了。去找了,有大夫访视吗还没有。还没有啊。那打针的时间约好了吗没有。我约的是这个交大,就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然后他,我打到那个,就是属于北下关社区医院。我打到那,他们说只负责学校里面的。那您校医院,校医院约好时间了吗还没有,他们现在在休假,然后也找不到医生。 【我的笔记】

在社区大夫每天要打的随访电话中总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刚才这位产妇的情况,既没有社区的大夫进行访视,又没有找到医生预约打预防针。 那碰到这种情况,我们的社区大夫是怎样处理的呢我们来看看社区的大夫是怎样做的。 【我的笔记】 您这样,那个北下关离您家近吗不远。不远,您啊先找学校里面的。然后如果他们能给您打针,然后因为孩子第一针也得等到8月底,或者9月初才能打。如果要是那个人家休假回来了,能打上那就打。如果是说打不上,那您去找北下关,让他在那打那个免疫针,也可以打。就是说我孩子,直接抱到北下关社区医院也可以打是吗对对对。但是您最好提前跟人约一下时间。 那个您的一些信息,就是情况啊什么的,都正常吧您和孩子的。对都挺正常的。那个在哪个医院生的啊在那个世纪坛医院。世纪坛。男孩女孩啊男孩。剖腹产顺产顺产。孩子出生体重您还记得吗那个5斤3两。5斤3两,2650是吧。 然后那这样,您别忘记了,孩子满月以后,尽快地得给我退本。母子健康档案后面那折页,别忘了退好吗行,那这样啊,再见。再见。 【我的笔记】 我们的新生儿访视呢,要求我们的社区保健科医生入户进到我们的孩子家里面,去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应该也是说,孩子从出生,孩子从出生以后,唯一的一次是由医生 到宝宝家里去看孩子。以后的访视啊,还有我们的预防接种啊,都是由我们的新爸爸新妈妈 来把孩子带到保健科,来进行接种,来操作这些后续的一个程序。 进行新生儿访视的时候呢,首先要求我们的大夫接触孩子之前一定要洗手。跟家长解释清楚,我们这次新生儿访视的一个目的,还有时间。 进到孩子家里面,我们首先要看一看环境。看看他的温度怎么样啊,是不是太冷啊太热啊。这些都是在我们细微的观察之下,就能看出来的。不用询问家长就能观察到的。所以就把他这其中的一些错误的做法,那我们就能给他指出来。 我们的室内的温度啊,一般保持在22 23度。23度左右。我们的家里啊也不能像冬天,暖气这些都开着,可能会有点干燥。 那就要告诉家长,我们室内的湿度啊,要保持在40% 50%左右。这些都要告诉我们的新爸爸新妈妈。因为新爸爸新妈妈刚刚接触我们出生的宝宝,可能都有一点手足无措啊,不知道怎么办好。所以这些我们告诉他了,他可能心里面就有一点,踏实一点了。知道慢慢地,就能知道孩子怎么抚育了。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桂阳县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一、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三、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

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

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 2.测量 (1)体重 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计零点。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2)测量方法:称重时新生儿取卧位,新生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使用杠杆式体重计称重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新生儿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2位。 (2)体温 1)测量前准备:在测量体温之前,体温表水银柱在35摄氏度(℃)以下。 2)测量方法:用腋表测量,保持5分钟后读数。 3.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精神状态,面色,吸吮,哭声。 (2)皮肤黏膜:有无黄染、紫绀或苍白(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点、糜烂、脓疱、硬肿、水肿。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为贯彻落实《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卫妇社发〔2009〕235号),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2012年4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以卫办妇社发〔2012〕49号印发《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分目的、服务对象、内容与方法、流程图、工作要求、考核指标6部分。 颁布时间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新生儿访视技术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一、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三、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2.测量 (1)体重 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计零点。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2)测量方法:称重时新生儿取卧位,新生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使用杠杆式体重计称重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新生儿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2位。 (2)体温 1)测量前准备:在测量体温之前,体温表水银柱在35摄氏度(℃)以下。

2016版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2016版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1.姓名:填写新生儿的姓名。如没有取名则填写母亲姓名+之男或之女。 2.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3.身份证号:填写新生儿身份证号,若无,可暂时空缺,待户口登记后再补填。 4.父亲、母亲情况:分别填写新生儿父母的姓名、职业、联系电话、出生日期。 5.出生孕周:指新生儿出生时母亲怀孕周数。 6.新生儿听力筛查:询问是否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若做过,询问是否通过;若未做,建议家长带新生儿到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时随访和记录筛查结果。 7.查体 眼:当外观无异常,婴儿有目光接触,眼球能随移动的物体移动,结膜无充血、溢泪、溢脓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耳:当外耳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婴儿能对摇铃声(或击掌声)作出反应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鼻:当外观正常且双鼻孔通气良好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口腔:当无唇腭裂、高腭弓,无口炎或鹅口疮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心肺:当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率和肺部呼吸音无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腹部:肝脾触诊无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四肢活动度:上下肢活动良好且对称,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皮肤:当无色素异常,无黄疸、发绀、苍白、皮疹、包块、硬肿、红肿等,腋下、颈部、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无潮红或糜烂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其他相应异常。 肛门:当肛门完整无畸形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外生殖器:当男孩无阴囊水肿、隐睾,女孩无阴唇粘连,外阴颜色正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8.指导:做了哪些指导请在对应的选项上划“√”,可以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请具体填写。 9.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儿童情况确定下次随访的日期,并告知家长。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 (试行) 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卫生范畴。为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范围 (一)本规范所涉及的儿童保健对象为0-6岁儿童。 (二)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包括出生缺陷筛查与管理(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安全保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三)儿童保健管理包括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和学龄前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二、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主管部门。 1.负责制定儿童保健工作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技术规范与标准,并组织实施。 2.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提供专业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必要的服务条件。 3.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对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妇幼保健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是辖区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的技术指导中心。 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制定并实施辖区儿童保健工作计划。 2.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探索适宜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3.承担对下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工作评估,协助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4.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 5.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考核评估。 6.做好儿童保健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分析、反馈和交流等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7.建立健全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和报告制度,开展儿童死亡评审工作。 8.对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开展调查与科学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9.根据当地儿童保健工作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10.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开展与机构职责、功能相适应的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技术服务。 2.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基本情况,完成辖区内各项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的收集、上报和反馈;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信息收集、相关监测等工作进行指导和质量控制。 3.接受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工作评估。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天宁区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一、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三、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国家技术规范中: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根据《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试行)》,为辖区内新生儿开展3次访视的考核要求,我们仍然执行3次新生儿家庭访视。 1.正常足月新生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新生儿分娩信息后,应于2天内、出生14天、出生28天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家庭访视。 (1)首次访视:在收到新生儿分娩出院信息后2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第二次访视:新生儿出生后14日进行。 (3)第三次访视:在出生后28日进行。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 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 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1.问诊 (1)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2)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3)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它存在问题。 2.测量 (1)体重 1)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计零点。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 2)测量方法:称重时新生儿取卧位,新生儿不能接触其它物体。使用杠杆式体重计称重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新生儿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2位。 (2)体温 1)测量前准备:在测量体温之前,体温表水银柱在35摄氏度(℃)以下。 2)测量方法:用腋表测量,保持5分钟后读数。 3.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精神状态,面色,吸吮,哭声。 (2)皮肤黏膜:有无黄染、紫绀或苍白(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点、糜烂、脓疱、硬肿、水肿。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为贯彻落实《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卫妇社发〔2009〕235号),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2012年4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以卫办妇社发〔2012〕49号印发《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分目的、服务对象、内容与方法、流程图、工作要求、考核指标6部分。 颁布时间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符合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新生儿为高危新生儿。 (1)早产儿(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二)访视内容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制度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技术规范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筛查是为了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及时给予诊断、治疗,提高儿童健康生存水平,减少死亡。 一、筛查对象与时间 (一)对象:在本辖区出生及居住的新生儿。 (二)时间:在新生儿初次访视、满月访视时,以及1月龄的定期健康检查时进行。 二、筛查设备 (一)听诊器:医用听诊器。配备钟式和膜式两种胸件。 (二)经皮测氧仪: 经皮测氧仪参考技术参数: 1、血氧饱和度测量范围:0~100%,精确度±1%。 2、测试探头:适合各年龄段(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使用的不同测试探头,耗材较少,能够持续性使用。 3、视窗显示:血氧饱和度、心率。视窗明亮易读,字体明显清晰。 4、温湿度:适于四季外出携带并进入室内测量的温湿环境。 5、电源要求:电源充电和(或)普通电池充电,测量耗电少、价格低廉。 6、体积、重量:外观体积应小于15㎝(高)×10㎝(宽) - 1 -

×3.3㎝(厚);重量应小于250克。 三、筛查方法及步骤 (一)告知:告知家长本次筛查目的、方法,征得家长同意。 (二)询问:询问家长,儿童是否有喂养困难、呼吸急促或困难、多汗等表现。 (三)观察:观察儿童是否有紫绀(面色、口唇、舌、指趾甲床)、声音嘶哑、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 (四)心脏听诊: 1、听诊环境相对安静,并尽可能在儿童平静状态下听诊。 2、在听诊前需检查听诊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时耳具要恰好封住外耳道口。 3、听诊部位:分别在胸部体表的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进行心脏听诊。 4、听诊时注意心率、心律、心音以及心脏杂音的性质、时间、程度。 (五)使用经皮测氧仪进行测试 1、测试时间:新生儿初次访视、满月访视时均要使用经皮测氧仪测试血氧饱和度;定期健康检查中如发现先心病可疑征象时要加测血氧饱和度。 2、步骤:打开经皮测氧仪开关,将专用指套或指夹,夹(套)于新生儿(或儿童)指(趾)端的最佳位置,观察仪器视窗,当视窗显示数字停止跳动稳定后记录测试结果。 3、注意事项:操作过程动作轻柔,四肢指(趾)末端温暖,尽量在新生儿(或儿童)平静状态时测量。指(趾)末端 - 2 -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1.姓名:填写新生儿的姓名。如没有取名则填写母亲姓名+之男或之女。 2.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3.身份证号:填写新生儿身份证号,若无,可暂时空缺,待户口登记后再补填。 4.父亲、母亲情况:分别填写新生儿父母的姓名、职业、联系电话、出生日期。 5.出生孕周:指新生儿出生时母亲怀孕周数。 6.新生儿听力筛查:询问是否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若做过,询问是否通过;若未做,建议家长带新生儿到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时随访和记录筛查结果。 7.查体 眼:当外观无异常,婴儿有目光接触,眼球能随移动的物体移动,结膜无充血、溢泪、溢脓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耳:当外耳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婴儿能对摇铃声(或击掌声)作出反应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鼻:当外观正常且双鼻孔通气良好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口腔:当无唇腭裂、高腭弓,无口炎或鹅口疮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心肺:当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率和肺部呼吸音无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腹部:肝脾触诊无异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四肢活动度:上下肢活动良好且对称,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皮肤:当无色素异常,无黄疸、发绀、苍白、皮疹、包块、硬肿、红肿等,腋下、颈部、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无潮红或糜烂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其他相应异常。 肛门:当肛门完整无畸形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外生殖器:当男孩无阴囊水肿、隐睾,女孩无阴唇粘连,外阴颜色正常时,判断为未见异常,否则为异常。 8.指导:做了哪些指导请在对应的选项上划“√”,可以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请具体填写。 9.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儿童情况确定下次随访的日期,并告知家长。

高危儿管理技术规范

高危儿管理技术规范 篇一:高危儿范围及管理方法 1、新生儿访视,不少于2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7天之内,第二次在14左右,对高危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最少增加一次访视。增加的访视时间最好在7-14天之间,访视内容包括全面健康检查、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发现异常,应指导及时就诊。28天满月的检查必须在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2、高危儿包括 (1)、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史等。 (2)、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疼药物史等。 (3)、出生时异常如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3、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 1 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手册中要有管理记录)。 其它高危儿进行登记管理。所有高危儿均登记在高危儿登记薄上。专案管理的高危儿和登记管理的高危儿分开登记。 篇二:高危儿管理制度 高危儿管理制度 一、高危儿管理对象:

1(高危妊娠孕母的婴儿,如妊娠高症、宫内感染等。 2(孕母过去有死胎、死亡新生儿史的婴儿。 3(异常分娩的婴儿,如产钳助产、臂位助产等。 4(婴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异常,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5(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 6(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是乎2500克。 7(活动性佝偻病:常见3个月—2岁的小儿,有明显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同时有中度的骨骼改变体征。X线片可见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呈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加宽,血钙血磷均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8(中度以上贫血:血红蛋白小于90克。 9(II度以上营养不良:体重低于下常均值25—40%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君子之腹0.4以下身长较正常低,精神状态:情 2 绪不稳定睡眠不安,肌张力明显低下.肌肉松弛. 10.有疾病的新生儿,如高胆红素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新生儿。 11(其他(反复感染。重度窒息。出生缺陷。体检中发现的体重不平等)。 二、高危儿管理方法 1、对所有高危儿建卡存档,做到定期随访,对曾在并新生儿期进行急救的高危儿可以增加随访次数。 2、随访中给予全面体检,神经行为发育检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