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网络测试题2020.5.28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网络测试题2020.5.28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网络测试题2020.5.28

《农作物生产技术》网络学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0分)

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棉花、大豆

B.小麦、水稻

C.甘蔗、玉米

D.百合、苜蓿

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A.棉花

B.玉米

C.高粱

D.甘蔗

3.烟草属于()

A.长日照植物

B.短日照植物

C.中性植物

D.定日照植物

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大豆、棉花、烟草、芝麻

B.黑麦、烟草、水花生、红花

C.橡胶、烟草、花生、棉花

D.三七、水葫芦、茶叶、向日葵

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西瓜

C.水稻

D.棉花

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B.确定农作物配置

C.密度

D.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

7.小麦玉米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

A.2500~3000℃

B.3000~3600℃

C.3600~4100℃

D.4100℃以上

8.豆科植物种植的最热月平均温度不低于()

A.5℃

B.10℃

C.15℃

D.18℃

9.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10.圆盘耙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3~5

B.5

C.8~10

D.25~30

11.在土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干旱缺水地区的是()。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耙地

12.决定一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力与肥料

D.经济效益大小

13.耕作制度的中心()。

A.养地制度

B.种植制度

C.农作物布局

D.复种

14.耕作时期来说,耕作效果最优的是()

A.伏耕

B.早秋耕

C.晚秋耕

D.春耕

15.确定大多数农作物合理种植密度的原则是( )

A.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

B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

C. 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

D.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

16.根据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把农作物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

区、不适宜区四个生态经济区。

A.需求原则

B.生态适应性原则

C.经济效益和可行性原则

D.种植业结构调整原则

17.农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是()

A.保证生产资料供应

B.明确农产品的各种需求

C.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D.确定农作物的配置

18.≥10℃的日数在180—250天范围内适合进行农作物的()。

A .一年一熟 B. 二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19.重型镇压器的作用深度一般在()cm。

A.5

B.9-10

C.10-12

D.20-25

20.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 B.间距 C.密度 D .幅宽

21、小麦的挑旗期也叫孕穗期,一般以()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就是挑旗期。

A.30% B.50% C.60% D.90%

22、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养分 C.水分 D.温度

23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是()℃。

A.0~3 B.0~7 C.0~12 D.2~3

24、在小麦播期确定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相比,一般冬性品种应()。A.早播 B.晚播 C.一齐播

25、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播种时,以平均气温稳定在()℃为宜。A.18~16 B.15~13 C.14~12 D.10~8

26、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

A.根系B.茎杆C.叶D.穗

27、玉米植株近地面手摸可感到有茎节,基部茎节长度在2-3cm时为()。A.出苗期B.拔节期 C.大喇叭口期 D.幼苗期

28、玉米一生施肥、灌水最重要的管理时期在()

A.拔节期 B.大喇叭口期 C.抽雄期 D.开花期

29、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根,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成为初生根,是因为其()

A.形态与胚根相似 B.生理功能和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 D.发生位置和胚根相似

30、玉米雌穗为()

A.圆锥花序 B.肉穗花序 C.总状花序 D.头状花序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合计20分):1.积温≥10 ℃在 4000 一 5000℃之间,可进行多种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种植()

2.在热量条件能满足复种的地区年降水量大于 800 mm 的地区,可以实现稻麦两熟()

3.水稻与花生、小麦与豌豆、玉米与甘薯种在一起可趋利避害,增产增收。

4.种植密度是指农作物间的距离。农作物左右间的距离称株距,前后间的距离称行距。()

5.如棉薯间作时,棉花的边行优势为 1 一 4 行,甘薯的边行劣势为 1 一 3 行,那么棉花的行数不应超过 8 行,甘薯的行数不应少于 6 行()

6.冬季温度不适宜,因此所有的作物不能冬播。()

7.玉米只能作为粮食食用。()

8.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小麦属于喜凉作物()

9.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10.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其中,养地制度是中心,种植制度是基础。()

11.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农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它是一种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

12.间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 ()

13.带宽是间套作各种农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包括了间距和幅宽。()

14.国际上通常用多熟种植表示用地程度的高低。()

15.施肥总量中,基肥一般占80%以上。()

16.初级耕作是指入土比较浅,作用强度小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17.间作时,高杆作物表现为边边际优势,矮杆作物表现为边际劣势。()18.轮作往往造成土壤养分失调,有害物质增加等危害。()

19.间作农作物的播种期、收获期都相同。()

20.栽培植物的种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展,栽培植物的种类范围愈来愈广,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也愈来愈多。()

三、名词解释:(24分)

1.农作物2、农作物生产技术3、耕作制度

4、种植制度

5、农作物布局

6、水稻的感光性

7、水稻的拔节孕穗期

8、棉花的衣分

四、简答题:(31分)

1.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有哪些?(4分)

2.举例说明复种的形式。(4分)

3、简述农作物轮作的概念和作用。(6分)

4、简述花生清棵的作用及技术要求?(6分)

5、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花保荚?(6分)

6、大豆开花结荚期的管理技术有哪些?(5分)

五、综合题(15分)

1.简述农作物间套作的作用和技术要点。(7分)

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8分)

一年级种植专业网上测试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11、( )12、( )13、( )

14、( )15、( )16、( )17、( )18、( )19、( )

20、( )21、( )22、( )23、( )24、( )25、( )

26、( )27、( )28、( )29、( )30、( )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9、( )10、( )11、( )12、( )13、( )

14、( )15、( )16、( )17、( )18、( )19、( ) 20、( ) 三、名词解释(24分)

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周期现象:

3、有效积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胞间连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共2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答案部分

一、

1-5:BABCB 6-10:ADDAC 11-15:AABAB

16-20: BCCBD 21-25:BDBAB 26-30:ABBBB

二、

1-5√√××√ 6-10××√√×

11-15√√√×× 16-20×√××√

三、名词解释:

1.农作物:狭义的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包括“粮、棉、油、麻、糖、烟”等。广义概念是指凡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如土壤耕作、合理密植、施肥、灌排水、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技术,以及科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

3.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4.种植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5.农作物布局: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种植面积及田间配置所做的安排。

6、水稻的感光性:水稻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7、水稻的拔节孕穗期:从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为拔节孕穗期。

8、棉花的衣分:指一定重量的子棉中皮棉重量占子棉重量的百分率。

四、简答题:1.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受地域、季节等的影响较大,具有某些不确定性。

第二,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农作物生产实质是通过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是其他生产部门(如饲料业、养殖业、等)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第三,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大多是露天的农田,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

第四,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它涉及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

2.举例说明复种的形式。

答:复种有接茬复种、移栽复种、套作复种和再生复种4种形式。

(1)接茬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如小麦收获后种植夏玉米或夏大豆。

(2)移栽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如大蒜收获后移栽棉花或西瓜(甜瓜)苗的种植方式。

(3)套作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在前茬作物的行间套种或套栽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如小麦套种玉米、小麦套栽棉花的种植方式。

(4)再生复种单指水稻与再生稻形成的复种形式。

3.简述农作物轮作的概念和作用。

答: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轮作的作用有:(1)减轻农作物病虫为害农作物的某些病虫害是通过土壤传播或感染的,如棉花枯黄萎病、水稻纹枯病、烟草黑胫病、大豆胞囊线虫病,马铃薯青枯病、甘薯黑

斑病及为害农作物的地下害虫等。每种病虫对寄主都有一定的选择,实行抗病

农作物与感病农作物轮作,更换了病菌、害虫的寄主,恶化其生长环境,从而

达到减轻病虫害的目的。

(2)充分利用土壤养分不同农作物实行轮作,可以全面均衡地利用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用养结合,维持地力。

(3)减轻田间杂草的为害某些杂草往往与农作物伴生,如稻田的稗草、棉田的莎草、麦田的野燕麦和看麦娘、大豆田的菟丝子等,长期连作会增加草害,实行合理

轮作,可以改变杂草的生存环境,有效地抑制或消灭杂草,如进行水旱轮作,

可使一些旱地杂草种子淹死,减轻杂草的传播。

(4)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禾谷类农作物有机碳含量多,而豆科农作物、油菜、棉花等农作物有机氮含量较多,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产生不同的影响。

密植性农作物能起到改良土壤结构、疏松耕层的作用;而深根性农作物,对深

层土壤有明显的疏松作用。水旱轮作能明显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4、简述花生清棵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答:(1)花生清棵的作用:促进其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早而集中;清棵疏松根际土壤,清除根际杂草,有利于果针入土和结实.

(2)时间:齐苗后进行

(3)方法;用工具将花生植株周围的土扒开,使子叶露出土外

(4)平窝:在清棵后15-20d,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平窝

5.答:大豆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生长发育失调,除品种类型之间的差异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1)密度过大,通风透风不良;(2)养分不足或养分供应失调,脱落率高;(3)水分供应不合理,尤其是生殖生长长期干旱,脱落率增大;(4)机械损伤,病虫危害等。增花保荚的主要技术:(1)合理密植,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按照薄地密,肥地稀,分枝多的品种宜稀,主茎结荚为主的品种宜密的原则(2)根据土壤肥力增施肥料。结合施用磷肥,增施基肥,始花期至结荚期叶面喷肥。(3)根据气候特点适当灌溉,开花结荚期灌好水,严防干旱。(4)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6、答:(1)巧追花荚肥(2)灌花荚水3清除田间大草4化学调控5防治病虫害。

五、

1.简述农作物间套作的作用和技术要点。

答:间作与套作的作用:(1)增产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作比单作具有增产作用。

(2)增效合理的间套作能够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多的经济收入。(3)稳产保收合

理的间套作能够利用农作物的不同特性,增强对灾害天气的抗逆能力,达到稳产保收。

(4)协调农作物争地的矛盾间套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粮食作物与棉、油、烟、

菜、药、绿肥、饲料等大田农作物及果林之间对温、光、水、肥等环境因素的需求矛盾。

间作与套作的技术要点有:

选配适宜的农作物与品种:在选配农作物及品种时,应坚持如下三条原则:

一是生态适应性大同小异即在农作物共处期间,选择的各种农作物对大范围的

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要大体相同;二是特征特性对应互补即间套作的农作物在形

态特征和生育特性上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地利用环境资源;三是经济效益高

于单作在增产的情况下,经济效益高的组合才能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主要包括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幅宽、间距、带宽等。

①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高位农作物的密度要高于单作,植株矮的农作物,

其种植密度较单作略低一些或与单作时相同。

②幅宽:是指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

③间距:是相邻两种农作物间的距离,是间套作物边行争夺养分、水分最激烈

的地方。具体确定时,可根据两种农作物单作时行距一半之和进行调整。

④带宽:是间套作各种农作物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宽度,包括了间距和幅

宽。带宽的调整取决于农作物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农机具。

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

答:复种的条件有(1)热量条件:热量是决定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复种的热量指标包括积温、生长期和界限温度。

(2)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包括降水量、降水分配规律、地上地下水资源、蒸腾量、农田灌溉设施等。

(3)地力与肥料条件:在光、热、水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地力不足、肥料少时,复种的效果不好;地力高、肥料充足时,复种效果就好。

(4)劳畜力、机械化条件:一般情况下,人均耕地1.5×667m2以下的地区,复种程度高,复种效果好

(5)经济效益:只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时,才有必要复种。

复种技术有:

(1)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和品种:熟制确定后,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有利于解决复种与所需热量和水、肥条件的矛盾。

(2)套作和育苗移栽:套作和育苗移栽是我国北方提高复种指数,解决前、后茬农作物季节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比较普遍采用的是冬作物行间套种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水稻套种绿肥或其他粮食作物等。

(3)抢时播种,早发早熟:前作及时收获,后作及时播种;地膜覆盖可使迟播小麦早发增产,早熟7~10天;喷施催熟剂,重视施用底肥,避免后期重施化肥等,也是促进早发早熟、防止晚熟的技术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