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常用修辞手法和运用举例

七年级上常用修辞手法和运用举例
七年级上常用修辞手法和运用举例

七年级上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运用举例

精品复习课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当然,教材中还出现的修辞格有借代、引用、反语等。这里,我现在给大家讲解并一一举例。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则没有。)A、明喻,特点:甲像乙,常见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句:A1、晓明跑得如离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儿一样。

A3、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A5、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A6、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8、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暗喻,特点:甲是乙,暗喻没有比喻词,比喻词有:是、成为等。例句:

B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B2、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B3、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B4、玩累了的女儿就是贪睡的小猫,习惯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C、借喻,特点:甲代乙,不出现主体,无比喻词出现。例句:

C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C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本体是巨浪喻体是翡翠,这句话还用了拟人)

C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三种:(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

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

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缩小夸张: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例句:

A、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B、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C、春天用母亲般温暖的怀抱把世间万物叫醒;春天用父亲般的大手扶持着万物生长;春天用少女般的笑脸让世人感受美丽;春天用儿童般的天真让我们感受心灵的呼唤。

D、为了我的爸爸,为了我的妈妈,为了我的亲人,我一等要好好学习。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简单记为“有问有答”。

A、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有一句话“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B、你问我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我心中没有俗念。

8、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如:

A、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黄蓓佳《心声》)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B、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其实人人都要说它美)

C、你上课老是捣乱课堂纪律,我难道不能说你吗?(其实是可以说你的)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分两种:

A、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明显标志是有引号(单引或双引)。

B、暗引(间接引用),没有引号,只知道大意,但不清楚原句。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如: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例如:

A、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B、多喝点墨水,有什么了不起?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

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

A、(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其实并不标致)

B、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他们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爱国青年: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狂妄自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讽刺意味)

特别强调: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同学们请注意: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

A、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句中奶奶的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C、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

A、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这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C、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3)表示例举。如:

A、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B、“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句中用“像”字表示把(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4)表示想象。如:

A、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B、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C、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5)表示说明。

A、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B、狼狗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专题测试

1、读下面的句子,并完成句后的填空。

(1)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把( ) 比做( ) . 。

(2)读书必须如采蜜一样,采过很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把( )比做( )。

(3)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

把( )比做( )。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

这句话中把( )当做人来写,它会( )。

(5)白杨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中把( )当做人来写,它有( )的品质。

(6)地球是无私的,它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这句话中把( )当做人来写,它有( )品质。它会( )。

2、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它是不是比喻句,对的打“∨”,错的打“×”。

(1)敌人竟然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2)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录等。()

(3)几朵绒毛似的白轻轻地掠过去。()

(4)花儿好像在朝我点头微笑。()

(5)钢琴声像开始时一样,悄然地消失了。()

(6)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似的。()

3、下面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4)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5)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6)人民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8)芦苇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9)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纳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10)高粱笑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4、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修辞方法运用不当的是()

A、小刚一提起妈妈,眼泪就像自来水一样喷射出来。

B、月光如水般倾泻下来。

C、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D、这样的服务态度怎能让人忍受呢?

(2)下列句子那句语气最强烈的是()

A、谁说这本书是他的?

B、这本书不是他的。

C、这本书不能不是他的。

D、这本书是他的。

(3)“像”字作用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他长得真像他的妈妈吗?

B、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C、肩上的煤筐来回晃动,像是打秋千。

D、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

5、比较下面三组句子,说说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A、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B、大白鹅高兴地唱着歌,蹒跚着向我们走来。

大白鹅向我们走来。

C、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6、有很多古诗和成语中也运用了修辞方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夸张,“若隐若现”是比喻,“天愁地惨”是拟人。请你也来写一写。

成语类:

比喻()夸张()拟人()古诗类:

()提高练习

1、下面的句段中都使用了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你知道吗?

(1)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睁开眼睛,欣喜地开放着。

()

(2)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3)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哦,原来是积雨云。()

(4)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海边的浪花吗?()

(5)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

(6)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了枝头,你想,

枫树哪有这一手呢?()

2、按要求用修辞方法写句子。

(1)弯弯的月亮犹如()。(比喻)

(2)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改成反问句)

()

(3)树叶在风中飘来飘去。

拟人句()比喻句()(4)任意写一个排比句,突出教师的伟大品质。

3、阅读下面这段话,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溪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呀。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开着各种的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方法,从词语()可以看出来。

(2)文中加着重号的部分是把修辞方法()和()融合在一起。作者首先赋予大兴安岭以美女的思想行为:()这是拟人。冒号后面既用(),又用()。其中把()比做“绣花鞋”,同时还用“()”字赋予了人的动作。这些修辞方法的连用和兼用,把大兴安岭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活灵活现的形象美感。

参考答案:

专题测试

1、(1)湖面镜子(2)读书采蜜(3)浪涛顽皮的小孩(4)蟋蟀弹琴

(5)白杨坚强,不软弱,不动摇(6)地球他有慷慨的品质,

会提供矿产资源。

2、(1)√(2)×(3)√(4)×(5)×(6)×

3、(1)夸张(2)反问(3)拟人(4)设问(5)反问(6)比喻(7)夸张

(8)排比(9)设问(10)夸张

4、(1)A(2)A(3)A

5、略

6、成语类:

比喻:势如破竹、如火如荼;夸张:海枯石烂、一日千里。拟人:鬼哭狼嚎、兔死狐悲。

古诗类: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设问、比喻)

三万里河东如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夸张)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拟人)

拔高练习

1、(1)比喻、拟人(2)比喻、排比(3)比喻、设问(4)比喻、反问(5)排比拟人(6)比喻、反问

2、略

3、(1)拟人亲热(2)拟人、比喻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比喻拟人各种小花穿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及复习资料解析

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为了让同学们更准确的运用修辞手法,今天小编整理了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修辞手法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 11.下列各项对语法、修辞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粉丝、草根、纠结、动词都属于名词。 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 D、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两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 12.下列各项中对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设问)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比喻)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拟人) 13.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入山麓,从山麓唱入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融融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如今,谁不想看到这样的春天呢?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A.第一段中唱入&&运用拟人、排比、比喻,勾勒出温润、柔和的春意浸入大自然每个角落的

修辞手法都有哪些

修辞手法都有哪些?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 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 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修辞手法的分析

对《荷塘月色》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20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2) 二、词语的选择 (2) (一)动词 (2) (二)形容词 (2) (三)量词 (3) 三、句式的组织 (3) 四、月色的运用 (4) 五、比喻的运用 (5) 六、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摘要《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代表作,这篇散文我们高中时也曾学过,但是我想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欣赏这篇美文的典范。而本文就从修辞赏析的角度来说一下我对这个作品进行的解读。 关键词:修辞;审美;赏析;

一、引言 《荷塘月色》是抒情散文的代表,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所以这篇文章往往是修辞赏析的代表。通过赏析,不仅能够理解到作者的修辞手法,更能够体会对景物的细腻描摹。可以说,《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写景细腻流畅,传情委婉动人,情景交融中,令我们动容。 二、词语的选择 (一)动词 我从课本上找到了下面一些句子:1.“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们可以看出“拍”“哼”是写妻子哄孩子睡觉的动作,很真切再现生活,很传神。2.“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我们可以看出“带”上门这一动词更显出动作的细心周到。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受用”是享受、享用之意,比“欣赏”相比更突出当时作者的内心感受,而这样的用词比较符合当时人物的心境和上下文的语境。 (二)形容词 我从课本上找到“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幽僻”二字,写出小路的幽静和偏僻;寂寞则更富意味。作者不说内心孤寂,而说小路冷清,把自己的寂寞之情寄于“幽僻”、“寂寞”的路,这多么好的修辞写法。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 2、修辞手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常用修辞手法的类别及作用 教学难点:常用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平日说话中或作文中有没有混淆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呢,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二、复习以往知识(前测)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学生回答 展示多媒体:常见的十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借代,设问,反问,引用。) 2、请同学说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 儿。( )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3)、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 雨。( ) (4)、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 吗?( ) (5)、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 (6)、雨在哭,山河却在欢笑;雨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 (7)、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 (8)、"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 你。( ) (9)、柳**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 桃。( )(10)、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三、知识点讲解 (一)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1、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2、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3、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4、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5、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6、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7、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8、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9、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0、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1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2、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在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

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4、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5、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16、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1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8、棉花像雪一样。 19、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0、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21、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2、西湖像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23、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2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25、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湿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26、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27、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28、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修辞手法及赏析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2)借代: 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⑥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拟人: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例如: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4)夸张: 是为了更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有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格。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过度夸张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准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考点精讲】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准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个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8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准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使用修辞方法实行表达的水平等等。 在高考考卷中,它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以选择题(这类题型估计以后会减少,因为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也开始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了。)或简答题的方式出现。仿写、补写题型又常和仿写句式的考查相结合,出现在试卷的第五、六大题中。 【复习指南】 “准确使用常见的修辞”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熟悉常见修辞方法的使用。 首先要准确理解和掌握《考试说明》提出的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详见“备考博览”)。 其次要理解和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使用正误、优劣和准确使用修辞方法表达的前提。 再次还要注意培养准确使用修辞方法的水平。这里包括审题水平,捕捉有效信息的水平,特别是分析语境的水平,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水平,驾驭语言文字的水平,等等。 ⒉树立大修辞观,破除片面性。 首先在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时候,要理解修辞除修辞方法外,还存有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修辞不但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各种辞格和辞趣的积极修辞,而且还应该包括追求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的消极修辞。我们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使用。 其次,修辞的理解和使用还得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管话说得好不好。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准确,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动。 ⒊提升联想、想象等思维水平。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所以,近年来高考对修辞使用水平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使用水平,不如说是考思维水平;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

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

1、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3、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4、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5、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6、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7、深秋,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地上尽是落叶。 8、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9、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10、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大海中的灯塔。 11、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12、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13、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14、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5、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1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17、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18、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19、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20、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2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22、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23、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24、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25、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26、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27、xx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28、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29、钱钟书围城里说:打呼噜像放长线的风筝。 30、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31、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32、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修辞手法及赏析

修辞手法及赏析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2)借代: 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着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⑥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拟人: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8年1月15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1.【2017年高考山东卷】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的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 示例一它如春风,吹走我们脸上的愁云;如阳光,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如暖流,融化我们心里的坚冰。 示例二它如明亮的灯火,温暖寒冷的暗夜,驱散心头的迷雾,照亮回家的路途。 【解析】解答该题,应当了解文段的语境,这段话是围绕健康心理来谈,因此所填内容也要针对“健康心理”来说,另外还要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手法及字数的限制,排比修辞为我们确定了语句的格式,应当用三个相同句式的句子来表达;比喻修辞为我们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应当是把“健康心理”合理作喻,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2.【2016年高考山东卷】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 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3.【2015年高考四川卷】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求:①紧扣宣传目的;②运

用比喻手法;③不超过40字。 示例创业是青春的火炬,创新是创业的翅膀,用创业点燃创新梦想,用创新放飞 人生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生动的能力。拟 写宣传语,首先要凸显目的,扣紧主题“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还要符合手法运用(比喻)等具体要求。有字数限制,考生就应巧用比喻手法,使语句精练 生动,围绕“创业”与“创新”来组织语言、形象表达。 误区警示 1.比喻与比拟 比喻与比拟,都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1)性质、作用不同: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是用喻体比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 (2)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比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为有比喻词和本体的明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拟为人或物,但无论是拟人,还是拟物,拟体一般都不出现。 2.借喻与借代 借喻与借代都是以借体代本体,本体不出现。它们的区别有两点: (1)借喻重在打比方,可换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称,不能换成明喻。 (2)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 3.排比与对偶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 (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句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出现的现象。 4.设问与反问 设问与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们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1)设问自问自答,一般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一般也不须要作答,因为答案已十分明确。

有关修辞手法的句子

有关修辞手法的句子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拟人句: 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2.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3.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4.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 5.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6.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7.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8.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们正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呢! 9.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0.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9、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10、北极星橡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11、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 12、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13、我像风筝一样, 不能远走高飞 ,痛苦无奈像秋千一般, 荡了出去又回来。 14、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15、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16、在图书馆扒着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就象晚年石钟乳一样 17、钱钟书围城里说:打呼噜象放长线的风筝。 18、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19、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20、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2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22、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23、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暗喻) 24、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25、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

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喻 △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 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 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 一片银白色。 △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 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 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深秋,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 树上飘落下来,地上尽是落叶。 △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空中飞 飞扬扬地飘着,好像是在向秋天告 别。 △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 ——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 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 可爱。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

镜。 △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道旁的草地上长着一簇簇蒲公英,伞形的小白花球,随风散落。 △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

得更加绚丽多彩。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 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拟人 ▽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 实战演练

1.(2018·南京高三模拟)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选D。A项,“朱门”指红色的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这里代指富贵人家。B项,“雕阑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C项,“牙璋”是古代发兵用的符信,这里代指将帅,“凤阙”代指长安。D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狂吟烂醉君无笑,十丈愁城要解围。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解析:选D。A项,以“征蓬”“归雁”自比,使用了比喻的手法;B项,以“浮云”喻“游子意”,以“落日”喻“故人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C项,以“城”喻“愁”,使用了比喻的手法;D项,没有使用比喻的手法。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B.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C.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解析:选C。A项,“嫩叶商量”中的“商量”运用拟人的手法;B项,“带得钟声到海幢”中的“带得”运用拟人的手法;C项,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D项,“草树知春”中的“知春”运用拟人的手法。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B.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C.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D.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有 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拟人: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 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7.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 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说明方法: 什么是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 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使文章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 分类别——条理清晰; 作比较——鲜明突出; 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还有: 作诠释——补充说明,更易理解; 画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一比喻例句: 1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2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3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5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6深秋,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地上尽是落叶。 7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空中飞飞扬扬地飘着,好像是在向秋天告别。 8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9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10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1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12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13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14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15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6道旁的草地上长着一簇簇蒲公英,伞形的小白花球,随风散落。 17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18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19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20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二拟人例句: 1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2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4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5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6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8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9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10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11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12女人坐在小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1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练(含答案解析)

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练 (含答案解析)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 (一)比喻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 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 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 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例如:生活是海洋。 (3)借喻 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例如: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修辞手法句子大全

篇一:修辞手法的句子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答在其中。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

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还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呼告、通感、互文、寄寓、寄托、象征等。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

(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 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

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

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1、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2、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女人坐在小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4、道旁的草地上长着一簇簇蒲公英,伞形的小白花球,随风散落。 5、他家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6、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7、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8、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9、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0、你觉得有问题吗? 11、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12、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空中飞飞扬扬地飘着,好像是在向秋天告别。 13、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4、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15、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16、球球跌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 17、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18、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9、这样有问题吗? 20、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1、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2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23、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24、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5、地球难道不是圆的吗? 26、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27、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山岭巍峨起伏,显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 28、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29、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30、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31、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2、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3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34、两袖清风是廉者的幸福,生意兴隆是商人的幸福,惩恶锄奸是侠士的幸福,品学兼优是学生的幸福,扶危济困是善人的幸福,春种秋收是农人的幸福。 35、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36、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37、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38、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39、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40、有这样的可能吗?

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及练习

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及练习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