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降水井计算

某工程降水井计算
某工程降水井计算

第一章降水设计

1 设计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地下室基础平面布置图。

3.技术要求

本工程±0.00标高为559.1m,勘察期间测得静止水位埋深2.30~6.90m,相对应水位高程552.69~553.30m之间,平均高程在552.74m左右。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位丰、枯水期年变幅一般为1.50~2.00m。经调查,并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综合判定历年最高水位(抗浮设计水位)标高建议值可取555.00m。地下室施工对降水安全性要求较高,为满足施工要求,地下水位须降至基底0.5m以下。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JGJ/T111-98)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 降水设计

在基坑围,当降水井把整个基坑围地下水形成包围下降到作业区底标高,整个作业区为干作业区,可开展施工。根据详勘资料和地区水文地质相关资料,计算参数选用如下:

1.开挖深度:作业区深度-7.6~-5.3m;

2.降水井管距作业区边线不小于1.5~2.5m;

3.设计降深:按最深基坑-7.6m考虑,s d=555.0-(551.8-0.5)=3.7m;

4.含水层厚度:地下含水层厚取H=20.0m;

5.水位降深值:s w=553.3-551.3=2.0m;

6.渗透系数:由地勘资料,该场地砂卵层平均渗透系数K 取22m/d 。

3 水文地质计算

本工程地下室由综合楼和体育馆两个区域组成,降水设计时分成两部分单独进行计算。

1.降水验算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模型详见下图。

图一 基坑降水计算简图

2.基坑中心点起算的等效半径 1o r =A 为基坑面积,综合楼地下室面积为8934.18m 2

2o r A 为基坑面积,体育馆地下室面积为16217.34m 2

3.潜水含水层的影响半径R

2R s ==419.52m

s w 为井水位降深,s w 小于10时取值为10m

4.基坑涌水量

综合楼部分:(2)ln 1d d o H s s Q k R r π-=??+ ???

=4252.12(m 3/d)

体育馆部分:(2)ln 1d d o H s s Q k R r π-=??+ ???

=4827.33(m 3/d) 5.确定单井出水量

120o s q r π=3/d)

6.求出管井数量

综合楼部分:n= 1.1o

Q n q ==11.81(口) 所以综合楼部分取管井数为12口井。

体育馆部分:n= 1.1o

Q n q ==13.41(口) 所以体育馆部分取管井数为14口井。

4 井管渗透速度及井深确定

(1)

最大允渗透速度:60c V =(m/d )

(2)最小滤水井管长度:min /2o s c l q r V π=??=2.5m

(3)井点深度确定:

降水井深度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中6.3.2式确定:

123456w w w w w w w H H H H H H H =+++++

=7.3+0.5+1.5+2.0+2.5+2.5

=16.3m

H W1:基坑深度(电梯井最深基坑深度为-7.3m );

H 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

H W3:ir 0;i 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围宜为1/10~1/15;r 0为降水井分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

H W4: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

H 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

H W6:沉砂管长度。

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及相关工程经验,为保证降水效果并考虑降水井标管为2.5m 长,井深可定为H w=17.5m。

第二章施工工艺

1 施工流程

降水井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2 施工流程简述

(1)测量放线

根据甲现场给定的控制点及降水平面图和相关设计文件,测量放出各井位,并打入木桩,涂上红油漆作标记。

(2)凿井

基坑支护设计文件采用CZ-22型冲击钻机成井,泥浆护壁工艺成,要求成井径

为600mm。井身保持圆正,以确保填砾厚度。井身保持垂直,顶角的倾斜不得超过1度。

在成中有大量泥浆,为了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应先在井点旁挖泥浆沉淀池,待泥浆沉淀一段时间后同土开一起挖出运走。

(3)吊装井管(滤管)

经现场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用抽筒清,吊装井管。井管之间焊接牢固,安装垂直。若采用旋挖钻机成,由于径较大,须保证井管居中下入。

(4)填砾

填料规格为5~15mm砾,填至距地面2m左右采用粘土回填封闭。滤料的实际填入量不应小于理论计算量。

(5)洗井

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空压机洗清之后再用活塞洗井;重复以上洗井过程,洗井至井管通畅、水清,达到正常抽水时含砂率小于1/20000的规要求。

洗井时间的控制:每井活塞洗井原则上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原则不少于2个台班,以确保降水质量,但洗井结束时间最终以达到水较清澈为止。

(6)抽水试验:

洗进完毕作好简易抽水试验,以确定该井的产水量。

3 降水过程控制

1) 抽水前应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止水位。降水井施工完成后,根据工期安排,应提前于土开挖前1开始降水,且必须保证抽水的连续性,不得长时间停顿,如有水泵损坏,应及时更换。

2) 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位达到

设计降水深度后,可每天观测一次水位(水位观测允误差为±5cm),使降水符合设计

要求。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工长及项目负责人汇报,并得到及时处理。

3) 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

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

4) 在降水开始的第1个月,应每天定时测量水中的含砂量,并作好记录,含砂量

可采用专用测砂量杯测量,控制值为1/20000,否则须采取相应措施;1月后,含砂量

减少、稳定后,测量间隔可适当延长至3~5天。

5) 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6) 现场准备水泵2台及适当数量排水管等做备用。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

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7) 现场备用一台150kw柴油发电机,当发生停电时,及时切换电源,保持正常

降水。

4 抽水设备选择

采用深井潜水泵进行管井降水,拟采用水泵流量25—40T/h,扬程30m。为保持

降水稳定,宜采用动力电源。各水泵井口外排水管线应按要求布置,同时保持两台完好

备用泵,井水泵损坏后,应即时进行更换、维修。水泵抽水后,降水人员采取两班制

24小时连续值班,确保连续降水。

5 沉砂池的修建

沉砂池根据现场情况设置。沉砂池采用机制砖砌筑,外面1:2水泥砂浆抹面。沉砂池长约4.5m,宽约2.0m,深度1.5m,沿长度向分成3个小格,抽出来的水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城市雨水管网中。现场可根据实际拟建区域市政管网情况进行调整。

6 降水工程的监测与维护要求

1)抽水前应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止水位;

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

3)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后,可每天观测一次水位,水位观测允误差为±50mm;

4)绘制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的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

5)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效果;

6)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7)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经常检查排水沟,防止渗漏;

8)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9)现场应准备备用柴油发电机,当发生停电时,及时切换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7 防止砂粒流失对建筑物影响的措施

由于本工程施工降水从基坑开挖至完成主体结构为止,持续时间较长,抽水过程中卵层中的砂粒流失可致使卵架空、地面沉陷,从而对已有建筑物和市政道路造成破坏。故我公司将采取如下措施防止砂流失:

1、成井过程中认真记录地质情况,在砂层分布地段宜增设滤水管,同时控制该部分填砾直径,以≤0.5cm为宜;

2、在砂粒含量高的卵层中,采用0.5~1cm填砾作为滤水层,滤水管丝距采用1.5mm,同时采用细砂窗网布包缠滤水管,以起到防止砂粒流失;

3、在成井过程中,保证足够的洗井时间;

4、抽水必须连续,其中不能间断。

8 降水井施工及技术要求

(1)降水井成井采用泥浆护壁冲击成工艺,成径≥600mm,井管采用径为300mm 的定型钢筋混凝土管,井管应高出地面不少于200mm,地面以下2000mm围应用粘土填实,井口2000mm围应用厚度100mm的C10混凝土封闭。

(2)井管围填砾料选用规格5~15mm规格的砾,宜采用静水填砾法。

(3)洗井采用活塞及压缩空气联合洗井法,单井洗井一不得少于8小时。

(4)降水井施工时应格按有关规执行,确保成井质量。

(5)施工中应做好成井记录,必要时可以调整过滤井管位置,避免将过滤管下在粉细砂层,导致抽水时大量来砂。

(6)正式抽水前应进行含砂率测试,确保出水含砂率≤1/20000。

(7)降水井监测维护期,应对各降水井和观测水位、水量同步监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基坑侧壁、坑底有无渗水现象,如有应即时查明原因。

(8)降水井施工质量要求

a、滤料、管材、过滤器等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b、降水期间,基槽底任部位的实际降水深度应大于或等于设计的预计降水深度。

c、管井降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9 安全控制措施

1) 凿井施工时保持泥浆高度,防止垮。

2) 排桩施工时应注意避免混凝土堵塞降水井。

3) 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经常检查排水沟,防止渗漏。

井点降水计算

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避免基坑积水和确保施工方便,除采取井点降水外,还在基坑面四周砌筑250×250的排水沟,四大对称角设四个钢筋笼集水井,(集水井半径500mm,深800mm),每个井内放置一个Φ100单极电动潜水泵,24小时不间断排水,并派专人进行看管。把水从集水井抽至地面沉沙坑,然后排入市政管道内。基坑降水示意图如下: 明沟、集水井排水示意图 由于该地域地下水丰富需进行井点降水,井点降水计算如下(此计算按照最大化粪池尺寸计算)。 (1) 基坑中心要求降低水位深度: 由于地下水位深度为-1.8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将近6m,水位要降至基坑一下500mm,故基坑水位降深为-4.7m (2)影响半径R

注:由于地质勘测报告中未提供渗透系数K ,根据施工手册查到的K=10 m3/d (3)基坑等效半径r 0 r 0 = 0.29(a +b )=0.29*(11.8+3)=4.3 基坑涌水量: (2H – S)S (2*6.15– 4.7)*4.7 Q= 1.366K = 1.366*10* Lg(R + r) – lg r lg(73.70 +4.3)-lg4.3 =257.25m 3/d (4)单根井点管的极限涌水量: q=120π rl 3 K = 120*3.14*0.1*0.73* 10 =40.9m 3/d (5)求井点数n : n= 1.1*Q/q = 1.1*257.25/40.9 =6个 (6)井管长度: 井管全长 5.86 + 0.8 + 0.5 + 0.1*13.8/2 – 0.6 = 7.25m 井点降水平面示意图 地下自然水位 降水水面位置 井点降水剖面示意图 集水坑

x工程降水井计算

第一章降水设计 1 设计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地下室基础平面布置图。 3.技术要求 本工程±0.00标高为559.1m,勘察期间测得静止水位埋深 2.30~6.90m,相对应水位高程552.69~553.30m之间,平均高程在552.74m左右。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位丰、枯水期年变幅一般为1.50~2.00m。经调查,并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综合判定历年最高水位(抗浮设计水位)标高建议值可取555.00m。地下室施工对降水安全性要求较高,为满足施工要求,地下水位须降至基底0.5m 以下。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 降水设计 在基坑范围内,当降水井把整个基坑范围内地下水形成包围下降到作业区底标高,整个作业区为干作业区,可开展施工。根据详勘资料和成都地区水文地质相关资料,计算参数选用如下: 1.开挖深度:作业区深度-7.6~-5.3m; 2.降水井管距作业区边线不小于1.5~2.5m; 3.设计降深:按最深基坑-7.6m考虑,s d=555.0-(551.8-0.5)=3.7m;

4.含水层厚度:地下含水层厚取H=20.0m ; 5.水位降深值:s w =553.3-551.3=2.0m ; 6.渗透系数:由地勘资料,该场地砂卵石层平均渗透系数K 取22m/d 。 3 水文地质计算 本工程地下室由综合楼和体育馆两个区域组成,降水设计时分成两部分单独进行计算。 1.降水验算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模型详见下图。 图一 基坑降水计算简图 2.基坑中心点起算的等效半径 1o r = A 为基坑面积,综合楼地下室面积为8934.18m 2 2o r A 为基坑面积,体育馆地下室面积为16217.34m 2 3.潜水含水层的影响半径R 2R s ==419.52m s w 为井水位降深,s w 小于10时取值为10m 4.基坑涌水量

基坑降水计算

6.3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6.3.1 降水井型 选6型喷射井点:外管直径为200mm ,采用环形布置方案。 6.3.2 井点埋深 埋置深度须保证使地下水降到基坑底面以下,本工程案例取降到基坑面以下 1.0m 处。埋置深度可由下式确定: ()01x L H h h l i r h =++?+?++ (6.2) 式中: L —— 井点管的埋置深度()m ; H —— 基坑开挖深度()m ;这里12H m = h —— 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m ,这里可取一般值 0.2m ; h ?—— 降水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的安全距离()m ,本次可取1.0m ; x i —— 降水漏斗曲线水力坡度,本次为环状,取0.1; 1h —— 井点管至基坑边线距离()m ,本次取1.0m ; 0r —— 基坑中心至基坑边线的距离()m ,本次工程案例去最近值宽边的一半,即40m ; l —— 滤管长度()m ,本次取1.0m 。 故带入公式可得埋置深度L 为: ()01120.2 1.00.1(1.040) 1.018.3x L H h h l m r i h =++?+?++=+++?++= 6.3.3 环形井点引用半径 采用“大井法”,参考规范,将矩形(本案例长宽比为2.5,小于10)基坑折算成半径为x 0的理想大圆井,按“大井法”计算涌水量,故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 4 0b a x +? =η (6.3) 式中:

,a b —— 基坑的长度和宽度()m ,200,80a m b m == η —— 系数,可参照下表格选取: 表6.1 系数η表 800.40200 b a == ,则 1.16η= 故带入公式可得本次基坑的引用半径0x 为: 020080 1.1681.244 a b m x η++=? =?= 6.3.4 井点抽水影响半径 由下列公式可求得抽水影响半径: m kt R H x w 220 + = (6.4) 式中: t —— 时间,自抽水时间算起(2-5昼夜) ()d ,本案例取5d ; k —— 土的渗透系数 (/)m d ,这里取平均值 2.7/k m d =; w H —— 含水层厚度()m ,本次取承压含水层厚度含水 层厚度④,⑤土层厚度的总和,即为 5.2611.2w H m =+=, m —— 土的给水度,按表 3.2确定,本次取圆砾

管井降水计算

管井降水计算书 合肥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二标工程;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180天;施工单位: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合肥市重点局投资建设,北京市政设计研究/合肥市政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合肥市勘察院地质勘察,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 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邹总担任项目经理,邹总担任技术负责人。 工程说明:合肥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拟建于包河区大圩乡境内,繁华大道(规划道路)以北。一期日处理污水规模10万m3/d,总征地面积13、8ha,占地面积9、9ha,附属建筑面积2950m2,生产建筑面积6045、1m2。 本次工程主要包括进水泵房及粗格栅间、出水井、细格栅间、曝气沉沙池、砂水分离车间、污泥泵房、沉淀池、配水井、提升泵房、滤池设备间、紫外消毒渠道以及场内土方挖填、道路、排水管道等全部工作内容。 建筑物结构形式主要以钢筋砼框架为主,个别为砖混结构,部分构筑物主要为现浇钢筋砼整体结构。 拟建场地现主要为水田,地形较平坦,西部局部为藕塘及沟渠。实测地面高程8、60~12、62m,最大高差4、02m。根据现场地址情况,大部分构筑物地下软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复合地基处理。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分布于①层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及②层淤泥质 粉质粘土、③层粘土中的孔隙水,水量与地势高低及填土厚度有较大关系,场地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为主补给,无统一地下水位,排泄途径主要就是蒸发及渗入低洼处为主。水位标高8、60~10、53m。另一类为分布于⑥层粉土及⑦层粉土夹粉砂中的承压水,主要由地下径流渗透补给,与南淝河河水联系密切,其承压水头一般大于4m。 鉴于以上地质及水文情况,对于大部分深基坑部位均需要进行降、排水施工,以确保基坑边坡及构筑物自身的安全。 一、水文地质资料

最新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1 2 1、工程简介 3 着中重说明基础工程中的地质概况、地下水概况以及与降水有关的情况,即4 为什么要降水? 5 2、降水方式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6 现场井点布置,采用的设备型号,技术参数等。 7 3、降水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8 在降水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安全、环保应注意的事项 9 4、计算书(附后) 10 本节主要讨论轻型井点降水有关计算 11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12 一、总涌水量计算 13 1.基坑总涌水量Q(m3/d),即环形井点系统用水量,常按无压完整井井群,14 用下式计算公式: 15 (2H―s)s 16 Q=1.366K 17 lgR―lgx0 18 2.单井井点涌水量q(m3/d)常按无压完整井,按下计算公式:

19 (2H―s)s 20 q=1.366K 21 lgR―lgr 22 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 23 H—含水层厚度(m); 24 s—水的降低值(m); 25 R—抽水影响半径(m),由现场抽水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R=1.95 s√H? 26 K 27 r—井点的半径(m); 28 x0—基坑的假想半径(m,当矩形基坑长宽比小于5时,可化成假想半径x0的圆形井,按下式计算:x0=√F/π 29 30 F—基坑井点管所包围的平面面积(m2); 31 π—圆周率,取3.1416; 二、井点管需要根数 32 33 井点管需要根数n可按下式计算: 34 Q 35 n=m 36 q 37 式中 q=65π?d?l 3√K

式中: 38 39 n—井点管根数; 40 m—考虑堵塞等因素的井点备用系数,一般取m=1.1; q—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m3/d); 41 42 d—滤管直径(m); 43 l—滤管长度(m); 44 三、井点管平均间距 45 井点管平均间距D(m),可按下式计算: 46 2(L+B) 47 D= 48 n-1 49 求出的D应大于15d,并应符合总管接头的间距(一般为80、120、160mm)50 要求。 51 式中:L—矩形井点系统的长度(m); 52 B—矩形井点系统的宽度(m); 53 54 四、例题 55 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见图,基坑宽10m,长19m,深4.1m,挖土边坡1:0.5。 56 地下水位-0.6m。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该处地面下0.7m,为杂填土,此层下面57 有6.6m的细砂层,土的渗透系数K=5m/d,再往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现采用

降水井计算

. 可编辑文档 基坑降水计算书 一、基坑涌水量计算 1、原始条件: 计算模型:此井点系统为潜水非完整井,采用基坑外降水。 2、井点管距边坑距离为1.5m ,滤管长度取1.0m ,直径40mm ,配有配套抽水设备;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室内渗透系数结合当地经验取值)0.2(m/d )。 3、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3.1基坑开挖深度6.00m ,基坑面积约为9738m 2 。 (1)基坑中心处要求降低水位深度 S ,取降水后地下水位位于坑底以下1.0m ,则有S=6.00+1.0=7.00m (2)含水层厚度H ’=16m (3)影响半径0R 225R m == 基坑等效半径080.69r m = = 0086.36R R r m ∴=+= (4)基坑涌水量()()3 002'1.366298.81 lg H S S m Q k d R r -==?? ??? 二、降水井数量计算 1、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公式验算每根井点的允许最大进水量 3' 1208.81()m q d π== 2、井点管的数量 '1.1 34()Q n q ==眼 经验算,34眼水井管出水量基本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的要求! 三、降水井深度计算 降水井深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123456W W W W W W W H H H H H H H =+++++ 式中: H 1=6.00m (基坑深度) H 2=1.0m (降低水位距离基底要求) H 3=2.0m (水力坡度) H 4=2.0m (水位变化幅度) H 5=1.0m (过滤器长度) H 6=1.0m (沉淀管长度) 根据计算,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又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井内必产生沉砂,因此降水井深度取13米,疏干井深度取14米。 20米。 四、补充方案 1、考虑场地南侧有明水影响,降水井加密布设。沿基坑周边布置32口降水井,井深 13米,另在坑内布置20口14米深疏干井。 2、基坑集水井、电梯坑等处由于开挖较深,可布设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3、降水过程中,若该设计方案中降水井不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可增设降水井。

井点降水计算计算书

井点降水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3、《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一、水文地质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2012),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示意图 1、基坑等效半径 矩形基坑:r o=0.29×(A+B)=0.29×(30+40)=20.3m 2、平均渗透系数 k=∑(k i×h i )/∑h i=(1×0.8+0.1×3+3×6+12×7.488)/(0.8+3+6+17.288)=6.302m3/d 3、井点系统的影响半径R0 S d= H1+s-d w=5+0.5-0.2=5.3m S w= H1+s-d w +r o×i =5+0.5-0.2+20.3×0.15=8.345m 潜水含水层:R=2S w(kH)0.5=2×8.345×(6.302×17.288)0.5=110.641m R0=R+r o=110.641+20.3=130.941m 4、井点管的长度 H d≥H1+s+r o×i+h+l=5+0.5+20.3×0.15+0.2+1=9.745m 5、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远离边界:Q=πk(2H-S d)S d/ln(R0/r o)=3.14×6.302×(2×17.288-5.3)×5.3/ln(130.941/20.3)=1647.937m3 /d 6、单井出水量 q0=120π×r s×l×k1/3=120×π×0.025×1×6.3021/3=17.409m3/d 7、井点管数量

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1、工程简介 着中重说明基础工程中的地质概况、地下水概况以及与降水有关的情况,即为什么要降水? 2、降水方式方法及采取的措施 现场井点布置,采用的设备型号,技术参数等。 3、降水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降水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安全、环保应注意的事项 4、计算书(附后) 本节主要讨论轻型井点降水有关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一、总涌水量计算 1.基坑总涌水量Q(m3/d),即环形井点系统用水量,常按无压完整井井群, 用下式计算公式: (2H―s)s Q= lgR―lgx0 2.单井井点涌水量q(m3/d)常按无压完整井,按下计算公式: (2H―s)s q= lgR―lgr 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s—水的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由现场抽水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R=s√H? K r—井点的半径(m);

x0—基坑的假想半径(m,当矩形基坑长宽比小于5时,可化成假想半径x0的圆形井,按下式计算:x0=√F/π F—基坑井点管所包围的平面面积(m2); π—圆周率,取; 二、井点管需要根数 井点管需要根数n可按下式计算: Q n=m q 式中 q=65π?d?l 3√K 式中: n—井点管根数; m—考虑堵塞等因素的井点备用系数,一般取m=; q—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m3/d); d—滤管直径(m); l—滤管长度(m); 三、井点管平均间距 井点管平均间距D(m),可按下式计算: 2(L+B) D= n-1 求出的D应大于15d,并应符合总管接头的间距(一般为80、120、160mm)要求。式中:L—矩形井点系统的长度(m); B—矩形井点系统的宽度(m); 四、例题 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见图,基坑宽10m,长19m,深4.1m,挖土边坡1:。地下水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步骤是什么降水法施工的适用条件与范围是什么 一、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步骤为:确定井点系统的布置方式(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计算涌水量;计算井点数量和井距;校核水位降低数值;选择水泵规格等。二、井点降水是高地下水位地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克服流砂、稳定基坑边坡、降低承压水位防止坑底隆起和加速土的固结,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工程能在较干燥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基本上在任何场地都可以抽水,除一些保水性很好的土壤。降水方法和设备可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水的深度和工程特点,经过技术经济和节能比较后确定。 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1、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标高 2、井点安拆。运输,使用天数 3、使用天数内不计算,非使用天数内可计停班 一、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

回答:1:当需开挖的基坑设计基坑底标高位于地下位以下时。 2:定额规定“井点降水中的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大口径井点的采用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降水深度6m以内采用轻型井点,6m以上30m以内采用相应的喷射井点,特殊情况下可选用大口径井点。井点使用时间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喷射井点子目包括两根观察孔制作,喷射井管包括了内管和外管。井点材料使用摊销量中已包括井点拆除时的材料损耗量”。 二、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 回答:主要内容有井点安装、拆除、使用等项目。另外可能每个地区的定额子目设置不同,主要还是按当地定额设置的子目。使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套用定额1-2-8,定额中的费用已经包括(挖排水沟及管槽,井管装配及地面试管,铺总管,装水泵,水箱,冲孔沉管理,灌砂封口,连接试帛,拔井管,拆管,清洗,整理,堆放), 三、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回答:轻型井点50根为一套。井点工程量按"套天"为单位计算,累计根数不足一套者按一套计算,一天按24小时计算。井管的安装、拆除工程量按根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例题
某厂房设备基础施工,基坑底宽 8m,长 12m,基坑深 4.5m,挖土边坡 1:0.5,基坑平、 剖面如下图所示。经地质勘探,天然地面以下 1m 为亚粘土,其下有 8m 厚细砂层,渗透系 数 K=8m/d, 细砂层以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位标高为-1.5m。采用轻型井点法降低 地下水位,试进行轻型井点系统设计。
解:
1)井点系统的布置 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和平面形状,本基坑面积较大,轻型井点选用环形布置。为使总 管接近地下水位,表层土挖去 0.5m,则基坑上口平面尺寸为 12m×16m,布置环形井点。 总管距基坑边缘 1m,总管长度 L=[(12+2)+(16+2)]×2=64(m) 水位降低值 S=4.5-1.5+0.5=3.5(m) 采用一级轻型井点,井点管的埋设深度(总管平台面至井点管下口,不包括滤管) HA?H1 +h+IL=4.0+0.5+ ×( )=5.2(m)(环状井点 I=1/10,L 取

基坑短边) 采用 6m 长的井点管, 直径 50mm, 滤管长 1.0m。 井点管外露地面 0.2m, 埋入土中 5.8m (不包括滤管)大于 5.2m,符合埋深要求。 井点管及滤管长 6+1=7m,滤管底部距不透水层 1.70m(9-7-(0.5-0.2)=1.7) ,基坑 长宽比小于 5,可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 2).基坑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式 1—23)进行计算 Q=
先求出 H0、K、R、x0 值。 H0:有效带深度,按表 1-16 求出。 S——水位降低值(m) ; R——抽水影响半径(m) ; s’——井点管内水位降落值 l——滤管长度(m) ; 表 1-16 S’/(S’+l) H0 有效带的深度 H0 值 0.2 1.3(S’+l) 0.3 1.3(S’+l) 0.5 1.7(S’+l) 0.8 1.85(S’+l)
s’=6-0.2-1.0=4.8m。根据
查 1-16 表 ,求得 H0:
H0 =1.85(s?+1)=1.85(4.8+1.0)=10.73(m) (当查表得到的 H0 值大于实际含水层厚度 H 时,则取 H0=H ) 由于 H0 >H(含水层厚度 H=1+8-1.5=7.5m),取 H0=H=7.5(m) K: 渗透系数,经实测 K=8m/d R: 抽水影响半径, (m) (m)
x0: 基坑假想半径,x0 = F——环形井点所包围的面积(m2) 。 将以上数值代入式 1—28,得基坑涌水量 Q:
Q=
=1.366×8×
(m3/d)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 井点降水, 实例, 施工 一、总涌水量计算 1. 基坑总涌水量Q(m3/d),即环形井点系统用水量,常按无压完整井井群, 用下式计算公式: (2H―s)s Q=1.366K lgR―lgx0 2. 单井井点涌水量q(m3/d)常按无压完整井,按下计算公式: (2H―s)s q=1.366K lgR―lgr 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s—水的降低值(m); R—抽水影响半径(m),由现场抽水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R=1.95 s √H? K r —井点的半径(m); x0—基坑的假想半径(m,当矩形基坑长宽比小于 5 时,可化成假想半径x0 的圆形井,按 下式计算:x0=√F/ π F—基坑井点管所包围的平面面积(m2); π—圆周率,取 3.1416 ; 二、井点管需要根数 井点管需要根数n 可按下式计算: Q n=m q 式中q =65π?d?l 3 √K 式中: n—井点管根数; m—考虑堵塞等因素的井点备用系数,一般取m=1.1 ; q —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m3/d);

d—滤管直径(m); l —滤管长度(m); 三、井点管平均间距 井点管平均间距D(m),可按下式计算: 2 (L+B) D= n - 1 求出的D应大于15d,并应符合总管接头的间距(一般为80、120、160mm)要求。 式中:L—矩形井点系统的长度(m); B —矩形井点系统的宽度(m); 四、例题 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见图,基坑宽10m,长19m,深 4.1m,挖土边坡1:0.5 。地下水位-3.m。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该处地面下0.7m,为杂填土,此层下面有 6.6m 的细砂层,土的 渗透系数K=5m/d,再往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现采用轻型井点设备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机械开挖土方,试对该轻型井点系统进行计算。 解:(1)井点系统布置 该基坑顶部平面尺寸为14m×23m,布置环状井点,井点管离边坡为0.8m。要求降水深度s =4.10 -0.6 +0.5 =4.0m,因此,用一级轻型井点系统即可满足要求,总管和井点布置在 同一水平面上。由井点系统布置处至下面一层不透水粘土层的深度为0.7 +6.6 =7.3m,设井点管长度为7.2m(井管长6m,滤管 1.2m,直径0.05m),因此,滤管底距离不透水粘土 层只差0.1m,可按无压完整井进行设计和计算。 (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含水层厚度:H=7.3 -0.6 =6.7 m 降水深度:s=4.1 -0.6 +0.5 =4.0m 基坑假想半径:由于该基坑长宽比不大于5,所以可化简为一个假想半径为x0 的圆井进行 计算: x0=√F/ π=√(14+0.8 ×2)(23+0.8 ×2)/ 3.14 =11m 抽水影响半径:R=1.95 s √H? K =1.95 ×4√6.7 × 5 =45.1m 基坑总涌水量: (2H―s)s Q=1.366K lgR―lgx0

建筑工程量计算例题(详细)

【例】某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已知C20混凝土独立基础85米3,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179.1米2,用工料单价法计算工程造价(按三类工程取费,市区计取税金,预拌混凝土市场价330元/米3),其他可竞争措施项目仅计取“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配合费”. 工程预算表 取费程序表 例题解析:1.其他可竞争措施项目中的其他11项费用按建设工程项目的实体项目和可竞争措施项目(11项费用除外)中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乘以相应系数计算. 2.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的计费基数是相同的 ,即按直接费中的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乘以相应费率,其中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

4.注意2012年新定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计算的变化. 【例】如图,计算人工挖土方、钎探、回填土、余土外运、砖基础工程量. (土质类别为二类,垫层C15砼,室外地坪-0.300) 【例】如下图所示尺寸,求混凝土带型基础模板和混凝土的工程造价. 备注:按三类工程取费,企业管理费费率为17%,利润费率为10%,规费费率为25%,税金税率为 3.48%,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费为4.25%. 解:(1)带型基础外侧模板 S 1 =[(4.5×2+0.5×2)×2+(4.8+0.5×2)×2]×0.3=9.48 米2 (2) 带型基础内侧模板 S 2 =[(4.5-0.5×2)×2+(4.8-0.5×2)×2]×0.3×2=8.76 米2 带型基础模板工程量 S= S 1+ S 2 =18.24 米2(模板工程量3分) (3)带形基础混凝土 外墙 V=1×0.3×(4.5+4.5+4.8)×2=8.28 米 3 (混凝土工程量2分) 内墙 V=1×0.3×(4.8-1)=1.14 米3 (混凝土工程量2分) 合计:9.42 米3

降水井计算

降水井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基坑降水计算书 一、基坑涌水量计算 1、原始条件: 计算模型:此井点系统为潜水非完整井,采用基坑外降水。 2、井点管距边坑距离为1.5m ,滤管长度取1.0m ,直径40mm ,配有配套抽水设备;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室内渗透系数结合当地经验取值)(m/d )。 3、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基坑开挖深度6.00m ,基坑面积约为9738m 2。 (1)基坑中心处要求降低水位深度S ,取降水后地下水位位于坑底以下1.0m ,则有S=+=7.00m (2)含水层厚度H ’=16m (3)影响半径0R 基坑等效半径080.69r m = = (4)基坑涌水量()()3 002'1.366298.81lg H S S m Q k d R r -==?? ??? 二、降水井数量计算 1、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公式验算每根井点的允许最大进水量 2、井点管的数量 经验算,34眼水井管出水量基本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的要求! 三、降水井深度计算 降水井深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 H 1=6.00m (基坑深度) H 2=1.0m (降低水位距离基底要求) H 3=2.0m (水力坡度) H 4=2.0m (水位变化幅度) H 5=1.0m (过滤器长度) H 6=1.0m (沉淀管长度) 根据计算,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又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井内必产生沉砂,因此降水井深度取13米,疏干井深度取14米。 20米。 四、补充方案 1、考虑场地南侧有明水影响,降水井加密布设。沿基坑周边布置32口降水井,井深13米,另在坑内布置20口14米深疏干井。 2、基坑集水井、电梯坑等处由于开挖较深,可布设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3、降水过程中,若该设计方案中降水井不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可增设降水井。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步骤是什么降水法施工的适用条件与范围是什么 一、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步骤为:确定井点系统的布置方式(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计算涌水量;计算井点数量和井距;校核水位降低数值;选择水泵规格等。二、井点降水是高地下水位地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克服流砂、稳定基坑边坡、降低承压水位防止坑底隆起和加速土的固结,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工程能在较干燥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基本上在任何场地都可以抽水,除一些保水性很好的土壤。降水方法和设备可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水的深度和工程特点,经过技术经济和节能比较后确定。 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1、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标高 2、井点安拆。运输,使用天数 3、使用天数内不计算,非使用天数内可计停班 一、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

回答:1:当需开挖的基坑设计基坑底标高位于地下位以下时。 2:定额规定“井点降水中的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大口径井点的采用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降水深度6m以内采用轻型井点,6m以上30m以内采用相应的喷射井点,特殊情况下可选用大口径井点。井点使用时间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喷射井点子目包括两根观察孔制作,喷射井管包括了内管和外管。井点材料使用摊销量中已包括井点拆除时的材料损耗量”。 二、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 回答:主要内容有井点安装、拆除、使用等项目。另外可能每个地区的定额子目设置不同,主要还是按当地定额设置的子目。使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套用定额1-2-8,定额中的费用已经包括(挖排水沟及管槽,井管装配及地面试管,铺总管,装水泵,水箱,冲孔沉管理,灌砂封口,连接试帛,拔井管,拆管,清洗,整理,堆放), 三、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回答:轻型井点50根为一套。井点工程量按"套天"为单位计算,累计根数不足一套者按一套计算,一天按24小时计算。井管的安装、拆除工程量按根计算。

管井降水计算书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Q=πk(2H-S d )S d /ln(1+R/r o )=π5(2×ln(1+=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 为基坑等效半径(m); S d 为基坑水位降深(m); S d =(D-d w )+S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 w 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 0=120πr s lk1/3 降水井数量计算: n=q q 为单井出水能力(m3/d); r s 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4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y >l y 0=[k×(lgR -lg(nr n-1r w )/n]1/2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 为基坑等效半径; r w 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 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 0=R+r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 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S 1=H-(H2-q/(πk)×Σln(R/(2r sin((2j-1)π/2n)))) S 1 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q=πk(2H-S w ) S w /(ln(R/r w )+Σ(ln(R/(2r sin(jπ/n))))) q为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流量(m3/d),按下式计算: S w = H 1 +s-d w +r o ×i =+根据计算得S 1 = >= S d =,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 要求!

井点降水计算书_secret

井点降水计算书 一、水文地质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1、井点吸水高度计算: 根据所选施工机械设备的参数,井点管的最大吸水高度计算如下: H1=H v/100×10.3-Δh H V为抽水装置所产生的真空度(kPa); △h为管路水头损失(取0.3~0.5m); H1=7.89m; s w+D=1+6=7m; 根据计算得H1>=s w+D,故该设备满足降水施工要求! 2、井点布置计算: (1)、基坑等效半径的确定: r0=(A/π)1/2 A为基坑面积(m2);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2)、井点系统影响半径的确定: R0=R+r0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环形井点到基坑中心的距离(m)。 通过计算得到R0=51.93m; 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1.366k(2H-S)×S/log[2×(b1+b2)/πr0×cos(π(b1-b2)/2(b1+b2))] Q为基坑涌水量(m3);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S=(D-d w)+S w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 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b1为基坑中心到左边水体边缘的距离(m); b2为基坑中心到右边水体边缘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得基坑总涌水量为1721.77m3。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步骤是什么?降水法施工的适用条件与范围是什么? 一、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步骤为:确定井点系统的布置方式(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计算涌水量;计算井点数量和井距;校核水位降低数值;选择水泵规格等。二、井点降水是高地下水位地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克服流砂、稳定基坑边坡、降低承压水位防止坑底隆起和加速土的固结,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工程能在较干燥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基本上在任何场地都可以抽水,除一些保水性很好的土壤。降水方法和设备可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要求降水的深度和工程特点,经过技术经济和节能比较后确定。 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1、地下水位高于基底标高 2、井点安拆。运输,使用天数 3、使用天数内不计算,非使用天数内可计停班 一、井点降水施工的条件是什麽? 回答:1:当需开挖的基坑设计基坑底标高位于地下位以下时。 ???? 2:定额规定“井点降水中的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大口径井点的采用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降水深度6m以内采用轻型井点,6m以上30m以内采用相应的喷射井点,特殊情况下可选用大口径井点。井点使用时间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喷射井点

子目包括两根观察孔制作,喷射井管包括了内管和外管。井点材料使用摊销量中已包括井点拆除时的材料损耗量”。 二、井点降水结算需结算哪些内容? 回答:主要内容有井点安装、拆除、使用等项目。另外可能每个地区的定额子目设置不同,主要还是按当地定额设置的子目。使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套用定额1-2-8,定额中的费用已经包括(挖排水沟及管槽,井管装配及地面试管,铺总管,装水泵,水箱,冲孔沉管理,灌砂封口,连接试帛,拔井管,拆管,清洗,整理,堆放), 三、这些内容怎样计算工程量,排水泵计算台班吗? 回答:轻型井点50根为一套。井点工程量按"套天"为单位计算,累计根数不足一套者按一套计算,一天按24小时计算。井管的安装、拆除工程量按根计算。

工程量计算例题(DOC)

【例】某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已知C20混凝土独立基础85m3,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179.1m2,用工料单价法计算工程造价(按三类工程取费,市区计取税金,预拌混凝土市场价330元3),其他可竞争措施项目仅计取“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配合费”。 工程预算表 取费程序表 例题解析:1.其他可竞争措施项目中的其他11项费用按建设工程项目的实体项目和可竞争措施项目(11项费用除外)中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乘以相应系数计算。 2.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的计费基数是相同的,即按直接费中的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乘以相应费率,其中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 3.价款调整包括人、材、机的价差调整,价款调整不参与取企业管理费、规费和利润。 4.注意2012年新定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计算的变化。 【例】如图,计算人工挖土方、钎探、回填土、余土外运、砖基础工程量。 (土质类别为二类,垫层C15砼,室外地坪-0.300)

【例】如下图所示尺寸,求混凝土带型基础模板和混凝土的工程造价。 备注:按三类工程取费,企业管理费费率为17%,利润费率为10%,规费费率为25%,税金税率为3.48%,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为4.25%。 解:(1)带型基础外侧模板 S 1 =[(4.5×2+0.5×2)×2+(4.8+0.5×2)×2]×0.3=9.48 m2 (2) 带型基础内侧模板 S 2 =[(4.5-0.5×2)×2+(4.8-0.5×2)×2]×0.3×2=8.76 m2 带型基础模板工程量 S 1+ S 2 =18.24 m2(模板工程量3分) (3)带形基础混凝土 外墙 1×0.3×(4.5+4.5+4.8)×2=8.28 m3 (混凝土工程量2分)内墙 1×0.3×(4.8-1)=1.14 m3 (混凝土工程量2分) 合计:9.42 m3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计算例题

轻型井点系统设计计算示例 某多层厂房地下室呈凹字形,其平面尺寸如图1-76所示,基础底面标高为-4.5m,电梯井部分深达-5.30m,天然地面标高为-0.40m。根据地质勘测资料:标高在-1.40m 以上为亚粘土,再往下为粉砂土,地下水静水位在-1.80m处,土的渗透系数为5m/d。基坑边坡采用1∶0.5,为施工方便,坑底开挖平面尺寸比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出0.5m。 图1—76 某地下室现场 根据本工程基坑的平面形状和深度,轻型井点选用环形布置并在凹字形中间插入一排井点,如图1-77所示。 井点管的直径选用50mm,布置时距坑壁取1.0m,其所需的埋置深度(从地面算至滤管顶部)用(公式1-54)计算,则至少为: (4.5-0.4)+0.5+17.5×0.1=6.34m 由于考虑轻型井点降水深度一般以6m为宜及现有井点管标准长度为6m,因此将总管 埋设在地面下0.6m处即先挖0.6m深的沟槽,然后在槽底铺设总管。此时井点管所需的长度: 6.34-0.6+0.20(露出槽底高度)=5.91(m),(小于6.0,可满足要求)。 电梯井处的基坑深度比其他部分要深0.8m ,所以该处井点管长度改用7m。 井点管的间距,考虑粉砂土的渗透系数不大,初步选用1.6m。

总管的直径选用127mm ,长度根据图布置方式算得: 2(67.6+2×1.0)+(46.4+2×1.0)+(46.4-2×1.8-2×1.0) = 276.2 (m) 抽水设备根据总管长度选用三套,其布置位置与总管的划分范围如图所示。 图1—36 某工程基坑轻型井点系统布置 a )平面布置图(1、2、3—三套抽水设备编号、同时表示挖土时情况); b )高程布置图 现将以上初步布置核算如下。 1)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不完整井考虑,由于凹字形中间插有一排井点,分为两半计算:含水层的有效深度H0按表1-9求出: ,所以m H (99.10)00.194.4(85.10=+=) 基坑中心的降水深度)(2.35.08.15.4m s =+-= 抽水影响半径R 按公式(1-58)求出: )(25.46599.102.395.1m R =??= 83.00 .194.494.41'/=+=+s s

降水井设计计算书

本工程A 区: 1 降水范围:为了不影响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开挖线上外1m 处。 2 降水深度:要求将地下水降至建筑物标高-8.0m ;。 3 地下水静止水位:ho=-2.0米。 4 渗透系数:K =30.0m /d ; 5 基坑为长方形箱体,取83.1米长度计算和33.3米宽度计算则 假象半径:ro= 0.29(a+b )=0.29?(83.1+33.3)=33.8米; 6 基坑降水降深:S=1m 。 7 单井涌水量q=120πrlk 1/3 =120?3.14?0.15?2?3.1=350立米/d.采用600直径的降水井,井管内径0.15m ,壁厚5cm ;滤管长度2m 。 8基坑涌水量: 9 井的数量为:1.1?5077.4/350=16个 建筑物总长度:83.1+83.1+33.3+33.3=232.8米。则井点布置采用基坑西侧每10米均匀设置,其余三侧每15米均匀设置,自基坑坡顶线外1米设置。 () d m arsh arsh l l /4.50777 .1786.286)018.022.041.1/(247.0/986.286]22.0lg 1lg 72[ 730366.1]22.0lg lg S KS[366.1Q 35020.4433.820.6633.8502b 0.44l r 0.66l r b 200=?=?--+?=-++???=-++=???

K——渗透系数=30m/d H——含水层厚度=13m S降——基坑降水降深=1.0m 10.井管的埋设深度:H=Hw1+Hw2+Hw3+Hw4+Hw5+Hw6=8+1+0.1 15+2+2+0.5=15.米取H=15米 式中H:井管的埋设深度 Hw1——基坑深度(m); 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 Hw3——ir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m); Hw4——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m); 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 Hw6——沉砂管长度(m)。

井点降水工程量怎么计算

井点降水工程量怎么计算? 井点降水工程量的计算依据是你的降水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井点降水的方式、井点管的布置位置及数量、井点管深度、使用天数等。若井管间距施工组织设计没有规定时,可按轻型井点管距,喷射井点管距2-3m确定。 1、制作工程量。 电渗井点阳极制作工程量以“根”计算。 其他井点管,已在安装和使用综合基价中以摊销量或一次使用量计入,不另计算制作费用。 2、安装工程量。 安装工程量,除水泥管井井点按井深以“延长米”计算外,其余均按“根”计算工程量。 3、拆除工程量。 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大口径井、电渗井点阳极、水平井点等的拆除工程量,均以“根”计算。 水泥管井井点管费用已在安装综合基价中计入,不考虑拆除。 4、使用工程量。 使用工程量,按套数乘以使用天数,以“套×天”计算。 (1)井点套的确定:轻型井点,以50根为一套;喷射井点及电渗井点阳

极,以30根为一套;大口径井点,以45根为一套;水平井点,以10根为一套;水泥管井井点,以每一管井(即一个“井点”)为一套。总根数不足一套时,可按一套计算。 (2)井点管使用天数的确定:使用天以每24h为一天。使用天数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使用天数计算。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办理好经济签证、按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 如何区别轻型井点与深井井点首先判断是否采用轻型井点依据两个参数,一是土的渗透系数是否在d,二是降低水位深度是否在3-6米之间或根据井点级数确定;一般采用离心泵与潜水泵。 深井井点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15~50m)、不受土质限制等特点,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基坑深(>10m),基坑占地面积大的工程地下降水;流砂地区和重复挖方地区使用这种方法,效果更佳。一般采用电动机在上面的深井泵及深井潜水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