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20春南海实验中学8年级语文第一次月测

【新】2020春南海实验中学8年级语文第一次月测
【新】2020春南海实验中学8年级语文第一次月测

2019-2020学年下学期初(二)年级

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命题:刘同荣审题:孙宏

一、基础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1分)

(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子衿》)(2分)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句子是:“,”。(2分)(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格》)(1分)

(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根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满窑里围得不透风,nǎo pàn()上还响着脚步声。

②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ǎo jié()。

③当他jiáránér 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④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jì()。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石头上留下了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B.百灵鸟保持着它在冬天的缄默,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对着暖流歌唱春天。

C.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以目空一切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D.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将“探望”改为“探访”)

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将“199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感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

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删掉“的原因”)

5.对联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你掌握的对联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读对联,要揣摩其中的寓意。下边是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题写的两副对联,请写出其人具体有哪些兴趣爱好。(2分。写对一个0.5分)

第一副对联上联:品韵方晓丝竹雅(A)下联:执毫始觉草篆神(B)

第二副对联上联:和二弦撷趣生旦净(C)下联:调七彩寄情梅竹松(D)

(2)根据对联常识,以抗击新冠病毒居家隔离、网上教学为话题,从家长、老师的角度,为下面的上联配写下联。(2分)

上联:防病毒学子居家上网课下联:。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渔人甚异.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便要.还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I)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后来人们就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宋仁宗忍饿

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闻禁中①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②。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注释】①比:近来,最近;②外面遂以为例:指官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要宰羊,以备皇上享用。

9.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语.近臣曰/此中人语.云

B.外面遂以.为例/以.残年余力

C.诚.恐自此逐夜宰杀/帝感其诚.

D.以备.非时供应/四时俱备.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11.从《宋仁宗忍饿》这个故事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鸡叫的学问

鸡叫声,一定是全世界人民普及率最高的一种鸟叫啦。在各国的童谣中,公鸡喔喔叫、母鸡咯咯哒、小鸡叽叽叽得到了深入的科普。

在动物认知杂志发表的论文显示,鸡的沟通方式相当复杂,包括了一系列不同的视觉展示和至少24种不同的鸣叫。家鸡拥有复杂的指示沟通能力,这包括呼唤、展示和啼叫等传递信息的信号。例如,当有危险时,它们用此发出警报,召唤同伴等。

《水浒传》里,杨雄、石秀和时迁在投奔梁山途中投宿于祝家庄,擅长偷窃的时迁偷走并吃掉了酒店的报晓雄鸡且拒不赔偿,因而与祝家庄发生矛盾,引出了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的故事。这段由“偷鸡”引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情节,其实并不夸张。在《水浒传》故事发生的北宋时代,并非人人都能在家中设置计时工具,因此报晓鸡实际上充当了闹钟甚至是村落钟楼的作用,由此可见鸡叫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公鸡是如何鸣叫的呢?

家鸡通常多只公鸡和一群母鸡生活在一起,形成社会团体。养过鸡的都知道,每只公鸡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彼此按战斗力排出高低,其中有一只最厉害的公鸡是鸡王,优先享有母鸡和食物。那么,在这种鸡群里公鸡们早晨是怎么打鸣的呢?研究发现,在鸡群中地位最高的雄鸡,扮演着率先鸣叫的领导角色,而其它公鸡则会严格按在种群中地位高低依次鸣叫。

为什么公鸡有“打鸣”报晓的习性呢?其背后的具体机制,经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外界光线、声音影响和鸡自身的生命节律的综合作用;同时,鸡在外界的强烈刺激下,生命节律会被扰乱,从而发生“半夜鸡叫”的现象。故除了寓言故事中,周扒皮半夜学鸡叫,通过声音的影响,促进公鸡鸣叫以外,让公鸡打鸣的因素还很多。

还有些时候,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母鸡也会“打鸣”,而这往往被古人认为不够吉利,在一些传统上歧视女性的文化中就更是如此。不过,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我们并不需要对此大惊小怪。

母鸡到底会不会在下蛋后“咯咯叫”呢?研究表明,在野生鸡群中,大多数母鸡并不会在产蛋后咯咯叫,而是会快速离去,以免引来天敌盗走鸡蛋。

一些人工饲养的母鸡,会在产蛋后发出咯咯叫声。研究推断,母鸡下蛋后的鸣叫,既不是感叹生产,也不是召唤同伴,更不是炫耀自身,也完全没计划有要呼唤人类来“收获”它的蛋,研究成果表明饲养的母鸡产蛋后鸣叫声很可能是在发出拒绝性骚扰的信号。

关于鸡妈妈是否认识小鸡的问题,奥地利动物学家曾设计了实验来解答这个问题。他制作了一只黄鼠狼标本,并在肚中安装设备播放小鸡唧唧叫的声音,另外在一旁设置了一只落单小鸡,用胶带封住嘴不让其发声。然后拉着黄鼠狼慢慢靠近母鸡,看其反应。诡异的是,母鸡见状后勃然大怒,冲向小鸡猛啄,之后将黄鼠狼标本扣在翅膀下,发出咯咯的疼爱声。实验证明,母鸡压根不认识刚刚出生的小鸡,也不知道小鸡是她的儿女,仅仅是依靠小鸡发出的叽叽叽的叫声作为信号来进行本能的保护行为而已。

12.下列对“鸡叫的学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各国的童谣中,鸡叫声深入人心,公鸡、家鸡、小鸡的叫声各有不同,它们借此表达不同的意思。

B.专业研究人员发现,家鸡的叫声有着复杂的含义,包括召唤同伴、展示和啼叫等各种传递信息的信号。

C.在一处鸡群中,早晨最先打鸣的是地位最高的公鸡,这既是一种领导者地位的象征,也是责任的体现。D有关研究认为,一些人工饲养的母鸡下蛋后“咯咯叫”,很可能是为了拒绝性骚扰,而不是呼唤人类。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依次从公鸡打鸣、半夜鸡叫、母鸡产蛋的鸣叫、小鸡的叫声几方面说明了关于鸡叫的学问。

B.引用《水浒传》里时迁偷吃报晓雄鸡一事,是为了说明由“偷鸡”引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情节可信。

C.动物学家的实验中,母鸡勃然大怒地猛啄小鸡,是因为它不知这只未“叽叽”叫的小鸡是自己的孩子。

D.综合运用了列数据、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很有说服力而简明地介绍了鸡的相当复杂的沟通方式。

14.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母鸡是最聪明的动物,因为她只在下完蛋后才高声炫耀。”

请结合选文,分析这句话的不科学之处。(4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乡宴

(1)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2)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3)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4)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5)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6)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7)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8)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bì)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

(9)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

(10)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

(11)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

(12)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

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

(13)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

(14)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文章结尾说,乡宴“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阅读全文,补写可以体现浓浓亲情的事情。(4分)

(1)大师傅敬业,制作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选用本地食材);

(2);

(3);

(4)喜宴后设宴感谢帮忙的乡邻。

16.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4分)

17.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2分)

(2)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从描写方法及其作用上赏析)。(2分)

18.文章的题目是“乡宴”,开篇却从做乡宴的“大师傅”写起,这样写离题吗?请结合全文说一说。(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等待是一种享受,一种寄托;等待是一丝眷恋、一份情思;等待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料峭寒冬里,万物悄然等待春天;霏霏阴雨中,我们耐心等待阳光。有人统计过,一个人的生命中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等待”中。成长经历中,你一定经历过“等待”的时光。

请以“等待”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小题。

(A)跟前大多是些庸俗乏味的男孩和土里土气、却又高傲自大的蠢女孩……如今,在这阴雨连绵、泥泞遍地的深秋季节,在这寂寞无聊的小城里,我对这个邋里邋遢的小火夫的突发之情竟充满了我的全部身心,装点着周围灰蒙蒙一片的生活……我熟悉的那些年轻人中没有一个有他那样坚强的意志,那样明确无误而又别具一格的生活见解,没有一个。而我和他的友谊本身也是非同一般的。正是因为追求夺目的光彩,也因为我异想天开地要“考验考验”他,有一次我差点没要了他的小命。这件事眼下回想起来,我都觉得十分惭愧。

(B)“……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啊……”

保尔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冬妮亚:“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保尔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冬妮亚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你还是这么粗鲁!”

保尔把木锨往肩上一扛,迈开大步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才回答说:“说句不客气的话,图曼诺娃同志,我的粗鲁比起您的彬彬有礼来,要好得多。我的生活用不着担心,一切都正常。但是您的生活,却比我原来想象的还要糟。两年前你还好一些,还敢跟一个工人握手。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臭樟脑丸味。说实在的,我跟你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

1.请结合原著概述(A)段中冬妮亚“差点没要了他的小命”与(B)段中让冬妮亚觉得保尔“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这两个情节的内容。(3分)

2.保尔和冬妮亚这两个曾经亲密无间的恋人为什么会“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从(B)段内容可见保尔怎样的个性特点?(4分)

3.结合选段谈谈原著的一个艺术特点。(3分)

七年级上语文联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联考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酝酿.(liàng)贮.蓄(zhù)莅.临(lì)参差.不齐(cī) B.倜.傥(tì)狭隘.(ài)坍.塌(dān)刨.根问底(páo) C.瘫痪.(huàn)绽.开(zhàn)笃.志(dǔ)臻.臻至至(zhēn) D.附和.(huò)怂.恿(sǒng)叮嘱.(zhǔ)恍.然大悟(huǎng)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诀别搓捻花团锦簇畏罪潜逃 B.帐蓬凌乱神采奕奕惊皇失措 C.和蔼盔甲大相径廷混为一谈 D.荫蔽感概精益求精怪诞不经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 B.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积极进取。 C.黎芝峡和麻阳河的怪石,松柏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令人赞叹不已。 D.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的一项是( )(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C.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这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新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Yú lè mó nàn zào yīn jǔ sànɡ qǐ qiú ténɡ xiě qí qū dàn shēnɡ()()()()()()()()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画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玷.污(diàn zhān)哺.乳(bǔ pǔ)拘束.(sù shù)奔赴.(pū fù)勉强.(qiánɡ qiǎnɡ)拖沓.(dá tà)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钉截铁安然无()()不犹豫排山()海藕断()连()然大物临危不()再接再()一如()往()盆大雨破烂不()不屈不()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举”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举”在字典里主要有这几种解释:①往上托、伸;②举动;③推选;④全。“举世瞩目”的“举”应取()种解释。“举足轻重”的“举”应取第()种解释。 5、选词填空。 伤害损害 (1)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海啸,上千万人受到了()。 (2)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形象。 失望绝望 (3)王大爷得了重病,在他几乎()的时候,医生治好了他的病。 (4)爸爸本来答应这个星期带我去划船,但他出差了,我感到很()。 6、按要求写句子。 (1)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意思不变。 我仔细观察小松鼠的生长情况。我了解小松鼠的生活习性。 汉字神奇、有趣。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 (2)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3)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三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六周周练试题 新人教版

总分:70分(含卷面分3分) 班级座号姓名 一、古诗文积累。(2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2、,夜吟应觉月光寒。 3、怀旧空吟闻笛赋,。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陶渊明《饮酒》中通过写景来表现作者闲适自得心境的句子是:,。 6、李白在《行路难》中高歌,。以此来表现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7、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那些年事已高,却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余热的人。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古往今来,许多人仁志士把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当作人生的座佑铭,把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作为理想的追求,把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视为千古绝唱。 10、,,山河表里潼关路。 11、东风不与周郞便,。

12、,望峰息心;,窥谷忘返。 二、文言文阅读。(47分) (一)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注释】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下列句中粗体字的意思。(8分) (1)故常奇之()(2)比行百余里()(3)安求其能千里也()⑷一食或尽粟一石()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执策而临之() (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语文第十一周周测题

文清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第十一周达标测试 2018.5.18 班级: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r?ng yù qīn shí d?ng jiāng jū liu liáo yǐ zì wai ()()()()() là yua jī ya bō xuē chú chuāng shēn lín qí jìng ()()()()()二、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3分) 韧劲(jin jing) 附和(ha h?) 矜持(jīn jīng) 抽屉(tì dī) 侮辱(wū wǔ) 手腕(wǎn wàn) 三、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组是( ) A.载歌载舞(装载) B.与世长辞(推辞) C.绘声绘色(描绘、描摹) D.大名鼎鼎(很有分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专心致至喜出望外博学多才孜孜不倦 B.同心协力发愤图强绘声绘色慷慨激昂 C.见多识广并然有序惊蛩万状聚精会神 D.载歌载舞指高气扬惟妙惟肖欣喜若狂 3.下列成语中感情色彩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奋不顾身 B.享誉中外 C.朴实无华 D.弄虚作假 4.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组是() A.端正态度炮火剧烈 B. 树立目的光线强烈 C.养成习惯竞争激烈 D.发表观点响应精神 5.船触礁以后鲁滨逊上船搜寻有用的东西,下面哪项不是他发现的?( ) A.麦子 B.狗 C.钱 D.面粉 五、句子天地。(8分) 1.年轻人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我知道你真的希望有那么一匹马.” (改为转述句) 2.《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改为反问句) 3.路人讥笑盲人提着灯笼是多此一举,盲人说:“我是照着自己,免得被人撞倒。”请将盲人的话改动一个字,让其思想境界更高。将“”改为“” 4.仿写句子。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如果你是,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共14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2分) A分歧(q丨)奔丧(ben)谐音(xi e) B天涯(y d)犄角(q^)觅食(mi) C狼藉(j i)干涩(s e)确凿(z d o) D榆钱(y u)撷取(xi e)应和(h e)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2分) A亲昵静秘花枝招展 B鞠躬谄媚苦心孤诣 C回溯袒露忙然若失 D滑稽退色懵懵懂懂 3、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详写和略写巧妙搭配,使得文章浓淡相宜,错落有致。 B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可视电话使得你和远方的朋友虽天各一方,却交谈甚欢,如近在 眼前。 齐。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 A一位汽车出租司机把捡到的一千元钱交给了失主。 B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五月四日的青年节。 C事后,他诚恳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 D柴油价格已下降一倍。 5、下面这段话的语序已被打乱,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 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的腿。 ②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 ③我呵着气,送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 ④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 ⑤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 ⑥在这阴睛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A①③⑤④②⑥ B ⑥⑤①②④③ C③⑤④①②⑥ D ③①②⑥⑤④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2分) D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B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1 / 6

_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我能先听一段话,然后作答。 1、海南岛的总面积有平方公里,是祖国的。这里是一 座 ,是一座。 2、判断下列句子,对的打上“√”。 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香蕉、可可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 ②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庄稼,水稻一年可以收两次。() ③在五指山区,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 亚热动物。()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二、我来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夕照()地等待横()竖() ()的目光()地流淌()洲()海 ()的河道()地指挥()碧()里 三、我能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横眉冷对,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滴水能把,万事功到自然成。 ③萧萧梧叶送寒声,。 ④空中一片片落叶,仿佛。 ⑤坐在威尼斯的小艇里既, 又。 四、我会读一读,也会连一连。 动人的面容严肃的纪律 难受的心情严格的考验 严肃的表情严峻的要求 慈祥的情节严明的态度 五、我懂得,你会吗? 1、这学期,我们学了《望天门山》、《题西林壁》、《枫桥夜泊》、《别董大》、 《暮江吟》这五首大诗,我最喜欢的一首是: ,。 ,。 3、《挑山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这幅画的内容是 “我需要它”是因为 3、()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 种着()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银圈,()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那猹却将身 (),反从他的()逃走了。《少年闰土》

多亏又看了一眼 有一回,一位老人对我讲:“我年轻时自以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里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人也找到了──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小块马苓薯地锄草,在他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漆的小木棚。” “我恨不得立刻就转身回家,坐在打字机前去写我的书。当我绕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从另一个解度朝老人望了一眼时,我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子边靠着一副残废人的拐杖,老人的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一下子变成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 “多亏我回头又看了一眼。”老人说 。 阅读短文后,我能按要求填空、作答。 1、“潦”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应查字母,再查音节;“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几画。“懒”有以下几个注释:①不勤快,不爱劳动。 ②疲乏,没力气。③不愿意。“懒惰”的“懒”在这里应解释为。 2“我”最初看到的锄草老人是什么样的?用“──”画下来。从另一个角度看时,那个老又是什么样子?用“”画下来。 3、想写书的老人为什么说“多亏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4、假如你是想写书的老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到锄草老人真正的样子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5、读了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吗?请写下来哦! 2、水是人类生存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快用你手中的小画棒来画一幅宣传画,行吗? 题目:假如我会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 一.古诗文默写(2×30)计60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岁晏有余粮。 3.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 5.苏轼在《江城子》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被朝廷重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江城子》中抒发自己为国家戍边御敌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哪些句子通过听觉视觉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 一个肃杀、冷寂、紧张的边塞氛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自己思乡不得归,壮志难酬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辛弃疾在《破阵子》再现昔日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激烈场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表达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辛弃疾在《南乡子》中咏叹孙权年轻有为,雄据东南一隅,奋发 自强的英雄气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南乡子》中作者纵观千古成败,顿感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周周测试题

高二年级2016年春季期语文周测四 一、第二单元基础巩固(4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七十者衣.帛食肉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孰能一.之 解析:选D。A、B、C三项均是名词用作动词,D项是数词用作动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解析:选A。之:助词,凑足音节;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连词,表顺承,又;连词,表修饰。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闻秦、楚构兵 ..构兵:交战B.愿闻其指.指:意旨、意向 C.怀利以相接.接:接住D.孳孳 ..为利者,蹠之徒也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解析:选C。接:交接,交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B.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C.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D.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解析:选B。A项,“后”“先”都是意动用法;C项,“远”是意动用法,“利”是使动用法;D项,“罢”是使动用法。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选D。①介词,按照;②介词,拿;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④助词,附着在时间词后。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然后之中国 ..既成,粢盛既洁 ..,践天子位焉B.牺牲 C.良人者,所仰望 ..之义 ..而终身也D.申之以孝悌 解析:选D。古今意均为对父母、兄弟的爱;A.“中国”,古义指国都,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B.“牺牲”,古义为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为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C.“仰望”,古义指依靠、指望,今义为抬头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非难B.春省.耕而补不足省:视察 C.乐酒无厌.谓之亡厌:厌恶D.畜君者,好.君也好:喜爱 解析:选C。厌:通“餍”,满足。 8.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今王鼓乐于此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民欲与之偕亡 C.王语暴以好乐D.何以能田猎也 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A项、D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正常句式。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第8套真题)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一、书写 1. 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rùn)________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guǎng)________。 ③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màn)________。 ④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shì)________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二、默写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含英咀华,一次洗礼,一次收获:李白重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便“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杜甫惜谊,乱世江南逢故交,不禁感慨“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论语》传道,“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为政》)“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王湾励志,王湾《次北固山下》看到日夜交替,不禁吟诵出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积极向上的富有艺术魅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李益多愁,登上受降城,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耳闻夜风传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不禁吟诵出了:“________,________”这征人的心声;致远善感,马致远在西风古道中,眼见落日西下,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悲凉嗟叹。

三、其他 3.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 四、名著导读 4. 阅读下列《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应内容。 《朝花夕拾》语段 人物 “我”对他们的情感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 范爱农 ________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________ 尊敬怀念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大厨,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

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计31分)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计3分) 酵母(jiào xiào) 勉强(qiǎng qiáng) 奔走(bēn bèn) 间隔(jiàn jiān) 腼腆(tiǎn diǎn)挣扎(zhēng zhèng) 2.读拼音,写词语.(计8分) (1)秋天最美是黄昏.yèmù( )降临,wūyā( )归巢,风声、虫鸣,听起来也yùfā( )叫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2)读书要有héng( ),敏而好学,bùchǐxiàwèn(),学而不厌,huìrén bújuàn( ) ,这可wèi( )古人读书之道. 3.选词填空.(计3分) 赞颂赞赏赞扬 (1)她搂住了我,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2)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我这首精彩的诗. (3)有一种爱被世人所,有一种爱可以让人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温暖. 4.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写在括号里,再选一个成语写句话.(计6分) (1)听着这么优美的音乐,他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的开始跳起舞来. () (2)这套邮票的设计师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获得世界金奖. () (3)我国人民将完全同过去一样,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

5.按要求写句子.(计8分)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你还可以把书比作什么?照样子写一句) (2)院子里的桂花还没有开,而且有了累累的花骨朵.(修改病句) (3)这么远,箭哪能射的到呢? (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4)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写一个含有多个动词的句子) 6.连一连.(计3分) 《渔歌子》纳兰性德明月松间照 《长相思》王维西塞山前白鹭飞 《山居秋暝》张志和聒碎乡心梦不成 二、课文传真与感悟.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计11分) 1.四季之美指的是:春天最美是,夏天最美是,秋天最美是 ,冬天最美是 .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两句诗出自代诗人 的《》,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3.《冀中的地道战》介绍了冀中地道的、和 以及地道战在我国战争史上留下的,歌颂了我国人民 和的斗争精神. 4.通过本册的学习,我游览了,看到了的景象;认识了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 母亲xìn fú(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⑵ 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些ɡān ɡà(_________________)的笑容。 ⑶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qì chōnɡ dǒu niú(_____________),声震天地! ⑷ 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ǎo wén jiáo zì(_____________),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 .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鸟儿将窠(______)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______)着。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后答题 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内容。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 3 . 读完以上材料,相信你深有感触。请你就三句话中的某一句话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谈谈认识。 4 . 你的家庭教育内容或许与以上材料所述类似,或许根本不同。能简单介绍你们家庭的教育特点吗?请用“……既……又……而且……”的句式表达。 5 . 教育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在三年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时,请你从教育的角度给班主任写下你的惜别赠言。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匡超人)次日清早起来,拿银子到集上买了几口猪,养在圈里,又买了斗把豆子。先把猪肩出一个来杀了,烫洗干净,分肌劈理的卖了一早晨。又把豆子磨了一厢豆腐,也都卖了,钱拿来放在太公床底下。就在太公跟前坐

二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十一周闯关测评卷(含答案)部编版

第十一周周闯关测评卷 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6分) 春晓.(xǎo xiǎo) 黄鹂.(lílín) 停泊.(pōbó) 蝉.(chán dān) 慈.爱(cízì)垂.下(chuíchún) 二、看拼音,写汉字。(8分) húhélián jué wūléi hùyíng 三、写同音字。(8分) zhīwúchuíjué ()撑东() ()落()定 树()()法()打()版 四、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窗含西岭千秋.雪 ( ) A.庄稼成熟的季节 B.四季的第三季 C.指一年 D.指某个特定的时间 2.晓出 ..净慈寺送林子方()

A.天刚亮的时候 B.太阳刚刚升起 C.刚出门的时候 3.风光不与四.时.同() A.四季 B.四天 C.四个时间 五、读一读,在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并打“?”。(l0分) l.清新的空气迎面(扑吹涌)来,舒服极了。 2.往窗外(看望瞅)去,树哇,房子啊,都种不清了。 3.一条彩虹(停飘挂)在天空。 4.蜘蛛从网上(落垂掉)下来。 5.蜘蛛又(爬坐停)在网上结网了。 六、句子游乐场。(l8分) 1.补充句子。(10分) (1)太阳出来了,。 (2),大用下了起来。 (3)彩虹挂在天空.像。 (4),雷声越来响。 (5)也。 2.根据意思写诗句。(2分)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没有边际的青 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 艳娇红。 3.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排列下面短语。(填序号)(6分)

①太阳出来了②雨越下越大③天亮起来了 ④满天的乌云⑤雨声小了④下起雨来 ()→()→()→()→() 七、课文欢乐谷。(9分) 1.“,”。出自古诗《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这两句诗写出了西湖风光的独特。 2.《绝句一诗前两句是 (动态静态)描写,后两句是 (动态静态)描写。 3.《雷雨》一课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 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八、阅读乐园。(20分) (一)课内精读。(10分)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他和诗人(李白 李商隐)合称为“李杜”。(3分) 2.古诗的前两句中这几个表示颜色的字描绘山明丽的色彩.写出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2分) 3.对画““诗句解释正确的是()(2分) A.门外江面上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万里的船只。 B.家门口停泊着能行驶一万里的来自东吴的船只。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定稿版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七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彷徨.(huán ɡ) 卓. 越(zhuó) 脚踝.(huái) 妇孺. 皆知(rú) B 宰.割(z ǎi) 深邃. (su ì) 字帖. (ti ē) 迥. 然不同(ji ǒn ɡ) C. 滑稽.(j ī) 祈.祷(q ǐ) 亘.古(g èng ) 诲. 人不倦(huì) D. 荒谬. (ni ù) 粗拙.(zhu ō) 憎.恶(z èng ) 潜心贯. 注(ɡu àn) 2. 下列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制烂.造 家徒四壁. 契.而不舍 习以为常. B 、一反即.往 万象.更新 慷慨淋.漓 五彩斑斓. C 、截.然不同 拖.泥带水 气充.斗牛 一泄.千里 D 、骇.人听闻 以身作则. 悲天悯.人 翻来覆.去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 的。 B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C .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 一些老朋友。 D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C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D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试题 规范书写(5分) 一、新年就要到了,快来展示你的收获吧.如果你能规范、端正地书写,卷面清楚、整洁, 会有5分的卷面分哦.(5分) 积累运用(25分) 二、读故事,在新的语境中认写本学期的生字.(按拼音写生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 郯tán子是春秋时期人,年少时就非常孝敬父母.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愈.()父母的眼病,便四处寻找,可是没能找到.郯子见父母被眼病折磨,心急如焚.(),便披着鹿皮,假bàn()小鹿,hùn()入野外鹿群中觅.()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告诉猎人实情.猎人非常感动,把家中驯养的母鹿之乳给他,让他为父母治病.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一直被传为jiā()话. 三、比一比,组个词语来区分.(3分) 辉()辨()驱() 晖()瓣()躯() 四、先补充词语,再从四字词语中选择填空.(6分) 哑口()()悬崖()() 兴奋()()争妍()() 1.这条公路是从()上开凿出来的. 2.考古学家为自己的新发现(). 五、综合闯关.(10分) 1.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恒念 .” 某市许多酒店推出了“半份菜”“小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项目,引导消费者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3.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观沧海》一诗中的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表现了他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4.学习了《中秋节》这篇课文,请写出两句关于月亮的古诗吧.(出自不同的诗) ① ② 5.仿照下面句子,你也来写一句话,表示一个人的连续动作.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阅读展示(35分) 六、课内阅读.(共10分) 1.古诗.(5分)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同样是写青山、碧水、孤帆,《次北固山下》除壮丽景色之外,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从诗的最后两句“? .”看出来. 2.读《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片段,完成习题.(1+2+2=5分)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远古时候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有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记起以前经历的许

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测试卷 一、基础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口口口口口口口!(李清照《渔家傲》) (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交替,抒发思乡之情,蕴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请把崔颢《黄鹤楼》默写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根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使人怀想誓言动情的秋雨啊!。 ②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wū huì(),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③我xīn yǒu líng xī()的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镜的那个小房间。 ④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 jīng jié lǜ(),青丝变白发。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乡下的秋风和煦 ..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B、清晨走在林间的小路,听到一阵阵清冽 ..的鸟鸣声,我的心情顿时变得轻松愉悦。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的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 ....的。 D、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 ....的事。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语口语考试前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加油,你一定行!”(把“亲切地”移到“走过来”后面) B、高靖产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删去“通过”) C、在全球汽车行业低迷的情况下,致使中国市场成为德国车企的中流砥柱,(删去“致使”) D、我国宽带使用费普遍偏高,工信部门将加大宽带降费提速专项行动的力度,今日颇受人们关注。(在“力度”后加上“的消息”)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依据传说推测大约有五六千年,有确切文字记录的历史至少有3300年。据统计,现在我国使用的姓氏有4000多个(这部包括少数民族多字姓氏),而历史上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已经超过了23000个。(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第十一周语文周测题

第十一周语文周测 2019年11月11日 一、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虞策,字经臣,杭州钱塘人。登进士第,调台州推官、知乌程县、通判蕲州。蒋之奇以江、淮发运上计.. ,神宗访东南人才,以策对。王安礼、李常成荐之,擢提举利州路常平、湖南转运判官。元祐五年,召为监察御史,进右正言。数上书论事,谓人主纳谏乃有福,治道以清静为本。西夏未顺命,策言:“今边备解弛,戎备.. 不修。古之人,善镇静者警备甚密,务持重者谋在其中,未有卤莽阔疏,而曰吾镇静、吾持重者。”又乞诏内而省曹、寺监,外而监司、守令,各得以其职陈朝政阙失、百姓疾苦。星文.. 有变,乞顺天爱民,警戒万事,思治心修身之道,勿以宴安为乐。哲宗纳后,上《正始要言》。迁左司谏。曾肇以议北郊事,与朝论不合,免礼部侍郎,为徐州。策时权给事中,还其命,以为肇礼官也,不当以议礼得罪,不从。帝亲政,条所当先者五十六事,后多施行。迁侍御史、起居郎、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知青州,改杭州。过阙,留为户部侍郎。历刑部、户部尚书,拜枢密直学士,知永兴军、成都府。入为吏部尚书,奏疏徽宗,请均节财用,曰:“臣比在户部,见中都经费岁六百万,与天下上供之数略相当。尝以祖宗故实考之,皇祐所入总三千九百万,而费才三之一;治平四千四百万,而费五之一;熙宁五千六十万,而费尽之。今诸道随一月所须,旋为裒会,汲汲然不能终日。愿深裁浮冗,以宽用度。”属疾.. 祈外,加龙图阁学士、知润州,卒于道,年六十六。赠左正议大夫。策在元祜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节选自《宋史·虞策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策在元祐/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B.策在元祜/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C.策在元祐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D.策在元祐/绍圣时/皆居/言职虽不依人/取进亦颇持两端/故党议之/兴己独得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计即由地方官员定期向朝廷呈递计簿,报告地方人口、钱粮等治理状况。 B.戎备又称为武备、军备,它包括军队编制、军事装备等;边备则特指边防。 C.星文为星象,多指星体位置、明暗等现象,古人据以占测人事的吉凶祸福。 D.属疾有两个意思,一是托病,二是生病;属疾祈外,当是生病致请求外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策具有才干,颇得朝廷赏识。他登进士第,连任地方官,经多人举荐入朝为官,在党争中一路官运亨通。 B.虞策关注国事,能够进献忠言。他见西夏不从诏命,认为当时军备松弛未能整治,进言朝廷加以警备谋划。 C.虞策知晓治道,历任各类官职。他曾经给皇帝列举了五十六件应当先办的事项,这些后来大多都得以施行。 D.虞策忠于职守,提出节约财政。先后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他力陈中都开支过大,望朝廷裁减浮官冗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长孙.. 冀归,字承业。宣武时,梁将裴邃、虞鸿袭据寿春,承业诸子骁果,邃颇难之,号曰“铁小儿”。诏河间王元琛总众援之。琛欲决战,承业以雨久,更须持重。琛弗从,遂战,为贼所乘,承业后殿。初,承业既总强兵,久不决战,议者疑有异图。朝庭重遣河间王琛等三都督.. ,外声助承业,内实防之。会鲜于修礼反于中山,以承业为大都督北讨。寻诏承业解行台,遣河间王琛为大都督。承业遣子子裕奉表,称与琛俱当国难,琛败臣全,遂生私隙。且临机夺帅,非策所长。书奏,不纳。寻正平郡.蜀 反,承业讨蜀,频战有功,复本爵。未几,雍州刺史萧宝夤据州反,复以承业讨之。承业时背疽未愈。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时子彦亦患脚痹,扶杖入辞。尚书仆射元顺顾相谓曰:“吾等备为大臣,各居宠位,危难之日,病者先行,无乃不可乎!”莫有对者。时薛凤贤、薛修义聚河东,据盐池,攻围蒲坂,东西连结以应宝夤。时有诏废盐池税,承业上表曰:“盐池天资贿货,密迩京畿.. ,唯须宝而护之,均赡以理。今四境多虞,府藏罄竭。常调之绢,不复可收。昔高祖升平之年,无所乏少,犹创置盐官而加典护。臣辄符司监将尉,还率所部,依常收税,更听后敕。”孝武初,转太傅,录尚书事。以定策功,更封开国子。承业表请回授其姨兄廷尉卿元洪超次子恽。初,承业生而母亡,为洪超母所抚养,是以求让。许之。大统元年,薨,赠假黄钺,谥曰文宣。 (摘自《北史·长孙冀归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 B.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 C.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 D.太后劳之曰/卿疹源如此/朕欲相停更无可/寄如何/承业答曰/死而后已/敢不自力/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一种复姓,复姓的来源有很多,有得名于官职的,也有取自职业的。 B.都督,古代武官名,最初指军队中的监察官,后来演变为统率军队的长官。 C.郡,古行政区域名,秦以前,所辖范围比县小,秦以后,所辖范围比县大。 D.京畿,指一国都城周围的地方,周代时称“王畿”,汉魏时才改称“京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承业稳重谨慎,招致猜忌怀疑。虽然统领着众多兵马,承业却没有贸然决战,这样的举动招致众人猜疑,朝廷专门派遣官员来监督防范他。 B.长孙承业勇武善战,偕子出征平叛。承业与他的几个儿子都骁勇善战,萧宝夤反叛后,他和儿子子彦不顾病痛疾患,毅然出征平叛,忠心显著。 C.长孙承业心怀国事,劝留盐税制度。得知朝廷要废除盐池税收一事后,承业上奏,认为盐池是上天资助朝廷的财货,应该珍视并保留征收制度。 D.长孙承业知恩图报,主动辞让功名。幼年凶母亲去世,被姨表哥哥元洪超之母养大,承业一直铭记恩德,后来将本属于自己的功名让给了元洪超。 二、选择题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了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实现增雨、增雪、防雹、防霜、消雨、消雾等目的的活动。多数情况下,人工影响天气是顺其自然的 ,而背后的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至关重要。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已走过了60年 的发展历程。1958年8月8日吉林省首次成功进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开创我国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新纪元。今天,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投入运行,不仅装备 ,高炮、火箭、飞机等一应俱全,还建设了大气和云环境模拟的云室和风洞等设备。人工影响天气的社会效益明显,如在青海湖、黄河上游等地干旱期加大增雨作业,有力促进了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的增加,湖泊湿地面积的扩大,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功能得以逐步实现。人工增雨(雪)在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和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工作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____的作用。日前,在人工影响天气60周年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达成了共识: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防灾减灾的有力手段,在服务社会诸多方面,未来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雪中送炭 风雨兼程 除旧布新 非同小可 B.雪中送炭 风雨无阻 除旧布新 举足轻重 C.锦上添花 风雨无阻 鸟枪换炮 非同小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有答案)(13)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考生须知:试卷共有五个大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9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读书,就像是隐身地串门。我们通过阅读结识了为中国的国防武器事业鞠躬 尽cuì⑴的邓稼先,líng⑵听了端木蕻良要为故土洗去污huì⑶和耻辱的誓言,体察了杨绛在迟暮之年对车夫老王真诚的愧zuò⑷之情……阅读让我们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变成了享受。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士别三日,▲。(《孙权劝学》) ○2▲,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岑参《逢入京使》中“▲,▲”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木兰诗》中“▲,▲”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 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④“一砖一瓦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晚年的王维看到盛开的芙蓉“花涧户 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落寞景象,不禁想起了自身的遭际,勾起了丝丝感伤之 情。但幸运的是苍翠的竹林给予了他心灵的慰藉,兴之所至,他可以“▲,▲”(王维《竹里馆》),有琴声相伴的惬意生活又抚平了他心底的波澜。 3.文言积累。(3分) ○1见往事 ..曰..耳▲ ○2策勋 ..十二转▲○3康肃忿然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 活中的一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卖油翁》的作者是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 C.杨绛的丈夫是钱钟书,字默存,他的代表作是小说《围城》。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文中出现的“可汗”为古代西北地区 民族的最高统治者。 5.名著阅读。(6分) ⑴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