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如图,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按照某种规律进行摆放,则第6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__,第n(n为正整数)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

示).

【答案】55;(n+1)2+n

【解析】【解答】第1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2+1;第2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3×3+2;

第3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4×4+3;

…;

则第n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n+1)2+n,

所以第6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7×7+6=55.

故答案为:55;(n+1)2+n

【分析】观察图形规律,第1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2+1;第2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3×3+2;则第n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n+1)2+n,找出一般规律.

2.如图,阶梯图的每个台阶上都标着一个数,从下到上的第1个至第4个台阶上依次标着-5,-2,1,9,且任意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

(1)求前4个台阶上数的和是多少?

(2)求第5个台阶上的数是多少?

(3)应用求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

发现试用含k(k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数“1”所在的台阶数.

【答案】(1)解:由题意得前4个台阶上数的和是-5-2+1+9=3

(2)解:由题意得-2+1+9+x=3,

解得:x=-5,

则第5个台阶上的数x是-5

(3)解:应用:由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4个一循环,

∵31÷4=7…3,

∴7×3+1-2-5=15,

即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为15;

发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

【解析】【分析】(1)由台阶上的数求出台阶上数的和即可;(2)根据题意和(1)的值,求出第5个台阶上的数x的值;(3)根据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4个一循环,得到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得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

3.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

(1)第5个“三角形数”是________,第n个“三角形数”是________,第5个“正方形数”是________,第n个“正方形数”是________.

(2)除“1”以外,请再写一个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数________.

(3)经探究我们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做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 例如:①4=1+3;②9=3+6;③16=6+10;④________;⑤________;…请写出上面第4个和第5个等式.

(4)在(3)中,请探究n2=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5;;25;n2

(2)36

(3)25=10+15;36=15+21

(4)2n;1

【解析】【解答】解:(1)15,,25,n2;(2)1+2+3+4+5+6+7+8=36,62=36,所以36是三角形数,也是正方形数。(3)25=10+15,36=15+21;(4)

∵右边=

=

=n2+2n+1=(n+1)2=左边,

∴原等式成立.

故答案为15,,25,n2;25=10+15,36=15+21.

【分析】(1)由“三角形数”得意义可得规律:第n个数为,把n=5代入计算即可求解;根据“正方形数”的意义可得:第n个数为,把n=5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2)通过计算可知,36既是三角形数,也是正方形数;

(3)由题意可得④25=10+15,⑤36=15+21;

(4)由(3)中的计算可得:;,,

4.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东西走向的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如下(单位:km):+15,﹣2,+5,﹣1,+10,﹣3,﹣2,+12,+4,﹣5,+6

(1)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地的哪一边,距A地多远?

(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3升,已知汽车出发时油箱里有180升汽油,问收工前是否需要中途加油?若加,应加多少升?若不加,还剩多少升汽油?

【答案】(1)解:+15+(-2)+5+(-1)+(-10)+(-3)+(-2)+12+4+(-5)+6 =19(km),答:检修小组在A地东边,距A地19千米

(2)解:(+15+|-2|+5+|-1|+|-10|+|-3|+|-2|+12+4+|-5|+6)×3

=65×3=195(升),∵195>180,

∴收工前需要中途加油,

195-180=15(升),

答:应加15升.

【解析】【分析】(1)先求出这组数的和,如为正则在A的东边,为负则在A的西边,为0则在A处;

(2)先求出这组数的绝对值的和与3的乘积,再与180比较,若大于180就需要中途加油,否则不用.

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__,点P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4)若点D是数轴上一点,点D表示的数是x,请你探索式子|x+6|+|x-8|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1)-6;8-5t

(2)解: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如图)

则AC=5x,BC=3x,

∵AC-BC=AB

∴5x-3x=14

解得:x=7,

∴点P运动7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

(3)解:没有变化.分两种情况:

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

MN=MP+NP= AP+ BP= (AP+BP)= AB=7

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

MN=MP-NP= AP- BP= (AP-BP)= AB=7

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7

(4)解:式子|x+6|+|x-8|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4.

【解析】【解答】解:(1)点B表示的数是-6;点P表示的数是8-5t,

【分析】(1)点B表示的数是-6;点P表示的数是8-5t,

【分析】(1)根据点A的坐标和AB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出B点的坐标和P点的坐标;(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则AC=5x,BC=3x,根据距离的差为14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3)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根据MN=MP+NP进行计算即可;

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根据MN=MP-NP计算即可;

(4)分三种情况去绝对值符号:x8时,原式=x+6+x-8=2x-214; -6x8时,原式=x+6+8-x=14; x-6时,原式=-x-6-x+8=-2x+214,综上所述得出最小值。

6.有两种溶液,甲溶液的酒精浓度为,盐浓度为,乙溶液中的酒精浓度为,盐浓度为.现在有甲溶液千克,那么需要多少千克乙溶液,将它与甲溶液混和后所得的溶液的酒精浓度是盐浓度的3倍?

【答案】解:假设把水都蒸发掉,则甲溶液盐占盐和酒精的:10%÷(15%+10%)=40%,乙溶液中盐占盐和酒精的:5%÷(45%+5%)=10%;

需要配的溶液盐占盐和酒精的:1÷(1+3)=25%;

则:(0.25-0.1):(0.4-0.25)=0.15:0.15=1:1,

1千克甲溶液中盐和酒精:1×(15%+10%)=0.25(千克),1千克乙溶液中盐和酒精:1×(5+45%)=0.5(千克)。

答:需要0.5千克乙溶液,将它与甲溶液混和后所得的溶液的酒精浓度是盐浓度的3倍。

【解析】【分析】可以这样来看,将溶液中的水剔出或者说蒸发掉,那么所得到的溶液就是盐溶在酒精中。(事实上这种情况不符合物理规律,但这只是假设)。这样就能分别求出甲、乙溶液中盐占盐和酒精的百分之几。根据配制成溶液中酒精是盐的3倍先计算出配制后盐占盐和酒精的百分之几。分别求出1千克甲、乙溶液中盐和酒精的质量,然后确定需要加入的乙溶液的重量即可。

7.、、三瓶盐水的浓度分别为、、,它们混合后得到克浓度为的盐水.如果瓶盐水比瓶盐水多克,那么瓶盐水有多少克?

【答案】解:设C瓶盐水有x克,则B瓶盐水为(x+30)克,A瓶盐水为100-(x+x+30)=70-2x克。

(70-2x)×20%+(x+30)×18%+16%x=100×18.8%

14-0.4x+0.18x+5.4+0.16x=18.8

0.06x=19.4-18.8

x=0.6÷0.06

x=10

70-2×10=50(克)

答:A瓶盐水有50克。

【解析】【分析】设C瓶盐水有x克,则B瓶盐水为(x+30)克,A瓶盐水为100-(x+x+30)=70-2x克。等量关系:A瓶中盐的重量+B瓶中盐的重量+C瓶中盐的重量=混合后盐的总重量。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A瓶盐水的重量。

8.一项工程,甲独做天完成,甲天的工作量,乙要天完成.两队合做天后由乙队独做,还要几天才能完成?

【答案】解:乙的工作效率:,

=

=(天)

答:还要天才能完成。

【解析】【分析】用甲的工作效率乘3再除以4即可求出乙的工作效率,用总工作量减去两队合作2天的工作量即可求出还剩的工作量,还剩的工作量由乙来做,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即可求出还需要的时间。

9.一件工作甲先做小时,乙接着做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小时,乙接着做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做小时后由乙接着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答案】解:第一种情况乙独做:12-6=6(小时),

第二种情况甲独做:8-6=2(小时),

6÷2=3,甲1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乙3小时的工作量,

乙单独完成需要:6×3+12=30(小时),

30-3×3=21(小时)。

答:还需要21小时。

【解析】【分析】甲先做6小时,乙接着做12小时,相当于两队合做6小时,乙又独做6小时;甲先做8小时,乙接着做6小时,相当于两队合做6小时,甲又独做2小时。由于都完成了任务,所以乙做6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甲2小时的工作量,也就是乙做3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甲做1小时。这样把甲做的6小时代换成乙做18小时,再加上乙做的12小时就是乙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甲先做3小时就相当于乙做9小时,这样用乙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减去9即可求出乙还需要做的时间。

10.有一条公路,甲队独修需10天,乙队独修需12天,丙队独修需15天.现在让3个队合修,但中途甲队撤出去到另外工地,结果用了6天才把这条公路修完.当甲队撤出后,乙、丙两队又共同合修了多少天才完成?

【答案】解:

=

=

=1(天)

6-1=5(天)

答:当甲队撤出后,乙、丙两队又共同合修了5天。

【解析】【分析】甲队撤出,乙和丙一直修了6天,用两队的工作效率乘6求出乙、丙合修的工作量,用1减去乙、丙合修的工作量求出甲完成的工作量,用甲完成的工作量除以甲的工作效率即可求出甲的工作时间,用6减去甲的工作时间即可求出甲撤出后乙丙合修的时间。

六年级上数学培优训练含详细答案

六年级上数学培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分析】根据题意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由平方差公式(a+b)(a-b)=a2-b2,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得到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2.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5元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 【答案】解:由题意可得,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的钱数为: (45-32)×30+[7×2+6×2+3×1+5×0+4×(-1)+5×(-2)] =13×30+[14+12+3+(-4)+(-10)] =390+15 =405(元), 即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05元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计算售出件数与售价积的和,再以45元为标准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求出差价,计算即可.

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doc

2019-2020 年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 一、填空。 1、由 9 个亿、5 个千万、3 个万、7 个百组成的数是 ( ),读作(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2、 0.095095095 用简便记法记作(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 2.45 小时 =( )小时( )分; 3 吨 25 千克 =( )千克; 7 升 50 毫升 =( )立方分米; 44000 平方米 =( )公顷。 14 =( )%= ( )÷( )=3.5 4、=3 2 5、 75 吨比( )吨多 25%; ( )千克比 30 千克少 1 。 3 等于女生人数的 2 ,男女生人数比是( 6 6、男生人数的 )。 4 3 7、 a 能被 b 整除,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一个圆的周长是 18.84 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10、某个体商贩将进价 90 元的商品标价为 120 元,然后九价出售,这样他从中获利( ) %。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等边三角形有 1 条对称轴。 ( ) 2、北京到太原行车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 ) 3、五年级种了 101 棵树,死了一棵,成活率是 100%。 ( ) 4、半径是 2 厘米的圆,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 5、 2008 年是闰年。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30 以内是合数的奇数有( )个。 A 、 4 B 、 5 C 、 6 D 、 7 2、如果 3x=4y ,下面的比例式( )是成立的。 A 、 3:4=x:y B 、 4:3=y:x C 、 3:4=y:x D 、x:3=y:4 3 、将 1 克糖溶解在 10 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 A 、 1:10 B 、 10:1 C 、 1:11 D 、11:1 4 、如果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 3 倍,那么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A 、 3 B 、 6 C 、 9 D 、12 5 、某机关精简机构后有职工 120 人,精简了 30 人,精减了百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 A 、 30÷ 120 B 、 30÷( 120- 30) C 、 30÷( 120+ 30) D 、1- 30÷ 120 四、计算。 1 、直接写得数。 1 + 1 = 5 ×3.6= 2.4-1 1 = 12 6 ÷3= 5 4 6 2 7 2.5+ 1 1 = 1 3 - 1 - 5 = ( 3 - 2 ) ×30= 1 ×40%÷ 0.5÷ 40%= 5 5 6 6 10 15 2

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 (1)按图示规律填空: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6;8;10;12 (2)2n+2 【解析】【解答】解:(1)填表如下: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4681012 【分析】(1)由已知的图形中的火柴的根数可知,相邻的图形依次增加两根火柴,所以①火柴根数为4;②火柴根数为6;③火柴根数为8;④火柴根数为10;⑤火柴根数为12; (2)由(1)可得规律:2+2n. 2.如图,半径为1的小圆与半径为2的大圆上有一点与数轴上原点重合,两圆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小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π个单位,大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π个单位. (1)若大圆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则该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若大圆不动,小圆沿数轴来回滚动,规定小圆向右滚动时间记为正数,向左滚动时间记为负数,依次滚动的情况记录如下(单位:秒):﹣1,+2,﹣4,﹣2,+3,﹣8 ①第几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 ②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结果保留π) (3)若两圆同时在数轴上各自沿着某一方向连续滚动,滚动一段时间后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相距6π,求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 【答案】(1)-4π (2)解:①第1次滚动后,|﹣1|=1,

第2次滚动后,|﹣1+2|=1, 第3次滚动后,|﹣1+2﹣4|=3, 第4次滚动后,|﹣1+2﹣4﹣2|=5, 第5次滚动后,|﹣1+2﹣4﹣2+3|=2, 第6次滚动后,|﹣1+2﹣4﹣2+3﹣8|=10, 则第6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 ②1+2+4+3+2+8=20, 20×π=20π, ﹣1+2﹣4﹣2+3﹣8=﹣10, ∴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20π,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10π (3)解:设时间为t秒, 分四种情况讨论: i)当两圆同向右滚动, 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 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为:πt, 2πt﹣πt=6π, 2t﹣t=6, t=6, 2πt=12π,πt=6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 ii)当两圆同向左滚动, 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 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πt, ﹣πt+2πt=6π, ﹣t+2t=6, t=6, ﹣2πt=﹣12π,﹣πt=﹣6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 iii)当大圆向右滚动,小圆向左滚动时, 同理得:2πt﹣(﹣πt)=6π, 3t=6, t=2, 2πt=4π,﹣πt=﹣2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4π、﹣2π. iiii)当大圆向左滚动,小圆向右滚动时, 同理得:πt﹣(﹣2πt)=6π, t=2, πt=2π,﹣2πt=﹣4π,

40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培优训练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培优训练 1. 甲乙两油库存油数的比是5:3,从甲库运出90桶放入乙库,甲、乙两库油数比是2:3,求乙库原有油多少桶? 2. 图书馆买来一批书,分别放在甲乙两个书架上,甲书架上放了这批书的52%,若从甲书架上拿出120本放在乙书架上,那么甲乙两个书架放的书的本数的比是2:3,这批书共有多少本? 3. 一堆煤,第一天运走的吨数与总吨数的比是1∶3,第二天运走 4.5吨后,两天正好运走了总数的一半,这堆煤有多少吨? 4. 甲乙两个车间的原来的人数的比是4;3,从甲车间调48人到乙车间,甲乙两车间的人数比是2:3,甲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 5. 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6. 修娄马公路,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31 ,如果再修10千米,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1。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7. 小敏和王刚都是集邮爱好者?小敏和王钢现在两人邮票枚数的比是3:4,如果王刚给小敏9枚邮票,那么他们的邮票张数就相等?两人共有邮票多少枚? 8. 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9:7,如果从甲袋取出5千克倒入乙袋,则两袋大米的重量相等,原来甲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9.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期乙地,3小时行的路和与全程的比是1:3,如果再行45千米,正好行到甲快车两地的中点,甲乙两在相距多少千米? 10. 有一个书架上装有两层的书,上层书的数量与下层书的数量比是5:6,从上层拿30本书到下层后,上、下两层书数量之比为3:4,上、下两层原

有书各多少本? 11. 学校计划把植树任务按5∶3分给六年级和其它年级?结果六年级植树的棵数占全校的75%,比计划多栽了20棵?学校原计划栽树多少棵? 12. 小明读一本书,上午读了一部分,这时读的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9;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变成了1∶3?这本书共多少页? 13. 甲乙两袋糖的重量比是4∶1,从甲袋中取出10千克糖放入乙袋,这时两袋糖的重量比为7∶5,求两袋糖的重量之和。 14. 六(l )班参加气象兴趣小组的人数是没有参加气象小组人数的21,后来又有6人加人了气象小组,这样参加的人数是未参加人数的5 4。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5. 一批零件,已知加工完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3,再加工150个,已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未加工的零件个数之比为2:3,则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16. 某班缺席人数是出席人数的1/9,后又有一个同学去开会,这样缺席人数上出席人数的3/22,已知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多1/12,这个班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17. 甲乙两堆煤原来吨数比是5:3如果从甲堆运90吨放入乙堆,这时两堆吨数相等,甲、乙原来名多少吨? 18. 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再加工的15个零件是零件总个数的( )? 19. 一辆汽车从A 城到B 城,第一天行驶的路程与全程的比是1:10,如果再行驶360千米,就可以行驶到全程的一半?问从A 城到B 城的公路长是多少千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doc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一) 一、还原应用题1. 一堆煤,第一次运走总的 21多4吨,第二次运走余下的50℅多6吨,第三次运走8吨刚好运完,这堆煤原有多少 吨?2. 一堆苹果,小明分得总的2 1多8个,小华分得余下的 2 1多10个,小东分得余下的 2 1多6个,结果还剩下4个, 这堆苹果原有多少个?3. 一袋大米,吃去它的10 1后又放回10℅,这时重99千克,这袋大米原重多少千克? 4. 一种电视机,先降价 10℅,后又提价 101出售价是1980元,这种电视机原价多少元? 二、抓住不变量解应用题1. 某工厂原有工人 450人,其中女工占 25 9,今年又招进一部分女工,这时女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 40℅.求今年招进 女工多少人?2. 某校六年级有学生 50人,其中女生占 40℅,后来又转入几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比是 5︰6,求转入几 名女生?3. 图书室有一批科技书和文艺书共 1500本,其中科技书占 5 2,后来又买回部分科技书,这时,文艺书占总数的 5 2, 求买回科技书多少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二) 三、不同单位“1”的转化应用题(一)1. 甲乙两堆煤共有330吨,甲堆的 3 2等于乙堆的 4 1,求甲乙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2. 甲乙两人共生产零件140个,已知甲生产个数的25℅等于乙生产个数的 3 1,求甲乙各生产零件多少? 3. 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 270本,从甲书架借走 5 4,又从乙书架借走75℅,这时两书架余下的书相等,求两书架原有 书多少本?4. 甲乙两数和是190,甲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等于乙数的8 3,甲乙两数原来各是多少? 5. 甲乙两数和是 110,甲数减少20℅,乙数增加 5 2后相等,求甲乙两数原来各是多少? 6. 有A 、B 两个粮仓,A 仓比B 仓存粮少30吨,运走A 仓的60℅,又运走B 仓的 4 3后,两仓余下的粮相等,求A 、 B 两仓原有粮多少吨?7. 甲乙两个粮仓,甲仓重量的 75℅与乙仓重量的 5 3相等,如果从乙仓调出10吨到甲仓,这时两仓存粮相等,求原 来甲乙两仓存粮各有多少吨?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三)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则,计算: (1)10△3=________. (2)若x△7=2003,则x=________. 【答案】(1)11 (2)2000 【解析】【解答】(1)10△3=10-11+12=11;(2)∵x△7=2003, ∴x-(x+1)+(x+2)-(x+3)+(x+4)-(x+5)+(x+6)=2003, 解得x=2000. 【分析】(1)首先弄清楚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法则,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来看,第一个数表示从整数几开始,后面的数表示几个连续整数相加减,根据发现的运算规则,即可由10△3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方法,由x△7=200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 (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 (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答案】(1)+3;+4;+2;0;D (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

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 (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 (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答案】(1)+3;+4;+2;0;D (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 (3)解:如图2,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 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

(4)解:由M→A(3﹣a,b﹣4),M→N(5﹣a,b﹣2), 所以,5﹣a﹣(3﹣a)=2,b﹣2﹣(b﹣4)=2, 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 所以,N→A应记为(﹣2,﹣2) 【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 【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 (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 (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 (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 2.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有青少年宫、学校、商场、医院四家公共场所.已知青少年宫在学校东300m处. 商场在学校西200m处,医院在学校东500m处.若将马路近似地看做一条直线,以学校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m. (1)在数轴上表示出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 (2)列式计算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由题意可得:300-(-200)=500或︱-200-300︱=500. 答: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是500 m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学校为原点的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出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2)根据题意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是300-(-200),再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求出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 3.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这三个数都是神秘数. (1)28和2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其中k取非负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3)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取正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答案】(1)解:找规律:4=4×1=22-02, 12=4×3=42-22, 20=4×5=62-42, 28=4×7=82-62,…,2012=4×503=5042-5022,所以28和2012都是神秘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有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如图所示的九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的数字逐渐增大,每一列从上到下的数字也逐渐增大.当数字3和4固定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x代表的数字是________,此时按游戏规则填写空格,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________种.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且x≠3,则x=2或x=1, ∵x前面的数要比x小,∴x=2,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意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共有2×3=6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2或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得到x只能=2,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2.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一、分数乘法: 1、六楼的王大爷病了,小明帮王大爷送早餐,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5 3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六楼王大爷家要用多少分钟? 2、一位市场营销员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营销员睡着了。他醒来时看了看路标,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火车所行路程的3 1。想一想,这时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3、观察左边的两个等式,找出规律,然后在右边等式的(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29+79=29×79 ( )+47=( )×47 38+58=38×58 511+( )=5 11×( ) 4、一袋食盐重0.5kg ,第一次用去了0.15kg ,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7 3 。哪次用的盐多?为什么? 5、有两袋大米,第一袋大米重20kg ,如果从第二袋中取出 5 2 kg 大米放入第一袋中,两袋大米就同样重。这两袋大米一共重多少千克?(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 6下面的( )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多少? (1) 157×85<)(7 (2)54×8)(<85 (3)9 8 × 6) (< 32 (4)74×3 )(<1 7、一本书有120页,小敏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 3 ,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3 2 。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8、买电脑。原价是5000元,先降价 101后,再涨价10 1,现价是多少元? 9、六(1)班有学生54人,将六(1)班学生的9 1 调到六(2)班,那么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两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0、用简便方法计算。

(1) 54×4+52×2+51×16 (2)2013 2012×2012 三、分数除法 1、如果x × 145=y ×15 14=1,那么5x-2y=( )。 2五个连续奇数和的倒数是 45 1 ,这五个奇数中最大的奇数是多少? 3、把一段长8 5米的钢管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一共锯了4次,平均每段钢管长多少米? 4、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83时,看成了乘83,结果得到10 9 ,小马虎计算的那一道算式的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 5、喝牛奶。一瓶纯牛奶200克,我第一次喝了41,加满水摇匀后,又喝了3 1 。这时瓶中剩下多少克纯牛奶? 6、一只蜗牛,爬9m 高的树,白天上升1m ,夜间下滑3 1 m 。它从某日早晨开始向上爬,多少天后可以到达树梢? 7、修一条铁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1,第二天修了余下的4 1 ,这时还剩12000米,这条铁路全长多少米? 8、一本故事书,小王第一天看了它的 41,第二天看了全书的5 1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10页。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810km 的两城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的 8 7 。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10、一个水池,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单开进水管,20分钟可将空池放满,单开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如果将两管同时打开,几分钟可将空水池放满? 11、某工厂有1200人,因3工作需要,调走了男工人的8 1,又新招女工人30人,这时工厂的男、女工人人数相等。这个工厂原来有男工人多少人?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箱子,如果装橙子可以装18个,如果装梨可以装16个,现共有橙子、梨400个,而且装梨的箱子是装橙子箱子的2倍.请算一下,装橙子和装梨的箱子各多少个?(2)一群小孩分一堆苹果,每人3个多7个,每人4个少3个,求有几个小孩?几个苹果? (3)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答案】(1)解:设装橙子的箱子x个,则装梨的箱子2x个,依题意有 18x+16×2x=400, 解得x=8, 2x=2×8=16. 答:装橙子的箱子8个,则装梨的箱子16个 (2)解:设有x个小孩, 依题意得:3x+7=4x﹣3, 解得x=10, 则3x+7=37. 答:有10个小孩,37个苹果 (3)解: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x+24)× =(x﹣24)×3, 解这个方程,得x=840. 航程为(x﹣24)×3=2448(千米). 答: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840千米/小时,两城之间的航程2448千米 【解析】【分析】(1)根据梨和橙子与各自箱数分别相乘,相加为两者的总数,求出装梨和橙子的箱子数。 (2)利用两种分法的苹果数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解出小孩数和苹果数。 (3)利用逆风和顺风的路程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出速度,再利用速度和时间求出航程。 2.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解:根据题意列式-4+7-9+8+6-5-2=1km. 答:收工时距A地1km,在A的东面 (2)五 (3)解:根据题意得检修小组走的路程为: |-4|+|+7|+|-9|+8|+|+6|+|-5|+|-2|=41(km) 41×0.3=12.3升. 答:检修小组工作一天需汽油12.3升 【解析】【解答】解:(2)由题意得,第一次距A地|-4|=4千米;第二次距A地-4+7=3千米;第三次距A地|-4+7-9|=6千米;第四次距A地|-4+7-9+8|=2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8千米;第六次距A地|-4+7-9+8+6-5|=3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5-2|=1千米;所以在第五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故答案为:五. 【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收工时距A地(-4+7-9+8+6-5-2),正数在东,负数在西;(2)根据题意得到五次距A地最远;(3)根据题意和距离的定义,得到共走了的距离,再求出耗油量. 3.十字交叉法的证明过程:设甲、乙两瓶溶液的质量分别为和,浓度分别为和(),将两瓶溶液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浓度为,求证:.【答案】证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则混和溶 液中的溶质质量为,所以混合溶液的浓度为,所以,即,,可见。 【解析】【分析】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浓度。根据计算方法分别表示出两个容器中溶质的质量和混合后的浓度,得到等式后用十字交叉法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单位:晨阳路学校 姓名:郭盼盼 时间:2019年1月

六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以致跟不上,因此组织后进生参加教师有目的性的活动,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本学期我对培优补差工作十分重视。 转化学困生,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各类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业辅导工作,使他们都能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提高和发展。一般来说,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他们智力发展水平低,观察抽象、分析能力较差。第二是他们非智力因素方面也表现较差,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要做好传化学困生的学习的工作,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从发展学困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有计划地介绍适应他们的学习方法,并从每个学习环节中做一系列的学法指导工作。 一、将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首位。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在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师经常关心接近他们,对它们进行引导和鼓励外,还要实实在在地给他们介绍一些培养兴趣的肺腑,锻炼意志的途径,提供一些他们能够享受学习乐趣的活动。 1、学困生自觉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操作方式。 阅读一些自己感到有意思的数学材料。有意识地欣赏数学中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巧等美的特征。寻找和解决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确定学习的小目标,并体会成功的喜悦。与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解题看书,当看不懂教材时,试着抄一遍教材,慢慢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从听懂一节课,会解一道题做题,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 2、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操作方式。数学学习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加困难,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求有更坚强的毅力和耐心。但学困生往往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没多久就会被各种欲望而代替,使学习心思无法集中在学习上。因此我们给出下列锻炼意志的建议:将自己的誓言写在面前,确定一个目标,存有不达到目的不停止学习的理念,成功一次自我赞赏一次,从而逐步加长学习时间。突然改变主意的方法,当一个非学习的活动十分吸引自己时,突然告诫自己去学习,从而战胜自己原本的愿望,能够获取成功,则意味着自己已成了意志坚强的“巨人”。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学会严守计划,按时完成数学作业,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等习惯。 二、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学困生的当务之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想象力贫乏,使学困生付出与优生同等代价时,仍然难以将学习数学搞上去的真正原因。背同样一段数学法则,优生一两遍,学困生可能十多遍也无法记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会认为自己“天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单位:晨阳路学校 姓名: 郭盼盼 时间:2019年1月

六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以致跟不上,因此组织后进生参加教师有目的性的活动,就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本学期我对培优补差工作十分重视。 转化学困生,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各类学生的思想教育与 学业辅导工作,使她们都能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提高与发展。一般来说,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就是多方面的,第一就是她们智力发展水平低,观察抽象、分析能力较差。第二就是她们非智力因素方面也表现较差,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要做好传化学困生的学习的工作,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她们落后的原因,针对她们的实际情况,从发展学困 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有计划地介绍适应她们的学习方法,并从每个学习环节中做一系列的学法指导工作。 一、将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首位。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在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师经常关心接近她们,对它们进行引导与鼓励外,还要实实在在地给她们介绍一些培养兴趣的肺腑,锻炼意志的途径,提供一些她们能够享受学习乐趣的活动。 1、学困生自觉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操作方式。 阅读一些自己感到有意思的数学材料。有意识地欣赏数学中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巧等美的特征。寻找与解决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确定学习的小目标,并体会成功的喜悦。与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解题瞧书,当瞧不懂教材时,试着抄一遍教材,慢慢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从听懂一节课,会解一道题做题,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 2、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操作方式。数学学习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加困难,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求有更坚强的毅力与耐心。但学困生往往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没多久就会被各种欲望而代替,使学习心思无法集中在学习上。因此我们给出下列锻炼意志的建议:将自己的誓言写在面前,确定一个目标,存有不达到目的不停止学习的理念,成功一次自我赞赏一次,从而逐步加长学习时间。突然改变主意的方法,当一个非学习的活动十分吸引自己时,突然告诫自己去学习,从而战胜自己原本的愿望,能够获取成功,则意味着自己已成了意志坚强的“巨人”。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坚韧性与自制性。学会严守计划,按时完成数学作业,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等习惯。 二、智力因素的开发就是学困生的当务之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想象力贫乏,使学困生付出与优生同等代价时,仍然难以将学习数学搞上去的真正原因。背同样一段数学法则,优生一两遍,学困生可能十多遍也无法记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会认为自己“天生就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一、分数乘法: 1、六楼的王大爷病了,小明帮王大爷送早餐, 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53 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 楼到六楼王大爷家要用多少分钟? 2、一位市场营销员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营销员睡着了。他醒来时看了看路标,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火车所行路程的31。想一想,这时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3、观察左边的两个等式,找出规律,然后在右边等式的(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2 9+79=29×79 ( )+4 7=( )×4 7 3 8+58=38×58 5 11+( )=5 11×( ) 4、一袋食盐重0.5kg ,第一次用去了0.15kg , 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73。哪次用的盐多?为什

么? 5、有两袋大米,第一袋大米重20kg ,如果从第 二袋中取出52 kg 大米放入第一袋中,两袋大米就 同样重。这两袋大米一共重多少千克?(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 6下面的( )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多少? (1)157×85<)(7 (2)5 4×8)( <85 (3)9 8×6 )(<32 (4)74 ×3 )( <1 7、一本书有120页,小敏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3 ,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32。两天一共看了多 少页? 8、买电脑。原价是5000元,先降价101后,再涨价101,现价是多少元? 9、六(1)班有学生54人,将六(1)班学生的 9 1调到六(2)班,那么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两个 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0、用简便方法计算。 (1) 5 4×4+ 5 2×2+ 5 1×16 (2)20132012×2012 三、分数除法 1、如果x × 14 5 =y × 15 14=1,那么5x-2y= ( )。 2五个连续奇数和的倒数是451,这五个奇数中最 大的奇数是多少? 3、把一段长85米的钢管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一 共锯了4次,平均每段钢管长多少米? 4、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83时,看成了乘83,结果得到109,小马虎计算的那一道算式的正确结 果应该是多少? 5、喝牛奶。一瓶纯牛奶200克,我第一次喝了4 1,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有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如图所示的九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的数字逐渐增大,每一列从上到下的数字也逐渐增大.当数字3和4固定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x代表的数字是________,此时按游戏规则填写空格,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________种.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且x≠3,则x=2或x=1, ∵x前面的数要比x小,∴x=2,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意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共有2×3=6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2或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得到x只能=2,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2.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100.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 (2)当x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答案】(1)271;0.9x+10;278;0.95x+2.5 (2)解:根据题意,有0.9x+10=0.95x+2.5,解得x=150,∴当x=150时,小红在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知识讲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 训练

小升初思维训练(1) 一、快速填空。 1.a是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70.70,a最大可以是(),最小是()。 2.b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是(),最小公倍数是()。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时,返回时速度提高了20%,这样将比去时少用()时。 4.一套西服的价格是250元,其中上衣价钱的1/6正好与裤子价钱的1/4相等。每件上衣()元,每条裤子()元。 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5: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甲数是()。 6.在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两只红球,两只黄球,明明伸手任意抓一只球,抓到红球的机会是()。 7.8(x-3)-5x = 27 ,x=( )。 8.把一杯20升的纯牛奶喝掉2升,再用水填满,则牛奶的浓度为()。 二、准确计算。 1.1-3+5-7+9-11+…-1999+2001 三、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25%,这本书共多少页?

2.甲、乙两桶油共68千克,若从甲桶中取出它的1/4,从乙桶中取出它的1/3后,两桶油剩下的一 样重。那么,原来甲、乙两桶油各多少千克?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行完全程需要20时,慢车行完全程需要30时。开出1 5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4小时,慢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几时? 4.一项工程单独完成甲队需要10天,乙队需要15天,丙队需要20天,三队一起干,甲队中途撤走,结果一共用了6天,甲队实际干了几天? 5、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5:3,中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小升初思维训练(2) 一、快速填空。(40分) 1.在一块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上锯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边料是()平方厘米。 2.时钟3点时,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是()角,()角是这个角的2倍。 2.一个圆柱形水桶,里面盛有18升水,正好盛满,如果把一块与水桶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实心木块放入水中,桶内还有()升水。

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练习题

思源教育六年级数学培优 六年级数学上册培优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山羊的只数是绵羊的 ,绵羊比山羊多30只,山羊有( )只。 2、某班女生比男生多3人,男生比女生少 ,这个班共有学生( )人。 3、新华小学有少先队员967人,比全校学生数的 少8人。这个学校有 学生( )人。 4、一桶油用去 ,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5、十月份中阴天比晴天少 ,雨天比晴天少 ,这个月有( )天是晴天。 6、一件商品,今年比去年降价 ,去年比前年又降价 ,今年售价比前年降低了( — )。 7、将一根绳子先剪去 再接上5米后,比原来短 , 现在绳子长( )米。 8、甲、乙共有邮票若干张,已知甲的邮票数占总数的 ,若乙给甲10张,则两人的邮票数相等, 甲、乙两人共有邮票( )张。 9、甲、乙两数的和为121,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应为( )。 10、学校有排球和足球共100个,排球个数的 比足球个数的 多2个。学校有排球( )个,有足球( )个。 11、一堆砖,搬走 后又运来360块,这时比原来多 ,则原来有砖( )块。 12、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当甲车行了全程的 ,乙车行了全程的 时,两车相距240千米,A 、B 两地的路程是( )千米。 二、实践与应用。 13、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共140个,拿出红球的 ,再拿出7个黄球,剩下的红球和黄球正好-样多。原来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 14、乙队原有人数是甲队的 。现在从甲队派10人到乙队,则乙队人数是甲队人数的 。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15 13328 1 7 3 31534 1 4 15120 37 3 438 551 4 14151 533241 73 3 2

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

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 一、填空。 六年级数学培优综合训练题 2、0.095095095……用简便记法记作(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2.45小时=( )小时( )分; 3吨25千克=( )千克; 7升50毫升=( )立方分米; 44000平方米=( )公顷。 4、()14 =3()2=( )%=( )÷( )=3.5 5、75吨比( )吨多25%; ( )千克比30千克少61 。 6、男生人数的43等于女生人数的32 ,男女生人数比是( )。 7、a 能被b 整除,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10、某个体商贩将进价90元的商品标价为120元,然后九价出售,这样他从中获利( )%。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等边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 ) 2、北京到太原行车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 ) 3、五年级种了101棵树,死了一棵,成活率是100%。 ( )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 5、2008年是闰年。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0以内是合数的奇数有( )个。 A 、4 B 、5 C 、6 D 、7 2、如果3x=4y ,下面的比例式( )是成立的。 A 、3:4=x:y B 、4:3=y:x C 、3:4=y:x D 、x:3=y:4 3、将1克糖溶解在1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 A 、1:10 B 、10:1 C 、1:11 D 、11:1 4、如果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3倍,那么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A 、3 B 、6 C 、9 D 、12 5、某机关精简机构后有职工120人,精简了30人,精减了百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 A 、30÷120 B 、30÷(120-30) C 、30÷(120+30) D 、1-30÷120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51+41 = 65 ×3.6= 2.4-121= 1276 ÷3= 2.5+151 = 153-61-65 = (103-152)×30= 21 ×40%÷0.5÷40%=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