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之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之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之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篇一:2004-2013年近十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汇

总】

2004-2013年近十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3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

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

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

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

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

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合吧,小小的蜡烛

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

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2012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

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

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

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①立意

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

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

3、不必面面俱到;

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

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9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摩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

交错杂陈。创新与摩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

积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

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

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

少于800宇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

歌外,文体自选。

【2007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

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

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

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006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界

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2005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

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

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

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2004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目】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

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篇二:2014年高考江苏满分作文】

201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2014年6月25日《扬子晚报》b2版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

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

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

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

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

冻在冰上了,等等。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

此乃“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

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

的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

倒可能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这些优秀

作文的共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

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

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

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

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

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这里的“学会忘记”,相当中肯,颇富东方智慧,估计很少有考生能提出来。

如今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多不会“分解”和“剖析”,巷子里扛木头,直通到底: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进行阐释,似缺“文采”但不乏措辞之机智,如;某些人成了“小老儿”;治伤痕的“云南白药”;苏东坡的妙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等等。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朽叶的桅子花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2)班

小城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

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呵,一路的葱蒜,噼噼叭叭的煎油声,勾着所有途经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妇人的成熟的代称。女人爱美,每次见她,总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红,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女人爱笑,笑起来眼角会轻轻颤颤,不招不摇,温婉而妥帖。煎锅贴时,她总是打扮得一丝不苟,有点“盛装端热油”的味道,远远看去竟像是从《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1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娇美端方的气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涩而有些甜蜜的锅贴。恰巧,女人是我同学的祖母,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桅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而女人原是那个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几经辗转方暂栖于这个闭塞的小城,操持着祖业依然优雅地活着。

一时间,我心中充溢着难以言说的震惊和恍然。震惊于加花酱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气。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女子,

岂会敌不过时光的磋砣?当岁月爬上她的鬓角,风霜侵蚀她的容颜,她依然爱着美,爱着生活,像年轻时一样雅致而细腻,如此,岂会

老去?

时常去女人的小摊,站在一边我不语,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

练地翻煎,温婉地浅笑,不卑地招呼,沉溺于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

的不朽之气里。夕阳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图。

我时常迷惑于青春与不朽。以为青春必是光洁明艳,不朽必是巍巍

如高山之巅,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杂着与年龄不符的

青春之气,我方有些体悟。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过形貌。

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会永葆青春,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

爱生活的人,时光永远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

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桅子。或许叶子些许

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软。书中自有颜如玉

今晨坐校车经过商厦时,一幅超大的化妆品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女明星光洁的脸蛋,真担得上《洛神赋》中那句“肌若白雪,齿若含贝”。广告牌上赫然大书“不朽的容颜”,更是让我唏嘘不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女人的青春靓丽似可永驻了。各种化妆品日益塞

满了女人的口袋。为了追求不朽的容颜、不朽的青春,她们愿意打针,每天花许多时间保养,拍脸。

但,何为不朽?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

窃以为青春是一种情怀,一种状态。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

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

笑容;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昭君出塞面

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青春,并非肤白貌美时期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是每个女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拥

有的不朽。

杜拉斯八十岁时仍能笑称:“我还年轻,青春正好,及时行乐!”我

私下猜想,年轻导演欣赏她的绝不是皮相,也不是那种放浪形骸的

生活态度,而是杜拉斯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涵养。正是这种美质,使

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

古人劝读时,总会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这句话用于女人

身上倒是再合适不过了。见过许多年华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却眼神

空洞、语言乏味、满腹稻草。她们通晓最新的时尚潮流,但对文采

风骚、传统文化面色讪讪。画家陈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

因中学时代的照片而无限感慨。当今域中所谓的“校花”们,如何与

林相比?可惜林是早早去了的,否则,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风

韵常存的吧。

每个女人都是渴望爱与美好的天使。青春,是她们心中永恒不变的

神话。她们追求着,从古时的胭脂水粉,到如今品种繁多的“欧莱雅”们,更有甚者竟去整容削骨。她们读错了“青春”。

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三毛说过:读一本书,你自己尚无知觉,行行字字却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你

的容颜。

女人,多读书,多思考,随着日影飞去,诗入心田,你必能“青春作

伴好还乡”!

一事能狂便青春

诗人纪德在《先知的花园》中说:“时光易逝,唯有你的青春之心不

会老。”

的确,“老去”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正如王国维先生那句“一

事能狂便青春”,物质会腐朽,但保持一份青春心气,执著、积极,

纵然我们白发苍颜,心却不会颓然老去。青春便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石古不废。6月13日即将近来八十华诞的戴尅戎老先生,便是极好

的典范。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海内外的骨科专家,高龄的他

仍活跃在科研、医疗第一线。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动力。他说:“我

喜欢一切从头开始,像一个青年人一样地去工作。”正因如此,他才

能像青年人一样,始终保持对新科技的高度热情,并将它们运用到

医学领域,不断发明出类似于“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的“魔术般的金

属制品”。

戴尅戎先生喜欢这样一句话:“公爵是因为偶然的出身才成为公爵,

而贝多芬是靠自己成为贝多芬的。”我要说,是青春心气使戴尅戎成

为了那个老当益壮、青春不朽的戴尅戎。

青春心气,是青春不朽的催化剂;是对生和死,青年和老年,人生

和宇宙的富有审美情怀的考量。古往今来,历史化作尘埃,但总有

一些人的青春心气,如炳烛之明,不朽地燃烧着。

2

我们不会忘记,诗人拜伦怀着少年心气、青春之心,完成了诗人到

革命战士的角色转换。我们不会忘记,当伤痕累累的海明威从战场

上退下来,以一种怎样的执著勇敢、热情求索,开辟了一条艰辛卓

绝的写作道路。海明威有言:“那时的巴黎对我,是一个流动的圣节。”是啊,一个始终怀有青春心气的人,他的每一步都将不朽,都

是一个流动的圣节。

当《黄金时代》里那一群理想青年:鲁迅、萧红、丁玲怀着狂热用

他们的文字呼告历史的来人;当史铁生带着青春的质朴在轮椅上放

声歌唱,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失落于生命之将老,而不积极地

面对生活?

清华[微博]大学[微博]有一句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作为

初出茅庐的我们,更应当胸怀青春心气,去营造健康的新世纪!

一事能狂便青春,虽向死而生,但青春不朽!

青春永不褪色

有人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非指青

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

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

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

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

已经褪色?

有些人,认为青春只是生命的阶段,终将随着年龄增大而消逝,他

们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老儿”。

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

总会有暴风雨的出现。这些可怕的暴风雨,往往会吹落青春的风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伞,保护

着你的青春。苏轼晚年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依旧不改青春昂

扬的姿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由此可以看出,

唯有保持乐观,我们的青春才不会被风雨侵蚀。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们学会“忘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语,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

春也会伤痕累累,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而学会忘记,你的手中就

有了一瓶“云南白药”,青春上的伤痕也会加速愈合。

青春,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热血和激情,更须难得的一份沉稳。

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绚丽却无法持久;只有多

一份沉稳,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而且永恒。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挫折而过早地老成和圆滑,又有多少人因生

活的重压而变得暮气沉沉?如若他们能以乐观为盾,以激情为戈,

又怎会青春早逝呢?

我们的青春应是太阳,耀眼,永恒!

狂童之狂也且

《诗经》中曾描写过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她隔着湍急的河流,对着

心爱的男子大喊:“你若喜欢我,我便摄衣渡河来找你;你若不喜欢我,我便另寻他人,向我提亲的人排了满大街哩!”文末发出“狂童

之狂也且”的感慨。好一个将青春挥洒到极致,用专属青春的奔放,

洒脱地去爱、去恨的女子!

如此女子,必坚信青春不朽。用年轻人的狂妄、潇洒去践行人生的人,即使到了头童齿豁之日,内心深处必定还珍藏着一段明丽而永

不朽蚀的青春。

可现实似乎并不如此。明明是“日出之光”、“日中之阳”,却感叹着

青春不再,用理性而僵硬的公式,计算着青春逝去的那一天,嘲笑

着坚信青春不朽之人的天真无知。这样的人,色未衰而心已老。以

老成持重的视角看待本该绚烂多彩的青春,以至于暮气与戾气过早

地染指他们的生命。上世纪的伦敦,曾流行刚毕业的医科大学生蓄

起络腮胡、戴上金丝镜的“时尚”,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老到医术。然而,与之俱来的是腐败、贿赂之芽的潜滋暗长。

草让青春仆从于暮气。以“青春不朽”的观点看待生命,并不是虚妄

地渴求永葆童颜,生命不逝;而是让一颗激越洒脱的,甚至“狂傲”

的心永远跳跃。“不朽”与“逝去”其实并不矛盾,外在、表象、肉体

可以逝去,内在、精神、灵魂却可以不朽。正如金岳霖先生在独居

生活中与孩子们一起斗鸡,正如《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疯疯癫癫

顽劣不堪却同时豁达善良。

3

英谚中的一句“年老而勿衰”。年老之人尚不能衰颓,更何况青年们?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是潮流的扬帆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

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自由则国自由”。那么,少年青春则

国青春!若是人人都保持一颗“狂”心,则人人都是少年,时代便朝

气蓬勃,生意盎然。

朋友,无论你的年龄,绽放青春之花吧!愿“狂童”之心,去热烈地

拥抱太阳!

不朽的青春

窗外,雨来。耳畔,风过。

外婆,我又想起了你。

我记得看过您的一张照片:一袭旗袍,头发高高绾起,显得格外青春。而如今,您已离我两年,这两年,您还好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您格外喜爱宋词。每每听您念道:“谁道闲情抛

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我总会看到您的眼睛在发亮,耳鬓

的白发在您充满感情的吟诵中似乎被染黑了,三尺讲台上,您为学

生解释宋词,饱含深情,青春焕发,活力逼人。您告诉我,因为这

份对宋词的执著热爱,你的青春长在。

也许是某个星光熠熠的夜晚,天际划过一颗流星;也许是某个风轻霜

微的凌晨,草叶上一颗欲落未落的露珠;也许是某个彩霞映染的黄昏,山坡上飞过的一只孤雁:您,总能在自然中找到美。

您不愿意安装空调,于是您在院子里种满了花草,说这样才是生活。起初我并不懂您,却在某次失意独坐院中看蜂飞蝶舞时读懂了您的

趣味。越是贴近自然,越能获得心灵的平和。在当今欲望滋生、物

欲横流的社会,外婆,您是我的榜样。

临终前,您望着窗外的梧桐。顺着您的目光,恰有一片黄叶从枝头

飘落,缓缓地打着旋儿飞下,似一个小精灵在风中嬉戏。您说:“我

也要归根喽。”从您的话中,我嗅不到一丝感伤,只有“释然”和“放开”在流转。我手中紧握的手陡然失去了力气,我望着您,您神态安详,不见丝毫痛苦。把您的手轻轻放进被窝里,我知道,您会在另

一个世界看着我成长。我也会在某一天与您相遇,像以往一样,奔

向您,向您撒娇。

外婆啊,现在的我即将揭开人生日历上新的一页。当我也年纪一大

把的时候,或许记不清您的模样,我的记忆也会随春风吹入柳梢头,融入黄昏后。那时,我只希望与外婆饮一盅酒,赏一簇花,叙一段情。

窗外,雨停。耳畔,风息。

我正青春,但我会像您一样用热爱,用简单的心,去面对生命与生

活的真谛。

搁笔。窗外,阳光凝聚在叶片的雨珠上,折射出七彩光芒。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

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了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

当无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

像枕头里的稗草籽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

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

喳喳热热闹闹地去收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

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青春的??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

如斯,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

呀声中醒来,然后看到她梳着一个大辫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

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从孟夏到深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

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躬??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

老的生命。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

羽绒枕头,姨婆就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4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宽阔的水泥路上,新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

抓住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他们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

庄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

仿佛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月,永老去。老旧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外面传

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5

【篇三: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最全)】

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汇编最全)

目录

1. 晚晴里智慧的灵碟

2. 生活智慧的城市景象

3. 智慧之光

4. 左手粪叉,右手笔杆

5. 智慧,就藏在房间里

6. 写作的智慧

7. 瞳孔之内

8. 农之月令

9. 王大爷的早餐店

10. 逃离“智慧”的周庄

11. 智慧的境界

12. 大智若愚

13. 维也纳的智慧

14. 智慧三境

15. 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16. 庄子的智慧

17. “倔”和“笨”的力量

18. 中国,咱们慢慢来

19. 老爹

20. 皱纹中的智慧

21. 小巷面条香

22. 境由心生

23. 鸡婆

晚晴里智慧的灵蝶

在乌镇,一只灵蝶款款飞起,飘洋过海,又缓缓停留在历史的扉页上。

这扇动轻盈翅膀的,便是木心先生。他自甘平淡,随缘而适,淡然处世而又执着不屈,活出了自己的境界,凝成了智慧的诗篇。

他的一生,怎可用“传奇”二字草草概括?木心先生走出乌镇,踏上美利坚的土地,又决意返回,投入故乡的怀抱,自乐于慢速的生活,自得于“车、马、邮件都慢”的日子。然而,狂风暴雨砸向先生。“文革”期间,他被捕入狱十八个月,惨遭三根手指的断截。先生的眼中该是写满了后悔吧?可是没有,他在狱中用本该写交待的纸洋洋洒洒

留下了六十多万字的狱中笔记。每一字,都汇聚了先生的坚毅、隐

忍与智慧。

灵蝶扇动着翅膀,他的眼睛依旧云淡风轻。先生,将自己炼成了一

块璞玉;闪光中,其魂魄神游于文学与艺术的天地。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木

心如是说。手里夹着一支烟卷,面对自己残缺的手掌,先生百感交

集但又分外沉静,仿佛这一切风雨与自己无关。是灵蝶,即使被折

断翼翅,也要努力地飞翔。

就这样,拿起一支笔,飞速沉游,木心在卷页上绘出属于自己的智

慧的江山,将生活涂抹得色彩斑斓。在外部条件极其黑暗的那个年代,先生不曾因沿途巉岩而退去了步伐。“我本该放手,可我未曾停

止痴缠”。这一“痴”字,便是先生内心的精神境界吧。偏执地追逐,

将一生的智慧和风骨写成了诗。

智慧是一种境界,先生用手绘的黑白琴键奏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乐章。笔耕不辍,宛如灵蝶,翩翩起舞,无拘无束,自得于人生之乐。

如今细想来,先生曾于《从前慢》中提及“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然而,在先生八十多岁的漫长时光里,却始终孑然一身,将自己完全

奉献给了艺术与文学。超脱而又不受牵绊,做一只自由的灵蝶;潇洒

而又不放纵,被文学与艺术的红线牵引着。先生内心,安于这一份

充实和自我的感动。

素心花对素心人,先生之“素”,化为飞动的风景,袅袅间进入人的

心底,成为永恒的传唱。

生活智慧的城市景象

很奇怪不是,现代人一提及生活智慧,往往是指那些归隐自然的“居士”。那些饱览浊世鄙陋的文人雅士,看破红尘,收束杂念而遁入山林。东篱把酒,荷锄而归,荒径的草木掩映下,一位衣带飘飘的自

得之人,构成了“田园之乐”的景象,仿佛成了“生活智慧”的代名词。至于城市,好像只剩下充满铜臭味的贪婪与疲惫,智慧之景象无处

可觅。

人们常误认为那种享受天然的生活智慧只能在野外寻得,将其与遁

入林泉直接等同。于是,有人放弃高薪隐入南山,有人将书店开到

偏僻乡村并名曰“碧山计划”,无一不

想借青山绿水的景象将自己的生活智慧示众。城市的车水马龙中,

真的没有其所求吗?与其说城市忙,不如说人心空。“一个人看了一

夜雨,谁也没告诉,是孤独;只告诉了一个人,是爱;发了个微博‘你若

安好,便是晴天’,是矫情,也是我们的时代??”我们耽溺于一呼百

应的互动,享受他人的关注和点赞,实际是为了掩饰内心空虚,掩

饰梁文道所说的“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此乃假借微博求取呼应与

共鸣。若问为何往郊野跑?一种是借助外力,用山的厚重、水的澄澈

唤起心底的本真,觅取对生命的最初体悟;另一种则是找个没有无线

网的地方,强行节欲。

想想,窗外淅沥下着雨,朦胧了霓红灯的色彩,一个人,在窗边听雨。多么诗意美好的景象啊!可那人心里却想着:把这个人拍下来,

发到朋友圈里可获多少个赞?呜呼,在城市里找不到生活的本色,迸

不出智慧的火星,怪谁?

至此,不由然想起龙应台,她在台北的“紫藤庐”与友人品茗谈心,

看身边“紫藤花闲闲地开”。台北有58家星巴克,可龙应台独独青睐

这间茶馆,与其说是她明白“紫藤庐清楚这个城市的身世”,不如说

她明白如何在城市中寻觅激发生活智慧的景象。一人一茶,清香缭绕,此情此景,惟有真正悟得生活的人才能享受。

不是所有的景象都能激发人们的生活智慧,如林清玄所言:“心境好时,处处开莲花。”究其根源,乃是善于假物,随心吐纳,以填补内

心之空缺。那么,读书吧!和古人交流,与学者辩驳,同春花冬雪同

呼吸,偕夏蝉秋月共忘机。内心充实的人,无需过度的信息来弥补

孤独,积淀的智慧擦亮了他的双眸。如此而来,弘一法师所讲的“华

枝满天,天心月圆”之境,就不仅能在城市中觅得,更能与芸芸众生

的生活愿景相融合。

下次再将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归咎于城市时,请反观一下自己吧。因为,对于真正领悟生活智慧的人,人流如潮、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象,也可以带来春江潮水、明月清风。

智慧之光

作为一名学子,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过,究竟何为智慧,难道试卷上

那鲜亮的分数就是智慧的象征吗?

我听到过许多的回答,其中不乏振振有词、摄人心魄的那个字:“是”!

于是乎,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成了我们奋斗不懈的战时回忆录,因为

有着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理当向社会索取那印着“智慧”的一

纸契书。可反观现实,我们真的成了智慧之人吗?过度地追求智慧反

而使我们落入了俗套,本来明亮的眸子被蒙上阴翳,再也看不到存

在于生活中的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点滴小事。

古人曾云:“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古人真真是把深

浅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深也罢,浅也罢,妖娆多姿的荷花,凌波

盛放的菱叶,蛙声一片的稻田,均以最适宜的水土来保障,等待那

个收获的季节,粮仓俱满,菱藕飘香。

对比于时下许多人的汲汲于名利,古人越发显示出可爱的智慧:让

万物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少几分强求,多几分天然。可见,智慧

不是用来攫取,而是渗透在我们血液中、引领我们去适应世界的信念。明乎此,则可觅得“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禅意悠境。

我从不艳羡登上诺贝尔峰巅却弃家中老母于不顾的人,我向来鄙视

那些只顾读研而不理会家中贫寒的学子。无疑,他们是聪明的,但

在精神世界里,他们却是十足的愚夫。相比较而言,那些生性愚钝

却兢兢业业养家糊口的农民工,那些成绩平平却为父母分担生活艰

辛的学子,更应当令人尊重,他们早已爬上了人性的塔顶,全身上

下迸发着智慧光芒。

孔子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如此才算是渐入人生之佳境,使人生处处闪烁着智慧之光。

就我们高中学子而言,尚未到达而立之年,然而,我们追寻智慧的

途径却数不胜数。不要再用那一纸成绩单去衡量自己智慧与否吧,

以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对待生活,这其间所体现的智慧,绝非那“不忘营营”的心思可比。

左手粪叉,右手笔杆

爷爷的手,拿得起粪叉,舞得了笔杆。

爷爷是一个农人,他常常“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从没有过“草盛豆苗稀”。因为他精通耕种之道,不滑不懒;最重要的是,他施

用农家肥。每天晨曦初露,爷爷便背一竹篓,操一粪叉,游走于村

头巷尾,捡拾牲畜秽物。及至天一放亮,村郊不上不下地被飘来的

炊烟裹住,爷爷就回家。奶奶摆好了早饭,小米粥、馒头、青椒、

拍黄瓜!呼噜呼噜喝完汤,顺便踢走死缠脚下的巴儿狗??偶尔奶奶也

夸一夸爷爷捡来的大粪:“这肥好,臭!”老头老太太对视一眼,笑了。爷爷曾是个大学生,当官的,有过出息。太爷爷共有六子,本来都

该安安分分做个小农民,但爷爷不。他天分异常好,私学,中学,

及至大学,都是一路直上。后来当了小官,虽不大,但在镇上也算

是有头有脸了,在村里更是红极一时。眼看升官在望,爷爷却收拾

行囊,携家带口,回了村里。村里人都表示理解:“对喽,农民好嘛,看看庄稼看看草,啥都不愁。”

村里人称赞爷爷的农活,还敬佩爷爷的书法。逢年过节,红白大事儿,都找爷爷来写字儿。不必狼毫,不必端砚,更不必宣纸——乡

下人也不懂欣赏这个,但他们都知道爷爷见多识广,高文凭,有技艺。对于求字之人,爷爷总是来者不拒,放下粪叉,洗手执笔,挥

洒而下。当淳朴的邻人拿到字后,喜悦之情全溢于脸上,总想夸一

夸这字儿——就像汪曾祺笔下的乡亲们一样:“这字儿好,真黑!” 我

是爷爷的长孙,却去之远矣!常问爷爷:“您咋就愿意做个农民呢?”他总会拿他喜欢的文人汪曾祺做例子:“你看啊,老汪这人写文章写得好。俗而不厌,多而不滥。为啥?他虽是文人,却也近于农人。勤恳、淳朴、达观。”我点头:“是啦,他也掏过粪,而您是叉粪。又都是

执笔之人,又都上过大学。您和汪先生差不多嘛!”爷爷很得意我的说法,却仍摆手不赞同:“有一点不一样,他种地不如我。”奶奶看我

们爷孙俩笑闹,总是很无奈,叹道:“这老头子。”

我不知道我何时会有这种高度,更不知道爷爷眼里的世界是怎样,

但我深知,爷爷表现的那些,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粪叉和笔杆共存

的境界。

平淡而知足,是爷爷的智慧。

点评:

本文有着淡淡的传奇色彩,爷爷的“夫子气”和“农人味儿”天然融合,妙趣横生。有些笔墨十分精彩,如奶奶夸爷爷捡来的大粪:“这肥好,臭!”又如邻里夸爷爷的墨宝:“这字儿好,真黑!”

智慧,就藏在房间里

妈妈对爸爸的评价:平时挺精明,一到钱上就犯浑,只知道乱花钱,败家。可不是?打我记事起,买房子、搬家、卖房子就成了常态,少

说也换了四五个地段。若家底殷实犹可说,可咱家却刚达小康。几

番折腾下来,已经举了不少外债。

爸爸和财务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跟客户谈账目时几百万的数目也得

精确到个位,如此细致的人儿怎会连家中的存款、经济状况都不清楚?莫非真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对外精细了,对内就糊涂?我有些

不明白。

上初中时,爸爸看上了一处邻近学校的房子。地理位置虽然不错,

价格却出奇地高。大概把家里百十平米的老房子卖了,再垫点钱,

才换得那六七十平米的新居。那关口,爸爸打开家里的存折算了一

下,又带着笑容对外借了点钱,就轻飘飘地将钱交给了房主,全然

不顾一旁闪着噬人目光的妈妈。后来的日子,我们一家度着有史以

来最难熬的时光。但多亏了这一决定,每逢冬季,我不必在寒风中

赶远路,缠人的支气管炎不再发作,平安地度过了初中三年。整整

三年。

唯一一次让我不满意的新居,便是高中时代的房子。为了延续初中

的传统,父亲仍在学校旁边找了间房。但我搬进去一看,却比初中

的更狭小、更简陋,网络、电视全没有,平日用来消磨时光的手机

也只好交出。高中三年的色调,变得乏善可陈。听着我倾诉满腹牢骚,爸爸只在一旁呵呵一笑,说:“现在啊,还是艰苦点吧。”说来

也怪,一些过去的朋友遇见了我,却惊讶往日颇为散漫的我多了些

沉稳,啊,兴许真的长大了呢!

高中的生活,终于迎来尾声。一日,我与爸爸闲聊:“爸,以后还搬

家么?”爸爸意味深长地答道:“你走了,就不搬了。”我默然。忽地

明白,父亲的多次搬家或许仅仅是为了我吧。

我想,妈妈评价爸爸“花钱发昏”,可能有些道理。但是,这种行为

如今看来却蕴有某种智慧。只不过,这智慧被爱包裹起来,深深地、悄悄地藏在这房间里的某处罢了。

点评:

纯然是小学子的切身感悟。孟母曾经“三迁”,老爸为孩子求学也来

了个“三迁”,迁出了性格,迁出了无声的大爱。这种智慧,旁人难悟,只有小作者悟到了:它被爱包裹起来,深深地、悄悄地藏在这

房间的某处罢了。

写作的智慧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在方格纸上写下规定字数的文章。

已经太久了:不曾在横条纹的周记本上,写下或两三行的只言片语,或动辄两三页的恣意文字。

还记得考前,语文老师用黑板擦敲打着黑板,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作文拿高分的智慧”。无非是开头引用名人名言,观点鲜明,事例

翔实,等等。

是的,这样的“智慧”我都懂,能让我拿高分的“智慧作文”也不应排斥。毕竟,经验和能力也是智慧的起点。

然而,我总是不屑。不要真情实感,不需形式创新,只需把大段捣

烂如泥的“王开岭”、“史铁生”、“周国平”们注入固定模板,便会催

生大批身穿统一制服的克隆军团。此乃应试教育下的集体分泌物。

在作文纸上,索尔仁尼琴已将古拉格群岛控诉了千万次,“全俄国最好看的霜”已成为令人作呕的白色凝结物。屈原已拒绝再投江,海子思索还要再卧轨多少次。

这样的智慧,不要也罢!

真正的写作智慧,应拥有大自然般的天然气象,是超越了经验和能力的升华,是“我手写我心”的了然境界。这智慧,是汪曾祺式的“士大夫清韵”,是张爱玲市井小民的絮叨,是余光中式的精巧瑰丽,是优美字句背后的郁郁文气、坦率心性。

时间不多了。我周围的考生,应该在进行最后一段说理了吧?若我一开始便选择了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此刻,理当安心而又机械地援引着最后一个例证了??

可惜今天,在高考考场上,我没有。

我不后悔。我想写幼年的玩伴,夏蝉歌咏的少年梦,白衣黑裙的青春悸动,高考重压下偶尔的灰心失意,噙泪微笑的坚强。我想写平凡生活里的细微感动。就算是议论文吧,我也想拒绝炫目的名言和事例,静静地用质朴的语言说清内心的所思与所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