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零件加工案例

典型零件加工案例
典型零件加工案例

典型零件加工案例

案例1:传动轴制造工艺

零件图

三维图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材料:45钢。切削加工性良好,无特殊加工问题,故加工中不需采取特殊工艺措施。刀具材料选择范围较大,高速钢或YT类硬质合金均能胜任。刀具几

何参数可根据不同刀具类型通过相关表格查取。

(2)零件组成表面:两端面,外圆及其台阶面,两端三角螺纹,键槽,倒角。

(3)主要表面分析:Ф25外圆表面用于支承传动件,为零件的配合面及工作面。

(4)主要技术条件:Ф25外圆精度要求:IT7 粗糙度要求Ra1.6μm。它是零件上主要的基

准,两端螺纹应与之保持基本的同轴关系,键槽亦与之对称。(5)零件总体特点:长径比达12为较典型的细长轴

2、零件工艺设计

(1)毛坯选择

按零件特点,可选棒料。根据标准,比较接近并能满足加工余量要求,可选Ф28mm,245mm。

(2)零件各表面终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

①主要表面可能采用的终加工方法:按IT7级精度,Ra1.6μm,应为精车或磨削。

②选择确定:按零件材料、批量大小、现场条件等因素,并对照各加工方法特点及

适应范围确定采用磨削。

③其它表面终加工方法:结合主要表面加工及表面形状特点,各回转面采用半精车,

键槽采用铣削。

④各表面加工路线确定:Φ25外圆:粗车—半精车—磨削;其余回转面:粗车—半精车;

键槽:铣削。

(3)、零件加工路线设计

①注意把握工艺设计总原则。加工阶段可划分为粗、半精、精加工三个阶段;工序不宜过于集中(细长轴,刚度差,易变形)亦不宜太分散(中批生产,位置精度亦应保证)。

②以机加工艺路线作主体。以主要表面加工路线为主线,穿插次要表面加工。

③穿插热处理。考虑轴细长等因素,将调质处理安排于粗加工之后进行。

④安排辅助工序。热处理前安排中间检验。检验前,铣削后去毛刺。

⑤调整工艺路线。对照技术要求,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作相应调整。

(4)选择设备、工装

①设备选择车削采用卧式车床;铣削采用立式铣床;磨削采用外圆磨床。

②工装选择零件粗加工采用一顶一夹安装,半精、精加工采用对顶安装,铣键

槽采用V形架安装。夹具主要有三爪卡盘、顶尖(拨盘)、V形架等。

刀具有90o偏刀,中心钻,外螺纹车刀,键槽铣刀,麻花钻,硬质合

金顶尖,砂轮等。量具选用有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螺纹环规等。(5)工序尺寸确定

本零件加工中,大部分工序尺寸为第一类工序尺寸,求解原则为由后往前推,依

次弥补(外表面用加,内表面用减)余量获得,并按经济精度给出公差。

本零件加工中第二类工序尺寸为铣槽尺寸(典型的中间工序尺寸),求解尺寸链如

下:

(铣键槽工序尺寸)

解该尺寸链可得铣槽时应保证的工序尺寸A

(6)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

3、零件加工仿真(链接加工仿真)案例2:小轴零件制造工艺

零件图

三维图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材料:45钢。切削加工性良好,刀具材料及几何参数取值原则同案例1。

(2)零件组成表面:外圆表面(Ф36,Ф26),端面及台阶面,通槽、键槽、退刀槽等,小孔(轴向、径向)、顶尖孔、定位坑等,倒角。

(3)主要表面分析:Ф26外圆表面既为基准面又为工作面。

(4)主要技术条件:Ф26外圆表面本身的圆度公差为0.01mm;轴台阶面与Ф26外圆中心线的垂直度保证0.015mm;10×47通槽中心面对Ф26外圆轴线的对称度保证0.04mm;6mm键槽的中心平面对Ф26外圆的对称度保证0.04mm;Ф6小孔的轴线对10mm通槽对称平面的垂直度保证0.1mm。零件需经调质处理,保证硬度HRC28~32。

2、零件制造工艺设计

(1)毛坯选择:因零件的阶梯外圆直径差较小,选择棒料,按零件尺寸确定毛坯尺寸

Ф40×135mm。

(2)基准及安装方案分析:Ф26外圆为零件主要定位基准,且不少表面均与它有位置精度要求,粗加工可采用一夹一顶安装方案,半精、精加工应采用对顶安装方案。加工时10mm通槽、6mm键槽,为保证其与Φ26的对称度,定位主要基准亦应为Φ26中心,可选V形块作主要定位件。加工14mm通槽及Φ6小孔时,则以10mm通槽作定位基准,保证零件图中位置精度要求。

(3)加工方法确定:Φ26外圆表面终加工方法可选择磨削。由于各槽与Φ26外圆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为确保铣槽时有较好的定位基准质量,在铣槽前先粗磨Φ26外圆,最后通过精磨使Φ26外圆达到图纸要求。Φ26外圆及零件上其它回转面粗、半精加工均采用车削。槽采用铣削加工,键槽加工中铣槽深度尺寸的确定方法同案例1此处从略。

Φ6小孔采用钻削加工

(4)零件加工方案(见小轴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资源库中轴类零件)

3、零件加工仿真(链接小轴零件加工仿真)

案例3:支承块制造工艺

零件图

三维图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材料:45钢。切削加工性良好。刀具材料及几何参数选择同案例1。

(2)零件组成表面:两端面,外圆面,中间孔及沉孔,安装孔,侧面,十字槽,倒角等。(3)零件结构分析:两端面起支承作用,光度要求高,轴向尺寸在安装后通过配磨保证两件等高。轴向尺寸小,为典型的盘类零件。

(4)主要技术条件:端面粗糙度要求Ra0.4μm两端面保证平行。

2、零件工艺设计

(1)毛坯选择按零件形状及要求,可选棒料。

(2)基准及安装方案分析该零件的主要基准无疑为两端面,安装孔及十字槽等表面加工均为端面作定位基准,侧表面位置,孔的中心考虑精度要求不高,且该零件为单件生产,采用划线确定;两平面的平行度则采用互为基准的方法保证。

(3)零件表面加工方法按端面Ra0.4μm的要求,其终加工方法选择精磨。为确保零件安装平整,安装孔应与端面垂直,在加工安装孔,铣十字槽前先粗磨好平面,孔及槽等表面加工后再精磨平面。侧面采用铣削,安装孔采用钻削,中间孔及沉孔可采用车削。

(4)零件机加工艺路线

下料—车—车—平磨—划线—钻—铣侧面—铣槽—去毛刺—平磨

(5)设备、工装选择

该零件加工所选设备有卧式车床、铣床、立式铣床、钻床、平磨等。零件安装用夹具选择主要有三爪卡盘、虎钳、磁力吸盘等。刀具选择时注意定尺寸刀具的尺寸对应,不通孔加工应用盲孔车刀。量具选用游标卡尺。

(6)填写工艺文件

支承块工艺过程卡

3、零件加工仿真(链接零件加工仿真动画)

案例4:连接盘制造工艺

零件图

三维图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材料:HT200。切削加工性良好,但为脆性材料,为防止加工中冲击(产生崩碎切屑)使刀具崩刃,可适当减小刀具前角。刀具材料选择范围较大,高速钢与

YG类硬质合金均可。

(2)零件组成表面:各外圆,内孔,内圆锥面,两端面及台阶面,外环槽,孔内键槽,

4×Φ10小孔。

(3)主要表面分析:Φ180内孔,为零件安装中与轴的配合孔,也是该零件的主要基准面;

端面B,为零件安装中的轴向定位基准,也是该零件的主要基准面之

一;Φ420、Φ530外圆、外环槽及左端面均为与其它零件的配合面。

(4)主要技术条件:Φ420、Φ530外圆与Φ180内孔中心的同轴度要求分别为0.06和

0.08mm;右端面B与Φ180内孔中心的垂直度保证为0.1mm;左端面

与右端面B的平行度保证为0.1mm;

2、零件制造工艺设计

(1)毛坯选择根据零件材料、形状及尺寸及生产批量等因素,选砂型铸件。

(2)基准分析根据零件图上各要求,零件加工中主要定位基准应为Φ180孔(径向)和右端面B(轴向及与机床主轴的相对位置),在加工Φ180孔及右端面B

时,则应选择与Φ180孔有同轴度要求的Φ530外圆面及与右端面有平行

度要求的左端面。

(3)安装方案加工Φ180孔及右端面时,可采用三爪卡盘装夹(粗加工时直接装夹,半

精加工后,反爪安装);加工其它回转面时,粗加工可用三爪以离心

力作用夹Φ180内孔并支靠B面,半精加工后,可用心轴以A、B面

定位,轴向夹紧安装;加工4×Φ10小孔时,可采用钻模安装;以A、

B面主定位,键槽侧面可防转。

(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零件上回转面的粗、半精加工均采用车削;Φ180孔、左右端面、

Φ530外圆及台阶面、Φ420外圆、外环槽均采用磨削;孔内键

槽加工考虑到生产批量较大,为提高生产率,采用拉削加工。(5)零件加工方案链接“连接盘加工工艺规程”

3、零件加工过程链接“加工仿真”

案例5:轴套制造工艺

零件图

三维图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材料:45钢。切削加工性良好。刀具材料及其几何参数选择方案同案例1。(2)零件组成表面:外圆表面(Φ100,Φ60),内表面(Φ44),型孔,两端面,内、外台

阶面,内、外退刀槽,内、外倒角

(3)主要表面分析:Φ44内孔既是支承其它零件的支承面,亦是本零件的主要基准面;

Φ60外圆及其台阶面亦用于支承其它零件。

(4)主要技术条件:Φ60外圆与Φ44内孔的同轴度控制在0.03mm范围内;台阶面与Φ44

内孔的垂直度控制在Φ44内孔本身的尺寸公差为 mm;粗糙度

Ra0.8μm;零件热处理硬度HRC50~55。

2、零件制造工艺设计

(1)毛坯选择:根据零件材料为45钢,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零件直径尺寸差异较大,零件壁薄、刚度低、易变形,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零件需经淬火处理等多方

面因素,在棒料与模锻间作出选择:模锻件。

(2)基准分析:主要定位基准应为Φ44内孔中心;加工内孔时的定位基准则为Φ60外原中心。

(3)安装方案:加工大端及内孔时,可直接采用三爪卡盘装夹;粗加工小端可采用反爪夹大端,半精、精加工小端时,则应配心轴,以Φ44孔定位轴向夹紧工件。

型孔加工时,可采用分度头安装,将主轴上抬90o,并采用直接分度法,

保证3×Φ6在零件圆周上的均分位置。对大端的四个螺钉过孔则采用专

用夹具安装:以大端面及Φ44孔作主定位基准,型孔防转,工件轴向夹

紧。

(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Φ44内孔,采用精磨达到精度及粗糙度要求;外圆及其台阶面采

用磨削加工;其余回转面以半精车满足加工要求;型孔在立铣上

完成;四个安装孔采用钻削。

(5)热处理安排:因模锻件的表层有硬皮,会加速刀具磨损和钝化,为改善切削加工性,模锻后对毛坯进行退火处理,软化硬皮;零件的终处理为淬火,由于零

件壁厚小,易变形,加之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为尽量控制淬火变形,

在零件粗加工后安排调质处理作预处理。

(6)其它工序安排:转换车间前应安排中间检验,易出现毛刺工序后安排去毛刺。

(7)设备、工装选择:设备选择有卧式车床、立式铣床、钻床、内圆磨床及外圆磨床。专

用夹具有心轴式车床夹具及磨床夹具;钻孔夹具。定尺寸刀具有

Φ6立铣刀,Φ10麻花钻,内外切槽刀。所用量具有卡尺、内径千

分尺等。

(8)填写工艺文件

3、零件加工过程链接加工仿真

案例6:变速箱壳体制造工艺

零件图

三维图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技术精度要求

①变速箱壳体在结构上壁薄而多孔,整个容腔为三组平行孔系所占据。

②为提高传动精度,应保证装在三组平行孔系中的轴承获得良好的配合精度,故Φ48025.00+、

Φ80030.00+及Φ146040.00+三孔均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除此而外,为保证传动平稳和减少

噪声,三组平行孔系之间还有较高的孔距公差。

③因总体结构和部件位置的限制,在变速箱壳体的中间部位,有两块面积不大的外伸安装面。为整个变速箱的安装基面,且与Φ146孔中心有较高的尺寸要求,其数值为124.1±0.05mm 。保证了传动位置和传动精度的准确性。

(2)材料特性、加工方案及工艺措施

①变速箱壳体的材料ZLl07为铝硅铜合金,硬度低但比强度较高,其金相组织为硅在铝内的固溶体+共晶体组成。切削加工性能较好,因含有硅,故易使刀具磨损。又因ZLl07材料熔点较低,在切削中易产生积屑瘤,会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及尺寸精度,因此,应充分考虑工件材料的热变形,减少刀面同工件的摩擦,要求刀具刃口必须锋利,不采用倒棱。 ②按材料特性,选钨钴类YG8镗刀作为粗镗刀具; YTl5及W18Cr4V 作为精镗刀具。

③加工时应遵循基准(面)先行、先粗后精的原则。首先对平面和孔进行粗加工,再半精加工基准面、孔,消除粗加工时所产生的变形,以确保壳体的高精度要求。

④按照传动路线和齿轮的传动关系,应先镗Φ146040.00

+孔,其次镗Φ48025.00+孔,最后镗 Φ80030.00+孔,保证三组平行孔系孔距间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并注意必须换算坐标尺寸。

孔Φ146与孔Φ48的坐标位置关系如下:

水平方向位移量 Χ1=18mm

垂直方向位移量 y 1=2218)5.142(-=141.36mm

孔Φ48与孔Φ80的坐标位置关系如下:

水平方向位移量 Χ2=68mm

垂直方向位移量 y 2=2

26887-=54.27mm ⑤由于该变速箱壳体的安装基面“B ”面积较小,在镗削加工过程中无法作为定位基准,由于A 面与三组平行孔系有0.02mm 的垂直度要求,B 面对A 面有0.01mm 的垂直度要求,所以从粗加工开始就必须注意保证该零件孔与面及面与面的垂直度要求。粗加工时,可选该壳体不加工的毛坯侧面作粗基准,校正后对A 面及其相对的另一侧面进行粗加工,再分别以该两面作为基准面对三孔进行依次粗镗;在对A 面及其对应面进行半精铣时,还应充分注意其两面的平行度要求。

⑥在进入半精加工及精加工时,应充分考虑以A 面作基准来精铣相对应的另一侧面及镗削三组平行孔系。在镗削Φ146040.00+孔时,找正A 面或采用心轴与端面垂直的检具进行找正,

以保证三组平行孔系对A 面的垂直度要求。在最后精加工时,仍以A 面作定位基准,并以B 安装面作辅助基准,以减少最后刮削B 安装面时的铲刮工作量。

2、零件制造工艺设计

(1)毛坯选择:该零件材料材料为ZLl07,因此毛坯种类只能选择铸件。

(2)基准及安装方案分析:从零件图可知,A 面为该零件的安装基准,从基准重合及统一

的原则出发,考虑到安装与加工的方便,该零件在加工中,仍选择A面为主要定位基准。

铣削时,工件直接安装于工作台;镗削时,利用角铁、螺栓压板等直接安装。

(3)零件表面加工方法:基准面采用铣削,孔按照零件形状选择镗削;在零件的粗加工至精加工阶段,均采用基准先行原则,先对定位基准面进行铣削,再镗削工作孔。

(4)热处理安排:因零件为铸件,尺寸较大,壁较薄,精度要求较高,为确保零件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前应对毛坯进行时效处理。

(5)其它工序安排:零件加工过程中多次采用划线工序,以保证零件被加工表面的正确位置以及保证被加工表面的余量均匀。

(6)设备、工装选择:设备选择有卧式铣床、卧式镗床。

(7)填写工艺文件

3、零件加工过程链接加工仿真

案例7:气门摇臂轴支座制造工艺

零件图

三维图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材料:HT200。切削加工性良好,只是脆性材料,产生崩碎切屑加工中有冲击。选

择刀具参数时可适当减小前角以强化刀刃即可;刀具材料选择范围较大,高速钢及YG 硬质合金均可胜任。

(2)组成表面分析:Φ11圆孔及其上下端面,Φ16内孔及其两端面,Φ18内孔及其两端面,Φ3斜孔,倒角,各外圆表面,各外轮廓表面。

(3)主要表面分析:Φ16、Φ18孔用于支承零件,为工作面,孔表面粗糙度要求Ra1.6μm,Φ11孔底面为安装(支承)面,亦是该零件的主要基准。

(4)主要技术要求:Φ16内孔轴心与底面A的平行度保持在0.05mm以内;Φ18内孔轴心与底面A的平行度保持在0.05mm以内;Φ18内孔两端面与顶面B的跳动保持在0.1mm 以内

2、零件制造工艺设计

(1)毛坯选择:根据零件材料、形状、尺寸、批量大小等因素,选择砂型铸件。

(2)基准分析:底面A是零件的主要设计基准,也比较适合作零件上众多表面加工的定位基准。

(3)零件安装方案:加工底面A、顶面B时,均可采用虎钳安装(互为基准);Φ11、Φ16、Φ18内孔表面加工,均采用专用夹具安装,且主要定位基准均为底面A;加工斜孔仍采用专用夹具安装,主要定位基准为Φ18孔两端面。

(4)零件表面加工:底面A、顶面B采用铣削加工;Φ11孔、Φ3斜孔采用钻削加工;

Φ16、Φ18孔及其端面采用镗削加工。

3、填写工艺文件链接零件工艺规程

4、零件加工加工仿真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生产实际中,零件的结构千差万不,但其差不多几何构成不外是外圆、内孔、平面、螺纹、齿面、曲面等。专门少有零件是由单一典型表面所构成,往往是由一些典型表面复合而成,其加工方法较单一典型表面加工复杂,是典型表面加工方法的综合应用。下面介绍轴类零件、箱体类和齿轮零件的典型加工工艺。 第一节轴类零件的加工 一、轴类零件的分类、技术要求 轴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要紧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能够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如图6-1,其中阶梯传动轴应用较广,其加工工艺能较全面地反映轴类零件的加工规律和共性。 按照轴类零件的功用和工作条件,其技术要求要紧在以下方面: ⑴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要紧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 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常为IT6~IT9。 ⑵几何形状精度要紧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其误差一样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畴内,关于周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⑶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⑷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样按照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支承轴颈常为0.2~1.6μm,传动件配合轴颈为0.4~3. 2μm。 ⑸其他热处理、倒角、倒棱及外观修饰等要求。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1.轴类零件的材料 ⑴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 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CrMn 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⑵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纳铸件。毛坯通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平均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2.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排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调质一样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表面淬火一样安排在精加工之前,如此能够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三、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 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要紧有以下三种。 1.采纳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一样以重要的外圆面作为粗基准定位,加工出中心孔,再以轴两端的中心孔为定位精基准;尽可能做到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并实现一次安装加工多个表面。中心孔是工件加工统一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它自身质量专门重要,其预备工作也相对复杂,常常以支承轴颈定位,车(钻)中心锥孔;再以中心孔定位,精车外圆;以外圆定位,粗磨锥孔;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 箱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轴、轴承、齿轮等有关零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装配到箱体上,连接成部件或机器,使其按规定的要求工作,因此箱体零件的加工质量不仅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和运动精度,而且影响机器的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下面以图1所示齿轮减速箱体零件的加工为例讨论箱体类零件的工艺过程。 图1 某车床主轴箱体简图

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分析 图3所示零件为某车床主轴箱体类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材料为HT200铸铁。一般来说,箱体零件的结构较复杂,内部呈腔形,其加工表面主要是平面和孔。对箱体类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应针对平面和孔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1.平面的精度要求箱体零件的设计基准一般为平面,本箱体各孔系和平面的设计基准为G面、H面和P面,其中G面和H面还是箱体的装配基准,因此它有较高的平面度和较小表面粗糙度要求。 2.孔系的技术要求箱体上有孔间距和同轴度要求的一系列孔,称为孔系。为保证箱体孔与轴承外圈配合及轴的回转精度,孔的尺寸精度为IT7,孔的几何形状误差控制在尺寸公差范围之内。为保证齿轮啮合精度,孔轴线间的尺寸精度、孔轴线间的平行度、同一轴线上各孔的同轴度误差和孔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均应有较高的要求。 3.孔与平面间的位置精度箱体上主要孔与箱体安装基面之间应规定平行度要求。本箱体零件主轴孔中心线对装配基面(G、H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4mm。 4.表面粗糙度重要孔和主要表面的粗糙度会影响连接面的配合性质或接触刚度,本箱体零件主要孔表面粗糙度为0.8μm,装配基面表面粗糙度为1.6μm。 箱体类零件的材料及毛坯 箱体零件的材料常用铸铁,这是因为铸铁容易成形,切削性能好,价格低,且吸振性和耐磨性较好。根据需要可选用HT150~350,常用HT200。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情况下,为缩短生产周期,可采用钢板焊接结构。某些大负荷的箱体有时采用铸钢件。在特定条件下,可采用铝镁合金或其它铝合金材料。 铸铁毛坯在单件小批生产时,一般采用木模手工造型,毛坯精度较低,余量大;在大批量生产时,通常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毛坯精度较高,加工余量可适当减小。单件小批生产直径大于50mm的孔,成批生产大于30mm的孔,一般都铸出预孔,以减少加工余量。铝合金箱体常用压铸制造,毛坯精度很高,余量很小,一些表面不必经切削加即可使用。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箱体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孔系和装配基准面。如何保证这些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孔系之间及孔与装配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是箱体零件加工的主要工艺问题。 箱体零件的典型加工路线为:平面加工-孔系加工-次要面(紧固孔等)加工。 图1车床主轴箱体零件,其生产类型为中小批生产;材料为HT200;毛坯为铸件。该箱体的加工工艺路线如表1。 表1车床主轴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操纵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 本次设计确实是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典型轴类零件,要紧侧重于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包括完成该零件的工艺规程,要紧工序工装设计,并绘制零件图、夹具图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典型轴类零件的设计又有了深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培养和提高了综合分析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科学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控技术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设计

摘要 (1) 目录 (2) 1.引言 (3) 1.引言 (3) 2.零件分析 (4) 2.1毛坯的选择 (4) 2.2 机床的选择 (4) 3.零件图加工艺分析 (7) 3.1零件的工艺分析 (7) 3.2 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11) 4.零件图加工程序编写 (21) 4.1零件左端加工程序编写 (21) 4.2零件右端加工程序编写 (22) 5. 程序调试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数控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运算机技术、成组技术与现代操纵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数控车床己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需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展及市场日益繁荣,其竞争也越来越猛烈,人们对数控车床选择也有了更加宽敞的范畴,对数控机床技术的把握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对生产效率也有相应的提高。数控机床的显现实现了宽敞人们的这一愿望。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零件的精度,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预备、打算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对高品质、高品种、高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这不但满足了宽敞消费者的目的,即实现了产品多样化、产品高质量、更新速度快的要求,同时推动了企业的快速进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数控工艺规程的编制是直截了当指导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它将直截了当阻碍企业产品质量、效益、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给出了关于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方法,关于提高制造质量、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依照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表达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本人以严谨务实的认真态度进行了此次设计,但由于知识水平与实际体会有限。在设计中会显现一些错误、缺点和疏漏,诚请各位评审老师提出批判和指正。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案例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案例 实例. 以图A-54所示的平面槽形凸轮为例分析其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图A-54 平面槽型凸轮简图 案例分析: 平面凸轮零件是数控铣削加工中常用的零件之一,基轮廓曲线组成不外乎直线—曲线、圆弧—圆弧、圆弧—非圆曲线及非圆曲线等几种。所用数控机床多为两轴以上联动的数控铣床,加工工艺过程也大同小异。 1. 零件图纸工艺分析 图样分析要紧分析凸轮轮廓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定位基准及毛坯等。 本例零件是一种平面槽行凸轮,其轮廓由圆弧HA、BC、DE、FG和直线AB、HG以及过渡圆弧CD、EF所组成,需要两轴联动的数控机床。材料为铸铁、切削加工性较好。 该零件在数控铣削加工前,工件是一个通过加工、含有两个基准孔直径为φ280mm、厚度为18mm的圆盘。圆盘底面A及φ35G7和φ12H7两孔可用作定位基准,无需另作工艺孔定位。 凸轮槽组成几何元素之前关系清晰,条件充分,编辑时所需基点坐标专门容易求得。 凸轮槽内外轮廓面对A面有垂直度要求,只要提升装夹度,使A面与铣刀轴线垂直,即可保证:φ35G7对A面的垂直度要求由前面的工序保证。 2. 确定装夹方案

一样大型凸轮可用等高垫块垫在工作台上,然后用压板螺栓在凸轮的孔上压紧。外轮廓平面盘形凸轮的垫板要小于凸轮的轮廓尺寸,不与铣刀发生干涉。对小型凸轮,一样用心轴定位,压紧即可。 按照图A-54所示凸轮的结构特点,采纳“一面两孔”定位,设计一“一面两销”专用夹具。用一块320mm×320mm×40mm的垫块,在垫块上分别精镗φ35mm及φ12mm两个定位销孔的中心连接线与机床的x轴平行,垫块的平面要保证与工作台面平行,并用百分表检查。 图A-55为本例凸轮零件的装夹方案示意图。采纳双螺母夹紧,提升装夹刚性,防止铣削时因螺母松动引起的振动。 图A-55凸轮装夹示意图 3. 确定进给路线 进给路线包括平面内进给和深度进给两部分路线。对平面内进给,对外凸轮廓从切线方向切入,对内凹轮廓从过渡圆弧切入。在两轴联动的数控铣床上,对铣削平面槽形凸轮,深度进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xz(或yz)平面来回铣削逐步进刀到即定深度;另一种方法是先打一个工艺孔,然后从工艺孔进刀到即定深度。 本例进刀点选在(150,0),刀具在y+15之间来回运动,逐步加深铣削深度,当达到即定深度后,刀具在xy平面内运动,铣削凸轮轮廓。为保证凸轮的工件表面有较好的表面质量,采纳顺铣方式,即从(150,0)开始,对外凸轮廓,按顺时针方向铣削,对内凸轮廓按逆时针方向铣削,图A -56所示为铣刀在水平面的切入进给路线。 图A-56 平面槽形凸轮的切入进给路线 4. 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铣刀材料和几何参数要紧按照零件材料切削加工性、工件表面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不一选择;切削用量则依据零件材料特点、刀具性能及加工

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一,齿轮类 机床、汽车、拖拉机中,速度的调节和功率的传递主要靠齿轮机床、汽车和拖拉机中是一种十分重要、使用量很大的零件。 齿轮工作时的一般受力情况如下: (1)齿部承受很大的交变弯曲应力; (2)换当、启动或啮合不均匀时承受击力; (3)齿面相互滚动、滑动、并承受接触压应力。 所以,齿轮的损坏形式主要是齿的折断和齿面的剥落及过度磨损。据此,要求齿材料具有以下主要性能: (1)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2)齿面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3)齿轮心部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 此外,还要求有较好的热处理工艺性,如变形小,并要求变形有一定的规律等。下面以机床和汽车、拖拉机两类齿轮为例进行分析。 (一)机床齿轮 机床中的齿轮担负着传递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任务。一般机床中的齿轮精度大部分是7级精度(GB179-83规定,精度分12级,用1、2、3、……12表示,数字愈大者,精度愈低)。只是在他度传动机构中要求较高的精度。

机床齿轮的工作条件比起矿山机械、动力机械中的齿轮来说还属于运转平稳、负荷不大、条件较好的一类。实践证明,一般机床齿轮选用中碳钢制造,并经高频感应热处理,所得到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及韧性能满足要求,而县市频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 下面以C616机床中齿轮为例加以分析。 1、高频淬火齿轮的工工艺线 2、热处理工序的作用正火处理对锻造齿轮毛坯是必需的热处理工序,它可以使同批坯料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使组织均匀,消除锻造应力。对于一般齿轮,正火处理也可作为高频淬火前的最后热处理工序。 调质处理可以使齿轮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提高齿轮心部的强度和韧性,使齿轮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和冲击力。调质后的齿轮由于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在淬火时变形更小。 高频淬火及低温回火是赋予齿轮表面性能的关键工序,通过高频淬火提高了齿轮表 面硬度和耐磨性,并使齿轮表面有压应力存在而增强了抗疲劳破坏的能力。为了消除淬火应力,高频淬火后应进行低温回火(或自行回火),这对防止研磨裂纹的产生和提高抗冲击能力极为有利。 3、齿轮高频淬火后的变形情况齿轮高频淬火后,其变形一般表现为内孔缩小,外径不变或减小。齿轮外径与内径之比小于1.5时,内径略胀大;当齿轮有键槽时,内径向键槽方向胀大,形成椭圆形,齿间椭圆形,齿间亦稍有变形,齿形变化较小,一般表现为中间凹0.002~0.0005㎜。这些微小的变形对生产影响不大,因为一般机床用的7级精度齿轮,淬火回火后,均要经过滚光和推孔才成为成品。

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

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本章要点 本章介绍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过程及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与步骤。 2.以轴类、箱体类、拨动杆零件为例,分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全过程。 本章要求:通过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分析,能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和方法,能制订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4.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与步骤§4.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是优质、高产、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能尽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在充分利用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并保证良好的劳动条件。 2.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规定的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核算或相互对比,一般要求工艺成本最低。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少花钱、多办事。 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在制订工艺方案上要注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措施,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创造良好、文明的劳动条件。 由于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生产和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所以工艺规程还应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晰。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编号都要符合相应标准。必须可靠地保证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实现。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如果发现零件图某一技术要求规定得不适当,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不得擅自修改零件图或不按零件图去做。 §4.1.2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和步骤 1.计算零件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在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制订之前,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2)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 (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 3.确定毛坯

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第4章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本章要点 本章介绍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过程及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与步骤。 2.以轴类、箱体类、拨动杆零件为例,分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全过程。 本章要求:通过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分析,能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和方法,能制订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4.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与步骤§4.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是优质、高产、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能尽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在充分利用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并保证良好的劳动条件。 2.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规定的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核算或相互对比,一般要求工艺成本最低。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少花钱、多办事。 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在制订工艺方案上要注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措施,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创造良好、文明的劳动条件。 由于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生产和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所以工艺规程还应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晰。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编号都要符合相应标准。必须可靠地保证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实现。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如果发现零件图某一技术要求规定得不适当,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不得擅自修改零件图或不按零件图去做。 §4.1.2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和步骤 1.计算零件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在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制订之前,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2)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 (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第五章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第一节轴类零件的加工 一、概述 1. 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 ⑴功用轴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经常遇到的零件之一,在机器中,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如齿轮、带轮,传递运动与扭矩,如机床主轴;有的用来装卡工件,如心轴。 ⑵结构特点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通常由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花键、键槽、横向孔、沟槽等表面构成。按其结构特点分类有: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异形轴(包括曲轴、半轴、凸轮轴、偏心轴、十字轴和花键轴等)四类。如图5-1所示。若按轴的 图5-1 轴的种类 (a) 光轴(b) 空心轴(c) 半轴(d) 阶梯轴(e) 花键轴 (f) 十字轴(g) 偏心轴(h) 曲轴(i) 凸轮轴 长度和直径的比例来分,又可分为刚性轴(L/d≤12)和挠性轴(L/d>12)两类。

2. 轴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⑴加工精度 ①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 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常为IT6~IT9。 ②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③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⑵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支承轴颈常为0.2~1.6μm,传动件配合轴颈为0.4~3.2μm。 3. 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⑴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CrMn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⑵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3) 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机电一体化一班 田泽 摘要: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之一,它是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把较为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规定的形式书写成工艺文件,经审批后用来指导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工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等。因此加工工艺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尤其重要的,它是提高零件加工效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加工工艺刀具加工质量加工效率 正文: 一:零件结构分析 零件的分析在零件的加工中由为重要,它的分析影响到零件的装夹。不要小看装夹这一环节。往往装夹错误会使零件的加工流程无法继续完成下去、从而是零件无法完成。 1零件的基本类型 (1)零件的组成有多种多样,比如正反两面件配合件,零件表主面侧面都要加工的等等一些零件。首先我们要根据零件的特点来分析该零件的加工路 线。 2零件的加工面 (2)零件的加工面的选取是很重要的,往往加工面的选取错误使零件在下一步的无法装夹,从而使零件加工无法继续下去。 二:简单的介绍加工零件的相关流程 1)零件加工的选材 毛坯资料包括各种毛坯制造方法的技术经济特征;各种型材的品种和规格,毛坯图等;在无毛坯图的情况下,需实际了解毛坯的形状、尺寸及机械性能等。不同的选材会影响到零件的使用,不同的选材会让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其的生产成本变的大大的不同,所以零件的选材尤其重要。我可以更具零件的使用用途来决定零件的选材

2) 拟订工艺路线。 3)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4) 确定各工序所用的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5) 确定工时定额。 6) 加工零件。 7) 检验零件的尺寸。 8) 填写工序卡片。 三:举例说明 示例零件 高职组数控铣件一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标准分析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图6—34为减速箱传动轴工作图样。表6—13为该轴加工工艺过程。生产批量为小批生产。材料为45热轧圆钢。零件需调质。

(一)结构及技术条件分析 该轴为没有中心通孔的多阶梯轴。根据该零件工作图,其轴颈M、N,外圆

P,Q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并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该轴有调质热处理要求。 (二)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确定主要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传动轴大多是回转表面,主要是采用车削和外圆磨削。由于该轴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较高(IT6),表面粗糙度值较小(Ra0.8μm),最终加工应采用磨削。其加工方案可参考表3-14。 2.划分加工阶段 该轴加工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肩和修研中心孔等),粗精磨各处外圆。各加工阶段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3.选择定位基准 轴类零件的定位基面,最常用的是两中心孔。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螺纹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是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就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但下列情况不能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 (1)粗加工外圆时,为提高工件刚度,则采用轴外圆表面为定位基面,或以外圆和中心孔同作定位基面,即一夹一顶。 (2)当轴为通孔零件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面的中心孔因钻出通

孔而消失。为了在通孔加工后还能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工艺上常采用三种方法。 ①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o内锥面来代替中心孔; ②当轴有圆柱孔时,可采用图 6—35a所示的锥堵,取1∶500锥度; 当轴孔锥度较小时,取锥堵锥度与工件 两端定位孔锥度相同; ③当轴通孔的锥度较大时,可采 用带锥堵的心轴,简称锥堵心轴,如图 6—35b所示。 使用锥堵或锥堵心轴时应注意,一 般中途不得更换或拆卸,直到精加工完 各处加工面,不再使用中心孔时方能拆 卸。 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该轴需进行调质处理。它应放在粗 加工后,半精加工前进行。如采用锻件 毛坯,必须首先安排退火或正火处理。 该轴毛坯为热轧钢,可不必进行正火处 理。 5.加工顺序安排 除了应遵循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 则,如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等,还应注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轴类,箱体类,齿轮类等) 轴类零件的 一. 轴类零件的分类、技术要求 轴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 根据轴类零件的功用和工作条件,其技术要求主要在以下方面: ⑴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 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常为IT6~IT9。 ⑵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⑶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⑷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支承轴颈常为0.2~1.6μm,传动件配合轴颈为0.4~3.2μm。 ⑸其他热处理、倒角、倒棱及外观修饰等要求。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1.轴类零件的材料 ⑴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CrMn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⑵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2.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三、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 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一般以重要的外圆面作为粗基准定位,加工出中心孔,再以轴两端的中心孔为定位精基准;尽可能做到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并实现一次安装加工多个表面。中心孔是工件加工统一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它自身质量非常重要,其准备工作也相对复杂,常常以支承轴颈定位,车(钻)中心锥孔;再以中心孔定位,精车外圆;以外圆定位,粗磨锥孔;以中心孔定位,精磨外圆;最后以支承轴颈外圆定位,精磨(刮研或研磨)锥孔,使锥孔的各项精度达到要求。 2.用外圆表面定位装夹 对于空心轴或短小轴等不可能用中心孔定位的情况,可用轴的外圆面定位、夹紧并传递扭矩。一般采用三爪卡盘、四爪卡盘等通用夹具,或各种高精度的自动定心专用夹具,如液性塑料薄壁定心夹具、膜片卡盘等。 3.用各种堵头或拉杆心轴定位装夹 加工空心轴的外圆表面时,常用带中心孔的各种堵头或拉杆心轴来安装工件。小锥孔时常用

数控车床典型零件加工实例

模块五 数控车床典型零件加工实例 本课题主要选取了两个实例,一个是模具数控车加工实例,一个是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应会试题。 实例1:加工如图1-80所示的对拼模具型腔。 用车床加工成形部分,如果采用普通车床加工,则必须要使用靠模,加工效率极低而且加工精度也较低。所以采用数控车床进行加工最合适。 图1-80 对拼模具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数控车床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 了解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正确运用数控系统的指令代码,编制一般零件的车削加工程 序。

1.加工准备 1)将两拼块分别加工成形。 2)在两拼块上装导钉,一端与下模板过渡配合,另一端与上模板间隙配合。 3)两拼块合装后外形尺寸磨正,对合平面磨平并保证两拼块厚度一致。 4)在花盘上搭角铁,将下模板固定在角铁上,拼合上模板并压紧,用千分表校正后固定角铁,安装示意图如图1-81所示。 图1-81 安装示意图 2.所需刀具 本工件需要通过钻孔、粗车、精车三个工步加工,钻孔时采用在尾架上装夹φ16mm的钻头手动进给,而粗车和精车则采用自动运行的办法。 粗车时用55°的内孔车刀,刀具号为T01,刀补号为01;精车时用35°的内孔车刀,刀具号为T02,刀补为02。 3.编写加工程序 N10 M03 S500 N20 T0101 N30 G00 X0 Z3.0 N40 G01 Z-30.0 F0.5

N60 G01 Z-57.0 N70 G00 X0 N80 G00 Z-31.6 N90 G01 X24.4 F0.2 N100 G01 Z-50.4 N110 G00 X0 N120 Z3.0 N130 G01 X18.3 Z3.0 F0.3 N140 Z0 N150 X22.0 Z-10.1 N160 W-6.3 N170 G02 X21.7 W-13.4 I6.45 J-6.8 N180 G03 X24.5 Z-50.4 I-11.1 J-11.0 N190 GO2 X20.8 Z-56.0 I7.55 J-5.6 N200 G01 X0 N210 G00 Z200.0 N220 G00 X200.0 T0100 N230 T0202 N240 G00 Z3.0 N250 G01 X18.8 Z3.0 F0.3 N260 Z0

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汽车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分析 3.1 汽车发动机连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技术要求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力部件之一,其小头经活塞销与活塞联接,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联接.气缸燃烧室中受压缩的油气混合气体经点火燃烧后急剧膨胀,以很大的压力压向活塞顶面,连杆则将活塞所受的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 连杆部件由连杆体,连杆盖和螺栓、螺母等组成。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要承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重量,以减小惯性力。连杆杆身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从大头到小头尺寸逐渐变小。 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维修,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青铜衬套,大头孔内衬有具有钢质基底的耐磨巴氏合金轴瓦。 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均衡,同一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在连杆部件的大、小头端设置了去不平衡质量的凸块,以便在称重后切除不平衡质量。 连杆大、小头两端面对称分布在连杆中截面的两侧。考虑到装夹、安放、搬运等要求,连杆大、小头的厚度相等。 连杆小头的顶端设有油孔,发动机工作时,依靠曲轴的高速转动,气缸体下部的润滑油可飞溅到小头顶端的油孔内,以润滑连杆小头铜衬套与活塞销之间的摆动运动副。 连杆上需进行机械加工的主要表面为:大、小头孔及其两端面,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及连杆螺栓定位孔等.连杆总成的技术要求如下: (1)为了保证连杆大、小头孔运动副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大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4μm,小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5,表面粗糙度Ra 值应不大于0.4μm。对两孔的圆柱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6mm,小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125mm。 (2)因为大、小头孔中心距的变化将会使气缸的压缩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效率,因此要求两孔中心距公差等级为IT9。大、小头孔中心线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误差会使活塞在气缸中倾斜,致使气缸壁唐攒不均匀,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曲轴的连杆轴颈磨损加剧,因此也对其平行度公差提出了要求。 (3)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过大,将加剧连杆大头两端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两端面之间的磨损,甚至引起烧伤,所以必须对其提出要求。

典型零件加工案例

典型零件加工案例 案例1:传动轴制造工艺 零件图 三维图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材料:45钢。切削加工性良好,无特殊加工问题,故加工中不需采取特殊工艺措施。刀具材料选择范围较大,高速钢或YT类硬质合金均能胜任。刀具几 何参数可根据不同刀具类型通过相关表格查取。 (2)零件组成表面:两端面,外圆及其台阶面,两端三角螺纹,键槽,倒角。

(3)主要表面分析:Ф25外圆表面用于支承传动件,为零件的配合面及工作面。 (4)主要技术条件:Ф25外圆精度要求:IT7 粗糙度要求Ra1.6μm。它是零件上主要的基 准,两端螺纹应与之保持基本的同轴关系,键槽亦与之对称。(5)零件总体特点:长径比达12为较典型的细长轴 2、零件工艺设计 (1)毛坯选择 按零件特点,可选棒料。根据标准,比较接近并能满足加工余量要求,可选Ф28mm,245mm。 (2)零件各表面终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 ①主要表面可能采用的终加工方法:按IT7级精度,Ra1.6μm,应为精车或磨削。 ②选择确定:按零件材料、批量大小、现场条件等因素,并对照各加工方法特点及 适应范围确定采用磨削。 ③其它表面终加工方法:结合主要表面加工及表面形状特点,各回转面采用半精车, 键槽采用铣削。 ④各表面加工路线确定:Φ25外圆:粗车—半精车—磨削;其余回转面:粗车—半精车; 键槽:铣削。 (3)、零件加工路线设计 ①注意把握工艺设计总原则。加工阶段可划分为粗、半精、精加工三个阶段;工序不宜过于集中(细长轴,刚度差,易变形)亦不宜太分散(中批生产,位置精度亦应保证)。 ②以机加工艺路线作主体。以主要表面加工路线为主线,穿插次要表面加工。 ③穿插热处理。考虑轴细长等因素,将调质处理安排于粗加工之后进行。 ④安排辅助工序。热处理前安排中间检验。检验前,铣削后去毛刺。 ⑤调整工艺路线。对照技术要求,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作相应调整。 (4)选择设备、工装 ①设备选择车削采用卧式车床;铣削采用立式铣床;磨削采用外圆磨床。 ②工装选择零件粗加工采用一顶一夹安装,半精、精加工采用对顶安装,铣键 槽采用V形架安装。夹具主要有三爪卡盘、顶尖(拨盘)、V形架等。 刀具有90o偏刀,中心钻,外螺纹车刀,键槽铣刀,麻花钻,硬质合 金顶尖,砂轮等。量具选用有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螺纹环规等。(5)工序尺寸确定 本零件加工中,大部分工序尺寸为第一类工序尺寸,求解原则为由后往前推,依 次弥补(外表面用加,内表面用减)余量获得,并按经济精度给出公差。 本零件加工中第二类工序尺寸为铣槽尺寸(典型的中间工序尺寸),求解尺寸链如 下: (铣键槽工序尺寸) 解该尺寸链可得铣槽时应保证的工序尺寸A (6)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

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本章介绍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过程及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与步骤。 2.以轴类、箱体类、拨动杆零件为例,分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全过程。 本章要求:通过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分析,能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和方法,能制订给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4.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与步骤 §4.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是优质、高产、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能尽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在充分利用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并保证良好的劳动条件。 2.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规定的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能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工艺方案,此时应通过核算或相互对比,一般要求工艺成本最低。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少花钱、多办事。 3.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在制订工艺方案上要注意采取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措施,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创造良好、文明的劳动条件。 由于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生产和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所以工艺规程还应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晰。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编号都要符合相应标准。必须可靠地保证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实现。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如果发现零件图某一技术要求规定得不适当,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不得擅自修改零件图或不按零件图去做。 §4.1.2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内容和步骤 1.计算零件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在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制订之前,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2)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 (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 3.确定毛坯 毛坯的种类和质量对零件加工质量、生产率、材料消耗以及加工成本都有密切关系。毛坯的选择应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正确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可以使整个工艺过程更加经济合理,故应慎重对待。在通常情况下,主要应以生产类型来决定。 4.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在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特点和掌握其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础上,选择保证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加工方法。 (2)选择定位基准。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合理选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 (3)制订工艺路线。在对零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零件粗、半精、精加工阶段,并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合理安排各表面的加工顺序,从而制订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对于比较复杂的零件,可以先考虑几个方案,分析比较后,再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56453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轴类,盘类,箱体类,齿轮类等) 实际中,零件的结构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几何构成不外是外圆、内孔、平面、螺纹、齿面、曲面等。很少有零件是由单一典型表面所构成,往往是由一些典型表面复合而成,其加工方法较单一典型表面加工复杂,是典型表面加工方法的综合应用。下面介绍轴类零件、箱体类和齿轮零件的典型加工工艺。 第一节轴类零件的加工 一轴类零件的分类、技术要求 轴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如图6-1,其中阶梯传动轴应用较广,其加工工艺能较全面地反映轴类零件的加工规律和共性。 根据轴类零件的功用和工作条件,其技术要求主要在以下方面: ⑴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 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常为IT6~IT9。 ⑵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⑶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⑷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支承轴颈常为0.2~1.6μm,传动件配合轴颈为 0.4~3.2μm。 ⑸其他热处理、倒角、倒棱及外观修饰等要求。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1.轴类零件的材料 ⑴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CrMnTi、20Mn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l氮化钢。 ⑵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2.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三、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 轴类零件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装夹 一般以重要的外圆面作为粗基准定位,加工出中心孔,再以轴两端的中心孔为定位精基准;尽可能做到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并实现一次安装加工多个表面。中心孔是工件加工统一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它自身质量非常重要,其准备工作也相对复杂,常常以支承轴颈定位,车<钻)中心锥孔;再以中心孔定位,精车外圆;以外圆定位,粗磨锥孔;以中心孔定位,精磨外圆;最后以支承轴颈外圆定位,精磨<刮研或研磨)锥孔,使锥孔的各项精度达到要求。 2.用外圆表面定位装夹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实例分析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实例分析 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下面就以减速箱中的传动轴为例,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1.零件图样分析 图A-1 传动轴

图A-1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A-1)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以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M、N和外圆P、Q的加工。 2.确定毛坯 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45钢可满足其要求。 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60mm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3.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 值(Ra=0.8 um)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参考表A-3)可为:

粗车→半精车→磨削。 4.确定定位基准 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该传动轴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Q、P、N、M)及轴肩面(H、G)对基准轴线A-B均有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两端中心孔为基准,采用双顶尖装夹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粗基准采用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中心孔加工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车端面、钻中心孔。但必须注意,一般不能用毛坯外圆装夹两次钻两端中心孔,而应该以毛坯外圆作粗基准,先加工一个端面,钻中心孔,车出一端外圆;然后以已车过的外圆作基准,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有时在上工步已车外圆处搭中心架),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如此加工中心孔,才能保证两中心孔同轴。 5.划分阶段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其粗、精加工应分开,以保证零件的质量。 该传动轴加工划分为三个阶段: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等),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阶和修研中心孔及次要表面等),粗、精磨(粗、精磨各处外圆)。各阶段划分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