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振动供料器的工作原理及受力分析

电磁振动供料器的工作原理及受力分析
电磁振动供料器的工作原理及受力分析

电磁振动上供料器的工作原理

★ 原理:

在电磁振动器作用下,料斗作扭转式上下振动,使工件沿着螺旋轨道由低到高移动,并自动排列定向,直至上部出料口而进入输料槽,然后由送料机构送至相应工位。

为方便分析,以直槽式上供料器为例,图1-40

* 电磁振动上供料器的工作过程,是由于电磁铁的吸引和支承弹簧的反向复位作用,使料槽产生高速、高频(50~100次/秒)、微幅(0.5~1mm)振动,使工件逐步向高处移动。

**I=0时,料槽在支承弹簧作用下向右上方复位,工件依靠它与轨道的摩擦而随轨道向右上方运动,并逐渐被加速。

**I>0时,料槽在电磁铁的吸引下向左下方运动,工件由于受惯性作用而脱离轨道,继续向右上方运动(滑移或跳跃)。

……下一循环,周而复始→工件在轨道上作由低到高的运动。

1、工件在轨道上的受力分析

* 工件在轨道上的受力:自重力、轨道反力、摩擦力、惯性力;

* 摩擦力、惯性力与电磁铁的电流有关。

(1)I=0时,支承弹簧复位,轨道以加速度a1向右上方运动,工件力平衡如图1-41:

ma1cosβ+mgsinα=F=μN (2—1)

ma1sinβ+mgcosα=N (2—2)

(2)I>0时,电磁铁吸引,轨道以加速度a2向左下方运动,工件受力平衡如图1-42:

ma2sinβ-mgcosα=-N (2—4)

2、工件在轨道上的运动状态分析

(1)运动分析

根据受力分析,工件在轨道上的运动有两种可能性:

A、因惯性沿轨道下滑,此时I=0,且有

ma1cosβ+mgsinα>μN (2—5)a1>g(sinα-μcosα)/(μsinβ-cosβ) (2—6)

——当轨道向右上方运动的加速度a1满足上式时,工件便会沿轨道下滑。这

对振动上供料机构是不希望出现的。

B、沿轨道上行,此时根据电磁铁吸合与否可得:

I=0,a1≤g(sinα-μcosα)/(μsinβ-cosβ) (2—7)

I>0,a2≥g(sinα+μcosα)/(μsinβ+cosβ) (2—8)

——电磁振动供料器要实现预定的上供料,轨道向右上方运动的加速度a1

和向左下方运动的加速度a2必须满足上述工件沿轨道上行时的条件式。工件沿轨道上行时的运动状态随多种条件而变。

(2)运动状态

图1-43 工件在料道上的运动状态

(a)连续跳跃;(b)断续跳跃;(c)连续滑移;(d)断续滑移

注:图示为料槽的两极限位置。

A、连续跳跃

*运动过程:

I=0、弹簧使料斗复位,工件依靠摩擦、空间位置从A点上行到B点;

I>0、电磁铁吸合,由于惯性、工件由B点跳跃起来

↓(腾空时间≥料斗运行至最下方的时间)

I=0、工件再落至轨道上时已到达C点→后又随轨道上行到D点。

如此往复,工件“随轨道上行--跳跃--再随轨道上行…”

→工件跳跃式前进,跳跃间距为AC段。

* 特点:

/工件具有大的供料速度,供料率高;

/工件运动平稳性差,对定向不利;

/适用于形状简单、定向要求不高的件料及供料速度较大的场合。

* 运行条件:电磁铁吸力、料槽振幅及抛射角较大。

但工件腾空时间过大→料斗复位时工件再落至轨道过晚

→A点与C点的间距缩小,甚至落回原处而没有前移。B、断续跳跃

*运动过程:

I=0、弹簧使料斗复位,工件依靠摩擦、空间位置从A点上行到B点;

I>0、电磁铁吸合,由于惯性、工件由B点跳跃起来

(腾空时间<料斗运行至最下方的时间)

↓→工件很快落至轨道上的C点、并随轨道下行到D点;

I=0、工件再随轨道从空间位置D点上行到E点。

如此往复,工件“随轨道上行--跳跃后随轨道下行--再随轨道上行…”

→工件断续跳跃式前进,跳跃间距为AD段。

* 特点:

/工件具有较大的供料速度,供料率较高;

/工件运动平稳性一般。

* 运行条件:电磁铁吸力、料槽振幅及抛射角中等。

C、连续滑移

*运动过程:

I=0、弹簧使料斗复位,工件依靠摩擦、空间位置从A点上行到B点;

I>0、电磁铁吸合,由于惯性、工件沿轨道由B点滑移

↓(滑移时间≥料斗运行至最下方的时间)

I=0、工件停下时已滑移至C点→后又随轨道上行。

如此往复,工件“随轨道上行--滑移--再随轨道上行…”

→工件滑移式前进,滑移间距为AC段。

* 特点:

/工件具有较大的供料速度和供料率;

/工件运动平稳,利于定向;

/适用于形状较规则、有定向要求的件料及供料速度较大的场合。

* 运行条件:电磁铁吸力、料槽振幅及抛射角均较跳跃时的小。

D、断续滑移

*运动过程:

I=0、弹簧使料斗复位,工件依靠摩擦、空间位置从A点上行到B点;

I>0、电磁铁吸合,由于惯性、工件沿轨道由B点滑移

(滑移时间<料斗运行至最下方的时间)

↓→工件很快停在轨道上的B′点、并随轨道下行到C点;

I=0、工件再随轨道从空间位置C点上行。

如此往复,工件“随轨道上行--滑移后随轨道下行--再随轨道上行…”

→工件断续滑移式前进,滑移间距为AC段。

* 特点:

/工件供料速度和供料率较小;

/工件运动平稳,亦利于定向;

/适用于有定向要求但供料速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 运行条件:电磁铁吸力、料槽振幅及抛射角均小。

综上:设计合理、参数选择恰当→不产生跳跃、平稳滑移、供料较快→首选连续滑移。

3、工件在轨道上滑移和跳跃的条件

(1)滑移条件

由前分析,工件沿轨道上行滑移的条件

a1≤g(sinα-μcosα)/(μsinβ-cosβ)

a2≥g(sinα+μcosα)/(μsinβ+cosβ)

如取α=2°(常为1~2°),β=20°(常为15~25°),μ=0.41,则a1≤0.47g

a2≥0.41g

所以,只要合理设计,使轨道向左下方运行的加速度a2满足一定条件,便可获得预定的滑移状态。

(2)跳跃条件

工件在惯性力作用下产生跳跃,脱离轨道,此时受力式(2—4)为

ma2sinβ-mgcosα=0

所以产生跳跃的条件为

a2≥gcosα/sinβ

同上取α=2°,β=20°,μ=0.41,则有

a1≤0.47g

a2≥2.92g

如将料槽受电磁力作用产生的振动视作简谐振动,其频率为f、振幅为A,则轨道最大加速度a max为

a max=2π2f2A

所以,当a max=2π2f2A=a2≥gcosα/sinβ,工件就会产生跳跃式前进。

★由上分析可知,连续跳跃所需加速度a2最大,断续滑移时a2最小。

★圆筒形料斗与直槽形的工作原理、件料运动状态完全相同,但振动形式有区别:直槽形料斗是往复直线式振动,而圆筒形是往复扭转式振动。

电磁换向阀原理

电磁换向阀是利用电磁铁推动阀芯来控制液流方向的。采用电磁换向阀可以使操作轻便,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因此应用极广。 电磁换向阀只是采用电磁铁来操纵滑阀阀芯运动,而阀芯的结构及型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所以电磁滑阀可以是二位二通、二位三通、二位四通、三位四通和三位五通等多种型式。 一般二位阀用一个电磁铁,三位阀需用两个电磁铁。 操纵电磁阀用的电磁铁分为交、直流两种,交流电磁铁的电压一般为220 伏。其特点是启动力 较大,换向时间短,价廉。但当阀芯卡住或吸力不够而使铁芯吸不上时,电磁铁容易因电流过 大而烧坏,故工作可靠性较差,动作时有冲击,寿命较低。直流电磁铁电压一般为24伏。其 优点是工作可靠,不会因阀芯卡住而烧坏,寿命长,体积小,但启动力较交流电磁铁小,而且 在无直流电源时,需整流设备。为了提高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可靠性和寿命,近年来,国内外正 日益广泛地采用湿电磁铁,这种电磁铁与滑阀推杆间无须密封,消除了O形密封圈处的摩擦力,它的电磁线圈外面直接用工程塑料封固,不另作金属外壳,这样既保证了绝缘,又利于散热, 所以工作可靠,冲击小,寿命长。 换向阀 作用:变换阀心在阀体内的相对工作位置,使阀体各油口连通或断开, 从而 控制执行元件的换向或启停。 1换向阀的分类 座阀式换向阀 按结构形式分 < 滑阀式换向阀 转阀式换向阀 2 滑阀式换向阀 (1)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阀体:有多级沉割槽的圆柱孔 结构〈 阀芯:有多段环行槽的圆柱体 分类: 二位 按工作位置数分< 三位位:阀心相对于阀体的工作位置数。 四位

二通 按通路数分< 三通通: 阀体对外连接的主要油口数 四通(不包括控制油和泄漏油口) 五通 电磁换向阀 液动换向阀 按控制方式分< 电液换向阀 机动换向阀 手动换向阀

换向阀工作原理

换向阀 利用阀芯对阀体的相对运动,使油路接通、关断或变换油流的方向,从而实现液压执行元件及其驱动机构的启动、停止或变换运动方向。 按阀芯相对于阀体的运动方式:滑阀和转阀 按操作方式:手动、机动、电磁动、液动和电液动等按阀芯工作时在阀体中所处的位置:二位和三位等 按换向阀所控制的通路数不同:二通、三通、四通和五通等。 1、工作原理 图4-3a所示为滑阀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当阀芯向右移动一定的距离时,由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从阀的P口经A口输向液压缸左腔,液压缸右腔的油经B口流回油箱,液压缸活塞向右运动;反之,若阀芯向左移动某一距离时,液流反向,活塞向左运动。图4-3b为其图形符号。 2、换向阀的结构 1)手动换向阀 利用手动杠杆来改变阀芯位置实现换向。分弹簧自动复位(a)和弹簧钢珠(b)定位两种。

2)机动换向阀 机动换向阀又称行程阀,主要用来控制机械运动部件的行程,借助于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档铁或凸轮迫使阀芯运动,从而控制液流方向。 3)电磁换向阀

利用电磁铁的通电吸合与断电释放而直接推动阀芯来控制液流方向。它是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之间的信号转换元件。 图4-9a所示为二位三通交流电磁阀结构。在图示位置,油口P和A相通,油口B断开;当电磁铁通电吸合时,推杆1将阀芯2推向右瑞,这时油口P和A断开,而与B相通。当电磁铁断电释放时,弹簧3推动阀芯复位。图4-9b为其图形符号。 4)液动换向阀 利用控制油路的压力油来改变阀芯位置的换向阀。阀芯是由其两端密封腔中油液的压差来移动的。如图所示,当压力油从K2进入滑阀右腔时,K1接通回油,阀芯向左移动,使P和B相通,A和T相通;当K1接通压力油,K2接通回油,阀芯向右移动,使P和A相通,B和T相通;当K1和K2都通回油时,阀芯回到中间位置。

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

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如图所示。当有电流 I 流过薄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 EH ,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该电动势称为霍尔电势,上述半导体薄片称为霍尔元件。 原理简述如下:激励电流 I 从 a 、 b 端流入,磁场 B 由正上方作用于薄片,这时电子 e 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将受到洛仑兹力 FL 的作用,向内侧偏移,该侧形成电子的堆积,从而在薄片的 c 、 d 方向产生电场 E 。电子积累得越多, FE 也越大,在半导体薄片 c 、 d 方向的端面之间建立的电动势 EH 就是霍尔电势。 由图可以看出,流入激励电流端的电流 I 越大、作用在薄片上的磁场强度B 越强,霍尔电势也就越高。磁场方向相反,霍尔电势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因此霍尔传感器能用于测量静态磁场或交变磁场。 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如图所示。当有电流 I 流过薄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 EH ,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该电动势称为霍尔电势,上述半导体薄片称为霍尔元件。 原理简述如下:激励电流 I 从 a 、 b 端流入,磁场 B 由正上方作用于薄片,这时电子 e 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将受到洛仑兹力 FL 的作用,向内侧偏移,该侧形成电子的堆积,从而在薄片的 c 、 d 方向产生电场 E 。电子积累得越多, FE 也越大,在半导体薄片 c 、 d 方向的端面之间建立的电动势 EH 就是霍尔电势。 由图可以看出,流入激励电流端的电流 I 越大、作用在薄片上的磁场强度B 越强,霍尔电势也就越高。磁场方向相反,霍尔电势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因此霍尔传感器能用于测量静态磁场或交变磁场。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1.1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应变:物体在外部压力或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现象 弹性应变:当外力去除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其尺寸和形状的应变 弹性元件:具有弹性应变特性的物体 3.1.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传感器。 工作原理:当被测物理量作用于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力矩或压力等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产生相应的应变或位移,然后传递给与之相连的应变片,引起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变成电量输出。输出的电量大小反映被测量的大小。 结构:应变式传感器由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构成。 应用:广泛用于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等参数的测量。 1.电阻应变效应 ○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 2.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基片 b l 电阻丝式敏感栅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4.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1)应变式力传感器 被测物理量:荷重或力 一

二 主要用途:作为各种电子称与材料试验机的 测力元件、 发动机的推力测试、水坝坝体承载状况监测等。 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柱式、筒式、环式、悬臂式等 (2)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主要用来测量流动介质的动态或静态压力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大多采用膜片式或筒式 弹性元件。 (3)应变式容器内液体重量传感器 感压膜感受上面液体的压力。 (4)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用于物体加速度的测量。 依据:a =F/m 。 3.2电容式传感器 3.2.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 平板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 当被测参数变化使得S 、d 或ε发生变化时, 电容量C 也随之变化。 d S C ε=

电磁阀工作原理(图文并茂)

电磁阀工作原理 纵观国外电磁阀,到目前为止,从动作方式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直动式、反冲式、先导式,而从阀瓣结构和材料上的不同以及原理上的区别反冲式又可分为:膜片式反冲电磁阀、活塞式反冲电磁阀;先导式又可分为:先导式膜片电磁阀、先导式活塞电磁阀;从阀座及密封材料上分又可分为:软密封电磁阀、钢性密封电磁阀、半钢性密封电磁阀。 一、直动式电磁阀 原理:常闭型直动式电磁阀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吸力把阀芯提起,使关闭件离远开阀座密封副打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靠弹簧力把关闭元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常开型与此相反) 特点:在真空、负压、零压差时能正常工作,DN50以下可任意安装,但电磁头体积较大。如我公司引进HERION公司技术生产的直动电磁阀可用于1.33×10-4 Mpa真空。 二、反冲型电磁阀 原理:它的原理是一种直动和先导相结合,通电时,电磁阀先将辅阀打开,主阀下腔压力大于上腔压力而利用压差及电磁阀的同时作用把阀门开启;断电时,辅阀利用弹簧力或介质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便阀门关闭。 特点:在零压差或高压时也能可靠工作,但功率及体积较大,要求竖直安装。三、先导式电磁阀 原理:通电时,电磁力驱动先导阀打开先导阀,主阀上腔压力迅速下降,在主阀上下腔形成压差,依靠介质压力推动主阀关闭件上移,阀门开启;断电时,弹簧力把先导阀关闭,入口介质压力通过先导孔迅速进入主阀上腔在上腔形成压差,从而使主阀关闭。 特点:体积小,功率低,但介质压差围受限,必须满足压差条件。 两位三通电磁阀通常与单作用气动执行机构配套使用,两位是两个位置可控:开-关,三通是有三个通道通气,一般情况下1个通道与气源连接,另外两个通道1个与执行机构的进气口连接,1个与执行机构排气口连接,具体的工作原理可以参照单作用气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两位五通电磁阀通常与双作用气动执行机构配套使用,两位是两个位置可控:开-关,五通是有五个通道通气,其中1个与气源连接,两个与双作用气缸的外部气室的进出气口连接,两个与部气室的进出气口接连,具体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双作用气动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在气路(或液路)上来说,两位三通电磁阀具有1个进气孔(接进气气源)、1个出气孔(提供给目标设备气源)、1个排气孔(一般安装一个消声器,如果不怕噪音的话也可以不装_)。 两位五通电磁阀具有1个进气孔(接进气气源)、1个正动作出气孔和1个反动作

电磁阀工作原理

气动控制元件-各类控制阀 1、压力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的作用是控制、调整压缩空气的压力, 使气动执行元件的输出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压力控制阀可分为四类: 1.普通调压阀 2.精密调压阀 3.电控调压阀(E/P调压阀) 4.增压阀 2、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作用是控制气流方向, 如控制气缸的移动方向。 方向控制阀如按操纵方式分类, 可分为机械操作, 手动操作, 气控操作及电磁操作等形式。 电磁阀操作双可分为两大类: A)直动型:直接用电磁铁的产生的力推动主阀芯, 符号是 B)先导型:用电磁力控制一小阀, 再使作用在主阀两端的气压来推动主阀。分内先导式和外先导式 气控式的换向阀是利用气压来直接驱动主阀芯换向, 这类换向阀通常用在那些不允许使用电气讯号的地方, 在那些防爆要求较高的环境下经常使用这一类气控换向阀。 机械式的换向阀常见的有滚轮式, 它通过机械接触来控制换向。 人工操作换向阀主要有手柄驱动方式, 按钮方式和脚踏方式。 方向控制阀按气口数, 切换的位置数分类可分为: 开关功能主要用途 2/2 ON/OFF没有 气马达和气动工具 排气 3/2 常闭(N.C.) 单作用气缸(推出型),气 动信号 3/2 常开(N.O.) 单作用气缸(拉进型)

4/2 输出口A和B 之间的换带共同排气口双作用气缸、我厂的调速器锁定电磁阀(双电磁铁)、球阀控制柜旁通阀电磁阀(原先为三位)。 5/2 输出A和B之间换向,带独立排气口双作用气缸、我厂的刹车控制柜、及空气围带电磁阀(将两位五通当两位三通用)。 5/3 中间排气式,如5/2中位时输出AB均为排气双作用气缸,气缸可能均卸压 5/3 中间封闭式,如5/2中位时完全密封住气双作用气缸,气缸可能在任意位置停止 5/3 中间加压式特殊用途

霍尔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霍尔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1、直放式(开环)电流传感器(CS系列) 当原边电流I P流过一根长导线时,在导线周围将产生一磁场,这一磁场的大小与流过导线的电流成正比,产生的磁场聚集在磁环内,通过磁环气隙中霍尔元件进行测量并放大输出,其输出电压V S精确的反映原边电流I P。一般的额定输出标定为4V。 2、磁平衡式(闭环)电流传感器(CSM系列) 磁平衡式电流传感器也称补偿式传感器,即原边电流Ip在聚磁环处所产生的磁场通过一个次级线圈电流所产生的磁场进行补偿,其补偿电流Is精确的反映原边电流Ip,从而使霍尔器件处于检测零磁通的工作状态。 具体工作过程为:当主回路有一电流通过时,在导线上产生的磁场被磁环聚集并感应到霍尔器件上,所产生的信号输出用于驱动功率管并使其导通,从而获得一个补偿电流Is。这一电流再通过多匝绕组产生磁场,该磁场与被测电流产生的磁场正好相反,因而补偿了原来的磁场,使霍尔器件的输出逐渐减小。当与Ip与匝数相乘所产生的磁场相等时,Is不再增加,这时的霍尔器件起到指示零磁通的作用,此时可以通过Is来测试Ip。当Ip变化时,平衡受到破坏,霍尔器件有信号输出,即重复上述过程重新达到平衡。被测电流的任何变化都会破坏这一平衡。一旦磁场失去平衡,霍尔器件就有信号输出。经功率放大后,立即就有相应的电流流过次级绕组以对失衡的磁场进行补偿。从磁场失衡到再次平衡,所需的时间理论上不到1μs,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因此,从宏观上看,次级的补偿电流安匝数在任何时间都与初级被测电流的安匝数相等。 3、霍尔电压(闭环)传感器(VSM系列)

霍尔电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闭环式电流传感器相似,也是以磁平衡方式工作的。原边电压VP通过限流电阻Ri产生电流,流过原边线圈产生磁场,聚集在磁环内,通过磁环气隙中霍尔元件输出信号控制的补偿电流IS流过副边线圈产生的磁场进行补偿,其补偿电流IS精确的反映原边电压VP。 4、交流电流传感器(A-CS系列) 交流电流传感器主要测量交流信号灯电流。是将霍尔感应出的交流信号经过AC-DC及其他转换,变为0~4V、0~20mA(或4~20mA)的标准直流信号输出供各种系统使用。

ATOS电磁阀工作原理 - Burkert电磁阀

阿托斯ATOS电磁阀工作原理和特点 ATOS是世界领先的电液元件制造商,总部位于意大利的Sesto Calende,靠近阿尔卑斯山。ATOS产品主要包括泵、阀和系统,油缸伺服油缸,叠加阀阀板,常规阀,ATOS所有产品均通过质量检测,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加质量保证。 ATOS电磁阀主要特点 ATOS电磁阀的主要特点电磁阀外漏堵绝,内漏易控,使用安全。内外泄漏是危及安全 的要素。其它自控阀通常将阀杆伸出,由电动、气动、液动执行机构控制阀芯的转动或移动。这都要解决长期动作阀杆动密封的外泄漏难题;唯有电磁阀是用电磁力作用于密封在电动调节阀隔磁套管内的铁芯完成,不存在动密封,所以外漏易堵绝。电动阀力矩控制不易,容易产生内漏,甚至拉断阀杆头部;电磁阀的结构型式容易控制内泄漏,直至降为零。所以,电磁阀使用特别安全,尤其适用于腐蚀性、有毒或高低温的介质。 ATOS电磁阀系统简单,便接电脑,价格低谦。电磁阀本身结构简单,价格也低,比 起调节阀等其它种类执行器易于安装维护。更显著的是所组成的自控系统简单得多,价格要低得多。由于电磁阀是开关信号控制,与工控计算机连接十分方便。在当今电脑普及,价格大幅下降的时代, 电磁阀的优势就更加明显。ATOS电磁阀动作快递,功率微小,外形轻巧。电磁阀响应时间可以短至 几个毫秒,即使是先导式电磁阀也可以控制在几十毫秒内。由于自成回路,比之其它自控阀反应更灵敏。设计得当的电磁阀线圈功率消耗很低,属节能产品;还可做到只需触发动作,自动保持阀位,平时一点也不耗电。电磁阀外形尺寸小,既节省空间,又轻巧美观。电磁阀调节精度受限,适用介质受限。电磁阀通常只有开关两种状态,阀芯只能处于两个极限位置,不能连续调节,(力图突破的新构思不少,但还都处于试验试用阶段)所以调节精度还受到一定限制。 ATOS电磁阀对介质洁净度有较高要求,含颗粒状的介质不能适用,如属杂质须先滤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江苏省淮阴中学06-07年度优秀教学案例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创新教学设计 王刚 教学依据 ①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2第六章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P56-P60); ②新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教学流程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②通过实验,知道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③初步探究利用和设计简单的传感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熟悉传感器工作原理;②让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 1.几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示实验);2.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 教学策略 用几个有趣的传感器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传感器原理的兴趣.给出“传感器就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概念之后,重点介绍光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热敏电阻.安排音乐茶杯和火警装置两个设计性问题让学生体会传感器的简单应用.结合电容、霍尔效应、电阻定律等知识让学生设计传感器,进一步深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最后在对本节课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思考与讨论》进行教学反馈.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互动设计情感与方法 一.课题的引入 二.什么是传感器?【演示实验1】干簧管控制电路的通断 如图,小盒子A的侧面露出一个小灯泡,盒外没有开 关,但是把磁铁B放到盒子上面,灯泡就会发光,把磁铁移 走,灯泡熄灭. 师问:盒子里有怎样的装置,才能实现这样的控制? 生猜:(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请学生回答) 师生探究:打开盒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盒内的电路 图,了解元件“干簧管”的结构。探明原因:玻璃管内封入 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当磁铁靠近干簧管时,两个簧 片被磁化而接通,电路导通。所以,干簧管能起到开关的作 用。 师点拨:这个装置反过来还可以让我们通过灯泡的发 光情况,感知干簧管周围是否存在着磁场。 【演示实验2】声光控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①先在普通光照条件下, ②在把开关置于黑暗环境中。 师生总结:声光控开关 师:刚才的两个实验,都用了一种元件,这些元件能够 感受某些信息,通过它能实现电路的自动控制,这种元件有 一个专门的名称:传感器。什么是传感器呢?它能够感受诸 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 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 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 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 理和控制了。 其实,传感器并不神秘。你家里可能就有很多的传感 器。请大家相互说说看,你家里,或者在你的生活当中,都 (演示实验1: 干簧管传感器) (干簧管的实 物及原理图) 学生对干簧 管并不熟悉,因 此才有了好奇。 声光控开关在 生活中很普及, 所以又有亲切 感

高压电磁阀工作原理

高压电磁阀工作原理图 电磁阀里有密闭的腔,在的不同位置开有通孔,每个孔都通向不同的油管,腔中间是阀,两面是两块电磁铁,哪面的磁铁线圈通电阀体就会被吸引到哪边,通过控制阀体的移 动来档住或漏出不同的排油的孔,而进油孔是常开的,液压油就会进入不同的排油管,然 后通过油的压力来推动油刚的活塞,活塞又带动活塞杆,活塞竿带动机械装置动。这样通 过控制电磁铁的电流就控制了机械运动。 分类: 国内外的电磁阀从原理上分为三大类(即:直动式、分步直动式、先导式),而从阀 瓣结构和材料上的不同与原理上的区别又分为六个分支小类(直动膜片结构、分步重片结构、先导膜式结构、直动活塞结构、分步直动活塞结构、先导活塞结构),按照气路数分为2位2通,2位3通,2位4通,2位5通。 电磁阀分为单电控和双电控,指的是电磁线圈的个数,单线圈的称为单电控,双线圈的称 为双电控,2位2通,2位3通一般时是单电控(单线圈),2位4通,2位5通可以是单 电控(单线圈),也可以是双电控(双线圈)。 一、按被控制管路内的介质及使用工况的不同可将电磁阀分为:液用电磁阀、气用电磁阀、蒸汽电磁阀、燃气电磁阀、油用电磁阀、消防专用电磁阀、制冷电磁阀、防腐电磁阀、高 温电磁阀、高压电磁阀、无压差电磁阀、超低温电磁阀(深冷电磁阀)、真空电磁阀等。 二、按电磁阀内部结构不同可分为先导式、直动式、复合式、反冲式、自保持式、脉 冲式、双稳态、双向型等。 三、按电磁阀的使用材质不同可分为:铸铁体(灰口铸铁、球墨铸铁)、铜体(铸铜、锻铜)、铸钢体、全不锈钢体(304、316)、非金属材料(ABS、聚四氟乙烯)。 四、按管道中介质的压力不同可分为:真空型(-0.1~0Mpa)、低压型(0~0.8Mpa)、中压型(1.0~2.5Mpa)、高压型(4.0~6.4Mpa)、超高压型(10~21Mpa) 五、按介质温度不同可分为:常温型(~)、中温型(~)、高温型(~)、超高温型(~)、低温型(~)、超低温型()。 六、按工作电压不同分为:交流电压:AC220V 380V 110V 24V;直流电压: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1.简介 霍尔电流传感器可以分为很多种,如果按照原理可以分为开环霍尔电流传感器(Open Loop Hall Effect)和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Close Loop Hall Effect)。基于开环原理的电流传感器结构简单,可靠性好,过载能力强,体积较小,但也有很多缺点,如温度影响大,精度低,反应时间不够快,频带宽度窄等。而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等特点是精度高,响应快,频带宽,但同时也有缺点,即过载能力差,体积较大,工艺比较复杂,同时价格也偏高。 1原理图如下: 开环原理霍尔电流传感器示意图 闭环原理霍尔电流传感器示意图 2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霍尔电流传感器可以测量各种类型的电流,从直流电到几十千赫兹的交流电,其所依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霍尔效应原理。 1图片来自PAS 网站

2.1 电流传感 器的输出信号 2当原边导线经过电 流传感器时,原边电流IP 会产生磁力线,原边磁力 线集中在磁芯气隙周围, 内置在磁芯气隙中的霍尔 电片可产生和原边磁力线 成正比的,大小仅为几毫伏的感应电压,通过后续电子电路可把这个微小的信号转变成副边电流IS,并存在以下关系式:IS*NS= IP*NP。其中,IS—副边电流;IP—原边电流;NP—原边线圈匝数;NS —副边圈匝数;NP / NS—匝数比,一般取NP=1。 电流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副边电流IS,它与输入信号(原边电流IP)成正比,IS 一般小,只有10~400mA。如果输出电流经过测量电阻RM,则可以得到一个与原边电流成正比的大小为几伏的电压输出信号。 2.2 电流传感器供电电压V A V A指电流传感器的供电电压,它必须在传感器所规定的范围内。超过此范围,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或可靠性降低。另外,传感器的供电电压V A又分为正极供电电压V A+和负极 供电电压V A-。要注意单相供电的传感器,其供电电压V Amin是双相供电电压V Amin 的2倍,所以其测量范围要高于双相供电的传感器。 2.3 测量范围Ipmax 测量范围指电流传感器可测量的最大电流值,测量范围 一般高于标准额定值I 。 2.4霍尔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霍尔电流传感器可以测量各种类型的电流,从直流电到几十千赫兹的交流电,其所依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霍尔效应原理。它有两种工作方式,即磁平衡式和直式。霍尔电流传感器一般由原边电路、聚磁环、霍尔器件、(次级线圈)和放大电路等组成。 直放式电流传感器(开环式):当电流通过一根长导线时,在导线周围将产生一磁场,这一磁场的大小与流过导线的电流成正比,它可以通过磁芯聚集感应到霍尔器件上并使其有一信号输出。这一信号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直接输出,一般的额定输出标定为4V。 磁平衡式电流传感器(闭环式):磁平衡式电流传感器也称补偿式传感器,即主回路被测电流Ip在聚磁环处所产生的磁场通过一个次级线圈,电流所产生的磁场进行补偿,从而使霍尔器件处于检测零磁通的工作状态。当原边导线经过电流传感器时,原边电流IP会产生磁力线,原边磁力线集中在磁芯气隙周围,内置在磁芯气隙中的霍尔电片可产生和原边磁力线成正比的,大小仅为几毫伏的感应电压,通过后续电子电路可把这个微小的信号转变成副边电流IS,并存在以下关系式: IS* NS= IP*NP。(其中,IS—副边电流;IP—原边电流;NP—原边线圈匝数;NS—副边线圈匝数;NP/NS—匝数比,一般取NP=1。)磁平衡式电流传感器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当主回路有一电流通过时,在导线上产生的磁场被聚磁环聚集并感应到霍尔器件上,所产生的信号输出用于驱动相应的功率管并使其导通,从而获得一个补偿电流Is。这一电流再通过多匝绕组产生磁场,该磁场与被测电流产生的磁场正好相反,因而补偿了原来的磁场,使霍尔器件的输出逐渐减小。当与Ip 2董高峰《浅析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应用》

振动传感器种类、原理及发展趋势

振动传感器种类、原理及发展趋势 【摘要】振动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机械运动振动的参量(振动速度、频率,加速度等)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中,现代测试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已成必然发展趋势,而测试系统的最前端是传感器,它是整个测试系统的灵魂,被世界各国列为尖端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C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与可靠的科学技术基础。使传感器的发展日新月益,且数字化、多功能与智能化是现代传感器发展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种类;原理;发展趋势 【Abstract】:Vibration transducer is atransducer that can feel the vibration of a mechanical movement parameters (frequency of the vibration velocity, acceleration, etc.) and converted into usable output signal of the sensor. At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to digit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system for the front end is the sensor, it is the soul of an entire test system, is listed as a leading-edge technology around the world,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a sensor provides a good and reliabl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base. Place the sensor development, Crescent IK, and multipurpose digital, is a modern and intelligent sensor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feature. 【Keywords】:type , principle ,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振动传感器的分类

电磁阀工作原理

电磁阀工作原理 纵观国内外电磁阀,到目前为止,从动作方式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直动式、反冲式、先导式,而从阀瓣结构和材料上的不同以及原理上的区别反冲式又可分为:膜片式反冲电磁阀、活塞式反冲电磁阀;先导式又可分为:先导式膜片电磁阀、先导式活塞电磁阀;从阀座及密封材料上分又可分为:软密封电磁阀、钢性密封电磁阀、半钢性密封电磁阀。 一、直动式电磁阀 原理:常闭型直动式电磁阀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吸力把阀芯提起,使关闭件离远开阀座密封副打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靠弹簧力把关闭元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常开型与此相反) 特点:在真空、负压、零压差时能正常工作,DN50以下可任意安装,但电磁头体积较大。如我公司引进HERION公司技术生产的直动电磁阀可用于1.33×10-4 Mpa真空。 二、反冲型电磁阀 原理:它的原理是一种直动和先导相结合,通电时,电磁阀先将辅阀打开,主阀下腔压力大于上腔压力而利用压差及电磁阀的同时作用把阀门开启;断电时,辅阀利用弹簧力或介质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

动便阀门关闭。 特点:在零压差或高压时也能可靠工作,但功率及体积较大,要求竖直安装。 三、先导式电磁阀 原理:通电时,电磁力驱动先导阀打开先导阀,主阀上腔压力迅速下降,在主阀上下腔内形成压差,依靠介质压力推动主阀关闭件上移,阀门开启;断电时,弹簧力把先导阀关闭,入口介质压力通过先导孔迅速进入主阀上腔在上腔内形成压差,从而使主阀关闭。 特点:体积小,功率低,但介质压差范围受限,必须满足压差条件。两位三通电磁阀通常与单作用气动执行机构配套使用,两位是两个位置可控:开-关,三通是有三个通道通气,一般情况下1个通道与气源连接,另外两个通道1个与执行机构的进气口连接,1个与执行机构排气口连接,具体的工作原理可以参照单作用气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两位五通电磁阀通常与双作用气动执行机构配套使用,两位是两个位置可控:开-关,五通是有五个通道通气,其中1个与气源连接,两个与双作用气缸的外部气室的进出气口连接,两个与内部气室的进出气口接连,具体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双作用气动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在气路(或液路)上来说,两位三通电磁阀具有1个进气孔(接进气气源)、1个出气孔(提供给目标设备气源)、1个排气孔(一般安装一个消声器,如果不怕噪音的话也可以不装@_@)。 两位五通电磁阀具有1个进气孔(接进气气源)、1个正动作出气孔和

震动探测器原理

全向振动传感器 它是一种全方位固态振动控制器件,传感部分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固态加速度检测器件,既对振动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也对周围环境的声音信号抑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目前所出现的振动传感器为一弹簧振子,通过碰撞实现振动感应,主要缺点是有方向性,可靠性差。针对这一缺陷,本方案使用的传感器, 克服了这一弱点。敏感器件采用压电陶瓷片,置于一密闭腔中,两侧为金属小球,空腔设计为球形, 以利用小球滚动。在三维空间中,无论传感器在什么方位,始终有小球与压电陶瓷片接触。在振动时,小球对压电陶瓷片压力变化,产生脉动电压, 从而实现振动感应。因为本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主要取决于振动强度,在不同方向上振动, 输出电压太小差别不大,故为全方向性。 (1) 全向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 全向振动传感器,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的报警检测传感器,它内部用压电陶瓷片加弹簧重锤结构检测振动信号,并通过LM358等运放放大并输出控制信号。如图2-8所示为全向振动传感器电路图。 ND-2采用特别设计的低功耗检测控制芯片,静态耗电小于1μA ,是目前振动传感器中耗电最小的器件。为了方便使用,采用引线方式。引线连接方式:红线为电源正极,绿线为输出端,黑线为地。如图2-9所示为ND-2引线图。 当检测到振动大于一定幅度时,动作指示灯点亮,并发出报警。振动检测的灵敏度可以通过灵敏度调节旋钮调节,顺时针灵敏度增加,逆时针灵敏度降低。 3V 图2-8 全向振动传感器电路图 红 绿 黑 图2-9 ND-2引线图 如图2-10所示,ND-2采用集电极开路输出方式,其内部三极管的控制电流不小于10mA 。受内部定时器的控制,每检测出一次振动信号,三极管导通5秒,

2015—2016学年鲁科版选修3-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教案

5.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认识光敏电阻,了解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光传感器的用途。2.通过实物认识热电偶和热敏电阻,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传感器的用途。 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通过实验认识传感器,体会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好处。 (二)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及要求学生使用多种资源去收集信息,多整理信息,最后形成书面报告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及实验设计 [教学器材]: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小灯炮,干簧管,欧姆表,烧杯,导线,二极管,干电池,开水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用光敏电阻控制小灯炮的亮暗。 (二)进行新课 一、.光电传感器原理 1、工作原理:光电传感器是指能够感受光信号,并按照一定规律把光信号 转换成电学量信号器件。 光电检测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元件,它是把光信号(红外、可见及紫外光辐射)转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他非电量,如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装置和机器人中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新的光电器件不断涌现,特别是CCD图像传感器的诞生,为光电传感器的进一步应用开创了新的一页。 2、干簧管: 3、光敏电阻: A:实验探究及见课件: 用多用电表测量光敏电阻的阻值,改变入射到光敏电阻上光的强度,再次测量阻值,并将各数据记人表格

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流传感器是传感器的一种分类,其主要信号源是采集信号的电流大小!主要参数为其电流大小!检测方法一般是检测电流特性的器件,一般有电流表之类的! 工作原理主要是霍尔效应原理. 一、以零磁通闭环产品原理为例: 1、当原边导线经过电流传感器时,原边电流IP会产生磁力线,原边磁力线集中在磁芯气隙周围,内置在磁芯气隙中的霍尔电片可产生和原边磁力线成正比的,大小仅为几毫伏的感应电压,通过后续电子电路可把这个微小的信号转变成副边电流IS,并存在以下关系式: IS* NS= IP*NP 其中,IS—副边电流; IP—原边电流; NP—原边线圈匝数; NS—副边线圈匝数; NP/NS—匝数比,一般取NP=1。 电流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副边电流IS,它与输入信号(原边电流IP)成正比, IS一般很小,只有10~400mA。如果输出电流经过测量电阻RM,则可以得到一个与原边电流成正比的大小为几伏的电压输出信号。 2、传感器供电电压VA VA指电流传感器的供电电压,它必须在传感器所规定的范围内。超过此范围,传感器不能正常工作或可靠性降低,另外,传感器的供电电压VA又分为正极供电电压VA+和负极供电电压VA-。要注意单相供电的传感器,其供电电压VAmin是双相供电电压VAmin的2倍,所以其测量范围要相供高于双电的传感器。 3、测量范围Ipmax 测量范围指电流传感器可测量的最大电流值,测量范围一般高于标准额定值IPN。 二、电流传感器主要特性参数 1、标准额定值IPN和额定输出电流ISN

传感器分类及常见传感器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常用传感器及其原理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 学号:

一、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有许多分类方法,但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被测物理量来分;另一种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分。按被测物理量划分的传感器,常见的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等。 按工作原理可划分为: 1.电学式传感器 电学式传感器是非电量电测技术中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传感器,常用的有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及电涡流式传感器等。 电阻式传感器是利用变阻器将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阻信号的原理制成。电阻式传感器一般有电位器式、触点变阻式、电阻应变片式及压阻式传感器等。电阻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压力、力、应变、力矩、气流流速、液位和液体流量等参数的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是利用改变电容的几何尺寸或改变介质的性质和含量,从而使电容量发生变化的原理制成。主要用于压力、位移、液位、厚度、水分含量等参数的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改变磁路几何尺寸、磁体位置来改变电感或互感的电感量或压磁效应原理制成的。主要用于位移、压力、力、振动、加速度等参数的测量。 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被测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制成。主要用于流量、转速和位移等参数的测量。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屑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在金属内形成涡流的原理制成。主要用于位移及厚度等参数的测量。 2.磁学式传感器 磁学式传感器是利用铁磁物质的一些物理效应而制成的,主要用于位移、转矩等参数的

测量。 3.光电式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在非电量电测及自动控制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利用光电器件的光电效应和光学原理制成的,主要用于光强、光通量、位移、浓度等参数的测量。 4.电势型传感器 电势型传感器是利用热电效应、光电效应、霍尔效应等原理制成,主要用于温度、磁通、电流、速度、光强、热辐射等参数的测量。 5.电荷传感器 电荷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效应原理制成的,主要用于力及加速度的测量。 6.半导体传感器 半导体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内光电效应、磁电效应、半导体与气体接触产生物质变化等原理制成,主要用于温度、湿度、压力、加速度、磁场和有害气体的测量。 7.谐振式传感器 谐振式传感器是利用改变电或机械的固有参数来改变谐振频率的原理制成,主要用来测量压力。 8.电化学式传感器 电化学式传感器是以离子导电为基础制成,根据其电特性的形成不同,电化学传感器可分为电位式传感器、电导式传感器、电量式传感器、极谱式传感器和电解式传感器等。电化学式传感器主要用于分析气体、液体或溶于液体的固体成分、液体的酸碱度、电导率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的测量。 另外,根据传感器对信号的检测转换过程,传感器可划分为直接转换型传感器和间接转换型传感器两大类。前者是把输入给传感器的非电量一次性的变换为电信号输出,如光敏电

电磁控制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电磁控制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电气转化组件将电讯号转化为气动讯号,电气讯号输入控制了气动输出。最常用的电-气转换组件是电磁阀(Solenoid actuated valves) 。电磁阀既是电器控制部分和气动执行部分的接口,也是和气源系统的接口。电磁阀接受命令去释放,停止或改变压缩空气的流向,在电-气动控制中,电磁阀可以实现的功能有:气动执行组件动作的方向控制,ON/OFF开关量控制,OR/NOT/AND 逻辑控制。在电磁阀家族中,最重要的是电磁控制换向阀(Solenoid actuated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s) 。 电磁控制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在气动回路中,电磁控制换向阀的作用是控制气流通道的通、断或改变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的作用,推动阀芯切换,实现气流的换向。按电磁控制部分对换向阀推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动式电磁阀和先导式电磁阀。直动式电磁阀直接利用电磁力推动阀芯换向,而先导式换向阀则利用电磁先导阀输出的先导气压推动阀芯换向。 图4.2a表示3/2(三路二位)直动式电磁阀(常断型)结构的简单剖面图及工作原理。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力,阀芯受到电磁力作用向上移动,密封垫抬起,使1、2接通,2、3断开,阀处于进气状态,可以控制气缸动作。当断电时,阀芯靠弹簧力的作用恢复原状,即1、2断,2、3通,阀处于排气状态。

图4.2b表示5/2(五路二位)直动式电磁阀(常断型)结构的简单剖面图及工作原理。起始状态,1,2进气﹔4,5排气﹔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力,使先导阀动作,压缩空气通过气路进入阀先导活塞使活塞启动,在活塞中间,密封圆面打开通道,1,4进气,2,3排气﹔当断电时,先导阀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恢复到原 来的状态。 阀的功能:(Function) 电磁阀的菜单示它的电-气转换复杂性。阀的功能由两个数字表示:M和N,称为M路N位电磁阀,“N位”表示换向阀的切换位置,也表示阀的状态。阀的位置数目就是N的数值,如二位阀有两个位置选择亦即有两种状态,三位阀则有三个位置选择亦即有三种不同的状态。“M路”表示阀对外接口的通路,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通路的数目便是M的数值,如二路阀,三路阀等。图4.1a例子中的阀为3/2直动式电磁阀,念作“三路二位阀” ,表示该阀有两个位,即“通”和“断” 两个状态,有三个气口,分别为1:进气口, 2:出气口,3:排气口。

振动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分为压电式,磁电式,微型振动传感器。 常用振动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1.压电片谐振式:使用压电片接收振动信号,压电片的谐振频率较高,为了降低谐振频率,使用加大压电片振动体的质量来实现,并使用弹簧球代替附加物,降低两谐振频率,增强了振动效果。其优点是灵敏度较高,结构简单。但是需要信号放大后送到TTL电路或者单片机电路中,不过使用一个三极管单级放大即可 2.机械振动式:传统的振动检测方式,受到振动以后,弹簧球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减幅振动,这种振动便于被检测电路检测到。振动输出开关信号,输出阻抗与配合输出的电阻阻值所决定,根据检测电路的输入阻抗,可以做成高阻抗输出方式。 3.微型振动传感器:将机械式振动传感器微型化,将振动体碳化并进行密封处理,其工作性能更可靠。输出开关信号直接与TTL电路和或者单片机输入电路相连接,电路结构简单。输出阻抗高,静态工作电流小。 振动传感器按其功能可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机械接收原理分:相对式、惯性式;按机电变换原理分:电动式、压电式、电涡流式、电感式、电容式、电阻式、光电式; 按所测机械量分: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扭振传感器、扭矩传感器。 以上分类法中的传感器是相容的。

1、相对式电动传感器 电动式传感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即当运动的导体在固定的磁场里切割磁力线时,导体两端就感生出电动势,因此利用这一原理而生产的传感器称为电动式传感器。相对式电动传感器从机械接收原理来说,是一个位移传感器,由于在机电变换原理中应用的是电磁感应电律,其产生的电动势同被测振动速度成正比,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速度传感器。 2、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相对式非接触式传感器,它是通过传感器端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测量物体的振动位移或幅值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频率范围宽(0~10 kHZ),线性工作范围大、灵敏度高以及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静位移的测量、振动位移的测量、旋转机械中监测转轴的振动测量。 3、电感式传感器 依据传感器的相对式机械接收原理,电感式传感器能把被测的机械振动参数的变化转换成为电参量信号的变化。因此,电感传感器有二种形式,一是可变间隙,二是可变导磁面积。 4、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可变间隙式和可变公共面积式。可变间隙式可以测量直线振动的位移。可变面积式可以测量扭转振动的角位移。 5、惯性式电动传感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