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bbler_交叉编译

dibbler_交叉编译

编译器设计难点

现代编译器的设计及其难点 摘要:我们常用的计算机软件,都需要通过编译的方式,把使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的代码(比如C代码)编译(compile)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编译器的设计始终都是一个重点与难点。此文主要介绍了编译器的设计方法,交叉编译的诞生及其应用。 关键词:代码、编译器、交叉编译。导论:首先谈谈编译器的主要功能及其设计步骤,然后对主机编译器进行研究,具体分析设计步骤,思考什么时候要用到交叉编译。回顾:编译器是将便于人编写,阅读,维护的高级计算机语言翻译为计算机能解读、运行的低级机器语言的程序。编译器将原始程序(Source program)作为输入,翻译产生使用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等价程序。编译程序完成从源程序到目标程序的翻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过程。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源程序(source code)→预处理器(preprocessor)→编译器(compiler)→汇编程序(assembler)→目标程序(object code)→连接器(链接器,Linker)→可执行程序(executables)。从概念上来讲,一个编译程序的整个工作过程是划分成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将源程序的一种表示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表示形式,各个阶段进行的操作在逻辑上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一般一个编译过程划分成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六个阶段,这是一种典型的划分方法(如图1)。

图1 但有的目的平台上不允许或不能够安装我们所需要的编译器,而我们又需要这个编译器的某些特征;或者目标平台上的资源贫乏,无法运行我们所需要编译器,此时就需要用到交叉编译。什么是交叉编译呢,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平台,实际上包含两个概念: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同一个体系结构可以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样,同一个操作系统也可以在不同的体系结构上运行。举例来说,我们常说的x86 Linux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Linux for x86操作系统的统称;而x86 WinNT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Windows NT for x86操作系统的简称。,例如:编译程序在宿主机A上运行,将应用程序的源程序生成目标机B的代码(如图2)。与主机编译相比,交叉编译受的限制更多,虽然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做任何形式的交叉编译,但事实上,由于受到专利、版权、技术的限制,并不总是能够进行交叉编译,尤其是在业余条件下!举例来说,至今无法生成惠普公司专有的som格式的可执行文件,因此我们根本无法做目的平台为HPPA-HPUX的交叉编译。

Ubuntu8.04下的ARM交叉编译工具链(arm-linux-)详细介绍.

原文链接与: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u1/58901/showart_1335004.html 实验室的机器配置太低,速度太慢实在是受不了。说是已经升级了,内存从128M升级到了256M。My god!这年头还能到什么地方找那么多128的内存条去阿?哇嘎嘎。真是服了。。。哈哈 打开一个pdf文件要等老半天。基本上没有办法工作。于是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一个交叉编译环境。我的机器配置也不高,但是相对于实验室的机器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我的机器是单操作系统:只有Ubuntu8.0.4。感觉和windows XP差不多。XP下有的东西,ubuntu下基本上也有。 ps:昨天是我的生日。昨天上午有课,一下午还有今天上午就是在交叉编译的过程中度过的。感觉整个过程挺考验耐心的。下面进入正题。 待续。。。最近两天内补充完整。 ************************************************************************************* 在进行嵌入式在进行嵌入式开发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交叉编译环境,这是一套编译器、连接器和libc库等组成的开发环境。本文结合自己做嵌入式交叉编译开发工作的经验,同时结合自己的体会,做了一个介绍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和Linux操作系统的不断健壮和强大,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裁减和定制Linux,运用于你的嵌入式系统之前,由于一般嵌入式开发系统存储大小有限,通常你都要在你的强大的pc机上建立一个用于目标机的交叉编译环境。这是一个由编译器、连接器和解释器组成的综合开发环境。交叉编译工具主要由binutils、gcc 和glibc 几个部分组成。有时出于减小libc 库大小的考虑,你也可以用别的c 库来代替glibc,例如uClibc、

交叉编译几种常见的报错

交叉编译几种常见的报错 由于是第一次交叉编译,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就是先把gcc和ld都改成arm的,然后遇到什么问题在解决什么问题,以下过程都是在这个思路下进行。 1.指定arm的编译器和连接器: 只是把gcc改为arm-none-linux-gnueabi-gcc,ld改为arm-none-linux-gnueabi-ld,其他的都没有 修改。出现以下错误: arm-none-linux-gnueabi-ld: warning: library search path "/usr/local/lib" is unsafe for cross-compilation arm-none-linux-gnueabi-ld: skipping incompatible /usr/local/lib/libfreetype.so when searching for -lfreetype arm-none-linux-gnueabi-ld: skipping incompatible /usr/local/lib/libfreetype.a when searching for -lfreetype arm-none-linux-gnueabi-ld: cannot find -lfreetype 分析原因是:链接的这些库文件都是在PC编译器下编译出来的,现在把它们和用arm-none-linux-gnueabi-gcc编译出来的文件做链接,当然会出错。 解决方法:这些库重新用arm-gcc重新编译生成相应的库。 下面使用是重新编译库文件的过程: 重新编译freetype 根据交叉编译的文档,我创建了一个文件夹/usr/local/arm-linux来存放编译后的库文件。执行: ./configure –host=arm-none-linux-gnueabi –prefix=/usr/local/arm-linux 注意:host的参数应该是交叉编译环境的前缀。 另外,freetype自动生成的include文件夹有点小问题,编译完成后的include目录结构是 /include/ft2build.h和

编译器的发展简介

编译器的发展简介 编译器就是将“高级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低级语言)”的程序。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码(source code) →预处理器(preprocessor) →编译器(compiler) →汇编程序(assembler) →目标代码(object code) →链接器(Linker) →可执行程序(executables)。编译器将源程序(Source program)作为输入,翻译产生使用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等价程序。源代码一般为高级语言(High-level language),如Pascal、C、C++、C#、Java等,而目标语言则是汇编语言或目标机器的目标代码(Object code),有时也称作机器代码(Machine code)。 上世纪50年代,IBM的John Backus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对FORTRAN语言及其编译器进行开发。但由于当时人们对编译理论了解不多,开发工作变得既复杂又艰苦。与此同时,Noam Chomsky开始了他对自然语言结构的研究。他的发现最终使得编译器的结构异常简单,甚至还带有了一些自动化。Chomsky的研究导致了根据语言文法的难易程度以及识别它们所需要的算法来对语言分类。正如现在所称的Chomsky架构(Chomsky Hierarchy),它包括了文法的四个层次:0型文法、1型文法、2型文法和3型文法,且其中的每一个都是其前者的特殊情况。2型文法(或上下文无关文法)被证明是程序设计语言中最有用的,而且今天它已代表着程序设计语言结构的标准方式。分析问题(parsing problem,用于上下文无关文法识别的有效算法)的研究是在60年代和70年代,它相当完善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它已是编译原理中的一个标准部分。 有限状态自动机(Finite Automaton)和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同上下文无关文法紧密相关,它们与Chomsky的3型文法相对应。对它们的研究与Chomsky的研究几乎同时开始,并且引出了表示程序设计语言的单词的符号方式。 人们接着又深化了生成有效目标代码的方法,这就是最初的编译器,它们被一直使用至今。人们通常将其称为优化技术(Optimization Technique),但因其从未真正地得到过被优化了的目标代码而仅仅改进了它的有效性,因此实际上应称作代码改进技术(Code Improvement Technique)。 当分析问题变得好懂起来时,人们就在开发程序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来研究这一部分的编译器自动构造。这些程序最初被称为编译器的编译器(Compiler-compiler),但更确切地应称为分析程序生成器(Parser Generator),这是因为它们仅仅能够自动处理编译的一部分。这些程序中最著名的是Y acc(Y et Another Compiler-compiler),它是由Steve Johnson在1975年为Unix系统编写的。类似的,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研究也发展了一种称为扫描程序生成器(Scanner Generator)的工具,Lex(与Y acc同时,由Mike Lesk为Unix系统开发)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大量的项目都贯注于编译器其它部分的生成自动化,这其中就包括了代码生成。这些尝试并未取得多少成功,这大概是因为操作太复杂而人们又对其不甚了解。 我国编译器研发工作起步并不算晚,早在60年代初期,董韫美院士和杨芙清院士就分别

交叉编译器简介

交叉编译器 在一种计算机环境中运行的编译程序,能编译出在另外一种环境下运行的代码,我们就称这种编译器支持交叉编译。这个编译过程就叫交叉编译。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平台,实际上包含两个概念: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同一个体系结构可以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样,同一个操作系统也可以在不同的体系结构上运行。举例来说,我们常说的x86 Linux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Linux for x86操作系统的统称;而x86 WinNT平台实际上是Intel x86体系结构和Windows NT for x86操作系统的简称。 有时是因为目的平台上不允许或不能够安装我们所需要的编译器,而我们又需要这个编译器的某些特征;有时是因为目的平台上的资源贫乏,无法运行我们所需要编译器;有时又是因为目的平台还没有建立,连操作系统都没有,根本谈不上运行什么编译器。 交叉编译这个概念的出现和流行是和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发展同步的。我们常用的计算机软件,都需要通过编译的方式,把使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的代码(比如C代码)编译(compile)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二进制代码。比如,我们在Windows平台上,可使用Visual C++开发环境,编写程序并编译成可执行程序。这种方式下,我们使用PC平台上的Windows 工具开发针对Windows本身的可执行程序,这种编译过程称为native compilation,中文可理解为本机编译。然而,在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时,运行程序的目标平台通常具有有限的存储空间和运算能力,比如常见的ARM 平台,其一般的静态存储空间大概是16到32MB,而CPU的主频大概在100MHz到500MHz之间。这种情况下,在ARM平台上进行本机编译就不太可能了,这是因为一般的编译工具链(compilation tool chain)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并需要很强的CPU运算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交叉编译工具就应运而生了。通过交叉编译工具,我们就可以在CPU能力很强、存储控件足够的主机平台上(比如PC上)编译出针对其他平台的可执行程序。 要进行交叉编译,我们需要在主机平台上安装对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cross compilation tool chain),然后用这个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我们的源代码,最终生成可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代码。常见的交叉编译例子如下: 1、在Windows PC上,利用ADS(ARM 开发环境),使用armcc编译器,则可编译出针对ARM CPU的可执行代码。 2、在Linux PC上,利用arm-linux-gcc编译器,可编译出针对Linux ARM平台的可执行代码。

几种Fortran 编译器简介

几种Fortran 编译器 --------------------------------------------------------------------------------------- 1.CVF Compaq Visual Fortran (CVF), 当今PC平台上功能相当强大与完整的Fortran程序开发工具,还用于Abaqus的开发。 1997年,微软将Fortran PowerStation卖给DEC之后,微软就不再出版Fortran编译器了。后来DEC并入了Compaq,再后来Compaq又和HP合并了。现在最新的版本是HP出的Fortran for Windows v6.6,现在HP/Compaq已经不再开发Fortran了,CVF 6.6是最终的版本了,Compaq的Fortran开发小组已经投入Intel旗下,目前Intel已经有Intel Visual Fortran 11.0。Compaq Visual Fortran 6.6官方的单价也相当昂贵。 Compaq Visual Fortran 6.6 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SoftDown.asp?ID=11937 Compaq Visual Fortran 6.6 绿色版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down/10915.html Compaq Visual Fortran 6.5 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soft/fortran6.5.rar ftp://2006:2006@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36/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002124.rar --------------------------------------------------------------------------------------- 2. IVF Intel Visual Fortran (IVF)将Compaq Visual Fortran* (CVF) 语言的丰富功能与英特尔代码生成及优化技术结合在一起。目前Intel已经有Intel Visual Fortran 11.0。 下载: Intel官方网站 ftp://166.111.26.159/software/science/ ftp://202.112.85.101/pub2/Windows/Scientific_Tools/Fortran/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p iler/ 从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maths/下载。IVF10可以用IVF9的licence 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irc_nas/730/w_cc_p_10.0.025_ia3 2.exe 集成VS2005的IVF10.1:w_fc_p_10.1.021.exe (302MB) Intel(R) Visual Fortran for IA-32 and Intel(R) 64 (with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C++开发工具简介

无数次听到“我要开始学习C++!”的呐喊,无数次听到“C++太复杂了,我真的学不会”的无奈。Stan Lippman先生曾在《C++ Primer》一书中指出“C++是最为难学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之一”,人们常将“之一”去掉以表达自己对C++的敬畏。诚然,C++程序设计语言对于学习者的确有很多难以逾越的鸿沟,体系结构的庞大,应接不暇并不断扩充的特性……除此之外,参考资料之多与冗杂使它的学习者望而却步,欲求深入者苦不堪言。希望这一份不完全导引能够成为您C++学习之路上的引路灯。 撰写本文的初衷并不打算带领大家体验古老的C++历史,如果你想了解C++的历史与其前期发展中诸多技术的演变,你应当去参考Bjarne的《The Design and Evolution of C++》。当然也不打算给大家一个无所不包的宝典(并非不想:其一是因水平有限,其二无奈C++之博大精深),所给出的仅仅是一些我们认为对于想学习C++的广大读者来说最重要并且触手可及的开发与学习资源。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一些编译器,开发环境,库,少量的书籍以及参考网站,并且尽可能尝试着给出一个利用这些资源的导引,望对如同我们一样的初学者能够有所裨益。 编译器 在C++之外的任何语言中,编译器都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之重视。因为C++是一门相当复杂的语言,所以编译器也难于构建。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能够使用上完全符合C++标准的编译器(哦,你可能会责怪那些编译器厂商不能尽早的提供符合标准的编译器,这只能怪他们各自维系着自身的一套别人不愿接受的标准)。什么?你说这无关紧要?哦,不,你所需要的是和标准化C++高度兼容的编译环境。长远来看,只有这样的编译器对C++开发人员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工具,尤其是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者。一至性让代码具备可移植性,并让一门语言及其库的应用更为广泛。嗯,是的,我们这里只打算介绍一些公认的优秀编译器。 Borland C++

C 编译器与IDE

本文2004年5月首发于《CSDN开发高手》,版权归该杂志与《程序员》杂志社所有。杂志限于篇幅部分内容有所删节,此处版本为相对完整版本。 前言: 撰写本文的初衷并不打算带领大家体验古老的C++历史,如果你想了解C++的历史与其前期发展中诸多技术的演变,你应当去参考Bjarne的《The Design and Evolution of C++》。当然也不打算给大家一个无所不包的宝典(并非不想:其一是因水平有限,其二无奈C++之博大精深),所给出的仅仅是一些我们认为对于想学习C++的广大读者来说最重要并且触手 可及的开发与学习资源。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一些编译器,开发环境,库,少量的书籍以及参考网站,并且尽可能尝 试着给出一个利用这些资源的导引,望对如同我们一样的初学者能够有所裨益。 编译器 在C++之外的任何语言中,编译器都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之重视。因为C++是一门相当复杂的语言,所以编译器也难于构建。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能够使用上完全符合C++标准的编译器(哦,你可能会责怪那些编译器厂商不能尽早的提供符合标准的编译器,这只能怪他们 各自维系着自身的一套别人不愿接受的标准)。什么?你说这无关紧要?哦,不,你所需 要的是和标准化C++高度兼容的编译环境。长远来看,只有这样的编译器对C++开发人员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工具,尤其是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者。一至性让代码具备可移植性 ,并让一门语言及其库的应用更为广泛。嗯,是的,我们这里只打算介绍一些公认的优秀 编译器. 编译器: Borland C++ 这个是Borland C++ Builder和Borland C++ Builder X这两种开发环境的后台编译器。(哦,我之所以将之分为两种开发环境你应当能明白为什么,正如Delphi7到Delphi8的转变,是革命性的两代。)Borland C++由老牌开发工具厂商Borland倾力打造。该公司的编译 器素以速度快,空间效率高著称,Borland C++ 系列编译器秉承了这个传统,属于非常优 质的编译器。标准化方面早在5.5版本的编译器中对标准化C++的兼容就达到了92.73%。目前最新版本是Borland C++ Builder X中的6.0版本,官方称100%符合ANSI/ISO的C++标准以 及C99标准。嗯...这正是我前面所指的"完全符合C++标准的编译器"。 Visual C++ 这个正是我们熟知的Visual Studio 和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 2002, 2003以及2005 Whidbe y中带的C++编译器。由Microsoft公司研制。在Visual Studio 6.0中,因为编译器有太多地方不能与后来出现的C++标准相吻合而饱受批评(想想你在使用STL的时候编译时报出的那些令人厌恶的error和warning吧)。VC++6.0对标准化C++的兼容只有83.43%。但是随着C++编译器设计大师Stanley Lippman以及诸多C++社群达人的加盟,在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 2003中,Visual C++编译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可靠的C++编译器了。Dr.Dobb's Jour nal的评测显示Visual C++7.1对标准C++的兼容性高达98.22%,一度成为CBX之前兼容性最

Vmware安装Ubuntu及交叉编译器

在虚拟机下Linux(Ubuntu)的安装 1.创建新的虚拟机 2.点击自定义 3、选Workstation版本的兼容性,然后点击下一步

4、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然后下一步。 也可以选择第二项“安装程序光盘映像文件ISO”,之后会VMware会自动得知你的iso是Linux(Ubuntu),只要求你输入全名,和用户名密码等简单的用户设定,这是一个简单安装,可以跳过下面的步骤。我觉得是因为这个OS的自动安装,不完全,导致一些核心命令无法使用、无反应等一些问题。所以有更高要求,不能选这项,需要完全、自定义的安装。 5、客户机操作系统选择Linux,版本选择Ubuntu 64位,然后下一步。

6、设置虚拟机名称(即每次启动VMware左上方显示的名字),之后选择你想的在WINDOWS操作系统里的安装路径(默认在C 盘,很不方便,不要安装在C盘)。 7、设置虚拟机处理器数量,选择处理器数量为2(看情况而定,我是i7处理器,配置较好无压力的,感觉双核比单核好一些)

8、.内存大小选择,使用自动推荐的1G内存(本机内存8G)。 9、网络类型选择,本次选择默认的“NAT”

注:使用“NAT”的话,需要外面的WIN7使用一根线连接上网,才能在Ubuntu里上网(如同Ubuntu是你的真正OS的感觉,不需要手工配置任何IP信息),不能默认使用无线连接。这点对有些笔记本同学可能会造成麻烦。当然不是说不能通过手动配置IP相关解决,但是为了避免每次都配置的麻烦,请直接使用“bridged”桥接手动配置。 9. 默认即可,直接“下一步”

10、选择“将虚拟磁盘存储为单个文件” 11.虚拟机文件的存放地址,点击“下一步”即可 12、点击“完成”

嵌入式Linux开发交叉编译器的安装

实验三嵌入式Linux开发交叉编译器的安装 班级:B08511 姓名:张媛媛学号:20084051112 成绩: 一、实验目的 安装ARM平台下的嵌入式Linux开发的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编译简单的程序并通过NFS方式运行于开发板上,比较与gcc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的不同; 二、实验设备 硬件:PC机开发板 三、实验原理 嵌入式系统的交叉开发环境一般包括交叉编译器、交叉调试器和系统仿真器,其中交叉编译器用于在宿主机上生成能在目标机上运行的代码,而交叉调试器和系统仿真器则用于在宿主机与目标机间完成嵌入式软件的调试。在采用宿主机/目标机模式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时,首先利用宿主机上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开发环境开发和仿真调试目标机上的软件,然后通过串口或者用网络将交叉编译生成的目标代码传输并装载到目标机上,并在监控程序或者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利用交叉调试器进行分析和调试,最后目标机在特定环境下脱离宿主机单独运行。 本次实验涉及到的是嵌入式Linux开发的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从体系结构角度来讲,借助其编译生成的程序是由ARM平台下机器指令构成的可执行程序。 四、实验内容 (1)arm-linux-gcc-3.4.1.tgz为编译器的文件压缩包(实验室机器中位于windows系统的“c:\嵌入式Linux实验\Tools”),为3.4.1版本的交叉编译工具,用来编译常用的一些代码;可通过虚拟机与Windows系统的共享文件夹将其拷贝到Linux系统中; 安装命令:tar xvfz arm-linux-gcc-3.4.1.tgz –C / (2)设置环境变量 可以在/etc/bash.bashrc文件中加入: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 就可以直接使用arm-linux-gcc的一些命令; (3)查看arm-linux-gcc编译器版本 输入arm-linux-gcc –v可查看编译器版本,如图3-1: 图3-1 编译器版本

一个简单文法的编译器前端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一个简单文法的编译器前端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计算机1208班 组长学号:20124016 组长姓名:樊荣 指导教师:张俐 设计时间:2014年12月

设计分工 组长学号及姓名:20124016 樊荣 分工:四元式生成、语义分析(未定义、重定义等)、整体设计组员1学号及姓名:20124020 李鑫 分工:符号表建立及其输入输出设计 组员2学号及姓名:20124032 杨学良 分工:词法分析 组员3学号及姓名:20124018 焦通 分工:语法分析 组员4学号及姓名:201240 陈凤 分工:简单C语言文法设计及部分简单函数编写

摘要 编译器是程序员使用的关键工具,程序员每天都在使用编译器,并且非常依赖于其正确性和可靠性。编译器作为广大IT从业者必须接触的系统软件,它的设计本身又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编译器相关的各项技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日臻成熟,然而编译器构造原理和技术依然是计算机科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典范。本文重点介绍了编译器前端的详细开发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阐述:文法设计,词法分析器的设计,语法分析器的设计,语义分析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别从功能,数据结构和算法三个方面进行详尽阐述,。由于C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很难面面俱到实现所有标准定义,所以本次设计只象征性的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功能。在本文的第四章详细给出了此次设计所实现的功能和语法规范,同时也给出了编译器的运行方式。 关键词:编译原理,编译器前端,C源程序……

目录 摘要 (1) 1 概述 (2) 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3) 2.1 设计任务 (3) 2.2 设计要求 (3) 3 算法与数据结构 (4) 3.1算法的总体思想(流程) (4) 3.2词法分析模块 (5) 3.2.1 功能 (7) 3.2.2 数据结构 (8) 3.2.3 算法 (9) 3.3 语法分析模块 (10) 3.3.1功能 (11) 3.3.2 数据结构 (12) 3.3.3算法 (13) 3.4 符号表模块 (13) 3.4.1功能 (13) 3.4.2 数据结构 (14) 4序设计与实现 (14) 4.1 程序流程图 (14) 4.2 程序说明 (15) 4.3 实验结果 (15) 5. 结论 (16) 6. 参考文献。 (17) 7. 收获、体会和建议。 (17)

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配置

交叉工具链的生成 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uid-9185047-id-3158569.html 软件平台:ubuntu 10.10 主机编译器:gcc 4.5.1 硬件平台:s3c2410 1、准备环境 sudo apt-get install bison flex texinfo automake libtool cvs patch libncurses5-dev aria2 curl g++ subversion gawk cvsd expat gperf libexpat-dev 注:有的没安装,第4步无法生成makefile,要先安装gperf 2、下载crosstool-ng软件包 crosstool-ng-1.17.0.tar.bz2 3、相应目录的建立 sudo mkdir -p /usr/local/arm sudo chmod 777 /usr/local/arm // 将arm目录权限设置为777 cd /usr/local/arm mkdir 4.7.2 sudo mkdir -p /home/crosstool cd /home/s3c2410/crosstool sudo mkdir crosstool-build crosstool-install src-4.7.2 (编译目录、安装目录、目标源码目录) 4、安装crosstool-ng cp crosstool-ng-1.17.0.tar.bz2 /home/s3c2410/crosstool/ 解压crosstool-ng-1.17.0.tar.bz2, tar -xvf crosstool-ng-1.17.0.tar.bz2 进入目录,进行配置: cd /home/s3c2410/crosstool/crosstool-ng-1.17.0 将/home/s3c2410/crosstool/crosstool-install/lib/ct-ng.1.17.0/下的https://www.360docs.net/doc/922066688.html,p cp到/etc/bash_completion.d 配置安装目录为/home/s3c2410/crosstool/crosstool-install 注:有的没安装gperf,无法生成makefile,要先安装gperf sudo ./configure --prefix=/home/crosstool/crosstool-install sudo make --编译 sudo make install --安装

为什么要用编译器

编译器的发展 1.语言的发展 在本世纪40年代,计算机刚出现,程序都是用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编写的。是机器实际操作的数字代码,例如: C7 06 0000 0002 缺点:费时、乏味,很快就被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代替。 在汇编语言中,都是以符号形式给出指令和存储地址的。例如,与前面的机器指令等价的汇编语言指令为:MOV X, 2 需要汇编程序(assembler)将汇编语言的符号代码和存储地址转换为相对应的机器语言的数字代码。 优点:大大提高了编程的速度和准确度,人们至今仍在使用,在编码需要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简洁程度时尤为如此。 缺点:编写不容易,阅读和理解很难;严格依赖于特定的机器,为一台计算机编写的代码在应用于另一台计算机时必须完全重写。 发展编程技术的下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高级语言,以一个更类似于数学定义或自然语言的简洁形式来编写程序的操作,与任何机器都无关,而且也可由一个程序翻译为可执行的代码。如x = 2 起初人们担心这是不可能的,或者即使可能,目标代码也会因效率不高而没有多大用处。 2.编译技术的发展 1954年至1957年间,IBM的John Backus带领一个小组开发FORTRAN语言及其编译器,使得上面的担忧不必要了。 但由于当时处理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并不为人所掌握,所以这个项目的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辛劳。 几乎与此同时,人们也在开发着第一个编译器,Noam Chomsky开始自然语言结构的研究。使得编译器结构异常简单,甚至还带有了一些自动化。 Chomsky的研究导致了根据语言文法(grammar,结构规则)的难易程度以及识别它们所需的算法来为语言分类。文法有4个层次:0型、1型、2型和3型文法,且其中的每一个都是其前者的专门化。2型(或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是程序设计语言中最有用的,代表着程序设计语言结构的标准方式。

如何交叉编译应用程序

如何交叉编译应用程序,技巧,注意事项。 最近大家都涉及交叉编译应用程序,感觉大家的路子有点偏,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一般的应用程序编译的步骤无外呼./configur e&&mak e&&m ake install 但是对于交叉编译不能照搬,尤其要注意不能轻易mak e install(当然如果指定了--prefix就无所谓了,否则可能会覆盖标准路径的程序就惨了) 这里有两个思路: 1>对于刚开始交叉编译的人来说,往往很晕,总想借助./configure后面加一堆参数来解决,比如./ configure--tar get=ar m-9tdm i-linux-gnu--host=arm-9tdmi-linux-gnu来搞定,对于一般的小的程序来说,应该没有问题,而且也推荐大家这样用,但是要注意,这样作之前,先要./ configure--help|grep--host,看看有没有这样的选项,如果没有呢?想想也可能,如果程序的作者根本没有考虑到除了x86的平台呢?你只能自己改写Mak efile了。 所以,./configur e不是万能的,而且语法很混乱,不要指望./configure给你作一切。而且局限很大。 2>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求交叉编译的第二个层次,自己改写Mak efile,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灵活性最大需要你开始就./configure一下,跟平台有关的参数一律不加。./configur e过后就会生成Makefile了,里面的gcc相关的参数,包括lib的路径当然是x86下的了,比如/usr/local/lib/,/usr/lib/,/lib/什么的,改掉就是了。或者注释掉。gcc要换成ar m-linux-gcc一类的编译器,(如果不想每次都改,参考下面的include prer ules.m k的做法), 总之,这要求你的Makefile掌握的很熟练,思路就是边编译,发现问题,再改,即使一开始Mak efile 不熟练,到后来,也熟练了。是个练习Mak efile的好方式。 总之,我们最后要的就是Makefile,看你怎么能得到它。 一个最标准的Mak efile(去掉很多无用的东西) 通过./configure生成的Makefile,你会发现冗余的地方非常多,其实关键的地方,就那么20几条,可以试着精简一下,这样对程序的组织架构会熟悉的快一些,毕竟Makefile反应了程序(具体就是.c和. h)之间的依赖关系。 openssh的Mak efile我没有精简过(当然要精简也很容易),举个telnetd的例子,说明一下: ---------------------------telnetd ---------------------------------------- #----------------------------------------------------- TOPDIR:=$(shell/bin/pwd) TOPDIR:=$(TOPDIR)/.. #prerules.mk包含了这些变量的定义,比如$CC,$CPP,$CXX,$CFLAGS等等。 #尽量不要在这里出现,CC=arm-linux-gcc这样的定义,扩展性不好,尽量用全局变量,便于管理和拓展。include$(TOPDIR)/pr erules.mk #----------------------------------------------------- EXEC=telnetd #好的Makefile都是这样写的,也就是具体生成一个可执行文件或者lib库,需要哪些.o,这些.o会依据后面的.c.o:规则来编译出来的。 OBJS=telnetd.o state.o term stat.o slc.o sys_term.o\ utility.o global.o authenc.o logwtm p.o logout.o #$(CC)的编译选项,一般程序自己的带的,不要改它,而且一般都是+=,不要用=, CFLAGS+=-DEMBED-DPARANOID_TT YS-DUSE_TERMIO-DKLUDGELINEMODE-D_GNU_SOURCE-Wall ifdef CONFIG_DEFAULT S_LIBC_UCLIBC LDLIBS:=-lutil$(LDLIBS) endif all:$(EXEC)#很显然all是最关键的了,也要发在最开始的地方。这样m ak e就相当于m ak e all,这是大家的潜规则。 .c.o: $(CC)-c-o$@$<$(CFLAGS)-I../include/-I.-Ixxx在交叉编译的时候,要在这个后面添上自己的头文件的路径。 $(EXEC):$(OBJS) $(CC)$(LDFLAGS)-o$@$(OBJS)$(LDLIBS$(LDLIBS_$@))#这里的LDFLAGS=-lcrypt- lzlib-L../lib-L.总之根据自己的需要往里面增加。 $(STRIP)telnetd#如果不需要调试,一定要strip一下,比如15M的file,strip过后,可能变成3M,还不影响功能。

ARM、linux常用服务器+交叉编译工具链

1.tftp服务器在安装linux时通常可供选择是否安装tftp服务器 启动后可通过在控制终端输入netstat -a|grep tftp查看是否已经安装若已安装则为如下打印信息: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grep tftp udp 0 0 *:tftp *:* 若没有安装则可使用 rpm –ivh tftp-server-0.42-3.1.i386.rpm 进行安装然后建立主要工作目录mkdir /tftpboot 接下来配置tftp服务器 vim /etc/init.d/tftp # default: off # description: The tftp server serves files using the trivial file transfer \ # protocol. The tftp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boot diskless \ # workstations, download configuration files to network-aware printers, \ # and to start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for some operating systems. service tftp {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s /tftpboot disable = no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flags = IPv4 } 注意修改server_args = -s /tftpboot为你tftp工作目录。 接下来便是重启tftp 服务器了/etc/init.d/xinetd restart打印出如下信息 [root@localhost /]# /etc/init.d/xinetd restart Stopping xinetd: [ OK ] Starting xinetd: [ OK ] 表示重启成功接下来便可查看是否已经安装成功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grep tftp udp 0 0 *:tftp *:* 2.nfs服务器 首先查看nfs服务器是否被安装(这里为red-had5)rpm –q nfs-utils若打印出如下信息则表示已经被安装 [root@localhost ~]# rpm -q nfs-utils nfs-utils-1.0.9-24.el5 若没有安装nfs服务器则先下载相应的nfs服务器包百度一个即可 然后rpm –ivh nfs- utils-1.0.9-24.el5.i386.rpm这里使用的nfs版本为utils-1.0.9-24.el5故不同版本安装不同,然后进入nfs配置

基于LLVM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LLVM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主题:基于 LLVM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师:梁冠林讲师:刘爱琴 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课:计算机08XXXX月4日 学士学位论文 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主题设计的目的要求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并支持高效的编程语言和编译器。为了加深学生对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理解,要求学生设计类似于C语言的元语言,然后用LLVM实现该语言的编译器。在深刻理解编译原理、掌握语法设计和编译器构造方法、熟悉LLVM的基础上,完成了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主要内容(1)设计源程序,包括变量声明、基本赋值语句、数组访问、条件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函数定义、函数调用等。(2)学习LLVM,完成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法引导翻译(翻译成LLVM IR),最后用LLVM实现代码优化和代码生成功能。基于LLVM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太原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高性能应用软件的开发不仅需要良好的软件架构,还需要高效的编程语言和高质量的编译器支持。现有语言的变化和新语言的创造将带来

编译器的发展需求。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编程语言leeche,定义了该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法规则,并在linux环境下实现了leeche编程语言的编译器。具体实现方法是先用Flex完成词法分析,然后用Bison完成语法设计、语法分析和语法引导翻译,将源代码翻译成LLVM IR,最后用LLVM实现代码优化和代码生成功能。 关键词:编程语言;编译器。语法导向的翻译;有限体积法红外;代码优化 i 太原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LLVM的编译器 作者:梁冠林导师:刘爱琴 摘要 除了良好的软件体系结构,高性能应用程序的开发还需要高效的编程语言和高质量的编译器的支持。改变现有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将带来编译器的发展需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编程语言leechee,定义了它的语法结构、词法规则,并在Linux环境下实现了它的编译器。具体方法是,首先用Flex完成扫描器,然后用Bison完成语法设计、语法分析器、语法定向翻译,实现到LLVM IR的翻译,最后用LLVM进行代码优化和代码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