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年级1班班会课工作总结

(完整word版)一年级1班班会课工作总结
(完整word版)一年级1班班会课工作总结

一年级1班班会课工作总结

每周要给学生上一节班会课,但由于每个班主任对班会课的理解和使用情况的不同,导致班会课的德育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把班会课当成处理班级日常杂务的课来上,那是没有多大教育效果的;如果认为上班会课是浪费时间而用来上文化课,那是应试教育的极端表现;如果认为班会课是搞形式、走过场、没有什么内容可讲,而让学生上自习课,那是对班会课极大的浪费;也是对德育工作的轻视。

一、班会课教法要灵活。

在教法上,如果仅由班主任唱独角戏,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尽管是言之有理、用心良苦,但如果没有具体的教育素材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而只是空洞乏味的说教,其结果必然是效果不佳。育人是班主任的首要职责,虽然育人的活动也渗透在每个教师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主要的、系统的教育任务只能靠班主任来完成,班会课是班主任育人的主渠道,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在角色和方法上,班主任不再是道德的说教者、处事的独裁者,而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方法和质量怎么样,也许会影响甚至会改变学生今后的一生,可见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当然,要上好班会课并不比上其它课容易,在形式上我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更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有教育意义的素材,使班会课主题鲜明、目的明确;也可以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营造一种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使班会课成为师生交往、同学交流,积极互动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班会课的安排要有计划性、内容要有针对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班会课也如此。为了确保班会课的质量和德育效果,每学期初,班主任应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及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拟定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德育工作思路及目标,并有计划地开展和实施。班会课是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主要时间,班会课有多种上法,主要有“常规班会”和“主题班会”两种,一般地说,课前仍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以人为本,针对要准,立意要新),二备内容(选材要精,论证要清,主题要明),三备教法(调动全体,灵活多变。易于操作)。

三、班会课的形式既要常规化、也要多样化

同样内容的班会课,不同的班主任、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上法,形式的不同,其教育效果也就有所不同。班会课的常规化以及主题班会的经常化,主题班会课是实施正面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催化剂。

当然,班会课的内容安排的系统性及形式的多样化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这样教育效果才会好。要上好一、两节班会课并不难,难的是上好每一节班会课,但只要班主任认识到位、观念到位、方法到位,尽职尽责、见仁见智,把班会课当成德育工作的主战场,上好每一节班会课也就不是太难的事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