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比较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比较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比较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

比较分析

课程名称:运输经济学

专业年级:交通运输13-1班

学号:志威01130203

学号:媛01130228

学号:郭子钰01130206

完成时间:2015年10月21日

课程老师:金晓红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比较分析

一、运输成本的概念

运输成本是运输企业进行运输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耗费和费用,如职工工资、燃料、电力、维修、管理费等,这些费用的综合构成了运输总成本。

二、运输成本的意义

运输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质量指标,它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运输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运量的增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技术设备的改善及其利用程度的好坏、以及燃料、电力的消耗水平等,最终都会在运输成本上反映出来。因此,运输成本在运输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1.运输成本是运输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资金的主要保证。安排好各种维修、养护费用开支,对运输设备的运用与维修养护,完成运输任务和提高设备质量,保证运输安全等有重要作用。

2. 运输成本是反映运输过程消耗及其补偿的重要尺度,运输成本说明运输企业生产耗费的多少,只有当运输收入至少能弥补运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回收在生产中所消耗的资金,保证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并进而取得盈利,为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3. 运输成本是制定和调整运价的重要依据,只有在运输成本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盈利,按照国家的运价政策,才能制定出大体上符合运输价值和价格政策的运价。

4. 运输成本是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经济效果和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分配和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5. 运输成本也是考核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

运输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环节,反映运输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运输成本的特点

由于运输业在生产和组织管理上有着不同于工业的特点,反映在运输成本上也有区别于一般工业(主要是加工工业)产品成本的特点。

1. 运输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合二为一,边生产边消费。

2. 运输成本中没有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支出,生产消耗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车船(飞机)运行距离的长短,而不是取决于完成周转量的多少。

3. 运输业资本密集,固定成本占比重最大,约为全部成本的三分之一。

4. 运输成本的计算对象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计量单位采用运输数量和运输距离的符合计量单位,即按为旅客人千米和货物吨千米计算。

四、运输成本的构成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是根据每种运输方式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支出费用构成的。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不同,运输成本的组成项目不一定相同,各种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构成也不一致。

1.铁路运输成本始终和机务车辆车站等直接从事运输生产单位发生的各种费用来进行计算的,各项费用包括员工工资、材料、燃料、物料、电力、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管理费用等。

2. 水运运输企业的成本可分为船舶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两大类。其舶费用是指船舶从事运输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船员工资、燃润料、材料、基本折旧、修理、港口费,事故损失费和其他分摊的费用等

3. 公路运输的成本项目分为车辆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两大类。车辆费用包括工资及福利费,燃料费、轮胎费、营运车辆保险费,大修理计提、折旧费,养路费等。

4. 航空运输的成本项目分为飞机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两大类。飞机费用包括飞机折旧、飞机维护费、保险费、油耗、机场费、装卸费、工资等。

5.管道运输的成本项目分为管道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两大类。管道费用包括管道折旧、管道维修保养费、装卸费、工资等。

由于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不同,营运工作条件不同,各项费用在总费用中所占的比重也各不相同。比如:在铁路运输成本中,铁路线路的维修费包括在成本,水路运输成本中则不包括航道的维修费,而公路运输成本中养路费则占很大比重;在铁路成本中,工资的比重较大,这是因为铁路运输中除了有庞大的运输组织工作人员外,还有线路维修和线路建筑物的维修和机车车辆维修人员;水运则不计航道和航标工作人员,工资支出所占比重较小。

五、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的原因表现形式

货物运送距离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

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

固定成本的分摊额随着运

距的增加而减少

载货量对变动成本发生作用固定成本的分摊额随着载运量的增加而减少

货物的积载因数

运输工具更多受到的是

容积限制,从而影响变动

成本

货物的积载因数越高,每吨

货所分派的固定成本就越

高,运输成本就越高

运输工具装载能力的利用货物的尺寸及其对运输

工具的空间利用程度的

影响

装载能力利用越充分,运输

成本越低

装卸搬运装卸搬运的效率直接影

响运输工具的停时

效率越高,停时越短,运输

成本越低

运输事故损失影响间接成本事故的损失造成间接成本

增加

运输需求的不平衡性影响运力的配备和运输

的经济性方向不平衡性会造成空驶,时间不平衡性造成机会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损失

六、五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特点

1. 铁路运输成本特点

(1)没有原料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占较大比重。

(2)运输成本和运输距离表现为递远递减的关系。

(3)按照运输生产作业过程来说,铁路运输成本是由始发和到达作业支出、中转作业支出、运行作业支出三部分组成。

优:运输成本较低。由于铁路运输成本没有原料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铁路运输一般都是长距离、大运量运输,因此,铁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比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成本低,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比水运的单位运输成本也低。

劣:铁路运输的缺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较大,金属的消耗量比较大。

2.公路运输成本特点

(1)随着装载量的增加,公路运输平均每吨或每人的运输成本会降。虽然随着装载量的增加,燃料的耗费会增加,但是不会是成比例的增加。而且,至少

作为成本中两个重要的部分,人工费和维修费几乎是不变的。

(2)随着车辆载重吨位或者客运座位数的增加,公路运输的吨公里或人公里成本会降低。这是因为,大型车辆的人工费、燃油费、维修费、其他费用相对来说更小,车辆会有较高的产出率。

优:建设投资少,资金周转较快,回收期比较短。公路运输投入的资金每年可以运转3次,而铁路运输3到4年才可以运转1次。

劣:公路运输与铁路和水运相比,他的缺点主要是能耗和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一般不适用于大宗、长距离货物的运输。

3.水路运输成本特点

(1)固定资产折旧费占较大比重。这是因为水路运输过程主要是在水中进行,需要通过港口中转才能和其他运输方式衔接。所以,不论是河运输还是远洋运输,港口的建设总是先于航道的建设,同时港口建设还需要大量的配套设施建设。

(2)运输成本随船舶吨位的增长而降低。吨位越大的船每吨公里平均运输成本就越低,但前提是运量和对应港口的吞吐能力足够大。

优:运营的成本低。由于运输船舶的运输量大,运输的里程较远,运输费用较低,所以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

投资少。由于水运运输大多利用的是天然的航道,所以投资较省。在远洋运输中,运输航道的开发几乎不需要支付费用,因为利用的基本上都是天然航道。而在河运输中,对其航道的开发支出也远远小于修建铁路或公路的费用支出。

劣:无法形成全国性的水运网,经常性较差;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大;速度较慢。

4.航空运输成本特点

(1)存在飞机容量经济。飞机容量经济是指大型飞机的运输成本要低于小型飞机的运输成本。主要是因为空乘人员的工资会随着载客量的增加而使单位运量上的分摊额减少,同时大型飞机的耗油量也相对少。

(2)机场的拥挤程度对飞行成本也有影响。当发生机场拥挤时,在地面的飞机会排队等候起飞,在空中的飞机会排队等候降落,这一方面会使效率下降,一方面会增加飞行成本。

成本核算含复习资料解析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 A、各辅助生产车间 B、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 C、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 D、各受益的企业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交互分配法是分为两步的,一步是对内分配,一步是对外分配,其中第一步对内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2下列成本核算方法中,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的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工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转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点登记,而按其发生的地点登记,因而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不利于考察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 单选题 生产车间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所依据的凭证、资料不包括()。 A、领料凭证 B、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 C、在产品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资料 D、产成品交库凭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产车间根据领料凭证、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产成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由此可知,该题答案为选项C。 单选题 某企业有供电和维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提供电力85000度,其中被维修车间耗用5000度,共发生费用60000元;维修车间提供维修工时11360小时,其中被供电车间耗用360小时,共发生费用11000元。若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则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为()。 A、0.67元/度 B、0.61元/度 C、0.75元/度 D、0.97元/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直接分配法是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即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所以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率=60000/(85000-5000)=0.75(元/度)。 单选题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不包括()。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比较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 比较分析 课程名称:运输经济学 专业年级:交通运输13-1班 姓名学号:曹志威01130203 姓名学号:潘媛01130228 姓名学号:郭子钰01130206 完成时间:2015年10月21日 课程老师:金晓红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的比较分析 一、运输成本的概念 运输成本是运输企业进行运输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耗费和费用,如职工工资、燃料、电力、维修、管理费等,这些费用的综合构成了运输总成本。 二、运输成本的意义 运输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质量指标,它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运输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运量的增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技术设备的改善及其利用程度的好坏、以及燃料、电力的消耗水平等,最终都会在运输成本上反映出来。因此,运输成本在运输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1.运输成本是运输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资金的主要保证。安排好各种维修、养护费用开支,对运输设备的运用与维修养护,完成运输任务和提高设备质量,保证运输安全等有重要作用。 2. 运输成本是反映运输过程消耗及其补偿的重要尺度,运输成本说明运输企业生产耗费的多少,只有当运输收入至少能弥补运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回收在生产中所消耗的资金,保证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并进而取得盈利,为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3. 运输成本是制定和调整运价的重要依据,只有在运输成本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盈利,按照国家的运价政策,才能制定出大体上符合运输价值和价格政策的运价。 4. 运输成本是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经济效果和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分配和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5. 运输成本也是考核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的简单回复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状态)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减少冲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原材料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二) 题外话: 以前说管钱的人为帐房先生,如今成本会计就是企业(仓库、生产、销售)的帐房先生了,不能让其它部门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虽然成本会计不能给每个部门制订合理的流程、制度进行规范,但发现了操作中的问题一定要举一反三,建议相关部门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的部门做好了,我们帐房先生才能一算一个准。 我们公司产品(物料)较多(不同厚度、不同规格、不同材料,达几千种),如何进行本量利分析? 答:按照产品大类来核算,一个产品大类(材质相同、工艺相近)为一个工作中心,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工时标准或者机器工时标准(选择的标准用于分配费用),一次核定后可以比较长时间不变。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材料标准用量,每月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差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以保证材料成本的准确。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几千种产品分成几十个大类来核算,成本核算基本准确后就可以实现本量利分析:先可以分析大类,如果需要对某些大类的具体产品进行分析,可以再按照制订的分摊标准、材料标准用量等基础数据分析。 问:我们是玩具厂,十几年来从没有做过完整的成本计算.现在想把成本这一块做得完善点.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着手去做.请楼主帮忙. (现在的流程是原材料入库==>A车间领用原材料==>A车间做好半成品入库==>B 车间领用A车间做的半成品==>B车间做好成品入库.)

答:实际操作中,可能既用不上书上的实际成本,也用不上标准成本,这是成本会计在实务中常常遇到的,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核算方法。 假设只采购一种原材料,而且只生产一种产品,也要经历以上的生产流程,那业务处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材料成本方面:如果材料较多,且产品的种类也非常多,那么我们将主要材料划分出来管理,非主要材料及投入的辅料/消耗品可以考虑作为费用计入产品。(根据重要性原则,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简化处理,会计上的做法是在产品上看得到原材料的计入材料成本,消耗在产品上,但看不到材料原型的如焊接用的锡线则计入制造费用。在很多工厂,将包材计入费用也是出于方便核算) 人工成本方面:如果能够得到生产技术部门提供每个产品在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我们可以根据完工的情况和当月生产工人实际投入的工时。可以分工序分别核算半成品和成本的人工成本。一般公司领导出于谨慎原则,会要求将半成品的人工由当月的完工成品承担,半成品只有材料成本。(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正确的人工工时统计资料,如果生产线有工时日报则可以实现任何方式的人工分摊)制造费用:玩具厂一般可以选择按照工时进行分摊,如果工艺上差异比较大,可以选择多重标准分摊。 补充:对于将单位价值较大的材料入账管理,而其它单位价值小的计入费用的做法不可取。这样是给工作做不好留了一条退路和借口。现在回头看这些,我觉得还是应该认真规范它、做到一丝不苟。 问:咱估入账的商品销售后可以结转销售成本吗? 答:工业企业一般不会有暂估入库成品,商业企业可以先按照暂估结转成本,实际付款如果有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成本管理】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分析(doc 127页)

【成本管理】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分析(doc 127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会计考典 《初级会计实务一本通》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 样章预览 作者:汪正干庄广堂 第七章成本计算

【基本内容框架】

成本核算的核心主要是两项工作,一是成本费用的归集,二是成本费用的分配。归集问题主要由会计课程解决,分配问题则主要由成本会计解决。生产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成本会计的基础,建议考生认真掌握。品种法是所有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完全掌握品种法,是继续学习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也希望考生掌握。但是考生也要注意突出重点,特别重点掌握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分步法等内容。另外,鉴于本章内容涵盖了整个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但鉴于教材篇幅所限,许多内容讲得不透彻,建议没有系统学过成本会计的考生,请参考有关成本会计课程一并学习。 【重点、难点解析】 7.1生产成本的核算 7.1.1 基本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生产车间要素成本核算概述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要素成本,最终都要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即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由于产品成本明细账按产品

设立,账内按成本项目登记,因此,在生产车间发生材料、动力、工资等各种要素成本时,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的成本,应单独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如果是某种产品直接耗用的成本,应直接计入这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成本,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成本,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应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及其他相应明细账;月末,再将归集的全部制造成本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通过上述要素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就归集了应由本月基本生产车间的各种产品负担的全部生产成本。将这些成本加上月初在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就可算出各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要素成本的分配方法,与基本生产车间基本相同。 (二)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应专门设置“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这些原料和主要材料一般分产品领用,应根据领退料凭证直接记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利用EXCEL进行企业成本核算分析

利用EXCEL进行企业成本核算分析 提要本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利用Excel表设计符合自身需要的成本核算表,再利用成本核算表进行企业的成本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EXCEL表;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成本核算的步骤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也是资产的消耗过程,因此生产经营成本按其经济性质分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耗费三大类。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在财务软件中应设置“生产成本”一级科目,借方用于归集所发生各项生产费用,贷方登记结转库存商品的成本。在“生产成本”科目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根据成本要素在二级科目下设置三级科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动力”和“制造费用”用于成本核算。在成本计算过程中,涉及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进而计算产品的销售成本。 在核算中,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利用Excel表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通过表与表之间的链接,使得整个计算过程变得简洁,便于操作。(表1) 下面以品种法为例作介绍。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产品工艺特点和需要掌握的成本分析资料,将产品分类进行核算。表中以A产品成本核算为例,A产品领用的直接材料从金蝶等财务软件中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科目下取数,财务软件系统一般都有导出成EXCEL电子表格的功能,粘贴在生产费用表中,直接人工、动力、制造费用和辅助生产从财务软件中取数直接计入,也可以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将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归集到生产费用表中,填入下面的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表2) 制造部门将产品做好之后,完工入库,月末统计库存商品月报表。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是:库存商品月报表本期进库数C1=产品成本计算表库存商品产量B2=库存商品明细账入库数B3;库存商品月报表本期出库数D2=库存商品明细账出库数D4=销售成本表销售数量B2。(表3) 月末制造部门统计在制品数量,统计每种产品各个工序数量,根据公司耗用原材料和人工工时情况,确定完工程度。完工程度的方法确定之后,一般不得经常变

生产成本核算考核方案

生产成本核算考核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使其达到企业的预定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按公司实行二级核算制的要求,应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为实行车间、公司二级核算,有效降低成本,特制定本方案:一、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推测。成本预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搞好成本预算的意义在于: 1、成本预算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2、成本预算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措施; 3、成本预算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为了明确责任,确定各车间的生产成本目标,月初,由财务部分管车间成本会计根据工厂所制订的材料计划价、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及月份销售预算等分品种测算各产品的材料消耗预算、水电费及辅助材料、办公费、制造费用预算,根据公司的年度人工工资计划,确定各品种的定额成本预算,作为月份对各车间 成本考核的依据。二、成本核算:(一)成本核算的任务 1、任务(1)认真贯彻执行成本管理的有关法令和制度,正确、及时地计算、反映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2)准确、合理地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掌握计划成本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资料,提供降低成本的措施。(3)建立定期盘点制度,正确计算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划清开支界限,为销售定价提供依据。 2、对象产品成本的核算对象为所有经一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而出售的产品(部件)。 3、成本项目和生产费用包括以下几项。(1)原料及主要材料项目。(2)燃料动力:燃料(煤)费、电费。(3)工资及职工福利费。(4)车间经费。 4. 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按以下原则实行。(1)材料:实行计划价格加分摊差异为成本价,能直接计入的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按产品质量、体积、消耗量定额等分配计入。(2)工资分别按工序计算、按工时分配。(3)职工福利费同上。(4)车间经费、动力费按工时分配。(二)成本核算原则: 1、产品成本计算期一律采用公历历月制,即以每月一日至每月末为一成本计算期。必须按月正确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2、计算产品成本,必须以当月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为准,划清应由本月成本负担与应由其他各月成本负担的费用界限,不得多算、少算或估算。 3、各种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合理分配,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4、按有关规定,正确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界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摊销低值易耗品;并执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摊销和预提有关生产费用。 5、生产材料的领用一律采用限额领料制,并在领料单上注明用于生产何种产品,生产同一种产品可采用一单多料制,其它材料尽量采用一单一料制。 6、各车间应加强生产工时的管理,分产品做好基本生产工人的劳动工时记录。 7、由产品成本负担的生产费用,凡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应直接计入,不得分摊;凡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生产费用,应分别情况,采用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三)核算方法与步骤公司拟采用分步法计算,按产品的工艺过程划分为:熔炼成本的核算,后处理的核算,金加工成本的核算和辅助生产的核算。 1、采用直接分配法先计算出辅助车间生产成本, 2、归集各生产车间成本费用, 3、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半成品人工、制造费用按约当产量进行约当分配)。 4、材料(含直接材料及辅助材料) : 材料成本 = 期初存货 + 本月领用材料 + 上道工序转入材料 - 期末存货; 5、折旧: 包括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标准由固定资产会计提供给成本会计。 6、大中修理费:生产制造部按大中修计划对各车间机器设备进行大中修理,按计划进行控制,按实际发生金额进行分摊。 7、工装模具费:根据各车间每月领用工装模具金额,在出库时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 8、动力三费:根据实际消耗水、电、煤,动力车间依据各车间表上实际耗用数据加应分摊的损耗,计入制造费用对各车间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摊。 9、车间其它所发生费用直接记入制造费用。 10、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①直接材料:直接材料 = 某种产品的单件材料定额×材料分配率材料分配率 = 各种材料实际消耗总额÷各种产品的定额

物流运输成本的核算分析.

物流运输成本的核算分析 运输是物流企业经营运动的中心环节。运输运动不发明实物产品,而是供给运输劳务,使物资发生位移。对物流运输成本进行管理与核算,必须断定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这样才干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管理与把持。 一、运输成本项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联合运输生产消耗的实际情形,运输成本项目可划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四个基础部分。 1、直接人工 这是指支付给营运车辆司机和助手的工资。包括司机和助手随车加入本人所驾车辆颐养和修理作业期间的工资、工资性津贴、生产性奖金,以及按营运车辆司机和助手工资总额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2、直接资料 物流运输进程的直接资料包含: (1)燃料。指营运车辆运行过程所耗用的各种燃料,如营运过程耗用的汽油、柴油等燃料(主动倾卸车卸车时所耗用的燃料也包括在内)。 (2)轮胎。指营运车辆所耗用的外胎、内胎、垫带、轮胎翻新费和零碎修补费用等。 3、其他直接费用 重要包括: (1)颐养修理费。指营运车辆进行各级保养及各种修理所产生的料工费(包含大修理费用计提额)、修复旧件费用和行车耗用的机油、齿轮油费用等。采取总成互换保修法的企业,保修部分领用的周转总成、卸下总成的价值及卸下总成的修理费也包括在内。 (2)折旧费。指按规定计提的营运车辆折旧费。 (3)养路费。指按规定向公路管理部门缴纳的营运车辆养路费。 (4)其他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标与营运车辆运行直接有关的费用。包括车管费(指按规定向运输管理部门缴纳的营运车辆管理费)、行车事故损失(指营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行车事故发生的丧失。但不包括非行车事故发生的货物损耗及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丧失)、车辆牌照和检验费、保险费、车船应用税、洗车费、过桥费、轮渡费、司机途中宿费、行车杂费等。 4、营运间接费用 这是指车队、车站、车场等基层营运单位为组织与管理营运进程所发生的,应由各类成本累赘的治理费用和营业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维护费、取热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实验检验费等。 二、运输成本核算的基本工作 运输成本是表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一项主要的综合性指标,旅游旅游论坛搬场,在很大水平上反应企业生产经营运动的经济结果。运输成本管理的目标,是要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剖析和考察,发掘企业内部下降成本的潜力,寻找下降成本的道路和办法,以下降生产费用和一切非生产性耗费,增添盈利。为此,必须增强成本管理,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本工作。

生产成本核算分析思路

生产成本核算分析思路 (以A产品成本核算为例) 一、生产成本主要是指计入具体产品的相关成本,在这里主要涉及直接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其具体分配 构架如下图: 移动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个别计价法 一次加权平均法 注:原材料明细账采用数量金额式账页,辅助车间领用原材料先在辅助车间内归集,月末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注:直接人工明细账采用三栏式账页,直接人工根据受益对像不同,可分别计入制造费用(A产品)、 制造费用( 辅助车间)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注:1、制造费用明细账采用多栏式账页,根据受益对像, 可先在辅助车间内制造费用科目、 车间总制造费用科目、A产品制造费用科目归集,再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计入A产品制造费用内。 2、辅助车间成本按直接结转的方式结转,即辅助车间内部不分配费用,再将费用直接分配给受益 对像。

成本结转顺序: 步骤一、结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 注:1、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多栏式账页。 2、计算商库存商品单位成本时,应加上月未完工产品成本,对于本月未完工产品应预估完工 进度运用约当产量法方式计算出约等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计算公式: 上月未完工产品成本+本月投入产品成本 库存商品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未完工产品约等于完工产品数量 3、对于本月未完工产品成本就是下个月的”上月未完工产品成本” 。 4、已售商品成本=已售数量(从明细账内查找) X 库存商品单位成本 5、对于分期付款的发出商品,应将商品从库存商品中转出至发出商品,并应结 转已确认收入的部分成本。 原则:确认收入的商品就应结转成本。 步骤二、结转其他业务成本(可根据其他业务收入查找,需计算单位成本) 步骤三、结转损益类科目:主营业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 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 业外支出至本年利润。

运输成本核算及运输费用的计算

运输成本核算及运输费用的计算 1.任务背景:个体运输经营者李杰峰的车是东风牌前双后单三轴车,核载8吨。该车全部贷款购买:145000元,五年,年息%,利息总额元。他们常走的路线是四川夹江至云南昆明,行程1000公里左右。运价单程约300元/吨,平均运价为元/吨公里。往返一趟平均7天,每月总收入约为300元/吨×8吨×8(每月4个来回,8个单程)=19200元。每个单程加油2000元、燃油税320元、过路费500元、罚款200元。工资为运价的10%,每月需支付司机工资19200元×10%=1920元(每辆车配备2名司机,每名司机的月工资仅为1920元÷2=960元)。修理费每月2000元,货运信息费(货运中介收取)每月800元,车船使用税每月48元,交强险每月258元,商业险每月665元?,不考虑营业税。 任务要求:请根据所学知识,算算他的单趟标载运输成本(折算成吨公里),要求根据给定资料确定计算对象,列出成本项目正确算出各项成本,正确填写成本汇总表或进行相关分析并写出分析过程。 (下表为参考成本汇总表) 2.任务背景:李三的车是东风天龙牌一拖三挂车,核载35吨。该车全部贷款购买:400000元,五年折旧,每月需还贷7200元,利息总额为32000元。他们常走的路线是湖南长沙至甘肃兰州,行程2000公里左右。运价单程约300元/吨,往返一趟平均10天,每月总收入约为300元/吨×35吨×6(每月3个来回,6个单程)=63000元。每个单程加油5000元、过路费3000元。工资为每人每月3000元(每辆车配备2名司机),修理费每月2100元,货运信息费(货运中介收取)每月600元,车船使用税每月105元,交强险每月374元,商业险每月726元,不考虑营业税。 任务要求:请根据所学知识,算算他的单趟标载运输成本(折算成吨公里),要求根据给定资料确定计算对象,列出成本项目正确算出各项成本,正确填写成本汇总表或进行相关分析并写出分析过程。 (下表为参考成本汇总表)

胚布纺织厂的成本核算方法和表格

化纤胚布纺织厂的成本核算方法和表格 原料成本+前道成本+织造成本原料成本=原料用量*原料价格。原料用量=经用量+纬用量经用量=总经根数*D/9000*1.1 纬用量=胚布纬密*(上机门幅+补边丝)*D/9000*1.03 前道和织造成本具体看,这东西不可能算的很清楚的 化纤面料成本核算 纬线是300D的低弹丝2/3 扁金皮1/3规格不是很清楚就是平常用的那种可能是120D的纬密是45梭门幅是305 剑杆做的剪掉的废边大概10公分按315公分算好了低弹一吨价格是2万金皮是3万6 经线是直接买的5块8一米75D加捻丝加上织缩要多少钱一米?? 请针织厂成本核算 (纱价/(1-织损)+织工+染工)/(1-染损)+利润+税率就是针织布的成本价了。其中有几种不同的纱,要按照它所占的比例,加在一起就OK. 纺织厂的成本核算用什么方法,关于生产棉纱的企业 2010-12-13 11:55提问者采纳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几种得看你经营业务的大小,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你最合适的方法,一般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我个人认为一般纺织厂一次订购棉花数量大纺成棉纱后都是按批号分类的,按分批法更合适方便。 纺织厂成本核算会计分录 2013-09-12 21:34匿名|分类:财务税务|浏览179次 厂购原材料布匹、辅料、纤维等,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 车间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 生产出产成品,借:库存商品60万 贷:生产成本60万 产品入库,借:库存商品80万 贷:生产成本80万每月末产成品小于入库产品有差额,比如80-60=20万如何做账呢? 有时是产成品大于入库商品,如80-60=20万该如何处理呢? 纺织厂成本核算会计分录 2013-09-12 21:34匿名|分类:财务税务|浏览179次 厂购原材料布匹、辅料、纤维等,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 车间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

产品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产品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课堂讲解1】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该种产品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3500 元,制造费用1000 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无在产品。要求: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 解答: (1)完工产品成本=料+工+费=15000+3500+1000=19500(元) (2)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9500/150=130(元) 【课堂讲解2】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 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1500 元,制造费用1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 件,月末在产品50件。要求: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解答: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5000)/(150+50)=85 (2)分配原材料费用: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50X85=1275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0X85=4250(元) (3)完工产品成本=12750+1500+1000=15250(元) 【课堂讲解3】某企业本月甲产品完工6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原材料开工时一次投入,月初在产品成本50 000元,其中原材料30 000元,工资有福利费10 000元,制造费用10 000元。本月投入生产费用200 000元,其中原材料130 000元,工资及福利费40 000元,制造费用30 000元。平均完工程度为50%。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分别计算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及其成本。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0000130000 6040 1600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600*60=9600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600*40=64000元 2、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1000040000 6040*50% =625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625*60=37500元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625*40*50%=12500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1000030000 6040*50% =500 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60*500=30000元在产品的制造费用=20*500=10000元

关于成本核算论文

关于成本核算品种法及分批法的研究 刘娜20110602214市场营销11-02 一、绪论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做好成本核算,着力提高利润水平。 企业由于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其成本核算也具有不同的特 点。但是对所有的企业来说,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具备相关,及时,准确地特 征。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和分析法,得出所适用的中小企业的类型。希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下就是我的论文。 二、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绍分析 2.1 成本核算品种法的介绍及分析 2.1.1 成本计算品种法的基本内容 一、品种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例如发电,采掘等企业。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由于产品的工艺流程不能间断,没有必 要,也不可能划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只能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品 种法除广泛应用于单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外,对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类型的企业 或者车间,如果其生产规模小,或者按流水线组织生产,或者从原材料投入到产 品产出的全过程是集中封闭式的生产,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也可以采用平种法计算成本,例如:小型水泥厂,砖瓦厂,化肥厂,铸造厂和小型 造纸厂等。 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基础,最一般的要求。不论什么组织 方式的制造企业,不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成本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 必须按照产品品种计算出产品成本。因此,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品种法的特点

生产成本核算考核管理方案

生产成本核算考核管理方案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使其达到企业的预定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按公司实行二级核算制的要求,应采用逐步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为实行车间、公司二级核算,有效降低成本,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推测。成本预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搞好成本预算的意义在于: 1、成本预算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2、成本预算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措施; 3、成本预算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二、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的任务 1、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成本管理的有关法令和制度,正确、及时地计算、反映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 (2)准确、合理地计算产品成本,掌握计划成本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资料,提供降低成本的措施。 (3)建立定期盘点制度,正确计算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划清开支界限。 2、对象 产品成本的核算对象为所有经一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而出售的产品(部件)。 3、成本项目和生产费用包括以下几项。 (1)原料及主要材料项目。 (2)燃料动力:燃料(煤)费、电费。 (3)工资及职工福利费。 (4)车间制造费用。 4. 生产费用的汇集和分配按以下原则实行。 (1)材料:按产品入库单、领料单、退料记录汇总表分配没个订单的用料。如果一份辅料是几份订单的产品共同享用,根据“因果原则”按材料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如果如果辅助材料金额太小,可以直接计入材料用量大的那份订单,不必再进行分配计入。 (2)工资分别按工序计算、按工时分配。每份订单必须作好生产工时记录,根据每个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总额可以计算其劳动生产率,按“劳动生产率×每份订单生产工时”就核算出每份订单的直接人工。另外,奖金、加班费等津贴应分别计入相关订单。 (3)职工福利费同上。 (4)车间制造费用、动力费按工时分配。 (二)成本核算原则: 1、产品成本计算期一律采用公历历月制,即以每月一日至每月末为一成本计算期。必须按月正确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2、计算产品成本,必须以当月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为准,划清应由本月成本负担与应由其他各月成本负担的费用界限,不得多算、少算或估算。 3、各种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合理分配,

关于生产成本核算分析

关于生产成本核算分析 【摘要】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里,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最主要的综合性指标,只有把控制成本摆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企业才能适应市场要求,取得经济效益。以最低的消耗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成本核算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reducing the cost of produc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enterprise. 1.成本核算 1.1成本核算的定义 成本核算就是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 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 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1.2成本核算的内容 工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过程,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月、一季、一年)为进行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即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耗费就是该时期的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产品成本。 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的构成,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耗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设备利用是否充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都可以通过产品成本这一指标表现出来。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也是对产品成本的监督、管理过程,因此,企业的成本核算要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 1.3成本核算的要求 1.3.1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应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提供生产费用支出的真实资料。 1.3.2正确划分费用支出界限。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但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并不都属于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了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划清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

成本核算(实例解答)

0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的简单回复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状态)信息流(总账)材料采购入库/退货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减少冲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分析预测计划与控制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分析预测计划与控制 一.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内容 1.汽车运输成本的概念 汽车运输单位为完成客、货运输所支出所有运输的总和。为完成一个运次或一定期间的运输量计算的成本称为汽车运输总成本,平均单位运输量的成本称为汽车单位运输总成本。单位运输成本是反映汽车运输单位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精确地核算汽车运输成本,可以掌握运输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为确定运价和运输盈利额提供依据,并揭示降低成本的方向。 2.汽车运输成本的内容 汽车运输成本项目可划分为四个基本部分,其具体内容如下: ①、直接人工指支付给营运车辆司机和助手的工资,以及按营运车辆司机和助手工资总额14 % 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②、直接材料 (1)燃料。指营运车辆运行过程所耗用的各种燃料,如营运过程耗用的汽油、柴油等燃料。 (2)轮胎。指营运车辆所耗用的外胎、内胎、垫带、轮胎翻新费和零星修补费。 ③.其他直接费用 (1)保养修理费。指营运车辆进行各级保养及各种修理所发生的料工费(包括大修理费用计提额)、修复旧件费用和行车耗用的机油、齿轮油费用等。 (2)折旧费。指按规定计提的营运车辆折旧费。

⑶养路费。指按规定向公路管理部门交纳的营运车辆养路费。 (4)其他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的与营运车辆运行直接有关的费用。包括车管费(指按规定向运输管理部门交纳的营运车辆管理费)、行车事故损失(指营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行车事故发生的损失。但不包括旅客伤亡事故损失、非行车事故发生的货物损耗及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车辆牌照和检验费、保险费、车船使用税、洗车费、过桥费、过渡费、司机途中宿费、行车杂费等。 ④?营运间接费用 它是指车队、车站、车场等基层营运单位为组织与管理营运过程所发生的,应由各类汽车运输成本负担的管理费用和业务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等。 3.汽车运输成本的分类 (一)按照生产要素划分: 1、外购材料费; 2、外购燃料费; 3、外购动力费; 4、外购低值易耗品; 5、职工工资; 6、职工福利费;

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会计考典 《初级会计实务一本通》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 样章预览 作者:汪正干庄广堂

第七章成本计算【差不多内容框架】

成本核算的核心要紧是两项工作,一是成本费用的归集,二是成本费用的分配。归集问题要紧由会计课程解决,分配问题则要紧由成本会计解决。生产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成本会计的基础,建议考生认真掌握。品种法是所有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完全掌握品种法,是接着学习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也希望考生掌握。然而考生也要注意突出重点,特不重点掌握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分步法等内容。另外,鉴于本章内容涵盖了整个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但鉴于教材篇幅所限,许多内容讲得不透彻,建议没有系统学过成本会计的考生,请参考有关成本会计课程一并学习。 【重点、难点解析】 7.1生产成本的核算 7.1.1 差不多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生产车间要素成本核算概述 差不多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要素成本,最终都要计入产

品生产成本,即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由于产品成本明细账按产品设立,账内按成本项目登记,因此,在生产车间发生材料、动力、工资等各种要素成本时,关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的成本,应单独记入“生产成本——差不多生产成本”科目。假如是某种产品直接耗用的成本,应直接计入这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假如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成本,则应采纳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 差不多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门设立成本项目的成本,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应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及其他相应明细账;月末,再将归集的全部制造成本转入“生产成本——差不多生产成本”科目。 通过上述要素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在“生产成本——差不多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就归集了应由本月差不多生产车间的各种产品负担的全部生产成本。将这些成本加上月初在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就可算出各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要素成本的分配方法,与差不多生产车间差不多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