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与实践

课程理论与实践
课程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课程理论与实践

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课程:课程是对学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2.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体现为一定的课程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各类科目课程的数量、相互关系、顺序、配合和比例。

3.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

4. 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是以社会基本需求和生活为核心,将若干重要的学科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并与其他学科相配合,成为每个学生所必修的课程。

5. 课程设置(curriculum development)既有课程开发、规划、设计之意,也有课程实施、评价等含义。因此,可以把课程设置定义为探讨课程内容、编制课程方案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下列哪一位?(A)

A.拉尔夫.泰勒

B.斯宾瑟

C.卢梭

D.杜威

E.赫钦斯

2. 课程的主要组成要素中不包括下列哪项?(B)

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

C.课程内容

D.课程结构

E.课程评价

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当前被应用广泛的课程设置指导模式?(E)

A.系统模式

B.行为目标模式

C.过程模式

D.以情境为中心的模式

E.评价反馈模式

4. 课程设置的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A.计划阶段

B.指导阶段

C.形成阶段

D.实施阶段

E.评价阶段

5. 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

A.观念性隐性课程

B.物质性隐性课程

C.行为性隐性课程

D.制度性隐性课程

E.心理性隐性课程

6. 根据目标模式,课程设置中最核心的部分是(A)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经验

C.组织教育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E.编制课程方案

三、多项选择题

1.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分类主要包括哪几种?(ABD)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理论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 综合与阶段

2.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ABC)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材

D.教案

E.课程目标

3. 以下哪几项属于学科课程的特点?(ABC)

A.学科知识的优先性

B.学科结构的逻辑性

C.学科的简约性

D.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E.学科目标的明确性

4. 以下关于综合课程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克服了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

B.综合课程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

C.综合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运用综合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D.综合课程不仅是科学发展、学习方法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

未来就业的需要

E.综合课程比较容易贴近社会现实和实际生活

5. 课程设置的依据有哪些?(ABCD)

A.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B.教育目的

C.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认知特点

D.学科体系与机构

E.学校的师资条件和硬件基础

6. 一份完整的教学大纲的正文部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ABCDE)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时数

D. 重点和难点

E.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7. 课程的评价常采用CIP P模式,包括哪几方面?(ABCD)

A.背景

B.输入

C.过程

D.成果

E.反馈

四、简答题

1. 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①根据课程的存在形态及课程内容的组织编排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②根据课程对学科的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③按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划分,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④按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⑤按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将课程分为直线课程与螺旋课程。

2. 课程评价的类型分为哪些?

①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将广义的课程评价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狭义的课程评价等;

②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自我评价和外来评价;

③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④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不同,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⑤根据评价手段的不同,评价分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

3.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①法规依据原则;②社会发展原则;③连贯性原则;④全面性原则;

⑤可行性原则

4. 大学课程描述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要素内容?

①课程的性质和目的;②课程的整体描述;③课程的特色创新;④课程的教师梯队;⑤课程的要求及评价体系;⑥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⑦课程发展前景。

5. 课程目标改革应体现在哪几方面?

(1)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重视利他主义和尊重他人等价值观的培养;

(3)重视个人的发展。

6. 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应包括哪几个部分的内容。

①专业名称;②办学宗旨、理念、专业培养目标及制定该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③课程结构(即科目设置及要求);④主要教学形式(或教学环节):主要标明每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如讲授、讨论、实验、考试、考查、课间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

⑤时间分配:标明每门课程每学期、每周及按教学形式所分配的学时(学分)数与总学时以及每个专业按每学期、每周所分配的学时数与总学时(学分)数等;⑥学年编制(学历):即学年与学期的起讫,上课、考试、各种实习、军训、科研训练及假期的起讫。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与分析 一、课程的内涵 (一)西方“课程”的词源 用名词形式解释:“跑道”即“学程”。课程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用动词形式解释:“奔跑”即“学习的过程”。课程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 H.)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首次提及课程。这里课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科,也可以指学校所有学科 (二)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四种维度) 学科(领域)维度课程即学习课目或教材(教科书、教材) 基本观点: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 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问题 不足:1.限制了教师视野; 2.只关注“教什么”,不关注“为什么而教”和“怎样教”; 3.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 所学知识对学习者个人的意义; 4.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对课程本身的理解仅局限于客观外在的间接经验,忽略学习者在学校生 活和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鲜活的直接经验和主体体验

计划维度课程即教学计划和培养人的蓝图 基本观点: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和计划。 解决的问题:力图纠正“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 不足:遗漏课程实施部分,过分强调静态设计、预成课程,忽视动态设计、生成课程的倾向。 经验维度课程即经验 基本观点: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学习经验, 解决的问题: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转换研究者注意的中心,使教师从过去主要关注“教什么”,到现在开始关注“为什么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不足:学习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带有主观性、个人性和模糊性,这对于教师来说难以把握实践上很难实行。 活动维度课程即活动 基本观点: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参加了什么活动,课程应为“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解决的问题:避免了课程经验说的无标准性,比较好地把握了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不足:1、把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造成本末倒置,为活动而活动。 2、过分强调一切学习都要从活动实践开始,强调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

《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专题》读后感

《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专题》心得体会 工商管理1121班吴巧文201211551125 关键词:经济贸易;全球化;改革转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陌生的概念,使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早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给中国带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而步向繁荣时,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产业升级的政策,将很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落户中国,带来了环境和资源的危机。中国也开始意识到产业转型升级,开始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和加入经济全球化以来,经济贸易发展迅猛,短短几十年时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可中国自身的法律法规、贸易和服务自由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资源等宏观环境因素并没有跟上“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脚步,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并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水平。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国际化,国内企业规模资金技术等等处于劣势,市场份额减少。原本国有企业在国内很多行业都处于垄断地位,但经济全球化使国有企业的地位发生了动摇,有些企业开始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 现在大多国有企业都存在这资本不足布局的不合理;国企效率低下,缺乏国际竞争力,资产流失严重;科技创新能力低下的弊端。我

认为中国历来的国情使得国有企业认为在国家控股或参与管理的情况下犹如拿到了一张“免死金牌”,不对企业的战略、扩大市场和规模进行合理分析规划,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合理分析并改革完善,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内科技体制产学研脱节及企业科研投入欠缺也是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国内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大多仍处于进口状态,缺乏“中国创造”的资源和条件,导致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而阻碍了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 我认为中国被拒于TPP门外,被TPP的联合国以及美国以TPP 协议上的条约对中国贸易有一定程度上的制约,这是因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下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各国对中国以后转型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即便TPP只是为了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但对中国贸易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TPP他国减少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中国贸易顺差大打折扣,并使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产生一定的担忧,有可能将从中国撤退。TPP协议中阻碍中国加入的最重要要素是国企私有化以及生产环境、福利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与自身设备不相符的原因。因此,国企改革以及中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需加快步伐,跟上全球化的潮流。

对分课堂理论与实践专题工作坊学习心得

对分课堂理论与实践专题工作坊学习心得 今天,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了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对分课堂”创始人张学新及其团队,来我校举办为期一天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专题教学工作坊活动,正好今天没有课,全程参加了培训学习。 上午聆听了张学新教授做的《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方法》的报告,下午我专门聆听了山东理工大学秦洁老师的对分课堂典型案例剖析分享。张教授的报告我通过工作坊以及视频公开课的形式多次聆听,每一次都有一些新的收获。秦教授是我在参加西浦全国教学创新大赛系列活动中结识的一位队友,国庆假期前在大理共同学习,不到半月间就在延大再次相遇了。其实下午还有一位牛喜霞教授也做了对分课堂典型案例剖析分享,但是两个工作坊同时进行,我特意选择了工科组的秦老师,想细致的了解一下在理工科中如何开展对分课堂教学。当然,两位教授的分享,都是干货满满,很受启发。 今天正好是周五,晚上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一天内的所学开展一次系统的整理。本文所谈的就是我在工作坊中的点滴收获。

一、确认了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便于启动的方式 对分课堂(PAD,讲授-作业-讨论三个模块),展开的流程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基于三个模块可以灵活开展几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它传承了传统教学智慧,使讲授法与讨论法两者长短互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理念深刻、简明易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4C核心素养。最典型的对分课堂包含四个关键环节,分别是讲授、独立学习与做作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这里用我自己的理解归纳一下他的原理和流程。 1.讲授阶段。精讲留白,对所讲述的内容提纲挈领的进行讲授,对重点和难点给出必要的提示。但是这里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不能事无巨细的开展讲授,而是有所取舍的开展讲授。不一定让学生都能听得明白,但是需要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的框架结构。从而给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一定的空间。 2.独立学习与做作业阶段。学生完全独立的根据教师的提点开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主要目的就是自己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题目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判断 1. 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①.学科维度: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的科目,注重教材,学科体系。②.经验维度: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综合课程,主题活动,关注儿童的兴趣。③.计划维度:过分强调课程的预设。 2. 怎样判断一个目标是以教师角度来写还是幼儿角度来写? 3. 维果茨基理论:“最近发展区”、“鹰架教学”和“心理工具”。 4. 成熟理论:影响和重视材料和活动的选择,而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儿童的兴趣。 5. 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蒙台梭利。 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尔。 6.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采用的课程型方式是“审议”方式。课程审议是课程编制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7. 布卢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习的所有领域都可以分为

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8. 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学生的创造性,更多用在艺术领域。 9. 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原则组织课程内容。 10. 瑞吉欧教育的课程生成: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课程理念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一般能力的获得(游戏多,低结构)(强调于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学业知识技能的获得(教学多,高结构)(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能力)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 11. 海伊∕斯科普课程:强调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创设兴趣区,给孩子主动学习兴趣,“49条关键经验”。 12. 凯米和德弗里斯的早期教育是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方案。 13. 光谱方案的理论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费尔德门——认知发展的非普遍性理论 14. 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价值取向;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15. 直接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 16. 幼儿园课程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其最明显的差别

管理学理论与实践

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学科,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管理学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学),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工业技术等),新兴科学(系统论、信息科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领导学、决策科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科学学等。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和形式。 [编辑] 管理学概念的发展[1] 早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泰罗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他还深信:“同样的原则能以等量的威力适用于所有的社会行为上,在我们的家庭管理上,在我们的农场管理上,在我们的大小商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慈善机构、我们的大学和我们的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管理上。” 在大西洋彼岸,与泰罗同时代的法国工业企业家法约尔创立了一般管理学理论。1916年,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从工业企业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及企业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和会计五大职能)中分离出独立的管理活动,提出了经过经验检验的普遍适用的一般管理理论,定义管理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由此确定了管理活动的5种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他认为,这种一般管理理论与方法不仅适用于工商企业,而且适用于政府、军事部门与社会团体。法约尔由此基本上构建了关于管理活动的原则、标准、方法和程序的知识体系,因此,也可以说法约尔奠立了一般管理学的理论基石。法约尔把管理与经营区别开来,意味着管理学是不包含企业经营活动内容的狭义管理学,而同时又提出了普遍适用的一般管理学。

高宽课程心得体会

高宽课程心得体会 篇一:读书笔记高宽课程 读高宽谈幼儿高效学习环境的创设松滋实验小学刘巧巧近日,我有幸拜读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安.S.爱泼斯坦的著作《认识高宽课程模式之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主动学习是高宽课程的核心。高宽课程采用术语“主动学习”来描述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所谓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是指由学习者发起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操作与人、物、观念、情景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关于现实知识的过程。幼儿主要依靠动作,直接作用于环境而获得经验。如果幼儿仅仅被告知某事,反映思维真正改变的学习就不会发生。幼儿需要成人的鼓励以及对他们思维的挑战,需要亲眼去看,亲自去尝试。在过去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接受知识,忽视了幼儿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忽视了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忽略了各种物质材料、空间和时间对幼儿的影响,从而制约了老师对幼儿的评价。读完《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一书,如何创设高效的学习环境,我有了新的认识:一、精神环境--创设支持性的学习氛围,相信孩子的能力、

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服从幼儿安排,支持幼儿的游戏,巧妙运用鼓励,学会解决问题。 在支持性氛围中,分享控制意味着幼儿和教师的关系特别融洽,师幼可以轮流担任领导者、被领导者,讲话者、倾听者等等。老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向幼儿学习,听从幼儿安排角色,让幼 儿自己安排一些事情让幼儿自己管理。记得曾经在幼儿园工作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我的性格开朗,经常和孩子们玩的意兴盎然。无论什么时候到教室,孩子们都能聚集在我的身边。有一次孩子们在玩医院游戏,我走过去对他们说:“孩子们,我能加入吗?”莉莉连忙走过来说,“您就扮演病人吧,请您靠在靠垫上,医生来给您检查啦。” 莉莉一本正经的给我看起病来,拿起听诊器听,接着让我张开嘴巴“啊--” ,她告诉我“您感冒了,扁桃体发炎,需要打针”,我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哈哈”笑起来,小家伙邹邹眉头很不开心的立即转身走开。我很奇怪她为什么会这样,走过去问她,她说:“医院是个安静的地方,病人都很难受,所以一定要保持安静。”我很不好意思的低声对她说“这样讲话对吗?”莉莉连忙把我扶到病床上“刚刚我不该把病人丢下,这样做不对,耽搁你治疗了不好意思。”你瞧,孩子们虽小,但是生活经验却不贫乏,孩子们在老师的参与中得到了最大的鼓励,获得了分享的满足。但是当老师违反了游戏规则,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三、学时:34学时 四、学分:2学分 五、课程简介:本课程专为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属于理论实践课。本课程以幼儿园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幼儿园课程的定义、特点、要素、编制、历史变革等理论,介绍我国当前课程实践方面的新成果、新现象、新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辩证分析当前课程编制、实施的等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参与幼儿课程的编制及园本课程改革实践的奠定基础。 六、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西方当代早起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向、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变革;熟悉幼儿园课程的本质,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编制理论和方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知识 2.技能目标: (1)能运用所学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方案进行评价,能自己制定幼儿园课程方案。 (2)能进行领域活动课程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3)能进行综合型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4)辩证的分析各种课程优缺点。 (5)掌握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技能。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课程研究和实践的能力。 七、教学要求、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项目 (一)幼儿园课程的本质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不同维度课程定义及其优缺点。 2.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和特点、隐性课程的定义、特点和对幼儿的影响。 3.掌握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开发利用和各种课程理论在幼儿园的课程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定义 2.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和特点 3.幼儿园课程的类型 4.隐性课程的定义、要素和作用及隐性课程开发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二)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环节(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2.理解幼儿园课程编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的基本特征、区别及其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3.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要素和方法,知道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取向(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掌握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基本特征和表述方法及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笔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笔记

一、我国经济体制的决策结构,分权制衡 (4) 1.经济体制的含义 (4) 2.什么是决策结构 (4) 3.分权制衡的含义 (4) 4. 怎么样分权制衡 (4) 5. 决策为何要分权制衡 (5) 二、现代企业部分 (6) 1.什么叫现代企业 (6) 2.现代企业的特点(基于与传统企业的对比) (6) 三、中小企业融资部分 (7) 1.中国民营经济的现状 (7) 2.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 (7) 3.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7) 4.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8) 5.现阶段进一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对策 (9) 6.怎么样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10) 四、国有企业的高管高薪问题 (12) 1.国有垄断企业高管薪酬过高的原因 (12)

2.解决国有垄断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的对策 (13) 3.我国的分配不公平现象及对社会的影响一 (13) 4.我国的收入分配是否公平 (14) 5.我国的收入分配调节应该注重公平还是效率 (14) 6.怎么样解决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 (15) 五、经济体制的决策结构,分权制衡 (17) 1.什么是经济体制 (17) 2.什么是决策结构 (17) 3.分权制衡的含义 (17) 4.怎么样分权制衡 (17) 5. 决策为何要分权制衡 (18) 六、现代企业部分 (19) 1.什么叫现代企业 (19) 2.现代企业的特点(基于与传统企业的对比) (19)

一、我国经济体制的决策结构,分权制衡 1.经济体制的含义 1.经济体制就是资源配置的具体方式或制度模式。经济体制的核心是经济决策权。经济决策权的核心包括两点:一是对资源配置的决策,二是对生产或经营成果分配的决策。 2.经济体制的关键是要解决经济决策权的配置问题。这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谁有权决策,二是以什么方式决策。 3.市场经济体制的难题是怎样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政府调节与克服市场失灵。市场调节与克服政府失灵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应该知道,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体制。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具有可变迁性和可选择性。各个国家经济体制的变迁和选择都与该国的政治。历史。文化乃至资源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2.什么是决策结构 决策结构即决策权分配后所形成的结构,包括3点:1。由谁做出决策;2。决策的方式;3。决策的效果如何评价。这种权利的分配在决定经济体制的效果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分权制衡的含义 分权制衡是指在进行经济决策权配置的时候,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赋予不同的主体。分权制衡是政府选择经济决策权配置的一种方式。经济决策权配置包括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分权模式又包括:地方分权和企业分权。分权制衡就是分权模式的达到的效果。 4. 怎么样分权制衡 按照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的划分模式,按照行政协调和市场协调的比例,可以讲经济体制的模式分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企业分权三种。其中:1。中央集权:经济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都在中央,是一种高度集权模式,如曾经

幼儿园课程建设恩体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7151347.html, 幼儿园课程建设恩体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者:李秀敏 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19期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课程理论也在输入、改良及借鉴中不断深化和丰富。课程的实践过程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然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却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影响到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问题。“法无定法”,我们应依据国情、地情、园情的现实根基,借助理论种子,吸收多种营养,不拘模式,建构具有“适宜发展”性的幼儿园课程。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理论实践 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根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连接教育哲学与教育行动的桥梁。关系着幼儿教育理论向幼儿教育实践转化的成效,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和桥梁。幼儿园课程直接关系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幼儿的发展。以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为代表的一派主张课程研究的“实践范式”,它关注的不是“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应该怎样进行课程研究”。这一范式强调:探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决策和行动,而不是为认识而认识,为了出书而研究。 然而,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幼儿教育理论工作者常常觉得进幼儿园很难:幼儿园不配合,教师素养、幼儿园环境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而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则反映:自己是理论工作者的“小卒子”,理论界群旗飘扬,自己被指挥着冲锋陷阵,却往往无所适从,稍有不慎,便被指责为盲目乱动或者保守陈旧,没有自己的立场:而当有成果时,名利双收的又是理论工作者。这就不仅仅是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而涉及如何看待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二、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手机控”现象 【摘要】:手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几乎随处可见,人们利用它来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随时随地的与亲戚朋友联系,聊天……但是,在这些好处之后,隐藏着巨大的危害,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与手机几乎是寸步不离,就算是上课也要登QQ,聊天,我们称之为”手机控”.那么寻其原因,我们发现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教师、学校、社会环境等等,我们要追根溯源,进行改正。大学校园的种种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届届曾漫步于校园中的莘莘学子。只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馆等良好的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管理方法,和人性的校园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人格、态度、学业等等都会影响学生。 关键词:手机控教育课堂学校管理教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通讯工具,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有些大学生甚至已经把它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它也是大学生爱都随身携带的娱乐工具。尤其是在课堂上…… “噼噼啪啪”!走进大学课堂,已少闻“沙沙”写字声,但手机按键声却不绝于耳。有时在教授讲着讲着的时候,就忽然被一声“滴滴。。。”的qq声甚至是火爆的手机铃声打断。 对于玩手机的现象,在我们的访问中,同学小A说:“每堂课都有人玩手机啊,这个现象很普遍吧。一般女生少点,男生偏多,大多都是发短信、聊QQ、上网浏览网页,一个月包70兆流量才勉强够用呢,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早已经成为了全国大多数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情景一:伴着上课铃声,部分同学就是两耳戴着耳机手里拿着手机,很有节奏感得到走进来坐下。 情境二:望着在讲台上念PPT的老师,坐在课堂上的小A感到昏昏欲睡。她打了个哈欠,习惯性地从包里掏出手机转发了条微博,把人人网的“新鲜事”刷了一遍,看看还没到下课时间,又点开腾讯网看起了新闻…… 对此,同学小C说自己上课时“上网成瘾但主要原因是听到某个地方听不懂,后面也听不下去,只好上网打发时间。”小D则说“自己经常用手机查老师提到的概念、人物、事件,因为解惑及时所以听课质量比不用手机高。所以上课上网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的。”这样的回应似乎很让我们惊讶了。 但根据近日在省内各高校展开了一项上课手机控专项调查,结果更是令人震惊不已,竟有82.5%的大学生坦承每天上课其心思都在玩手机而无心听课!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如今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如今的神圣的大学课堂又是怎么了? 老师的看法: 观点一: 大学生们比较崇尚时尚流行的文化,而手机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另外手机作为一种必备的通信工具人人都愿意使用,不过中小学校可能规定不让使用,而中老年人使用起来也仅仅是打打电话而已,最多发发短信,而大学生却喜欢它的其他功能,比如玩游戏、发微博,上qq之类的。 大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小社会,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因为大学生生活得比较密集,流行的文化也较容易传播,而手机既时尚又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当然会有很多手机控了。

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名称: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二、课题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其目标是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和先决条件。学校现代化建设是学校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原理对学校教育机制运行过程进行整体改革,以便实现有层次的设计和进行综合性改革的过程。其主要内涵为:学校现代化建设研究重视学校特色建设,即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发挥本校办学优势,创办学校教育特色;学校现代化建设重视学校科学发展,即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找学校改革的最佳方案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产生尽可能大的效果;学校教育整体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办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实验学校。 人的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就学校的发展而言,教师队伍素质化,课程体系校本化无疑是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两大抓手。而教师是所有教育因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必须努力做到国家课程素质化、地方课程精品化、学校课程特色化。而构建学校校本化课程体系常以开发

校本课程为突破口。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作为开发的基础和主体。一方面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要依据学校的具体特点和条件,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与特长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管理权力的一种分割。使学校拥有了更为自由的自我开发和自我完善的发展空间。其次,校本课程开发真实地体现了“人本”思想,强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国家课程因其基础性和统一性,难以顾及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又因其规定性,使这种课程对教师而言成为一种“接受性”课程,教师变成了简单的“传递”知识的“工具”。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需求为前提,紧贴学生发展实际,尊重教师的开发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它也促使教师从“教学”定位向“教学—研究”角色转换,为教师潜力的开发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能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第三,校本课程开发倡导民主原则。以此积聚各方意见和力量,形成开发合力与和谐气氛,激发开发潜力。第四,校本课程开发属“解决问题型”开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变化的情景,增强学校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 珠江路小学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学校的科技教育不能局限在科学类的国家课程和科学类课外活动的范围,它应该是一个以科学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性的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学校将科技教育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拓宽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摘要:论述了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的危害;并以任务驱动整合模式、“教学做合一”整合模式为例,阐述了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方法。关键词: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学科式课程模式;任务驱动整合模式一,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编辑。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种课型。理论课一般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是奠基人文素养、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实践课主要是培养职业能力、习得应用技能。两类课程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共同为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服务。但就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看,这两类课程由于整合不够科学,搭配尚不默契,运作不善创新,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合力作用,相反,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沿袭“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三段式”课程是当前高职课程结构和分类的一种通用模式。即把课程分为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践课三大块进行教学。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本质上还是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 (1)从课程内容看,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前两“段”都是属于理论知识板块,占70%—80%的比例,同时理论知识教学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而实践教学要求和规范比较模糊,不够完善。(2)从课程结构看,以理论课程学习为起点,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来的知识还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3)从课程内容和组织模式看,“三段式”课程都是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并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4)从课程实施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而实践过程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只是依附于理论学习,而且即便如此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践行。(5)从课程评价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书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并未采用学生制作的样本来评价。因而“三段式”课程模式虽有理论课、实践课之名,但只是机械拼合、平行叠加,并未进行科学整合,在课程实施上也是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规律和特点是相违背的。 2.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失衡。从时间的总体分配看,现行高职一般第一学年学习普通文化课,第二学年为专业课,第三学年上实习实践课。而第三学年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就是一个学期。形成了4:1,甚至5:1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学习时间比。再从具体的课时执行看,教育部2000年《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40%”,但据调查,由于受到资金、设备、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多数高职院校实践课开出率都低于这个比例,好一点的也只有 30%[l]。 3.理论课与实践课缺乏科学整合。考察理论课与实践课整合不科学的问题主要有三:(1)时间整合不科学。依据前述,高职前两年学习理论课,第三年才进入实践环节。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太长,很不科学。一方面,学生前面学理论时对实践根本不了解,没有实践背景和经验,学习理论的目的性、针对性、动机性不强,而且知行脱节,前学后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偏后,相隔两年学生对学过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大打折扣。(2)展开顺序不科学。“三段式”课程的展开顺序是先理论后实践。以理论学习作为职业教育的切人点,难免有错位之嫌。(3)方法整合不科学。现行高职理论课与实践课采用的是叠加式的整合模式,理论课与实践课只是被机械地叠加拼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形成的是基础和承载的依附关系,而且实践课还在实际操作中被“矮化”和“窄化”。二、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的危害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整合上存在的问题,造成了两类课型长期貌合神离、二元分裂的现状。其所形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课程观念失去准绳。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人才服务,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当下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奉行的却是理论先行、理论为主的教学策略,理论知识依然是教育内容的主宰。这就必然造成课程建构与课程目标的冲突、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的背反,其结果只能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越来越远。问题在于随着知识增长和频变的加快,终身学习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人

《幼儿园管理理论与实践》 (8106)在线作业

1.幼儿园总务工作的服务性体现在() 为保教工作服务为幼儿服务为教职工服务为家长服务2.西方与管理相关的人性假设中,X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好逸恶劳 强制与惩罚 志向不大,规避责任,求生活安全 3.幼儿园管理方法中的经济方法特点有() 有偿性 平等性 间接性 4.幼儿园管理方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点有() 长期性 启发性 复杂多样性 5.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决定因素有() 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园集体教育形式 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功能 6.管理理论的初创时期,代表人物有() 法约尔 韦伯 泰勒 7.幼儿园的健康管理包括() 疾病预防 身体锻炼 心理健康 健康检查和评估 8.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双因素”是指()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9.班级保教计划的内容有() 班级情况分析 班级工作目标的确定 实施措施

重要工作安排 10.幼儿园计划从计划覆盖的范围分,可分为() 幼儿园全园计划 各部门计划 个人计划 11.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包括() 加强计划性 注重制度建设 教育培训与指导 12.园长在工作中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有() 与上级的关系 与群众的关系 与园领导班子内部成员的关系 13.通过以下哪些方式可以实现幼儿园家长工作() 家园联系簿 家长园地 家长开放日 家长委员会 14.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任务有() 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 组织交流活动 集体备课 创编教材 15.社区建立的基础是一定的() 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 16.幼儿园物品管理中应注意() 为教学服务 勤俭节约 逐步走向社会化 17.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原则有() 信誉至上 公开开放 互惠互利 全员参与 18.影响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外部因素包括()

什么是高宽课程

什么是高宽课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什么是高宽课程 以帮助儿童学会主动学习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系列关键经验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计划、行动和反思的活动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旨在让孩子们对周围的自然与社会具有高度热情和广泛兴趣的一种幼儿园课程模式。其教育哲学核心在于主动参与式学习。 高宽课程围绕“学习方式”“语言、读写能力和交流”“社会性和情感发展”“身体发展和身心健康”“艺术与科学”五个内容领域中的58条关键性发展指标而展开。58条关键经验适合每个年龄阶段。 高宽课程中教室内的一日活动如何进行 室内活动是根据对主题事件的可预测活动而进行的,成为一日活动。这为幼儿做出选择、追随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其各个方面的能力提供了大框架。高宽课程模式决定了其最符合课程设置、课程计划和班级人数的一日活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在一日活动中。 计划-执行-回顾时间:高宽项目的一日常规是一天活动的顺序,每天的日程通常都是一样的。包括计划--工作--回顾这个工作循环,小组活动时间、集体活动时间以及户外游戏时间,这些构成了高宽课程的一日生活流程。这样规律性的安排除了赋予孩子控制感以及允许他们独立行动之外,还有助于他们发展重要的顺序概念以及持续性概念。 这三部分是高宽课程独特的教学方法,包括10-15分钟小组活动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孩子们计划工作时间需要做什么(去参观哪里,用什么材料,跟谁玩);45-60分钟工作时间,实施计划;接着又一个10-15分钟小组回顾时间,这时由一位成人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他们做了哪些工作,学会了什么。在“执行”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规划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可操作性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目标 1)水平目标 本课程现确定为外国语学院重点建设课程,中期目标为校级精品课程,远期目标定位为省级重点建设或精品课程。 A.把该课程建设成为一门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体系创新,融纸质教材、电子教案、网络媒介为一体的立体式现代化精品课程。 B.1-2年内申报成功校级精品课程,5年内力争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C.通过课程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力争5年内产生一名校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晋升教授1名,副教授1-2名。2)类型目标 按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相关要求和本校英语专业建设实际,本课程类型为专业技能必修课。 二、课程描述 1)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大学本科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课程。目的在于向学生讲授英汉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英汉互译实践,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通过翻译理论学习, 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 流派, 代表人物进行大致了解,为今后的翻译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翻译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与翻译理论同步的翻译实践, 使学生通过翻译实践了解熟悉各种翻译技巧, 增强对中英语言和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认识。本课程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翻

译实践,使学生实际翻译水平提高到大纲所要求的水平。课程将运用翻译理论去指导翻译实践,从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翻译的技巧,然后把这些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通过翻译实践了解熟悉各种翻译技巧, 增强对中英语言和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认识,初步掌握英汉和汉英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并具备相关英汉口笔互译的能力。课程细分目标任务如下: 笔译: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要求译文比较准确、流畅,翻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字 口译: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现场口译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2)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翻译是一个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和知识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双语基础。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着重翻译理解与表达两大方面,它与其它专业课程如:综合英语、阅读、写作、听力、口语、语法、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大学语文等密不可分,它的提高必须以良好的中英文能力为基础。此外,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素质和一定的文化学、语言学和文体学知识。 三、课程建设主要任务分解与落实 1)课程负责人 李特夫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厚厚的一本《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刚接到手中时,一有空就拿出来研读几页,现在终于在零散片段的整合下看完了。静静地合上书想一想,这是一本多么及时的书呀,它犹如雪中送炭,给我这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人点亮了一盏明灯。 虽然说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工作前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真理。区新教师培训和我园教师业务学习时曾强调过,要变过去的教育目标为发展目标,变教师的主导性为孩子的主体性……。这些教育理念谁都知道,但是具体到教育活动设计时往往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看完这本书,特别是关于活动设计的案例分析,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教育观念上的一种转变,现在自己已经尝试着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引下,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及对孩子游戏、生活等内容的指导也会有一个新的转变。 一、课程设计遵循理论框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 (1)课程目标以幼儿为主体。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设计的终点,既是课程内容选择、编排和具体教育活动组织的依据,也是进行课程评价的标准。在系统教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制定生成性目标,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我园特色活动——项目活动时,教师更多地是制定表现性目标。它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我们班刚刚进行了《我爱我家》这个主题活动,由于中班孩子对于情感的领悟还不是太深,所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延伸出项目活动就比较难。于是我们老师就把教室里的小阁楼分隔了一下,隔成了厨房客厅、宝宝房间和爸爸妈妈房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共同装扮。这时,孩子的兴趣就有了差异,同时这个活动分成了三个项目小组,分别由三位老师指导完成。

2015年广东财经大学考研复试真题之F521-管理学理论与实践2015年考研真题

(第 1 页共 2 页) 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年度:2015年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F521-管理学理论与实践 适用专业:120202企业管理 [友情提醒:请在考点提供的专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本卷或草稿纸上无效!](1)概念理解(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路径-目标模型: 2.人本管理: 3.管理幅度: (2)理论述评(1题,共20分) 1.试比较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思潮中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的异同。 (3)短篇论文(1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论述一个组织是如何运行的。 要求:①观点明确,中心突出。②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较强。③能灵活运用管理学理论来分析问题。 (4)案例分析(1题,共20分)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西部地区的中外合资网站,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其时正值网络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在当时,这家网站的规模属于中下水平,资金实力较其他网站明显偏弱,不可能为所需人才付出发达地区同等高水平的薪酬;同时,由于处于内陆地区,地域较为偏僻和闭塞,工作与生活条件远不及沿海发达地区。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该网站在人才竞争领域明显处于劣势,本地人才严重不足,又难以吸引外地高手加盟,尤其在优秀内容编辑这一项上,该网站与竞争对手有很大差距。在网站投资建成几年内,网站内容的深刻度、创新度、吸引力方面都差强人意。2000年,网站引入了一名新的内容部门负责人z先生,他为激励员工独创了“明星激励法”,情况发生了改变。这一激励法是这样操作的:一方面,为调动众编辑的创造力和工作激情,同时使其得到有效的业务锻炼,z 先生为每位编辑“量身定做”地选择了一位或几位业界有名的“明星”,先通过各种方式向编辑们传达有关“明星”的名气、声誉、身价、收入、生活方式等信息,使编辑对他们产生向往心理,然后z先生本人和编辑一起,研究“明星”的成长历程,分析、讨论该“明星”在写作、编辑和其它工作方面的风格、长处、短处,并且用心理暗示、创造条件让编辑与这些“明星”认识、对话和商榷问题等方式,让员工明白,这些“明星”不是天生的,也是普通的编辑、记者锻炼成长起来的,只要自己努力,也一定能够成为业界“名人”。另一方面,在公司的制度上,工作安排上,为编辑创造成名的条件,例如设立以编辑个人名字命名的栏目,尽可能安排他们在各种“出头露面”的活动上亮相等等。这种“明星激励法”并未增加企业任何成本,只是给员工制定了具体的、具有美好前景和诱惑力,同时又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这样的激励作用迅速收到了成效,短短的半年时间,该网站众编辑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明显提高,内容质量大大提升,访问量快速增 1

“关于一体化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 培训学习心得

一体化培训学习心得 人劳部一体化课程改革专家张利芳 “关于一体化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培训 学习心得 2012年7月16日,在江门技师学院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听取了人劳部一体化课程改革专家张利芳老师“关于一体化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有:一体化培训的目标、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标及一体化课程的特点,受益颇丰,现将培训心得总结如下:在培训之前,我对一体化的认识仅是自己学校探索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学校已经开展了一体化教学,但什么是真正的一体化教学,我却没有正确深刻的认识,而张老师给我们做的培训正是关于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这正好可以解决我对一体化教学的一些迷惑和不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一体化课程改革究竟要如何进行这些都是我需要认真学习理解的,张老师以问题引导的方式把一体化教学的原因、目的及开发过程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一体化课改的目的是要使得我们的学生“会工作,能胜任工作”。学生不再是光学习学校提供的知识,不再是光学习,而是要对学习的内容熟练运用,把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通过对不同级别的学生教学特征和学生能力特征及要掌握知识的分析,制定相应程度的学习任务,因才施教,做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他们的学习成就感。这样学生不断的树立了自信和信心,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会以一种新的积极的心态去学习。 学校最终的客户是企业,只有提供最好最正确的教学服务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走出学校进入企业的时候能胜任企业的要求,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充分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最新的职业教育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往往由一位教师或一组教师在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进度内容的情况下实施教学,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能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