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氨氮测定的因素

影响氨氮测定的因素

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吴纯真(汕头市自来水总 公司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水中氨氮的含量是饮用水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源水氨氮的含量对饮用水水处理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如何提高氨氮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便更好指导饮用水的生产,确保安全、优质供水。 关键词:源水饮用水氨氮水扬酸盐分光光度法影响因素精密度准确度 1 氨氮的特性 1.1 概述氨氮(NH3-N)以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态氨(NH3-)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非离子态氨所占的比例随着水温和PH值的升高而急剧增加。 1.2 感官性状水中氨氮是影响感官水质指标因素之一。氨氮的浓度与有机物的含量,溶解氧的大小有着相关性,标志着水污染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在《饮用水水质准则》编制说明中,指出氨在水中的嗅阀值约为 1.5mg/l,铵离子在水中的味阀值为35mg/l。同时,氨氮是水质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1.3 来源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含氮有机物经氨化菌分解生成氨,如氨基酸的分解;其次是来源于某些工业废水,如焦化厂废水,氮肥废水以及农田排查;再次是缺氧条件下硝酸盐在反硝化菌作用下还原为氨。地表水由于受到污染程度不同,氨氮的含量差异较大。饮用水氨氮的含量,除直接受原水影响外,也与氯胺消毒有关。 1.4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氨只有在摂入量超过人体解毒能力时才对健康人体有毒性。氨本身不是一种致癌物质,但氨在水处理过程(特别是滤池过滤)和管道中,经亚硝化菌作用,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与仲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二甲基硝胺。因而氨在间接上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1.5 测定意义水中氨氮太多时表示水源不久前受过污染,水中如果仅含NO3-而无NH3与NO2-表示污染物中有机物质分解完了,在这种过程中,水中致病微生物也逐渐消除,所以测定各类氮素化合物,有利于探讨水体受有机污染的情况、了解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对水质进行卫生评价。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2.1.1 具塞比色管(10ml) 2.1.2 Tu-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 2.1.3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10g/l)氢氧化钠溶液(280g/l) 柠檬酸钠溶液(400g/l)含氯缓冲液水杨酸—柠檬酸盐溶液氨氮标准使用液。 2.2 实验原理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氨氮在碱性溶液中与水扬酸盐-次氯酸盐生成蓝色化合物,用柠檬酸纳作掩蔽剂,在655nm 波长处比色定量。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测定氨氮的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酚盐分光光度法、水杨酸盐分光光度法。本文选择的是水杨酸盐分光光度法,灵敏度较高。 2.3.1 试剂空白的制备:吸取0.4ml含氯缓冲液加到10ml纯 水

氨吹脱塔计算

氨吹脱塔计算 高浓度氨氮废水来源甚广且排放量大。如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均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而且将增加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1]。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环保领域和全球范围的重视,近20 年来,国内外对氨氮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涉及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如生物方法有硝化及藻类养殖;物理方法有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化学法有离子交换法、氨吹脱、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等。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在处理氨氮废水的应用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前景。本文侧重介绍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技术特点及研究应用。 1 吹脱技术 吹脱法用于脱除水中氨氮,即将气体通入水中,使气液相互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的游离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常用空气作载体(若用水蒸气作载体则称汽提)。 水中的氨氮,大多以氨离子(NH4+)和游离氨(NH3)保持平衡的状态而存在。其平衡关系式如下: NH4++OH- NH3+H2O (1) NH3+H2O→NH4++OH- 氨与氨离子之间的百分分配率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Ka=Kw /Kb=(CNH3?CH+)/CNH4+ (2) 式中:Ka———氨离子的电离常数; Kw———水的电离常数; Kb———氨水的电离常数; C———物质浓度。 式(1)受pH 值的影响,当pH值高时,平衡向右移动,游离氨的比例较大,当pH 值为11 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占(氨态氮,杨)90%。 由式(2)可以看出,pH 值是影响游离氨在水中百分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温度也会影响反应式(1)的平衡,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表1 列出了不同条件下氨氮的离解率的计算值。表中数据表明,当pH值大于10 时,离解率在80%以上,当pH 值达11时,离解率高达98%且受温度的影响甚微。 表1 不同pH、温度下氨氮的离解率% pH 20℃30℃35℃ 9.0 25 50 58 9.5 60 80 83 10.0 80 90 93 11.0 98 98 98 氨吹脱一般采用吹脱池和吹脱塔2 类设备,但吹脱池占地面积大,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氨气的吹脱常采用塔式设备。 吹脱塔常采用逆流操作,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以增加气—液传质面积从而有利于氨气从废水中解吸。常用填料有拉西环、聚丙烯鲍尔环、聚丙烯多面空心球等。废水被提升到填料塔的塔顶,并分布到填料的整个表面,通过填料往下流,与气体逆向流动,空气中氨的分压随氨的去除程度增加而增加,随气液比增加而减少。 2 影响因素及液气比的确定 影响游离氨在水中分布的pH 值、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吹脱效率。另外气液比、喷淋密度等操作条件也是影响吹脱效率的主要因素。下面以逆流塔为例分析液气比的确定及其影

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04T16:03:18.3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马明慧 [导读]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升水质监测效率,使得水体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无锡市惠山区环境监测站 21417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变得越来越强烈,人们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对它的监测工作是非常具有意义的,所以它的质量的监测工作也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水质里边对水污染造成特别大的影响的核心就是氨氮的含量,所以就要开展水质里边氨氮的监测工作。本文着重对水质里边氨氮的测定方法做出了详细的研究,并对氨氮测定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做出了详细的研究,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升水质监测效率,使得水体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水质监测;氨氮测定;影响因素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非常多的问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也比较严重,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就在这个时候,特别多的有毒有害气体、废水被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出来,这就对特别多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所以,我国特别看重现在的情况,并且做出了一些努力,很好的研究了怎么去处理氨氮废水,研究出来水质里边氨氮测定好的办法。以下就是对水质监测工作里边氨氮测定的真实情况做出详细的研究。 1 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重要性 在水环境监测工作当中,氨氮对水质污染比较大,人们必须对氨氮做出很好的监测才能够把水质监测工作做到最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知道水质的污染情况。所以,对水质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重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有效监测水体污染物 凭借对水质里边的氨氮做出很好的监测,就能够很好的知道水质污染情况,这样就可以知道污染物里边的氨氮含量,进一步对水质做出详细的研究,这样就符合了相关要求,它在水资源保护工作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分析水体污染物成分 凭借对水质里边的氨氮做出很好的监测,就能够很好的知道水质污染情况,然后在进行一些相关化学操作就可以很好的知道污染物的情况,这样就可以使得水质监测工作被做好。 1.3 提高水质监测准确性 可以把氨氮测定的相关方法很好的用到水质监测工作当中,这样就可以很好的知道污染物的大致组成情况,进一步使得水质监测水平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对水体污染物做出详细的研究以后,人们就能够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2 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具体方法 水质监测工作主要就是对氨氮进行测定,所以,就必须保证氨氮的测定要务必准确。现阶段,我国的氨氮测定方法有非常多。一是利用目视比色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即通过与纳氏试剂的颜色反应程度来确定水质中氨氮的具体含量。氨氮元素以游离的状态存在,它与纳氏试剂发生化学作用,生成黄色的络合物,根据生成黄色络合物的颜色深浅,可以确定氨氮的含量高低。颜色越深,氨氮的含量越高。这种利用目视比色的方法测量氨氮含量的浓度范围为 0.02 ~ 2.00 mg/L。此外,也可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含量,其监测浓度范围为 0.05 ~2.00 mg/L。二是在水质检测的过程中,要尽量选用良好的滤料来消除酸碱度对测定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酸碱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情况大约是 10.5 。因为pH过高就会使得溶液更加的不清晰,太低又会使得颜色比较模糊不定。所以,一定要对 pH 值做出很好的控制,这样就可以使得测量结果比较准确。 3 氨氮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水质里边的成分非常的多,污染物里边的成分是不容易被分析的。就在这个时候,氨氮元素含量测定工作非常的不容易,因为对它的影响因素非常的多,所以就会造成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要想提高氨氮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增强水质监测的科学性,必须要针对影响氨氮含量测定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目前我国水质监测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影响水质氨氮测定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种。 3.1 光波波长的影响 氨氮含量测定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光波监测,其中光波波长的长短直接影响水质中氨氮测定的结果。因此,在应用光波测定法时,要选择合适的光波长度,以尽量消除光波波长对氨氮含量测定造成的影响,这样才能确保氨氮测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中,光波波长对氨氮测定的影响。在光波长为 400 ~ 435 nm 时,显色剂的空白吸光度数值都比较小。而与此对比,标准液的显色吸光度较大并且相对稳定。在 420 nm 光波长处,显色剂空白吸光度和标准液显色吸光度均达到最大。由此可以看出,在水质监测的氨氮含量测定中,选用光波长为420 nm 测定结果较为精确。 3.2 盐度的影响 在进行江河出海口的水质氨氮监测时,由于地处海水和淡水交界处,其含盐量受到潮汐和水流量的影响,长期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需要测定河水含盐量对水质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当检测点的含盐量高于20 j 时,会出现轻微正偏差,可在做标准曲线时加入相应的氯化钠进行调节。而当监测点的含盐量低于20 j 时,含盐量对水质监测结果并没有影响。对于含盐量对水质氨氮元素含量的影响,人们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监测效果的可靠性。从目前情况来看,水质成分中的含盐量在氨氮含量测定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含盐量会对氨氮测定产生具体、有规律的影响,只有归纳出含盐量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消除这一影响的办法,才能提高水质监测效果;含盐量对水质中的氨氮元素的含量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化。 3.3 气泡的影响 在氨氮检测进样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积累增大,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

氨氮的测定(1)

氨氮的测定(1) 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有纳氏试剂比色法、苯酚-次氯酸盐(或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纳氏试剂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但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酮类,以及水中色度和混浊等干扰测定,需要 相应的预处理。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具灵敏、稳定等优点,干扰情况和消除方 法同纳氏试剂比色法。电极法通常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和具测量范围宽等优 点。氨氮含量较高时,可采用蒸馏-酸滴定法。 1、掌握氨氮测定最常用的三种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电极法和滴定法。 了解氨气敏电极使用。 2、复习第二章含氮化合物测定的有关内容。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1、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 2、分光光度计。 3、pH计。 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 1、无氨水。可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制备:

(1)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接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2)离子交换法:使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2、1mol/L盐酸溶液。 3、1mol/L氢氧化纳溶液。 4、轻质氧化镁(MgD):将氧化镁在500?下加热,以除去碳酸盐。 5、0.05%溴百里酚蓝指示液(pH6.0—7.6)。 6、防沫剂:如石蜡碎片。 7、吸收液:?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释至1L。?0.01mol/L硫酸溶液。 8、纳氏试剂。可选择下列方法之一制备: (1)称取20g碘化钾溶于约25mL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氧化汞 (HgCl)结晶粉末(约10g),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2 二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当出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氯化 汞溶液。 另称取60g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250mL,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徐徐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静置过夜,将上清液移入 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2)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7g碘化钾和碘化汞(HgI)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2 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Fenton处理效率的影响因素

Fenton处理效率的影响因素 编辑 pH值 因为Fe 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受制于溶液的pH值,所以Fenton试剂只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作用,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Fe不能催化H202产生·OH。研究者普遍认为,当pH值在2~4范围内时,氧化废水处理效果较好,最佳效果出现在pH=3时。Lin和Peng [10]在采用Fenton试剂处理纺织废水时发现,当pH值增加并超过3时,废水中的COD迅速升高,从而得到最优点pH=3。在该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80%。 Casero将Fenton 试剂运用于芳香胺废水处理时发现,O-联茴香胺转化成开环有机物的过程与起始pH值无关。反应完全后,废水的pH值比起始pH值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Fenton反应产物Fe水解使pH值下降。同时,Fenton试剂在较宽的pH值范围都能降解有机物,这就避免了对废水的缓冲。 试剂配比 在Fenton反应中,Fe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催化H202产生自由基的必要条件。在无Fe条件下,H202难于分解产生自由基。当Fe浓度很低时,反应(1)速度很慢,自由基的产生量小,产生速度慢,整个过程受到限制。当Fe浓度过高时,会将H202还原且被氧化成Fe,造成色度增加。 J.Yoon研究了不同[Fe]/[ H202 ] 比值对反应的影响。在[ Fe]/[ H202] = 2 环境中,当有机物不存在时,Fe在几秒内消耗完。有机物存在时,Fe的消耗大大受到限制。但不管有机物存在与否,H202都在反应开始的几秒内被完全消耗。这表明,在高[ Fe]/[ H202 ]比值条件下,消耗H202产生·OH自由基的过程在几秒内进行完毕。在[ Fe2+ ]/[ H202 ] = 1环境中,当有机物不存在时,H202的消耗在反应刚开始时消耗迅速,随后消耗速度缓慢。有机物存在时,H202的消耗在反应刚开始时非常迅速,随后完全停止。但不管有机物存在与否,Fe 在反应刚开始后不久就被完全消耗。因此,反应开始时加入的Fe在90min内不能使H202消耗完。在[ Fe]/ [H202]≤1 条件下,和[Fe]/[ H202 ]=1时一样,Fe在反应刚开始后不久就被完全消耗,但H202被完全消耗的时间更长。 反应温度 根据反应动力学原理,随着温度的增加,反应速度加快。但对于Fenton 试剂这样的复杂反映体系,温度升高,不仅加速正反应的进行,也加速副反应。因此,温度对Fenton 试剂处理废水的影响复杂。适当的温度可以激活·OH自由基,温度过高会使H202分解成H2O 和O2。Sheng[8]用Fenton试剂处理退浆废水时发现,最佳的反应温度出现在30℃,低于该温度出水的COD迅速升高。这可能是由FeSO4/ H202的反应缓慢造成的。温度高于30 ℃时,由于H202分解带来的不良影响,COD去除率增加缓慢。Basu和Somnath用Fenton 试

氨氮吹脱塔方案()

氨氮吹脱系统 技术方案 2013年4月18日 一、方案设计依据: 1、废水水量:每小时额定处理量50立方 2、进水氨氮含量2800mg/L 3、出水氨氮要求:15mg/L 二、氨氮吹脱原理介绍 氨氮在废水中主要以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状态存在,其平衡关系如下所示: NH3+H2O—NH4+ +OH- 这个关系受pH值的影响,当pH值高时,平衡向左移动,游离氨的比例增大。常温时,当pH值为7左右时氨氮大多数以铵离子状态存在,而pH为11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占98%。不同pH、温度下氨氮的离解率详见表。 不同pH、温度下氨氮的离解率(%) 当水的pH值升高,呈游离状态的氨易于逸出。若加以搅拌、曝气等物理作用更可促使氨从水中溢出。在实际工程中大多采用吹脱塔。吹脱塔的构造一般采用气液接触装置,在塔的内部填充材料,用以提高接触面积。调节pH

值后的水从塔的上部淋洒到填料上而形成水滴,顺着填料的间隙次第落下,与由风机从塔底向上或水平方向吹送的蒸汽逆流接触,完成传质过程,使氨由液相转为气相,随蒸汽排放,完成吹脱过程。 三、运行条件 进水pH值≥11 进水温度≥30℃ SS含量≤50mg/L 四、工艺流程说明 氨氮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将pH值调到11左右,然后泵入吹脱塔的液体分布器,同时蒸汽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氨氮吹脱塔塔体下方进气口,并且充满进气段空间,然后匀压上升到填料段。在填料的表面上,蒸汽将游离状态的氨吹出,由排气口排至吸收塔;出水流入中间池。 五、预期处理效果 废水经吹脱塔吹脱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0%,氨氮含量≤280mg/L.经二级吹脱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5%,氨氮含量≤14mg,达到排放标准。 六、占地面积 氨氮吹脱项目主要为设备,设备主体面积4*4(两台)平米,考虑附属设备占地及设备间距,总占地面积约50平米。

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分析

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分析 离子铵(NH 4)和非离子氨(NH 3-)是水中存在氨氮(NH 3-N)的主要形式。水质监测标准中氨氮含量过高表示最近水源受到污染;如果水中仅含有NO3而不是NH3和NO2,则表示污染物的有机物已分解。在这一过渡过程中,众多致病微生物也逐渐消失在水中,因此各种氮化合物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受污染水的有机污染情况,评价水的自我净化能力和水环境卫生。为此,本文研究了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分析。 标签:水质监测;氨氮测定;影响控制 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持续进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如果有毒气体和废水随意排放到河里,氨氮废水排放会对水体环境造成各种危害。因此,氨氮测定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有效的监测方法,深入分析水质中氨氮含量在合理范围内影响氨氮测定的因素,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稳定有序。 1水质监测中氨氮测定的主要内容 氨氮测定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水污染的主要方法。利用氨氮测定,可以准确分析和测定水中氨氮的具体含量,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为防止水污染提供重要保证。一般来说,氨氮的测定主要是用发色剂对比法进行的,主要是水中游离存在的氨氮离子对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黄褐色复合物。通过观察黄褐色复合物的颜色浓度等,可以准确判断水体中氨氮含量的高低。配合物的含量与氨氮含量成正比。一般比色法测定的氨氮含量大部分在0 . 02到2 . 00mg/l之间。为了更准确地测定氨氮含量,可以用范围为0 . 05 ~2 . 00mg/的分光光度计来测定。 2水资源中氨氮含量过高的原因 经济发展使一些非法工厂等为了谋求利益,不惜破坏环境,向河流海洋排放废水,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料显示,工厂生活废水中氨氮含量超过极度,排放到河里,河水中的水生动植物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严重死亡现象;废水排放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威胁人类的使用,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在水质监测中测定氨氮含量至关重要。水中氨氮含量过高会严重影响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水资源中含有的氨氮主要存在于自由氨和离子氨中,这些氨氮自然界不能产生如此多的量,而工厂、发电厂、肥料厂等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氨和氮的有机物,这些含有氨和氮的有机物在废水排放过程中接触到微生物,会被微生物分解,从而产生水质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氨氮。这就是水中氨氮产生的主要原因。

氨氮开题报告

学号:XXXXXX XXXXX大学 本科生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院名称: 专业: 姓名: 导师姓名: 开题日期:年月日 开题报告页 文献综述页 文献翻译页 翻译原文页

开题报告的内容 一.课题来源、项目名称 课题来源:自选 项目名称:电化学氧化法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 二.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与要求 1.氨氮的来源、存在形式、危害及限值 1.1氨氮的来源 氨氮,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约2.5-4.5 kg。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氨氮的重要来源。另外,氨氮还来自石油化工、冶金、油漆颜料、煤气、炼焦、鞣革、化肥等工业废水。 1.2氨氮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氮氮(NH3-N)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当pH值高时,游离氮比例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高[1]。 1.3氨氮的危害 原水中氨氮的浓度较高时,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引发“赤潮”等现象,引起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中的氨氮还能被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研究发现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两种危害,即诱发正铁血红朊症(尤其是婴儿)和产生致癌的亚硝胺。 1.4国内外对饮用水中氨氮含量的限值 目前,各个国家对于饮用水中氨氮浓度的限值有不同的规定。代表世界上先进的饮用水标准的美国(2001年)、欧盟(98/83/E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中,美国并未对其进行规定,欧共体水质标准中,氨氮的指导值为0.05mg/L,最大允许值是0.5 mg/L,WHO限值1.5 mg/L。我国于2006年12月29日颁布,2007年1月开始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增加了氨氮为非常规指标,限值为0.5 mg/L。

脱硫效率影响因素及运行控制措施

影响湿法烟气脱硫效率的因素 及运行控制措施 孙国柴福东张成立 [摘要]从烟气SO2的吸收反应原理出发,找出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制定运行控制措施,以保证我厂烟气脱硫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影响脱硫效率因素;控制措施 前言 目前我厂两台600MW及两台1000MW燃煤发电机组所采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基本能够保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且脱硫效率在95%以上。但是,有两套脱硫系统也出现了几次烟气脱硫效率大幅波动的现象,脱脱效率由95%逐渐降到72%。经过对吸收系统的调节,脱硫效率又逐步提高到95%。脱硫效率的不稳定,会造成我厂烟气SO2排放量增加,不能达到节能环保要求。本文将从脱硫系统烟气SO2的吸收反应原理出发,找出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制定运行控制措施,以保证我厂烟气脱硫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一、脱硫系统整体概述 邹县发电厂三、四期工程两台600MW及两台1000MW燃煤发电机组,其烟气脱硫系统共设置四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每台锅炉100%BMCR工况时的烟气量,其脱硫效率按不小于95%设计。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脱硫剂为石灰石与水配置的悬浮浆液,在吸收塔内烟气中的SO2与石灰石反应后生成亚硫酸钙,并就地强制氧化为石膏,石膏经二级脱水处理作为副产品外售。 烟气系统流程:烟气从锅炉烟道引出,温度约126℃,由增压风机升压后,送至烟气换热器与吸收塔出口的净烟气换热,原烟气温度降至约90℃,随即进入吸收塔,与来自脱硫吸收塔上部喷淋层(三期3层、四期4层)的石灰石浆液逆流接触,进行脱硫吸收反应,在此,烟气被冷却、饱和,烟气中的SO2被吸收。脱硫后的净烟气经吸收塔顶部的两级除雾器除去携带的液滴后至烟气换热器进行加热,温度由43℃上升至约80℃后,通过烟囱排放至大气。 二、脱硫吸收塔内SO2的吸收过程 烟气中SO2在吸收塔内的吸收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区域,即吸收区、氧化区、中和区。 1、吸收区内的反应过程: 烟气从吸收塔下侧进入与喷淋浆液逆流接触,由于吸收塔内充分的气/液接触,在气-液界面上发生了传质过程,烟气中气态的SO2、SO3等溶解并转变为相应的酸性化合物: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烟气中的SO2溶入吸收浆液的过程几乎全部发生在吸收区内,在该区域内仅有部分HSO3-被烟气中的O2氧化成H2SO4。由于浆液和烟气在吸收区的接触时间非常短(仅有数秒),浆液中的CaCO3仅能中和部分已氧化的H2SO4和 H2SO3。在此区域内,浆液中的CaCO3只有很少部分参与了化学反应,因此液滴的pH值随着下落急剧下降,其吸收能力也随之减弱。由于在吸收区域内上部pH较高,浆液中HSO3-浓度低,易产生CaSO3·1/2H2O,随着浆液的下落,接触的SO2溶浓度越来越高,使浆液pH值下降较快,此时CaSO3·1/2H2O可转化成Ca(HSO)2。 2、氧化区内的反应过程: 氧化区是指从吸收塔液面至氧化风管道下方约200mm至300mm处,该区域内的主要反应是: H+ + HSO3- +1/2O2 2H+ + SO42- CaCO3+2H+ Ca2++ H2O+CO2

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734097.html, 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吴海忠 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2期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大,氨氮引起的水污染事件频发,急切需要经济有效的脱氮技术,以提高脱氮效率、减缓水体富营养化,介绍了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内在机理,讨论了pH值、温度、气液比、吹脱时间等因素与吹脱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当前应当改进的方向,为提高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去除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吹脱法;高氨氮废水;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4403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大,氨氮引起的水污染事件频发,急切需要经济有效的脱氮技术,以提高脱氮效率、减缓水体富营养化,介绍了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内在机理,讨论了pH值、温度、气液比、吹脱时间等因素与吹脱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当前应当改进的方向,为提高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去除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吹脱法;高氨氮废水;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7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4403 1引言 201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658×108t,约占全国废水排放量的40%,其中氨氮废水为94×104t,去除率平均值为62%[1]。高浓度氨氮废水来源很多,并且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毒性强,如化肥、焦化、石油化工、铁合金、肉类加工和饲料生产、玻璃制造、垃圾渗滤液等行业排放的高浓度氨氮废水,一般氨氮浓度在200~6000mg/L,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是氨氮排放最大的行业之一[2]。可见加强工业废水的治理势在必行,特别是氨氮废水的去除。另外,我国“十二五”期间污染物约束性指标中,氨氮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要求比2010年减少10%。 常用的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吹脱法、生化法、离子交换法、折点氯化法和磷酸铵镁沉淀(MAP)法等。目前,国内多采用生化法和吹脱法,国外则多采用生化法和磷酸铵镁沉 淀法。吹脱法多用于处理中高浓度、大流量氨氮废水,吹脱出的氨可以回收利用,但有容易结垢、低温时氨氮去除效率低、吹脱时间长、二次污染、出水氨氮浓度仍偏高等缺点[3],所以 明确影响吹脱法的关键因素,提高氨氮去除率,对于氨氮处理成本控制、水污染得到控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吹脱法的基本原理

氨氮吹脱操作规程 (1)

氨氮吹脱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穿戴好劳保用品,防止硫酸,液碱泄漏伤人; 2,检查所有运作设备是否正常; 3,检查所有仪表是否正常,并记录仪表初始显示值; 4,系统液相无泄漏,如有泄漏,应及时处理。 二、硫酸溶液的配置 1,打开硫酸储槽至硫酸计量罐的阀门,启动硫酸泵,计量罐加酸至指定刻度(每次加酸1500 kg) 2,经自来水表,向二号吸收塔内加自来水6000kg,并记录水表的读数。(液位高度0.6M,液位过高应排出部分水)3,启动二号吸收塔循环泵(加酸前一定先启动该泵); 4,打开冷凝器的冷却水阀门 5,打开加药装置进出阀门。 6,启动加药泵 7,观察吸收塔内温度,温度高,降低计量泵的流量。 8,加酸总量控制3000 kg 9,硫酸配置完毕,将配置好的硫酸溶液全部转入一号吸收塔。 10,重复1-8的操作,将配置好的硫酸溶液全部转入三号吸收塔。 11,再次重复1-8的操作,硫酸溶液留着二号吸收塔自用。

三、吹脱塔进料 1,启动吹脱风机,启动三个吸收塔的循环泵; 2,打开蒸汽预热器蒸汽阀门; 3,打开碱计量泵,向管道中加碱;调节物料PH=12左右。 4,启动送原水泵;将原水进料流量调整为40吨/小时; 5,当一级吹脱塔液位大80%时,将一级吹脱产出泵调整为流量45吨,然后设为自动; 6,当二级吹脱塔液位大80%时,将二级吹脱产出泵调整为流量50吨/小时,然后设为自动; 7,一级吹脱产出泵停止产出时,应关闭二级吹脱加碱计量泵。一级吹脱产出泵运行时,应启动二级吹脱加碱计量 泵。 8,这时装引风机置正常生产。吹脱循环泵、脱氮活性剂泵、引风机根据调试情况决定是否开启。 9,每四小时取样分析原水和二级吹脱产出水的氨氮和COD含量。 10,当一级或三级吸收塔PH5-6时,应产出硫酸铵,同时将二级吸收塔物料转入一级或三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重 新配置新鲜硫酸溶液。 四、停车 1,当装置出现问题或需要停车时,首先停进水泵,再停加药装置,再停循环泵,最后停风机。

高浓度氨氮废水吹脱法处理技术

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来源及危害,论述了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技术原理、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液气比的影响和确定,提出了采用催化氧化法解决吹脱氨气的二次污染问题。 关键字:高浓度氨氮废水吹脱法液气比催化氧化 高浓度氨氮废水来源甚广且排放量大。如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均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而且将增加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1]。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环保领域和全球范围的重视,近20 年来,国内外对氨氮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涉及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如生物方法有硝化及藻类养殖;物理方法有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化学法有离子交换法、氨吹脱、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等。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在处理氨氮废水的应用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前景。本文侧重介绍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技术特点及研究应用。 1 吹脱技术 吹脱法用于脱除水中氨氮,即将气体通入水中,使气液相互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的游离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常用空气作载体(若用水蒸气作载体则称汽提)。 水中的氨氮,大多以氨离子(NH4+)和游离氨(NH3)保持平衡的状态而存在。其平衡关系式如下: NH4++OH-NH3+H2O (1) 氨与氨离子之间的百分分配率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Ka=Kw /K b=(C NH3·C H+)/C NH4+(2) 式中:Ka———氨离子的电离常数; Kw———水的电离常数; Kb———氨水的电离常数; C———物质浓度。 式(1)受pH 值的影响,当pH值高时,平衡向右移动,游离氨的比例较大,当pH 值为11 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占90%。

氨吹脱工艺介绍及优缺点

氨吹脱工艺介绍及优缺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氨氮废水处理吹脱工艺特点 吹脱工艺通常主要针对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在2000mg/l以下:氨氮在水中以NH3和NH4+存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平衡:NH3+H2O--NH4++OH-。 平衡受PH影响,PH升高则水中的游离氨升高,平衡向右移动,游离氨的比例较大,当PH=7,氨氮大部分是以NH4+存在。当PH上升至11.5时,氨氮在废水中98%是以游离氨存在。 PH值是影响游离氨在水中百分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温度也会影响反应式的平衡,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 当PH值大于10时,离解率在80%以上,当PH值达11时,离解率高达98%且受温度的影响甚微。 二、氨氮废水吹脱处理要点 影响氨氮吹脱效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PH>温度>吹脱时间>气液比,根据以往运行经验污水PH>10,温度>30℃,气液比3000:1,吹脱时间1h,则吹脱氨氮去除效果可达到90%。 三、氨氮废水吹脱控制要点 根据水质PH数据通常通过变频调节,使废水进塔前保证废水PH值11.5。吹脱水温通常控制在50℃以上。PH调整槽出水通过提升泵进入一级吹脱塔吹脱,一级吹脱塔吹脱后PH会下降。从而加入液碱进一步调节PH值。保证进入二级吹脱的废水PH≥l1.5,氨氮吹脱塔,采用二级逆流方式。 四、氨氮废水处理工艺说明 在碱性条件下(PH=11.5),废水中的氨氮主要以NH3的形式存在,让废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则水中挥发性的NH3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从而脱除水中的氨氮。吹脱塔内装填塑料板条填料(不易结垢),采用乱堆装填方式,填料间距为40mm,填料高度6m(分3层)。空气流由塔的下部进入,与填料反复溅水形成水滴,使气液相传质更充分、更迅速,废水最终落入塔底集水池。 五、氨氮废水吸收处理工艺特点 吹脱塔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氨气,直接排放对厂区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吹脱出的NH3吹入吸收塔,塔型采用填料塔形式,酸槽中的30%稀硫酸

氨吹脱

1.1氨吹脱的基本原理 吹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废水中所含的氨氮等挥发性物质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空气吹脱,由于在吹脱过程中不断排出气体,改变了气相中的氨气浓度,从而使其实际浓度始终小于该条件下的平衡浓度,最终使废水中溶解的氨不断穿过气液界面,使废水中的NH3-N得以脱除,常以空气作为载体。氨吹脱是一个传质过程,推动力来自空气中氨的分压与废水中氨浓度相当的平衡分压之间的差,气体组份在液面的分压和液体内的浓度符合亨利定理,即成正比关系。此法也叫“氨解析法”,解析速率与温度、气液比有关。 吹脱法一般采用吹脱池(也称“曝气池”)和吹脱塔两类设备。但吹脱池占地面积大,而且易污染周围环境,所以有毒气体的吹脱都采用塔式设备。塔式设备中填料吹脱塔主要特征是在塔内装置一定高度的填料层,使具有大表面积的填充塔来达到气—液间充分接触。常用填料有纸质蜂窝、拉西环、聚丙烯鲍尔环、聚丙烯多面空心球等。废水被提升到填充塔的塔顶,并分布到填料的整个表面,水通过填料往下流,与气流逆向流动,废水在离开塔前,氨组份被部分汽提,但需保持进水的pH值不变。空气中氨的分压随氨的去除程度增加而增加,随气水比增加而减少。影响吹脱法处理氨氮废水去除率主要是pH值、温度、气液比/吹脱水位深度、吹脱时间等因素。 1.2氨吹脱的装置 垃圾渗滤液脱氮常用的吹脱设备有曝气吹脱池、空气吹脱塔以及蒸汽蒸馏塔,采用装置的不同也将影响氨吹脱的效果,这几种吹脱装置的特性比较见下表。 表1-1 吹脱装置特性比较

1.3氨吹脱的影响因素 1.3.1 pH值对吹脱效率的影响 水中的氨氮,大多以氨离子(NH4+)和游离氨(NH3)保持平衡的状态而存在,吹脱效率与水中游离氨含量直接相关。其平衡关系式如下: NH4+ + OH- NH3 + H2O (1) 氨与氨离子之间的百分分配率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K a=K w /K b=(C NH3·C H+)/C NH4+ (2) 式中:K a———氨离子的电离常数;K w———水的电离常数; K b———氨水的电离常数;C———物质浓度。 式(1)受pH值的影响,当pH 值高时,平衡向右移动,游离氨的比例较大,当pH 值为11 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占90%。由式(2)可以看出,根据水的离子积为常数的原理,即[H+][OH-]= K w为一常数,pH 值是影响游离氨在水中百分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温度也会影响反应式(1)的平衡,温度升高,平衡向右移动。 不同条件下氨氮的离解率的计算值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表明,当pH值大于10 时,离解率在80%以上,当pH值达11时,离解率高达98%且受温度的影响甚微。 表1-2 不同pH、温度下氨氮的离解率

氨氮吹脱塔_百度文库.

氨氮吹脱塔的详细资料: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而且将增加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虽然处理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多种,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兼顾流程简单、投资省、技术成熟、控制方便以及无二次污染等各个方面的技术。我厂开发的氨氮处理系统通过将氨氮吹脱和吸收塔净化等多项技术组合起来,处理不同浓度的氨氮废水,可以将10000mg/L以上的氨氮废水处理到排放要求。处理后的氨氮浓度在 15mg/L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是一种能够兼顾流程简单、投资省、技术成熟、控制方便以及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的氨氮处理系统。传统氨氮吹脱出来的氨气随空气进入大气,仍然容易引起二次污染,我公司在氨氮吹脱塔后又设置了吸收塔,从而使排向大气的空气为净化后的气体,无污染。应用领域:1.医药、农药化工废水;2.垃圾填埋厂渗滤液;3.化肥生产废水;4.焦化行业废水;5.稀土冶炼废水;6.生活污水。7,电子科技等。二:设计原理说明氨氮在废水中主要以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状态存在,其平衡关系如下所示: NH3+H2O—NH4+ +OH- 这个关系受pH值的影响,当pH值高时,平衡向左移动,游离氨的比例增大。常温时,当pH值为7左右时氨氮大多数以铵离子状态存在,而pH为11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占98%,游离氨易于从水中逸出,如加以曝气的话,则可以促使氨从水中逸出,其中,PH是效果关键。以上是氨氮吹脱塔,氨氮吹脱塔处理系统,氨氮吹脱塔工作原理,氨氮吹脱塔作用,氨氮吹脱塔价格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氨氮吹脱塔,氨氮吹脱塔处理系统,氨氮吹脱塔工作原理,氨氮吹脱塔作用,氨氮吹脱塔价格、厂家、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氨氮吹脱塔,氨氮吹脱塔处理系统,氨氮吹脱塔工作原理,氨氮吹脱塔作用,氨氮吹脱塔价格的详细信息。氨氮吹脱塔,氨氮吹脱塔处理系统,氨氮吹脱塔工作原理,氨氮吹脱塔作用,氨氮吹脱塔价格。

吹脱

Ferton试剂和氨吹脱法处理苯哩醇 废水的试验研究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 .2空气吹脱法去除氨氮实验 实验研究发现,经过芬顿试剂催化氧化后,废水 的氨氮浓度与氧化前相比基本不变,这说明在该氧化条件下铰离子(NHQ)很难被Hz Oz氧化,此现象也有文献报道〔”〕。由于废水中还含有高浓度的氨氮, 约为18 900呵L左右,对后续的生化处理不利,因此,需对废水进行氨吹脱试验,以降低 废水中的氨氮浓度。 2.2.1 pH值对吹脱效果的影响 在室温X22-240c)的条件下,鼓气量为150 l/h,吹脱时间为12 h,调节不同的pH值进行吹脱实验,考察pH值对吹脱效果的影响,其处理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随着pH 值的升高氨氮吹脱效果而提高,但当pH > 11时,氨氮去除率增幅变缓,这也与有关文献报道相一致〔’2〕。考虑废水处理经济成本等因素,确定吹脱的pH值为11 .0. 90 r 9 10 I]12 pH 图5 pH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2 .2.2温度对吹脱效果的影响 在pH值为11 .0的条件下,鼓气量和吹脱时间仍不变,控制不同的吹脱温度,考察温度对吹脱效果的影响,其处理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见,氨氮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高于40 0C时,吹脱效率升高已不明显。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确定实验吹脱温度为30 -40 0C。在该条件下,废水经过吹脱后氨浓度约为600呵L左右,符合生化进水氨氮浓度须低于1000呵L的要求,否则会使后续生化处理时微生物中毒〔13 1。图6吹脱温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3结论 (1)从保持较高的COD,去除率出发,同时考虑处理经济成本等因素,实验最终确定了如下的氧化反应工艺条件:Fez+投加量200呵L ,pH值为2-4,Hz Oz分3次投加,总用量为12.0 g/L,在此反应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可达73 .5%。 (2)氨氮吹脱工艺条件如下:pH值为11,鼓气量 为150 L/ h,吹脱温度为30 -40℃,在此条件下,氨氮 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而实际工程中的氨吹脱,是利用废水在填料的表面与空气逆流充分接触,且气液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的条件,因此其氨吹脱效 果应比静态实验要好。 (3)经上述处理后的出水,COD。约为7000呵L ,NH3- N含量约为600呵L,其BODS/ COD, > 0 .45,说明废水中的有毒有机物大部分已

高效氨氮吹脱塔

高效氨氮吹脱塔 高效氨氮吹脱塔是我公司在第一代吹脱塔多年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进行专门的改进及技术创新(专利号:ZL201420159879.X),新塔为整体密闭式结构,氨氮去除率高,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5 mg/L以下,可适用南北方气候。 主要改进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第二代高效吹脱塔增加塔体高度,塔体内部装有多级填料,每级作为一个单独吹脱处理系统,单独提供新鲜空气,污水经一级提升后自上而下多级吹脱处理。 2、塔内装有高效布水及分割系统,通过我公司的专有技术,通过废水的自重力将污水切割为雾化微粒直径≤500um雾状细颗粒水珠,极大的减小水的张力,从而大大提高吹脱时的氨气的分离速率。避免了第一代装置布水系统污水粒径在5mm左右,导致氨氮不能彻底从废水中分离的缺点。 3、第二代高效吹脱塔将轴流风机变换为中低压高效离心风机,极大地降低了系统所需的气水比,极大的减少了能耗。

4、第二代吹脱塔每级吹脱都设有气水分离装置,大大降低进入氨气吸收装置废气中的含水率,提高了氨气吸收效率,吸收后的稀氨水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同时又防止了氨气的二次污染。 高效氨氮吹脱塔主要优点 01、处理效率高维护费用低 第二代高效吹脱塔通过加入:①采用高密度低阻力填料;②多级进气,均匀布气,高效布水切割系统,将氨氮废水形成雾状液膜;③采用液膜渗透技术,降低氨在废水中的亲合力,提高氨气的挥发度,从而提高了吹脱效率,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5 mg/L以下; 由于第二代高效吹脱塔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吹脱塔数量及其附件大大减小,投资费用降低。塔体采用SUS304不锈钢制造,具有外形美观、维护费用低、无二次污染、主塔设备使用年限达20年以上; 02、占地面积小动能消耗低 第二代高效吹脱塔与传统吹脱塔相比,新塔数量大大减少,并增加塔体高度,很大的缩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第二代高效吹脱塔采用一级提升,多级吹脱,减少了提升水泵的数量,降低了提升水泵的总功耗;一套吹脱装置采用一台风机,极大地降低了吹脱时的汽水比,降低了吹脱风机的功耗。减少了吹脱风量,提高了氨气的浓度,为后续综合处理氨气创造良好的反应条件。 03、动化程度高排出的氨气浓度均衡 第二代高效吹脱塔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液位自动控制,pH自动调节等),可以做到无人值守,极大的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第二代高效吹脱塔由于采用浓度差原理,从而保证了吹脱塔连续进水,连续出水,吹脱后的废气中的氨含量基本恒定,便于后续处理。 工艺流程设计 1、小型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