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近年来,隐喻成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人们普遍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认为,认知隐喻是修辞隐喻因反复使用而沉淀的结果,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许多学者认为这种看法存在一些问题,,修辞隐喻和认知隐喻是有区别的。(杨希英,2008)认知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对这两类或数类事物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意象图式。当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时,就会不自觉地通过这种意象图式去认知他不熟悉的、比较抽象的事物,也就是说,这个认知过程是有方向性的。隐喻映射并非任意,而是受意象图式控制。我们既可以说“女人像老虎”,也可以说“这个老虎凶得像女人”;既可以说“她的脸蛋像苹果”,也可以说“这个苹果像她的脸蛋”。但是,修辞隐喻不具有方向性。不仅如此,隐喻认知模式形成以后,人们在认知世界时就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反复运用这个模式,渐渐地就围绕这个模式形成了一个“词族”。“词族”的存在,说明了认知隐喻具有系统性,而修辞隐喻都是独立的语用现象,它们的使用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

另外,认知隐喻和修辞隐喻还有以下的几个区别:首先,认知隐喻一般是人们熟知的、不费力就能理解的,也就是说,

认知隐喻具有明晰的特点;修辞隐喻有时则比较模糊。其次,修辞隐喻以一种事物说明另一种事物,两种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示;认知隐喻用一个概念表达另一个概念,两者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再次,修辞隐喻具有临时性,理解必须依靠语境,认知隐喻具有凝固性,确认和理解就基本上不依靠语境。

从本质上来讲,修辞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修辞隐喻的应用不是基于词汇的匮乏,而是基于对语言进行修饰的需要,而认知隐喻是一种认知语义现象,因为认知隐喻的比喻义已经成了词的固定意义,在词典里能够列为词条或某词条的义项,而修辞隐喻的比喻义大多是临时的意义,在词典里不能列为词条或词条的义项。

2.3 认知隐喻与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两种隐喻理论基于对语言的不同理解,对隐喻的研究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Halliday认为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相近的意思。(Halliday,1994)在这些修辞转移的过程中,虽然蕴涵着词汇层面的变化,但主要是语法形式的变化,这就是语法隐喻的由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关注的是一个意义如何用不同的语法模式进行编码。产生语法隐喻的潜在机制是语义和词汇语法之间的投射关系。

Halliday把语义层面上的意义潜势称为语义区域,他认为:一方面,一个语义区域可以由多个词汇语法单位体现,

例如情态既可以由may、might之类的情态动词来体现,也可以由probably、possibly之类的情态副词来体现;另一方面,语义区域与词汇语法单位之间的体现关系也相对固定,例如:一条信息常常由一个小句(来体现,而一个序列则常常由一个小句复合体来体现。当这些相对固定的体现关系被打破,比如用一个小句复合体来体现一条信息,或用一个小句来体现情态时,就会产生语法隐喻。

与Halliday不同,认知语言学家将隐喻看作附属于语言之上的一种反常的语言运用现象,也有人认为它是介于语言、现实与思维之间的,既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了人类智能的工作机制的一种动态过程。(朱永生,2001)认知隐喻被看作一种认知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们概念体系的形成。关于隐喻,认知语言学家使用了一个概念“域”,他们认为隐喻就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Ungerer,2001)Lakoff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个域可以系统地用另一个域中的词汇来谈及或表达。(Lakoff,1980)具体来讲,隐喻是人类通过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即跨域映射,体现的是两个认知域的语义互动。它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是喻体的意义与本体或与语境相冲突,对隐喻的理解就是对这种冲突的消解。总之,Halliday认为语言有层次性,层次之间体现关系不是一致式时,就会产生语法隐喻。他主要关

注语言是如何识解经验、如何表达过程的;然而,认知语言学家对层次、行为和事件等概念并不是那么感兴趣。相反,他们关心的是一个域是如何映射到另一个域上面去的。因此,他们的隐喻研究理论基础是不同的,观察视角是不同的,显示的也是不同的语言世界观。

3. 语言哲学上的认知隐喻

本小节语言哲学上的认知隐喻研究实际上指的就是隐喻的主观性研究,对隐喻的主观性加以研究可加深对隐喻本质的认识。

语言的“主观性”或曰“主体性”是哲学研究尤其是认识论转向以来各领域的哲学研究都极为重视的重大课题,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探讨哲学中主体性的结果。(魏在江,2007)

在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语言学家对语言的主观性长期不予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的功能就是客观地表达命题,不愿意承认话语中还有表现自我的主观成分。对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因而至多限于文学研究的范围,而没有进入语言学的领域。(沈家煊,2001)话语的主观性现象和语言结构中的“自我”内涵,表明语言具有非命题性特征的一面,这种特征在话语中无处不在。正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把语言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二者连接的纽带。从语言学范畴内的语义学角度看,语言的主观性

特征与语言意义具有非描述性一面直接相关。语言非描述性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性意义,即说话人借以表达自己的信念、态度和情感一类的意义,这类意义之所以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离不开不同语言体现为其提供了相应机制这一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认知,因此,语言的主观性研究应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体验性的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隐喻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即所谓的“移情”现象,这里的“情感”一词应该做宽泛的理解,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隐喻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视角,这种视角主观性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出来;隐喻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认识,隐喻具有一种亲和功能,隐喻的作者通过隐喻向读者发出一种隐含的邀请,隐喻读者付出额外的努力以接受这一邀请,这一发送――接受过程最终形成对某种群体的认可。(张沛,2004)总之,隐喻的主观性可以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隐喻可以表达说话人的多种认识、多种情感、多种视角,这三个方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4. 认知隐喻研究

本小节主要探讨认知隐喻在词汇和语篇层面上的研究,因为认知隐喻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

认知隐喻研究重点首先放在了词汇层面上,应该说,对于认知隐喻的研究,相当多的努力放在了词汇上,因为在很

大程度上认知隐喻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国内的研究有很多,比如研究人体隐喻,认为人体隐喻化涉及到具体物质域和抽象概念域的方方面面,在汉英语言之间又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人体隐喻化对于人类的认知和思维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卢卫中,2003)人体词用作始源域、目标域或者同时用作双域的隐喻化皆为人类形成和表达新概念的基础和重要手段;研究认知隐喻视角下动物词汇联想意义,认为人们把动物特征与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概括,通过隐喻的方式,使动物词汇具有新的语义;研究一词多义的隐喻化理据,认为承认隐喻是产生一词多义的理据对研究词义和话语意义是开阔视野的一步,考察隐喻是如何促发一词多义则是深入探究的一步。(蔡龙权,2004)

在语篇层面上,苗兴伟认为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和概念域之间的互动赋予了隐喻的语篇功能。(苗兴伟,2007)作为一种语篇策略,隐喻通过类比转移机制的运作,将隐喻的蕴涵从源点域映射到目标域,使隐喻能够在语篇的层面上延伸,并在语篇的建构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隐喻延伸可以在语篇中形成系统的词汇衔接网络,并以此增强语篇的连贯性;概念域之间的互动在语篇中形成语块之间的映射关系,使语篇在结构上按一定的映射模式展开。魏在江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了研究,从隐喻认知与语篇的界面着眼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认知语

言学与语篇的结合就能为隐喻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新的

认识,隐喻也是语言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体现在语篇的各个层面里,镶嵌在语篇系统中,是语篇生成和语篇构建的重要机制。(魏在江,2006)张玮认为,隐喻对语篇的组织作用不仅体现在由映射引发的语义延伸或概念框定上,而且在某些概念域的选择以及在新概念的生成对语篇的信息推进

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张玮,2012)在映射过程中,隐喻在汉英语篇内的映射类型及映射结构上体现出各自的

特点。此外,隐喻的组篇功能不局限在语篇之内,隐喻映射在不同语篇之间以及语篇参与者之间起到了一种“元认知”的建构作用。

除了词汇和语篇层面上的研究,认知隐喻还有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如认知隐喻的翻译观,网络语言的认知隐喻解读等等。

5. 结语

本文主要对国内的认知隐喻作了简要的回顾性探析,主要分析了认知隐喻的产生、特点及其语言哲学意义,进而回顾了认知隐喻在词汇和语篇层面的研究,使认知隐喻的概念更加清晰,对国内认知隐喻研究的认识更加系统。

[参考文献]

[1]Halliday,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Saeed,John. Semantics [M]. London:Blackwell Publishers,1997:305- 307.

[4]Ungerer F. & Schmid H.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20.

[5]Ungerer F. & Schmid H.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118-122.

[6]蔡龙权. 隐喻化作为一词多义的理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5):111-118.

[7]蓝纯. 从认知的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

[8]卢卫中. 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 外语教学,2003,(6):23-28.

[9]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68- 275.

[10] 苗兴伟,廖美珍. 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 外语学刊,2007,(6):51-56.

[11]魏在江. 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

言学的界面研究[J]. 外语教学,2006,(5):10-15.

[12]魏在江. 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6-11.

[13]杨希英. 试论修辞隐喻与认知隐喻的本质区别[J]. 江西社会科学,2008,(7):175-177.

[14]张沛. 隐喻的生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张玮. 认知隐喻谋篇机制的再思考――兼谈汉英隐喻篇内映射方式的差异[J]. 外国语,2012,(4):52-60.

[16]朱永生,严世清.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1319922.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最新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精品

概念隐喻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此书中将概念隐喻定义为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机制。这一理论颠覆了隐喻是一种用于作品修辞手段的传统隐喻观,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争相从各个层而对概念隐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书武作为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国外隐喻理论的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著作。胡壮麟老师的《认知隐喻学》(2004),束定芳先生的《隐喻学研究》(2000)以及赵艳芳老师的《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等隐喻研究著作,全都表明了我国对隐喻现象研究的兴趣和研究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笔者以2005年至2015年间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概念隐喻的核心期刊为源数据,以主题词为检索项,对“概念隐喻”进行高级检索。根据检索结果,笔者将对近10年(2005-2015)概念隐喻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 二、数据分析 根据检索,从2005年至2015年,我国共发表相关文献507篇,并且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基本呈逐年上升状态。如表1所示: 三、内容分析 笔者通过进一步对内容分析发现关于概念隐喻的研究大致涉及三大主题: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3.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对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至今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空间方面:有陈燕平(2011)关于“上、下”方位的概念隐喻对比的具体实证研究。江静(2006)认为方位隐喻与本体隐喻在汉语和中的体系较为相似,从中可以找到人类把抽象概念方位化和实体化的共同经验。经济社会方面:胡志清(2008)认为英汉财经报道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并可以分类。而对经济活动的不同理解导致了语言实例、语言百分比、语言实体和语言实体频率方面的差异。时间方面:邵军航、樊葳葳(2014)认为对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认知与理解要借助于概念隐喻。时间概念隐喻及表达因的不同而不同。英美人主要是面向未来,中国人既面向未来,又面向过去。总的看,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与文化和社会实际情况和人类经验相关,因此要也要对这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相关,不同领域中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性共同存在,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需要结合语料库和文化、社会和人类经验进行综合考量。 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 朱建新(2009)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目的语的概念系统。近年来,概念隐喻理论全面应用到词汇、阅读、文化等二语习得环节中,与外语教学的联系逐步密切。词汇方面,刘启成(2011)认为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英语词汇习得,为词汇习得提供了一种新视角。陈海燕、汪立荣(2013)认为在EFL词汇教学中的隐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对词汇的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自主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

隐喻认知论文

探索隐喻认知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理论这一认知手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隐喻就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联想,这种联想是随着认知能力发展而来的。因此,具有想象机制的隐喻成为认知语义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它不仅能拓宽人们的思维还能丰富我们的语言。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把隐喻认知功能渗透给学生,将会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隐喻还能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使文化交流更为有效。 关键词:隐喻;认知;外语教学;日语 一、隐喻与认知 西方关于隐喻历史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日语中的“メタファー”一词就是源自希腊语“metaphora”。隐喻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段,但是1980年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此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的全面开始,随着隐喻认知的深入发展进一步证实了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现象。Lakoff & Johnson 认为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源范畴向目标范畴的语义延伸,即通过已知熟悉的概念去表达未知陌生的概念。 二、隐喻的分类及说明 隐喻利用已知概念表达未知概念需要人们通过认知构建一种客观事物的关联,莱考夫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下面将举例分析这三类的区别及使用情况。 (一)结构隐喻是人们利用熟知概念的结构来构造陌生的概念,用熟知框架的词语来套用陌生领域的词语所产生的一词多用现象。(1)恋愛は旅である。/恋爱是一场旅行。 旅人→恋人 旅の目的地→恋愛の目的 旅の道のり→恋愛の進展過程 旅の障害物→恋愛の進展の妨げ、トラブル 在这个结构隐喻中人们将“旅行”的特征映射到“恋爱”中,爱人在爱情的路上要经历酸甜苦辣,而旅行者在旅途中会经历困难挫折。在上例中“旅行”是原范畴,“恋爱”是目标范畴,人们利用已经事物构建对陌生事物的认知,旅行者对应爱人,旅行的进展对应恋爱的发展,旅行的目的地对应恋爱的目的,恋爱发展中遇到的误会及摩擦对应旅行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時は金なり。/时间就是金钱。

“内”“外”的隐喻认知分析

“内”“外”的隐喻认知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是行为的基础。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容器隐喻,重点讨论“内”和“外”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旨在寻求“内”和“外”的语言规律。 标签:认知语言学隐喻内外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是行为的基础。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方式的。”[1]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研究,隐喻主要有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2]。实体隐喻是以人们生活的物质为基础,把物质看成实体,组建一系列抽象的隐喻概念意义。在实体隐喻中地位较重要的是“容器”隐喻。人们在认识外部世界时,通过对自身的了解投射到对其他具体空间领域和日常生活经验等抽象事物上,从而了解身体以外的其他事物、事件或状态,这样也可将其他事物或事件等看成是人的身体,想象成是一种容器并概念化,于是就产生了容器隐喻。”[3]容器隐喻有边界,有内外之分。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容器隐喻,重点讨论“内”和“外”这两个概念的意义,旨在寻求“内”和“外”的语言规律。 二、“内”“外”的隐喻意义 (一)容器隐喻意象图式的形成过程 容器隐喻属于常规隐喻中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体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即容器隐喻之下是一个基于“内外”关系的抽象的“容器图式”。由于人体是一个三维容器,有“吃进”“吸入”“呼出”和“排除”等生理现象,还有“走进”“走出”等一系列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空间关系,从而形成容器图式。[4]人们可以通过对自己身体和身体经验的了解,投射到其他抽象经验的领域,以形成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这样,在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出现的结构——容器,便对人类有了特殊的意义。在容器图式这种认知模式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把凡是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都作为容器:城内/外、党内/外、朝廷内/外、关内/外、国内/外、校内/外、海内/外、山外、村外、屋外、野外、天外、言外、外乡、外地。然后人们进一步将这一容器概念影射到更为抽象的领域,把时间、思想、状态、事件、距离、范围、社会关系等看成是一个容器,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容器隐喻。下面举三例作进一步说明: (1)他做了个深呼吸,把新鲜的空气吸入体内。

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作者:陈家旭, CHEN Jia-xu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爱尔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 刊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24(1) 被引用次数:12次 参考文献(6条) 1.叶奕乾普通心理学 1997 2.Kovecses Zoltan Metaphors of Anger,Pride,and love:A Lexical Approach to the Structure of Concepts 1990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1319922.html,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4.Ning Yu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1998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1319922.html,koff G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1987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1319922.html,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199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陈家旭.Chen Jiaxu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2.罗晓燕英汉"嫉妒"情感隐喻的体验哲学和文化阐释[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5) 3.杨瑶.Yang Yao英汉语"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期刊论文]-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秦耀咏.QIN Yao-yong英、汉情感隐喻认知比较[期刊论文]-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3(2) 5.吕文静.LV Wen-jing英汉"焦虑"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期刊论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2) 6.曹蕾英汉"红"之情感隐喻意义对比分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7) 7.卓静单一型情感隐喻和冲突型情感隐喻的认知构建[学位论文]2006 8.孙毅.SUN Yi汉语"心"义族衍生的隐喻路径求索[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9(1) 9.程浩.CHENG Hao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外语研究2005(6) 10.樊辉.宫雪.戴卫平刍议"心"的隐喻[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5) 引证文献(12条) 1.李荣娟儿童的创造性隐喻和外语学习[期刊论文]-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2) 2.武贝贝从隐喻认知角度看汉语中“忧愁”的情感表达[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3(10) 3.欧国芳汉式英语原因分析及英语教学对策探讨[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9) 4.谢暮松英汉隐喻认知异同的根源分析[期刊论文]-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2) 5.向友青英汉"恐惧"的认知原型研究[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 2010(6) 6.胡玲玲英汉“恐惧”情感隐喻对比分析[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3(55) 7.金花漫奥巴马就职演说辞的隐喻特色解读[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 8.金花漫英汉语"火"词语的情感隐喻认知[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9.袁红梅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期刊论文]-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9(4) 10.胡越坚.王菊兰浅析英汉"心"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期刊论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动物隐喻的认知研究_

Chapter 1 Introduction Animal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life of human beings. From a biological viewpoint, human beings are a genus of animals.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have a lot in common in terms of gene, physical features, actions, and behaviors, etc. Owing to frequent contact with animals, human beings create many animal words in their languages.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our everyday life, not only in language, but also in our thought and action. Traditionally or rhetorically, metaphor is regarded as a matter of language, whose typical form is “A is B”, and as an implicit comparison between a metaphorical expression and a literal paraphrase based on underlying analogy or similarity in order to achieve certain aesthetic effect. Take the example “Sam is a lion”, when Sam is compared to lion—brave, proud, ferocious, it is more vivid than the plain phrase “Sam is brave”. Here it is a metaphor not in a narrow linguistic sense, but in the sense of rich and complex cognitive models. According to Lakoff and Johnson (1980), a metaphoric cognitive model is a way to structure the knowledge of one domain by mapping onto its concepts and the relations from an existing domain which people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Metaphor in this sense is not a mere linguistic device used only for the figurative embellishment of language, but also a fundamental way of learning and structuring conceptual systems. Furthermore, it is a part of everyday discourse. In my thesis I choose animals as my research target just because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animal metaphors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most papers regarding animals only explain some simple cultural phenomena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my thesis I attempt to find how animal words are mapped onto human beings and other domains. While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im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 focus on a discussion of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animal metaphor in the two languages by making an exploration into cross-cultural metaphors on its cognitive basis and cultural variation.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

从认知的角度看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 发表时间:2009-09-21T10:05:04.950Z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罗红玲 [导读]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阳550001 摘要:本文从认知隐喻观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并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跨文化隐喻理解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英汉隐喻认知跨文化对比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metaphorical cogni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uo Hongling Abstract:By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the article separately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points out tha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within metaphors,which will help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nterpret them properly. Keywords: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CognitionCross culturalContras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29-02 1.引言 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西方的隐喻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隐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修辞学研究的范畴,从亚里士多德的“名词替换”到当代语用学家Mac Cormac的“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学者们试图从多维视角对隐喻进行阐释,但是在解释隐喻的深刻内涵方面遇到了问题。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一改传统的把隐喻看作纯语言现象的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认知科学革命。其代表人物当属Lakoff和Johnson。他们认为,隐喻在口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现在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概念体系决定了人们感知的内容及其行动方式。“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1] 2.当代隐喻认知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当今认知语言学主要有三种方法表征: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认知语言学经验观认为,人是通过自身的经验认识世界的,或者说人类的认知以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因生活环境千差万别,在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对世界的不同认知结果,即经验具有文化差异。这些认知结果以概念的形式存在。和这些概念相对应的是语言表达形式。因此,研究语言表达中的概念隐喻,可以使我们了解人们是怎样认知自身和外部世界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2]。Lakoff的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理论在隐喻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Lakoff和Johson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这是对传统的“隐喻修辞观”的一种反叛。其理论指出了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80年代以来Lakoff不断发展和完善了隐喻理论,他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映射反映的是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他将隐喻分为空间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种。 Lakoff在论证隐喻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同时,也认为隐喻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socially based),即隐喻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模式也在对隐喻理解起作用。因此理解、研究隐喻必须结合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来认识和展开。由于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的生成和理解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英汉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就非常有意义了。本文作者探讨认知隐喻在英汉语言中的异同以及产生这种异同的深层原因,深化对概念隐喻的认知作用的认识,以求对认知化隐喻理论加深认识并对隐喻的理解有所启示。 3.英汉隐喻的共性分析 尽管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但它们中的很多隐喻表达方式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概念基础。这种跨语言的共核构成英汉隐喻能相互理解的基础,也是英汉隐喻中许多不谋而合的隐喻现象存在的终极原因。 3.1英汉隐喻在工作机制上的共同点。Lakoff和Johnson已经指出隐喻通常是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较易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他们进一步说明隐喻的本质即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这里所谓的“一种事情”即指的是始源域;“另一种事物”就是目标域。作为始源域的事物是隐喻的认知基础,通常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而作为目标域的往往是人们感到陌生的、抽象的东西。如Life is a journey这个隐喻是用较具体的、为人所经常体验的“journey”去映射“life”,而反向的映射几乎不能成立;其它诸如Time is money以及用空间关系表达抽象的时间感情的隐喻用法都可以说明隐喻的这种工作机制。从认知角度看这符合人们的一条基本认知原则,即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更为自然,英汉语言中的隐喻在工作机制上具有很多的相同点,即都体现的是由基本认知域到抽象复杂认知域的隐喻认知方式。 3.2英汉隐喻具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这方面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英汉语言中对于情感的表达。研究表明在英汉语言中人们更多地运用隐喻概念表达情感而较少用直接方式表达。这种隐喻概念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理基础决定的。Lakoff对于“怒”进行的实例研究,以及林书武以英汉语料为基础的对“愤怒”的概念隐喻的研究都表明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如:“怒”常常是根据人的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的,人们发怒时的生理变化构成了语言对其进行概念的基础。所以,尽管隐喻概念在英汉语言中表达方式有些不同,但其基本隐喻概念是相同的:Anger is heat Anger is fire或Anger is gas in a container、汉语中的说法诸如:“一腔怒气郁结于心中”、“怒火中烧”、“火冒三丈”、“发泄怒火”等等。这些英汉语料都证明对情感的隐喻化表达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并且体现出语言间的共性。 3.3英汉隐喻具有共同的认知物质基础。隐喻的物质基础指的是隐喻认知赖以产生的具体的、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实体。英汉语言中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于空间概念。根据方位主义( Localism )的观点,空间关系及其词语是最基本的。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最初的感知是从感知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在认知和语言发展过程中最初用于空间关系的词语后来被用来喻指时间状态、过程关系等抽象概念,这是概念隐喻认知的结果。如在英语中我们惯于用方向介词“up”和“down”来谈论我们的感受。“up”代表肯定、积极,而“down”代表否定、消极。如:“I’m feeling up”,“He is really down”等;在汉语中“上”通常与好事物相连,“下”通常与不好的事物相连。比如:“考上大学”,“赶上火车”,“上调”,“下场”,“下调”等。由于具有相同的认知物质基础,在这方面的汉英隐喻语言体现了很大的共同性。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