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接入网技术、概述和发展
浅谈宽带接入网技术及其发展

现 有 的 城 市 接 入 网概 括 起 来 可 以分 为 5类 : 地 ① 面 固定 , 线 电信 接 入 网 ; 地 面移 动 , 线 电 信 接 入 有 ② 无 网; ③近 地 轨道 静 止 同步 卫 星 通信 网 ; 有 线 电 视广 播 ④
网( F H C等)⑤地 面电视广播 网。人们将其俗 称为信 ; 息 高 速公 路 的 5个 车道 。美 国联 邦 通 信委 员 会 按 照 上 述 分 类 方法 分 成 5个局 。 目前这 5种 网均 被 用 作 宽 带 接入网。
接 入 网( N 是 国 际 电联 (r ) 来 提 出 的一 个 新 A ) IU 近 r
概念 , 它包 含 用 户传 输 系 统 、 用 设 备 、 字 交 叉 连 接 复 数 设备 和 用 户/ 网络接 口设备 , 是整 个 通 信 网 ( 传送 网 、 交 换网、 接入 网 ) 的一 个组 成 部 分 。 信 息 高 速公 路 、 B—ID S N等 宽 带 通 信 技 术 的发 展 和成 熟 , 得 电信 网 、 电 网和计 算 机 网 向统 一 的 界 面 使 广 发展 。现 阶段 出 现 的高 速 大 容 量 的 同步 数 字 S H光 D 纤通 信 技 术 和 日趋 成熟 的 A M 异步 转 移 模 式 , 决 了 T 解 宽带 综 合 通信 网络 所 需 的传 输 和 交 换 问题 , 用 户 接 而 入 网 的性 能 已成 为 宽带 通 信 的“ 颈 ” 目前 接 入 网 的 瓶 。 现 状 与 主 干信 息 网的大 容 量 、 速 、 向宽 带 的 网络 性 高 双 能极 不 相 符 。 因此 , 建好 信 息 高 速 公 路 的 “ 后 1k 最 m” 对 向宽 带 高 速 信 息 网 的 平 滑 过 渡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光纤接入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源 双 星形 结 构 。 4无 这种 结 构 保 持 了有 源 双星 形
结构 就 是 网 络节 点 的位置 和 相 互 连接 的几何 布 局 , 具 体 的 拓 扑 结 构 分 为 总线 形 结 构 、 星 形 结 构 、 源 双 单 有
星结 构 、 源 双 星形 结 构 、 形 结 构 。其 中 , L 无 环 O T为位
结 构光 纤 共 享 的 优 点 ,将 有 源 节 点 换 成 了无 源 分 路 器, 维护 方 便 , 可靠 性 高 , 成本 较 低 。 由于 采取 一 系 列
措 施 , 密 性也 很 好 , 保 是一 种 较 好 的接 入 网结 构 。 () 形结 构 。 种 结构 的所 有 节点 都 共用 同一 条 5环 这 公 共 链 路 , 成 一 个 环 形 封 闭 回路 , 点 之 间也 可 以 形 节 双 向传输 。 优 点是 提 高 了线 路 设 定 的 自由度 和 灵 活 其
于 电信 交换 局 ( 称 中 心 局 ) 也 一侧 的光 终 端设 备 , 作 称 光 线 路 终端 。光纤 接 入 网 的拓 扑结 构种 类 如 下 : () 线 形结 构 。 结 构是 采 用 一根 双 向传 输 的公 1总 该
入 网 的理 想 传输 媒 介 。为 了满 足 用 户 的需 要 , 国根 各 据 自己 的 国情 , 订 了接 入 网 改 造 和建 设 计 划 , 快 制 加 研 制 接 入 网设 备 , 步 用 光纤 取 代铜 线 。由此 , 纤 接 逐 光
入 网得 到 了迅 速发 展 。光纤 用 于 接 入 网 , 主要 有 以下 几 个优 点 :
维普资讯
网络与多媒体
有 线 电视 势
王 德 秀 十堰市科文电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谁提出接入网的概念: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关于接入网的框架建议(G902)和我国的接入网体制规定,描述了接入网功能结构、接入类型、业务节点及网络管理接口等相关内容,接入网有了一个较为公认的认定。
公用电信网:长途网、接入网、中继网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接入网可以经由Q3接口经行配置和管理。
3个接口界定:网络侧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
业务节点接口(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直接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参考模型:ITU-T建议G803的分层模型(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和传输介质层TM,TM可划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模型体现接入网的重要特性: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
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
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接入网主要功能:用户端功能、业务端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AN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端功能U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UNI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
业务端功能S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以便于核心功能处理;也负责选择有关的信息,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进行处理。
核心功能CF处于UPF和SPF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负责将个别用户端口承载童虎或业务端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还包括为了通过AN 传送所需要的协议适配和复用所进行的协议承载通路处理。
接入网概述

知识结构
接入网技术
计算机网络
光纤通信
移动通信
交换技术
通信基础理论
本课程特点:
知识结构新 知识覆盖面宽、 应用广、实用性强 一门的重要专业课 课程内容新 英文缩写多(要记忆相关名称)
• 教材:
• 《接入网技术》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参考书: • 1.《接入网与接入网技术》 李征等编著
…
Catalyst 3548
Catalyst 2948G
Catalyst 3524交换机
LS-3016联想
LS-3016联想
LS-3016联想
教学大楼
工业中心
图书馆
信息大楼
办公大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网络结构拓朴图
通信设备、线路(通信子网)
• 通信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ADSL Modem,包括程控交换机等 • 通信线路:双绞线、电话线、光纤、无线 电波等
– (什么是同步?)
②检测:差错检测与控制。
校验的举例:奇偶校验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 检错,不纠错
③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3)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网络层完成的功能如下: • 定址:数据是谁发送的、发给谁?如 何表示谁?例如:IP地址。 • 通过路径选择将信息从最合适的路径 由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 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和重组,以平衡不 同网络设备间处理能力的不平衡性。
分段:对数据包进行划分 重组:重构被分段的数据包
4)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
① ② ③
④
⑤
宽带化——电信技术的发展

A DS L 、
R A DS L 及 ID S L 等,
统称为 x DS L 。
A DSL :
A D s L (非对称数字用 户线 ) 技术 , 其
下行速率达 8 M b p s , 上 行速率达 6 4 0 k b p s ,
能 传输 3 ~ 5 k m 的距 离 。 A D S L 所 支持 的主
2 基 于 C A T V 网 H F C 传输 设 施 的 电
缆调制解调器 (C a b l e M o d e m ) 接入 技 术
有线 电视网 是用 来传输模拟 电视信号
的地面 网络 , 所有用 户共享 下行带宽 , 是
真正 的宽垌蛸纭 F C (H y b r i d F i b e r
C O a x i a l , 光 缆 同轴 混 合 ) 技 术推 动 了
带宽 , 而每 一 个子 信道 下 行通 道 的数据吞
吐量都可 以达到 2 5 — 4 0 M b p s 。
传统 的 有线 网 只 能 传输单 向业 务 , 必
须升级 为双 向的 H F C 网络 才能实现双 向
宽带 传输数 字化 多媒体 信 息 , 可 开 通
V OD 、
远 程教学 、
远程医疗 、
V D S L 系统 :
有关 A D s L 系统 发 展 的 第二 个趋 势是
进一 步提 高系统 的 下行带宽 , 即演变成甚
高速数字用 户线 (V D S L ) 系统 。 这 种技 术
在双 绞 线 上 下行 传输速率可 以扩 展至
2 5 M b p s ~ 5 2 M b p s , 同时 允许 1 . 5 M b p s 的上
优势非 常明显 , 首先 可以 充 分 利 用 电信 网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系统凭借其建设速度快 、运营成本低 、
投资回收快 等特点 , 受到电信 运营商的 青睐 。
目前 , 宽带无线 接入技术的发展极
为迅 速 , 各种 微 波 、 线 通 信 领 域 的 先 无
宽带 无线接 入是 实现宽 带网 络接 入 的一种快捷部署方式。 运营商通过它可以 为用户提供更为灵 活的接入业务 , 满足多 种宽带需求 , 并实现语音和数据业务 的集
成。
进手段和方法不 断引入 , 各种宽 带固定
无 线 接 入 技 术迅 速 涌 现 ,包 括 35 H .G z
频 段中宽带无线接入 系统 、6 Hz 2 G 频段
L S系统和无限局域网 WL N等。 MD A 宽 带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 一 方面充分利用过去未被开发 、 或者 应用 不 是 很 广 泛 的 频 率 资 源 ( 2 G、 如 . 4 工作频段 ) 实现尽量高的接入速率 ; , 另
一
中 国 的 宽 带 无 线 市 场 刚 刚 起 。 以 L S M S WL N、 Ma MD 、 MD 、 A Wi x等 技 术 为 代
35 57 2 G 3 G、8 甚 至 6 G 的 . G、 . G、6 、0 3G 0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表的宽带无线接入 技术 ,因其大容量 、 多 用户将超过 5 0 0 0万 , 2 1 到 0 0年数据 用户
C A、P等 ,以实 现更大的频谱利 用 DM I
率 、 丰 富 的业 务 接 入 能 力和 更 灵 活 的 更 宽带分配方法。
为了规范 35 Hz . G 频段和 2 G z 6 H 频 段的无线接入系统 , 信息产业部科技 司
主 持 成 立 了专 门 的 项 目组 。 前 已 颁 布 目
有线通信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及应用分析

有线通信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及应用分析【摘要】光纤接入网技术作为有线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在提升通信速度和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纤接入网技术的概述,包括其基本原理和优势。
然后对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探讨了其从初期发展到现在的技术演变。
接着对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光纤传输、光纤传感和光纤器件等方面。
在对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分析中,探讨了其在宽带接入、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场景。
对光纤接入网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对相关领域的启示,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光纤接入网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概述、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应用分析、未来发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光纤接入网技术领域,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瓶颈,如光纤接入网技术的标准化、成本控制、网络安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对光纤接入网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通信网络的性能和效率,还能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促进信息社会的建设和进步。
本文将对光纤接入网技术及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光纤接入网技术是当今通信领域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其在提高网络带宽、加快数据传输速度、改善通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应用,用户可以获得更加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实现高清视频、大容量文件传输等功能。
而对于企业和机构来说,光纤接入网技术可以帮助提高办公效率、降低通信成本,同时也能够支持更多复杂的网络应用。
在科研领域,光纤接入网技术的研究意义尤为重要。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可以拓展关于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
光纤接入网技术的研究还将为未来通信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建设,推动信息化进程。
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什么是接入网呢? ➢ 接入网英文单词缩写为AN(Access Network)
接入网
核心网
➢接入网通俗理解是将用户连接到核心网的网络 ➢用户可以只是一台设备,也可以是多台设备组成的网 络(驻地网CPN) ➢用户通过接入网使用核心网的业务
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
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进程
➢ 英国电信1975年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 ➢ 1979年ITU-T开始着手制定接入网的标准 ➢ 1995年11月,第1个接入网的标准G.902出台
基于电信网的接入网 接入网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出现
➢ 2000年11月,第2个接入网的标准Y.1231出台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接入网的俗称 Last mail(最后一英里) 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最后一公里 First mail(最初一英里) 从用户指向网络方向,最初一公里 注意:“一公里”是一种形象的称呼,并非实际 距离为一公里。
1.2 接入网的标准
➢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IP接入网标准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电信接入网定义的解释: ➢ 接入网组成
接入网是由线缆装置、传输设备等实体构成的一个实施系 统。
➢ 接入网目的
接入网为电信业务提供所需的传送承载能力。 电信业务是在SNI和每一与之关联的UNI之间提供的。
➢ 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由电信管理网进行配置和管理
Q3:电信管理网(TMN)的系统管理接口。
电信管理网(TMN)是收集、处理、传送和存储有 关电信网操作维护和管理信息的一种综合手段,可以提供 一系列管理功能,对电信网实施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