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国标测试方法

水分国标测试方法
水分国标测试方法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GB/T 462-1989

ISO 287《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烘干法)》。

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g。GB/T 450取样。g,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mm,长度不小于150mm的样品条。其总质量至少为50g,立即装入容器中,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mm试样条,并切取距离原样品页边150mm以内的纸或纸板,切好后去掉顶层和底层试样条,将中间的两组合并成一种试样,从边上切取的两组试样组成另外两种试样,每种要有两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至少为50g,立即将各份试样放入容器中,分别称量装有试样条的各容器,计算出每个试样的质量。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取样时测定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含有除水以外能挥发的任何物质的纸及纸板的水分。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水分是指纸或纸板在规定的烘干温度下,烘至恒重时,所减少的质量与试样原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 仪器

4.1 天平:感量0.001

4.2 试样容器:装试样及称重用,要求密封性好。

4.3 干燥器。

4.4 烘箱:温度可以控制在105+2 。

5 容器的准备

取样前,将足数洁净、干燥的容器编上号,并在大气中平衡,然后将每个容器称重,并盖好备用。

6 取样

应按照

7 试样的选取、制备和称重

7.1 当单位是令或包时

7.1.1 测定一批的水分平均含量

纸或纸板的定量小于或等于225 。

从每令或每包的中央至少连续取4张试样,将试样快速折叠或切开,装入容器中,容器内装的试样质量至少为50

纸或纸板的定量大于225 。

从每包或每令的中部取一张或多张试样。取宽度50-75

7.1.2 平板样品中部与边之间水分变化

从每令或每包的中部,连续取若干张样品,将这些样品按下图切成50-75

7.2 当单位是卷筒时mm的样品层,然后将样品层铺平,按纵向切取宽50-75mm 的试样组条,从靠近卷筒两边上各切取一组试样条,在两边之间的中部处切取另一组试样条,或从卷筒上整幅切取。试样切样时注意不要使一叠样品中的纸页或一组样品中的纸条分开。g的试样装入容器中。若50g试样体积过大,可用较少量试样,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mm的试样,较大尺寸沿纸的纵向,对每个位置所取的试样进行试验,并分别报告其结果。min称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相差不大于原试样重的0.1%时,即可认为达到恒重。X(%)按下式计算:--烘干前试样质量,--烘干后试样质量,a.平均值b. 最大最小值对所选取的全部试样c.标准偏差d. 试验次数a.平均值b.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按照7.1.2或7.2.2规定的方法选取的每种试样c.标准偏差d.试验次数e.取样位置

7.2.1 测定一批样品水分的含量

将卷筒外部的损坏层全部取下弃去,如果定量小于,至少再去三层未损坏层。如果定量大于,至少再去一层未损坏层。

将卷筒按横向切取至少厚5

弃去每组试样条的上层和底层纸页,将余下的试样条合并在一起组成试样,并将不少于50

7.2.2 测定横向水分的变化

按照7.1.2规定的方法,在卷筒横幅上至少在三个位置上选择试样,按横向切取宽50-75

8 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入已烘干至恒重的容器中,打开容器的盖子,连盖一起放入105+2 的烘箱中烘干,试样也可以从容器内取出来摊开烘,容器和盖也在同一烘箱中烘干。当烘干结束后,应在烘箱内将容器盖好。如摊开烘,应将纸条放回容器中盖好。移入干

燥器中,冷却30

9 结果计算

水分

式中:

测试结果准确至0.1%。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下述内容:

10.1 要求测定一批水分平均值时

10.2 要求测定平板或卷筒横幅水分的变化时

GBT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11—200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211-2007 代替GB/T 211-199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1和方法B1)适用于所有煤种;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2和方法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C)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以方法A1作为仲裁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 煤碳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GB/T ,ISO 13909-4:2001,NEQ)

211—2007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1,eqv ISO 11722:1999,eqv ISO 1171:1997,eqv ISO 562:1998) 3 方法提要 3.1 方法A(两步法) 3.1.1 方法A1:在氮气流中干燥 一定量的粒度<13mm的煤样,在温度不高于40℃的环境下干燥到质量恒定,再将煤样破碎到粒度<3mm,于(105~110)℃下,在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两步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3.1.2 方法A2:在空气流中干燥 一定量的粒度<13mm的煤样,在温度不高于40℃的环境下干燥到质量恒定,再将煤样破碎到粒度<3mm,于(105~110)℃下,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两步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3.2 方法B(一步法) 3.2.1 方法B1:在氮气流中干燥 称取一定量的粒度<6mm的煤样,于(105~110)℃下,在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3.2.2 方法B2:在空气流中干燥 称取一定量的粒度<13mm(或<6mm)的煤样,于(105~110)℃下,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3.3 方法C(微波干燥法)

T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T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标准号:GB/T211-2007 代替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2008-06-01实行。 水是煤炭的组成部分,煤中水分含量与其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煤中含水量过多,会增加加工利用的难度,同时也会给运输、贮存带来不利的影响;煤中含水量高,其发热量就降低,因为煤在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要消耗相当热量。全水分还是商品煤的定量指标,如:洗精煤的计量指标定在 7.0%。 煤中水分按其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 ·2H 2 O)中的水。 煤中的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在煤的表面上的水,在实际测定中是指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 态时所失去的水。 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指全水分的测定和一般分析实验煤样水分的测 定,这两种测定的原理和操作基本相同。煤中全水分的测定包括内在水分和 外在水分的测定。 全水分

煤的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总和。 1 范围 △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1和方法B1)适用于所有煤种; △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2和方法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C )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方法A1为仲裁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二部分:煤样的制备 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3 方法分类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分类 4 试剂△氮气: 在失去水分同时,氧化加剧,导致全水分测定值偏低。)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白色,易吸水,常用干燥剂,密封贮存)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常用干燥剂) 5 仪器设备 方法A1(在氮气流中干燥) 方法A2(在空气流中干燥) 方法C(微波干燥法)

煤样水分的测定

煤样水分的测定 一、内水的测定 1 测定原理:空气干燥法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2 仪器、设备: 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内装有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 ,高25mm ,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分析天平:感量。 3测定步骤: 在预先干燥并恒重过(精确至的称量瓶中称取粒度小于 mm 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g ,精确至,平摊在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将称好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 3~5min 就开始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 ,无烟煤干燥1~.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 后,称量。然后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 ,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 .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4 结果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下式计算: Mad == m m 1 × 100 式中: Mad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

m——煤样的质量,g。 5水分测定的精密度: 水分测定的重复性如下表规定。 附: 仪器分析(内水测定简易操作步骤) 1准备好水/灰分坩埚,试验样品,样勺,检查控制线路和电源线路是否坚固好。 2打开电源,启动计算机。 3双击《SDTGA5000a》软件 4单击《设置》中的《参数设置》,水分方法[自定义水]单击《保存》 5单击〈〈实验〉〉中的〈〈称样〉〉;称量项目[水分],测试方法[自定义水],试样个数[],新编号;单击〈〈开始〉〉,按提示操作(放入坩埚,加入试样),点击〈〈确认〉〉。该试验一般需用时30min。 6实验结束后,系统进入“恒温”状态。 7退出〈〈SDTGA5000a〉〉软件,关闭计算机。 二. 外水的测定 1 测定原理:空气干燥法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70~80℃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2 仪器、设备: 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内装有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浅盘:有镀锌薄铁板或铝板等耐腐蚀又耐热的材料制成;其面积能以大约cm2煤样的比例容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国标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商品煤样、生产煤样和煤层煤样的全水分测定。全水分是指煤样在采取时所含水分的总量。 本标准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三种方法,其中方法A 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并作为测定烟煤和无烟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而方法B 和C 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并以方法B 作为测定褐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 方法要点:煤样在105?110C或145土5C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以煤样的失重计算水分的百分含量。 1仪器设备 1.1干燥箱:内附鼓风机,并带有自动调温装置,温度能保持在105?110C或145± 5C范围内。 1.2浅盘:由镀锌薄铁板或铝板等耐腐蚀又耐热的材料制成,其面积能以大约每平方厘米 0.8g 煤样的比例容纳500g 煤样。而且盘的重量应小于500g。 1.3托盘天平:感量为1g 和5g 各一台。 1.4干燥器:内装干燥剂(变色硅胶或未潮解的块状无水氯化钙)。 1.5玻璃称量瓶:直径为70mm高为35?40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1.6 分析天平:感量为1mg。

2煤样的制备 2.1按照GB 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第 3.9 条缩制煤样。 2.2方法A和B采用最大粒度不超过13mm煤样量约2kg。方法C采用最大粒度不超过6mn,煤样量不应少于300g①。 2.3 在测定全水分之前,首先应检查装有煤样的容器的密封情况,然后将其表面擦拭干净,用托盘天平(1.3)称重②,并与容器上标签所注明的重量进行核对。如果称出的煤样毛重(即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小于标签上所注的毛重(不超过1%),并且能确定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没有损失时,应将减轻的重量作为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量。并计算出该量对煤样净重(标签上煤样毛重减去容器的重量)的百分数(W1),在计算煤样全水分时,应加入这项损失,并将容器中的煤样充分地混合。 注:①GB47—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3.9.3全水分煤样粒度小于3mm煤样量100g的规定改为本条的规定。 ②当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不超过1kg 时,应采用感量为1g 的托盘天平进行称重。 3测定步骤 3.1方法A 用已知重量的干燥、清洁的浅盘(1.2)称取煤样500g(称准到1g),并将盘中的煤样均匀地摊平。将装有煤样的浅盘放入预先鼓风注并加热到105?110C的干燥箱(1.1)中,在不断 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2?2.5h,无烟煤干燥3?3.5h。再从干燥箱中取出浅盘,趁热称重

煤炭化验设备化验水分的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938932335.html, 根据GB/T213-2008《煤的水份测定方法》的要求,为大家简介叙述煤炭化验设备化验煤炭水分的方法: 1做水分前先把鼓风干燥箱升温至105度(国标的标准温度),恒温等待实验。 2全水又叫外水用字母(mar)表示。我们做全水时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空气煤样1g,称准到0.0001g放入干燥箱里进行烘干。两个半小时以后取出,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大约5-10min 后放入天平进行称量。 3全水份=减少的重量比上空气煤样*100% 4分析水也叫内水用字母(mad)表示。我们做分析水时取小于0.2mm的煤样1g,称准到0.0001g。放入105度恒温的干燥箱里。烘干2.5个小时,取出后放在空气中自然冷却,5-10min 放入天平称量。 5分析水=减少的重量比上空气煤样*100% 这种方法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常用的做水分的方法,精度高,不过时间过长,不适合大批量做样。有我们全自动水分测定仪10-20min可连续测量9个样品,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根据GB/T213-2008《煤的水份测定方法》的要求,为大家简介叙述煤炭化验设备化验煤炭水分的方法: 1做水分前先把鼓风干燥箱升温至105度(国标的标准温度),恒温等待实验。 2全水又叫外水用字母(mar)表示。我们做全水时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空气煤样1g,称准到0.0001g放入干燥箱里进行烘干。两个半小时以后取出,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大约5-10min 后放入天平进行称量。 3全水份=减少的重量比上空气煤样*100% 4分析水也叫内水用字母(mad)表示。我们做分析水时取小于0.2mm的煤样1g,称准到0.0001g。放入105度恒温的干燥箱里。烘干2.5个小时,取出后放在空气中自然冷却,5-10min 放入天平称量。 5分析水=减少的重量比上空气煤样*100% 这种方法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常用的做水分的方法,精度高,不过时间过长,不适合大批量做样。有我们全自动水分测定仪10-20min可连续测量9个样品,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1题目:煤中全水分的测定GB/T 211 –1996 方法B(空气干燥法) 2目的:测定煤的空气干燥基水分 3煤炭化验设备: 3.1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3.2 玻璃称量皿:直径70mm,高35--40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3.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3.4 电子天平:JF1004型感量0.0001g。 3.5 托盘: 4试剂和材料: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5煤中全水分的测定实验步骤: 5.1 预先将干燥箱鼓风并加热到105~110℃。 5.2 称量预先干燥过的称量皿,精确到0.2mg,记录称量皿的质量。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塑料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1.GB1033-70 塑料比重试验方法 2.GB1034-70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GB1035-70 塑料耐热性(马丁)试验方法 4.GB1036-70 塑料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5.GB1037-70 塑料透湿性试验方法 6.GB1038-70 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 7.GB1408-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试验方法 8.GB1409-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下相对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方法 9.GB1410-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统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10.GB1411-78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高压小电流间歇耐电弧试验方法 11.GB1039-79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2.GB1040-79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13.GB1041-79 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14.GB1042-79 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15.GB1043-79 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6.GB1633-79 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 17.GB1634-79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 18.GB1635-79 塑料树脂灰分测定方法 19.GB1636-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20.GB1841-80聚烯烃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1.GB 1842-80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22.GB1843-80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23.GB1846-80 聚氯醚树脂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24.GB1847-80 聚甲醛树脂稀溶液粘试验方法 25.GB2406-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26.GB2407-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27.GB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28.GB240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29.GB2410-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30.GB2411-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31.GB2412-80 聚丙烯等规指数测试方法 32.GB1657-81 增塑剂折光率的测定 33.GB1662-81 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34.GB1664-81 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35.GB1665-81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36.GB1666-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韦氏天平法) 37.GB1667-81 增塑剂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 38.GB1668-81 增塑剂酸值的测定(一) 39.GB1669-8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40.GB1670-81 增塑剂热稳定性试验 41.GB1671-81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开口杯法) 42.GB1672-81 增塑剂体积电阻系数的测定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008-06-08 00:12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total moisture in coal 国家标准局1984-08-07 发布1985-05-01 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商品煤样、生产煤样和煤层煤样的全水分测定。全水分是指煤样在采取时所含水分的总量。 本标准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三种方法,其中方法A 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并作为测定烟煤和无烟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而方法B 和C 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并以方法B 作为测定褐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 方法要点:煤样在105~110℃或145±5℃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以煤样的失重计算水分的百分含量。 1 仪器设备 1.1 干燥箱:内附鼓风机,并带有自动调温装置,温度能保持在105~110℃或145±5℃范围内。 1.2 浅盘:由镀锌薄铁板或铝板等耐腐蚀又耐热的材料制成,其面积能以大约每平方厘米0.8g煤样的比例容纳500g 煤样。而且盘的重量应小于500g。 1.3 托盘天平:感量为1g 和5g 各一台。 1.4 干燥器:内装干燥剂(变色硅胶或未潮解的块状无水氯化钙)。 1.5 玻璃称量瓶:直径为70mm,高为35~40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1.6 分析天平:感量为1mg。 2 煤样的制备

2.1 按照GB 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第 3.9 条缩制煤样。 2.2 方法A 和B 采用最大粒度不超过13mm,煤样量约2kg。方法C 采用最大粒度不超过6mm,煤样量不应少于300g①。 2.3 在测定全水分之前,首先应检查装有煤样的容器的密封情况,然后将其表面擦拭干净,用托盘天平(1.3)称重②,并与容器上标签所注明的重量进行核对。如果称出的煤样毛重(即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小于标签上所注的毛重(不超过1%),并且能确定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没有损失时,应将减轻的重量作为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量。并计算出该量对煤样净重(标签上煤样毛重减去容器的重量)的百分数(W1),在计算煤样全水分时,应加入这项损失,并将容器中的煤样充分地混合。 注:①GB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3.9.3 全水分煤样粒度小于 3mm,煤样量100g 的规定改为本条的规定。 ②当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不超过1kg 时,应采用感量为1g 的托盘天平进行称重。 3 测定步骤 3.1 方法A 用已知重量的干燥、清洁的浅盘(1.2)称取煤样500g(称准到1g),并将盘中的煤样均匀地摊平。将装有煤样的浅盘放入预先鼓风注并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1.1)中,在不断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2~2.5h,无烟煤干燥3~3.5h。再从干燥箱中取出浅盘,趁热称重。然后进行检查性的试验,每次试验30min,直到煤样的减量不超过1g 或者重量有所增加时为止。在后一情况下,应采用增重前的一次重量作为计算依据。 注:将称好煤样的盘子放入干燥箱之前3~5min 开始鼓风。 3.2 方法B 用已知重量的干燥、清洁的浅盘(1.2)称取煤样500g(称准到1g),并将盘中的煤样均匀地摊平。

GBT211_2007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标准号:GB/T211-2007 代替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2008-06-01实行。 水是煤炭的组成部分,煤中水分含量与其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煤中含水量过多,会增加加工利用的难度,同时也会给运输、贮存带来不利的影响;煤中含水量高,其发热量就降低,因为煤在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要消耗相当热量。全水分还是商品煤的定量指标,如:洗精煤的计量指标定在7.0%。 煤中水分按其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 图 1 煤中水分存在状态的分类 例如:硫酸钙(CaSO4·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中 的水。 煤中的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在煤的表面上的水,在实际测定中是指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失去的水。 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指全水分的测定和一般分析实验煤样水分的测定,这两种测定的原理和操作基本相同。煤中全水分的测定包括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测定。 煤的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总和。 1范围 △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1和方法B1)适用于所有煤种; △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2和方法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C)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方法A1为仲裁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二部分:煤样的制备 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3 方法分类 图 2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分类 4 试剂 △氮气:99.9%,含氧量<0.01%。(氮气为实验室常用惰性气体,主要作 用——防止样品氧化。若干燥时通入含氧量>0.01%的氮气,会 使煤样在失去水分同时,氧化加剧,导致全水分测定值偏低。)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白色,易吸水,常用干燥剂,密封贮存)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常用干燥剂) 5 仪器设备 △空气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和鼓风装置,能控温在(30~40)℃和 (105~110)℃范围内,有气体进、出口,有足够的换气量,如 每小时可换气5次以上。 △通氮干燥箱:带自动控温装置,能控温在(105~110)℃范围内,可容 纳适量的称量瓶,且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氮气进、出口, 每小时可换气15次以上。 方法A1(在氮气流中干燥) 方法A2(在空气流中干燥) 方法C(微波干燥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GBT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211-2007 代替GB/T 211-199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1和方法B1)适用于所有煤种;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2和方法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C)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以方法A1作为仲裁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 19494.2 煤碳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GB/T 19494.2-2004,ISO 13909-4:2001,NEQ)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1,eqv ISO 11722:1999,eqv ISO 1171:1997,eqv ISO 562:1998) 3 方法提要 3.1 方法A(两步法) 3.1.1 方法A1:在氮气流中干燥 一定量的粒度<13mm的煤样,在温度不高于40℃的环境下干燥到质量恒定,再将煤样破碎到粒度<3mm,于(105~110)℃下,在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两步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3.1.2 方法A2:在空气流中干燥 一定量的粒度<13mm的煤样,在温度不高于40℃的环境下干燥到质量恒定,再将煤样破碎到粒度<3mm,于(105~110)℃下,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两步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 3.2 方法B(一步法) 3.2.1 方法B1:在氮气流中干燥

塑料材料测试国标大全

序号业务内容测验类型依据标准试验设备与仪器GB GB1033-86ASTM ASTM D7921 塑料比重试验 ISO ISO 1133电子比重计 GB GB1034-70ASTM D 5702塑料吸水性试验ISO ISO 62红外线水分计 GB GB3682-83ASTM ASTM D-12383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MFR ,MVR)试验ISO ISO 1133熔体流动速率仪 GB GB2411-80ASTM ASTM D-22404 橡胶邵氏硬度试验 ISO 邵氏硬度计 GB GB/T 1039GB1040.4GB1040.2ASTM ASTM D3685 塑料拉伸强度试验塑料断裂伸长率试验 ISO ISO 1271ISO3268ISO6239GB GB1042-79ASTM ASTM D7906 塑料弯曲强度试验塑料弯曲模量试验 ISO ISO 178JPL 系列微控电子拉力 机 7 塑料简支梁缺口冲击试验塑料简支梁无缺口冲击试验 GB GB1043-79 简支梁冲击试验机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2918-1998) 1.0原理:把试样暴露在规定的状态环境或温度中,那么试样与状态调节环境或温度之间即可达到可再现的温度和/或含湿量平衡的状态。 2.0标准环境 标准环境代号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备注 23/502350应该使用这种标准环境, 除非另有规定 27/652765对于热带地区如各方商定 可以使用 3.0标准环境的等级 等级温度容许偏差(℃) 相对湿度容许偏差(﹪) 23/5027/65 1(加严)±1±5±5 2(一般)±2±10±10 4.0状态调节 a.状态调节的周期应在材料的相关标准中规定。当在相应标准中未规定状态调节周期时,应采用下列周期:对于标准环境23/50和27/65,不少于88小时。对于18~28﹪的室温,不少于4小时。 5.0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状态调节后的试样应在与状态调节相同的环境或温度下进行试验,在任何情况下,试验都应在将试样从状态调节环境内取出后立即进行。

煤的全水分测定

1、煤的全水分测定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没的全水分测定中的关键问题是要保证原来煤样的水分没有损失也没有 增加,即从制样到测试前的全过程中煤样中的水分没有变化,因此必须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采集的全水分试样保存在密封良好的容器内,并放在阴凉的地方; 制样操作要快,最好用密封式破碎机; 进行全水分测定的煤样不宜过细,如要用较细的试样进行测定,则测定该用密封式破碎机或用两步法进行测定——先破碎成较大颗粒测其外在水分,再破碎到较细颗粒测其内水。 2、目前测定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标准方法有那几种?其原理是什么?个有什么特点?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最常用的是加热干燥和共沸蒸馏法。 (一)、加热干燥法分为干燥失重法和直接重量法。干燥失重法为煤样在105~110℃下加热干燥,根据试样的质量损失来测定水分,方法简单,对于年老煤比较适合,但是由于空气中加热时间教长(1~2h),煤样容易氧化增重,而使测定结果偏低,对于年轻煤影响尤其大。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一般采用两种措施。一种是在真空或惰性气氛(如氮气)中加热,避免煤与氧接触;另一种是适当提高加热温度同时尽量缩短加热 时间一减弱氧化程度,如国家标准GB212-77《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规定的在145℃±5℃下烘烤1h测定褐煤水分的方法。 直接重量法是在煤样于105~110℃下,在干燥氮气中加热驱出的水分,用含吸水剂的吸收管吸收,根据吸收管的增重来测定水分,起特定是由于在氮气流中加热不存在氧化问题,所以结果也比较准确,但仪器设备和测定步骤比较干燥失重法麻烦。 (二)、共沸蒸馏法系将煤样悬浮在一种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如甲苯或二甲苯)中,加热蒸馏,煤中水分被有机溶剂蒸汽带出后冷凝收集在一个带刻度的接受管中,根据所收集的水的体积,测定出没的水分含量。它是一种很准确的方法,但是试样用量较多,使用的溶剂甲苯或二甲苯为易燃、有毒物质,而且对于年轻褐煤常用的两种

国家标准塑料及塑料制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14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15 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6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7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8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9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1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2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23 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 24 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 25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26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7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28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9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0 GB/T 1634.3-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31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32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33 GB/T 1844.1-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34 GB/T 1844.2-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35 GB/T 1844.3-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36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37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38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39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40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41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42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43 GB/T 2546.2-2003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国标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商品煤样、生产煤样和煤层煤样的全水分测定。全水分是指煤样在采取时所含水分的总量。 本标准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三种方法,其中方法A 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并作为测定烟煤和无烟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而方法B 和C 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并以方法B 作为测定褐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 方法要点:煤样在105~110℃或145±5℃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以煤样的失重计算水分的百分含量。 1 仪器设备 1.1 干燥箱:内附鼓风机,并带有自动调温装置,温度能保持在105~110℃或145±5℃范围内。 1.2 浅盘:由镀锌薄铁板或铝板等耐腐蚀又耐热的材料制成,其面积能以大约每平方厘米0.8g煤样的比例容纳500g 煤样。而且盘的重量应小于500g。 1.3 托盘天平:感量为1g 和5g 各一台。 1.4 干燥器:内装干燥剂(变色硅胶或未潮解的块状无水氯化钙)。 1.5 玻璃称量瓶:直径为70mm,高为35~40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1.6 分析天平:感量为1mg。

2 煤样的制备 2.1 按照GB 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第 3.9 条缩制煤样。 2.2 方法A 和B 采用最大粒度不超过13mm,煤样量约2kg。方法C 采用最大粒度不超过6mm,煤样量不应少于300g①。 2.3 在测定全水分之前,首先应检查装有煤样的容器的密封情况,然后将其表面擦拭干净,用托盘天平(1.3)称重②,并与容器上标签所注明的重量进行核对。如果称出的煤样毛重(即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小于标签上所注的毛重(不超过1%),并且能确定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没有损失时,应将减轻的重量作为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量。并计算出该量对煤样净重(标签上煤样毛重减去容器的重量)的百分数(W1),在计算煤样全水分时,应加入这项损失,并将容器中的煤样充分地混合。 注:①GB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3.9.3 全水分煤样粒度小于3mm,煤样量100g 的规定改为本条的规定。 ②当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不超过1kg 时,应采用感量为1g 的托盘天平进行称重。 3 测定步骤 3.1 方法A 用已知重量的干燥、清洁的浅盘(1.2)称取煤样500g(称准到1g),并将盘中的煤样均匀地摊平。将装有煤样的浅盘放入预先鼓风注并加热到105~110℃

塑料测试方法(中文版)

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ASTM D 638, ISO R527, DIN 53455, DIN53457 了解材料对负载的响应程度是了解材料性能的基础。通过测试在一定应力下材料的变形程度(应变),设计者可以预测材料在其工作环境下的应用(如图1)。 图1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A:弹性形变的极限值 B:屈服点 C:最大强度 O-A:屈服区域,发生弹性形变 超过A点:塑性变形 图2:ASTM D 6, 拉伸试样的尺寸 模量:应力/应变 Mpa

屈服应力: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 Mpa 断裂应力发生断裂时的应力 Mpa 断裂伸长率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变% 弹性极限开始发生弹性形变的终点 弹性模量发生在塑性变形时的模量 Mpa 测试速度: A速度:1mm/mm 拉伸模量 B速度:5mm/mm 填充材料 的拉伸应力/应变 C速度:50mm/mm 为填充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 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ASTM D 790, ISO 178, DIN 53452 弯曲强度是用来测量材料抵制挠曲变形的能力或者是测试材料的刚性。与拉伸负载不同的是,在测试弯曲时,所有的应力加载在一个方向上。用压头压在试样的中部使其形成一个3点的负载,在标准测试仪上,恒定的压缩速度为2mm/mm. 通过计算机收集的数据,测绘出试样的压缩负荷-变形曲线,来计算压缩模量。在曲线的线性区域至少取5个点的负载和变形。 弯曲模量(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表征材料弯曲性能的重要指标。压缩模量是指在应力-应变的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之比。 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的单位都是Mpa。 图3:弯曲测试示意图 耐磨性能测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国标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国 标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商品煤样、生产煤样和煤层煤样的全水分测定。全水分是指煤样在采取时所含水分的总量。 本标准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三种方法,其中方法A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并作为测定烟煤和无烟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而方法B和C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并以方法B作为测定褐煤全水分的仲裁方法。 方法要点:煤样在105~110℃或145±5℃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以煤样的失重计算水分的百分含量。 1仪器设备 1.1干燥箱:内附鼓风机,并带有自动调温装置,温度能保持在105~110℃或 145±5℃范围内。 1.2浅盘:由镀锌薄铁板或铝板等耐腐蚀又耐热的材料制成,其面积能以大约每平方厘米0.8g煤样的比例容纳500g煤样。而且盘的重量应小于500g。 1.3托盘天平:感量为1g和5g各一台。 1.4干燥器:内装干燥剂(变色硅胶或未潮解的块状无水氯化钙)。 1.5玻璃称量瓶:直径为70mm,高为35~40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1.6分析天平:感量为1mg。 2煤样的制备

2.1按照GB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第 3.9条缩制煤样。 2.2方法A和B采用最大粒度不超过13mm,煤样量约2kg。方法C采用最大粒度不 超过6mm,煤样量不应少于300g①。 2.3在测定全水分之前,首先应检查装有煤样的容器的密封情况,然后将其表面擦 拭干净,用托盘天平(1.3)称重②,并与容器上标签所注明的重量进行核对。如果 称出的煤样毛重(即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小于标签上所注的毛重(不超过1%),并且能确定煤样在运送过程中没有损失时,应将减轻的重量作为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量。并计算出该量对煤样净重(标签上煤样毛重减去容器的重量)的百分数(W1),在计算煤样全水分时,应加入这项损失,并将容器中的煤样充分地混合。注:①GB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中3.9.3全水分煤样粒度小于3mm,煤样量100g的规定改为本条的规定。 ②当煤样与容器的总重量不超过1kg时,应采用感量为1g的托盘天平进行称重。 3测定步骤 3.1方法A 用已知重量的干燥、清洁的浅盘(1.2)称取煤样500g(称准到1g),并将盘中的煤样均匀地摊平。将装有煤样的浅盘放入预先鼓风注并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1.1)中,在不断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2~2.5h,无烟煤干燥3~3.5h。再从干燥箱中 取出浅盘,趁热称重。然后进行检查性的试验,每次试验30min,直到煤样的减量 不超过1g或者重量有所增加时为止。在后一情况下,应采用增重前的一次重量作 为计算依据。

煤样水分的测定

煤样水分的测定

————————————————————————————————作者: ————————————————————————————————日期: ?

煤样水分的测定 一、内水的测定 1 测定原理:空气干燥法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2 仪器、设备: 2.1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内装有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2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2.3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 ,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2.4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 3测定步骤: ? 在预先干燥并恒重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中称取粒度小于0.2 mm 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 ,精确至0.0002g ,平摊在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将称好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 3~5min 就开始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1.5h.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 n) 后,称量。然后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 ,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 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4 结果计算: ?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下式计算: Mad == m m 1 × 100 式中: Mad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m ——煤样的质量,g 。 5水分测定的精密度: 水分测定的重复性如下表规定。 水分/% 重复性限Mad/% <5.00 0.20 5.00—10.00 0.30 >10.00 0.40 附: 仪器分析(内水测定简易操作步骤) 1准备好水/灰分坩埚,试验样品,样勺,检查控制线路和电源线路是否坚固好。 2打开电源,启动计算机。 3双击《SDT GA5000a 》软件 4单击《设置》中的《参数设置》,水分方法[自定义水]单击《保存》 5单击〈〈实验〉〉中的〈〈称样〉〉;称量项目[水分],测试方法[自定义水],试样个数[],新编号;单击〈〈开始〉〉,按提示操作(放入坩埚,加入试样),点击〈〈确认〉〉。该试验一般需用时30mi n。 6实验结束后,系统进入“恒温”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