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学概论 木犀科植物药用价值

植物科学概论 木犀科植物药用价值
植物科学概论 木犀科植物药用价值

木犀科梣属药用植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Oleaceae Fraxinus genus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Medicinal Plant Research

【摘要】梣属植物是重要的观赏及经济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对其进行的研究逐年增多,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梣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梣属;化学成分;传统药学;药理作用

我国木犀科梣属约30 种,供药用的计9 种3 变种,多以其树皮入药。,绝大部分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在保加利亚分布最多,我国代表植物有白蜡树。梣属下面又包含很多个种,梣属植物大多数足落叶乔木,很少是灌木。梣属植物在经济、商业、医药上具有重要价值,如我国特产的梣分布遍布全国,可作行道或护堤树,枝叶可放养白蜡虫。梣属植物木质坚韧细密,为建筑、家具、农具的优质木材,其枝条可用作编筐篓的编制材料。

l 常见及重要梣属药用植物

1.1白枪杆( 科学的民间药草)

半落叶乔木。小枝四棱形,密被棕色绒毛。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密被白色绒毛,总柄与小叶柄之间有翼。花序被毛; 苞片披针形,宿存; 花曹钟状,4 浅裂,密被须状毛;花瓣4 ,长卵形,绿白色; 雄蕊2 ,花丝短,花药长椭圆形; 子房被细毛,花柱光滑,柱头二裂。翅果匙形,疏生短毛。花期5 月。产地以其根皮入药,称“根根药”; 以树皮入药称“大树皮”,为著名的民问抗疟药。

1.2锈毛白枪杆( 云南) 锈毛白蜡树(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形态与白枪杆相似,但小叶7 一2 1 ,卵状披针形,叶柄及叶脉密被锈色绒毛。产地以其树皮入药,称“跳皮树”,治痢疾、腹泻及蛔虫症

1.3 大叶梣(苦枷白蜡树,花曲柳)

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常具灰白色地衣斑,小枝粗状,皮孔棕色,芽鳞密被褐色柔毛,花后渐脱落,并留有具毛的芽鳞痕。先端渐尖或骤凸,边缘具粗锯齿,叶背中肋基部及叶轴关节处密生锈毛。花两性与雄性异株; 顶端钝或微凹。花期5 月。现在大范围的种植已经成规模,可是也面临很大的问题。花曲柳窄吉丁的危害已经非常严重了,病害的防治的成本也在制约它的发展。

1.4 白蜡树

落叶乔木,幼枝灰绿色,光滑,皮孔小,浅棕色。顶端小叶较大,先端渐尖,萌生枝上的顶端小叶常钝圆,基部宽楔形,锯齿,叶背中脉基部有白色绒毛。花单性异株; 圆锥花序,雄花序密集,雌花序疏散,花粤长筒状

因树上放养白蜡虫,故取名白蜡树,又是固沙树种,木犀科白蜡属植物的通称,又称梣。本属约7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极少数向南延伸至热带。中国约有20余种白蜡树。木材坚韧,耐水湿,制做家具、农具、胶合板等用;枝条可编筐;树皮称“秦皮”,中医用作清热药。现在白蜡树已经成为梣属里利用率最高的品种。

1.5水曲柳

落叶养木,高达20 一30 米,树干粗壮而伸直,树皮灰褐色,皮鳞粗糙; 小枝灰绿色至灰棕色,树下部小叶片常较大而上部则较小,雌雄异株。圆锥花序干去年枝上侧生,

光叶开放,小花无花曹和花瓣,雄花序较紧密,花梗短,花丝短,花药长; 雌花序较疏散,偶见退化的雄蕊和花尊,花柱极短,柱头膨大,先端二裂。分布干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以及陕西、河南、甘肃、湖北,此外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有分

布。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作秦皮药用。本种生长迅速,树高大,树干伸直,本质坚韧,是我国北方林业的珍贵树种。

2传统药学应用

梣属植物因为其有利尿和轻度泻下作用在世界上许多地方被用于治疗便秘、水肿、关节炎、风湿痛、膀胱炎、头皮搔痒等症。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用梣属F.mal a·cophylla的根作为解热药、抗疟药、抗鼻炎、抗炎药、止血等使用;白蜡树的茎皮在四川等地区作秦皮用,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还有用梣属植物来治疗口腔炎、牙痛、发热、泌尿系统感染等。梣属F.j aponi ca(日本产) 植物的根已在日本作为利尿、退热、止痛、抗风湿痛药获得上市应用.F.a-mer i can觚也具备类似的功效,中国产的F.bungeana被用作治疗腹泻、关节炎、发热等症。在欧亚地区,F.exc el si or的叶和根被作为利尿和抗风湿药使用哺。20世纪初,梣属植物的叶子主要被用来治疗发热和风湿症。F.excel s i or 和F.ornus的树皮和叶子在保加利亚和波兰地区被作为创伤愈合药、抗腹泻药、抗痢疾药等使用归。

3植物化学成分

目前研究发现存在于梣属植物中的化合物有香豆素类、裂环环烯醚萜类、苯基乙醇类等,其中裂环环烯醚萜类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梣属植物还含有木脂索类、黄酮类、单酚类化合物等,但含量不高。香豆素类是榉属植物区别于木犀科其他属植物的主要成分,在过去一直是研究热点,最近几年对梣属植物的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研究不断增加。

3.1香豆素类:香豆素类大多以游离态存在于梣属植物中,约有23种,如东莨菪内酯、秦皮素、野莴苣苷、异秦皮素等。梣属植物最少的含有l 类香豆素,最多的含有14

类香豆索,绝大多数在1到14类之间。其中,具糖苷结构的香豆素七叶苷和秦皮甙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梣属植物中。只是两者的比例不同,在F.ornus bar k、F.s ogdi ana和F.Syr i aca中七叶苷占大多数,而在F.excel s i or 和F.oxycarpa中七叶苷含量很少。

3.2裂环环烯醚萜类

3.2.1oleoside型和lO—hydr oxyoleoside型的裂环环烯醚萜类:有28种此类化合物存在于梣属植物中,它们通常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也有一些是以酯键结合存在,酯化部位通常在C一7、C—l l 位上。

3.2.2裂环环烯醚萜C一2”上含氧衍生物:从F.americana中分离得到4种衍生物,分别是羟基衍生物和甲氧基衍生物,其在分离过程中性质稳定不会相互转换。

3.2.3 酰化裂环环烯醚萜苷类:从F.0xycarpa中分离得到3种裂环环烯醚萜苷衍生物Fraxicarboside A,Fraxicarboside B和Fraxicarboside C,在葡萄糖基的6位炭原子上可以是H基,也可以是酰基(acyl )。

3.2.4 甲基化裂环环烯醚萜苷类:Ca l i s I 等从F.angul s t i f olia中分离得到2种甲基化衍生物。

3.2.5多环裂环环烯醚萜类:多环裂环环烯醚萜类只存在于F.ornus,F.uhde i 和F.ins ul aris中。两个羟基苯衍生单元通过二苯醚键形成可弯曲的多元环。

3.2.6二元裂环环烯醚萜类:这种萜类由两个ol eside基团连接到糖基上。这种结构的裂环环烯醚萜存在于Jasminumspp和其他木犀科中。

3.2.7裂环环烯醚萜苷元:calisI等发现0leobut yl 和lig.stmbut yl 存在于F.oxyca rpa 中。

3.2.8具重排结构的裂环环烯醚萜类:这种重排裂环环烯醚萜类由另外一种裂环环烯醚萜重排而来的,如Ligstra可由l i gs怕s i de 在水解条件下重排而来。

3.3苯乙醇苷:九种苯乙醇苷类存在于Fraxinus gpp.中,这九种苯乙醇苷化合物苯环及葡萄糖环上取代基都不相同。

3.3.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苯乙醇苷类:从F.omus中分离得到的Frachi noside和escuside 互为同分异构体,其由香豆索糖苷和裂环环烯醚萜糖苷通过香豆素糖苷糖基与裂环环烯醚萜7位炭上的羧基连接而成。

3.4木脂素类:梣属中的木脂索类化合物主要以芝麻素型存在,有些则连有糖基。在日本产的山茶巾检测到橄榄脂素和cycl ool ivi l 。

3.5黄酮类:22种黄酮类化合物被发现存在于梣属植物中。黄酮苷的糖基主要是在7位炭上,黄酮醇的糖基主要存在于3位炭上。

3.6单酚类化合物

3.6.1酚酸及其衍生物:6种苯甲酸衍生物被发现存在于梣属植物中。

3.6.2苯丙素苷类化合物:松柏苷、丁香甙等3种苯丙素苷类化合物被发现存在于榉属植物中。

3.7甾醇和三萜类:三萜类化合物有如熊果酸、齐墩果酸、白桦脂酸、桦木素、β一谷甾醇,它们在梣属植物中分布很广泛。

3.8其他:利用气质联用色谱还分离检测到F.excel s i or种子含茉莉酸、赤霉索等化合物。

4 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

4.1抗菌活性:梣属植物F.excelsio树皮的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对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F.excelsior叶的提取物则对真菌或霉菌有抑制作用。Grujic—Vacic等研究发现F.ornus 和dF.excelsior对11种微生物有生长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很明显。Lam-brev等发现乙醇提取物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其中主要是香豆素类和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对各类菌素起了主要抑制作用。

4.2补体抑制和抗炎作用:F.j aponic的水或甲醇提取物抑制了角叉藻聚糖导致的大鼠皮肤肿胀。七叶灵等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可抑制因紫外线导致的豚鼠皮肤损伤。F.excelsior 的树皮和叶子在古代被用于风湿症药物治疗树皮的乙醇提取物是抗炎和抗风湿植物药Phytod-olor N的组份之一。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对抗炎作用有影响,Strehl 等观察了植物药Phyt odolor N对这种酶的影响,表明F.excelsior提取物对酶的抑制作用很显著。Stefanova对F.omus的树皮提取物及秦皮甲素对急性感染过程作了研究,表明提取物相对秦皮甲索来说显著低降低了溶血效应。提取物和秦皮甲素对CP产生50%抑制作用的浓度分别是5μg∕㎎和10μg∕㎎。在体外以不同浓度、不同类型香豆素对正常人血清经典和旁路补体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是这些香豆素至少对一种补体途径产生作用,但不呈剂量依赖性的。有些化合物间表现出协同效应,激活一种途径的同时抑制了另外一种途径。

研究还发现秦皮甲索降低了巴豆油导致的小鼠皮肤肿涨及减少粒性白细胞浸润。体外研究发现梣属植物中裂环环烯醚萜苷对补体激活途径和旁路激活途径有抑制作用。此外梣属植物中的毛蕊花糖苷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4.3抗氧化:Meyer 等人对F.excel s i or 皮乙醇粗提取物进行了抗氧化研究,以丁羟甲苯或丁羟茴醚对猪油和向日葵油抗氧化为对照,结果发现秦皮素和七叶灵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4.4促进皮肤再生功能:Kluckek等人将梣属植物乙醇粗提物进行了雄性大鼠标准皮肤创伤恢复研究,结果发现给药后第三天创伤皮肤部位上皮形成率为55.80%,且在第7天和第10天分别达到84.85%和96.90%,这一结果优于七叶灵的促进皮肤再生效果。

4.5抗光照损伤:Lazrava等人将梣属植物中的香豆素类成分进行了抗光对光敏性酵母细胞损伤研究,结果发现其中两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浓度为20mg/ml时作用和25mg/ml

氨苯甲酸相当。

4.6抗病毒作用:Gal abov等人将梣属植物中的香豆索类成分进行了抗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鸡瘟病毒研究,结果是28 mM/ml以上的七叶亭溶液对鸡瘟病毒有对抗作用。4.7利尿作用:F.exoekior的叶子水或乙醇提取物具有利尿作用,作用原理可能是留钾排钠,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

4.8利胆汁作用:Handa SS等研究发现Fraxinus spp.中的香豆素类和黄酮类成分具有促进实验犬的胆汁分泌作用。

5结论

对梣属植物的化学研究发现了大量化合物的存在如香豆素类、裂环环烯醚萜类、苯基乙醇类、木脂索类、黄酮类和单酚类,加起来共有155种之多,而其中的78种都属于香豆素类或裂环环烯醚萜类成分。对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是最多的,如七叶亭、秦皮素、秦皮醇等,一些梣属植物被用来工业化生产香豆素。有52种裂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存在于梣属植物中,而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只有13种。梣属植物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促进皮肤再生、抗光照损伤、抗病毒、利尿、利胆等作用。总之,梣属植物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且具有各种生物活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药用植物之一。

参考文献

[1]药用植物学.1版[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7:6.

[2]邬家林.属植物化学分类与资源利用的研究[J].川药校刊.1985,(4):18.

[3]洪亚平,代予闻.棒属( Fmxi nus)植物果实的四种类型及其系统学意义[J].河南林业科

技,2005:25( 1) .

[4]邬家林.四川梣属植物资源[M].中国中药杂志,14( 8) .

[5]Wallander E,Alber t V A.Am [J ]. Bot , 2000,87:1827.

[6]Iossifova T,V oger B,Kos t ova I.Fitot r pia[J].20 02,73 :3 86.

[7]Blake SP, Fi nch—savag WE .Plant Grown Rregul[J]. 2002,37:119.

[8]Shigetsuna N,Tomio T,Tadanobu I,et a1.Pharmacologicalstudies of Fraxinus

bark.Ⅻ.Fluorescent substances detected by paper chromatography[J].1wate Igaku Zasshi,1968,20:312.

[9]中国药典.一部[S].2005:191.

[10]刘丽梅,王瑞海,陈琳,等.秦皮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3,34(10):889.

[11]刘丽梅,陈琳,王瑞海,等.秦皮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12):1073.

[12]Tsukamoto H,Hisada S,Nishhibe S.Coumarins from bark ofFraxinusjaponica and

mandshurica var.Japonica[J].Chem Pharm Bull,1985,33:4069.

[13]Kanho H,Yaoya S,hani T,et a1.Glucosyl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by Pharbitis nil hairy

roots:I.Glucosylation of COUmatin and flavone derivatives[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14]2004,68:2030.

[15]陈妙华,刘凤山.罗布麻叶镇静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609.

[16]Ray A B,Chattopadhyay S K,Kumar S,et a1.Structure of cleo—miscosins,

coumarinolignoids of Cleome viscosa seeds[J].Tetrahedron,1985,41:209.

[17]Kumar S,Bay A B,Konno C,et a1.Cleomiscosin D,a coumarino—lignan from seeds of

Cleome vlscosa[J].Phytochemistry,1988,27(2):636.

[18]Yun B S,Lee I K,Kim J P,et a1.Curtisians A ~D,new freeradical scavengers from the

mushroom Paxillus eurtislii[J].J An—tibiotics,2000,53:114.

樟科植物的药用价值

樟科植物的药用价值 罗斯斯 201124111111 11级生本(1)班 樟科(Lauraceae)植物多为乔木或灌木,仅有无根藤属为缠绕寄生草本。其茎、叶有樟脑或桂油芳香气,通常三出脉或叶背有粉白腊被。花药瓣状开裂。果有果托。 其中的无根藤、樟树、阴香、肉桂树、山苍子等的根、树皮、叶、果等均可入药.性温味辛,其功能主治多为清热利湿,祛风散寒,理气活血,行气止痛。 关键词:樟科植物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 近年来,中国药用植物的药理研究情况表明,其在我国的医学应用及开发前景广阔。本文对樟科植物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樟科植物的药理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且对于医学治疗以及健康保健方面具有一定的帮助。 樟科植物的花程式:*P 3+3 A 3+3+3+3 G(3:1) 樟科植物全世界约400属,2000~2500种,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及巴西为分布中心。中国樟科植物有20属,423种,

其中入药的有13属113种,大多数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区。中国樟科药用植物的根、干、树皮及果实富含挥发油和生物碱等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樟科植物是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一科。大多为乔木或灌木,仅有无根藤属为缠绕寄生草本;常有含油或粘液的细胞。 单叶,多为互生,全缘,羽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无托叶,通常叶背有粉白蜡背。 花组成腋生或近顶生的圆锥花序、总状花序、近伞形花序或团伞花序花各部轮生;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花被通常3基数;雄蕊着生在花被筒的喉部,花药2~4室,以裂瓣开裂,子房上位3心皮1室,有胚珠1颗。 果为核果,有果托,种子1粒无胚乳。 肉桂 别名:玉桂、牡桂、大桂、筒桂、辣桂。 学名:Cinnamomum cassia 樟科·樟属 采集加工:春秋季均可采,春季采收后通常置沙土中半埋半露,较全部曝晒干得快,干后即为甜大芸。秋季采收将肥大者投入 盐湖中腌1~3年。药用时须洗去盐分。 性味功能:甘,咸,温。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主治用法:阳痿,腰膝冷痛,不孕,肠燥便秘。用量2~6钱。 树皮:补火壮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201220451232 韦依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与作用 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供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药用部分各不相同,全部入药的。 世界已知植物约有27 万种。我国地域辽阔,从寒温带直到热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植物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已知植物约有25 700 种,其中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20世纪80 年代,我国曾经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 发现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包括383 科,2 309 属,11 146 种,其中藻、菌、地衣类低等植物有459 种,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10 687 种。在这些药用植物中,临床常用的植物药材有700 多种,其中300 多种以人工栽培为主,传统中药材的80 %为野生资源[。有些药用植物为我国所特有,如人参、杜仲、银杏等。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 《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秦汉时代最古的医方,其中记载的植物类药有115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外国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也相继传到中国。历代学者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就有252种。 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其中《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集宋代以前的各家本草加以整理总结,收载植物类药达1100余种,有不少现已佚失的本草资料赖此得以保存。到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植物类药已达1200多种。随着医药学和农业的发展,药用植物逐渐成为栽培植物。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已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等20余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隋代太医署下设“主药”、“药园师”等职务,专职掌管药用植物的栽培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已有《种植药法》、《种神芝》等药用植物栽培专书。到明代,《本草纲目》中载有栽培方法的药用植物已发展到180余种。1949年后,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开发利用和引种栽培。在成分的测定、分离和提取以及药理实验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工作。在此基础上整理编写出版了《中国药用植物志》、《中药志》、《药材学》、《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多种药物专著,收载的药用植物达5000多种,已栽培的有200多种。 公元前1600年埃及的《纸本草》及其后印度的《寿命吠陀经》中,均有植物药的记载。公元1815年后,德国学者出版了以植物药为主的著作《生药学》。日本本草学家岩崎常正的《本草图谱》(1828),搜集药用植物2000多种。20世纪50~8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苏联、法国、日本等在药用植物的资源调查、引种栽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组织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30种药用价值的的植物

1、白兰花 科属:木兰科含笑属 特征 树皮灰白,幼枝常绿,叶片长圆,单叶互生,青绿色,革质有光泽,长椭圆形。,其花蕾好像毛笔的笔头,瓣有8枚,白如皑雪,生于叶腋之间。花白色或略带黄色,花瓣肥厚,长披针形,有浓香,花期长, 生物习性 白兰花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高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白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 作用: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虚劳久咳、前列腺炎等效果极佳。不仅白兰花提取物能够药用,整个花也可以直接入药。 2、广玉兰 科属:木兰科木兰属 特征 属常绿乔木,树姿端整。叶厚革质,倒卵状长椭圆形,表面深绿有光泽,背面密被锈色绒毛。5--6月开大型白花,10月果成熟。 生长习性 广玉兰属亚热带树种,我国长江流域生长良好。树阴性,较耐寒,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之地,故在河岸、湖滨发育良好,具有较强的抗毒能力。对有害气体抗性强,阳生植物。

作用 花含芳香油和木兰花碱,可制鲜花浸膏;叶供药用,治高血压。 3、牡丹 科属:芍药科芍药属 特征: 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 生长习性: 为深根性落叶灌木花卉,性喜阳光,耐寒,爱凉爽环境而忌高温闷热,适宜干事儿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 作用 根皮咽炎引起的咽痒、咽干、刺激性咳嗽等症,效果良好。 4、月季 科属:蔷薇科 特征: 为有刺灌木,或呈蔓状与攀援状。常绿或落叶灌木,直立,茎为棕色有一点绿,具有钩刺或无刺,但也有几乎无刺的。小枝绿色,叶为墨绿色,多数羽状复叶,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

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大全

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大全 我们知道,身边很多东西对于我们身体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很多东西对于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我们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对人体有好处的治愈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可能大家对于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大全吧。 1.净化空气的植物: 吊兰、黛粉叶等,对装修后室内残存的甲醛、氯、苯类化合物具较强吸收能力。芦荟、菊花等可以减少居室内苯的污染;雏菊、万年青等可以有效消除三氟乙烯的污染。月季、蔷薇等可吸收硫化氢、苯、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在室内养虎尾兰、龟背竹、一叶兰等叶片硕大的观叶花草植物,能吸收80%以上的多种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晚上不但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还能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2.芳香植物的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如仙人掌、文竹、常青藤、秋海棠气味有杀菌抑菌之力,同时,植物的芳香还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如丁

香、茉莉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玫瑰、紫罗兰可使人精神愉快,有发奋工作的欲望夜来香、锦紫苏、驱蚊草等气味有驱蚊除蝇作用。但香味不能太浓,否则会引起副作用,如丁香久闻会引起烦闷气喘,影响记忆力;夜来香夜间排出废气使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感到郁闷;郁金香含毒碱,连续接触两个小时以上会头昏;含羞草有羞碱,经常接触引起毛发脱落。 3.立体绿化居室的植物:在家居周围栽种爬山虎、葡萄、牵牛花、紫藤、蔷薇等攀援植物,让它们顺墙或顺架攀附,形成一个绿色的凉棚,可有效地减少阳光辐射,大大降低室内温度。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大全,相信大家对于这些内容都非常感兴趣吧,我们应该适当的生活中多买一些对人体有好处的植物,才能够帮助我们塑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需要我们在日常中增强体育锻炼,非常有好处。

关于“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关于“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研究报告 广东韶关市第二中学高一(2)班 课题组成员:陈秀君(组长)刘丹莫瑜勤张伟娜 指导教师:黄春香 评分:------------------- (一)研究背景: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 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秦汉时代最古的医方,其中记载的植物类药有115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外国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也相继传到中国。历代学者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就有252种。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药用植物在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受到重视。植物化学分类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有利于寻找和扩大药用植物的新资源。在现有人工选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单倍体、多倍体、细胞杂交、辐射等育种方法将在培育新品种方面起更大作用。组织培养为药用植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可作为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此外,药理筛选与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的应用,将为研究不同药用植物类群在成分和疗效方面的差异,以及扩大范围寻找有效药物、探求药用植物内在质量和进行药用植物综合研究等开辟新的领域。 (三)研究方法: 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 (五)研究成果:

蔷薇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蔷薇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的研究院系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3级生物科学专业 姓名沈育环 学号2013117021 指导教师贺游利 学年 2015—2016年 成绩 2016 年5 月13 日

蔷薇科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沈育环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牛背梁许多植物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如果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也是中国博大精神的中药学的发扬。天然无副作用的中药无疑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许多常见的植物都有很好的药用疗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并介绍了里面的化学成分三萜化合物、鞣质以及黄酮的结构及其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牛背梁;蔷薇科;药理作用;药用价值 引言 牛背梁因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特殊,林木茂盛,雨水充足,具有大量的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优良珍贵树种。牛背梁的许多植物都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如果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也是中国博大精神的中药学的发扬。天然无副作用的中药无疑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许多常见的植物都有很好的药用疗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1]。蔷薇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刺或无刺,有时攀援状;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 蔷薇科植物中很多都可入药,有的是整株都可入药,有的则是花、根或者果实等部分可以入药。如:吃苹果可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分泌和胆汁酸功能;梨子能治咳、清热、润肺、养颜;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压的作用等等。蔷薇科某些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也有很好的作用效果如有机酸类,三萜类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三萜酸是降血压、降血脂和强心的有效成分;其他酸类成分:山楂酸、苹果酸、绿原酸、酒石酸等,是消食导滞有效成分。黄酮类中的槲皮素、牡荆素、芦丁等,是防治心血管病及降血脂的有效成分。 1蔷薇科形态特征 草本、灌木或乔木,落叶或常绿;有刺或无刺。冬芽常具数叶鳞片,有时仅具两枚。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复叶;有明显托叶,稀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通常整齐,周位花或上位花;花托多少中空花被着生于其周缘;萼片和花瓣同数,通常4~5枚,覆瓦状排列,稀无花瓣,花儿外侧有时具副萼;雄蕊5至多数,稀1或2枚,花丝离生,稀合生;心皮1至多数,离生或合生,有时与花托连合,每心皮有1至数颗直立的或悬垂的倒生胚珠,花柱与心皮同数,有时连合,顶生、侧生或基生。果实为蓇葖果、瘦果、梨果和核果,稀蒴果。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浅谈对药 用植物的 认识 [1**********]2 韦依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与作用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 分供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 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药用部分各不相同, 全部入药的。 世界已知植物约有 27 万种。我国地域辽阔,从寒温带直到热带,地形复杂,气候 多样,是世界上植物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全国已知植物约有 25 700 种 ,其中 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20世纪80 年代 ,我国曾经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 , 发现 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包括 383 科 ,2 309 属 ,11 146 种 ,其中藻、菌、地衣类低 等植物有 459 种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 10 687 种。在这些药用植物 中 ,临床常用的植物药材有 700 多种 ,其中 300 多种以人工栽培为主 ,传统中药材的 80 %为野生资源[。有些药用植物为我国所特有 ,如人参、杜仲、银杏等。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 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 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 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 《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 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秦汉时代最古的医方,其中记载的植物 类药有115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外国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也 相继传到中国。历代学者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就有252种。 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其中《经史证类 备急本草》,收集宋代以前的各家本草加以整理总结,收载植物类药达1100余种,有不 少现已佚失的本草资料赖此得以保存。到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植物类药已达1200 多种。随着医药学和农业的发展,药用植物逐渐成为栽培植物。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已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等20余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隋代太医署下设“主药”、“药园师”等职务,专职掌管药用植物的栽培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 已有《种植药法》、《种神芝》等药用植物栽培专书。到明代,《本草纲目》中载有栽培

芳香植物的药用价值呢

芳香植物的药用价值呢 芳香植物的种类有很多,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芳香植物含有药用的重要成分,大部分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材。芳香植物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入药。芳香植物,是指一切具有特殊香气、口感的植物,可分一年生和多年生2种。相信大家都对芳香植物都很好奇吧,今天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下香草是什么以及它的药用价值。 ①芳香成分。这是芳香植物最主要的特质,如芳樟醇、桉叶醇、柠檬醛、丁子香酚等。目前国际上对芳香植物的综合利用并不强调将香气成分都提取出来,很多时候直接用的是这些芳香的植株本身,这就更让人有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

②药用成分。包括挥发性的精油成分和不挥发性的生物碱、单宁、类黄酮等成分,具有某些特殊的药用功效,目前日本及欧洲盛行芳香疗法,就是利用这些药用成分治疗各种疾病。 ③营养成分。芳香植物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以用作蔬菜食用;由于它还有香味功能,还可加工成各种食品或调味料。 ④色素成分。芳香植物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可做天然染料,尤其适用于食品着色;这些天然色素提高了这类植物的观赏价值,所以还可作为观赏园艺植物来利用。此外,大部分芳香植物还含有抗氧化物质和抗菌成分。芳香植物正是由于拥有了这些成分,所以其除了可以作为香料植物使用外,还可作为药草、食品以及观赏植物,甚至可以作为天然防腐抗菌剂、抗氧化剂应用在食品和药品中。

以上所讲述的就是芳香植物的药用价植有哪些,部份芳香植物它的香气有的可以杀菌、消毒、驱虫,有的可调节中枢神经,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使人脱离亚健康状态。芳香植物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具有药用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我们生活。而且有的可以提取天然香料哦。

常见植物介绍

校园观赏采风 2016年9月3日 紫茉莉:(地雷花,白粉花,晚饭花) 草本植物。 具有观赏性价值。 药用价值如下: 根、叶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和滋补的功效。种子白粉可去面部癍痣粉刺。

利尿,泻热,活血散瘀。治淋浊,带下,肺劳吐血,痈疽发背,急性关节炎。去风,活血。 治乳痈,白浊。利小便,消水肿。治妇女红崩、白带,疔癀,损伤及接骨。解热,缓下,破瘀,调经。治肺劳咳血。治劳伤体瘦,头昏目眩,五淋及女子崩带。 *(仅供参考,详细用法请询问医生) 鸡眼草属:

属蝶形花科。 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健脾利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用量15~30克。用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痢疾、湿热黄疸、热淋、白浊。 *(仅供参考,详细用法请询问医生)

铁芒萁:(芒萁果,芒萁,小里白)

蕨类植物。 具有观赏价值。 编织手工艺品的材料:它的叶柄可以拿来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篮子或其它精巧的手工艺品。 芒萁是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好帮手,根茎匍匐横走于土壤表层,生长快速。具有水土保持的功效,也是火灾后可以急速复原的植物。 用于栽培灵芝的优良草本植物,实验表明,用芒萁栽培出的灵芝有效成分多糖肽的提取率

最高是段木灵芝的3倍,而其药理作用与段木灵芝有类似功能。 天然染料。可以提取色素做天然染料用。 大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上,是酸性土壤指示植物。该植物对生态条件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中药的运用上,芒萁的根茎及叶可治冻伤,且一年四季都能采集利用。 性味:枝叶、根茎:甘、淡。 效用:枝叶:清热解毒,袪瘀消肿,散瘀止血。 治痔疮,血崩,鼻衄,小儿高热,跌打损伤,痈肿,风湿搔痒,毒蛇咬伤,烫、火伤,外伤出血;烫火伤;毒虫咬伤。 *(仅供参考,详细用法请询问医生)

草本植物的药用价值

被我们所忽略的药草 在我们小时候总是随处可见这些小草,但是不知道原来它有这么大的药用价值,现在我为大家介绍这第一种“草” 这种草有很多种叫法,例如:野红花,刺菜,小蓟,萋萋菜……这草的药用价值颇高,其经、根都可入药。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开水冲服,以治吐血、因热者尤效,这种药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吐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等疾病的治疗,其根的药效与之差不多,都是凉血止血,其阴凉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止血虚发热。但有病要看医生不得盲目用之。 下面我要介绍的这种草叫“荔枝草”但大多数人都叫它“蛤

蟆草”其功效在于其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民间用其来治疗咽喉炎,肺热咳嗽,外治疗乳腺炎,痔疮出血等。 别看它其貌不扬,用它泡过茶的人都说咳嗽变好,不过我是没有试过,关键是用不上,没办法身体好。 接下来的这种相信大家很熟悉,我小时候就吃过,南方部分地区叫它“草子头”。

也有的地方叫它金花菜,秧菜,阳春三月正是它最为香嫩之际,做早饭你可以与年糕一起炒,午饭可以跟猪大肠一起炒放点绍兴黄酒提鲜,肥而不腻,清香四溢。 当然你想吃到好吃的草子头的话,在其开花之前就要摘下,除了新鲜的吃法,还可以把它拿来晒干,腌制。 接着聊聊一种炫酷的草,“龙葵”每次看到我都会想起仙剑三里的龙葵,一直不知道原来它长这样,还有这般药效

是不是很熟悉,有多少小伙伴小的时候拿着它扔别人,总想在别人的衣服上留下点什么,龙葵味苦,性寒,有小毒。可以治疗疮,丹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痢疾。 龙葵的功效有很多,但比较复杂,且其全株有毒不可贸然动手自己尝试 以上除第三种是本人常吃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尝试过,药效难辨,不建议小伙伴们随意使用,有病还是看大夫靠谱。

十种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

十种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 专业:植物学 姓名:张圆圆 学号:2015121342 一、金银花 1.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①用于艾滋病治疗。绿原酸及一些咖啡酰奎宁酸衍生物,能抑制艾滋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而且只需百分之一的浓度,与现有的抗艾滋病毒药物与病毒的结合位点不同,绿原酸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艾滋病治疗药物。 ②用于糖尿病治疗。绿原酸可以有效抑制肝细胞中的6-磷酸葡萄糖激酶的活性,而降低肝糖元的分解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绿原酸开辟了一条不需依靠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 ③用于癌症的防治。许多动物试验研究发现,绿原酸能有效抑制致癌物在体内的化学反应,并在调节有毒化学品的致癌潜能中起重要作用。1997年研究发现服用绿原酸能够防止和降低小鼠直肠癌的发生。这些研究证明绿原酸对于癌症的化学防治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④绿原酸与剖腹产儿综合症。剖腹产儿未经过正常的宫缩和产道积压,造成胎肺羊水在体内过量残留、超期变质、形成积毒素。积毒素随着血液循环侵袭孩子的呼吸、免疫、消化、神经等系统,引发大便干、常感冒、生皮疹、不吃饭、胆小、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症状。绿原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积毒素的唯一克星。绿原酸可以产生一种叫做“降解酶”的物质,对积毒素表面的外膜进行效用降解,使其失去原有的“屏蔽效应”,强力消灭积毒素。 二、三七 1.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 ①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 ②三七能促进血细胞分裂生长、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和释放,增加骨髓红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最终促进造血功能。 ③三七具有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明显疗效。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三七作为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血液粘度过高是冠心病、心绞痛、脑出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根源。三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栓溶解,改善血液流动的作用。 3.抗炎症作用 药理实验表明,三七对急性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渗出、组织水肿、白细胞游走以及后期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云南白药的成分主要是三七,其对外伤的良好效果与三七的抗炎有关。 三、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临床上可用它来主治许多病症。 1、治脾胃虚弱,症见食少倦怠,气虚血脱,崩漏,带下,便函溏,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2、治表虚自汗、盗汗。 3、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 4、适用于气虚失运、水湿停聚引起援助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 四、枸杞 1、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2、抗突变,延缓衰老功能。 3、抗肿瘤、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功能。 4、抗疲劳、明目功能。 5、保护肝脏的功能。 五、益母草 历代中医用来治疗妇科疾病、益身养颜的良药,可以活血调经,利尿消肿。全株富含硒、锰等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劳的功效。它株形俊秀、叶美花妍,多生于山坡、草地、旷野、荒地或路边,尤以向阳处较多,是优良的夏季庭院赏花植物。其茎叶可食,以幼嫩植株供食用或整株煮汤供饮用,凉拌或煲汤皆宜,味道清香爽口,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保健蔬菜。 鲜益母草为中医妇科临床常用药,主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行经腹痛及产

常见的药用植物功效

常見的藥用植物功效 一低等植物 (一,)藻類, 1:葛先米,分佈各地,生于阴湿地土表或水位较高的土地上,藻体可食用或药用,清热明目, 收敛。 2,水绵,为淡水藻类,藻体入药可治烫伤,漆伤。 3:甘紫菜,藻体入药能软坚散结,清热利尿,化痰。 4:海带,除可供食用外,还可作‘昆布’入药,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清热利尿,降脂降压的功效,还可用于治疗大脖子病,即缺碘性甲状腺肥大。 (二,)菌类 1:冬虫夏草,产于我国西南,西北等地,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上,冬虫夏草富含草酸和丰富的蛋白质,能补肾益肺止咳化痰。提神,提高免疫力。 2:灵芝,商品药材主要是人工培植,子实体入药能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孢子粉入药可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止咳平喘。 3:猴头菌,含多种氨基酸和多糖类,古時即為山珍滋養品,入藥有利五臟,助消化,滋補和抗癌作用。 4:啤酒酵母菌,不僅可用來釀酒,發麵食,生產人類需要的有機物質,還可以藥用作滋潤劑和助消化劑 (三,)地衣植物門,常見的有松蘿,長松蘿,石蕊,雪茶,梅衣,石耳等。 1:節松蘿,生于深山老林岩壁上或樹幹上,植物體內含有松蘿酸,地衣聚糖和環蘿酸。全草入藥能止咳平喘,活血通絡,祛風,清熱解毒,在西南,西北等地常作“海風藤“入藥。 二,高等植物 (一)苔蘚植物門, 1:地錢,有營養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繁殖方式,廣泛分佈于全國各地,。生于陰濕處,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斂瘡生肌的功效。 2:葫蘆蘚,全草入藥能除濕,止血。 3:大金发鲜,生于阴湿的平原及山地,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二)蕨类植物门 1:石松,全草能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利尿通经,炒炭用能化痰止血。 2:木贼,全草入药能散热风,退木翳。 3,:海金沙,多生于灌木林边、草地上,孢子(海金沙)能清热利湿,通淋止痛:根状茎、茎藤入药,清热解毒,利尿。 4:金毛狗脊,根茎(狗脊)入药能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 5:粗茎鳞毛厥,根茎连同叶柄残基(绵马贯众)能清热解毒,驱虫,止血,有小毒,其炮制品绵马贯众炭能收涩止血。 (三)裸子植物门 1:苏铁,大孢子叶和种子能理气止痛,益肾固精,跟能祛风活络,补肾,止血。 2:银杏,种子(白果)既供食用,也可药用,能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叶能益气敛肺,化湿止泻,树皮外用可治牛皮廯,根及根皮能益气补虚,治疗高血压。 3:马尾松,植株各部分均可入药,树干可割取松脂和提取松节油,树皮能收敛生肌,瘤状结或分枝节称松油节,能祛风燥湿,活络止痛,松叶能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花粉能燥湿收敛,止血,松球果(松塔)用于风痹,肠燥便秘,松子仁能润肺滑肠,树脂蒸馏提取的挥发油即松节油,是合成冰片的原料,也可用于肌肉酸痛,关节痛。树脂即松香能造势祛风,生肌止痛。

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哪些呢

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哪些呢 据医学研究表明,各种各样的植物除了让人欣赏以外,植物的叶子花朵,枝、叶、皮、根采集入药,而且功效还非常不错,植物当中不仅功效多,有许多植物都是很名贵的药材,只是大家不了解,所以不会轻易发现,那么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哪些呢!对身体好的又可以起到怎样作用? 杜鹃花: 杜鹃花的代表种,就是俗称“映山红”的粉红色品种。它几乎遍布长江流域各省以至云南、台湾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丛中。漏斗状的花,花瓣有酸味,可当水果吃,但一次食用不能过多,否则会引起鼻出血。其花、叶、根皆可入药,有活血调经、消肿止血的功效。 杜鹃的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可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根可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用法用量:根2~3钱;花、叶3~5钱;外用适量,根研粉,叶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此外,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迎春花: 迎春花,又名小黄花、金腰带,木犀科茉莉花属,其花、叶、枝均可入药,有解毒消肿、清热解毒之效。春季采花,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烘干。 功能主治: 叶: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毒,外阴瘙痒。 花:清热利尿,解毒。用于发热头痛,小便热痛,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叶2~3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坐浴。花1~3钱。外用研粉,调麻油搽敷患处。

白玉兰: 又名望春花,木兰科落叶乔木,早春三月开放。白玉兰的树皮、叶和花可提制芳香浸膏;花蕾入药治头痛、鼻窦炎等,并有降压的功效。鲜用或晒干用。 白玉兰的花朵含有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酸等,还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癸酸、芦丁、油酸、维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玉兰对常见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首先是不同的植物本身的药物价值不一样,比如常见的迎春花,小黄花看起来不起眼,只是供人欣赏,但这花朵当中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迎春花烤干以后,可降火解毒,白玉兰效果也不错,除此之外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很多种。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与作用 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 部或一部分供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广义 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 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药 用植物种类繁多,其药用部分各不相同,全部入 药的。 世界已知植物约有 27 万种。我国地域 辽阔,从 寒温带直到热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植物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 一 ,全国已知植物约有 25 700 种 ,其中很多 植物具有药用价值。20世纪80 年代 ,我国曾经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 , 发现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包括 383 科 ,2 309 属 ,11 146 种 ,其中藻 、菌 、地衣类低等植物有 459 种 ,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 10 687 种。在这 些药用植物中 ,临床常用的植物药材有 700 多种 ,其中 300 多种以人工栽培为主 ,传统中药材的 80 %为 野生资源[。有些药用植物为我国所特有 ,如人参、杜仲、银杏等 。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 《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秦汉时代最古的医方,其中记载的植物类药有115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外国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也相继传到中国。历代学者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就有252种。 浅谈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乐享

植物的药用价值

植物的药用价值 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的多种价值功能,其药用价值尤其突出。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展、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常用西药来治疗疾病,而由于西药的使用便利、疗效显著的特点,西药逐渐代替了中药。但是在使用西药后往往会有副作用,所以现今医学都着重于研究植物的药用价值,药用植物在未来的医药发展方面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植物、药用、中医、现代医学 一、前言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是只能从有机物分解中获取能量的化能营养生物。直至出现了蓝藻,有了光合作用的色素,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使大气中氧浓度增加,在高空中逐渐形成臭氧层,阻挡太阳紫外线的直接辐射,改变了地球的整个生态环境。在五亿年之前,地球大气中的氧达到现在的10%时,植物才有了更大的发展。以后大气中的氧含量逐步增加到现有水平。因此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氧气,没有生物界,也没有人类。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地球的发展,也推动了生物界的发展,而整个动物界都是直接或间简接依靠植物界才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地球上绿色植物在整个自然生命活动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代替的。植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对维持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植物的利用价值是无限的,而本文中,将着重介绍植物的药用价值。 二、药用植物简述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随着医药学和农业的发展,药用植物逐渐成为栽培植物。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已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等20余种药用

植物提取物产品功效与归类

植物提取物产品功效 (1)芦荟提取物:有很好润滑和保湿作用,还可消炎、抗炎和促进损伤皮肤愈合。 (2)积雪草提取物:具有杀菌、消炎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厚度,用于粗糙、干裂皮肤和唇的护理品。抗皱化妆品。 (3)人参提取物:具有促进肌肤功能、增加皮肤活力、保护皮肤等功能。中医认为,人参有养颜润肤、延年益寿的功能。用于皮肤,具有抗衰老、抗皱的效果。特别适合干性与过敏皮肤。 (4)葡萄柚提取物:具有清新、镇静、舒缓等功能。 (5)山楂提取物:具有活血、活化肌肤、滋养收敛、促进肌肤功能的作用,特别适合油性皮肤。 (6)啤酒花提取物:具有镇静、放松、滋养皮肤的功能,特别适合于中性与易过敏性皮肤。 (7)七叶树提取物:具有活血、促进吸收、增强皮肤活力的功能,特别适合中性与油性皮肤。 (8)马尾草提取物:具有收敛、促进强化皮肤功能的作用,特别适合于油性与过敏的皮肤。 (9)鼠尾草提取物:杀菌消炎、镇静、止痛、调节月经周期。 (10)猕猴桃提取物:富含天然果酸、无机盐、矿物质、糖、维生素C等,具有保湿、护理皮肤等功能。 (11)柠檬提取物:抗菌、美白、收敛。 (12)柠檬提取物:粉状,水溶性产品,富含维生素VC、VB族、天然果酸及矿物质,具有收敛、抗菌、美白、清爽、保湿等功效。 (13)燕麦提取物:具有止痒、活血、镇静、营养、促进皮肤活力的功能。 (14)木瓜提取物:天然木瓜中提取,具有促使皮肤再生、紧肤、护理皮肤、保湿美白等功能。 (15)桃子提取物:具有清新、抗炎症、紧肤、保湿、促进皮肤再生等功能。 (16)迷迭香提取物:无色产品,具有保护皮肤、活血、强化皮肤、促进皮肤机能等作用,特别适合干性至油性皮肤。 (17)海藻提取物:具有镇静、滑爽润肤的功能,并有瘦身减肥功效,特别适合中性至干性皮肤。 (18)当归提取物:具有活血、补血、养血的功能,常用于女性滋补,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滋养、美白肌肤。 (19)金银花提取物:具有祛痱止痒、清热解毒、抑菌、抗粉刺、抗炎等功效。 (20)葛根提取物:具有清热、解酒、延缓衰老等功效。含丰富的黄酮类物质、护理皮肤。 (21)甘草提取物:具有抗炎、舒缓、解毒、抑菌、促进免疫、美白、抗粉刺、抗衰老等功效。 (22)槐花提取物:含丰富芦丁,具有止血、收敛、抗炎、抗辐射、防晒、防冻伤、治疗牙龈出血等作用。 (23)佛手柑提取物: 提神醒脑,调节皮脂分泌,适合油性、暗疮皮肤使用,止痛抗菌、除臭、镇静(刺激敏感皮肤,不能照射阳光)。 (24)花青素提取物:高活性产物,迄今为止最高效的抗氧化物,除自由基剂,被眷为“生命青春素”,相对VA,VE,抗氧化自由基的功效强20-50倍。 (25)茶多酚提取物: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很好地调节皮肤的酸碱度,抑制皮脂分泌的多余油脂,并能与皮肤表面的油脂发生脂解及氧化反应,使多余油脂分解代谢,因此具有深层去油作用,同时,茶多酚有很强的供氧功能,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杀灭暗疮棒状杆菌。 (26)薄荷提取物:止痛、消炎抗菌、收敛、退烧、收缩血管、清凉、清除黑头粉刺 心脑血管方面白藜芦醇98% 橙皮苷90% 95% 98% 淫羊藿甙98% 柚皮甙98% 做皮素95% 西番莲提取物3%黄酮葛根提取物40%葛根异黄酮,80%

关于研究性学习《植物的药用价值》的心得体会

关于研究性学习《植物的药用价值》的心得体会 班级:高一<5>班 指导老师:陈根稳 组长:俞先正 组员:盈家星陈谦梅少华周俊李恺袁宽星陈芮张敏刘梅龙俞恬 转眼间我们已经是高一的学生了,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教会我很多,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的东西.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首先,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说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以我的小组而言吧,一开始,我们想研究研究外太空的神秘,但是,若真的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其次,促进同学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那段日子,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用。 其次,团队精神合作至上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有人说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很自私,不爱帮助人。然而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分明的看到了热情帮助人的同学,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例如我们组,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这样,效率提高了很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通过研究性学习,还加强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增长了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找材料的,有撰稿的,有问老师的……大家在这些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学到了一技之长。还有,我们原来只在书上看过医药知识仅仅略知皮毛。调查采访后,大家加深这方面的了解,说不上精通,也说得上熟悉了。如今,你随便问我们组的任何一个组员,恐怕都可以对答如流,详详细细地给你讲解上大半天了。这也算得上是我们人生的一次飞跃! 总之,通过研究性学习,我受益良多,在不少方面都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没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差别,大家都置身于求知的领域,对谁都是一片空白,我们涉足于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拾得了累累的硕果。所以,我很想同我们组员说:“真的得感谢研究性学习!”

三十多种常见植物生长习性及好处

1.滴水观音:有清除空气灰尘的功效。(温馨提示:滴水观音茎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误碰或误食其汁液,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适,胃里有灼痛感。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幼儿误食。但是滴水观音并不属于致癌植物。) 2:非洲茉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3:白掌: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银皇后:以它独特的空气净化能力著称: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它越能发挥其净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适合通风条件不佳的阴暗房间。 5:铁线蕨: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6:鸭脚木: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7:吊兰:能吸收空气中95%的一氧化碳和85%的甲醛. 吊兰能在微弱的光线下进行光合作用,吊兰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一盆吊兰在8~10平米的房间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一般在房间养1~2盆吊兰,能在24小时释放出氧气,同时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乙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致癌物质.吊兰对某些有害物质的吸收力特别强,比如空气中混合的一氧化碳和甲醛分别能达到95%和85%.吊兰还能分解苯,吸收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比较稳定的有害物质.所以吊兰又被称为室空气的绿色净化器. 8:芦荟:一盆芦荟相当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盆栽芦荟有空气净化专家的美誉.一盆芦荟就等于九台

研究性学习论文植物药用价值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植物药用价值 学校班级:上杭二中高二(18)班 指导老师:钟永才、黄美珍 小组组长:傅敏 小组副组长:蓝晓萍、李静 其他成员:廖榕、高梦圆、丘晓梅、薛红娇、邱丽霞

研究目的: 植物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医治某些疾痛方面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常用西药来治疗疾病,由于西药的使用便利,疗效显著,西药逐渐取代了中药,但这些药也经常伴随着副作用,影响我们的健康,因此,为了激起同学们对植物药用价值的认识,我们小组对此进行研究,以便让更多的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使用常见植物的药用价值。 研究方法:①利用网络获取信息; ②通过发问卷进行调查; ③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参考补充; ○4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样本研究植物药用价值。 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第二阶段:对开题进行准备,上网查找资料,设计问卷调查及发放问卷 第三阶段: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咨询老师。 第四阶段:得出分析结果,准备写结题报告。 研究内容: 在李时珍时代,李时珍通过云游四海,采集各种各样的植物,观察甚至以身试药,用自己的努力完成可《本草纲目》,该书详细记载了许多植物的摇用价值,影 响深远,然而现代人都认为植物单单知识为了美观、摆设,并没有意识到其药用价 值,有的甚至乱砍滥伐,随意贱踏。

就拿我们熟悉的来说, ①金银花的原花冲之茶,嗅之气味芬芳,饮后神清气爽。夏秋服用金银花,既能防暑降 温,降脂减肥,养颜美容,又能清热解毒,百病不生,是现代人保健养生和防疫防病的绝好佳品; ②昙花洁白美丽,芳香怡人,许多人单纯地把它当成观赏花,其实不然,昙花性平,能 清肺、止咳、化痰,治心胃气痛,是一种极好的药物; ③玫瑰冲泡有一种甘甜味,经常饮用,可帮助促进新陈代谢,常用来取代具刺激性的饮 料,餐后睡前饮用皆宜; ④蒲公英的叶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 疗胆结石,风湿; ⑤竹汁具有驱风散热,生津利尿,养血益阴,利窍明目,消毒镇痛,抑制肿痛等作用, 誉为“家之圣利,大热者仙品。 ⑥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 晕,目赤肿痛,眼目皆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