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治疗学

董氏奇穴治疗学
董氏奇穴治疗学

第一章脑神经内外科、颜面神经疾

(一)头痛

1、血虚头痛: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配通关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2、气血两虚、身体赢弱之头痛:针神耳上穴、外耳穴,特效。

3、神经衰弱之头痛:针正会穴、前会穴、镇静穴,效果佳。

4、脑部疾病所引起之头痛:

(1)针火菊穴、火散穴,有效。

(2针土顶穴、水顶穴,有卓效。(3针正筋穴,正宗穴,有奇效。(4)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效果卓著。

5、高血压之头痛:针三圣穴特效。

6、发高烧头痛:在五岭穴点刺出血,再针重魁穴,有卓效。

7、肾亏头痛:针通肾穴配水通穴、水金穴,有卓效。

8、头顶痛:针正筋穴、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有奇效。

9、舒张压过高头痛:在十八星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0、心脏病头痛:先点刺镇静穴、再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特效

11、久年头痛、习惯性头痛、脑神经衰弱头痛:在三重穴、四花穴、火羚穴、火通穴、金羚穴、金通穴、木通穴、木羚穴、上溪穴、下溪穴、内溪穴、水溪穴、外溪穴、水溪穴、解溪穴点刺出血,特效。

12、久年头痛、高血压头痛:在上俞、下俞穴、双奇穴、委中穴、三灵穴、三权穴、三弼穴、正阳一、正阳二、正阳三穴、火山穴、木棱穴、木陵穴、水生穴、火灵穴、火陵穴点刺出血,有奇效。

13、重感冒头痛:在金口穴、金北穴、金曲穴、金斗穴、火球穴、金吉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4、脏腑引起之头痛:可针火主穴、火硬穴配灵骨穴、大白穴。或针水曲穴、门金穴、火主穴。

15、外感引起之头痛:在总枢穴、耳上穴、耳中穴、耳下穴放血、针神耳穴配灵骨穴。

16、临时性头痛:针四腑一穴、四腑二穴,配合上星穴放血或五岭穴放血。

17、感冒头痛:先于十八星穴放血,再针灵骨穴、大白穴。

18、头痛: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19、头痛:(1)针灵骨穴,立可缓和疼痛。

(2)背部五岭穴点刺,可立止头痛。

20、感冒头痛:三商穴点刺放血、十八星穴点刺放血21、头痛常用通用穴:灵骨穴配大白穴、神庭穴透上星穴、灵骨穴配火主穴、外耳穴、神耳上穴、神耳中穴、神耳下穴

22、感冒头痛性头痛:风池穴+灵骨穴,特效

23、过度疲劳性头痛:上营穴,特效

24、紧张性、压力性头痛:丘墟穴+关元穴+太冲穴,特效

25、气虚头痛:针灵骨穴、大白穴,有奇致(针刺深度要深,且需先针灵骨穴,再针大白穴)

(二)偏头痛

1、针七华穴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有效,直刺效果相同。

2、四花外穴点刺放血

3、三重穴、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可立止疼痛。

4、针中九里穴,效果佳。

5、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穴,效果甚佳。

6、在膝下偏头区呈怒张血络青筋点刺出血

7、针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

8、针肩中穴、建中穴,配下九里穴。

9、耳背穴上放血,再配针解穴,效佳。

10、针六完穴、门金穴、火硬穴。

11、先于州火穴、州灵穴(针刺或放血),再针灵骨穴、心灵一穴。

12、先于病位放血(坐直并缩下巴,咬紧牙根,由前往后斜刺),并于耳背穴见青筋放血,针心灵一穴,七虎穴、外关穴透内关穴。

13、针太阳一穴、太阳二穴,配水腰穴、重魁穴。

14、先针侧三里穴、侧三里穴,再针灵骨穴,特效,临床使用上可当场完全缓解。

15、在四花穴、三重穴点刺出血,效果佳。

16、针上营、下营穴、上白穴、中白穴,下针立愈。

17、针灵骨穴、大白穴、中九里穴能,立即止痛。

18、针三重穴,有效。

19、针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有效。

20、在上俞、下俞穴、火集穴、金枝穴、金陵穴、金辅穴、双奇穴、三弼穴点刺出血,有卓效。

21、在太阳穴及其前后左右各五分处点刺出血,能立止疼痛。

22、用脑过度偏头痛:在十八星穴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23、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24、多年偏头痛,痛剧呕吐:在其太阳穴点刺出血,可当场头痛立刻轻减

25、各种复杂偏头痛:外踝上4~5公分的反应点,可

以治疗各种复杂偏头痛

(三)后头痛

1、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正筋穴、正宗穴,立愈。

2、先在灵霄穴点刺出血,配合针腕顺一穴、腕顺二穴,立见卓效。

3、在醒脑穴点刺出血,有奇效。

4、同冲霄穴点刺出血,效佳。

5、通背穴针下立止痛,再配腕顺穴,效果更佳。

6、针火府穴、火昌穴、火梁穴,效佳。

7、针地皇穴,效果佳

8、在醒脑穴点刺出血,针通背穴,配腕顺穴。

9、冲霄穴点刺出血,配合尾骶骨放血,或膝后太阳区见青筋放血。

10、博球穴、正筋穴,配合腕顺穴、灵骨穴、并于膝后太阳区放血。

11、在膝后腘部区呈怒张血络青筋点刺出血

12、冲霄穴放血,立止疼痛。

13、针正筋穴、正宗穴,效果佳。

14、尾骶骨放血,或委中见青筋放血,有效。

15、后头痛、后脑胀:(1)冲霄穴点刺放血

(2)委中穴点刺放血

16、血管神经性头痛:太阳穴点刺放血

17、后头痛+头顶痛:灵骨穴,配风池穴,特效

(四)前头痛

1、镇静穴点刺出血,再针心灵穴,可立止头痛。

2、四花穴、腑阳穴点刺出血,有卓效。

3、针通心穴、通灵穴、通关穴,有奇效。

4、针木顶穴,二分钟,立即止痛。

5、针鼻翼穴,有效。

6、针神耳上穴、神耳中穴、神耳下穴,配金耳穴,特效。

7、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有卓效。

8、针三火穴,效果甚佳。

9、针中白穴、太阳一穴、太阳二穴、三火穴、重魁穴。

10、在膝下脚面前头区呈怒张血络青筋点刺出血

11、针火菊穴,立止疼痛。

12、四花中穴点刺出血,效果佳。

13、针五虎四穴。

14、四腑一穴、四腑二穴及上里穴点刺放血

15、治局部前额头痛:可针上里穴、四腑一穴、四腑二穴点刺放血。

(五)头顶痛1、针土顶穴、木顶穴、上瘤穴。

2、针正筋穴、正宗穴。

3、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配三重穴。

4、针外三关穴,配上瘤穴

5、针三重穴、外三关穴轮流扎针,配合不定穴针法。

6、在膝下心区呈怒张血络青筋点刺出血

7、上星穴、百会穴点刺放血。

(六)眉棱骨酸胀痛

1、针上白穴、分白穴,配三叉三穴,特效。

2、针二角明穴,可止酸痛。

3、针神耳上穴,配外耳穴,五分钟,止酸痛。

4、针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效果极为显著。

5、针花骨一穴。

6、针火菊穴,特效。

7、灵骨穴,配火主穴

8、火硬穴,配火主穴

9、丘墟穴、关元穴、太冲穴,特效

1、0、针三叉一穴,特效

(七)眼眶胀痛

1、少商穴、合谷穴、太阳穴点刺放血

2、火硬穴,配火主穴

(八)头风痛

1、针三风穴

(九)头晕

1、身体虚弱之头昏、头晕:针神耳上穴、外耳穴,神效。

2、头晕:(1)针十八星穴,或十八星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2)针太阳一穴、太阳二穴、失枕穴,特效。

(3)针三叉一穴、三叉三穴,有卓效。

3、血压高头晕:(1)五岭穴放血,再针火硬穴。

(2)针三圣穴,立止头晕。

(3)正会穴、州圆穴、州昆穴放血。

(4)针火菊穴、火散穴。

(5)完骨穴透向耳垂下,特效

4、舒张压过高之头晕:在火羚穴、火通穴、上溪穴、下溪穴、内溪穴、水溪穴、外溪穴、水溪穴点刺出血,特效。

5、心脏病之头晕:针通天穴、通关穴,效果甚佳。

6、肝弱引起之头晕:针上三黄穴,效果甚佳。

7、肺虚引起之头晕:针灵骨穴、大白穴、中白穴,神

效。

8、脾虚胃弱引起之头晕:针三重穴、土昌穴、土胃穴,神效。

9、肾亏引起之头昏、头晕:针腕顺穴,配通肾穴,效果甚佳。

10、休克之头晕:针地宗穴,特效。

11、针重感冒所引起的头昏:针三叉三穴,特效。

12、突然发作的头晕:五岭穴放血。

13、胆固醇过高引起之头晕急救:针神耳上、神耳中、神耳下穴。

14、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穴,可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15、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

(十)晕车、晕船

1、针神耳穴、镇静穴、手解穴

2、完骨穴透向耳垂下,特效

(十一)脑瘤、脑癌

1、针土顶穴、木顶穴、上瘤穴,奇效。

2、针正筋穴、正宗穴,效果甚佳。

3、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配三重穴,特效。

4、针外三关穴,配上瘤穴,效果卓著。

5、针火连穴、火菊穴、火散穴,单脚取穴,特效

6、先针州昆穴、州仑穴、火光穴,再于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7、配上瘤穴,效果佳。

(十二)脑骨肿大

1、针正筋穴,配上瘤穴,效果佳

(十三)脑膜炎

1、针三重穴,配火菊穴,效佳。

2、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配火散穴,奇效。

3、针正会穴、后会穴、州灵穴、正士穴,有卓效。

4、外三关穴点刺出血,效佳。

5、四花外穴点刺放血,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

6、针火连穴、火菊穴、火散穴,单脚取穴,特效

7、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8、四花外穴点刺出血,再针正筋穴。

(十四)脑神经衰弱

1、在三重穴及四花穴点刺出血,效佳。

2、针五花穴、火主穴,效果甚佳。

3、针水分穴、水门穴、水香穴、腕顺穴,效果卓著。

4、针下三皇穴、通肾穴,效果显著。

5、针上瘤穴、火主穴、外三关穴。

6、针上瘤穴、五花穴。

7、针灵骨穴、心灵穴。

8、治神经衰弱失眠:针心灵穴、正会穴、前会穴、镇静穴,有卓效。

9、治心肾不交之神经衰弱:针通肾穴、通胃穴、通关穴、通天穴,特效。

(十五)脑神经不清

1、先针正会穴、镇静穴,再于三重穴点刺放血。

2、针下三皇穴,效果佳。

(十六)失眠

1、针五花穴,特效。

2、针通肾穴、下三皇穴、镇静穴,特效。

3、心灵穴、神肩穴、正会穴、镇静穴。

4、膝后太阳区放血,正会穴直接放血,耳尖上放血,再扎镇静穴。

5、针下三皇穴,配镇静穴,效果极佳。

6、正会穴,有效

7、神门穴透阴郄穴、通里穴、灵道穴

8、镇静穴,有效

9、上星穴透针,有效

10、安眠穴(经外奇穴,大概在翳风与风池中点,乳突下1、寸),特效

11、额缝发际穴(神庭穴透上星穴),特效

12、肝火引起失眠:可针上三黄穴,配镇静穴、灵骨穴、大白穴、心灵穴。

(十七)睡中咬牙

1、针四花下穴,有特效。

(十八)心惊悸

1、胆穴点刺放血。

(十九)小脑痛及小脑发胀

1、冲霄穴放血。

2、针上瘤穴、七华穴。

(二十)癫痫

1、在背金字穴,及背后红筋点刺出血,有卓效。

2、针木枝穴、木全穴,有效。

3、下三皇穴、上三黄穴,配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

4、正会穴出血,配正筋穴、正宗穴及不定穴针法。

5、背部第三椎旁开一寸半之金吉穴、金陵穴(或于肺

董氏奇穴——治疗学杨维杰

第二篇治疗学 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面颈项 一、头部 (一)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 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四)前头痛: 1.针火菊立止疼痛。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 3.五虎四。 (五)头晕: 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六)脑神经不清: 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 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 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九)脑骨肿大: 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 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 (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 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再针下三皇。 (二)偷针眼: 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三)目赤(角膜炎): 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3.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 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四)目干涩: 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 (五)两眼睁不开: 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 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 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加针复溜,效更佳。 (八)散光: 1.针中白有效。 (九)眼球歪斜: 1.针下三皇,极有效。

董氏奇穴特效针灸速成班讲义[最新版)--左常波

1997.12.9 师公董景昌先生 左常波与恩师杨维杰博士摄于台北市 ●董公云:“病非人身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杨师曰:“只有一流的人品,才能成就一流的学问。” ●常波语:“董氏奇穴,永远相信奇迹。”

目录 1.绪论: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 (3) 2.董氏奇穴特效核心奇穴 (9) 3.董氏奇穴特种针法 (23) 4.董氏奇穴针道原理 (26) 5.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术 (33) 6.董氏奇穴临床应用 (35) 董氏奇穴疏导促通法治疗痛症 (35) 董氏奇穴特效美容针拨术 (36) 董氏奇穴治疗妇科病 (36) 董氏奇穴治疗疑难病 (36) 7.附录:董氏奇穴系列培训班 (44) 8. 后记 (45) 一、绪论: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

引言 孔子云: 礼失求诸野。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 两千年的岁月沧桑, 传统针灸有许多精华的东西湮没佚散了, 但是在民间, 中国针灸之真传命脉却延绵不絶, 一脉相承, 生生不息。 月印万川,风流千古。面对董氏先祖的大智慧, 我的心灵一次次被强烈震撼…… 1、历史渊源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公景昌先生,祖籍山东省平度县。其父董森公,身怀绝技,以针术名噪乡里。董公幼承庭训,绍衍祖学,18岁即独立行医,曾在青岛悬壶数载,一时名声鹊起。1949年,董公举家迁往台湾。数十年来,董公临诊40万人次,活人无数。其医术日见精湛,造诣更为深厚。董门独派针灸绝学,在其手中运用如神,功至臻境。197l年,董公以奇穴针灸治愈高棉总统龙诺之半身不遂,其针术之神奇震撼台湾,时人盛誉其为“当代针圣”。为弘扬董门绝学,董公摒弃门户之见,打破先祖不传外姓之陈规,开门授徒,并取其祖学之精华,于1973年辑成《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在台湾出版。至此,董氏祖传数十代之绝学秘技流传于世。 董公嫡传入室弟子杨维杰先生,祖籍山东省高密县,家学渊源,自幼学习医药、伤科、针灸,后师从董公潜心研究董氏独门奇穴针法。因杨氏天资聪颖,用功精专,为人厚道,深得董公期许,遂将家传绝学倾囊相授。杨氏克绍箕裘,尽得真传,28岁即出版第一部由张大千先生亲笔题名的著作《针灸经纬》,以后陆续推出《针灸经穴学》、《针灸五输穴发挥》。尤可称道者,杨著《董氏奇穴针灸学》,乃董公原著之后第一部深入阐释董氏奇穴针灸心法的巨著,在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及美国针灸界产生极大影响。 杨氏临证数十载,潜心于董门绝学的研究之中,苦心孤诣,兀兀穷年,将董氏奇穴针灸发扬光大,形成蔚为大观之董杨大成针灸体系。1997岁末,笔者从青岛千里迢迢慕名前往台湾,拜谒董氏嫡传弟子、美国针灸学会学术组长、台湾中医针灸界泰斗----杨维杰先生为师,学习董氏奇穴针灸心法。承蒙恩师不

庄育民秘穴 董氏奇穴 治疗篇

秘穴(董氏奇穴)及新穴治疗学(庄育民編著《鍼灸别传奇穴集》) 头脑疾病 头痛 1.针泽田合谷(灵骨),立即可以止痛。 2.针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留针半小时,轻症二次,重症三 四次,可以不发。 3.飞马(驷马)、明黄、曲陵、足千金,可作配穴,单取一穴刺针,亦能生效。 4.阳明经头痛,在厥阴俞上点刺放血亦可。 编者按:在治验上,一妇人患头痛甚剧,经刺泽田合谷(灵骨),后三里(侧三里),下针痛止。 又有一妇人患习惯性头痛有年,针明黄、六完,亦立愈。 厥阴俞在膀胱经上。 偏头痛 1.三钟、外花(三重,四花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立即止痛。 编者按:后三里、后下三里(侧三里,侧下三里),针法与效果,同正头痛一样很好。 头晕 1.血压高的头晕,先针火硬,再在背部胸椎两侧放血,血压就降低,晕眩亦愈。 2.脑贫血的头晕,针统关、统山、统天(通关,通山,通天)。 编者按:一军人头晕,诊系血压高,在委中至承山直线上放血,再在胸椎两侧线上放血,立即不晕。 头部开刀 1.针两手外关,两完骨,通电一小时,然后动手术。 编者按:完骨是列入麻醉穴中。 脑神经不清 1.针正会上印堂(正会镇静),再在三钟穴(三重穴)放血。脑清功效相同。 编者按:某医生在治验上,有一位五岁小儿,他只会叫一声妈妈,其他话都不会说,代针上列穴位,他什么话都能讲出来了。 脑膜炎 1.三钟(三重),用回马针法。 脑瘤 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火菊),再在三钟穴用回马针法。 脑骨肿大1.针下承筋(正筋)。 编者按:本穴治疗脑骨肿大,效果很好。 脑后右侧生瘤肿痛 1.在右侧丘墟静脉管上大放血,随即消散。

脑积水 1.针下承筋(正筋),化瘤(上瘤),有良好效果。 眼疾病 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胸椎两旁放血。再针统肾(通肾)、地皇、 人皇。 编者按:在治验上对患高血压,视物模糊,在胸椎旁放血后即清爽。 一妇人患高血压视力不清,针地皇、人皇、统肾(通肾),血压下降,视 物清楚。 近视 1.针中指的十奇、十绝、配上太(光明),效果很好。 2.一般可以取臂臑为主穴。 3.至明四、透明二,作为配穴。 眼丹 1.针泽田合谷(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编者按:一位小姐,左生眼丹,医生要开刀,她不肯,以借钱为由,潜至编者诊所,代针上穴,一次即愈。后遇该医生说,为何不来开刀,小姐说,经针刺治 愈的。医生骇怪地说,眼睛不会针瞎么。小姐说,针在手上的,不是你们 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哑然。 目赤(角膜炎) 1.肩胛骨部上红点放血,耳尖放血。 2.再针上白穴,有奇效。 编者按:肩胛上的取穴法,载在庄着中国针灸学319页 目乾濇 1.针明黄有效。 两眼睁不开 1.至阴下针,即可睁开。 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编者按:一老年人,患糖尿病多年,忽然视四指如五指,在明黄针后,立即正常。散光 1.针中白有效。 眼痛眼花 1.针头光明(上里),外光明(四腑一)。 2.再针统关、统山、统天、三黄,效果甚好。 眼球歪斜1.先针肾关,再针至阴。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2)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目录 (根据《董氏奇穴针灸学》一书和视频资料整理) 一、头部疾病 (一)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书) 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 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 (二)偏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 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 (三)前头痛: 1、针火菊立止头痛。(己验证) 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己验证) 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 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 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 (六)眉棱骨痛: 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 寸处)(视频) (七)感冒头痛: 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 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 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 配灵骨大白 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书) 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 取穴:(77-1 )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

董氏奇穴治疗学 一

董氏奇穴治疗学一 第一章脑神经外科、颜面神经疾   (一)头痛 1、血虚头痛: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配通关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2、气血两虚、身体赢弱之头痛:针神耳上穴、外耳穴,特效。 3、神经衰弱之头痛:针正会穴、前会穴、镇静穴,效果佳。 4、脑部疾病所引起之头痛:(1)针火菊穴、火散穴,有效。 (2)针土顶穴、水顶穴,有卓效。 (3)针正筋穴,正宗穴,有奇效。 (4)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效果卓著。 5、高血压之头痛:针三圣穴特效。 6、发高烧头痛:在五岭穴点刺出血,再针重魁穴,有卓效。 7、肾亏头痛:针通肾穴配水通穴、水金穴,有卓效。 8、头顶痛:针正筋穴、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有奇效。 9、舒压过高头痛:在十八星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0、心脏病头痛:先点刺镇静穴、再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特效

11、久年头痛、习惯性头痛、脑神经衰弱头痛:在三重穴、四花穴、火羚穴、火通穴、金羚穴、金通穴、木通穴、木羚穴、上溪穴、下溪穴、溪穴、水溪穴、外溪穴、水溪穴、解溪穴点刺出血,特效。 12、久年头痛、高血压头痛:在上俞、下俞穴、双奇穴、委中穴、三灵穴、三权穴、三弼穴、一、二、三穴、火山穴、木棱穴、木陵穴、水生穴、火灵穴、火陵穴点刺出血,有奇效。 13、重感冒头痛:在金口穴、金北穴、金曲穴、金斗穴、火球穴、金吉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4、脏腑引起之头痛:可针火主穴、火硬穴配灵骨穴、大白穴。或针水曲穴、门金穴、火主穴。 15、外感引起之头痛:在总枢穴、耳上穴、耳中穴、耳下穴放血、针神耳穴配灵骨穴。 16、临时性头痛:针四腑一穴、四腑二穴,配合上星穴放血或五岭穴放血。 17、感冒头痛:先于十八星穴放血,再针灵骨穴、大白穴。 18、头痛: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19、头痛:(1)针灵骨穴,立可缓和疼痛。 (2)背部五岭穴点刺,可立止头痛。 20、感冒头痛:三商穴点刺放血、十八星穴点刺放血

杨维杰如何学好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董氏奇穴最新著作2006年版《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杨维杰在美国最新出版的《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由增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与纤维缔组织掺杂而成,故又有纤维肌瘤、肌纤维瘤及纤维样瘤等不同名称。按肌瘤生长的部位可分为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三类。本病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好发于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临床所见部分妇女绝经后不再生新的肿瘤,原有肿瘤亦可自然缩小。子宫肌瘤在中医学中属“胞宫瘀结”范畴。 (一)临床表现 (1)月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有不规则的子宫出血,这是典型症状。 (2)出现贫血,尿频,尿急,便秘等一系列继发症状。 (3)下腹部疼痛,坠胀感,腰酸背痛,出现痛经。 (4)白带增多,粘膜下肌瘤尤其悬吊在阴道内的有蒂肌瘤,于感染、坏死、溃疡、出血时可产生血性白带或脓臭性白带。 (5)盆腔肿块,双合诊检查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实质性肿瘤。此外,因子宫肌瘤的压迫可以引起输卵管位置改变或造成扭曲,常成为不孕症的重要因素。 2.实验室检查 B超、宫腔碘油造影术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可确定位置及肿瘤大小。 (二)病因病机 本病系由气滞,血瘀,湿热瘀结,痰积所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因寒气客于子宫,与内湿相合,瘀血凝结,蕴蓄化热,胞宫日渐增大。日久则出现崩漏淋漓,面色白光白等气血两虚现象。 (三)中医辨证 (1)气滞型: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经前乳房胀痛,易怒,舌苔薄白,脉沉弦。 (2)血瘀型: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口干不欲饮,舌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

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 本人用重子,重仙,加肾关。治疗肩周炎100多例效果显著,建侧取穴,留针45分钟,当时见效,患者手能上举,疼痛缓解,1-3次痊愈,时间长的10次痊愈。 重子 位置:虎口约一寸,大指掌骨与食指掌之间。 主治:背痛、胸痛、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膝盖痛、退烧、喉炎。 针法.:直刺1——2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运用:本穴治疗肺炎尤具特效。治疗小儿气喘疗效迅速。治疗感冒多伍液门(一 侧即可)。感冒涕多配木穴亦极妙。 经验:重子穴配重仙穴为治疗背痛、胸痛、之特效穴 重仙 位置: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重子穴斜下一寸处。与手背灵骨穴相对相通。 主治:背痛、肺炎、发烧、膝盖痛。 针法:直刺1——2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特效

运用:重子、重仙两穴常多并用。治疗单侧肩背痛,多有立竿见影之效,治疗高烧伍耳尖放血极效。此外,本穴治疗心跳过速,手指拘挛亦有卓效。笔者亦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刺之留针一刻钟,甚妙。 虎口下一寸,重子穴堪遵。 背痛咳感冒,气喘肺炎春。 子后为重仙,退烧心跳兼。 堪疗膝盖痛,手挛指下边。 肾关(天皇副穴) 位置:在天皇穴(弯曲膝盖胫骨内侧颗下缘凹陷处直下一寸。)直下一寸五分。。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精神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肾亏、坐骨神经痛、腰痛 针法:直刺0.5——1寸。当补肾用时针深2寸。 运用:本穴为补肾要穴,凡肾虚诸症皆有显效,对于两手麻木疼痛,笔者素喜并取水全,疗效卓绝。对于肩痹尤具特效。此外,该穴用于多尿,夜尿极效,透过肝开窍于目,肾水以滋木理论,治疗眼球歪斜,飞蚊症(伍以正光1,正光2)极其特效。该穴之主治范围亦颇有争议,尝有医家直言谓该穴功能系著者言过其实,此言谬极。概言之,系其针法之误。如治眉棱骨痛,前头痛等症,针需斜刺而获效。直刺则多取胸闷胸痛,强心之效。又如医界传言,景昌奇穴无须补泻即能获效,皆谓手指部诸穴而言。若对大穴而言(即肌肉多处),下针无针感,下针何益?下针而不行针,而难达到某些疾病的特殊疗效,皆谓著者妄言,岂著者之过? 经验:治胃酸过多,倒食症为天皇穴之配穴。下针二寸为补肾,有补肾治疗阳痿早泄之功效,对于手脚麻木,肩背痛,肾亏腰痛有特殊之功效。有时将天皇副穴,地皇,人皇亦称下三黄,配通肾,通,通背为治疗肾亏,肾脏炎,糖尿病之特效穴。 注:正光1处于攒竹与鱼腰的中点;正光2穴处于鱼腰与丝竹空的中点。 天皇下一五,其穴是肾关。 共与倒马用,倒食并胃酸。 单用治癫痫,眼歪散光专。 鼻骨眉棱骨,疼痛亦不难。 头晕曾有名,精神贫血患。

董氏奇穴治疗学(二十三)-妇科疾病

董氏奇穴治疗学(二十三) 妇科疾病 第二十三章妇科疾病 (一)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穴道 1、妇科五穴。 2、上三黄穴(天黄穴、明黄穴、其黄穴) 3、凤巢穴。 4、还巢穴。 5、通肾穴。 6、云白穴、李白穴 7、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 8、姐妹三穴、木妇穴 9、门金穴 10、三阴交穴、中极穴、关元穴 (二)赤白带 1、针妇科穴,上三黄穴,有卓效。 2、针下三皇穴,配通肾穴,奇效。 3、针还巢穴,配水金穴、水通穴,特效。 4、针姐妹穴,配上三黄穴,效果卓著。 5、针还巢穴,配水金穴、水通穴。 6、针姐妹穴,配上三黄穴。 7、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

8、天宗穴,配凤巢穴、还巢穴 9、云白穴、妇科穴,配上三黄穴。 10、火包穴、妇灵穴放血,针木妇穴、妇科穴。 11、姐妹穴,配妇科穴,分枝穴。 12、针还巢穴。 13、针妇科穴。 14、针姐妹三穴、木妇穴。 15、针通肾穴、通背穴、通胃穴,有效。 16、三江穴点刺放血 17、十七椎下、八髎穴点刺放血。 (三)阴道炎 1、针李白穴、云白穴、海豹穴,特效。 2、针妇科穴,具有卓效。 3、针云白穴、海豹穴。 (四)阴道痒痛 1、针天宗穴,配妇科穴、驷马穴。 2、针云白穴、李白穴、海豹穴、妇科穴。(五)阴门肿、阴肿 1、针还巢穴、凤巢穴、妇科穴。 2、针还巢穴。 3、针妇科穴。 (六)子宫瘤(子宫癌、子宫炎)

1、针妇科穴,配妇灵一穴、妇灵二穴,特效。 2、针凤巢穴、还巢穴,有卓效。 3、针姐妹穴,配木妇穴,效果卓著。 4、针门金穴、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三重穴,特效。 5、针妇科穴,配还巢穴、妇灵一穴、妇灵二穴。 6、三江穴、腑巢二十三穴放血,针火主穴,火硬穴、木妇穴。 7、水晶穴、水仙穴一带青筋放血,针妇科穴、三重穴、灵骨穴。 8、子宫肌瘤:(1)妇科穴、三重穴,再配不定穴针法。(2)姐妹穴配妇科穴。 9、子宫颈癌:针外三关穴,配妇科穴。配合膝下外侧肺区寻找怒张的血络或皮肤暗紫处,点刺放血 10、子宫胀:水晶穴放血,针妇科穴、灵骨穴、三重穴。 11、子宫不正:针凤巢穴、妇科穴、还巢穴。 12、子宫诸疾:针妇科穴、凤巢穴、还巢穴、配门金穴、水曲穴、火主穴。 13、子宫瘤:(1)还巢穴,姐妹三穴。 (2)重子穴至重仙穴直线上点刺出血,再针还巢穴。 (3)妇科穴特效。 14、子宫炎:三江穴点刺放血。 (七)子宫痛

董氏奇穴治疗学2

董氏奇穴治疗学2 第二章脑中风、中风后遗症(一)中风急性发作 1、十二井穴点刺放血。(二)半身不遂(偏枯、偏瘫) 1、特效处方:(1)灵骨穴、大白穴特效(疗效优于十四经,健侧取穴,针刺深度要深,且需先针灵骨穴,再针大白穴) (2)针八关穴,配灵骨穴、大白穴,特效。 2、针木火穴,特效。 3、针神肩穴,配中白穴、下白穴,效佳。 4、针肾关穴、通肾穴、通关穴、上三黄穴,特效。 5、针正会穴、前会穴、后会穴、驷马穴,特效。 6、针三重穴,上营穴、下营穴,效佳。 7、五岭穴、总枢穴、膝后太阳区放血。 8、针肩中穴、建中穴、地宗穴、骨关穴、木关穴。 9、正会穴、前会穴、后会穴(斜刺透穴)加州圆穴、州昆穴、州仑穴透穴可加电针 10、州火穴、州金穴、州水穴,配镇静穴、肾关穴、天黄穴、其黄穴。 11、针肩中穴、建中穴、重子穴、重仙穴,配六完穴、木留穴。 12、针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配八关穴、三叉穴。 13、针肾关穴,特效(双侧取穴) 14、灵骨穴、大白穴,特效。 15、九里穴,使用倒马针法,特效。 16、对侧重子穴、重仙穴,效佳。 17、肾关穴、正会穴、后会穴。 18、治疗中风手脚不灵活、不能握拳伸张:针火连穴、火菊穴、火散穴,单脚取穴 19、治疗中风手脚不灵活:针三叉一穴、三叉二穴、三叉三穴 20、高血压中风之半身不遂:五岭穴点刺放血。(三)中风昏迷不醒 1、针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特效。 2、针李白穴,云白穴,有卓效。 3、针天宗穴、还巢穴,有效。 4、针妇灵一穴、妇灵二穴,特效。 5、正会穴、前会穴、后会穴、灵骨穴。(四)口眼喎斜、口眼歪斜(五)中风舌强不语、舌强难言 1、针地宗穴,特效。 2、针上三黄穴,疗效卓著。 3、针三风穴,配正会穴,有效。 4、针肩中穴,配商丘穴更佳。 5、商丘穴、正会穴。(六)舌僵硬不适 1、金津穴、玉液穴放血。(七)中风手足拘挛 1、针上三黄穴,配通关穴、肾关穴,有效。 2、针灵骨穴、大白穴深针有效(针刺深度要深,且需先针灵骨穴,再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2016年4月22日—4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广州2016年4月09日—4月14日(09日全天报到)北京一、课题介绍“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及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二、董氏奇穴“五特”概要(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

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如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着效果。依法取穴,疗效奇特。(四)心法特色: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

董氏奇穴及单穴治疗学-董氏针灸培训门户

董氏奇穴及單穴治療學 頭痛:木火加肺心穴; 婦科; 富頂; 後枝; 火主(心臟病引起); 天皇; 火散; 針靈骨立可緩解; 五嶺點刺眉稜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 腎關; 公孫; 崑崙 前額痛:二角明加中白;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中白; 五虎四; 公孫、內庭、陷谷 後頭痛:指三重; 火菊加火連; 水相加正筋、正宗; 束骨; 沖宵點刺 偏頭痛:指三重; 婦科; 六完; 三重(特效);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加側下三里加腎關4至5次即愈; 九里; 三泉; 次白加木斗; 足解穴加耳背點刺 頭頂痛:火主; 門金; 沖宵點刺 鼻骨痛:二角明; 花骨一 太陽穴痛:門金 頭痛在耳上及耳後:足臨泣 顱內痛:束骨、湧泉 全頭痛:列缺透太淵; 腎關; 側三里、側下三里 頭上怕風:靈骨、大白

頭暈眼花:中間; 指四馬; 火腑海穴; 四花上; 三通(針對腦貧血) 頭暈腦脹:靈骨; 富頂; 後枝; 支通; 落通; 火菊; 火散 頭暈耳鳴因心經引起者:前谷、後谿 腦神經不清:正會、鎮靜、三重點刺 失眠:指針按壓雙風池穴; 大陵透外關(100%有效); 百勞(大椎上二寸旁開一寸) 目眩頭疼:灸腦空 血壓高;富頂; 後枝; 上曲; 下曲; 支通; 落通; 五嶺點刺加火硬 血壓高引起之頭暈眼昏、心跳、心衰:火連 血壓高肝陽亢進、中風後神志不清:火連 血管硬化:後枝; 肩中; 地宗; 支通; 落通; 火菊; 四花中副 瞼面神經麻痹:指三重; 靈骨; 富頂加後枝; 四花外點刺; 側三里、側下三里再加風市然後三重點刺; 四馬(面部神經緊張); 上中下三泉; 地機、漏谷、三陰交

面癢:迎香 風水頭面腫:水溝 下頷痛、口不能張:合谷、解谿; 火硬 顴骨痛:三重(點刺); 側下三里 唇痛、白口症:上下唇 頸骨正中央脹痛:沖宵點刺 頸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門 頸脖痛:肺心穴; 上白; 富頂加後枝; 火菊; 三皇; 四肢穴; 九里 脖子硬:中七里; 天皇(斜方肌頸項強) 脖子不能左右:後谿 脖子不能前後:束骨 脖子扭轉不靈:火菊; 正筋、正宗; 重子、重仙; 內關; 絕骨 脖子扭傷:液門深針 發音無力:背面穴 喉嚨生瘡、喉炎、扁桃腺炎:足千金、足五金; 外三關咽喉炎:曲陵點刺; 分金加鎮金

董氏奇穴治疗学

第一章 头面颈项 一、头 部  (一)头 痛 1.大白穴甚效,配中白或三叉穴更佳。 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治慢性久年头痛甚好。 3.针灵骨、合谷,立可缓和疼痛。 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亦可立止头痛。 5.太阳穴刺血最特效,久年头痛轻则一、二次,重则三、四次痊愈。 ⑥脚面血管放血,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佳。 2.针七里穴、九里穴、中九里(风后)、偏头穴,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点刺出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甚佳。 5.太阳穴点刺特效,久年偏头痛轻则一次,重则二、三次可愈。 6.水曲穴。 ⑦脚面偏头区血管放血,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 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后头穴、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3.委中刺血甚效,治久年后头痛尤佳。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 (四)前头痛〈眉棱骨痛、鼻骨高、阳明头痛〉 1.天皇穴或肾关穴皆甚效。 2.针通天、火菊、前头效果良好,立止疼痛。 3.四花中穴、印堂部位点刺放血,效果亦佳。 4.五虎一、五虎三亦效。 ⑤脚面前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 ⑥四腑一、二穴配上里点刺放血,也可止疼痛。 (五)头 晕 1.灵骨治头晕甚效。 2.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血压低的头晕亦效。 3.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

*针双合谷,涌泉后二寸半,立降血压,曲池丁字刺亦可。 *脑贫血、头晕、针列缺透太渊,配灵骨特效(水通、水金、配通山、通天效果亦佳)。 (六)脑神经不清〈神衰弱〉 1.针正会、前会、后会、镇静效果良好。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上三黄与下三皇效果亦佳。 ③心脏区、前头区、偏头区、三重穴,点刺放血,效果甚佳。 (七)脑膜炎 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③针正筋、正宗、三重、效果佳。 ④脚面及膝以下点刺放血,效果良好。 ⑤后头区点刺放血,效果卓著。 (八)脑 瘤 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2.上瘤穴配正筋、正宗,效果良好。 ③先针上三黄,再针三重穴。 (九)脑骨肿大 1.针三黄、正筋、正宗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 1.针正筋、正宗、上瘤,有良好效果。 (十一)外感针法 ①地宗、腑格三穴、合谷、灵骨。 ②背部感冒得放血特效。 (十二)内伤头痛 ①头区、偏头区、后脑区点刺放血。 ②背部五岭穴放血 ③如有肿胀受伤处可直接点刺放血。 (十三)脑震荡 ①要针后脑区、冲霄点刺放血,效果显而易见。 ②针脑干、脑点、正筋、正宗(强刺激)效果良好。 (十四)手针、头痛特效针法 ①灵骨、大白、重魁:治感冒、头痛、发高烧。 ②灵骨、反后:治头痛、背痛、颈酸痛。 前头痛:灵骨、合骨配前头穴。 项头痛:灵骨、大白炭项头穴。 偏头痛:灵骨、太白配偏头穴。

董氏奇穴常用穴位的霸道而显奇效

霸道而显奇效的董氏奇穴常用穴位 料来源:董景昌先生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一、手指部 1.还巢穴 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通鼻气。 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一至三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心膝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分支神经。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二穴。 手术:针深半分。 3.木火穴 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 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 手术:横针皮下半分。 注意:第一次限用五分钟,五日后限用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钟。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 4.胆穴 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 解剖:桡尺神经皮下枝,胆神经。 主治:心惊、小儿夜哭。 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二穴。 手术:以三棱针扎出血。 5.木穴 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 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鹅掌风。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半分。 6.眼黄穴 部位:在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 解剖:尺神经、胆神经。 主治:眼发黄、黄疸病。 取穴:当掌面小指第二节之中央点是穴。 手术:针深半分。 7.妇科穴 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论董氏奇穴的特点和理论基础

论董氏奇穴的特点和理论基础 董氏奇穴及针刺方法是盛行于台湾和海外的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该奇穴的分布及应用,既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和针灸方法,又有所创新而独具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众多针灸新法中的一个新的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发展前途。现对其分布特点、针刺法及其理论基础作一简介。 1 董氏奇穴穴位分布特点 董氏奇穴共有740个穴位,临床常用者约200余穴,这些穴位广泛分布于人体头面、耳、手、臂、腿、足等部位,大体可分为12组:即手指部称“一一部位”,手掌部称“二二部位”,前臂部称“三三部位”,后臂部称“四四部位”,足底部称“五五部位”,足背部称“六六部位”,小腿部称“七七部位”,大腿部称“八八部位”,耳朵部称“九九部位”,头面部称“十十部位”,另有“后背部位”及“前胸部位”,共12个部位。(见199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杨维杰著《董氏奇穴针灸学》)。其分布特点如下。 1.1 骨缘分布 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故进针时均紧贴骨缘。如“一一部位”及“二二部位”的穴位均贴骨,或进针抵骨。“三三部位”的心门穴、肝门穴、肠门穴,“五五部位”的海豹穴、木妇穴,“六六部位”的火主穴、门金穴,“七七部位”的四花上穴、足三重穴等,均贴骨缘。灵骨穴也是紧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结合处等等。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故其治疗效应显著。 1.2 穴位组合 董氏奇穴组合穴位较多,即多个穴位为一组,多穴一名,针刺效应相同。如腑巢穴即包括23穴;后背的五岭穴包括大椎骨下连续10节10个穴位、旁开3寸连续8个穴位、再旁开3寸连续7个穴位,总共44个穴位:“七七部位”的下三皇穴包括天皇、地皇和人皇:“八八部位”的上三黄穴包括其黄、明黄和天黄等穴;其他如足三重穴、指三重穴、指肾穴、五虎穴、外三关、四马穴等,均为组合穴位。董氏奇穴的穴位组合特点与其刺法之“倒马针法”常两针、三针并刺有关。 1.3 背部七线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根据《董氏奇穴针灸学》一书和视频资料整理) 一、头部疾病 (一)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书) 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 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 (二)偏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 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 (三)前头痛:

1、针火菊立止头痛。(己验证) 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己验证) 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 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 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 (六)眉棱骨痛: 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 (视频) (七)感冒头痛: 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 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 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 配灵骨大白

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书) 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 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 (一)视力模糊: 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 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 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加针上白,效果更佳。 (四)目干涩: 针明黄有效。配复溜效更佳。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 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董氏奇穴八种对应取穴法标幽赋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董师善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针右,右病针左,绝不在局部针刺,其治病常采对应取穴,效果卓着。 董师常用之对应取穴法有下列八种: (一)等高对应:即在痛点对侧相等部位施针,左侧病痛可取右侧等高点,右侧病痛也可取左侧等高点,例如左曲池痛可针右曲池。这与物理学说之共振理论,有其相合之处,而采用单侧或双侧共穴针刺。 (二)手足顺对:将上肢与下肢顺向并列,以肘对应膝为中心对应,可有下列对应:即肩对髋、上臂对大腿、肘对膝、下臂对小腿、手对脚。如髋有病可取肩部穴位(例:肩中穴)施治:膝部有病取曲池或尺泽(肘后歌)施治(反之肩部有病也可取髋部穴位施治,肘部有病也可取膝部穴位施治)。个人常以小节穴治脚踝痛,即系此一对应之运用。(三)手足逆对:将上肢与下肢呈逆向排列,可有如下对应:即肩与足、上臂与小腿、肘与膝、下臂与大腿、手与髋。如足踝部有病可取肩部穴位治疗,大腿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反之肩部有病可取足部穴施治,下臂有病也可取大腿穴施治),董师常取手上灵骨、后溪等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个人亦常取支沟、外关治大腿痛酸,均系此一原理之应用。 (四)手躯顺对法:上肢除与下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呈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上臂与

胸(或背)脘,肘与脐(腰),下臂与下腹(腰骶),手与****。如腰骶或下腹有病可取下臂穴位治疗,****病可取手部穴治疗(反之下臂病也可取下腹或腰骶穴位施治)。董师以大闾等五间穴治疝气即与此一原理有关。 (五)手躯逆对法:将上肢舆躯干呈逆向并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手(腕)与头(颈),前臂与胸(背)脘,肘舆腰),臂舆下腹(或腰骶),肩舆****。如胸脘有病可取前臂穴位施(如用内关或董氏奇穴火串、火陵治心悸、胸闷等),下腹有可病取上臂穴位施治(反之前臂及上臂有病,亦可取胸脘及下腹位施治)。董师以肩部之天宗、云白等穴治妇科****病及目前行之手针以手指治头病都与此一原理有关。(六)足躯顺对法:下肢除与上肢有对应关系外,与躯干亦有对应关系,将下肢与躯干顺向并列对置,则有如下对应:即大腿与胸(背)脘,膝舆脐(腰),小腿与下腹(腰骶),足与****。如胸背有病可针大腿,腹有病可针小腿,反之大腿及小腿有病,亦可在胸腹施治。临床常以大腿部位之驷马治肺、三通治心,个人常以门金治经痛,大敦、隐白治崩漏,以及复溜治腰骶痛,三会交治下腹病……等,其运用皆与此一原理相合。 (七)足躯逆对法:将下肢与躯干呈逆向排列,可有下列对应关系:即足舆头、踝与颈项、小腿舆胸(背)脘、膝与脐(腰)、大腿与下腹(腰骶)。如胸脘有病可小腿,下腹有病可针大腿,反之胸脘及下腹亦能治大小腿病。

董氏奇穴医案汇萃

董氏奇穴医案汇萃-杨维杰 2009-02-19 20:01:56来源: 网络收集显示次数:101 编辑:网络收集 重子穴治疗落枕及久年背痛经验 落枕为临床常见病症,一般治疗此症之效穴甚多,常用者有1.悬钟,2.落枕穴,3.后溪,4.风池、天柱等穴。个人尝以后溪、束骨两穴治疗颈项强痛,并以之治疗落枕,自谓为十四经穴之最特效者,盖《灵枢◎杂病篇》云:“项强不能(回)顾取手太阳,不能俯仰,取足太阳”,临床遇有颈项强硬,不能左右转动之症状,取手太阳小肠经俞穴后溪。不能前后抬抑,则取足太阳膀胱经俞穴束骨,均有立竿见影之效,遇有颈项前后左石转动均不利时,则束骨与后溪配合,疗效更佳。此外董氏奇穴正筋正宗治疗“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个人亦常以此穴治疗落枕亦甚效。 然据多数古籍所载(玉龙歌赋,通玄指要赋、卧岩凌效应穴歌)承浆为治疗项强最常用穴位,因此不论何种落枕,加承浆配用效果更佳。 在多年临床中体验,落枕之际,非只颈项强硬,甚而连及肩背上臂极为酸痛,非仅限于手足太阳经之范围而已,经上述针疗后,虽能迅速解除大部份痛苦,但总仍有些不适感,经加针重子穴,则可完全消失。因此本人近十余年来皆以重子穴配承浆穴,治疗落枕,绝大多数病例1次而愈。 (1990年第1期海峡中医) 肾关穴治疗多尿及五十肩特效经验简介 肾关穴为董氏奇穴七七(小腿)部位要穴,位置在阴陵泉穴直下一寸五分处。为董师景昌治疗肾亏之第一要穴,举凡肾虚引起之各种病痛皆有疗效。 个人最常应用此穴治疗肩臂不举(五十肩)尤为特效。疗效之佳,经多年百余例统计及临床实践,较条口透承山或肩关节附近局部穴位效果既迅速又确实。一般病例若发病较久,病况严重者,可泻尺泽穴作为辅助,效果尤佳。若除上举困难外,尚有后转困难者亦可加取足五金(健侧)可立见显效。但病久肩部凝硬过度者,则必需辅以肘弯棱针点刺出血。 以此穴治愈数10例夜间多尿,尤其年老肾亏者亦见卓效,年青人见效更快。治疗白昼多尿效果亦佳,验诸临床多年,亦非十四经之任何穴位所能比拟。 另外治疗双手十指发麻及十指疼痛,亦极特效。治疗眼科尤为要穴,常配复溜并用,最常用于治疗飞蚊证及眼球歪斜。此外治疗半身不遂亦为常用,均针双侧。 总之本穴效果极佳,治疗范围极为广泛,除上述作用外,凡肾亏引起之各病,均可以本穴针刺治疗之。 (1990年第1期海峡中医) 董氏奇穴“木穴”治疗富贵手(手掌及感冒流涕)特效经验简介 “木穴”为董氏奇穴在手掌上之超级穴位,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中央线与食指内侧黑白肉际线之连线中央,两指纹之间上1/3及下1/3处各一穴。 本穴董师原用于治肝火旺脾气燥,故名木穴,个人常用于治疗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等皆有疗效,其效果绝不逊于十四经穴。 个人用治手皮发硬,手皮肤病,尤其是手掌皱裂(富贵手)尤具特效,尝治数十例富贵手,平均3至4次即愈。(甚至有一二次即愈者) 木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倾刻。

董氏奇穴治疗学(杨维杰)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第二篇治疗学 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面颈项 一、头部 (一)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三)后头痛: 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四)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 3.五虎四。 (五)头晕: 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六)脑神经不清: 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 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 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九)脑骨肿大: 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 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 (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 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再针下三皇。 (二)偷针眼: 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三)目赤(角膜炎): 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3.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 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 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五)两眼睁不开: 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 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 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加针复溜,效更佳。 (八)散光: 1.针中白有效。 (九)眼球歪斜: 1.针下三皇,极有效。 (十)眉棱骨痛: 1.针火菊特效。 (十一)白内障: 1.针下三皇,长期治疗有卓效。 2.肾关、光明。 (十二)夜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